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我家人世间为话题征文(16篇)

我家人世间为话题征文(16篇)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3-02-21 17:10: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家人世间为话题征文(16篇),供大家参考。

我家人世间为话题征文(16篇)

篇一: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我在浓秋记得

记忆不可挽回般定格在那年浓秋,定格在外婆仓促挥别的笑容里。我知道的,我乘着乡里满是浓烟味的客车与外婆道别时,窄窄的是故乡还没铺设的石板路,宽宽的是我们之间用泪水来浸润的亲情。

沉重的眼皮氤氲一层雾气,我似又看见那天的一帧帧,看见那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一只仰着头的公鸡站在隆起的土坡上,外婆和以往一祥打扫着门前的落叶和灰尘,她看着有些年代感的木桌上放着的台历,又用黑笔勾着,一个不漂亮的红图歪歪扭扭地写在今天的日期上,在一推黑圈里很是扎眼,底下赫然写着一行小字,是她在提醒自己今天别忘了送我回家。

我在外婆催促下起床,嘴里嘟囔着一两句口齿不清晰的话,终于在和外婆的软磨硬泡下得以在被褥里面多趴一会,“都日上三竿了,你怎么总不听话!下次可不许……”她话没说完,我感觉到她把刚到唇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外婆朝我笑笑,沟壑般的皱纹在她为暖和气氛的颦笑间蹙在一起。

再往上看是她早一段时间染的黑发,满头黑发是她几个子女嚷着带她去染的,混杂在新长出的白发里,显得倔强沧桑。

后来我识趣便没再闹外婆,安安分分从被褥中爬起,我们坐在竹椅上谁也没说话,窗外斜阳透过窗玻璃照在外婆肩头,是浓秋里一抹不可多得的太阳,往昔外婆总会在这时小憩一会,但她今天没有,话也出奇少。

挂钟滴答响,半响她扯扯嘴角叹了口气说:“我想把染黑的头发洗掉。”我听懂了,那天我从外婆的储物柜翻出那瓶她自己舍不得用的洗发水,一遍遍地替她揉搓头发,我坐在阳光的这头,她躺在阳光的那头……

后来我只记得她将头发梳齐,然后遵照嘱咐送我去客车站,她搓了搓我的手笑得很温柔,将那瓶只用过一次的洗发水塞进我怀里,我低头没说话,眼睛涩涩酸酸的,再抬头时已是客车发动,我的耳畔还听得见她对我喊着“好好吃饭,有空就回来!”她站在高台上使劲向我挥手,嘴里喊着的话被风吹走了,我的手攥着衣角,那刻我很想冲下车告诉她我有多想抱抱她。她的身影慢慢变成远方的黑点,我别过脸,眼泪也终于决堤。

那天骄阳正好,不偏不倚照在我的泪滴上,而这个值得记住的日子,不过是我对外婆浓浓的想念堆积成的山,我在这头,她在那头。

杳杳钟声和汽筋响起,那天我忘不掉,也不敢忘。

篇二: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古法红糖

我出生在乡里医院,并不是小镇医院。后来听妈妈说,我是在夜晚出生的,那天晚上还下着大雨,我哭个不停,妈妈一夜都没能好好睡。也是在冬季,本来冬季就很冷,可是乡里的医院更冷,又恰逢大雨,处境无疑是“雪上加霜”。我出生第二天,妈妈给家里面爷爷奶奶打了电话,说是个女孩,很乖,让他们不用担心。我来自西南大山一处农村,出生那天,为了维持生计,爷爷奶奶照例在家忙碌,在家熬制红糖。

打从我记事起,每逢寒假,村里面家家户户都会去田地里砍甘蔗,用来熬制红糖。起初熬红糖的人家很少,因为实在是太辛苦,虽然熬红糖不能算作一门技术活,可是却堪称是细活,步骤繁琐。熬红糖的同时,也在熬人的身体。后来因为砍好的一车又一车的甘蔗都上交给糖厂,糖厂总不能按时分配给农民资金,农民拿不到钱,也就慢慢掀起了一股“熬红糖热”。我家却不是这样,年年都熬红糖,从未上交糖厂,之前我总以为这是一种风俗,可是越长大才越发觉,这都是为了生活。

我第一次参与到家庭熬制红糖的过程,是在我初二的那个寒假。其实熬制红糖并不是说能熬就立即熬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很多。正式“开工”的前两天,爷爷在家搭灶。我依旧记得那天爷爷从村外挑来的一桶又一桶的黄土,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我家大门口。是的,搭灶也特别讲究,爷爷说必须要用黄土来搭灶,因为泥土比其它建筑材质更活,也更香。爷爷还说,必须用竹篮来罩甘蔗水,因为这样熬出来的红糖,才最香。那天我帮爷爷搅拌黄土,爷爷搭灶,先是搭出来灶的模样,再一遍又一遍地涂抹。后来我才知道,爷爷搭的灶是村里面搭的最好的。每次看到爷爷搭灶,我都会很触动,无论爷爷年纪多大,他却总能以一颗专注的心去做事,就像搭灶一般,慢工出细活。当然,爷爷对灶也是维护得极好,每每使用过几天,熬糖中途休息一天或者是两天的时候,爷爷便又跑去村外挑黄土,回来再细心照料灶。甚至,爷爷为了不破坏搭好的灶,还自制了小扫把,专门用来清扫灶门口。爷爷常和我说:“不仅仅是灶,只要是用的东西,就需要用心维护,不然怎么会用得久,又怎么会用得好,更何况,连铁都会生锈。”我很庆幸,后来自己也学到了爷爷的一半认真。

开始正式熬红糖时,我只能帮着做一些小活。每次熬糖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家里面的团聚时刻,因为在这段时间,一家人总是会齐刷刷地聚在一起,共同做一件事。虽然很苦,但是这熬糖的过程,分工却也明确,也像熬出来的糖一样甜,我想这便是属于家人之间的默契了。

奶奶身体不太好,也只能像我一般做点杂碎的活。每次熬糖,都是由奶奶把甘蔗一根根放进压糖机子里,压出甘蔗水。然后我在另外一边摞甘蔗渣,把甘蔗渣平铺在家门前,晒干,甘蔗渣可以用做燃料。接下来就是把甘蔗水放入锅中,小火慢熬了。这其中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唯有等待。熬制红糖的过程中,时不时飘上来“雾”,每每这个时候,连空气,都是香甜的味道。就像烧热水一般,熬红糖需要等甘蔗水涨起来,然后继续熬,慢慢熬成稠状,再放入冷锅中冷却,最后抄锅边,将红糖放入糖碗中,完全冷却后便成了我们经常在超市中见到的红糖。

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读书都不多,但是对于农业方面的知识,却懂的很多。每次参与熬糖,真像极了在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用爷爷的话说,这就是老农民的智慧啊!其实熬糖可谓一举多得。甘蔗水熬糖,甘蔗渣做燃料,甚至剩余的甘蔗渣子多的话,家里面养牛的人家还会来索要,拿去给牛当做饲料,听说是上好的饲料。熬制的过程中,甘蔗水涨时喷出来的沫子,还可以酿酒,醇香浓郁。虽说在熬糖,却也做了很多事,也像极了熬人。

爷爷总是说,现在熬糖,比当年得闲多了。爷爷不止一次和我说过当年他和奶奶艰苦的熬糖经历。爷爷说他们那个年代还没有压糖机,要想有甘蔗水,只能是把甘蔗放在石磨上面,靠牛来推磨,磨出甘蔗水,老牛推不动了,就由爷爷推。爷爷还说,那个时候他和奶奶早上四点多就起床,起床先去地里砍甘蔗,砍完甘蔗再回家。一到家,奶奶就去做饭,爷爷则赶紧压甘蔗水。爷爷还说,不要看现在他和奶奶不太中用了,他们年轻的时候,可是一个人可以做两三个人的活。爷爷还说,那个时候他和奶奶早起摸黑压糖,还要养着妈妈和另外两个嬢嬢,那个时候啊,妈妈每天背着小竹篮,拿着砍刀,去山上砍柴。二嬢嬢则是每天在家做饭,小孃孃呢,则负责在一旁烧火。爷爷说,那个时候尽管生活条件如此艰难,也是熬过来了,每天就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可现在啊,时代变好了,爷爷自己却退化了……

现在,爷爷奶奶都喜欢听我说话,听我讲他们不知道的种种。我也很喜欢听爷爷奶奶讲他们的曾经,讲他们的青春。每次熬糖的时候,爷爷都会和我讲那些过去的事。拿公分、分粮票、闹文革、大锅饭、修大路、分地皮、筑围栏……这些都是爷爷的曾经,都是爷爷的青春。爷爷每次听我讲我从书中看到的故事,他都会很感慨,说当年不能读书,小学都没毕业就被拉去算公分了。爷爷说要是他可以像我一样有机会读书,说不定现在就不是这般田地。是啊,我也在想,爷爷一个普通老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如果那个时候他有机会读书,现在会怎么样呢?如果爷爷有机会读书,那肯定能够出人头地,毕竟,我是相信爷爷的,爷爷早已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在我心里的形象,总是如此高大。记得有一次爷爷去接我放学,在街上还被人叫做是教授,那人说爷爷自带书生气,自带教授风范。爷爷听到当场就笑了,我想,爷爷那个时候是很欣慰的吧,不然怎么会笑了那么久,记了那么久,到现在还时不时开玩笑似的说起呢?

今年寒假,家里也照例熬红糖。但说是照例,其实却和往常大不一样。往常爷爷还可以抬动一锅糖,现在却是连一桶甘蔗水都难以提得动,往年奶奶还可以一天来来回回跑去拖一袋又一袋干玉米骨头,现在却是连腰都难以弯下去,稍微弯得有一点弧度,就会酸痛。往年我只能摞甘蔗渣子,今年却是除了抬糖,其他都已经熟练。爷爷说:“是啊,我和你奶奶啊,老了,老了,以后要慢慢退下去啦。”可是我总不愿意承认爷爷奶奶已经老了。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连爷爷奶奶老了都不敢承认的时候,却看见了爸爸妈妈头上的那几缕白发……

何其有幸,这几年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整改力度大大加强。也是在去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去年,村里面开展了“厕所革命”,家家户户都安装上了新厕所,疏通下水道。同时,也分到了一些树苗,听爸爸说,那是坚果树,是国家免费给我们种植的,如果种不成功,还有补贴。

是啊,现在生活已经越来越好了。今年也是我家熬制古法红糖的最后一年了。现在市场上的红糖,大多都是机器或者是工厂出品,提及古法红糖的也貌似越来越少了。爸爸说:“爷爷奶奶已经劳苦了差不多一辈子了,是时候让他们休息休息了。”那天,爸爸把家里面的田地交给了小孃孃家,带着爷爷奶奶上街买了爷爷喜欢抽的烟丝,奶奶喜欢吃的大枣,还给他们买了新衣服,取了属于他们的老年钱。爸爸对我说:“我和你妈妈啊,也是时候出去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我和你妈妈出去城里面打工,总比在家里面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强。”

所以,爷爷为什么喜欢抽烟丝,爸爸妈妈为什么选择出去打工呢?我想,大概都和时代有关吧。我想,这也就是爸爸口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吧。

我仍然记得爷爷把灶推翻的那天,爷爷小声地说着:“我也该休息了。”我不知道爷爷那个时候的心情,但我想,应该是有开心的成分在的,毕竟爷爷嘴角挂着笑……

篇三: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既来人间一趟,不负清光热望

1944年的一个冬天,雨水夹杂着雪花飘落在苍茫大地上,呼啸的北风像是母亲对游子一声声思念的呼唤。行进中的队伍不顾天气严寒,前进!前进!只要向前走,就还有生的希望,即使心中充满了恨,充满了归家的欲望,也要跟随部队不断前进!整个部队都松松散散、有气无力地行走在冰天雪地中,人也同这冰雪一样毫无生气。

这是一支行走在雪地的傀儡,是被日本人抓去的劳力,是明明深爱着祖国却不得不屈从在敌人魔爪下的平民老百姓。而这其中,有一位正值十七八岁的少年,他正当青春,在应当用青春热血投身国家之时,却在几天前平白无故地被抓来当劳力、当壮丁。没有人可以体会到他心中的痛苦,也没有人可以体会他心中对家的思念……

正在队伍行进之时,前方出现点点枪声。这时,队伍中的人们都清楚这是友军,被抓来的已久的人们知道,前方捷报不时传来,这时,定是共产党来救他们了!不错,现实确实是这样,敌军本就被百姓所憎恶、怨恨,此时有人来救这群人,正如久处黑暗才得光明一般,他们心中止不住的快乐与激动,这少年与众劳力便同友军一同甩开了这群看管自己的敌人。得救之后,少年追随与自己一道的友军,安全归乡。

我母亲总对我说这个故事,因为上文中的少年,是我姥爷。姥爷当初被日军抓去做劳力,内心憎恨,多次想一死了之,因心中抱有对祖国的热爱、对父母的思念才苟且度日。母亲跟我说这故事时,也多次感叹,多亏当时姥爷被救的及时,要不然,凭他那样的性子,他又如何能够在日军的铁蹄下苟且偷生?姥爷归乡之后时刻不忘得救之恩,母亲跟我说,他并不单单是找救命恩人报恩,因为姥爷说,救他的是一群人,他能做的,是勤勤恳恳,仔仔细细做好现下的事,不忘恩,不忘本。姥爷归乡不出几年,国家解放,全国上下一派欢乐的景象。听母亲说,我姥爷当时更是喜不自胜,姥爷在世时总对母亲说,生是中国人,万不能忘党恩。姥爷这种爱党爱国、勤勤恳恳的品质影响了我与母亲两代人。

母亲的性格随了姥爷,做事勤勤恳恳,门里屋外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家里的条件也跟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可父母身为农民,只知道如何种地,却不知如何其他获得经济来源的方法,因此,家里的经济条件虽有改善,却也总不及旁人。当时父母干着急,却也只能勤恳地劳动,这一切都被扶贫工作人员看在眼里。

母亲和我总感叹生活条件的变化。我年幼时不懂钱为何,只知道一毛钱可以买来两颗糖,一天能有两颗糖吃便是很幸福的事了。只记得母亲总是为钱发愁,当时我虽小,却也知道自己家大概与别家不同了。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家里总是不定时有人来看望,那些人来时总问起家庭琐事,那些人来时,还总带来些家用物品。这一来,就保持了好几年。

而后来我长大了些,才懂得,他们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啊!为了帮助我家改善经济条件,他们用尽办法,父母亲没有工作,就给他们安排护林员的工作,家庭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就帮助我们通过饲养家禽来拓宽经济来源。

因为扶贫工作者的帮助,我们家的生活条件一天天改善。曾经,四个人只有两间房子,而现在,新建的房子居然也住不完了!家里的家用电器逐渐增加,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现代化。光这些是不够的,在我寒假外出打工时,扶贫工作人员对我百般关心,我记得其中一句话:“一定要好好学习,真是苦了你了”,其实我想说,哪是我苦?勤勤恳恳、承担家庭责任本就是我应当做的,而他们与我非亲非故,时常挂念我家的家庭情况,为我家庭条件的提高费心费力,并且还要说我辛苦,我想说的是,辛苦的是你们啊!若没有你们如此帮扶,我们又怎能过得如此幸福?扶贫干部勤勤恳恳、心系百姓的工作态度深深感动了我,若没有他们的指导,我们家当真是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正确方法脱贫致富!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青年。而我自知比父辈幸运的太多太多,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现在的日子可以用“安静祥和”来形容,我深知自己乘上了时代快车才能有如此幸福的生活,因党的帮助才能如此安定的日子,在往后的生活中,我必承父辈品质,不忘党的恩情。既来人间一趟,不负清光热望!

篇四: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他的前半生

1970年一个夏日的傍晚,随着婴儿的一声哭啼,他出生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没有几家用的上钟表,他的父亲只记得他在那一天的未时出生,他的一生也从那时开始。

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并且是个男孩,即使后来还有了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依旧是家里最受宠爱的孩子。七十年代的那个村庄都不太富裕,让子女受教育的观念淡泊,但他的有一个能识文断字的父亲和做小学教师的母亲,七岁的他便走进了学堂,学校的条件很差,每天带着咸菜和馒头到镇上的学校上学,晚上无论风雨都要回家。求学的路并不平坦,但他坚持下来了。他的兄弟姐妹一个个都辍学了,只有他坚持到初中,因为那时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是他的愿望。可是好景不长父母双双失业,家里人口众多,供他继续上学已经让家里负重不堪,中考那年他放弃考高中,转而去考中专却以几分的差距落榜。深知家里状况的他最后还是辍了学。

在家里亲戚的安排下,他和同村的几个年轻小伙伴一起到北方的一个城市务工。那时候他的愿望就是挣很多很多的钱。一个在中原地区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他来到北方的城市,除了思念家人之外,还有那寒冷的冬季让他难以适应。打工的生活很辛苦,但是在那个文盲很多的年代,他的初中文化水平让他受到小工厂老板的重用,时常帮老板记账、算账,因此攒下了一笔小钱。北方经济逐渐衰退,他工作的工厂也难以经营了,于是他和同村的小伙伴又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后他根据家乡的特色产品做起了小生意,并非大富大贵,但生活改善了很多。几年之后,他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人的生活很幸福但并不富裕。那时候他的愿望就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自己没能坚持上学是他内心最大的遗憾,所以大女儿上小学开始无论风雨他每天骑自行车接送,每个新学期都为孩子准备齐全的文具,了力所能及的为女儿辅导作业,希望这样细致入微的付出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后来他有了二女儿和小儿子,他同样重视孩子受教育。为了更方便接送孩子上学,家里先后添置了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90后的大女儿和00后的二女儿和小儿子,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了。大女儿结了婚,另外两个孩子也相继成年。家里的小生意越来越有起色,他在县城买了房子,也买了心心念念好几年的汽车,妻子这些年在他身后默默支持,大女儿找到了好婆家生活幸福,二女儿不负众望考上了大学,小儿子考不上大学但在技校学了好的专业,一切都是这么圆满。

他这个人啊,从不抽烟,却酷爱喝酒。那天,同几个老朋友吃完饭,走出饭店和几个朋友告别后,他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叮铃铃”是二女儿打来的微信视频。接听后,手机屏幕上是那张几个月没见的面孔。

“我妈呢?”

“你妈在家,我在外面吃饭,一会回去。”

“哦,可能我妈手机不在身边,一会我再打一次。”

“好。”视频嘟的一声挂断。

他继续往家里走,微冷的风吹来,似乎吹散了酒意。他不禁回忆过去的半生,坎坎坷坷又平平淡淡的半生,好像不同的年纪都有不一样的愿望,现在好像那些愿望都完成了,自己却没有满足。几十年他为自己,为家庭不断的拼搏,孩子都长大了,就像小鸟羽翼丰满了,一个个都飞离自己。交流少了,团聚少了,他依旧守护着孩子们的家,在原地等待。现在,他的愿望是想要回到从前,父母没有离去,孩子们都聚在膝前玩耍,他和妻儿享受最简单的幸福……

篇五: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爷爷是从村子里走出去的第一位大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村里鞭炮齐鸣,全村人都为爷爷高兴。临行前,爷爷在心里暗暗许下誓言——学成后一定回来建设家乡。在外求学的几年间,爷爷有许多留在城市发展的机会,但他坚守初心,22岁学成后毅然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爷爷回到家乡后,成为了村子里的一名教师。第一堂课,爷爷捧着包好书皮的语文课本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漂亮的“许”字。转过身,他对着讲台下三十多双稚嫩而明亮的眼睛说了第一句话:“孩子们,我姓许,大家以后就叫我许老师吧。”爷爷的到来让孩子们无比新奇。

爷爷将自己在城市里学到的教育理念带进小村庄,他一点点地教孩子们讲普通话,教他们新词汇;带孩子们聆听鸟鸣,欣赏花朵;教孩子们如何将对自然的感触写进作文;带孩子们用心感受诗句并将诗句唱成歌曲……

日子一天天过去,爷爷和住在邻村的奶奶结婚了。婚后,爷爷带着许多甜滋滋的喜糖到学校分给孩子们吃,他看着孩子们比糖果还甜的笑脸,心里无比满足。

孩子们一茬一茬地毕业离开学校,爷爷一年又一年地坚守在这里。遗憾的是,爷爷最终因身体原因离开了村里的学校,回到了城市。

爷爷回到城市后,记录下了他22岁那年起的点点滴滴,将自己的教学生涯写成了一本厚厚的文集,名字叫做《愿》。

儿时的我随意翻着爷爷那本厚厚的手稿,听着“哗啦哗啦”的声音只觉得好玩。上了初中后,我开始将爷爷的成书捧在手中细细翻读,慢慢读懂了爷爷曾经的苦与甜。爷爷文集中的一些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我也想和爷爷一样,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听我的学生喊一声“许老师”。

现在的我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努力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接过爷爷手中的那支“笔”,实现我成为一名乡村教师的梦想。

篇六: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外婆的户口

我的外婆叫肖吉壮,生于1934年,和周秉昆父母是一代人。她见证了祖国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变化,单从她的户口的变迁,就可感受到。

外婆出生、成长在老吉安市(现吉州区)古南街道,是城市户口。我外曾祖父是做船篷生意的老板,原来吉安的运输主要靠船运,当时外曾祖父的生意也相当红火,光雇佣的工人就有十几个,家境比较殷实。外婆的小时候乳名叫“吉崽”,个中溺爱不言而喻,外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16岁上完学,外婆便顺利地到了卷烟厂参加工作上班,做起了女工。

我外公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外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外公家里是搞船运的,家在吉安县一个偏僻的山村。我外公经常跟随他的父亲到外曾祖父家买船篷,一来二去,外曾祖父对外公非常看好,决定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个年轻有为的后生。但我外婆本人坚决不嫁,然而终究还是拗不过那时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按照当地的习俗外婆嫁给外公后,户口就必须迁到农村。那时我外婆死活不肯,于是她把户口迁移证缝在自己的大衣里,这一藏就是两年多。直到后来有次她睡着了被外公偷偷给拿了去,才上了农村户口。从此以后我的外婆就真正从城市姑娘变成了农村妇女了,因此外婆抑郁很久,病了两年多。

外婆一路走来、一路泪水。妈妈说在她的记忆里,外婆每到黄昏就会坐在家门槛石上,对着外曾祖父家的方向默默流泪。由于我外公一直在外面搞运输,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落在了我外婆和那三寸金莲的外曾祖母肩上。外婆遭遇公公病故、家里火灾、抚养2个未成年的小叔子和自己6个孩子,其中一个小女儿很小的时候还不幸夭折等种种变故,可想当时她是何等的不易。那时外婆经常哭诉:“我是街上户口,造了什么孽,把我嫁到这穷山沟里。”虽然夫妻聚少离多,但她们俩还是经常吵,主要还是因为我外婆的户口的事。

由于外婆是城市长大的人,农活不太会,但是有一手好针线活。织布、绣花、做衣服、做鞋子什么的不在话下,非常漂亮,在老家那一带可是出了名。所以外婆就靠这手艺,跟邻居家换工。哪家有女儿要出嫁要双绣花鞋、哪家过年要做新衣服,就来请我外婆做,然后他们就帮外婆家干农活。我这不会干农活的“城里人”外婆就这样把5个孩子拉扯大。

其实我外婆知道外曾祖父欣赏外公的原因,就是因为外公读了几年私塾,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打得一副好算盘,肯定不会让自己女儿吃苦。外婆也深知读书的重要,说读书可以考大学吃商品粮(城市户口)。所以再苦她也坚持送孩子们去读书。我外婆培养了她最小的小叔子、我四舅和我母亲三个大学生,现在都恰了商品粮。当然还有我们这一辈研究生、博士生,有的还在北京、广州恰了商品粮,那都是后话了。

1986年,因我外公工作出色,单位上(港航公司)就给了个农转非的指标给我外婆。我母亲和我四舅当时年龄都没到18岁,就和外婆的户口一起迁到了吉安市古南街道。历经34年我外婆户口又迁回了她的古南塔,恰起了商品粮,又变成了城镇居民。

随后,外婆就在外公单位做家属工,但是没有退休工资。直到她70多岁的时候,国家出台了个好政策,“凡是原来在单位干过临时工、家属工的、年满70周岁的城镇居民可以一次性缴1万块社保,就可以拿养老金。”外公毅然决然地帮外婆办好这个事,于是外婆现在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养老金,变成了有保障的城镇居民了。现在她每个月都要问我妈妈,你给我领饷没有?我们晚辈们都说羡慕她嫁了好老公,带她恰起了商品粮。她还嘟嘟囔囔的说,我本来就是街上人。

外公外婆在港航公司工作时,住在老街的一间小木板房里。2012年拆迁,由于国家好的安置政策,现在她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电梯房里,不但恰了商品粮,每天还喝点小酒,成了幸福的城镇老人。现在再打趣说她,嫁了好老公、带她恰起了商品粮、住电梯房。她就笑盈盈的说,那还不是我会选。

如今外婆已经快90岁高龄,她有时说自己是街上人,有时说自己是乡下人。我想在外婆心里城里和乡下一样好,心中关于户口的执念早已解开,因为无论她在哪里都很幸福、很开心,都能感受到国家的壮大、社会的进步,因为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政策的落实,城乡差别大幅度缩小。现在的她每日午餐饮一杯小酒后,就躺在阳台上的摇椅上晒着太阳,朝着古南塔的方向露出幸福的微笑,浅浅入睡,醒来时玄孙摇摇晃晃的走来叫她,老奶奶,老奶奶……

篇七: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搬家,搬不走的回忆

2000年,我8岁,我们家从土坯房搬进了红砖房。

2009年,我17岁,住进了县城90平米的小高层。

2020年,我结婚了,住进了属于我们小夫妻的商品房。

迁徙,不是只换个房子,搬家,也不只是物物移位。一段段回忆,是对过去生活的挥手,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拥抱;是对个人成长的见证,也是对家庭延续的解读;是对一个时代过去的历数,也是对另一个时代的注脚。

原来总是熟门熟路的。曾经,丢沙包、跳皮筋要去叔叔家门口的小空地,过家家要去大伯家东头的院子。每次回去,他们都说:“小子,这么高啦!”村口小卖部毛胡子叔叔的猪肉最新鲜,巷口小夫妻家的小馄饨最鲜、油条豆浆最可口,每次回去超市的阿姨总会把牛奶包好给我,物业的保安大哥总是帮我收快递,每次回去他们都说:“搬走了,怪想你的呢!”现在,他们都离开了我生活圈。而我,又会重新发现好的玩意儿和美食,认识新的朋友。

原来总是驾轻就熟的。曾经,那里是我上小学的林荫小道,绕上3个弯,路口有小卖部的老爷爷,还有一家弹棉花的小作坊。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小区住宅,不复存在。曾经,我每天都会到那个车站,胸前挂着公交卡,后来骑着自行车往返在这里。现在,路还在,房子还在,只是宽了很多,新了很多。曾经,我的行驶轨迹是从东往西,沿途是三座桥,三个弯。现在,是由南向北,沿途是一条河,一条路。

原来总是小儿模样的。曾经,外婆带着糖葫芦牵着我的小手接我放学,回到家,6口人吃饭,我吃的特别香特带劲。曾经,爸爸带我骑自行车,教我应用题和灯泡亮与不亮的原理,妈妈陪我用一个暑假读完四大名著,我们总是抢着一个电视机却总看不完任何一个节目。曾经,我每次回来,爸爸总是一大桌的好菜,又是几大包的带回学校。工作了,我总是把单位发的东西搬回来“显摆”。现在,我自己学会了下厨,会做两手好菜,盘算着这个月的开销盈余。

原来总是照片找人。曾经,那墙壁上挂着一张黑白的全家照,里面只有一两个人我认识;曾经,那小房子里到处都是我可爱的笑脸,还有爸爸妈妈那张很土的结婚照;曾经,家里的书房、客厅都摆着我的警服照,偶尔在房间里有几张爸爸妈妈外出旅游时的“到此一游”。现在,家里处处都是甜蜜的婚纱照写真。

原来总是伙伴很多,知己很少。曾经,出门便是小伙伴,一个班里有5、6个孩子住在家附近,大家一同上下学,互相问作业。曾经,我开始有了一本同学家里的通讯录,渐渐有了几个笔友。曾经,我结识了几个发小,我们开始聊QQ,谈各自学校里的趣事,倾诉各自的恋爱经历,可谓知己。现在,我们都互相参加彼此的婚礼,有了自己的小家,为人父母,见面的机会少了,却更加懂得身上的责任。

一路走来,是我和我的家庭的曾经,也是时代的不断发展。我追忆过去的种种,因为他们都无法复制。每次搬家,我都会兴奋,而现在,更多的是感慨,时光飞速,地点挪移,人的心境也在变,就让那些美好的过往留在我们记忆的最深处,偶尔想想,会会心一笑便好。

篇八: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这几年,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接到爸妈要求“回家拿菜”的通知时,才知道他们又“乐此不疲”地回老家了。

我的童年时光就是在老家的小院里度过的。小时候,爸妈因为上班忙,我被送回老家交给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年轻时当过教师,在我还没上学的时候,他就教我打算盘,还会伸出手掌摇晃着告诉我:“Onehandhasfivefingers”。在我整个童年记忆里,爷爷虽然只会说这一句英语,但他知识渊博的形象却一直刻印在我的脑海里。上学以后,爷爷十分关心我们的学习,要求每天必须完成规定学习内容后才能出去玩。奶奶则与爷爷不同,她更关心我们每顿饭有没有吃饱吃好。

记得在老家上学前班的时候,由于自己不是从小在村里长大,村里的孩子们经常拿我寻开心,有时冲我做恶作剧,有时拿走我的文具藏起来,弄得我很不情愿去学校上学。有一次走到半路,我对送我上学的爷爷说:“爷爷,我知道怎么去学校了,你不用送了。”爷爷听后嘱咐了几句就离开了。当看着爷爷拐进回家的胡同时,我立即转身拐进另一条胡同,开启了自己的逃学之路。正当我在村子里纵横交错的胡同里尽情游荡时,突然在一个胡同口与赶早集的奶奶撞了个满怀!当时,我满怀忐忑地低着头问奶奶:“我今天不想上学,跟着你去赶集行吗?”奶奶看到我的样子,啥也没说,迈着小碎步继续向前走,我于是就亦步亦趋地跟在了后面。

到了集上,奶奶先把自己织的棒槌花边卖了换钱,再领上新花边图样,先带我去买一些日常用品,然后再给我买上一大包平时最喜欢吃的鸡蛋卷。在文化程度不高的奶奶眼里,孩子们吃得开心比学习重要多了。回到家里,出乎我的意料,爷爷并没有责怪我,但每次送我上学的时候,总是看着我进了学校才转身回家,而这也成了我学习生涯中唯一的一次逃学经历。

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老家院子里光秃秃的,不擅农事的他们只种了梧桐树、槐树和香椿,还有几株芍药花和冬青。爸爸妈妈接手老家的院子后,这里成了菜园子:前院有葱、草莓和柿子树,后院有花椒、韭菜和核桃。爸爸自诩是“科学种植法”的实践者,整理好空地后,用手比划好位置,等距离挖坑,在每个小坑里放上两三粒种子。妈妈则是“随意派”种植家,种子到了她的手里,总能享受到自由飞翔的快乐,一把撒出去从不计较疏密。等到了出苗的时候,“科学派”实践者往往被“随意派”种植家打败,而家里一年的蔬菜供应也有了充足的来源。与种菜方式相比,爸妈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爸爸对我们是“粗枝大叶”般的散养,带我们出去钓鱼的是他,带我们养小动物的也是他;妈妈教育我们时则扔掉了种菜时的写意,不仅盯得紧,而且抓得严,遇到学习不认真、贪玩偷看电视等情形时,我们经常会品尝到“鞋底炒肉”的滋味。

爷爷年轻时在外教书,最后为了照顾家庭和子女、孙辈回到了农村老家,用爱和付出呵护着孩子们的成长;爸妈早早在城里安了家,一边干事业,一边照顾我们成长,年老时又回到农村老家,用带着泥土清香的新鲜蔬菜充实了自己的老年生活,传递着对子女的关心与深爱。

这个有些破旧的老家,见证了父辈对于子孙的疼爱。若要问为什么对它念念不忘,因为这里有我们的根,这是我们的老家。

篇九: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三姑、二舅、大姨、五叔……

这些在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称呼却在我的孩子身上不见了踪影。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国策,我们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感受到了上辈亲戚的众多和当辈独生子女的喜乐,感受到亲戚众多的喜悦,同时也让我们和子女之间就亲戚的话题有了不同的认知。

一、家庭结构的代表性

我们的家庭结构是:父母、公婆、老公和两个孩子,也就是4+2+2的家庭结构模式;现在来看算是我们80后比较有代表性的家庭样态了。

但三代人的亲戚模式却是很有代表性:父母和公婆都是兄弟姐妹众多,从3个到8个不等,在我的成长印记里,父辈中的姑姑、姑父;姨妈、姨夫;舅舅、舅妈等等,亲戚好多好多……走亲戚很是热闹。

在我的这辈里兄弟姐妹就极少,即使同学亲戚中有个有兄弟姐妹的,也大都出现在极其少数的双胞胎中,亲戚里几乎都要加一个“表”字,表哥、表弟、表姐、表妹……走亲戚频率也少了很多。

到了子女这辈,赶上国家推行二孩政策,在中国实行了近40年的计划生育解冻了,每个孩子(大到上大学的,小到刚进幼儿园的)都有了一个“兄弟姐妹”,走亲戚这个词鲜少提及。

二、父母的走亲戚模式

走亲戚这个词在我们父母这辈人心中是一种亲情的相聚,是一种温暖的情怀。尤其是到了过节的时候,家里要办喜事的时候,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会聚在一起,自觉地忙活起来,聚餐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最重要的就是联络感情——“拉呱”,这种体现着浓浓亲情味儿的相聚是他们这辈人最常态的走亲戚方式。父亲常说:“亲戚就是越走越亲,不常走动的就不叫亲戚了。”

三、孩子眼中的“亲戚”

我的孩子如今上小学五年级,对家里的亲戚称呼有所了解,但关于走亲戚的这个话题,时常蹦出来几个问题问我们,甚至对走亲戚这个事也有过排斥和不理解;如:为什么爷爷有哥哥、弟弟、妹妹?爸爸妈妈的哥哥、弟弟为什么都是表哥、表弟?老姥姥这个叫法这么好玩;舅爷爷是舅舅还是爷爷?……亲戚间的称呼问题总是那么多,只是解释后他貌似也是一知半解的样子,有时带他走亲戚时他会问:“这是去谁家?我们为什么要给他家带礼物?”

记得他7岁那年,一天时间带他走了五六个亲戚,他可能因为坐车久了,又或许去了一些农村养着家禽、家畜的亲戚家里还没玩够的原因,在回家的路上一个劲地闹情绪。到了最后一家怎么也不进家门,搞得我们大人在现场很没面子,最后还是以看“动物”为诱惑,把他“骗”进亲戚家中的。后来仔细想想,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到了一些节日里去走亲访友貌似也没以前的那个“慢节奏”了,到了亲戚家里大人聊天时,孩子也是没有成群结队出去玩耍那么大的空间了,所以对于走亲戚来说更像是大人的情感所需。

四、对孩子的亲情教育

每个人所处时代背景不同,对于同样的事情,会有不一样的体会。走亲戚是我们中华传统习俗,也是体现浓浓亲情味儿的一种特殊方式,我们父母一辈对于走亲戚这件事是非常看重的,我们也是深受影响,当我们感觉到孩子对这件事的不解或者不愿意参与的时候,也会用一些方式方法积极正面引导,让他们把好的传统习俗传承下去。

(一)识家谱,了解家族关系

记得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时已经认识很多字了,孩子爷爷为了让孩子知道家族里的亲戚关系,就教他看家谱,了解成员之间的关系,知道祖辈的由来,虽然那时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对爷爷的兄弟姐妹和堂兄弟这些近亲关系有了初步认知,自那以后,我发现在孩子心中“家族”的概念开始萌芽。

(二)讲故事,加深亲戚识别度

通过给孩子讲家族中的大事、趣事,甚至“糗事”,加深孩子对亲戚的识别度,也了解亲戚不同的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传递亲情的特殊可贵。

(三)以身作则,感受大家庭的幸福

带孩子走亲戚,除了赓续亲情外,其实也是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感受体会大家族的和睦幸福。所以作为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常与亲戚走动。

走亲戚是件幸福的事情,它凝聚着人们的情感寄托,在现在独生子女和二孩居多的时代,希望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篇十: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从我记事起,听到父母告诉我们姐弟最多的就是做事要有进取心,做人要讲诚信,要乐于助人,父亲告诉我们:人要善良地活着。渐渐地我们长大了,就把进取、诚信、善良和乐于助人当成了我们的家风。

我的父母亲是从甘肃来到新疆兵团的,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团场,把自己的生命都留在了团场的这片热土上。他们是善良的、正直的、吃苦耐劳的、勤俭的、乐于助人的一对父母。父亲是连队的政工干事,他对工作是极认真的。记忆里,小时候的连队每天广播很早都会放起床号,我们每天听着号声起床,放广播那是父亲的工作,全连起的最早应该是父亲;父亲的大字写的是极好的,他对出板报更是精益求精,板报上的每一幅画、每一个字都是用心画的、写的,他经常说,做事就要有进取心,要尽力做到最好。

每到过年,我家是最热闹的,连队的家家户户都会到我家来写春联,有带着红纸来的,还有不带红纸的,父亲每到这时,都会买很多红纸,让我帮着他折纸、裁纸,忙得不亦乐乎。有时春联一写就好几天,自家准备过年的所有事物就会落到母亲一人身上,她总是笑着看着我们和父亲忙着。

小时候元宵节前,也是我家最忙的时候,我记忆里父母的手特别巧,他们会扎各式各样的花灯,方形的,圆形的,兔灯,转灯等等,每到正月初七初八,我的父母就开始忙碌起来,给连队的孩子扎灯笼,妈妈准备芨芨草杆,我们称为岌岌棍,还有麻绳和打浆糊,爸爸负责扎灯笼,我和弟弟帮着裁纸。爸爸把一个个灯笼扎出来,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往灯笼上糊纸,糊白色纸的,爸爸就会在上面画上漂亮的花、草,然后让我和弟弟把彩色的纸裁成8厘米左右大小,对角折起来,放在也对角折好的手绢里,然后拿着手绢的一个角往里一拉,一张张带花纹的奇迹般的出来了,把它们错开一张张拿浆糊在粘起来,一朵花就做出来了。把它们粘在灯笼的几个角上,花灯真是美极了。小时候的正月,为了让连队的孩子们过一个快乐元宵节,我记忆里就是父母忙碌快乐的身影。到了十五晚上,连队每个孩子都会打着一个漂亮别致的花灯,我的父亲打着鼓,还有别的叔叔敲着锣,几十个孩子跟着我的父亲在连队快乐的转着,在当时文化活动匮乏的年代,这许是儿时最简单的快乐了。

我们家只有父亲一人工作,母亲是在家属班种地,她总是在忙碌,早起挑水,做饭,下地干活,一日三餐,记忆里,她总喜欢在门前种一片花,太阳花,凤仙花,格桑花,蜀葵,喇叭花等等,母亲最喜欢太阳花,她告诉我们,太阳花虽然小,但总是朝着太阳开放。母亲终日辛劳,竟从未听过一句抱怨的话。养育我们三个孩子,日子虽然清贫,但却温馨幸福。这都源于我对待工作的认真、热爱和精益求精的父亲,善良、温顺和善于持家的母亲,还有我家的进取、诚信、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家风一直影响和陪伴着我们。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当我为人母时,我教我的女儿从小认真做事,要有进取心,讲诚信;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带她一起去养老院关爱老人,和她一起打扫楼道卫生,冬天清扫楼前的积雪;女儿从小就知道帮助同学,关心弱势人群。每次女儿都会以能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感到自豪。由于女儿表现优异,曾被评为师级美德少年,上了大学,被评为优秀团员。

如今我们一家都在做好自己工作和学习外,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女儿也正在以做一个善良的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父母的言传身教伴着孩子成长,优良的家风家训深深融入我们生活,代代相传。

篇十一: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老屋,是父亲为了摆脱老辈弟兄挤住困境,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花近700元买队上一外迁户的,四缝三间的典型土砖房布局,左、右、后三面矮土堤围住,一条灌水渠自北往南绕屋场流过,修竹茂林前后掩映。老屋东头是堂屋,挨过来居中是父母住的正房,灶屋西头横出、往北是小房。屋面先是茅草、青瓦各半,我们住进一年后就全部换成了椽皮瓦屋面。

正房南墙是大木窗,正中小方格拼成八边形、发散向外为均匀的四方小木格,古朴大方,横梁在四分之一处隔断,外撑可透凉。小时候最爱爬窗,一手吊牢窗格、叉脚斜撑横梁稳住、一手搭眉西眺,风清气朗的晴天可清楚地看到秀峰远黛的碧云峰,极目楚天舒,很是惬意,后来才知道那峰竟有“南岳七十二峰”的美誉。父母看到则难免讨骂“还不快下来,会摔断脚手的!”,远山突然雾气缭绕模糊不清,定是大雨就要来了,则会赶快催喊大人收衣、收草、收谷避免雨淋。

小房是我们兄弟三人的卧房,两张木床呈丁角挤在狭小而阴暗的空间,靠灶屋床头是古老的陶制米塔,中间夸张地外鼓,像个放大的瓮坛,高两尺有余,装得下五十斤米,外壳刻饰条纹,常年米油浸润出黝黯油亮的米灰色包浆,圆形小口仅容得下米升子进出,老鼠和蛇虫爬不进,还很防潮。小时候我常双手拍打着空塔来玩,耳帖塔壁感受低沉浑厚的“嗡嗡”声在塔里徘徊颤动,这就是我儿时的乐器了,父母发现就会大声呵骂“要打烂去啦!”。米升子也是难得的老物件,楠竹掏的,暖瓶般粗、稍短,筒口和底部精心打磨,外壁刻凹槽防滑、内壁有刻度,滑滑的外壳被米油浸润出暗红油亮,很有年代感,至少传两辈了。有人偶感风寒、肚痛头晕之类的,妈妈就会拿升子来“打火缸”,点燃三五张卷起的旧书纸或黄草纸,眼疾手快地丢入升子深处,按住筒口紧贴肚脐眼,直到火灭气消,熨烫按摩的舒爽感觉逐渐蔓延开来。妈妈有时还会扯痧,或用布块包住盛了蛋清的小口碗倒扣贴背刮痧,驱寒祛病。缺医少药没钱的年代,靠这些不乏中医传承的土法应付些小病小痛,很有些效果。可惜那个升子后来不知怎么弄丢了。

灶屋西头是偏舍,专做猪牢屋(猪圈)用,隔出来三个猪栏,最里边养母猪,外头养仔猪或架子猪,少则三两头,多时养过七八头甚至更多。倒圆锥形的石头潲水缸嵌在灶屋地面,积存全家一天的米潲水、洗碗涮锅水、剩饭菜充猪食,它原是舂米的臼窝子,内外有很深的凿印,几个壮汉才抬得起,也不知是几辈祖传下来的了。还有一个祖传整块麻石凿出来的猪食槽,米多长、两尺宽,可两头猪用,猪天性爱拱槽,木槽不经用,这槽千百年也拱不动拱不烂。后来老屋破了,本世纪初家里易地新建两层套间式楼房,可惜这两样宝物太沉没搬,农村废宅基地整理时就再也找不见了,不知是埋了还是被有心人“瞄”去了,而我只能在农耕文化展台看到同类物时睹物思旧了。

那时养猪不用成品饲料,很辛苦,我们放学后大部分时间要帮家里满山遍野打猪食,黄荆藤等各种树叶和牧童草、狗尾巴草、黄花菜(荠菜)等野菜,夏秋还扎闷子下河坝捞水草,一篮篮、一担一担的。晚上煤油灯下,我们忙着做作业,妈妈就着灯光剁了猪食再煮,后来用上电才好点了。父母是养母猪的老俚手,常有人来探问几时有伢猪捉(卖)。父亲做的猪崽食盆很有匠心,食盆中央固定食桶,拌了红薯、菜叶的米粥倒入,从食桶底沿小孔源源溢出到外沿刚够猪崽伸嘴吃食的环形食槽,猪崽围着食槽抢食,大口朵颐的抢食声、哼哼唧唧的欢叫声、抢不到食的怒叫声,汇成一首大合唱。猪崽喂两个月就要卖了变钱,正好人情、学费、农资、家用等各种开支应急。有年,买主半路两只猪崽逃到水塘淹死了,父亲硬是含泪分摊了一半损失,母亲眼看预算的书籍费泡了汤,气得与父亲吵架,吵归吵最后还是默认了。父母经常教育我们要捧着良心做人、与人为善,宁愿亏自己也要多替别人着想。

最盼杀年猪的热闹,备好大澡盆、烧好大锅开水、架好三两把长高凳,摆好撒了大把姜、盐的淘盆接猪血,三五个壮劳力分扯猪四肢、两耳、尾巴拼命按住,屠夫镣钩猪嘴、对准猪喉猛的一插几搅,白刀进红刀出,喷薄而出的猪血冲进血盆里,刮毛开肚翻肠间,香鲜细嫩的猪血就出锅了,全家呼朋唤友敞怀喝一场心肺汤是母亲提一年潲桶最上心的欣慰了。年猪肉一般会卖一半、留一半,挖好过年的膀子、割好送人的节礼、留几块腊肉用盐腌好,余下的应付家里过年和待客也基本差不多了。

农村散养猪逐渐淘汰,农村生产方式得到解放,收入多元化了,新房猪舍建起就未用过,成了杂屋间。但曾经喂猪是我家的主要财源,母亲提烂了好多个潲水桶,喂出来好多栏猪,才供完了我们三个书包,哥哥和我大学毕业、弟弟上的职业中专。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是很不容易的家庭成就了。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亲友熟人交口称赞,父母亲当然更高兴。

我今年清明携妻带小回老家,特意寻到老屋地基,那里已被改成水塘,看不到一点原来的痕迹了,只好扯了点塘边的野蒿、水米子回城做粑粑吃。老屋早已成记忆回不去了。

篇十二: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也祝你不忘少年样,也无惧那白发苍苍,若年华终将被遗忘,记得你我,人世间值得。”歌者雷佳的天籁之音仍在耳畔回响。

病虐袭来,恰逢春节。我的妈妈毅然决然写下请战书,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第一线,戴上铁路肩章写满了铿锵有力的气宇轩昂。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烧排骨,都不及妈妈按在请战书上的红手印,那般鲜艳璀璨。人潮汹涌,惊慌失措的人们紧攒着手中的车票跑向站台前的妈妈,妈妈则会第一时间出手相助,将他们送往温暖的港湾,出于铁路人的坚贞信仰。

“时刻眺望,确认列车,准确呼唤,手比眼高”寥寥几行字,妈妈早已铭刻于心。熬红了双眼,也要大口灌咖啡保持清醒;拖着疲惫的身躯,却仍坐直上身目视前方;被生活磨砺到粗糙,也愿日夜奔波、风雨兼程。一切只为换来乘客的舒适安心,一切只为将旅人送达憧憬中的远方,或是梦里的故乡。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位普通铁路客运员的家常便饭。

春运,永远是妈妈最忙碌的时候。旅客踏浪而来,而我的妈妈则会站在检票口等待旅客检票,有时她会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为旅客各式各样的“疑难杂症”排忧解难,甚至拿出她的大喇叭一维持旅客秩序,确保旅客能安全上车。多年来,妈妈吃的年夜饭永远是热了又热的,看的春晚永远是次日重播。子夜的漆黑,只有微弱星光相伴,万家灯火,她只能与孤独的站台道一声“新年快乐”。但妈妈毫不抱怨,“舍小家顾大家”是她奋力诠释的信仰。小时候我很怕黑,总担心妈妈在外要孤身一人面对黑暗。现在,我知道黑夜也不可怕,愈是黑暗的晚上,星星愈是熠熠生辉,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璀璨夺目。

走的越远,见识越多,认识的人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人这一辈子,你真的在意的同时又在意你的人,就那么几个,这几个人,就是你全部的世界。当我第一次去到妈妈的岗位和他们学习时,感到强烈的心有余却力不足。面对拥挤的人潮,妈妈只身一人就可以让旅客在检票口安静等待,并且声如洪钟,她的肩章显得格外醒目。而我却总帮倒忙,不是把旅客路指错,就是有气无力地呼喊。从那时起,我不再拿妈妈和别人作比较,因为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一名砥砺奋进的铁路人,她对工作的恪尽职守是值得我学习的。在2021年9月我踏进了高铁学院,延续铁路人的使命,我会做一名积极向上高铁学子,秉承我妈妈对铁路执着的热爱和新时代高铁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学校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认真钻研铁路知识不断充实磨练自己,希望早日投身于铁路事业,与妈妈并加并“肩”作战。

有人说,妈妈是晶莹剔透的大海,沉默的沙砾呵护着最温柔的情怀;有人说,妈妈是洁白似翼的流云,苍穹上亿万千克的轻盈;我想说,妈妈是浩浩汤汤的江河,汹涌澎湃激励着少年成熟的血脉。一个女人、一身铁路制服、两块铁路肩章,被赋予了一个家。妈妈,我会努力越过这座墙向你们望去,也让你更加了解墙这头的我,你的孩子的全部世界,再加上你的整个世界就是属于我们铁路人的“人世间”。

篇十三: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我的1986

1986年1月1日,电视剧《西游记》播出。那时爷爷家虽然有一台旋钮式的黑白电视机,但是除了每晚七点雷打不动的《新闻联播》,其余时间他是不准我们看电视的,所以小时候我更多的时间是跟哥哥一起上山摘果下河摸鱼。

上小学前,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我都是在爷爷家和哥哥一起度过的。爷爷家住在县城的北郊,因为是郊区,所以离农村很近,从家里出来隔一条街道就是一条小溪,小溪的水来自一口常年不干的井,清澈的井水不仅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还浇灌了附近的农田。小时候,一到夏天,哥哥就带着我去小溪边摸鱼,搬石头找螃蟹,那时候的天很蓝,溪水也很甜。

虽然是郊区,但是县城的名胜古迹之一——“文庙”就坐落在爷爷家斜对面。这座“文庙”很有点来头,始建于北宋年间,明末的时候倒塌了,到了清代的时候县城出了一个姓骆的状元,状元回乡出资又重建了一次,建筑面积有2643平方米,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内内置孔门七十二贤人塑像,展示孔子之师苌弘、南宋状元赵逵、清代状元骆成骧等人的生平事迹,以及县城历代进士、举人等名录。

当然,这些历史背景对于一个几岁的小孩来说是无从知道的,我只知道“文庙”里那大大小小的院落就是我们一群孩子的天堂!池塘边、草丛里、大殿中到处都是我们嬉笑玩闹的身影。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我们赏花赏月赏锦鲤;夏天,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我们爬树踩水捉迷藏。

“文庙”作为县城传承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在暑假期间也开设一些文化艺术项目,比如书法绘画课。我妈可能也是怕我成天疯玩玩废了,居然破天荒地让我一个幼儿园小朋友跟一群哥哥姐姐去学习书法。因为个子矮,别人都是坐着写,只有我是跪着写……其实,学了整整一个暑假,我连一点皮毛都没学到,唯一能证明我认真学习过的就是衣服上、手上和脸上的点点墨迹,每次学完书法回家,我妈都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但是下一个暑假依然把我送去继续学。直到要上小学了,家搬到了县城西边,才断了我跟“文庙”的联系。之后,陆陆续续地上了各种辅导班,却再也没有了那时在“文庙”学书法的心境。上初中以后,在语文课本里看到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诵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我一下子感觉像回到了“文庙”,“百草园”之于鲁迅就像“文庙”之于我。每个人心里总有那么一段让人难忘的童年时光,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小时候总盼望着快快长大,可以去做更多小孩做不了的事,去看看电视里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可是真正长大以后,反而羡慕那些懵懵懂懂的稚子。

因为工作和疫情的缘故,我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乡了,上一次回去还是多年以前。我专程去看了北郊的街道和“文庙”,故居早已被推倒改成了商铺,“文庙”外的池塘也被填平成了一个小广场,“文庙”正门的门槛还是那么高,但是开始卖起了门票,再不是当初可以随意进出的样子。附近街道曾经的瓦房虽然修葺过,但是现代的建筑材料始终保存不了曾经的韵味,以前坑坑洼洼的土路也被青石板路所替代,街道上来来往往的汽车,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

如今,小时候的玩伴都各奔东西,多年不曾联系。时光悠悠青春渐老,回不去的那段时光和美好还在记忆中闪耀。突然记起苏轼的一句词,他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瞬间泪目。

篇十四: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我出生在60年代,父母讨生活的艰辛,勤俭节约的精神已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里,至今不敢忘本。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瘦瘦的,高高的个头,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是持家过日子的能手。我们兄弟组妹多,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穿都不是很富裕,吃穿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凭票供应,我们姊妹多,小时候的衣服都是妈妈趁我们熟睡时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针一线缝制的,姐姐的衣服穿小了,妈妈就会把衣服改了,给小的穿,基本上都是小孩子捡姐姐们穿小的衣服,因为发的布票不够用的。有时邻居也会把省下的布票给妈妈,让妈妈替我们做件新衣服穿。妈妈为人热情,做得一手好手工活,邻居们谁家有喜事也喜欢找妈妈帮忙。母亲总是省吃俭用,我们穿的衣服都是母亲自己一针一线做的,每当半夜醒来总能看见母亲还在微弱的灯光下飞针走线的为我们缝制衣服。母亲为了照顾我们,辞去了工作,家庭的重担就落到父亲的肩上了。父亲和母亲一直很相爱,母亲总是说:父亲在外面工作很辛苦,有好吃的,母亲从不舍得吃,都是留给父亲和我们吃。生活上母亲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常年的劳累母亲开始生病了。那时我还小,不太懂事,只是感觉母亲越来越“胖”了,而且腿上一按就是一个小坑,就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总是笑着说:不碍事。母亲还是不停的干活,身体每况愈下。父亲母亲很疼爱我们,从小我们就生长在一个有爱的家庭中。我在家排行最小,父母给了我比哥哥姐姐们更多的爱。父母总是教育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要有爱心。贫富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要好,父母对我们管教很严,不允许我们随便拿人家的东西,不经父母允许就是别人给块糖我们也从不敢拿。生长在这样有爱、有规矩的家庭中我们是幸运的。尽管物质生活贫乏,但我们的精神是富有的。

我们兄弟姊妹都很孝顺。都相继成家立业了,为人父为人母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可父母也慢慢变老了,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了,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积劳成疾。尽管我们不希望母亲生病,希望母亲永远的陪伴在我们身边,可上天没能如我们所愿,可恶的病魔还是夺走了母亲的生命。

我在父母身边呆的时间最长,几乎没怎么离开过家,就是结了婚,也常回家看望父母,我上班忙,母亲还帮我照看女儿。我和二哥同父母生活在一个城市,大哥、姐姐们都在外地工作和生活。

母亲的离去,对我的打击很大,当时我真是感觉天昏地暗了,生活突然失去了方向。像是迷途的羔羊。再也找寻不到母亲的身影了,我才惶恐不安的感觉到我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了,再也不能依偎在母亲怀中撒娇了,再也没有母亲疼爱我了。哭过了,痛过了,可时间不会倒流,我要面对失去母亲的现实,要从悲痛中走出来,要让母亲走的安心。生活还得继续,我的肩上还有责任,我要加倍地去照顾和爱父亲,伟大的父爱让我感受到了温暖,让父亲的晚年生活变得幸福安逸才是做儿女应尽的责任。我也为人母,我要把对母亲的爱和思念加倍地回报到我的女儿身上,这也是母亲所期盼的吧,母亲很疼爱我的女儿,从小看起来的,母亲在天堂也会希望我过的幸福,她才能安心。爱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轮回传递吧。

父母很恩爱,妈妈去世感觉爸爸一下子变老了。头发也白了许多。也没有先前乐观了,才让我们真正懂得了少年夫妻老来伴的含义。感叹人生无常,没有回播键。有父母在,家就在,尽孝不能等待。我们一定要让父亲的晚年生活幸福,让母亲放心。

我们兄弟姊妹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姐姐们退休了,也都从外地赶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

父亲爱好广泛,唱京剧,书法,象棋,打乒乓球都是他的爱好。年龄大了,更偏爱京剧。90岁高龄还参加了济南市老干部局举办的离退休人员京剧业余大赛,还得了个特别奖,父亲别提有多高兴了。老年人有个爱好也是一种乐趣。父亲每天坚持看报纸,看新闻,唱京剧。有时间我们姊妹会陪着父亲出去逛逛,和京剧票友一起唱唱京剧。父亲的豁达,乐观向上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家教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财富,比金钱更加珍贵,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亲身体一直很好,总以为父亲可以一直陪伴我们,这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父亲年纪大了,93岁高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病了住进医院,病情没见好转,开始加重,我和哥哥姐姐们陪伴在父亲身旁,照顾父亲,我们还是无能为力留住父亲。父亲带着满足,安详地离开了我们。任泪水流淌,任哭喊回荡,父亲还是走了,父亲走的很安详,没有遗憾、没有牵挂,父亲去找母亲了。

父母健在时,我们要多尽孝,少留遗憾。父母在人生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养我们小,我们陪父母慢慢变老,愿时光能慢点、再慢点,父母变老的速度越慢越好,我们陪伴父母身边的时间越长越好。在父母面前,无论我们多大,我们永远都是孩子,回家可以撒撒娇,可以任性。父母离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有说有笑的原生家庭的好时光就再也回不去了。每当回忆起父母健在时的光阴,心里总是很温暖。

国家富强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勤俭持家的光荣传统。

时光带走了岁月,带不走我们对父母的怀念。感恩父母用爱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篇十五: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在我的老家,有这样一间老屋,门前长满了杂草,墙外堆放着柴火,窗上爬满了干枯的藤蔓,铁门早已锈迹斑斑,铁丝网也破了几个大洞。透过窗户往里看,木梁也有了倾颓的迹象,墙皮大面积的脱落下来,地上横七竖八堆放着废铜烂铁,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一切都透露着衰败的景象。

这间老屋曾是我们家的铺子,爷爷和爸爸两代人在这里经营过,我小时候也常常在这里帮忙,它承载了我们祖孙三代人的记忆。别看它已经废弃多年了,其实它也有过辉煌的过往。

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工人,在隔壁县的农机局工作,工资微薄,奶奶在家务农,独自照看4个孩子。为了补贴家用,爷爷借钱盖起了这间铺子,它是当年村子里最早一批的砖混结构的房子,不得不佩服爷爷当年的远见。这间铺子位于三个村庄的交界处,临近一所小学,所以爷爷就把它开成了杂货铺,卖点烟酒糖茶、学习用品什么的。那个年代农村人买什么东西都习惯到集上去,所以杂货铺的生意不好不坏,日子就这样慢慢流过。后来,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了,农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劳累一天的农民也想吃点好的犒劳家人,或是在一年的辛劳之后庆祝丰收。爷爷抓住这个机遇,上架了烧鸡、牛肉、猪头肉这些熟食,居然卖得很好。就这样,靠着这间铺子,爷爷奶奶供起4个孩子上学。

爸爸初中毕业之后上了技校,学会了修车和电焊,毕业以后回到家里。爷爷就把铺子转给爸爸,于是爸爸把杂货铺变成了修车铺。那个时候,补自行车胎别家收1块,爸爸只收7毛,换胎别家收5块,爸爸收4块,而且只要还能补就不让顾客换。凭着精湛的手艺和公道的价格,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在乡亲们中口碑越来越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设”立住了,个人品牌打造成功了。再后来,家家户户都买了机动三轮车,也都习惯来找爸爸修理。那时,每当我放学回家总看到爸爸钻在车底下修车,满手油垢,这个场景直到今天在我脑海里依然清晰。

后来,电动车兴起,自行车逐渐闲置,许多乡亲找到爸爸希望能回收他们的二手自行车。于是,爸爸就琢磨能不能把自行车改造一下变废为宝呢?那个时候农民都用锄头除草,效率非常低,一个精壮汉子一晌午也侍弄不了一亩地。爸爸突然想到要是能给锄头加上轮子效率不就高了吗?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了除草神器“耘锄”。

推着它在田间走一趟就能除草,尽管只能对付田垄间的杂草,但仍比锄头的效率高了五倍不止。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乡亲们的欢迎,于是很多人推着家里废弃的自行车来找爸爸改造,爸爸仍然秉持诚信为本的原则,只收手工费,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农民都打听着来到这里,小铺也终于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因为生产速度不快,那个时候真是一锄难求,巅峰时期一度出现了黄牛,堵在我家门口等货。据他们说,最远都卖到了河南。那时,经常有村民和爸爸开玩笑说:“老孙,你‘肢解’过的自行车连起来能从北京到上海了吧。”

然而,没有什么产品是长盛不衰的,当时有多辉煌后来就有多寂寥。随着除草剂的普及,一切“除草神器”都黯然失色,爸爸的小铺从门庭若市慢慢变得门可罗雀。意识到问题的爸爸又开始琢磨起来,他发现把锄头换成犁铧,加上一个小桶不就能用来撒化肥了吗?于是又造出来这个化肥耧。这次创新,再次挽救了小铺,小铺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延续了几年的好光景。后来农村兴起了拖拉机撒化肥,化肥耧再次惨遭淘汰。爸爸又转身做起了其他生意,渐渐地小铺走向了倒闭。

有句话说得好:时代抛弃你时,连声招呼都不会打。正如打败马车的,不是更快的马车,而是汽车;打败照相机的,不是更好的照相机,而是手机。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时代的车轮就是这样滚滚向前,从来不会为谁而停留。爸爸的产品依然很棒,只是人们不再需要了。

如今小铺荒废已经16年了,我也从一个懵懂少年走向了而立之年,再回头审视那段时光,很多当时不懂的问题如今看得更清楚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农民愿意花在土地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从播种、打药到灌溉、施肥、收割,人们宁愿全程购买机械化服务。另一方面,国家取消农业税,提高粮食补贴,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直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提升。小铺的由盛而衰见证了中国农业的由弱到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铺的倒闭也应无憾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今老屋的前边早已修建了“村村通”,每天都有来往的汽车呼啸而过,老屋的旁边有村民建起了两层小洋楼,暮气沉沉的老屋更显得格格不入了。但它就像一个从过去穿越而来的使者,讲述着农村的变迁。也许有一天老屋不在了,带着我们祖孙三代人的记忆走入历史中,但它曾经存在过、参与过、见证过,这就够了,不是吗?

篇十六:我家的人世间为话题的征文

我的家乡坐落在温州乐清市雁荡山的北麓,老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溪,它虽没有西湖的丰盈,也没有大海的浩瀚,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仙溪。相比瓯江,少了浑浊,却多了清纯;相比运河,少了喧闹,却多了清静。传说周灵王太子晋成仙后驾鹤来到这里,爱此地山幽谷深,溪水氤氲,悠游其间,流连不返——这是“仙溪”的来源。离开老家好多年了,走过不少山水,却总忘不了家乡的那条小溪,它见证了我儿时的成长,承载了我童年的全部快乐。

一溪清水,源远流长,流走了岁月,沉淀了记忆。流水无音,读书有声。从小学到初中,记不清多少个早晨,我迎着朝雾晨露,徜徉在小溪边,捧着书本,背诵课文。溪为伴,石为凳,柳为荫。困了累了,随手捡一块石头扔进小溪,看激起层层涟漪,心情犹如荡漾的水波,自在无边。有时折一叶纸船,放于流水中,人久久的伫立在小溪边,目送“小船”载着儿时的快乐、梦想与烦恼,慢慢在视线中消失,憧憬着哪天能随同小船流水,漂出山谷,走往远方。

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小溪随着季节的变化,给我带来了不同的快乐。

小溪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树芽草花竞放,柳絮漫天飘舞,就像情窦初开的少女,散发着清新和亮丽。各家的小孩把自家的牛羊鹅鸭赶到溪边的草地上,争相吃草啄食,顽皮的孩子折下柳条编成草帽,戴在头上,滑稽可笑。

夏天,小溪是避暑的天堂,玩耍的乐园。游泳、捕鱼、捉蝉是主要功课。那时游泳没有现在孩子的娇惯和派头,一脱衣服光身下水,没有教练,不讲动作,沉浮自如就是本事。特别是捕鱼,无论是徒手、还是借助丝绫(织网)、鱼梭(竹制)、钓竿等工具,每次出手总有不少的收获,至今想起还颇有几分自豪。最刺激的要算在小溪中赶鱼,高喊着嗓子,拼命地追赶,趁鱼儿头晕脑昏、停留喘息躲藏时,或用手抓或用石头轰炸,让它们乖乖就擒。相比之下,捉蝉就有点费劲了,一般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弄一条竹篾弯成圆头状,插到竹竿一头,缠上蜘蛛网,越多越粘越好。另一种是将一条手工缝制的尼龙袋,张开口子,系在竹竿上。然后拿上竹竿悄悄地靠近小溪边的枫杨树,利用蜘蛛网、尼龙袋去捕捉。蝉非常警觉敏感,往往不等人靠近就插翅逃走。所以捕蝉的成功率很低,失望多于期望,不知是技巧不对,还是蝉太狡猾。夏季多雨,温顺的小溪偶尔也会发怒。2004年的“云娜”台风,使小溪遭受了空前的重创。

家乡的秋天,满是丰收的景象,潺潺小溪,清澈明亮,能看见小鱼身着的甲衣。落叶飘荡,如千帆竞发,相映成趣。秋到蟋蟀叫,据《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入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晚上借着月光,顺着蟋蟀的叫声,不断搬翻溪边的石头,眼疾手快的人才可捉到蟋蟀。蟋蟀养在竹筒里,除了听闻叫声,就等待赛斗。《满江红·蟋蟀》有这样一段形象的描述:“怒尾张牙对敌前,仰须鼓翼豪令增,奋勇向前,打斗激烈。……两相遇,生死战;无仇恨,为哪般?”大伙围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往往蟋蟀未斗人先“斗”。

冬天,顶着寒风在小溪边捞冰,用稻草、蔓藤或绳子把冰片串起来,提在手中,边吃边跑,一不小心,踩空了掉进水里,或弄湿鞋袜衣服,或跌倒了磕破头皮,哪怕挨冻忍痛,都难舍割爱。

千古仙溪,静静流淌,流走了岁月,孕育了文明。“门对仙溪水,居邻五老峰”。仙溪岸边,南阁牌楼群,江南无二;北阁古民居,可与楠溪江苍坡齐名,泰顺廊桥媲美;南阁、北阁先后被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和温州市历史文化名村。古往今来,人才辈出。明朝诤臣章纶、隐逸诗人李经敕,清朝一代孝子李林蔚、武科进士李振镳,近代名流李子瑾、中科院院士李邦河等,身负盛名。仙溪勤劳智慧的父老乡亲,引小溪之水,入黉渠为流,育花果之盛,碧波千顷,十里飘香。仙溪的树桩盆景,屡获大奖;仙溪的仙草石斛,作为药食之王驰名天下。

悠悠仙溪,时过境迁,目睹了家乡的发展,也背负了难受之重。前几年,人们在小溪上乱挖滥捕,乱扔垃圾,旅游“漂流”日盛,导致小溪不堪重负,两岸草木渐少,鱼虾濒临灭绝,让溪流多了人为的痕迹,少了原始的清纯。不过,随着“五水共治”号角的吹响,淳朴、勤劳、勇敢的仙溪人率先成立了民间溪流环保协会,仙溪镇政府也在筹建溪岸生态游廊,让我似乎看到了小溪美好的未来。

家乡的小溪,不管岁月如何流逝,不管我身在何处,工作在什么地方,都永远收在我的记忆里。闲心回故里,每逐小溪水。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到小溪边走走看看,家乡的小溪,忘不了的家园,忘不了的根。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