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援助教育的语文作文8篇关于中国援助教育的语文作文 专题10 作文一、(2021·安徽省安庆市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哈佛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援助教育的语文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作文 一、(2021·安徽省安庆市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一场讲座中,用神话故事来解读中华民族的信仰特征:“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神话里,火是他们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面对末日洪水,我们躲进诺亚方舟,他们的祖先大禹战胜了洪水;太阳神是绝对的权威,而中国的夸父却因为太阳太热去逐日,要摘下太阳,虽然他最后累死了;在另一个故事里后羿终于将太阳射了下来。”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是如何理解的。
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
限制性:
1.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题干中已经明确了写作任务: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是如何理解的。文章必须围绕“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展开,如果在写作过程中离开此要求即为跑题。
2.“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此引导语要求考生由以上材料联想同质材料,全面深入地展开思考,以完成题目规定的的任务。
3.材料中有西方神话,有中国神话,考生必须从中国神话里解读“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不得否定其内容,其他神话也只能作为对比材料出现。
开放性:
1. 考生可以“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的内涵有:人定胜天,开拓进取,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等,考生可以历史故事、传统文化、名人事例等解读其丰富的内涵,结合新时代需求畅谈青年一代应如何坚守并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以丰富其内涵,注入更多的时代精华。
2.联想是自由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凡能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的内容均切题,具有无限开放性。
3.“自定文体”即没有文体限制,从“联想”角度可以写散文,从“理解”角度可以写议论文,也可尝试鲁迅《故事新编》的写法。
材料中把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进行了对比。在西方,上帝赐火,普罗米修斯盗火,人们把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寄托于“神”;在中国,钻木取火,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后羿射日,人们迎难而上,不畏艰险,不为天制,勇于与灾难、自然、环境抗争,中国人凭借双手生活,依靠自己生存,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信仰。
【参考立意】
1.勇于抗争,成就华夏民族精神。
2.对抗灾难,生生不息。
3.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唯我中华。
4.永不服输,猛志常在。
5.坚守华夏信仰,屹立民族之林。
【例文】
不为天制,开拓进取 ——浅谈对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理解
盛哉华夏,文化一脉相承;壮哉中国,精神薪火相传。在神话与传说中,我们钻木取火、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在现实与生活里,中华儿女顶天立地、不为天制、开拓进取。我们从不畏惧自然的挑战,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即是我们的底气。
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一言,是从文化现象上感知到了这种精神信仰的与众不同,然纵览历史与现实,“人定胜天”的精神理念始终推动着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涝灾害苗,有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对“祸水”进行整治;地震频发,张衡着力观测研究而发明了地动仪。灾害只是一时的,中华儿女深知这一点,不过分痛心于损失和伤情,而是擦去泪水、究其本源,为以后的预防与治理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自然的挑战在人民的奋斗中转变成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其中精神信仰可谓是前行的指南,是黑暗中的那簇滚滚火光。
相较于战胜自然,华夏子孙更倾向于使自然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在和谐共处中谋求新发展。山坡种不了庄稼?农民们栽上果树,建起梯田,笑语盈盈;大海行不通车辆?人们建起海底隧道,竣工通车,汽笛声声。自然并非原本就是人们生活的障碍,而是取决于人类如何发挥其智慧与创造力来“为我所用”。“因地制宜,依时而变”,同样是中华民族精神信
仰的重要体现。
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是在与自然的较量中铸就的。汶川地震几乎摧毁了这座城市,而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十年之后,汶川重新容光焕发;前些天山东暴雨,全国的“菜篮子”寿光深受其害,然而我们上下一心,在国家的指导下,在人民的奋斗中,生产得以回归正轨。我们之所以不怕自然灾害,是因为有民族的精神信仰在心中熊熊燃烧:越是悲苦,越是心心相连;越是悲苦,越是手手相牵。
有言曰:“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中华民族走到今天诚如斯言。中国古代有逐日的夸父,有刀耕火种的神农氏,有熔石补天的女娲„„今天,有飞天的杨利伟,有去沙漠水种稻的袁隆平,有制造中国天眼的南仁东„„
不为天制,开拓进取,让民族精神信仰之花开在你我心间,让中华大地芬芳永恒。点评:
本文思路清晰、立意深刻, 既写了人定胜天,战胜自然的民族精神,又写了对自然的改造利用,与其和谐共处的行动,具有辩证看问题的思维。分析全面,推理严密,且关注时事,分析问题时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情感丰富而真挚,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民族精神信仰的自豪感。语言铿锵有力,打磨精细。
二、(2021·安徽省蚌埠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红楼梦》里薛蟠之妻夏金桂看不起香菱,说“香菱”这个名字“不通之极”,“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哪里”?香菱反驳说:“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它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起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认识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立意】
①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②要自尊自爱。
③要自信。
三、(2021·安徽省滁州市重点高中高三 1 月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2019 年 12 月 2 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19 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断舍离”位列其中。“断舍离”是指一种生活态度,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他们的眷恋,“断舍离”之后才能过简单清爽的生活。
对于“断舍离”,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参考立意】
(1)“断舍离”释放心灵。
(2)洗去浮华,收获自由。
(3)摆脱物欲,让心灵飞翔。
(4)学会过减法生活。
四、(202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讲述敦煌研究者与莫高窟故事的七集系列视频《一事一生,一人一窟》于近期播出。一人一窟,每个研究者都有最钟情的一个洞窟,也是人生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一事一生,研究者选择热爱的敦煌研究为事业,终其一生,而这也是敦煌研究院的传统。一代代敦煌人择一事、终一生,将一生的热情投射在洞窟之中。63 岁的阿木爷爷从 13 岁起学习木匠手艺,凭一双巧手把寻常木头打造成各种精巧工艺品;故宫的文物修复师耗时几年甚至几十年临摹一幅画,把碎成 100 多片的青铜器拼接完整……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赞成“择一事,终一生”的人生选择吗?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立意】
作文的审题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①赞成“择一事,终一生”的做法,新时代的青年也应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做到“术业有专攻”,持续的学习、实践和积累是关键。时代进步发展,技术更迭迅速,每个人都应该在选定的道路上不断“充电”,持续释放能量,为社会创造价值。可以举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②不赞成“择一事,终一生”的做法,新时代的青年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不现实。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不断有新的职业应运而生,也有旧的职业消失。当代青年要做的是广泛涉猎来应对迅速发展的社会和不断出现的新兴职业。可以举“斜杠青年”和一些老字号开发“跨界”产品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③辩证的观点。新时代的青年应有“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但也要能顺应时代变化,调整职业发展方向;新时代的青年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步伐,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但也要苦练本领,有核心竞争力才能立足于世。
以下几方面请注意:
①注意发言稿的格式; ②“你赞成‘择一事,终一生 ’的人生选择吗?”题目中有这样的任务驱动, 考生应较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 ③考生如果脱离“当今社会”的时代背景,脱离“新时代的青年”角色定位, 而另起炉灶大谈执着专注、毅力恒心、坚守所爱、工匠精神等话题,不算切题的立意角度,酌情评分。
五、(2021·江西省南昌市六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豆瓣小组“985 废物引进计划”创建于 2020 年 5 月,現在组员已经超过 10 万人。他们大部分是“985”或“211”大学的毕业生,在升学或者就业中暂时遇到了挫折,他们自嘲为“985废物”,在虚拟世界中抱团取暖。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感到迷茫、懊恼,于是在小组中寻找同伴,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以互相抚慰。随着负面情绪的增加,小组中有的人陷入了颓废的深渊,迟迟走不出低落的情绪和生活的困境,不断理怨自己的专业或大学竞争力不强,让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一名高三学生的身份,给“985 废物引进计划”小组中的一位组员写一封信,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
材料介绍了“985 废物引进计划”小组的情况,需要关注的是小组建立之初,是为了抱团取暖,但之后小组里的负面情绪过剩,其中有的人跳不出思维的围墙,认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原因是专业或大学的竞争力不强。考生可以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出发,鼓励组员积极进取,不断开阔视野,提升自我,而不是止步不前,一味地自怨自艾,要正确看待专业与就业的关系。
【任务】
材料主题是:时代青年·人生观、价值观 审题关键:①在虚拟世界中抱团取暖;②迟迟走不出低落的情绪和生活的困境;
身份:以一名高三学生的身份; 具体写作任务:给“985 废物引进计划”小组中的一位组员写一封信。要注意信的格式。
【立意】
(1)抱团取暖无可厚非,积极进取方是出路; (2)抛弃自怨自艾,选择自我提升; (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4)只有冷门的专业,没有限定的人生; (5)行行可出状元,英雄不问出处。
六、(2021·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英国诗人艾略特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 余秋雨先生定义文化是“一种称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辞海》定义文化,广义指人类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世界中学生文化交流论坛在学校举行,作为中国代表队的一员,请以“中国制造之外的美”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立意,明确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义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文化信仰。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人信仰什么,常常引起外国人好奇。材料列出了中西方对“文化”的定义和理解,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感悟进行思考行文,要求以“中国制造之外的美”为主题,包含两个方向的要素:一是对“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做出一定的审视和认知,二是要呈现和挖掘中国文化精神的美好内蕴,并进一步自信而谦和地向国际青年中学生介绍。
七、(2021·辽宁省营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 最能考验一个民族的,是危机中的凝聚力。
—长江评论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就以生命力的顽强、凝聚力的深厚、忍耐力的坚韧、创造力的巨大而闻名于世。
——习近平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份发言稿,在以“危机中的凝聚力”为主题的班会上与同学进行分享。
要求:结合材料,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立意】
立意方向:凝心聚力,战胜危机。
一类文:恰当结合材料内容,紧扣“危机中的凝聚力”这一主题,挖掘出凝聚力背后的中华民族精神,切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身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内容丰富,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表达准确生动,符合发言稿的文体特征,字迹工整。
二类文:结合材料内容,围绕“危机中的凝聚力”而展开,内容比较充实,思路比较清晰,有逻辑性,语言通顺,符合发言稿的文体特征,字迹清楚。
三类文:与材料内容有关,围绕“凝聚力”而展开,内容单薄,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基本符合发言稿的文体特征,字迹基本清楚。与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身份不明。
四类文:与材料内容无关,没有围绕“凝聚力”,内容不当,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不符合发言稿的文体特征,字迹潦草难辨。与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身份无关。
其他要求:
1.不符合发言稿格式扣 2 分;缺题目扣 2 分;每 3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不计,扣满 5分为止。
2.600 字以上不足 800 字的文章,每少 50 字扣 1 分,扣完 4 分为止。
3.不足...
第九批在韩志愿者回国
作文话题+ + 题目+ + 素材 运用+ + 时评+ + 范文
新闻点击:
2022 年 9 月 16 日,第 9 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9 月 14 日,一架空军运-20 运输机起飞,远赴韩国,迎接第 9 批 88 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
今天(2022 年 9 月 16 日)
88 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以及相关遗物 返回祖国 上午 8 时 35 分 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 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交接仪式 志愿军烈士棺椁覆盖国旗 在场人士向烈士遗骸三鞠躬表示哀悼 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礼兵 手捧烈士棺椁登上空军运-20 专机
离家尚是少年之身,归来已是报国之躯!
阔别祖国七十二年后 英雄终于重归故土
护送烈士遗骸回国的专机 进入中国领空后 空军两架歼-20 战斗机护航 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长空祭忠魂,英雄归故乡!
上午 11 时 05 分 专机在雨中降落在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机场以“过水门”的最高礼遇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为英烈接风洗尘 最可爱的人,欢迎回家!
专机降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后 与塔台的一段对话令人泪目 “ 接迎志愿军忠烈回国 , 感谢塔台指挥保障, 我们一起向保家卫国的志愿军忠烈致敬 !” “ 山河无恙 , 国富军强, 我们以崇高敬意接迎志愿军忠烈回家 !” 88 位志愿军英烈在祖国大地安息 安葬仪式在陵园下沉式纪念广场举行 10 时许,军乐队奏响《思念曲》 仪式正式开始
在解放军战士持枪护卫下 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缓缓步入现场 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魂兮归来,嘉名孔彰; 魂兮归来,万古流芳。
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致祭文 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三鞠躬 27 名礼兵鸣枪 12 响 向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思念曲》再次奏响 礼兵抬起志愿军烈士棺椁 绕广场半周,缓缓走向安葬地宫 全场人员肃穆站立,凝视棺椁,送别英雄!
参加仪式的人们排起长队 向烈士献花致敬,并瞻仰烈士英名墙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 魂归故里,致敬英雄
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乡,遗物今还在,相见泪满腔,向所有志愿军烈士们致敬,祖国一直没有忘记他们!
第九批在朝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他们,其实质是代表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国的精神,一种抗美援朝的精神,一种不怕任何困难的精神,一种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一种保家卫国的精神!
抗美援朝的精神 :
基本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英雄事迹素材:
1. 抗美援朝“登高英雄”杨连弟 他是闻名铁道兵的“登高英雄”,又在朝鲜战场屡立新功,最后献出宝贵生命,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和革命战士的光辉代表。
1952 年 5 月 15 日,杨连弟率部抢修清川江大桥。当敌机轰炸后,一片片高射炮弹爆炸的余烟还残留在大桥上空的时候,杨连弟就带领战士们上桥检查桥梁了。就在他和战士们移动被震动移位的钢梁时,一颗定时炸弹爆炸, 一块弹片
击中了杨连弟头部,壮烈牺牲,年仅 33 岁。
2. 用身体当炮架的孔庆三
当某一场战争在关键时刻,孔庆三将炮架上的左柱锄架在岩石上, 但右柱锄又悬空了,还是无法进行有效射击。时间已不再允许多想,此时的孔庆三毫不犹豫地拿起铁锹抵住了炮架上的右柱锄,用肩膀顶住了火炮腿……“瞄准,开炮!”。随着大地的震动,愤怒的炮弹直射敌人的地堡。“轰” 地一声巨响,敌人的火力点飞上了天。我们的英雄孔庆三却被92火炮的后坐力弹出了三四米远,同时被弹片击中腹部,壮烈牺牲。战后,孔庆三“身体当炮架,打开胜利路”的英雄事迹传遍了部队。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志愿军战士奋勇杀敌。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适用话题:
角度一:爱国主义永流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旗帜,革命英雄主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角度二: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角度三:正义胜利,人民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的正义性。这场正义之战也得到全世界爱好和
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最终正义之师赢得了战争胜利,维护了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这颗精神火种一直延续到今日,继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发光发热。
角度四:万众一心,人民团结。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
角度五:不畏强暴,反抗强权。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
角度六:舍生忘死、向死而生。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角度七:守正创新,奋勇向前。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阻力压力,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能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杀出一条血路”!
优秀标题: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魂归故里,致敬英雄!
离家尚是少年之身,归来已是报国之躯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 出征少年身,归来英雄魂 传承抗美援朝精神,肩负保卫和平的使命 人无精神难自立
国无精神难富强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立意表达
针对热点新闻及相关素材,从不同维度,提炼中心立意,以便用来论证类似立意的作文 1.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发扬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3.发扬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发扬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5。发扬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 命忠诚精神。
6. 发扬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素材运用示例:
运用一: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五千年兴旺发达、历尽沧桑而魏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凭着那股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是 19 世纪 50 年代中国热血青年的志愿,是中国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歌,凝聚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乐光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如今,祖国强盛,如您所愿,海清河晏,山河安澜,以国之名,接您回家!
运用二: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正如网友所说,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被忘记的英勇故事,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之中,都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论是舍身堵枪口的特级英雄黄继光,还还是宁愿被烧死也不愿暴露目标的邱少云;无论是血洒上甘岭的一级英雄孙占元,还是用血肉捍卫钢铁运输线的一级英雄杨连第;无论是特级英雄杨根思 用生命诠释誓言,还是舍身抢救文件的毛岸英;他们用自己生命证明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他们用自己的热血,挥洒出了自己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书写了自己最壮美的诗篇。
如今,祖国以国之名义,接英雄回家,不论他们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他们都是我们这个名族当之无愧的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并号召全社会都要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这就是要告诉人们: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关爱英雄才能让更多人记住英雄。“一个英雄就是一座丰碑,英魂归故里,你们与中华民族同在!英雄回家的路,整整走了七十年,时间有点漫长。但如今,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在走向繁荣昌盛和强大,你们可以安息了。”有网友如是说。
是的,你们树立起的一座座丰碑,就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灯塔!
运用三: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说:“没有英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一群可怜的生物群体,而有了英雄人物却不知道崇拜和爱戴的民族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在中国古代,我们有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林则除、戚继光等;在抗日战争中,我们有赵一曼、左权、杨靖宇、赵登禹、张志忠等成千上万的民族英雄;在抗美援朝中,我们有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 19 万多民族英雄。他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血脉。
九十三岁的志愿军老战士陈喜初深藏功名甘守清贫,为党为民,无怨无悔。回村 60 年,因为陈喜初很少提,十里八乡都不太清楚他抗美援朝立功的光荣历史。村支书谢永祥随高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下乡普查了解到他的事迹后,大家才知道英雄一直在自己身边,纷纷称赞他:“深藏功名,甘守清贫,他就是咱‘茂名的张富清’!” 在乡亲们的印象里,陈喜初从不显摆自己的功绩。“他工作勤恳,不向人炫耀自己打仗立功的经历。”高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罗绍兴感慨地说。
陈喜初一直无怨无悔,时常对儿孙说:“保家卫国,不是为了换取特殊待遇。况且现在生活已经很好了,够吃够用。党员就要听党的话,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除此之外,还奢求什么呢?” 以国之名,接志愿军英雄回家。就是中国政府对英雄的一种爱惜,就是全国人民对英雄的一种无上崇敬,就是中华民族植入骨子里的英雄情结的一种现实表现,就是对抗美援朝精神的一种最好传承。
仿真作文 运用示例:
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0 年 10 月,为保家卫国,为和平正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志愿军在装备极其落后、物资极为匮乏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不可一世的以美军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国军”血战三年,迫使其签订《停战协定》。
上世纪 60 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 1500 公里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干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为什么志愿军能不畏强敌,打出军威、国威?为什么普通农民能创造人间奇迹?当物质条件不足时,精神意志就更加重要!
上述材料激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范文】
古往今来,在物质条件不足时,精神意志总能激荡起催人奋进的无穷力量。从志愿军战士饮冰卧雪、血战三年却能不畏强敌,打出军威、国威,到河南林县百姓,仅靠一锤、一铲、两只手却创造“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奇迹,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人无精神难自立,国无精神难富强。
人无精神难自立,心怀壮志方可成。精神意志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将士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走出了艰难绝境?正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坚强精神意志。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了他们的精神,鼓舞了他们的士气,他们才能排除千难和万险,谱写了革命理想的浩气长歌。时序轮转,今日我辈青年,更需传承这坚定意志的精神。
国无精神难富强,意志可助谱新章。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一穷二白”的艰难处境,但中国航天人坚守“航天精神”的坚强意志,最终换来了遨游九天的累累硕果:“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探路、“天问”启程……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中国想要建设航天强国,也必定离不开对“航天精神”的弘扬。其实何止是“航天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疫精神……雄健的精神意志支撑着伟大的中华民族越过急流险滩,闯关夺隘,国有精神,方能富强。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不管物质条件充足与否,精神意志的力量泉源都必不可弃。坚定的精神意志既可助力每一个普通民众个人小我的事业成就,更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势不可挡的蓬...
尊敬的校长: 您好!
听闻贵校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体育课都不再上了的消息,我很是愕然。我有一些话不吐不快,所以给您写了这封信。
当前,创建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凸显了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的重要性,因为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身体健康,是人生的资本,是实现人生意义的基础,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常把健康比作“1”,事业、家庭、爱情、友情就是一个个“0”,人生的圆满稳定决定于开头的“1”。拥有强健的体魄,才可以容纳不屈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个词叫做“齐生”,就是强调要注重健康,顺应自然,协调自身与环境。可见,健康问题十分重要。
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我国小学教育的趋向目标。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我运动,我快乐”;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的体育教育意义重大。当前,本来就有些同学不理解运动的意义,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如果学校连最基本的体育课都不上了,学生的体育意识何以形成?身体健
康何以得到保障?害怕体育课出意外,学生会受到伤害就不再上体育,往小了说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失误,往大了说是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任。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本身就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部分。在创建健康中国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当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时,义无反顾奔波在防病最前线是一个个“健康的守护神”的责任;当公共健康事件发生时,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当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积极锻炼身体,让体育精神、奋斗精神不断传承,让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是你我的责任。对于尊敬的校长您来说,让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健康成长,不正是您的责任吗? 卢梭曾说,“今日不运动,来日悔晚矣”。古希腊山岩上刻着这样一句格言;“如果你想变得睿智,跑步吧!如果你想保持健康,跑步吧!如果你想更加健美,跑步吧!” 尊敬的校长,孩子们需要运动,学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健康中国,责在你我。让我们行动起来,各负其责吧!
一学生 2020 年 3 月 5 日
1 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 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3 新高考Ⅰ卷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于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4 新高考Ⅱ卷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5 北京卷
微作文(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 字。
(1)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2)核酸检测排队时需要两米安全距离,一些社区为两米间隔线设置了安全贴心、形式多样的标志,有的是撑起的晴雨伞,有的是贴在地上的古诗词图片。请你选择一个检测点,依据其环境特点,设计两米间隔线标志,并写出设计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
(3)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6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 不少于 800 字;④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7 浙江卷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 95 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 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 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 角度 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 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 不得少于 800 字。④ 不得抄袭、套作。
接下来,为大家
盘点过去 5 年的高考作文题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
2021 年
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全国甲卷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 年 4 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
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卷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浙江卷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20 年
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 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全国 III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
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代有位诗人在诗中写道: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 年 6 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接受了央视《面对面》栏目的采访。
采访中记者问到学校是不是‚专门给贫困山区的女孩子上的高中‛,张桂梅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贫困对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隐私。所以我们不叫贫困女孩,而叫‘大山里的女孩儿’。‛ 而社会上某些‚爱心人士‛捐款后想对学校行使‚权利‛,甚至认为受捐助学生必须在生活上受限,对此张桂梅表示:‚捐款不能对应权利,我希望孩子穿的和城里孩子没有什么差别,希望网友、爱心人士想一下自己捐钱的目的是什么,各自的心理承受能力多高,不能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大学里有个笔记本电脑就受不了,甚至是穿双新鞋、吃个冰淇淋就受不了。(如果这样)那么我们宁愿不要这个钱,要不我们孩子自己就受限了……花了捐款的钱,受限一辈子,划不着的,我们宁可不要这个捐款。‛ 班级计划举行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你对张桂梅所说的哪句话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在组织中学生的课外运动时,老师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甘做‚配角‛,不愿当‚主角‛。
2 (2)‚配角综合征‛是一种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 2000 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征‛人群。
针对上述两则材料中的现象,有人认为我们处于新时代,应当“争当主角”;有人认为“甘当配角”也是工作、生活中的一种正常选择。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要懒懒散散地虚度生命。──贝多芬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卓别林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梁实秋 结合以上名句,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关于“时间”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七百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读后,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 800 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经历一些关键时刻。当时的抉择或表现非常重要,能够影响甚至决定这个人一生的走向。其实,不仅仅是个人,万事万物莫不面临着这样的关键时刻。
请以“关键时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3 有这样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布置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的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8.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9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向钟南山院士颁授‚共和国勋章‛,向张伯礼、陈薇、张定宇颁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网友评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有院士的能力,战士的勇敢,国士的担当,一路逆行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 材料二:当有志之士遭遇文化界一些人的冷言冷语时,鲁迅先生作文勉励道:‚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要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作为时代青年的你,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确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略 解析:【审题指导】这个题目中的材料选自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热爱生命》从诗歌本身看,这是一首哲理诗
首先,我们要明白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中以四个肯定的回答,表达出为何要热爱生命的哲理。四个段落,看似相似,却各有其趣。四个段落分别围绕“成功”、“爱情”、“奋斗”和“未来”四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和回答。诗中所热爱的不是最终的成功和未来的美好结局,不是爱情的获得和奋斗目标的实现。诗作里溢出的热爱,其实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追求。“风雨兼程”、“吐露真诚”……这些都是体现热爱的种种表现。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想要获得而去热爱,而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一句话,人生要有目标。虽然路上注定有崎岖和荆棘,但只要坚持,只要努力奋斗,注重过程,风雨过后必能见到彩虹。
其次,要理解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诗歌第一节中“选择了远方”(有理想),这是前提;“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不管结果成败,这是态度;“便只顾风雨兼程”,义无反顾,持之以恒,这是行动。再如诗歌第四节中“只要热爱生命”,这是前提;“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即在热爱生命的过程中,不怕坎坷、挫折、曲折,顽强地拼搏,这是态度;“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这是结果。在选取其中某一点立意时,不能忽略其他两个方面
根据提示,我们可以选择诗句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来立意如
1“选择远方作为人生的目标”;
2“为了一个目标执着追求”;
3“热爱生命”;
4“追求过程的精彩而不在乎结果”;
5“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2.答案:略。
解析:【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三个自然段:第 1 段是对华坪女中情况的简介及材料来源说明;第 2 段是张桂梅校长对记者所提问题的回答;第 3 段是张桂梅校长对于某些社会观点的回应。结合写作任务可知,审题时应重点关注第 2、3 两段的内容,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并围绕这句话展开作文,以发言稿的形式写明自己的感受,体现自己的思考。
5 【立意】①“我觉得贫困对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隐私。”——隐私权保护意识值得肯定;②“我们不叫贫困女孩,而叫‘大山里的女孩儿’。”——每一个人的自尊心都应得到维护;③“捐款不能对应权利„„不能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大学里有个笔记本电脑就受不了,甚至是穿双新鞋、吃个冰淇淋就受不了。”——慈善不是对受助者进行道德绑架。
3.答案:略 解析:【写作指导】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具备分析、思辨、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于材料中的道理。
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材料(1)是中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甘做配角,不愿当角”的现象;材料(2)介绍了“配角综合征”的心理状态和《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数据。第二部分介绍了两种人的不同态度,即“争当主角”与“甘当配角”。考生必须立足于社会上患“配角综合征”的人数较多这一语境,思考是要“争当主角”还是“甘当配角”, 进而确定立意,构思写作。
新时代要求青年人有更多的责任担当,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却自诩“佛系”。本题材料正击中当代年轻学子的痛点,符合立德树人的原则,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题目既体现了人文关怀,让考生写得舒心,有话可说;又体现了检测效果,让考生写出区别。命题立足培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的科学精神,体现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及勇于探究的实践精神。命题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发挥了独特的育人功能,让考生在论证中得到品格之美的浸润和熏陶,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并为实现家国梦想和自我理想而奋斗。
参考立意:
1.甘做人梯,当好配角。
2.为甘做配角的人点赞。
3.勇做红花,敢于担当。
4.勇立潮头,引领时代。
5.多元让世界更美好。
4.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属于名言类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三则名言。这三则名言都与“时间”相关。第一则是贝多芬的名言,“不要懒懒散散地虚度生命”是从反面强调对待时间的
6 态度,不要懒散虚度,那就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第二则是卓别林的话,“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这是肯定时间的价值;第三则是梁实秋的话,“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也是强调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同时也表明时间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本次作文与“时间”相关。考生可以从对待时间的态度角度分析,可以从时间的价值角度分析,可以联系时间和生命之间的关系分析。人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
立意:珍惜时间,拓宽生命;把握当下,创造价值;钟表之外的时间; 5.答案:略 解析:【写作指导】审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本题材料的主要对象有三个:牧师、学童、花,其中牧师和学童是议论的主要对象。我们可以分别就牧师的角度和学童的角度深入思考,进行发问,围绕结果挖掘原因。
(1)从牧师的角度看:①牧师不希望花园里的花都被学童摘走而过早凋谢,那么我们可以发问,牧师为什么不希望花被摘下而过早凋谢呢?原因是他不希望花因个人占有而过早凋谢。这其实是怎样对待花(美)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独占与共享、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等问题立意。由此我们可以提炼观点:“不要独占,要乐于分享”“分享让美丽之花更艳丽”“共同享有则人人都有,私自拥有反而一无所有”等观点。②牧师不是靠打骂,靠惩罚而制止学童摘花的,而是通过诱导,通过与学童商量使学生主动把花留在花园里的,那么我们可以发问:怎样做到既不引起学童的对立,又达到不让学童摘花的目的呢?或者问,为什么那年春天整个花园的花不但一朵都没有糟蹋,牧师还能结交了大批的朋友呢?原因是牧师有好的教育方法,牧师能够转变思维方式,不是防和堵,而是导和疏。由此我们可以提炼观点:“教育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往往事半功倍”“教育者要讲究教育智慧”“要转变思维方式”“导疏的力量大于硬堵的力量”“改变给予的方式”等。
(2)从学童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这样发问:事实:学童开始是见花就摘,后来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提问:学童为什么愿意放弃摘花,而答应把花放留在花园里呢?原因分析与回答:因为他们对花(也即对美,对自己喜爱的事物)的认识变了,态度变了。这就引起了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喜爱的事物?由此我们提炼观点:“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把爱留下人生更美丽”“爱不等于占有”“赠予的智慧”“不要鼠目寸光,而要放眼长远”“让心中的花儿开放”等。
7 6.答案:略 解析:【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加命题式作文题。写作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地审题立意。标题“关键时刻”是一个偏正短语。所谓“关键”,指的是“最关紧要的”;“关键时刻”就是“最关紧要的时刻”,即文题提示语中所说的“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人一生的走向或事物发展方向的“时刻”。由此可见,本题的写作重点:通过描述某个特定的“关键时刻”,借助人物在此时的“抉择或表现”或事物在此刻的状况或变化,来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道德风采,或揭示事物的发展方向、运动规律等。可从正面立意,通过叙述具体事件来表现把握“关键时刻”的重要性;从反面立意,借助亲身经历或其他典型事件来展示错失“关键时刻”的危害性。
从文体看,本题要求写记叙文。写作时,要以生动的语言、典型的细节描写某个“关键时刻”的场景,以及人物或事物的表现或变化。当然,即使是写记叙文,也应在文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抒情、议论性语句,以揭示“关键时刻”所蕴含的意义与哲理,表达“关键时刻”带给自己的心灵的触动,抒写自己从“关键时刻”中所获得的感悟等,从而点明文章题旨,升华文章境界,收到画龙点睛之功效。
7.答案:略 解析:(1)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写作内容 (2)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
" 我叫丛飞, 是深圳一名普通的文艺工作者, 也是一名普通的深圳义工, 我的义工编码是2478。只要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 能够对他人有所帮助, 我就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无论站在哪个舞台上, 享有" 中国最美丽的男高音" 美誉的歌手丛飞都会这样介绍自己。
10年来, 丛飞为社会进行公益演出四百多场, 义务服务时间超过3600个小时。身为著名歌手, 丛飞参加一场商业演出的报酬就有上万元, 凭借着动昕的歌喉, 他本来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但是多年来他一直倾其所有地扶危帮困, 资助了178个贫困儿童, 累计捐款捐物三百多万元。为了救助他人, 他拼命工作, 省吃俭用, 过着极其清贫的 日子。
慈善义演改变了他的命运
1992年, 丛飞离开家乡南下广州, 开始了自己的寻梦历程。刚到广州的时候, 丛飞举目无亲, 找不到好工作, 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为了填饱肚子, 他到处打工�帮人家搬家, 运货, 疏通管道, 洗碗……为了省钱, 他天天住桥洞, 喝自来水……后来, 他在一次歌唱比赛中过关斩将, 获得了优秀奖。比赛结束后, 一家艺术公司聘用了他。从此, 丛飞走上了舞台, 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演艺事业。
就在丛飞的歌唱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 一场慈善义演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1994年8月, 丛飞应邀到四川成都参加一场为了让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而举办的慈善义演, 观众席上坐着几百名失学的穷孩子, 最大的十四五岁, 最小的才八九岁。看着那一张张稚气的脸庞和充满渴望的眼神, 丛飞不禁回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被迫辍学的痛苦往事, 他顿时觉得心里酸酸的。
精品原创 专业分享
演完节目以后, 丛飞当场从口袋里掏出2400元钱放进捐款箱, 那是当天最多的一笔捐款。主持人告诉丛飞:" 你捐出的这2400元钱可以使贫困山区的20个学生完成两年的学业!"
观众们对丛飞的善举报以热烈的掌声, 看着孩子们感激的神情, 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洋溢在丛飞的心头, 他高兴地想: 2400元钱就可以改变那么多孩子的命运, 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从那一刻开始, 他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改变更多穷孩子的命运。
178个穷孩子的“代理爸爸”
从此, 丛飞就走上了慈善义演和认养贫困失学儿童的爱心之旅。他先后二十多次到贵州、湖 南、四川和山东等省的贫闲山区进行慈善义演, 为当地失学儿童筹集学费。他还认养了几十名孤儿和残疾人, 他不但给他们提供学费, 还承担了他们的生活费。
今年上高二的罗燕艳和罗燕梅姐妹是丛飞最早捐助的贫困孩子。5年前的一天, 丛飞到贵州为帮贫支教的志愿者义演。在贵州织金县官寨乡一条泥泞的小路上, 他遇到衣衫槛楼的罗燕艳和罗燕梅这对姐妹。丛飞关切地问她们上几年级了, 她们说, 因为家里太穷, 她们快要辍学了。丛飞立即带着两个孩子找到校长, 交清了她们当年的学费。他还承诺以后会定期把学费寄过来 , 他 会一直供她们读到大学毕业。
今年14 岁的布依族女孩晏语轻轻是丛飞4年前认养的“女儿”, 第一次与丛飞见面的情景让晏语轻轻终生难忘。2001年, 丛飞来到织金县官寨中心学校, 给他所资助的孩子们送来学费。在学校里面, 丛飞看到一个特别忧郁特别瘦小的小姑娘, 他怜惜地抚摸着小姑娘的头, 轻声问 道�“ 小朋友, 你叫什么名字? 你读书读得怎么样啊?” 小姑娘说�“ 我叫晏语轻轻, 我出生没多久爸爸就不要我了, 妈妈在外面打工, 很少回家, 爷爷奶奶交不起学费……” 说着说着, 她忍不住哭了。丛飞一把搂住她, 对她说 �“孩子, 从今以后, 我就是你的爸爸, 我来供
精品原创 专业分享 你读书�”
高考试题库年1月, 丛飞把无依无靠的晏语轻轻接到深圳来过寒假, 她已经上初二了, 她说�“我不知道亲爸爸长啥样, 丛飞爸爸就是我的亲爸爸。”
有一年冬天, 丛飞到官寨乡青山村的贫困孩子王显云家去家访。那天天气很冷, 但是王显云的爸爸却穿得很单薄, 他穷得连棉衣都没有。看到他冻得直哆嗦, 丛飞立即脱下自己身上的毛衣, 让他穿上。返回深圳时, 丛飞只穿着一件衬衫。看着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身影, 王显云爸爸的眼睛湿润了……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但是王显云的爸爸一想起那天的情形就会热泪盈眶。他一直舍不得穿那件毛衣, 他说他要把那件毛衣珍藏一辈子。
双腿残疾的女孩海霞4年前考上了大学, 却因为交不起学费间而愁肠百结。丛飞知道这件事情以后, 决定帮助海霞。当时他刚给远在贵州的一百多个孩子送去两万多元的学费, 手头很紧, 一 时拿不出什么钱来。他咬咬牙, 把自己那台价值五千多元的摄像机卖了, 给海霞凑足了学费。为了让海霞安心接受这笔钱, 他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 这是我前些天演出时挣来的钱, 你拿去, 好好读书吧�”在丛飞的帮助下, 海霞已经顺利地读完了大学, 如今在一家电脑学习班当老师。
随着时间的流逝, 丛飞资助的贫困孩子越来越多。如今, 得到丛飞资助的贫困孩子已经达到178个了, 其中包括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和羌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四十多个孩子。丛飞每年都会到山区去看望这些孩子, 给孩子们送去钱物。这些孩子看到丛飞, 都会亲热地抱住他 , 管他叫“爸爸”, 这一声声亲昵的呼唤使丛飞感到无比幸福。
痴迷助学导致家庭破碎
精品原创 专业分享
1997年 , 丛飞正式加人深圳义工联艺术团。由于表现出色, 他被推举为团长, 但没有一分钱报酬。他在深圳没有户口, 没有正式工作, 他的收入都来源于商业演出。据丛飞身边的朋友们说, 他常常是收到一笔演出费后, 马上冲到邮局, 把钱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要不就是捐给残疾人和孤儿, 他自己根本就存不下什么钱。他在深圳住了十多 年, 只办过一个存折, 那还是买房摘按揭时办的。为了承担一百多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 他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看到演艺圈的很多朋友都相继住上了豪宅, 开上了私家车, 生活越来越富裕, 丛飞的妻子羡慕极了。对于丈夫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捐给别人的做法, 她简直无法理解。她一次又一次地劝丈夫多为家庭着想, 但是, 丛飞的态度却十分坚决�“我们有房住, 有饭吃, 不要和别人攀比。贫困山区的穷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等着我寄钱给他们完成学业呢, 我怎么忍心让他们失望?”
随着丛飞捐助金额的不断增加, 他和妻子的分歧也越来越大。2001年底, 他们俩终于因为一件突发事件而彻底吵翻了。那天, 丛飞把3000元演出费交给妻子。妻子接过钱 , 很高兴地说 �“明天我就去买裙子。”第二天上午, 山区一个孩子的爸爸给丛飞打来电话 �“ 丛飞, 你啥时候给我儿子寄学费来� 快开学了...... ” 丛飞想也没想就说�“好, 我今天就寄。”
那一年, 丛飞已经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花去了十多万元, 而交到妻子手里养家糊口的钱却不足两万元。丛飞真的不忍心向妻子要回那笔演出费, 但他转念一想, 如果他不寄学费过去那个孩子就得辍学。犹豫了好一会儿, 他终于向妻子开口要钱了。妻子再也无法忍受, 她气愤地骂道�“你把血汗钱全都给了别人, 却让我和女儿跟着你过穷日子 , 你真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
精品原创 专业分享
无论家人怎样劝阻, 丛飞然固执地坚持资助一百多个贫困孩子。2002年4月, 忍无可忍的妻子到法院起诉离婚。她把年仅两岁的女儿睿睿留给了丛飞, 然后独自离开了这个贫寒的家。
劳累过度患上晚期胃癌
在“非典”侵袭全国的那段日子里, 丛飞的演出骤减。没有演出, 当然也就没有收入, 一百多个孩子的学费也就成了问题 为了及时给那么多孩子交上学费 , 丛飞只好向亲朋好友借钱。
有一次, 一个孩子又给丛飞寄来求助信。丛飞想, 所有的老朋友都借遍了, 他只好硬着头皮去向一位刚认识的朋友借。当那位朋友得知丛飞自己的生活都陷人了困境, 竟然还到处向别人借钱送给素昧平生的人, 他一口拒绝了丛飞的要求。
想到如果没有钱交学费, 那个孩子就要像自己小时候那样辍学了, 丛飞捧着那个孩子的求助信,“扑通”一声脆在朋友面前。朋友最终把钱借给了丛飞, 拿到钱转过身的那一瞬间, 丛飞 的泪水奔涌而出......
“非典”过后, 为了尽快把17万元的债务还清, 丛飞拼命地四处演出, 经常一天连续演三四场。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 从2004年春天开始, 丛飞的胃部经常剧烈疼痛, 而且经常吐血、便血, 家人和朋友都劝他赶快住院治疗。丛飞觉得医疗费用太高, 不肯住院, 只开了 些药回来吃。
高考试题库年1月, 丛飞抱病参加了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筹款的赈灾义演。当时, 他的
精品原创 专业分享 病情已经很严重, 连食物都无法下咽, 但是他还是坚持参加了6场演出。当他强忍着巨大的痛苦坚持演完最后一场节目后, 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 然后就昏迷不醒。
家人赶紧把丛飞送到医院, 医生说, 丛飞一定要马上住院治疗, 不然很可能有生命危险。由于没有医疗保险, 丛飞只能自费治病, 这对于没有任何积蓄的丛飞来说, 无疑是一笔无法承担的费用。住院第3天, 丛飞看了看医疗收费表, 吓得瞪大了眼睛�“3 天就花去一千八百多元, 再住 下去, 我们拿什么交医疗费啊�”他强迫家人办理了出院手续。
4月22日, 在深圳当地媒体的呼吁下, 已经不断吐血、便血的丛飞住进了深圳市人民医院。5月12日, 医生诊断他患了晚期胃癌。医生说, 如果他能够提早半年做手术就好了, 但是, 在这生死攸关的10年里, 朋友们在丛飞的工作记录本上看到的却是这 样一组数字�
2004年10月, 参加各类文艺演出25场, 到深圳莲花北村残疾人康复站义演两场, 其中两场是收费的商业演出,2 万元收入全部给贫困生交了学费。
2004年11月, 持续高烧、胃部疼痛的丛飞坚持到养老院、福利院及监狱义演了8场, 到莲花北村残疾人康复站义演了4场。
2004年12月 , 丛飞开始吐血、便血, 胃部剧烈疼痛, 吃了止痛药以后, 他又参加了16场演出,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就演了3场。在这19场演出当中, 只有一场是有收入的商业演出, 其他不是友情赞助就是慈善义演。
高考试题库年1月, 丛飞的病情继续恶化, 全身开始剧烈疼痛, 但他还是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参加了6场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筹款的赈灾义演。
精品原创 专业分享
当丛飞得知自己患了晚期胃癌后, 在家人和朋友们面前, 他表现得镇定而豁达。后来, 他让家人和众多朋友们离开, 惟独让好朋友徐曼留下来陪他。
其他人走后, 徐曼说了很多宽慰丛飞的话, 他昕着昕着, 忽 然痛哭起来�“我觉得自己太对不起父母和妻儿了, 父母年迈多病, 他们生养了我, 却没有跟我享过一天福 , 我走了, 他们怎么办�女儿只有4 岁, 亲娘不在身边, 怎么能再失去爸爸呢? 最可 怜的是邢丹( 丛飞的第二任妻子), 她才24岁, 腹中还怀着4个月的胎儿.....”
极度痛苦的丛飞哭诉了半个多小时, 然后, 他向徐曼交代了遗言�“邢丹与我夫妻一场, 眼我过着清贫的日子, 还跟着我到贵州贫困山区捐资助学, 吃尽了苦头。在这个世界上, 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了。她已经怀孕了, 但是她还那么年轻, 我死了以后 , 她一个人怎么抚养这个孩子呢�你们大家一定要做通邢丹的工作, 让她把孩子打掉。另外, 请你们尽量照顾邢丹, 以后留意帮她找个好人, 她太苦了......” 说到这儿, 丛飞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 泪流满面, 他真的舍不得离开她。
然后, 丛飞又忧虑地说�“我走了以后, 那一百多个孩子的学业怎么办呢? 如果他们不能继续读书, 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望的未来。”
徐曼把丛飞对她所说的遗嘱内容告诉了邢丹, 邢丹昕了, 情绪异常激动, 她说�“他这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着想, 从来都不为自己着想。这个孩子是他的骨肉, 无论如何 , 我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说着说着, 她号啕大哭起来。
为了照顾丛飞, 邢丹不顾怀孕的身体, 每天坚持24小时陪护在丛飞身边。看着消瘦的
精品原创 专业分享 妻子强颜欢笑的样子, 丛飞多次悄悄落泪, 他说�“如果说善有善报, 那么上苍给予我的最丰厚的回报, 就是让我娶到一个这么好的妻子。”
孩子们祝“爸爸”早日康复
躺在病床上的丛飞头发掉光了, 瘦了六十多斤, 声音沙哑, 但是他仍然牵挂着贫困山区那一百多个孩子。他从朋友们给他凑的医药费里拿出两万元寄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 他还用磁带录 了一段话寄给“儿女”们�“孩 子们, 爸爸不能亲自来看你们 了, 但是爸爸很想念你们, 希望 你们好好学习, 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对朋友们说�“如果上天再给我 5 年的时间, 我就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 我会陪着他们完成学业, 会看着他们健康成长, 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 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收到病重的丛飞寄来的学费, 孩子们泪如雨下, 泣不成 声�“爸爸肯定是为了资助我们而累坏的�” 他们纷纷提起笔给丛飞写信。
受到丛飞资助的贫困学生王维珊给丛飞写了很多封情真意切的信�“爸爸, 在认识您以前, 我从来都不知道伟大可以这样具体, 不知道人可以活得这样博大元私。当您毫不吝啬地把辛苦赚来的钱送到众多贫困生和他们的家长手中时, 当您顶着烈日寒风 一次又一次飞越千山万水来探望您的孩子时, 当您把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来披在另一个赢弱的身体上时, 爸 , 您怀着怎样一颗博爱仁慈的心啊……爸爸, 我帮不了您, 也...
今年 6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明确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未成年问题绝非小事,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绝不能逾越。每个平台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守土不尽责必担责,不应该也不能为了流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国和尼加拉瓜复交 尼加拉瓜外交部 12 月 9 日下午发表声明,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声明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2 月 10 日,中国同尼加拉瓜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我们赞赏有关国家顺应大势,支持中国的统一事业,欢迎所剩无几的若干个台所谓“邦交国”认清大势,早日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历史和现实再次表明,“台独”是绝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
《亲爱的》原型找回认亲 近日,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寻亲 14 年后和儿子孙卓团聚,这要归功于符建涛提供了重要线索。他与孙卓被同一个人贩子拐卖。此后,孙卓事件和符建涛事件依然占据新闻“热榜”,核心原因是,其间的“人伦困境”受到公众瞩目。例如,孙卓并不希望养父母受到伤害,符建涛则较为坚决地表示未来将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很多网友指责孙卓,这其实不公平。一边是生育之恩,一边是养育之情,孙卓的态度是人之常情。但问题是,孙卓案牵动的已经不是一家人的悲欢。对孙卓养父母的处理所形成的示范效应对未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张同学又被点名了 12 月 8 日,被称为“糙版李子柒”的张同学,因视频中的多个危险操作,被中国消防点名提醒,这是友善的提醒,也是对流量主播做好示范的希冀。人们在张同学视频中,看到了乡野日常,也看到了些许不足,这是乡村生活的一角,都属正常。朴素中的缺陷,安全上的短板,正是需要努力改善的地方。围观农村、评点农村之外,更该思考如何建好农村、振兴乡村。把关注力变成行动力,鼓励更多人参与乡村振兴,让现在的提醒“点名”变成未来的称赞“提名”。
元宇宙炒房:热到烫伤的风险 近期,国内外兴起了一阵“元宇宙炒房”热。买地皮,买房屋,买物料,搞装修,等升值,再出售……虚拟房地产买卖,伴随元宇宙概念火了起来。这是新现象,也还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是投机还是投资、是泡沫还是风口、是炒作还是趋势,仍需打一个问号。只是基于 NFT 进行交易,存在“炒房”又“炒币”之嫌,有必要警惕其中风险。新事物超前发展,不能无界也不能无序,需要包容也不能纵容,应该鼓励监
管走在创新前头。从虚拟到真实,从看得见到摸得着,还有不小距离,不妨冷静三思。
知网擅录九旬教授论文赔偿 70 多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因百余篇论文被擅自收录起诉知网,全部胜诉。孰料知网败诉后,将赵教授的论文全部下架并不再收录他的文章。
从论文查重高收费,到作者下载自己论文被收钱;从低价甚至不花钱就能收录学术文章,到用户下载时却标上高价等等……对于知网这样的平台,任何时候都不应滥用影响力,搞成了“店大欺客”,更不应输了官司就意气用事。近年来,中国知网面临的定价风波、版权争端不断,官司缠身、备受诟病。是时候反思己身,刷新经营理念了!拿出行动,变革收录、运营与盈利模式,多些公益性、少些铜臭味,中国知网才能行稳致远,把知识之网织密织好。无臂乡村教师代课 18年:燃灯者需被照亮和温暖来源:北京青年报近日,云南乡村教师江声发用 10 厘米残肢绑着粉笔写板书、用衣服当黑板擦的视频,引发热议。从一开始的每月代课费 165 元到现在的 1500 元,执教 18 年来,江声发始终是一名代课教师,这几年来他也想过转正,但“逢进必考”的政策有 35 岁以下的年龄限制,他早已错过。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成名壁垒,让一些普通人也有机会成为公众注意力的焦点。30岁开始成为一名代课教师,江声发用 18 年如一日的努力和坚持,点燃了西南边陲山村孩子们的希望之灯。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乡村教师也渴望“劳动更有价值、劳动者更有尊严”,他们也期盼 “生活上多些保障,心灵上多些温暖”。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逢进必考”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然而,在确保起点公平和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对一些弱势群体和特殊情形理应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这并不会损伤规则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渴望有朝一日能够转正的江声发,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作为燃灯者的他,自己也需要被照亮和温暖。教育承载着无数学生和家长对美好生活的希冀,用烛光点亮农家子弟的人生梦想,290 多万乡村老师作为“燃灯者”,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更多孩子走出乡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用爱心、智慧和汗水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无数的农家子弟拥有了打破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宿命,让他们的人生拥有更多改变命运的可能性。不论是工资待遇不断提高,还是培训交流机会越来越多,抑或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力度越来越大,近年来,乡村教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和价值认同。只不过,依然有少数和江声发一样的乡村老师,没有得到足够的体恤与关爱。为江声发们提供一种制度化的接纳渠道,让他们早日实现转正的梦想,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善意和温暖。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不管是否被看见,许多乡村教师都在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乡村教师的讲台和黑板,关系着千千万万农家子弟的命运,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用更有品质的乡村教育来激活社会流动,让乡村和城市携手走进现代中国。尊重和善待乡村教师,就是呵护中国的未来。相关链接:江声发是一位很典型的代课老师,他不完美,不符合理想中的教师形象,但他又是特殊场景里唯一的希望。“地方偏,条件苦,外面的老师也不愿意来”,在偏远的小山村,乡亲们只能推举他当老师。这和许多代课老师是一样的,他们以一种“不规范的方式”和“不确定的身份”成为了老师,他们为乡村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最终又难以逾越那道规则的门槛。无论如何,希望江声发能被善待。时间证明一切,18 年在事实上证明了他是一位合格、负责的老师,他所求的无非是一种认可。善待江声发,是对他的褒奖,更是对社会良心的安慰。——光明网《无臂乡村教师江声发,所渴求者无非“名分”》
江老师已经从教 18 年,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其教学能力已经经过 18 年的考验,难道还不适合担任正式教师吗?他拒绝了培训机构高薪聘请,热爱着乡村教师岗位,不能转公对他或许不公平。
当然,江老师没有入编,是否有其他隐情,当地在解决类似问题上存在哪些困难,还有待深入报道。
当然,并不是说江老师因被媒体报道就要特事特办,我们是呼吁,要建立让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入编的机制。比如,对于长期担任代课教师者,在考核完全合格的情况下,只要当地有编制,就应优先解决入编,至少也应该同工同酬,或明确退休后享受与公办教师一样的退休待遇。
这是尊重历史,也是真正意义的尊师重教,毕竟,不能忽视代课老师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新京报《残疾乡村教师代课 18 年,什么挡住了他的“转公”之路》 点评:
18 年何其漫长,何其艰苦。哪怕待遇低、哪怕没编制、哪怕条件简陋、哪怕身体残缺,江声发也从未有过放弃的想法,这份对教书育人纯粹的热忱,是极其具有感染力的。看过他的事迹,大家会觉得,他是个敬业称职的好老师,不应该用一个政策上的“名分”去卡住他,应该实现他的愿望,给他转正。许多网友留言感慨。
身体条件不符合体检要求,再加上“逢进必考”的政策有 35 岁以下的年龄限制,这些条件使得江声发没办法转正。但是,“逢进必考”政策,也有其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这一政策最大程度地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长远来看,竞争择优的机制,也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是,时代变迁得太快,新旧政策的更替间,的确有许多像江声发这样的代课老师,曾经为山村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将满腔热情和宝贵的青春都尽数奉献,却因为规则的限制无法拥有“名分”。很多代课老师像江声发一样,以一种“不规范的方式”和“不确定的身份”成为了老师,他们为乡村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最终又难以逾越那道规则的门槛。尽量减少遗憾,妥善安排,善待江声发们的奉献育人之心,是教师编制改革进程中重要一步。
而要更实际地体现这份尊敬和认可,也要进一步加强代课教师的保障,提升他们的相关待遇。代课教师之所以总显得“低人一等”,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同工不同酬,明明是一样的教书育人,却不管干得怎么样,工资都比有编制的教师低很多。虽然当地已表示不会清退江老师,还给他申请了残疾人补助、困难家庭补助等,但是像江声发这样的代课教师,作为教书育人者的职业价值和贡献,还是应该在待遇上有更切实的体现。人才待遇应与贡献成正比,这才是对辛勤付出的乡村教师的最好的鼓舞。
无论如何 希望江声发能被善待 在广大基层 还有无数个“江声发” 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埋头苦干 善待江声发 是对他的褒奖 更是对社会良心的安慰 搭讪式直播,别把路人当成工具人来源:北京晚报近来,一种户外搭讪的网络直播以及相关短视频内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据央视财经报道,一旦被主播的镜头对准,不论是否同意,路人被
搭讪后的真实反应,都被记录下来,供直播间内网友们“围观”。有时,主播们甚至还会偷拍,并对路人的衣着外貌评头品足。甚至一些主播在明知对方是未成年人的情况下,还要求肢体接触。虽然也有短视频平台会提醒“如未经过被拍摄主体的明确同意,可能涉嫌侵权”,但还有大把以“搭讪撩妹”为卖点的短视频和直播堂而皇之地存在于各大社交平台,或者被某些用户随手转发。有些主播只是利用无辜路人的真实反应制造出噱头给自己涨粉,有些则无下限地编故事吸引眼球,给当事人造成巨大困扰。比如,本月初,浙江绍兴一女子黄某擅自拍摄路人史先生过马路的画面,编造了一段“和聊了六个月的网友见面”的文案,该视频迅速传播,倒霉的史先生则被亲友误解指责。最终,黄某因诽谤他人的行为,被公安机关处以罚款500 元的行政处罚。搭讪式直播,拍摄手段令人生厌,不少内容突破了社会道德底线、挑战公序良俗、击穿审美标准,为什么就屡禁不止呢?是不是只要拿起手机,进入直播这个领域,平时为人处世所养成的基本道德规范就被涨粉这个黑洞吞噬,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了?早在 2019 年,央视就曾经关注过街拍这个问题,明确肯定了这类行为侵犯了路人的隐私和肖像权。去年,新华社也批评这种随便强行对路人进行直播的行为,要求保护公民的“生活安宁权”不受侵害。众所周知,公民肖像受到法律严格保护,任何人都享有被他人拍摄或不拍摄的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2016 年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直播服务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法律上的禁止,还是舆论上的呼吁,显然都没有被这些主播放在眼里,当然也没有被某些平台当作一回事。所以,要杜绝这种侵权乱象,一方面被骚扰的路人要明确拒绝,不要怕翻脸,同时也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对过分的行为原地报警;另一方面,视频平台要严格审查和管理,把限流封号落到实处。在街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路人,有自己的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绝非主播们涨粉吸睛的工具人。相关链接: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在户外直播搭讪路人的纷纭乱象中,有关平台也是重要推手。客观上,很多网络视频平台对户外直播行为都作出过明确规定,然而为了追求流量,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严格执行规定。不可否认,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已成为赚取流量的无尽“蓝海”,为了拼抢资源、吸引粉丝,所谓创新也层出不穷,这也是很多网络主播将镜头对准无辜路人、而不少平台也乐见其成的原因。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网络创新赚流量,也应守住法律的底线。搭讪路人的户外直播,与法律和道德背道而驰,还是趁早扔了这本“歪经”的好。——新京报评论《“火爆”的户外搭讪直播,越过了隐私边界》近年来,互联网上“以噱头吸引流量”的风气甚嚣尘上,很多账号挖空了心思“讲故事”,诸如“偷拍路人谎称网恋见面”“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乃至最近引发关注的“女子与外公合影被传为‘富豪娶少妻’”,无不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困扰,也使围观群众产生了一种人人自危的不适。这诸多镜头骚扰与数字侵犯的背后,无下限的主播、追流量的平台、司空见惯的看客,一起共同构成了一条灰色利益链。应该意识到,这条利益链上,还有几个数量庞大而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比如,视频里的围观者、起哄者,为视频“火上浇油”的打赏者,在留言中捕风捉影污名化被害者们的键盘侠,等等。你轻触视频,开启的可能是别人的烦恼;你“看热闹不嫌事大”,却将别人置于漩涡的中心;你口头上逞一时之痛快,却可能将他人推向深渊。在法律追责来临之前,这条利...
教育扶贫解读 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改造和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
教育扶贫优质时评 01 教育扶贫,托起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教育系统发挥自身优势,实施组团式支教、直属高校定点帮扶等措施,教育扶贫提升了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开拓了贫困人口子女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如果不是老师的一通通电话、一次次上门,重庆市云阳县的徐丹姐妹俩或许仍辍学在外。
2019 年 10 月,云阳县路阳镇路阳小学校长陈龙接到报告:姐妹俩没来学校,被父亲接到广东去了。陈龙赶紧组织劝返小组奔赴广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两个孩子终于回到了校园。
“爸爸,我的语文考了 81 分,画的画还被贴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了……”徐丹用班主任的手机与父亲视频通话,报告学校里的好消息。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做到规划优先、投入优先、资源优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 4%以上,优先向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倾斜。
其中,“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控辍保学”则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任务。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 60 多万人降至 682 人,其中 20 多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
如今,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教育公平实现了新跨越,正在乘势而上,向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迈进。
“我喜欢班里的大屏幕,里面的老师唱歌特别好听,还有很多城里的同学和我们一起上课。”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小学,龙欣雨喜欢上了这样的新课堂。目前,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 2012 年的 25%上升到 100%,拥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比例从 48%上升到 95.3%。
“以前不愿来,现在却舍不得走了。”安徽省利辛县望疃镇草寺小学特岗教师李慧不禁感叹。学校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乡村教师的待遇也提高了,还配备周转宿舍。
近年来,我国“特岗计划”累计招聘教师 95 万名,“国培计划”培训中西部乡村学校教师校长近 1700 万余人次,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惠及 8 万多所乡村学校127 万名教师,19 万名教师选派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教……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正在成长起来。最新数据显示,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提升,本科以上学历占 51.6%,中级以上职称占 44.7%。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国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如今,我国建成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各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累计资助贫困学生 6.41 亿人次,基本做到“应助尽助”。
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党的十八大以来,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累计招收 70 万人,累计有 514.05 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贫困学生纵向流动的通道更加宽广。
增强贫困地区致富能力 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科技太重要了!没有科技支撑只能‘看天吃饭’。”说起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贵州省麻江县贤昌镇高枧村种植大户赵祥榕赞不绝口。那年他改种南农大自主培育的粳稻品种“宁粳 8 号”,蛇皮袋子上秤一称,他还以为秤坏了,“一袋足足比平常重 20 斤!” “2019 年‘宁粳 8 号’销往江浙沪一带,10 元一斤,比常规稻每斤多出 8 元多,带动周边 33 户贫困户,每户平均增收 3500 元。”麻江县供销社党组书记李庆松介绍。
如何让贫困地区百姓的口袋鼓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高校发挥特色综合资源优势,精准对接贫困县实际需求,举全校之力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落到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在陕西省镇坪县,中国药科大学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 14 个,发展种植面积 14.5 万亩,带动 4000 农户增收;在云南省临沧市蚂蚁堆村,华中科技大学捐资建成年产 100吨标准化茶厂,生产辐射 14 个村,每年为贫困村村集体带来 20 万元收入;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中南大学引导村民种植 180 亩猕猴桃、600 亩长山村江华苦茶生态园、100 亩食用菌等,年度助农增收 200 余万元…… 数据显示,64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倾情倾力推进定点扶贫工作,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 25.08 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 46.32 万名,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 20.08 亿元。培训贫困地区教师 9.64 万人次,落地实施科研项目 1949 项,引入企业实际投资额 151.6 亿元。
“想不到还能圆一个大学梦,真是赶上了好时代。”2019 年秋季,河北省饶阳县农民宋长江通过高职扩招,成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与他一起从田间地头迈进大学校门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3.5 万名高素质农民。
“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职业教育让人掌握一技之长,不仅点亮了贫困家庭子女的人生梦想,也有力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改写了贫困家庭的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有 800 多万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目前,职业院校 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原本是低保户,如今拿高工资”的故事越来越多。
不会普通话,就难以走出家乡、到外地工作,脱贫也就难以实现。2018 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率先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试点,覆盖了全州 29 万余名学前儿童。目前,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 80.72%,推普脱贫攻坚累计开展 350 余万人次农村教师、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
不让一个群众因贫掉队 让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教育脱贫攻坚力度之巨大、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教育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我找到工作,多亏了学校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的精准帮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学生杨圆圆表示。
“县教体局同志给买了羊,又修了圈,今年估计能增收近两万元。”河南省沈丘县范营乡八里棚村贫困户孙运东得到“专属扶贫小分队”的精准帮扶,对未来充满希望。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不让一个群众因贫困掉队!教育脱贫攻坚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制度设计紧紧围绕人民福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尽最大努力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和期盼,让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如果不是对口支援,我真想象不出大海有多美。”得益于“临夏—厦门”携手合作,甘肃省临夏市第三中学的王奇荣跨越 2000 多公里,和同学们来到厦门开展研学实践。
“如果没有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走出大山。”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李红斌掌握了一技之长,还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得汽车喷涂项目奖项。
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组团式”支教、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教育脱贫攻坚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依托“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发挥师资优势,选派 200 余所领航工程成员学校共 880 余名教师到四川省凉山州支教,覆盖凉山州 14县市 90 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精准帮扶、快速提升凉山州各县的教育教学质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与中国教育基金会,联合国内卫生类职业院校、6 家企业,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职教中心制定护理专业帮扶方案并筹集资金,目前涵盖基础护理、重症护理、妇儿护理、急救等领域的实训设备已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全国一盘棋,教育脱贫政策直通贫困地区,全社会力量得到最大程度动员,形成了教育大扶贫格局。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一步,我们要守好控辍保学防范线、义务教育保障线、教育质量控制线、乡村振兴支撑线、思政工作安全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持续振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02 每寸土地都孕育希望
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既是校长、老师、教育战线工作者,也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战士”;他们既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也始终坚持以教育做抓手,为贫困地区送去知识、技术、产业、人才,以及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他们就是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用智慧与责任传递力量、孕育希望的广大教育工作者。
他们中,有头顶“全国名校长”的光环退休,婉拒高薪聘请,离开繁华都市,主动来到偏远贵州山区无偿支教,担任当地唯一一所民族高中的校长;有带领团队坚持“走最远的村、访最穷的户”,先后组织 6000 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调研评估工作的“扶贫教授”;有驻村 1000 多天,逐户制定脱贫方案,牵头发展“订单种植、养殖”庭院经济模式,带领全村以满分成绩通过第三方验收脱贫摘帽的“博士书记”;还有燃尽半生岁月,只为托起贫困山区孩子成长成才希望的“支妈妈”……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家万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书写了教育人的情怀与担当。
“造血式”扶贫的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对于这些教育人来说,他们深切地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于是,他们用脚步丈量崎岖坎坷的山路,将知识带到大山深处,确保“一个都不能少”,让每寸土地都孕育希望。让更多贫困家庭感受到孩子有出息、生活有希望、未来有奔头,激发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对于这些教育人来说,他们懂得科技、产业之于贫困家庭的重要性。为稳定脱贫找到“支点”,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巩固长期脱贫成果,他们深入村户走访,将实验室内的技术精准送达农户手中,手把手教学、全过程扶助,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脱贫增收支柱产业,助力一方百姓长期稳定脱贫。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这些教育人来说,他们还深知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的重要性。开展讲座、驻村驻户指导,他们通过“师徒结对”“专家引领”等多途径综合方法,千方百计促进当地教师、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发展,为当地打造一批带不走的优秀人才队伍,传递生生不息的力量。
赤子其人,寸心如丹。一批批教育人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把教育的责任与温度,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也留驻在贫困地区群众的心中。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赛。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接过接力棒,将继续以奋斗之姿、创新之姿,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03 让教育扶贫持续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在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的怒江州福贡县,教育部下派到这里进行教育帮扶支教的 8 位专家型支教教师每人获推 5 名徒弟,师徒约定以 3 年为期,培养40 名“徒弟”为当地教学科研骨干,提升当地教研软实力,助力教师专业发展。8 位专家型支教教师虽然只在县城中小学支教一年,但其徒弟却遍及县城和乡镇初高中、乡镇中心完全小学、村小乃至幼儿园。通过教育帮扶,这些“名师”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短期脱贫靠打工,中期脱贫靠产业,长期脱贫靠教育”,这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共识。经过艰苦努力,当地实现了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眼下,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依旧艰巨。已经被实践所证明的“长期脱贫靠教育”这条路,应在新的历史阶段继续走下去。
近些年在“全面改薄”和对口帮扶的支持下,怒江州的学校硬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功能教室在内的一些硬件不亚于东部地区。但师资水平和教学水平的短板,短时间内很补齐。教育部往怒江州派遣专家型教师驻校支教,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着眼提升当地教师发展水平,当地紧紧抓住这些名师,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背后强大的名师工作室、名校资源,将驻校支教变成全域指导,将短期一年支教变成三年的“师徒结对”,可以说都是看清了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扶志”和“扶智”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越来越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扶志”和“扶智”的工作,还得靠老师,还得靠好老师。在许多城市,名师作为好老师的代表,已经越来越产生群聚效应,形成了“名师-名校”的培养和共生机制。而在广大乡村,名师仍然非常稀缺,名师的生成机制和培养土壤都严重不足。没有名师,也就没
有名校,没有名校,好的生源就要流失,近年来出现的“县中坍塌”,就是例证之一。因此,迈出乡村地区名师培养的第一步,借助外界的帮扶实现自身造血,就显得格外重要。
去年教育部发文要求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针对基础教育阶段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