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关于教师读书心得范本10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读书,最常见的是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码、图表等也在此列;一般获取过程是用眼睛观看,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关于教师读书心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关于教师读书心得1这篇文章我反复看了好多次,每一次的阅读,都有一种心酸的感觉。我是一名新教师,刚刚迈入教师队伍,在我看来,没有哪个地方比校园更纯净,没有哪个职业比教师更光辉。可是这篇文章把我的心理防线击溃了,原来有那么多的东西是我在教育界中不想看到的。同时我也很恐惧,害怕有一天,我的关注点不再是孩子,不再是我的教育梦,而是一些虚的东西。
“你为什么不快乐”这句话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也想在书中找到答案,文章很直接表达了“很多人为什么总是不快乐?不就是很有些想得到的没得到吗?”是啊,当个人的欲望太强的时候,他就迷失了,忘记了根本,就像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本来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教育理想,出于爱孩子的心理,可是如果关注点变成了一些所谓的荣誉,想在名利场中成为焦点,那他就不快乐了。有个成语说的很好,叫“欲壑难填”,一山更比一山高,总会有人比你富有、出名。放平心态的时候,做回本真的我,多问问我们自己投入教育事业的初衷是什么,那样我们才能开心起来。
就像现在的我,是我最喜欢自己的时候,在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在思索,学生接受我的教育方式吗?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把这节课上好呢?那几个顽皮的孩子,怎么教育他们呢……这些问题我每天都在思考,只要能有一点点改进,我就会欣喜不已。
文章的倒数第二段,读了,感触颇多。“一位教师的思想在关注什么,势必会影响他的学生。就如上面说到的这几位教师,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如果传给学生,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模仿力更强,耳濡目染,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价值观将会被印刻在他们身上。
孩子,还是孩子,请把关注点放在小朋友的健康成长上吧,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吧。
2022年关于教师读书心得2读过这本书《教师人文读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2022年关于教师读书心得3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2022年关于教师读书心得4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
2022年关于教师读书心得5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10多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张思明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则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因为,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
2022年关于教师读书心得6关于《新时代的教师》这本书,我读完以后,我觉得它对我的指导意义并不大。这本书前部分1-4章以及第六章和第八章的内容,就是教育学心理学的浓缩精简版,第五章讲到了儿童,有一定的实操性。纵观整本书,对我来说启发意义最大的就是《总序》的那两页内容,读总序的时候,我是热血沸腾的。
总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改革的脚步越来越快,实践成果越来越多,一路狂奔似乎停不下来,在狂奔过后的路上,是迷茫。新课程理念与价值观和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一些新方案、新做法似乎又成了两张皮,教师依然很难告别“工具理性”的“技术熟练工”的身份,很难逼近“反思性实践家”的“境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仍然是带着镣铐跳舞的教书匠,教师徘徊的灵魂,已经跟不上脚步……
是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谁又来拯救教师的灵魂呢?
学校在热衷于维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以及提升教师技术能力所进行的教育改革,而忽略教师职业的伦理道德,以及当前社会各个层面普遍伦理价值的缺失,我认为这是导致教师灵魂在痛苦徘徊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总序中提到了本书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一个词“教师的教育力”,这就跟学共体课堂改革中提到的“学生的学习力”一样,教师的教育力就是教师本上,学生的学习力也是学生本身,是内发的,是灵魂的,是需要激发的。书中说到,教师的教育力集中体现于教师对教育及教学的道德责任,渗透于教师工作的各个层面,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从某个层面来说,教师的教育力就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理念和价值观。三观正了,灵魂就是轻盈的,三观不正,就一辈子都戴着镣铐跳舞。
我接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们如何在现实面前让灵魂跟上脚步,不再徘徊。这三点呢,书中没有直接说到,但都是我观书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引发的思考。它们还很浅薄,不够成熟,可能有失偏颇,甚至偏激,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所有的想法都是真实的想法。
第一:关于工作、职业与事业
简单的来说,工作是用来谋生的;职业不仅可以解决谋生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未来发展的问题;事业则不仅仅可以解决谋生的问题和发展的问题,更加具备了各种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事业伙伴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
对事业来说,可能一份工作你很喜欢,但可能没有报酬或不赚钱,即使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但你仍然愿意做,因为这是你喜欢和愿意从事的,这就是事业。事业是对你个人而言的。而职业则不一样,即使你不喜欢,但你还要来做,因为这是你谋生的必需。职业解决的是你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事业则关注于最本质或更高层面,主要是精神层面。
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初来乍到的,都是为了一份谋生的工作,而工作了三五年后,就进入职业阶段了。但这个职业阶段是伴随你一辈子,还是让职业一步一步向事业靠近呢,完全取决于自己。因为教师这样一份事业,注定是清贫的,你如果选择了,意味着你接收了在这个行业内大部分人无法用丰厚的物质条件来满足你想要跳舞的灵魂。我想说的是,唯有热爱,不计回报的热爱,你才可以让这一份稳定的可以干一辈子的职业,成为你一辈子的事业。唯有这样,唯有当成自己人生中的一份事业来做,才不会徘徊迷茫,抱怨倦怠。
第二:关于一般行业与教师职业
关于这两者,我认为一般行业更容易获得成就感,而教师职业更容易获得价值感。
好的公司会有一套完善地激励制度、个人成长指标,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能力,并且有意愿,你就有提升的可能,职位上的升迁或者物质上的提高等,这是与个人能力和付出相匹配的,你因为你的能力和付出获得相应的报酬,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而富有成就感。但教师的职业却不一定能做到,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投入。要知道评一个职称是很难的,而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你的工资提升的空间是变化不大的,你的生活也许还是这样。教师这样一种情感的投入,在短时间内很容易让我们获得价值感,让我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久而久之,这种付出的意义这种价值感就会开始渐渐消退,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行业这么容易有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吧。如果一个不擅长自我提升,或在这方面消极应对的人,他的灵魂就有可能是无趣甚至痛苦的。
第三:关于教育教学的技能与情感
首先用一个简单的图表来呈现他们的关系。
技能 ——回报成就感(物质上)
情感 (基础)—— 回报价值感(精神上或心理上)
内在(对自身)
外在(对学生)
技能上的强大,能够快速的祝你成名,更有成就感,但光有技能而少有情感,那就是一架教学的机器,教出来的也都是灵魂在游移的躯体。
而技能不够强大,但情感够真挚,我认为关系没那么大。用真情育出来的孩子,会拥有健全饱满的人格,会有丰盈生动的灵魂,他的学习力也不会差,因为其实孩子本身都是会学习的。
所以,我认为两者之间情感是基础,是教师灵魂的基础。
而情感又有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内在的情感主要是自身修养和自我的提升,外在情感就是对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内心。这两者也没有绝对的界限,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教室职业是与人的成长相关的专业,即教师不是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社会性等丰富的人性。教师自身的性格、价值观、信念等对学生的人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自身修养非常重要。
“专门的技能”和“做人的修养”是教师拥有完整地身体和灵魂的两个比不可少的因素,我们能够对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进行有意识的反思和调整,并对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和观念进行不断的挑战,把这一份职业当成个人事业来经营,就可以慢慢摆脱束缚灵魂的枷锁,让灵魂跟上脚步……
2022年关于教师读书心得7朱永新老师的书有理论的高度,也能结合教育实践,可读性很强,对于一线的老师而言,他告诉大家如何做一位幸福的教师,如何在繁重的工作中为自己赢得心灵的自由,如何在工作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如何以积极的心境、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生活,寻找内心的宁静。
开篇《为自己赢得心灵的自由》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人的生活会一帆风顺,无论大小,每个人都会遭遇困境。束缚每个人的枷锁,不是周遭环境,而是自己的心魔。摆脱这样的枷锁我们就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确实如此,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___,谁的生活都不会风平浪静,教师更是如此。我们每天面对都是上百张面孔,他们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心境,到学校学习目的也各不相同,常常会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高兴顺心的事情肯定是有,但大部分都是需要解决的麻烦事。如果把这些处理不完的麻烦事当做负担,变成自己的心理压力,那么我们每天就都生活在压力下,生活在困境中,长此以往,就难以自拔,那么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呢?如何幸福的生活呢?所以,解放自己的思想,解放自己的心灵,别给原本疲累的身体再加上沉重的枷锁。就如曼德拉所言“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摆脱自身的枷锁,还意味着以一种尊重并增加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解放自己的心灵,解放自己的思想,自己才能获得自由,那么才能更好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把他们当麻烦事。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不同。
2022年关于教师读书心得8爱心,从我走进教育这一行中就在耳边回绕。名师呼秀珍在报告会上呼吁:“用爱浇灌孩子。”我的同事李婷老师在暑期班主任培训会中谈到:“用心去爱孩子。”李镇西老师的书中也写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这个温暖的词语始终萦绕在耳边,在我的事业中成长,而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则更清晰地教导我,怎样用爱心去教育。
让爱与教育同行。
教师的工作基础就是爱心的传递。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是要善于表达这种爱,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与老师沟通。当学生们感受到了老师发自内心的爱,也会乐意与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与学习。
现在的孩子,已经和我们小的时候大不一样了。网络、电视等众多媒介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资讯平台,他们了解世界的方式已经非常广泛了。而且,伴随着互联网提供的更丰富的社交平台,孩子们可以完全脱离自身所处的环境,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似乎老师的作用已经有些跟不上形势了。其实,这么想是错误的。随着信息量地增大,对于有效信息的选取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老师在此时就要发挥更多的主动作用,引导学生在皓月繁星找到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的就是教师爱心。
爱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因为有了爱,工作中才会充满了能量,让我们变得有耐心,够细心,也更具责任心。
坚持有爱、不忘初心。
其实,李镇西老师的书中的事例平平淡淡,在身边许多老师的身影中也都见过,但久久不能忘怀的是李老师的坚持,对教育的坚持,对爱的坚持。是呀,这不是一天一时的热情,这是要把爱融入到一生的工作中,交汇于每个学生的交流中。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口号,就能坚持下来的。这毫不掩饰的对学生的爱,让他也收获着学生的爱。爱心与童心作为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使他把教育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告诉了我:教育事业不只是一种谋生的职业。
爱,是严厉的。
对于潜能生,爱,李老师的爱是严厉的。其实,真心的付出,对学生的赞美和严厉,尊重孩子的成功,一点点成绩的鼓励,都会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因为有了爱心,孩子们才努力争取,因为爱中有严,改错才更有教育意义。
书中的爱给了我启示,给了我方向。书中的爱是一种能量,一种动力,也是内心的一种引导。让爱与教育并肩走,会让更多孩子受益,不要把学生仅仅当成是自己的工作对象,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孩子,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找对方向。我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呵护我的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孩子们在幸福中成长与收获。
2022年关于教师读书心得9经过这段时间阅读《教师的20项修炼》、《教师如何做研究》,感触很深,让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备的素养是多方面的,想真正成为优秀的教师要做的很多,在这我想简单的谈谈修炼中的宽容。
真正的宽容是赏识一个人,包括孩子、朋友、学生,一生中你赏识过谁?宽容被视为是良性情绪的基础,说很轻易做很难。当你口头上反复告诫自己要宽容某个人时,他其实又是在加重了某一种不信任的感觉。老师不是神,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当一个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又比较差的学生,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喜欢,这是很正常的。老师不是神,对于差生最主要的是教训,这里教训不是训斥,而是行为指导,要教给学生怎么样才能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但很多教训之后,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该怎么办?提起宽容,我们就联系到治理上的降低标准,或者是再提供一个改正的机会。但是这轻易形成一个后遗症:那就是当你的标准降低以后,学生会认为犯错误的成本很低,他会更轻易着再重复此类低级错误,这似乎和宽容所期望的背道而驰。宽容就是赏识真是说到了根子。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的地方,对于老师来说,要善于捕捉他们性格中的闪光点,把这个闲光点当作不良逆化的一个起点或者说转变的一个开始。
俗话说,本性难移。老师仅仅通过后天有限的环境接触教育,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孩子是很困难的。但是老师通过赏识教育使孩子能够发现自己和发扬优点,从而使自身取得更大的价值是可能的。赏识教育不在于改变了什么,而是在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能改变多少。赏识教育不在于让学生发现了多少财富,而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够创造出多少财富。
2022年关于教师读书心得10书,宛如神圣的殿堂,那么令人心驰神往;书,好似一叶小舟,载着我们驶向浩瀚的知识海洋!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宋代文学家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绝对谈不上有什么高雅的气度。"气"是包装不出来的。现实生活中,不管你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学到的知识只是知识海洋里的一滴水,何况当今社会新知识不断涌现,知识的陈旧率和淘汰率速度日益加快。当今社会上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之心蔓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最有文化的校园这一片土壤,也沾染了这样一种风气。作为一个校园,它应当是文化的沃土,文化的沃土离不开读书,"藏金藏银不如藏书,酒香花香不及书香",教师只有读书,他才不会落伍。
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老夫子读《周易》,至于韦编三绝;西汉学者匡衡,少时为借书,宁肯给别人白白干活不要工钱;刘向曾说"书犹如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大诗人陶渊明更是"开卷有益,便欣然忘食";战国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晋代孙康"如囊萤,如映雪"明末顾炎武"白头至老,未尝一日废书";等等,这些都让人钦佩不已,古人的治学精神实在让人感动,就是在近代史上,大凡有成就的人也无不重视读书和学习。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武装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知识就是力量",教师博览群书,定会受益匪浅。读西方的名著,可以体味其中博大的人文关怀和自由思想:读铸之金石的典籍,可以品味它的情辞并茂和垂之久远;读教育教学刊物,可以发现促进工作的隽永小语。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作为我,我心向往大自然的安排,静看、行吟、卧观,青灯读书万卷,布衣行路万里,成为智慧的女教师:拥有优雅的气质,脱俗的情味,伶俐的谈吐,灵慧的头脑,秀外惠中,别有魅力。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