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学习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2年8月17日,王xx老师组织全体成员和学员观看“《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系列解读”。在线上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了史宁中校长对新课标的讲解和分析,使我受益匪浅。
史宁中校长主要是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总体情况介绍》的讲解,其主要内容分为三点,第一、课标修订背景与要点;第二、核心素养理解与表达;第三、内容变化与教学建议。
通过这几方面的讲解,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什么有了这样的一些变化和调整的理解和我们怎样将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到课堂实践中的方法起到了指导作用。
在视频的开头,史宁中校长就提出了重点,他认为我们应该要从双基到四基,再从四基到核心素养,一定要强调这个过程,要让学生亲生经历,获得经验。也要求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这种融合也是国际课程的发展趋势。
新课标还要求发展“核心素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内涵的一致性,表现的阶段性,表诉的整体性。当然,学段也发生变化,由三个学段变成四个学段,四个领域不变,采取主题整合原则,强调核心素养,小学以主题式学习为主,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加上一些传统文化。
总之,今天的学习使我收获良多,作为新教师,我们要落实新课标,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温暖,更智慧,更丰富。
篇二: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新课标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明确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的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更新了课程内容,新增“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强调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3、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依据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4、注重内容核心素养关联。要求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要整体把握内容与相应核心素养的关联,重视单元整体教学,强化情景设计,加强综合与实践,学科内外融合等。
作为一名教师应创新教研方式,应着眼新理念,强化整体性,突出关键点,注重实践性。
篇三: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4月21日新修订的数学义务课程标准让我们感受到与2001、2011版明显不同,我认真聆听了史宁中教授的解读,他在讲座中重点分析了2022年新课标修订的背景与要点、新课标的理解与表达、课标内容的变化及相应的教学建议,听完讲座让我对2022初中数学新课标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也认识到新课标需要后期慢慢去阅读并理解。
史教授一开始就重点强调了新课标中将“数学核心素养”集中到“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还解读了核心素养的一致性、阶段性和发展性。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学生参与其中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以后数学的教学过程紧扣新课标。史教授还重点分析了新课标中的变化,整体的领域没有变化,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形式上基于抽象结构,理念上更强调核心素养,这些都需要结合后期教学实践去理解。
在学习了史宁中教授解读2022初中数学新课程后,我有以下两点感悟:
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数学核心素养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把“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进行有机融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新的课程标准提醒我们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学生核心素养整体和阶段保持一致。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先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学生的阶段性表现,结合教学内容,全面分析单元整体设计目标,再围绕目标细化课时目标。
如在进行备课《数轴》时,我们要先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解读,俯瞰整个单元所有的知识网络,定好单元教学目标。学好《数轴》这一内容,对于学习绝对值以及对绝对值的理解很有好处。学好数轴和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也会学得轻松。因此把整个单元的重点课定在了《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细化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在选择教学方式时注重引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去思考和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创设合适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能引发数学思考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出合理问题。要让学生提出好问题,首先要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孩子学会观察比较事物的特征,联系前后知识的异同,问认知冲突;寻找自主学习后的困难等,问障碍之处。接着,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问题,抓住关键问题,构建课堂活动的框架;细化关键活动,突破孩子的疑难;在活动中发挥学生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备课《轴对称现象》时,设置活动:动手操作-创作美,创作图形后提出问题:观察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有同学发现他们小组有的同学创作的是两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关于折痕能够完全重合,因而得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在对比归纳-感悟美的活动中,有同学提出问题: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图形上,成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图形外。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通过思考、验证,得出结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图形上,成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一定在图形外。通过上述活动的问题与思考,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突破了难点。
如果学生的精彩的问题,有一些没法在课堂上研究的,可延伸到课后,建立课外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关于新课程标准的两点思考,有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教。
篇四: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今天通过xxx公众号平台观看了史教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最新修订总体情况介绍》,史教授从课标修订背景与要点,核心素养理解与表达,内容变化与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对数学课标修订总体情况进行介绍。听完讲座,让我对2022数学新课标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也认识到新课标需要后期慢慢去阅读并理解。新课标将“数学核心素养”集中到“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史教授还解读了核心素养的一致性、阶段性和发展性。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学生参与其中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以后数学课堂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史教授还重点分析了新课标中的变化,整体的领域没有变化,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形式上基于抽象结构,理念上更强调核心素养,这些都需要结合后期教学实践去理解。
篇五: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有以下一些感悟:
1、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以育人为目的,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多样性,让课程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同时要有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在初中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等能力,让学生会适应未来生活,会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对数学的兴趣。
3、在数学内容上,要熟练掌握数与式中的数形结合,方程与不等式中未知量的实际意义,函数中变量之间的联系,几何中点,线,面的联系以及所形成图形的性质与重要判定……这些内容都必须体现数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以达育人为本的目的。
篇六: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仔细研读《2022版新课标》后,受益匪浅。首先数学研究不是研究某个特例、某个个案,而是研究一般方法、一般的符号表达。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时,要知道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老师要做的就是创设合适的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学要求),帮助学生积累思维的经验和做事的经验。在新课标中加入了代数的证明,加了代数的两条基本事实,用代数也能进行逻辑推理。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引入这一概念必要性,如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方程的必要性:用算术难以解决某一问题(如鸡兔同笼问题),所以才引入了方程。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实际需要,才产生的新的概念,这是比较自然的一个过程。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篇七: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新课程也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
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篇八: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让学生喜欢数学”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目标之一。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多元,多用激励性评语。
新课标更注重了学科之间的渗透。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不再是课本学问的说明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建性地运用教材。
篇九: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体现时代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修订,形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版课标在2011年版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显示了数学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22年版课标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理念:价值取向体现在数学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学习设计、质量评价等方面。针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义教育课程,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事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事实教育的功能。”基本理念有5个方面:一是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二是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三是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四是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五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这些课程理念是没计与实施数学课程的基本遵循,体现在2022年版数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各个课程要素之中,也应当在各层的课程实施中起到引领作用。
2022年版课标的新的变化与改变:一明确了义务教育环节的核心素养。二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三建构了体系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四提出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建议。五建构了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2022年版课标实施的重点与建议:第一,准确理解数学课程理念,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第二,关注结构化重组新思路和部分调整的内容,第三,做好2202年版课标实施的各层各方面的组织工作。
总之,2022年版课标的分布和实施对义务教育现阶段的数学教学既提出了新挑战,也担供深入研究和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良好契机,必将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住进中小学教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改革的整体深化。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教学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体循序渐进,每个学段的主题有所不同。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目标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景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的后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运,我们必往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领悟教材,回归课堂,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能力,多动脑筋,多想方法,密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在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
篇十: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一次函数是人教版八年级第19章的学习内容,通过课本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由图像归纳总结一次函数的性质,并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把以前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入的研究学习。是今后继续学习其它函数的基础,本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很好素材。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初步了解了如何研究一个具体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有知识与经验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复习巩固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进一步体验研究函数的基本思路,而这些目标的达成要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活动、探究、交流、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不以老师的讲演代替学生的探索。
1、通过画函数图象并借助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函数图象的简洁美;
2、在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3、依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教最大限度的服务与学。
做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止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学。本着这样的原则,课上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一次函数函数问题比较抽象,主要针基础进行训练。由知识基础试题复习,最后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达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题目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不同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可能。题目的起点要低、缓坡度、求实效的基础题训练,目的让学生学得扎实。同时还能在教学中起到及时运用→及时反馈→及时形成新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篇十一: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能从中看到新方案、新标准中以核心素养素养导向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主要凸显了“4个深化”。
一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学科育人目标。
二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结构化教学内容。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有了部分内容的调整和整合,教学内容更注重结构化。
三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学习方式变革。从课标的教学内容说明这一部分中,出现了“学业要求”的说明,提出了素养的教学一定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四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学业质量的新要求。此版课标首次将“学业质量”加入其中,明确的指出学科质量的要求就是为了素养的达成和发展情况,并对每一个学段都有具体的要求。
篇十二: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也时刻以这三点为目标,以后,更是要将“三会”有意识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我认为教师在授课时,要思考:如何将知识点串成知识链,进而扩张学生脑海中的知识面。我们要站在单元的角度,推进单元整体化教学,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授课前,教师要把握单元的整体目标,再逐一落实到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整体设计,分步分课堂实施,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点滴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篇十三: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今天通过学习史宁中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史宁中教教授从课标修订背景与要点、核心素养理解与表达、内容变化与教学建议三个方面为我们作了详细的解读。
在素养的理解与表达的讲解中,史宁中教授强调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一致性、表现阶段性、表达整体性。内涵是保持不变的,每一个学习过数学的人都应当具有的,不同的学段也有不同的表现。身为老师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教学相长,也要加强自身的核心素养。不能要求学生的素养和我们老师一样,这样是没有道理。
数学核心素养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思考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都能得到发展。
篇十四: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感到自己在教学教法上有了新的感悟,觉得受益匪浅,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谈谈我的一点心得:
一、课堂中师生应相互沟通和交流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思维的互动、专业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馨的情谊,课堂教学氛围必然轻松愉快,学生对信息的感受性、反应的
敏捷性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从学生对自己的热爱与期待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乐趣。
二、教师应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到、反馈到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三、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观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扩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积累知识的过程。我们应把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课型特征,挖掘出教材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维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巩固和训练,最终达到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真正“会学”的目的。
通过学习,我认为数学新课程体系突出个性培养,强调以人为本,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升华人文精神,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篇十五: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近几天终于静下心来把2022年版的数学新课程标准认真地读了一遍,回想起再上一次认真看课标,应该是在2014年的时候,那时为了参加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而把它通读了一遍。课标是什么?有什么用?就为了比赛而看的复习资料吗?我在反思。
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不是教师的复习资料,它是我们读懂教材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不了解课程编写的理念,就无法正确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也无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特别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总有类似的疑惑:现在的教材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新教材改来改去还不如旧版教材好用?我们读书的时候就简单几个公式能搞定的内容,现在为什么要弄得那么复杂呢?现在的教材里什么概念都没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教,教什么,学生也说不清自己学了什么?为什么考试的方向总与教学方向脱轨……当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时,老师们会相互讨论、相互请教,也会打开教学参考书,反复斟酌教参上的要求和建议,但我们很少会想到去看看课标怎么说,因为在我们心里课标更像是一本“珍藏的宝典”,而不是教学的“实用工具书”。这次再读新课标,我发现在我们教学中的很多疑团,其实都能在课标里面找到根源。
1、为什么现在的数学教材总缺少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强调要逐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是具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表现,我对比了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发现了在小学中,核心素养表现为数感、量感和符号意识,在初中阶段就把这三点转换为抽象能力。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数感、量感和符号意识都是属于直观感知、直观感悟,看不到、摸不着但又真实的存在,而数学概念是属于一种抽象的思维。在小学阶段,我们一般不必用概念对数学知识进行陈述和定性,当在小学课本里渗入了概念,往往会造成过多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里,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探究活动、操作活动,让学生用手触摸数学、用眼睛观察数学、用心感受数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数学,这就是小学生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建立的重要过程,也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数学教材中几乎看不到一些传统的、规范的概念,即便有一些,但这些概念的表述都是很直观化,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相符合的,如百分数的概念在教科书上是这样表达的:像84%,28%,90%,117。5%…这样的数叫作百分数。所以,老师们不用再去纠结要不要在课堂上把数学概念归纳出来,要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概念,我们要的是让小学数学带有一点“悬念”,给孩子们留下发掘的空间。
2、为什么期末考试的题目经常与课本练习不对应?
近几年六年级期末考试的出题方向确定让不少六年级的数学老师“惊喜连连”、“心有余悸”…甚至怀疑出这样的题目,期末还有复习的必要吗?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在课标中的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部分就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命题原则坚持素养立意,突显育人导向。适当提高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例,题目设置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实现对核心素养导向的义务教育教学课程学业质量的全面考查。在这我觉得有一个词在闪亮着——育人,我们是要“育人”而不是“育分”,“育分”体现在结果,“育人”则体现在过程。我认为这样的考试导向,更加体现了核心素养的整体性的和一致性。以前有些老师可能总会加快进度把每个学期的新课完成,尽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希望通过刷题刷出考试分数的“最高记录”,实现教师教学的“最高价值”。而这种命题方向的改变正好敲醒我们要改变错误的教学观念、考试观念,光靠刷题是刷不出学生的核心素养,自然就应付不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想让学生考得好,唯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下苦功,真正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3、为什么数学课的课时安排那么少,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却那么多?
我们正处于大数据年代、智能化时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都是日新月异的,我们不可能回到“慢慢来”、“逐一学”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改变自己适应社会。如何实现“大容量”教学呢?在新一版的数学课标中就有明确的提示,我们发现新课标更加强调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也新增了关于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新兴的教学方式,还有提出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等。从几这方面可以看出,以后学生的数学学习无论形式也好、内容也好都不会是在“单独”存在和发展,更不能将数学的学习困在一周5节的时空上,学习内容扩充——学习形式扩充——学习空间扩充这是未来数学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现在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技能,将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教学方式融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
课标是纵向、横向结合分析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是从教材编写者、一线老师、学生等多维度去研究数学。看似离教师们很远的“新课标”就藏在每一个例题、每一个练习的背后,就展现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所以深入学习“新课标”,从课程的理念上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对于我们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深信在我们教学生涯的不同阶段研读课标,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悟,受到不一样的启发。
篇十六: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2022版新课标,及史宁中教授关于数学新课标的讲座,我有以下学习体会:
1、新课标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需要落实核心素养来实现。新课标将数学核心素养表述为“三会”,这既体现了数学抽象、推理、模型的基本思想,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理性精神、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新课标提出要实现跨学科融合。学科融合已经成为国际课程的发展趋势,新课标要求我们丰富综合与实践。新课标在数学应用中提到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这也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用更丰富、更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跨学科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
篇十七: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新课标给我们一线教师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在“双减”背景下优化了课程结构及内容。新课标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学习新课标,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新课改,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变了,认识这个变化,接受这个变化,适应这个变化才能和学生一起实施教学的改革,共同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篇十八:学习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理解——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使学生通过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在教学中,注重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首先教师要读懂教材所选内容的意图,灵活渗透教材中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又能从容地把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前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双向合作,双向交流,双向互动,师生处于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合作状态,最终达到双方共同进步,共同提升的最佳效果。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坚持新课标理念,按照新课标进行教学设计,努力使不同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