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校合作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1.研究意义和课题现状分析 (1)研究背景 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基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从嘤嘤学语到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样,家庭劳动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没有家庭的配合,劳动教育的链条是不完整的,甚至还会抵消学校劳动教育的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家庭劳动教育既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是厚德启智的基点,也是立德树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现实起点,因此,当下必须重视家庭劳动教育,为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把好方向,为以后的人生发展系好第一粒扣子。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相较于城区学校的家长,我校的家长存在着文化素养普遍较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恰当、家庭环境教育性弱等等问题。又不同于农村学校,我校有一部分学生家庭在经济上是不错的,父母不要求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甚至担心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虽然,我校为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但收效甚微。 因此,对我校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探究家庭劳动教育的问题所在,进而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提高我校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提出具体而又可实现的方法及建议。 (2)现状分析 ①家长在思想上重智轻劳 调查显示,44.4%的家长说过“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扫大街”,54.4%的家长说过“你好好学习就行,家里的事用不着你管”,44.8%的家长说过“学生就是要学习好,闲事少干”,92.6%的家长认为学业重于劳动。 家长通过语言、肢体动作表现出对体力劳动者的蔑视和厌恶感,不知不觉中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就成了低贱卑微的代名词,从而使孩子躲避劳动成为必然。“万般皆废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在家长心目中扎根,在这种扭曲的思想观念的支撑下,家长教育孩子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放于文化知识的学习,造成了当前家庭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的重智轻劳的现象。 ②家长在语言上打击兴趣 调查显示,44.48%的家长说过“看你笨手笨脚的,这点事都干不好”,55.4%的家长说过“你这么小能做什么,等以后长大再帮我做吧”,54.7%的家长说过“去干你自己的事吧,别在我这儿添乱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听家长说这些话的孩子,对洗碗、扫地这类简单的家务活儿表示“没兴趣做”的明显高于家长没说过这些话的孩子。 不少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帮倒忙”的现象,认为孩子做不好自己还得重新收拾,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自己动手。孩子尽力帮助父母完成家务后,按理应该得到赞美和表扬,结果换来一顿训斥,导致孩子的自信没了,劳动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 ③家长在行动中包办劳动 我校的家长大多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己儿时所受的苦难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因此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事事包办,从不给孩子参加劳动的机会,对待孩子常常是衣恐其不暖,食恐其不饱,居恐其不适,行恐其不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校学生变成了十足的“懒人”。 ④学生的家务劳动量不足 在家长错误劳动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也普遍认为学业比劳动更重要,有空闲的时间基本都报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繁重的学习任务占据了学生的主要时间,致使学生没有时间参加劳动。另外,学生的劳动技能低下,对于教室值日之外的劳动都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会做产生的挫败感导致学生更加不愿意去做。 (3)研究意义 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小学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可塑性比较强。在该阶段,强化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可增强小学生的劳动能力,提升学生劳动认知,有效培养其劳动素养,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锻炼其综合能力,促使“劳动最光荣”理念深入小学生内心,培养其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但由于小学生知识经验较少,思维水平不高,尚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接触父母的时间要比在学校接触学校教师的时间长,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仍然是对他们起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家庭教育对树立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习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②对学校劳动教育效果具有强化作用 学生的教育抓基础是最重要的,而劳动实践能力也是学生的一项基础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劳动能力尤为重要。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校已经开设和实施了劳动与技术课,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参与班集体的日常劳动和学校的实践劳动,但缺乏应有的劳动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劳动意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互为联系,互为补充。统观教育现实,我们发现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的学生有着巨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学校教育的前提条件下,学生却有着几乎完全不同的行为及思想,显然家庭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家庭劳动教育是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灌输劳动教育的第一棒。 ③对家国情怀具有培育作用 家庭劳动教育既非教条化的机械劳动,也非机械化的重复劳动,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感性劳动。在家庭中的劳动,应该是充满爱的。在家庭成员热爱劳动的氛围下,家庭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情感的有效催化剂。家庭劳动不仅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感受到父母劳动的辛苦,还能激发孩子的感恩之情,懂得孝敬父母,做一个爱劳动、爱父母、爱家庭的好孩子。家庭劳动教育并不是闭关待家,而是可以“走出去”,参加志愿者义务植树活动等等,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注重劳动教育,而父母便要起到带头示范,正确引导的作用,这样便使家庭劳动教育合理融入生活,使孩子的视野实现从个体到社会,从家庭到国家的转换,学会在劳动中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
2.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到劳动教育大多是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教育合力,但是从某一主体出发形成共育机制促进劳动教育有序开展的研究较少。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需要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本课题意让劳动教育回归家庭,以家庭教育为劳动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探究如何转变家长错误的劳动教育观念,提高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指导能力;探究如何让孩子在劳动中习得技能,培养劳动能力,开发潜能,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
三、研究方案 |
1.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①探究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②探析家庭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③探索改善家庭劳动教育的方法和对策。 (2)研究目标 ①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劳动不积极,劳动技能薄弱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劳动知识的主动意识,掌握劳动实践的技能,养成积极劳动的习惯; ②通过课题研究,转变家长错误的家庭劳动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 ③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家长对孩子劳动教育的指导能力; ④通过课题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家校联动机制下的小学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增强我校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旨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转变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劳动教育,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探寻完善家庭劳动教育的策略。 |
3.实施路径和计划进度 具体实施方案: (1)形成合力,共同落实劳动教育 在家庭劳动教育中,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家长是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在意识形态上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之后,要做好榜样示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家中辛勤劳动。家长的言行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劳动观念、正向的劳动价值观、积极的劳动态度、熟练的劳动技能、良好的劳动习惯等才能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所以必须重视对家长的劳动教育,为孩子打造学习的合格榜样,“把家长引导和培育成立德树人的一支有生力量”。 ①举办家长培训,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整合社区资源,邀请各级各类专家不定期面向全体家长开展线上家庭劳动教育培训。从劳动内容到劳动评价方式到亲子沟通方式等,给家长细致的指导。引导家长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多给予鼓励性的语言,例如“你已经坚持自己整理床铺一周了,真的不错,继续努力哦!”“你今天的这道菜颜色搭配很赞,黄玉米、绿青椒,还有红色虾仁,看着都很有食欲。”……以此激发孩子对劳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②开展“家长沙龙”,强化教育观念 教师要利用好家长委员会,转变班级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和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开展家长委员会劳动沙龙活动,将班级家长集中起来研讨“小学生到底需不需要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学生劳动观念如何建立最有效”“家长观念需要如何转变才能使学生们成为‘未来公民’”等。只有依托好家长委员会的力量,才能真正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③设立“家长微课堂”,优化教育方式 学校充分利用公众号、微信班级群、不定期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渠道向家长宣讲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其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家长推广,详细指导家庭劳动教育过程中父母可以怎么指导和评价孩子。 (2)携手合作,共同设计劳动内容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需要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因此,推动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劳动是保证家庭劳动教育持续推进的关键。 ①家务清单,明方向 家校携手制定适合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清单,清单必须细化到每个学期完成哪些劳动,什么内容,利用什么时间、什么形式,达到什么目的,在什么地方开展劳动教育等。班级劳动清单应该由学校、教师、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劳动教育整体框架下制定,这样有利于统一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形成劳动素养和劳动观念。制定好的劳动单,需要家校双方逐步实施。同时,建立劳动清单过关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必备的劳动技能,为未来生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一周一事,明目标 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多以直观思维为主,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方式开始倾向于实践体验,高年级学生则从自我中心转化为具有创造力和思辨力的抽象型思考。基于此,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倡导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对照“家务清单”,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不同的劳动实践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家务活动。老师和家长对照家务清单,引导学生一周学做一项家务,掌握做家务的基本技能,重在激发其做家务的兴趣。具体而言,先由家长示范,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家务劳动的具体步骤,掌握整体技能要点;然后让学生独立实践,直到学会熟练完成整个过程学会有创意地生活。 ③探究学习,明个性 鼓励不同学科教师立足家务清单带领学生开展主题探究学习,在家务劳动清单的基础上,各学科组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协同设计“小小研究员”“小小种植员”“小小设计者”等创意家务劳动主题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会发现和解决生活问题,感知劳动乐趣,习得生活技能;更引领学生在劳动探究中发现生活、热爱生活,学会有创意地生活,提升其劳动主体自觉。 (3)创意评价,共同展示劳动成果 为了让学生日常生活劳动能成为常态,建立恰当的劳动教育家校评价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评价机制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幸福的,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光荣的。 ①以文会友,收获别样心情 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让学生在收获劳动技能的同时,收获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成功的体验。为了鼓励学生及时记录劳动过程中的心得、感受,我校组织各年级语文学科组长带领学生开展“以文会友”活动,引导学生以作文和创意记录表的形式记录家务劳动的过程和感受,每周在年级走廊进行展示。 ②以植为媒,感受生命成长 在家务劳动清单的基础上,利用校外的“快乐种植园”农作物种植基地,让班级根据季节特点,每学期每个班级选取一个品种进行观察实践等实践体验活动。包括从植物的观察、播种、直到植物的收获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带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或去除草、栽种、体验收获等,或从植物种子、播洒、发芽、抽枝、长叶、抽穗、结果等过程的观察等等。 ③以赛促学,激发劳动兴趣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激发他们的劳动兴趣,学校开设内容丰富的劳动技能比赛,以比赛的形式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劳动技能。比如,每个学期,在低年级开展整理书包、衣物比赛,在中年级开展拖地、收纳比赛,在高年级开展烹饪、擦玻璃比赛。 ④以展为径,感悟劳动光荣 班级开设“劳动角”,展示同学们的家务劳动故事、家务劳动照片。学校在宣传栏开设了“劳动光荣”专栏,展出各班选送的同学家务劳动照片。展示既是鼓励也是督促,给经常参加家务劳动的同学以鼓励,给很少参加家务劳动的同学以鞭策。看到自己的劳动照片在宣传栏里展出,同学们感到无比的自豪,极大地激发了做家务劳动的兴趣。 (4)走进社会,共同参与劳动服务 劳动是个体社会化的媒介,从服务自我到服务社会,用劳动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是引领学生形成良好劳动品德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学校应拓宽劳动渠道,建立志愿者公益活动平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丰富多彩的公益性劳动。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擦洗公共自行车、清理盲道障碍物、为社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公益活动,让学生从中找寻自我的价值感,体验劳动助人的愉悦;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是超市收银员”“我是小交警”“我是农贸市场管理员”等劳动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换位体验中了解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创造的价值。在开展志愿者活动中,学校可以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实践, 让家长在活动中转变观念,从而实现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计划进度: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一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2021年5月——2021年6月) (1)建立课题组,查阅各种资料,寻找理论依据。 (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准备。 (3)通过调查、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的现状。 (4)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内容、对象、方法及研究步骤。 2.实施阶段(2021年6月——2022年3月) (1)召开课题启动仪式,使老师们了解学校课题开展情况并取得他们的支持。 (2)课题教师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比较系统地研究家庭劳动教育实施及其效果等。 (3)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并作书面小结。 3.总结阶段(2022年4月——2022年5月) 在深入研究之后,对种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最后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
3.课题的预期成果 (1)通过组织家长培训活动,转变家长不正确的劳动教育思想,增强家庭劳动教育教育意识,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学生的学习和成才。 (2)通过执行一系列的家务清单,组织各种形式的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3)通过研究,探索出家校联动机制下小学家庭劳动教育水平的策略,增强我校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