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教案设计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系统设计

来源:教案设计 时间:2024-02-15 09:57:01

党元一

(沈阳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辽宁 沈阳110136)

随着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由于具有信号采集、实时监测、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等功能,已经被人们用于军事、交通、医疗、抗灾等各种领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与外部世界的数据交互能力,为人们创造了巨大的便利[1]。在很多应用中,节点位置信息的获取至关重要,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位置信息获取的难点如下[2]:

1) 无线传感器节点往往采用轻量级设计,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有限,电池提供的能量也有限,无法设计复杂的节点位置获取算法。

2) 应用的环境复杂多样,常常在一些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使用,存在较大的通信干扰。

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定位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最后给出了系统的测试数据。

本系统的原理为:通过在区域内设置固定位置节点(锚节点),由定位算法根据锚节点的位置计算出目标节点的位置;
所有目标节点的位置信息汇总到汇聚节点,汇聚节点直接把信息传递到监控主机。监控主机通过程序生成整个系统的位置信息图。系统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连接关系

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处理器模块、供电模块、串口通信模块三部分。

2.1 处理器模块

锚节点、目标节点和汇聚节点的处理器采用TI公司的CC2530芯片,CC2530提供了片上系统解决方案,应用于IEEE 802.15.4、ZigBee和RF4CE。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总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它结合了先进的RF收发器的优良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CPU,系统内可编程闪存,8-KB RAM和许多其它强大的功能。CC2530有四种不同的闪存版本:CC2530F32/64/128/256,分别具有32/64/128/256 KB的闪存。CC2530具有不同的运行模式,使得它尤其适合超低功耗要求的系统。运行模式之间的转换时间短,这进一步确保了低能源消耗。处理器模块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 处理器模块电路图

2.2 供电模块

系统采用锂电池供电,并采用太阳能板进行充电。充电端并联法拉电容,法拉电容能够在太阳充足时充满电量,在太阳不足时进行补充充电。锂电池输出端连接稳压器对处理器进行供电[3]。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 供电模块电路图

太阳能充电控制采用TP4054芯片,该芯片是专为锂电池充电设计的一款线性充电芯片,采用较小的封装与较少的外围器件,非常适用于小型设备应用。它的充电电流可达800 mA,电路中无需MOSFET、检测电阻器或隔离二极管。

小型锂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7 V,充满电之后的电压为4.2 V,处理器的工作电压为3.3 V。传统的稳压芯片不能提供这么小压差的稳定输出电压,我们需要采用低压差稳压芯片。稳压芯片采用XC6206P332,它是一款3端高精度、低功耗正压稳压器,采用CMOS和激光微调技术制造。XC6206稳压器是一个系列,输出电压范围从1.2 V~5.0 V,每隔0.1 V有一个型号,3.3 V输出是其中一种。XC6206P332是它的完整型号,含义是输出电压为3.3 V,误差为±2%。

2.3 串口通信模块

汇聚节点负责把信息传递到监控主机,汇聚节点和主机间采用串口进行通信。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4 串口通信模块电路图

传感器汇聚节点的处理器采用CC2530,它具有串口通信功能。要实现汇聚节点和监控主机的通信,需要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连接到监控主机的USB插口。串口通信模块采用PL2303芯片,它是Prolific公司生产的一种高度集成的接口转换器,可提供一个RS232全双工异步串行通信装置与USB功能接口便利连接的解决方案。

3.1 定位算法原理

当无线信号在空间传播时,信号强度(RSSI)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信号强度的变化规律有理论上的公式进行计算。基于这样的原理可以在需要定位的区域内设置一些锚节点,锚节点采用固定位置的节点,它的位置是预先可知固定不变的。当目标节点移动时,通过节点附近的锚节点采集目标节点的发射信号强度,通过几何的定位算法计算出目标节点的位置信息[4]。下面作具体分析。

无线信号在空间传播时,信号强度(RSSI)随传输距离的变化公式为:

(1)

公式中,P0为参考信号的强度;
d0为参考信号强度对应的传输距离;
n为路径衰减指数;
P为接收信号强度。路径衰减指数n通常与信号传输环境相关。

在一般情况下,参考信号强度取单位距离下的接收信号强度,即d0=1 m,这时的接收信号强度用A表示,简化后的信号强度随传输距离的变化公式为:

P=A-10nlnd

(2)

此时,如果测量出接收信号强度,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3)

当目标节点与锚节点的距离计算出来后,采用三边测量法计算目标节点所在的位置。三边测量法的原理是,在目标节点与它通信范围内三个锚节点通信后,分别以锚节点为圆心,计算出的距离为半径画圆,目标节点位于三圆的交点处,如图5所示。

图5 目标节点图

如图5,A点、B点、C点为锚节点,P为目标节点。设P点的坐标为(x,y),A点坐标为(x1,y1),B点坐标为(x2,y2),C点坐标为(x3,y3),P点与A点的距离为r1,P点与B点的距离为r2,P点与C点的距离为r3。分别以A点、B点、C点为圆心,r1、r2、r3为半径画圆,距离与坐标的关系如式(4)所示。

(4)

通过求解方程,即可求出圆心坐标。

3.2 锚节点程序

锚节点主要负责监测通信范围内是否有目标节点进行定位请求,如果有,就把目标节点距离锚节点的距离信息回复给目标节点,之后重新进入监测程序。

3.3 目标节点程序

目标节点需要发送定位请求信息到附近的锚节点,如果有三个锚节点回复了距离信息,就进行位置计算并把位置信息发送给汇聚节点。如果没有三个锚节点进行回复,就重新发送定位请求信息。

3.4 汇聚节点程序

汇聚节点需要监测区域内是否有目标节点发送位置信息,如果有,就通过串口将目标节点位置信息发送到监控主机,之后重新进入监测程序。

3.5 监控主机程序

监控主机收集区域内目标节点的位置信息,通过程序生成整个系统的位置信息图。监控主机为电脑端,采用VB进行程序设计。

测试的环境在20 m×20 m的室内空旷区域,锚节点的数量从3个到10个变化,位置均匀分布。目标节点的数量从12个到20个变化。下面分别从锚节点数量变化和目标节点数量变化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4.1 目标节点数量不变

目标节点的数量为12个,锚节点的数量从3个到10个变化,目标节点的平均定位误差如表1所示。

表1 锚节点数量与平均定位误差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锚节点数量的增加,平均定位误差有所减小。当锚节点的数量增加到6个以后,平均定位误差减小的趋势不明显。所以我们取锚节点的数量为6。

4.2 锚节点数量不变

锚节点的数量为6个,目标节点的数量从12个到20个变化,目标节点的平均定位误差如表2所示。

表2 目标节点数量与平均定位误差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目标节点数量的增加,平均定位误差有所增加。当目标节点的数量增加到15个以后,平均定位误差增加的趋势明显。所以我们取目标节点的数量为15。

4.3 测试数据分析

从以上两方面测试可以看出,在20 m×20 m的空间范围内,锚节点数量为6,目标节点的数量在不超过15个的前提下定位精度较高。此应用模型可以进行缩小或放大,可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本文设计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系统,通过锚节点的固定位置信息,可以方便地确定目标节点的位置信息并在监控主机上显示出来。经实验结果验证,系统的定位精度较高,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信号强度串口处理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不同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RNFL厚度分析的影响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2年8期)2022-08-17位置指纹定位中WiFi信号特性分析及处理技术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2022年5期)2022-05-19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60Co-γ射线辐照中药材中成药(2022年1期)2022-01-27基于NPORT的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通信测试方法及故障处理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21年3期)2021-10-15浅谈AB PLC串口跟RFID传感器的通讯应用装备制造技术(2020年11期)2021-01-26基于EM9000工控板高性能双串口通信模型设计与实现现代计算机(2020年3期)2020-03-05船舶电子设备串口数据的软件共享方法数码世界(2017年5期)2017-06-06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露天矿山的应用科技资讯(2015年19期)2015-10-09ADI推出新一代SigmaDSP处理器汽车零部件(2014年1期)2014-09-21火线热讯微型计算机(2009年17期)2009-05-19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