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下册(28篇),供大家参考。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本学期的内容需要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一些思考预习和材料的准备。如上色用品、2b铅笔、橡皮、彩泥、白色卡纸和一些真人照片等。
前四课属于难度较大的纯手绘的速写内容,因为小学生的造型能力,线条的变化,对与骨骼的理解都有限。所以对他们的要求要放低,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能力,尝试着去画。彩陶、纸筒人则重于动手能力的锻炼,把美术的一些色彩搭配和造型能力融入到手工制作中,两者自然地结合。
邮票、桌椅和板报属于设计范畴的课程,主要在提高同学的审美眼光,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别出心裁的作品。特别是板报设计,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有临摹能力,字体设计,还有编排,都是需要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同学的配合才能完成。
美好的童年以及古诗配画则与以往几册的内容相似,主要是前期的一些辅助工作,一些题材需要老师引导同学好好的在课前有所准备,例如一首写的比较具相的古诗或者是童年的一个记忆深刻的场景。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6、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7、以参观,讨论等方式,欣赏校园和社区的景观设计。
课程标准大纲要求,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部分现代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及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感受绘画的色彩美,了解色彩视觉规律和基础知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生动的表现了解画家齐白石、马蒂斯的艺术历程及学会赏析其作品、学会色彩的对比的有关知识能动手制作台历、牙刷等手工作品、对国画知识有了解。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浅显的人物比例结构知识和面部表情的画法。
本学期的内容需要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一些思考预习和材料的准备。如上色用品、2b铅笔、橡皮、彩泥、白色卡纸和一些真人照片等。
前四课属于难度较大的纯手绘的速写内容,因为小学生的造型能力,线条的变化,对与骨骼的理解都有限。所以对他们的要求要放低,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能力,尝试着去画。彩陶、纸筒人则重于动手能力的锻炼,把美术的一些色彩搭配和造型能力融入到手工制作中,两者自然地结合。
邮票、桌椅和板报属于设计范畴的课程,主要在提高同学的审美眼光,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别出心裁的作品。特别是板报设计,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有临摹能力,字体设计,还有编排,都是需要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同学的配合才能完成。
美好的童年以及古诗配画则与以往几册的内容相似,主要是前期的一些辅助工作,一些题材需要老师引导同学好好的在课前有所准备,例如一首写的比较具相的古诗或者是童年的一个记忆深刻的场景。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6、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7、以参观,讨论等方式,欣赏校园和社区的景观设计。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求: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习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
3、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
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
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
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1、认真学习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时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一)“线上学习期间”
1、疫情期间根据学校安排的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把济南市教研院录制的空中课堂资源及时推送,控制好时间,家长一定要陪同学习。
2、要求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观看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单有条件的可以打印,没有条件的不做强制要求。我们也会及时批阅并答疑。
3、由于是特殊时期,所以我们美术课上推送一些有趣的美术直播课,鼓励学生表达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的情感表达,保证孩子生活丰富多彩、身心健康。
(二)教学安排
1 明暗与立体
2 寻找美的踪迹
3 记录色彩
4 雕与刻的乐趣
5 浮雕
6 扇面画
7 工笔花卉
8 我设计的服装
9 图文并茂
10 宇宙之旅
11 奥运精神
12 二十年后的学校
13 毕业啦
14 电脑美术——电子报
15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求: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习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
3、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
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
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
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1、认真学习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时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一)“线上学习期间”
1、疫情期间根据学校安排的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把济南市教研院录制的空中课堂资源及时推送,控制好时间,家长一定要陪同学习。
2、要求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观看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单有条件的可以打印,没有条件的不做强制要求。我们也会及时批阅并答疑。
3、由于是特殊时期,所以我们美术课上推送一些有趣的美术直播课,鼓励学生表达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的情感表达,保证孩子生活丰富多彩、身心健康。
(二)教学安排
1 明暗与立体
2 寻找美的踪迹
3 记录色彩
4 雕与刻的乐趣
5 浮雕
6 扇面画
7 工笔花卉
8 我设计的服装
9 图文并茂
10 宇宙之旅
11 奥运精神
12 二十年后的学校
13 毕业啦
14 电脑美术——电子报
15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探索)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1、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美术计划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习板报设计知识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美术计划
13
1
电脑美术设计
对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认识
14
1
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认识实用美术
15
1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6
1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7
1
测试
18
1
测试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探索)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1、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美术计划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习板报设计知识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美术计划
13
1
电脑美术设计
对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认识
14
1
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认识实用美术
15
1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6
1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7
1
测试
18
1
测试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重点: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二)难点:
1、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2、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3、欣赏中,接受电脑美术这一新颖艺术形式激发创美信心。
该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想象力下降。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作业完成男生较差。
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本学期新授教学18课时,补充内容1-3课时,总结、考核2课时。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重点: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二)难点:
1、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2、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3、欣赏中,接受电脑美术这一新颖艺术形式激发创美信心。
该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想象力下降。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作业完成男生较差。
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本学期新授教学18课时,补充内容1-3课时,总结、考核2课时。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但我校作为农村完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和大部分外来农民工子弟,美术教学又多为兼职老师承担,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总体水平偏低。六年级学生文化科学习任务加重,面临毕业考压力,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投入精力会相对降低。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此次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为20xx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与原有的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动。但总体编写思路基本未变。侧重于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本册共有17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和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设计·应用”: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重点:
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三)难点:
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但我校作为农村完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和大部分外来农民工子弟,美术教学又多为兼职老师承担,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总体水平偏低。六年级学生文化科学习任务加重,面临毕业考压力,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投入精力会相对降低。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此次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为20xx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与原有的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动。但总体编写思路基本未变。侧重于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本册共有17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和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设计·应用”: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重点:
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三)难点:
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美术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
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1、建筑艺术的美2课时
2、2、图形的魔术组合 1课时
3、3、添画人像 2课时
4、 4、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2课时
5、5、亲亲密密一家人 1课时
6、 6、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2课时
7、7、箱板上的新发现 2课时
8、8、参观券的设计1课时
9、9、神秘的礼盒 1课时
10、 10、故事里的人 2课时
11、 11、镜头里的花 1课时
12、 12、神州风采2课时
13、13、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1课时
14、 14、家乡的小吃》 1课时
15、 15、家乡的艺术 1课时
16、 16、发现老房子的美1课时
17、 17、家乡的老房子 1课时
18、 18、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1课时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美术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
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1、建筑艺术的美2课时
2、2、图形的魔术组合 1课时
3、3、添画人像 2课时
4、 4、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2课时
5、5、亲亲密密一家人 1课时
6、 6、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2课时
7、7、箱板上的新发现 2课时
8、8、参观券的设计1课时
9、9、神秘的礼盒 1课时
10、 10、故事里的人 2课时
11、 11、镜头里的花 1课时
12、 12、神州风采2课时
13、13、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1课时
14、 14、家乡的小吃》 1课时
15、 15、家乡的艺术 1课时
16、 16、发现老房子的美1课时
17、 17、家乡的老房子 1课时
18、 18、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1课时
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的学生对美术有着一定的兴趣。本学期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目的: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的美术素养和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主要放在对学生普及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主要放在让学生自己创造美,学会运用美。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
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水彩笔,油画棒,色纸,胶水,橡皮泥,剪刀,墨,颜料等
课时安排
1、第一课《凝固的音乐建筑》1课时
2、第二课《有特点的人脸》2课时
3、第三课《戏曲人物》2课时
4、第四课《图形的魔术组合》2课时
5、第五课《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2课时
6、第六课《自制小画框》1课时
7、第七课《色彩的调和》2课时
8、第八课《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2课时
9、第九课《箱板上的新发现》2课时
10、第十课《参观券的设计》1课时
11、第十一课《神秘的礼盒》1课时
12、第十二课《故事里的人》2课时
13、第十三课《笔的世界》1课时
14、第十四课《电脑美术漫画肖像》1课时
15、第十五课《神州风采》2课时
16、第十六课《家乡的老房子》2课时
17、第十七课《家乡的小吃》2课时
18、第十八课《家乡的艺术》1课时
19、第十九课《家乡的历史和发展》1课时
20、全期小结3课时
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的学生对美术有着一定的兴趣。本学期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目的: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的美术素养和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主要放在对学生普及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主要放在让学生自己创造美,学会运用美。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
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水彩笔,油画棒,色纸,胶水,橡皮泥,剪刀,墨,颜料等
课时安排
1、第一课《凝固的音乐建筑》1课时
2、第二课《有特点的人脸》2课时
3、第三课《戏曲人物》2课时
4、第四课《图形的魔术组合》2课时
5、第五课《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2课时
6、第六课《自制小画框》1课时
7、第七课《色彩的调和》2课时
8、第八课《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2课时
9、第九课《箱板上的新发现》2课时
10、第十课《参观券的设计》1课时
11、第十一课《神秘的礼盒》1课时
12、第十二课《故事里的人》2课时
13、第十三课《笔的世界》1课时
14、第十四课《电脑美术漫画肖像》1课时
15、第十五课《神州风采》2课时
16、第十六课《家乡的老房子》2课时
17、第十七课《家乡的小吃》2课时
18、第十八课《家乡的艺术》1课时
19、第十九课《家乡的历史和发展》1课时
20、全期小结3课时
六年级共4个班级,每班约196名学生。
学生的美术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的兴趣也远不如低年级。创作形式上缺乏想象力,一般是比较实际的去描绘事物。造型和审美能力相对低年级比较强。大多数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中来,并且主动表现自己;
一班的学生经常是带不齐工具,有些学生连水彩笔都不带,做手工课也有的学生不带材料。
两个班的学生纪律都较好,一班学生的纪律观念有待提升,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每班又有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课前准备不充分,上课不守纪律。
学生总体美术修养一般,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大部分学生美术素养居中,部分学生较好,亦有部分学生较差。
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进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每个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门外汉。
学生作品缺少童趣,难得想象力,绘画技巧日渐成熟但同时画风呆板,喜欢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动漫卡通”与教材中倡导的审美意象差异太大。
本学期主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技能、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这三方面的培养。并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当你打开每册教科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作。这个栏目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本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纪赋予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就美术领域而言,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艺术等等。本栏目撷取传统艺术中的精品,同时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欣赏特点,使学生首先对这些优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种类以及特征。在教材编写中,选用图片的原则是在兼顾内容的前提下,强调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把美术是视觉艺术的这一重要特征强化出来。
2.在内容安排上,本栏目小学阶段以我国工艺美术作品为主,中学阶段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主。小学阶段选取的作品有民间玩具、剪纸、泥塑、青铜动物雕塑、皮影、陶瓷等。本册选取了中国古代的漆器,有战国的虎座立凤、彩漆豆,西汉的彩绘云龙纹漆案与杯盘,明朝的黑漆描金云龙纹药柜。这些漆器不仅灿烂夺目,构思奇巧,而且彩绘与雕刻结合得很协调,突出地反映了我国漆器工艺的精湛技艺。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漆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从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两方面来看,战国的漆器工艺已经十分成熟,至汉代则达到了高峰。汉代以后,漆器工艺持续不断地发展,有许多新的创造,如唐代的螺钿镶嵌,宋、元的雕漆,明、清的描金漆器和脱胎漆器等。
1、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设计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6、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8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1、第一课《徐悲鸿与奔马》
2、第二课《戏曲人物》
3、第三课《水墨人物》
4、第四课《画家林风眠》
5、第五课《蔬果造型》
6、第六课《秋之韵》
7、第七课《做做陶艺 》
8、第八课《中国扇子》
9、第九课《小小果壳箱》
10、第十课《流动的风景线》
11、第十一课《公交站台设计》
12、第使二课《街市新貌》
13、第十三课《生活与科幻》
14、第十四课《窗外的风景》
15、第十五课《新家园》
16、第十六课《金银器》
17、第十七课《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六年级共4个班级,每班约196名学生。
学生的美术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的兴趣也远不如低年级。创作形式上缺乏想象力,一般是比较实际的去描绘事物。造型和审美能力相对低年级比较强。大多数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中来,并且主动表现自己;
一班的学生经常是带不齐工具,有些学生连水彩笔都不带,做手工课也有的学生不带材料。
两个班的学生纪律都较好,一班学生的纪律观念有待提升,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每班又有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课前准备不充分,上课不守纪律。
学生总体美术修养一般,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大部分学生美术素养居中,部分学生较好,亦有部分学生较差。
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进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每个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门外汉。
学生作品缺少童趣,难得想象力,绘画技巧日渐成熟但同时画风呆板,喜欢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动漫卡通”与教材中倡导的审美意象差异太大。
本学期主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技能、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这三方面的培养。并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当你打开每册教科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作。这个栏目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本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纪赋予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就美术领域而言,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艺术等等。本栏目撷取传统艺术中的精品,同时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欣赏特点,使学生首先对这些优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种类以及特征。在教材编写中,选用图片的原则是在兼顾内容的前提下,强调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把美术是视觉艺术的这一重要特征强化出来。
2.在内容安排上,本栏目小学阶段以我国工艺美术作品为主,中学阶段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主。小学阶段选取的作品有民间玩具、剪纸、泥塑、青铜动物雕塑、皮影、陶瓷等。本册选取了中国古代的漆器,有战国的虎座立凤、彩漆豆,西汉的彩绘云龙纹漆案与杯盘,明朝的黑漆描金云龙纹药柜。这些漆器不仅灿烂夺目,构思奇巧,而且彩绘与雕刻结合得很协调,突出地反映了我国漆器工艺的精湛技艺。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漆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从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两方面来看,战国的漆器工艺已经十分成熟,至汉代则达到了高峰。汉代以后,漆器工艺持续不断地发展,有许多新的创造,如唐代的螺钿镶嵌,宋、元的雕漆,明、清的描金漆器和脱胎漆器等。
1、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设计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6、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8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1、第一课《徐悲鸿与奔马》
2、第二课《戏曲人物》
3、第三课《水墨人物》
4、第四课《画家林风眠》
5、第五课《蔬果造型》
6、第六课《秋之韵》
7、第七课《做做陶艺 》
8、第八课《中国扇子》
9、第九课《小小果壳箱》
10、第十课《流动的风景线》
11、第十一课《公交站台设计》
12、第使二课《街市新貌》
13、第十三课《生活与科幻》
14、第十四课《窗外的风景》
15、第十五课《新家园》
16、第十六课《金银器》
17、第十七课《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的思想,倡导的方式方法,进取营造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由于以前各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的不一样,有些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上应着力于采用新颖的手法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再次产生必须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现本事,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增强。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
2、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喜爱艺术,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欲望
3、改善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一样的教学资料,研究和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忙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进取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7、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热爱和关心学生,实施开放性教学,让人文精神和创作艺术得到充分地体现。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的思想,倡导的方式方法,进取营造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由于以前各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的不一样,有些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上应着力于采用新颖的手法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再次产生必须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现本事,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增强。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
2、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喜爱艺术,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欲望
3、改善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一样的教学资料,研究和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忙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进取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7、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热爱和关心学生,实施开放性教学,让人文精神和创作艺术得到充分地体现。
六年级的同学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笼统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同学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示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偏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同学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同学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资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示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耐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发明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该教材贴近同学的心理,符合同学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偏重于“造型·表示”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同学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同学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同学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同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造型·表示”:在教学中,让同学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身的各种工具、资料,记录与表示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送自身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资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示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身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筹划、制作、扮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和保守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坚持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同学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示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同学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1、教师自己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优秀教案。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同学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同学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同学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同学体验、考虑、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同学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同学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考虑、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同学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发明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同学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身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同学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同学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同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同学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示以和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同学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同学学习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同学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课时布置
1、第一课《凝固的音乐——建筑》 1课时
2、第二课《有特点的人脸》 2课时
3、第三课《戏曲人物》 1课时
4、第四课《图形的魔术组合》 2课时
5、第五课《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1课时
6、 第六课《自制小画框》1课时
7、第七课《色彩的调和》 2课时
8、第八课《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2课时
9、第九课《箱板上的新发现》 2课时
10、第十课《观赏券的设计》 2课时
11、 第十一课《神秘的礼盒》 2课时
12、第十二课《故事里的人》 1课时
13、第十三课《笔的世界》 2课时
14、第十四课《电脑美术——漫画肖像》1课时
15、第十五课《神州风采》 2课时
16、 第十六课《家乡的老房子》 2课时
17、 第十七课《家乡的小吃》 2课时
18、 第十八课《家乡的艺术》 1课时
19、 第十九课《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1课时
20、 全期小结 3课时
六年级的同学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笼统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同学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示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偏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同学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同学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资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示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耐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发明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该教材贴近同学的心理,符合同学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偏重于“造型·表示”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同学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同学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同学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同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造型·表示”:在教学中,让同学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身的各种工具、资料,记录与表示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送自身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资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示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身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筹划、制作、扮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和保守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坚持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同学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示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同学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1、教师自己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优秀教案。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同学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同学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同学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同学体验、考虑、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同学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同学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考虑、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同学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发明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同学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身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同学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同学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同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同学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示以和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同学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同学学习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同学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课时布置
1、第一课《凝固的音乐——建筑》 1课时
2、第二课《有特点的人脸》 2课时
3、第三课《戏曲人物》 1课时
4、第四课《图形的魔术组合》 2课时
5、第五课《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1课时
6、 第六课《自制小画框》1课时
7、第七课《色彩的调和》 2课时
8、第八课《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2课时
9、第九课《箱板上的新发现》 2课时
10、第十课《观赏券的设计》 2课时
11、 第十一课《神秘的礼盒》 2课时
12、第十二课《故事里的人》 1课时
13、第十三课《笔的世界》 2课时
14、第十四课《电脑美术——漫画肖像》1课时
15、第十五课《神州风采》 2课时
16、 第十六课《家乡的老房子》 2课时
17、 第十七课《家乡的小吃》 2课时
18、 第十八课《家乡的艺术》 1课时
19、 第十九课《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1课时
20、 全期小结 3课时
【造型表现】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重点: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二)难点:
1、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2、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3、欣赏中,接受电脑美术这一新颖艺术形式激发创美信心。
该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想象力下降。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作业完成男生较差。
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本学期新授教学19课时,总结、考核2课时。
考核分理论和绘画两部分。
一追寻文明的足迹
二探访自然的奇观
三我的书包
四画故事
五装饰画
六装饰色彩
七彩球的设计
八添画人像
九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十动画片的今昔
十一拟人化的卡通期中考试
十二五一假期
十三发现老房子的美
十四我的成长记录
十五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十六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十七复习与考核
十八奇思妙想
十九装饰柱
二十留给母校的纪念
二十一毕业考试
【造型表现】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重点: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二)难点:
1、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2、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3、欣赏中,接受电脑美术这一新颖艺术形式激发创美信心。
该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想象力下降。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作业完成男生较差。
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本学期新授教学19课时,总结、考核2课时。
考核分理论和绘画两部分。
一追寻文明的足迹
二探访自然的奇观
三我的书包
四画故事
五装饰画
六装饰色彩
七彩球的设计
八添画人像
九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十动画片的今昔
十一拟人化的卡通期中考试
十二五一假期
十三发现老房子的美
十四我的成长记录
十五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十六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十七复习与考核
十八奇思妙想
十九装饰柱
二十留给母校的纪念
二十一毕业考试
1、备课方面:(1)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做到落实双基。
(2)贯彻“少、精、活”的原则。
(3)备课及时,讲究实效,保持超前一周备课。
2、上课方面:(1)教学时采用启发式,积极创新教学摸式。
(2)教学面相全体,积极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一步
(3)课后及时写下“课后随记”。
4、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绘画练习,进行思想情操陶冶。
本教材的设计和编写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阶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确保教材设计的总体思路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吻合。编写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设疑、提示、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渗透世界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教材分成“时代新貌”、“校园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创造天地”、“艺术瑰宝”六个单元。
1、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3、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4、 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3、了解表现水墨绘画的特殊绘画方法。
难点: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2、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
3、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学生在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六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的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这次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
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
1、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周次
日 期
内 容
9月1日正式上课
9月5日—9月11日
教师节;
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
9月12日—9月18日
《美丽的家乡》
9月19日—9月25日
《街市新貌》
10月3日—10月9日
《首日封》
10月10日—10月16日
《难忘的一件事》
10月17日—10月23日
《木板年画》
10月24日—10月30日
《有趣的脸谱》
11月7日—11月13日
《电话亭》、8、《路灯设计》
11月14日—11月20日
《适合纹样》
11月21日—11月27日
《泼墨画》、11、《指墨画》
11月28日—12月4日
《光与影》、13、《正负图形》
12月5日—12月11日
《圆筒造型》
12月12日—12月18日
《彩点拼图》
12月19日—12月25日
《外国传世名作》
12月26日—1月1日
元旦
19
1月2日—1月8日
复习
20
1月9日—1月15日
期末考试,学期结束工作
1、备课方面:(1)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做到落实双基。
(2)贯彻“少、精、活”的原则。
(3)备课及时,讲究实效,保持超前一周备课。
2、上课方面:(1)教学时采用启发式,积极创新教学摸式。
(2)教学面相全体,积极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一步
(3)课后及时写下“课后随记”。
4、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绘画练习,进行思想情操陶冶。
本教材的设计和编写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阶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确保教材设计的总体思路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吻合。编写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设疑、提示、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渗透世界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教材分成“时代新貌”、“校园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创造天地”、“艺术瑰宝”六个单元。
1、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3、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4、 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3、了解表现水墨绘画的特殊绘画方法。
难点: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2、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
3、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学生在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六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的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这次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
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
1、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周次
日 期
内 容
9月1日正式上课
9月5日—9月11日
教师节;
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
9月12日—9月18日
《美丽的家乡》
9月19日—9月25日
《街市新貌》
10月3日—10月9日
《首日封》
10月10日—10月16日
《难忘的一件事》
10月17日—10月23日
《木板年画》
10月24日—10月30日
《有趣的脸谱》
11月7日—11月13日
《电话亭》、8、《路灯设计》
11月14日—11月20日
《适合纹样》
11月21日—11月27日
《泼墨画》、11、《指墨画》
11月28日—12月4日
《光与影》、13、《正负图形》
12月5日—12月11日
《圆筒造型》
12月12日—12月18日
《彩点拼图》
12月19日—12月25日
《外国传世名作》
12月26日—1月1日
元旦
19
1月2日—1月8日
复习
20
1月9日—1月15日
期末考试,学期结束工作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7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5、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6、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热情。
该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兴趣远不如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写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表现欲下降,在绘画技巧上线条较流畅但生硬,画风呆板,缺少童趣。
因此,六年级学生是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时期,要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多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涵养人文精神,是新课改的一大要求。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5.鼓励学生探究性综合性学习。
6.重视学生自评与互评。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7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5、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6、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热情。
该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兴趣远不如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写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表现欲下降,在绘画技巧上线条较流畅但生硬,画风呆板,缺少童趣。
因此,六年级学生是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时期,要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多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涵养人文精神,是新课改的一大要求。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5.鼓励学生探究性综合性学习。
6.重视学生自评与互评。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