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7篇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7篇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3-04-02 01:30:08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7篇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 教育前沿176 2016年12月06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教书育人” 王真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湖北黄石435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7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7篇

篇一: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

前沿 176

 2016 年 12 月 06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教书育人”

 王 真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湖北 黄石 435001

  摘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 素质教育对“育人”提出了新的目标,这种新时代背景对教书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正确认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要把握教育教学规律,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认识;教书与育人;把握;规律;构建;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6)12-0176-01

 1 新时代背景对教书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中外教育史上,所有教育家都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教师职业一经产生,教师就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和义务。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教育在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化。素质教育对“育人”提出了新的目标: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能迎接新世纪挑战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创新品质的高素质人才,使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教书育人、培养新人的自觉性。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新时代背景对教书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正确认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

 教书和育人是统一的。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教书就是传授知识,但传授知识却不能与育人画等号。知识是全面的,不仅有书本知识,还有书本外的知识,包括如何做人的道理。传授知识不是单纯为教而教,而要挖掘知识中渗透的道德的教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以自己的师表行为去教育影响学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既是讲解书本知识的“师”,更是教人如何做人的“人”。

 教书育人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项极为细致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是一种需要教师费尽心力的艰辛劳动。学生在选择和确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问题,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3 把握教育教学规律

 3.1 意识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针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从教育对象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不仅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内在需求等特点,而且要充分认识周围环境对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影响。

 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年龄越小,这一特点越突出。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除了家庭中的父母及社会环境对他们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外,最直接仿效、崇拜的偶像就是传授给他们知识的教师。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育人劳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带来了深层次的影响。有经验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总是充分认识各个年龄段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防止教育成人化和简单化的倾向。只有这样,才能学会并掌握“育人”的目的。某高中 109 班是全年级中考分数最低的一部分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班里的学生们学习基础较差,自信心严重不足,学习缺乏主动性。开学第一天,班主任鲁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鲁老师带着开班典礼的激动,问全班同学们:“你们会鼓掌吗?你们了解鼓掌的方法吗?”鲁老师继续说:“鼓掌,欣赏别人,鼓励自己。鼓掌要节奏快,声音齐,大约持续 11~13 秒。”在鲁老师带领下,109班学生每每参加各项学校活动时,都表现出不凡的集体精神,展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质,和学生们为班级收获荣誉的幸福感。

 这位老师凭借其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其独特的教育风格,无形中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一个高大的形象。学生们愿意“亲其道,信其师”。

 3.2 发挥教育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的教育教学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勤于思索,使自己施教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等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现代化意识的、符合国家期望的人才。

 育人思路要拓宽。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善于观察,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品质,心中隐秘的活动、脸上流露的神情、生活中出现的异常行为……这一切即使刚刚露出端倪,也应成为教师捕捉的对象,或因势利导,或防微杜渐,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来影响教育的进程,规范学生的行为。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善于观察,深入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心理特点和内在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4.1 深入了解学生

 “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十分丰富和复杂的世界。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一种独特的音响。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因势利导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要深入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达到。首先,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应放下架子去贴近学生的生活,公正、无私,努力把握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

 4.2 充分尊重学生

 青少年学生的自尊心特别强,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极为关切,对别人对自己的褒贬议论非常敏感,教师稍重一点的话语都可能使他们激动和不安。所以,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就是爱护他们前进的动力。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认真负责地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

 对学习成绩不好,不守纪律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更应投入更多的关注,以诚相待,热情鼓励帮助,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心灵的创伤,充分地理解他们,信任他们。

 4.3 用心关爱学生

 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想的活生生的人,渴望得到周围人们,特别是教师的爱护和关心。学生不仅希望教师能够教导自己,传授知识,更希望教师能像父母般关心爱护自己,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

 教师肩负着培养有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用于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总结积累新的经验,不间断地学习各种新知识,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这样才能使教书育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M]. 1999. [2]洪宝书. 《教育本质与规律》.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M]. 2007.

篇二: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

22 年第 06 期   教育教学研究 山西青年 Shanxi Youth  37 2022.06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谢雨辰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摘要:

 众所周知,高校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地位,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人才的关键阶段;而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对高校学生的培养也存在一些不足。所以,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来推动高校学生的进步,帮助高校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专业教育人才。而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教育学是重要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之一,它与我国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本文先是描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教育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紧接着分析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最后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对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这也掀起了高校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求高校引入现代化的教育学理论和方法,主要是为了满足新时代的高校教学目标,提高高校的教学效果,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重要教育者和引导人,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教育学是高校培养专业教师的重要课程,尤其是培养专业性较高的教师人才方面。另外,高校的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教师人才输出的质量,从而对我国整体的教育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推动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提高我国教师行业的整体素质,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一、高校学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教育学是高校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高校学生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熟练掌握教育的规律,指导学生进行教育实践。因为教育本质上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所以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对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教育观念,掌握自然的教学规律,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其次,在学习高校开展的教育学这门课程时,由于教育学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是对教师教学的研究,还有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这能帮助高校学生熟练掌握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状态,及时应对未来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帮助师范类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所以说,高校的教育学课程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未来教师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学的观念也要随之发生转变,这样才能发挥出教育学真正的教育价值 [1] 。二、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高校教育学课程的理论基础不新颖在我国高校的教育学课程教学中,主要是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环节”作为理论基础,对我国的教育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凯洛夫的“五环节”理论也暴露了一些弊端,尤其不能适用于新时代的教育学发展要求,而且这一理论过度注重理论的教学,往往与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发生冲突,使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刻板,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忽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这对学生的学习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

 2022 年第 06 期   教育教学研究山西青年Shanxi Youth  38 山西青年(二)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不明确从高校的教育学课程教学目标来看,重在对合格专业的教师的培养。但是,在高校实际的教育学课程教学来看,却没有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高校教师在教育观、教育思想等方面存在不足,致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简单的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使得学生无法和未来的教育工作联系在一起,这就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完教育学这门课程之后,不懂得如何进行运用,从而导致教师人才的培养上存在不足。(三)教育学课程教学的设置较为单一在高校的教育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多的,而高校对这门课程的时间安排却是很少的,导致很多高校教师只是为了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简单地理论教学,往往忽视了实践方面的教学,这就显得教育学课程的设置较为单一,学生一节课下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透彻,尤其是对理论的应用方面。除此之外,高校在教育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还缺乏多样性,尤其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引入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方法,但是高校教师对现代化教学的应用少之又少,使得教育学的课程模式较为单一化,无法带动课程教学的活跃性,使得高校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教学状态中,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教育学的效率。(四)教育学课程教学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实际的教育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和学生互动较少的情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这就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教学代替,很多高校也开始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不明显,尤其是在对情景式教学的应用方面。此外,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还包括缺少师生的角色互换,由于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优秀的教师人才,这也使得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尤为重要。然而,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导致高校学生无法真正地体验实际的教学。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一)提升我国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提出改革要求,要求高校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广,使得教育学的教学内容也更趋于现代化,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这也是时代对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所以,通过高校对教育学课程的改革,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2] 。(二)提高我国教育领域的整体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高校的教育学课程也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加入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由于高校教育学这门课程针对的是培养更多专业的教师人才,他们对我国整体教育素质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使得高校教育学的改革更加偏向于提高教育素质方面。所以说,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教育学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我国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我国教育领域的整体素质,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三)为我国教育事业输出专业的教师长期以来,高校的教育学课程都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通过理论教学,使该专业学生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再结合相关的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得以运用。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教育事业对专业教师人才的需求量加大,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输出大量优秀的人才,高校在教育学这一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使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加符合新时代的标准,让我国整体的教育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高校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阶段,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并且将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作为核心内容,从而完善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一)高校教师养成现代化的教学观念首先,高校教师在进行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认识到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也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前的基础课程。所以,为了能让学生充分掌握教育学

 2022 年第 06 期   教育教学研究 山西青年 Shanxi Youth  39 2022.06这门课程,高校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对教师岗位的认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思考和规划,从而让未来的教育行业具备更加专业的教师人才。此外,在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中,我国的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教学模式,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引用优秀的教育学教学理念,以此来适用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3] 。(二)提高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在高校的教育学课程教学中,高校教师面对的学生也是未来的一名教师,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以教师的状态进行学习,以教师的身份代入到实际的课程学习中,理解高校教师的课程教学特色和技巧,从而形成自身的教学特点,这就需要高校教师提高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能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习到有用的教学技巧,从而让该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能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和灵活,提高未来教育领域的综合质量。(三)引导高校学生学会自主性地思考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教学目标的确立也变得现代化,重在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所以说,在进行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高校学生不仅要学习教师教授的内容和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教师在教学时所运用的教学技巧,通过对教师教学技巧的学习,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为了能够有效地养成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高校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题,让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并且可以和其他同学进行教学技巧上的交流,从而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完善。(四)高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对于教育学这门课程而言,需要学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在教育学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理论课程的知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应对并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在高校的教育学教学过程中,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情景式的教学过程中丰富知识的学习,感受实际的教学情景来提高自己的经验,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得到提高。(五)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有趣的学术任务高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作业的接触是非常少的,而作业是帮助学生熟练了解一门课程的重要手段。对于教育学这门课程来说,作业往往会以学术任务的形式存在,教师给学生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并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术任务,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提高自己。另外,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交流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术讨论中来,提高学生对新时代教育学课程的理解 [4] 。(六)注重师生角色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进行高校的教育学过程中,要求高校教师充分认识到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进行学生和教师角色之间的互换。比如说: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模拟教师的角色进行授课,让他们感受一下教学的氛围,在试讲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对他们进行教学技巧上的指导,这能有效地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此外,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加入课堂的讨论,以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带动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能够深入领悟其中的理论知识,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增进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而高校的教育学课程对专业教师的培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由于教育模式的改变,使得国家和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目标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这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冲突,无法推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而这就需要高校对教育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结合高校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和时代的发展特点进行改革,最终达到提升我国教育行业的整体质量的目的。参考文献[1]  马芸芸.高职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 (32):150-151.[2]  韩成秀.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 (58):50-51.[3]  蔡菁菁.新时期高校发展教育学问题研究[J].求知导刊,2018 (8):14.[4]  马爱兵,李忠康.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4 (12):45-46.

篇三: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

代背景下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究 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属于中西方教育思想相融合的产物,同时也是顺应时代教育发展的精髓。在教育上,陶行知立足教学实践,批判传统教学模式,并构建适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系统的教育思想体系。本文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以高中信息学科为切入点,注重在教学中引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意义,分析其推动新时代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陶行知;基本内涵;师德师风建设;当代价值 前言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教育学家,他创建了我国优秀的教育思想体系,推动实践教育实验的开展,给我国教育发展李磊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国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陶行知教育思想不仅批判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并立足于中国教育实际上,结合西方先进教学理论思想来对我国教学内容、教学发展、教学方法等进行细致研究,探索出了适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渠道。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批判传统教育 陶行知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及教育思想进行了反思和批判,陶行知指出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适合中国教育实际的创新教育思想。陶行知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批判。陶行知提出我国传统教育是一种"关起门来"的教育,只注重对书本内容的讲解,而没有注重对书本之外的知识及内容的涉及。陶行知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批判。教学方法可以在学校开展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陶行知指出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使教学分离,隔断了学校与社会及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状态,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造力,对我国人才长久的培养教育发展来讲是得不偿失的,不仅不能带来实际效益,反而可能会降低教育的社会价值。

 (二)鼓励创新教学

 陶行知指出,如果不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那么学校将无法为国家、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陶行知提出要创新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应当切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学习到真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思想与行动可以得到完美的结合。陶行知提出教学目标与人生目标结合在一起,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及目标志向的双重培养,国家教育应该为祖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精神及开辟性精神的人。陶行知教育思想表明学校教学目标应当以提高人全面发展为中心,以致力于社会改造推动国家进步为主要目标,使教育可以发挥出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出,每个人都应当有享受教育成果的权利,人民大众应当享受到教育被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推出人才,推动国家、社会、人类发展进步的作用。陶行知主张教育应当与劳动、生活、健康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融合在一起,发挥出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基本内涵 1.培养目标教学论 陶行知指出,如果不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那么学校将无法为国家、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陶行知提出教学目标应当切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学习到真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思想与行动可以得到完美的结合。陶行知提出教学目标与人生目标结合在一起,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及目标志向的双重培养,国家教育应该为祖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精神及开辟性精神的人。陶行知教育思想表明学校教学目标应当以提高人全面发展为中心,以致力于社会改造推动国家进步为主要目标,使教育可以发挥出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2.教学内容立足于生活 教育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只有当教学内容立足也生活,才能够满足社会实际的发展需要,能够保障教育社会价值的最终实现。陶行知主张真正、正确的教育内容应当立足于生活,但并非反对书本教育。他指出学生学习不应当死读书,而是应当将书本知识运用生活当中去改造社会、去建设、去实践。陶行知指出,教育必须要立足于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才能够保障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并最终能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

 3.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与老师应当共同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陶行知指出,在教育上老师与学生没有严格界限,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做事,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但是共同参与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陶行知指出,老师应当主动与学生行沟通交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出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论,淡化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在这一教学环境中,老师与学生可以共同学习、共同做事、共同生活,保证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促进老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均有进步。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征 1.大众性 人民教育应当是大众教育,陶行知教普及人民大众教育作为终身奋斗目标。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出,每个人都应当有享受教育成果的权利,人民大众应当享受到教育被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推出人才,推动国家、社会、人类发展进步的作用。

 2.生活性 教育来源于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出,教育来源于生活,既表现为教学内容在选择上、教学方法在设计上、教材在编撰上都应当体现出独有的特色,体现学生及社会的基本需要。陶行知主张教育应当与劳动、生活、健康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融合在一起,发挥出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

 3.实践性 教育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知之始,教学应当做到知行合一。陶行知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学生行以求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教育中开展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开展教育。

 4.科学性 陶行知思想在构建过程中结合了中西方优秀的教育思想精髓,并立足中国教育实际,最终形成了对本土进行深入探索的、具有丰富时代特点的教育理论体系。

 三、新时代下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

 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观涵盖的内容包括理想信念、道德示范、学识素养和敬业爱生等方面内容。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在当前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仍有无数老师依旧无怨无悔的坚守三尺讲台。著名大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有机会留在物质财富丰富的国度,但他热爱祖国,为了国家奉献自我,为了我国教育毅然决然留在当时教育落后物资困乏的中国,为我国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一)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优秀的拥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必须要具备理想信念,理想是梦想起航的助力,同时也是我国教育行业思想育人的重要导向。教师作为教育之本,在理想信念上必须保持着先进性与纯洁性,保证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教学中将这种崇高的信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选择教师行业就应该为这个行业奋斗终身无私奉献,在日常教学中,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指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并从教育中寻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

 (二)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样是一个拥有良好师德师风的的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品质,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条件。古言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位具有高尚道德与情操的老师在传道授业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规证思想道德,成为学生学习的道德楷模。如果一个老师道德素质低下,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思想走向歪路。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榜样,必须的日常生活中归正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注重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言行,言传身教要注重身教。

 (三)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一个拥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扎实知识,这是从事教师行业的基本要求。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应当提高自身的能力需要,只有这样才知道在教学中怎样去教育学生,应当教育学生什么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可以更好实现。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为学生较好地传道授业。在这个知识决定命运的时代,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课本知识,同时还要学习课外知识,这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丰富自身的思想。只有当老师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信息时,才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走,为国家培育出优质的人才。

 (四)具备饱满的工作热情 一名拥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无私奉献,可以给予学生无穷无尽的力量,任何一位学生在学校都需要得到老师足够的关注与爱护,心存仁爱之心,可以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一名拥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要对自己的事业上心,并保持源源不断的热情,愿意为了教育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人生。作为一名优秀的拥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诚心的去珍爱每一位学生,将学生当做亲人,与学生和谐共处。一名优秀的、拥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要将教育当做自身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可能真心实意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与学生结交朋友。

 四、高中信息信息技术课程引入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信息需氧的提升,信息素养中包括了学生要掌握一些信息的获取、加工、呈现与交流等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在高中教育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其在信息社会中以道德层面上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陶行知教育思想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精髓,注重育人教育,高中信息信息技术课程引入陶行知教育思想有利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设置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校在设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时,应当立足于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传统教学目标进行批判,设立适合新时代发展及学生需求的、正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来接受实践的检验。教育以育人为本,这是我国开展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在进行教育目标改革时,要注重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操作能力,保障学生创新精神的开拓及信息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如今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是教学目标,更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对信息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出符合学生时代发展需求的正确教学目标,并此来指导我国教学实践工作,使我国人才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

 (二)注重融入学生,开展言传身教 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陶行知指出,老师应当主动与学生行沟通交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详细了解学生的学

 习和生活需求,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出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论,淡化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在这一教学环境中,老师与学生可以共同学习、共同做事、共同生活,保证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促进老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均有进步。

  图一 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想要提升教学效果,就要求信息技术老师多去了解班级学生对信息课程学习的需求。高中阶段往往正是学生们好奇心强、喜欢新奇事物的重要阶段,引入情景教学法,构建出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信息学科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用 word 制作电子报刊》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构建出小组合作教学情境,老师引导学生以三个人为一个小组,一人负责版块设计、一人搜集资料、一人搜集图片,最后由三人合作完成最后的排版。在此期间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制作电子报刊时候的问题,如果学生在自主练习过程中确实存在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就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对于大家普遍较难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在电子报刊设计完成后,要及时对不同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并借助设计成果展示环节,让学生可以大胆发展,表明自己在设计电子报刊时候自己的设计思路以及遇到问题时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再这样的总结评价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可以学习其他优秀设计方案的设计技巧,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素养。陶行知先生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高中信息学科教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做事,共同生活,可以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有效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加强老师与学生的联系,在开展信息教学内容时与学生良性互动,保障信息教学知识及其他信息的顺畅交流,利于因材施教,推动学生个性及全面发展。(三)更新育人知识,提高育人能力

 育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学生的身体、心理、认知、价值观等,受自身成长规律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陶行知针对教学过程中要"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他指出,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发展"教学合一"思想,培养老师的创新教学意识,想要进行教学创新,就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高中时期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想要有效提升学生对信息教学知识的理解,往往还需要信息教学老师的多家引导。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老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有很大的联系,一个拥有专业信息技术教学素养的老师在教学时能及时寻找到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信息知识内容。尤其是新时期,信息技术...

篇四: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

简介:

 郜尚平( 1975.9 — ),男,汉族,甘肃皋兰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班级管理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君霞( 1974.1 — ),女,汉族,甘肃皋兰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班级管理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9 年度一般规划自筹课题《新时代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究》,立项号:

 GS[2019]GHB0412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究郜尚平1 ,王君霞 2(1.甘肃省皋兰县第一中学,甘肃 皋兰 730200;2.甘肃省皋兰县三川口学校,甘肃 皋兰 730299)摘 要: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其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中学生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在其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因此,必须要全面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其必要性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关键词: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途径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5-0081-0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40中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 其思想政治水平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对于中学生来说, 其受到年龄、生理特点的影响,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等,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重要性分析(一)内涵“思想政治”这一概念经历了历史的演变,是从“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中逐渐演变而来,并在演变的过程中, 其概念内容也实现了有效的充实。

 就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主要是指借助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以满足社会的要求。

 就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主要是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学,不仅仅包括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还包括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等,旨在借助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具体来说,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 1 )道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借助道德观念规范自己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

 ( 2 )法律教育:指导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遵守法律法规,成为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 3 )思想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其思想素养,使其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

 ( 4 )政治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政治,如何看待政治,如何运用政治 [2] ”。(二)重要性全面加强青少年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1 )有助于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值性格、学识、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内,由于中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全面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2 )有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在新时代下,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均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的、消极的因素也随之出现,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进而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

 ( 3 )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青少年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只有极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进而引领起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二、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一)社会层面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思想,致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由于中学生的辨别能力、认知能力有限, 常常导致自身在成长的过程中, 易出现价值观偏离的现象。

 另外,当前社会飞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信息,使得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影响,也影响了中学生的判断力 [3] 。教学研究万方数据

 [1] 吴林龙 . 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及其进路 [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 ( 8 ):

 39.[2] 李江佳,范兆飞 .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思考 [J].现代商贸工业, 2019 ( 19 ):

 131.[3] 展伟 . 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构建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 ( 36 ):

 39.参考文献:[责任编辑 薛晓静](二)学校层面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学校是最为重要的场所。

 但就目前而言, 部分学校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就中学生来说,其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吸收能力不一,传统的“一刀切”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

 同时,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程度不够,认为其没有太大的作用,以至于其在学习中常常存在一定的忽视心理。部分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模式较为陈旧,过分追求升学率,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导致部分教师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常常以政治教材为主要依据,片面地灌输理论知识,并未将其与实践内容进行深入地融合,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三)家庭层面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就当前而言,在教育教育中,部分家长常常将学生的成绩作为重点,逐渐形成了重视智力教育, 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而中学生又处于青春期,正值叛逆期,容易产生抵触的心理,以至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

 同时, 一些家长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也常常是采用灌输、说服的教学模式,并未重视自身的言传身教,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1. 就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课堂是主要的场所,鉴于传统教育模式下, 教学均是以教材内容作为主要教学依据的情况,因此教师在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首先要不断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具体来说, 新时代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包括人生信仰、理念信念、道德法律、爱国主义、心理健康、社会人文、政治理论等多个方面,可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另外,在完善教育内容的时候,还要将理论内容生活化,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 “知行合一”。

 在完善教学内容的时候,还要切实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与其生活相关的、趣味性极高的内容,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2. 新时代下,在完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进行拓展。

 鉴于以往教学中, 均是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依托,借助于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

 这一教育渠道相对比较单一,且教育效果不佳。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须要对传统的教育渠道进行拓展。

 这就要求教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具体来说,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可以将其渗透于语文课堂上,将其与语文课本中的英雄事迹、典故进行连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二)改进教育方法,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部分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以往常常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思考余地较小、学习兴趣较低,无法真正实现其教育价值。

 因此,在新时代下,学校必须要对教育方法进行改进,借助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全面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1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断提升其艺术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对中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2 )举办大型活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学校可借助一些纪念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身体力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如此一来,即可促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

 ( 3 )数字化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 教师应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增强教育实效性,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加生活化、形象化。

 ( 4 )生活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连接, 引导学生在生活案例中,进行思考、并引起共鸣,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还要注重校园环境的打造,给学生营造一个无知、精神和文化环境,借助外界环境的熏陶和感染, 以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

 一方面,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改变封闭的管理方式,应将其与社会接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还要通过严格考风考纪、树立一个良好的学风。

 另一方面,学校还要积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借助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四、结语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

 同时,这也是一项系统化、长期化的工程,不仅仅需要学校付出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从而不断提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万方数据

篇五: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

20卷 第 7期 2018年 7月 天津 职 业院 校联 合学 报 Journal

 of Tianj in Vocational

 Institutes N o .7 Vo1.20 Ju1.2018 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王福蕊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摘 要 :

 十九 大召开 总结历 史发展 、立足 当前 和基 于对 未来发展 的时代性把握 ,形成 了一 系列精神 要义 ,十 九 大精神成 为 了我们新的 思想指 引,开展 思想政 治教育也要具有新 时代特性 。文 中从 新时代 背景下 高校思 想政 治教 育 时代性这视 角进行探讨 ,旨在通过研 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深 刻把握 时代性 ,在十 九大精神 指导 下呈现新 的局面 , 真正发挥 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 效能 ,为培 养有政治素养优 秀高等教 育人才开辟思 想政 治教 育之路 。

 关键 词 :

 十九大 ;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 ;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673—582Xl2018)07—0114—05 党 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 想政治工作”,但是如何加强、改进 以及加强和改进 的方 向都要围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围绕十 九大 精神 要 义 ,对 该 问题 也有 必要 深入 研 究 。

 一、 十 九大 后高 校 思想政 治教 育 把握 时代 性 的意 义 (一)十九 大后 高校 思 想政 治教 育把 握 时代性 的重要 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学科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特性之一的时代性更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能够长期保持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直都强调时代性 ,这也使得 中国共产党从 成立起就一直团结有力 ,为发展提供着坚实可靠的政治保证。高校承担着为党和 国家培养建设者和 接班人重任 ,同样也受党 的领导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弘扬 十九大精神 ,对 当代大学生信仰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着重要引导作用。

 (二 )十 九大后 高校 思 想政 治教 育把 握 时代 性 的必要 性 1.全球化深刻影响,对 当代大学生思想有必要加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十九大报告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出的新时代不单是我们 国内社会发展新时代 ,更是立足全 球化时代发展视角 ,因此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把握 自身发展历程与未来 ,更要放宽 眼界 ,认 识到全球化给我们带来 的深刻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全球化影 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国外思潮也涌入我 国,对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更是存在 巨大影响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牢牢把握 时代 性 ,以正大 学 生视 听 。

 2.新的发展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时代 十九大报告提 出了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十 四条基本方略 ,与时代紧密相关 很 重 要一 条 就是 “坚 持新 发展 理念 ”,包 括 创新 、协 调 、绿色 、共 享 、开放 ,新 的发展 理 念在 十 九大 之后 将 收稿 日期 :2018—04—10 作者简介 :王福蕊 (1988一),女 ,天津市人 ,天津现代 职业技术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部 ,助教 ,研 究方向 :

 经济法 、民商法 ,思想政治教育 。

 · 114 ·

 会贯 彻在 社会 生产 、生 活各 个方 面 ,作为 即将 成 为社 会 发展 中坚力 量 的大 学 生 ,必 须要 领 悟 新 发 展理 念 ,才 能保证 在投 入社 会建 设 时贯 彻和 落实 好新 发展 理 念 ,才 能 推动 时代 进步 与发 展 。

 3.高校人才培养 目标要求大学生在思想上要适应 时代发展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强调专业知识学习 ,体现在当前高校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生经过三 到四年甚至更高阶段学习深造 ,在掌握专业知识上都能够在实践 中获得一技之长 ,但新时代社会建设 与发展所需要的不仅是有专业知识 、技术的“工人”,中国梦实现前提就是国人心 中要有“梦”,有个人 “梦想”,更要有 国家“中国梦”,同时将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保证根本上的一致性 ,对此每个青年 人尤其是大学生们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明确“中国梦”,并 以此为方 向树立个人梦想 ,通过个人 的努 力实现梦想来促进 中国梦的实现,这是新时代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要求。

 二 、十九 大背 景下 思想 政治 教 育时代 性 的要 求和 主 要 内容 (一 )十 九大 背景 下思 想政 治教 育 时代 内涵 十九 大后 ,高 校在 思想 政治 教育 研究 方 面都 有所 关 注 ,尤其 是 在对 时代 性把 握 上就 有许 多学 者提 出了自己的观点 ,都紧扣 十九大精神 ,在此笔者也对十九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进行 阐 释。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时代性 ,每一个不 同历史 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也有所不 同, 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发展至今 ,其内涵已经逐渐 明朗 ,当前我们正处于追 梦新时代 ,这是每一个 中国人民的时代 ,因此要走群众路线 ,坚持 以人为本 ,这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

 (二 )十 九 大背景 下思 想政 治教 育 时代 性 的要 求 我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十九大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多 年来开展与变化情况 ,结合十九大做好当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位 ,并将十九大所指引的新时 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进 ,不忘初心 ,培养有知识 、有能力 、有政治素养高等教育人才。党的每次 代表大会都是对历史发展的总结和对时代精神凝结 ,党 的十九大在思想政治理论上立足新时代取得 了新的理论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将其融人贯彻到教学 内容 中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必要要求。

 (三)思 想政 治教 育 时代 性 主要 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在内容上应当包括 以下几方 面基本 内容 :

 ·一是 关 注新 时代 国际性 问题 ,十九大 报 告提 出我 国 国际地 位 正在 发生 变化 ,受 国 际社会 影 响也越 来越深刻,因此我们的发展要树立大局思想观 ,时代在进步,但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的事件从未消 停 ,同时包括环境 、污染等在内的各类全球化 问题也对我 国有着巨大影响 ,我国无论是在政治上 、经济 上 、生态 等各 方 面都要 坚定 和平 、发 展思 想 ,在高 校思 想 政 治教 育 中也 要关 注 国际 动 态 以及 对 我 国产 生的影响,以谋求我国在其 中更好的发展 。

 二是关注国内新时代发展问题 ,十九大在发展问题上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了中国梦这宏伟 目标,当 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全党、全 国都将围绕这一历史使命开展工作 ,作为即将迈人社会 的大学生更要 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加入 中国梦实现 中。

 三是加强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 ,虽然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都很重视这一内容 ,但是缺乏与 时代融合,历史虽然已经成为过去 ,但共产党历史发展在 当大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尤其对 90后 、00后 一辈青年人十分有必要让他们知晓党史,牢固坚信党的领导 ,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只有知晓党史才能 加深对 当代党的政策理解 ,才能 自觉投身党和国家建设事业 ,十九大后各地开展学党章活动就是一个 很好 的体现 。

 四是加强对有关政治理论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等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要对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在不 同历史时代的成果进行深入学习,所谓时代性并不仅仅关注当前时代 ,也要从过去历史时 代去看思想政治教育 ,从传承性上来把握其历史发展和时代 内涵对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 · 1 1 5 ·

 激 励作 用 。

 三 、高校 思想 政治 教 育 时代性 方面 存在 不 足 (一 )思想政 治教 育 内容 更新 不及 时 高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国家社会建设发展 中坚力量 ,将会在社会各行各业发挥创造性 ,为国家发 展贡献力量 ,新时代高校在教育方面深入开展 了改革 ,而时代的开放性也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来 自 国内外 、校 内外 各方 面影 响 和压 力 ,在 思 想上 容 易产 生混 乱 ,对 未 来 就 业 以及 个 人 发 展 有 时也 会 感 到 茫然。而承担着思想导 向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却没有展现 出其应有作用 ,原 因之一在于内容没有与 时俱进更新,缺乏实际指导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都是必修课 ,所使用教材在内容上大多都是 多年前版本 ,因此内容上大多是共产主义经典理论 ,缺乏时事政治分析,对许 多大学生而言缺乏说服 力 ,难 以引起大学生思想共鸣 。

 (二 )思想政 治教 育 方式 传统 守旧 包括高校在内我 国在教育各阶段 、军队、政府等都十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有 很长时间历史传统 ,但是时代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依 旧是开会 、上课这 种传统形式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必修课 ,有 固定课时 ,虽然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但也 只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呈现 ,并没有真正改变教育形式 ,当代大学生已经是 90后群体 ,还有一部分是 00后 ,在思想上处于活跃年龄段 ,家庭和社会环境使他们更具 自我 ,紧跟时代潮流 。以传统方式授课 的思想 政 治教 育课 ,对 他们 来说 ,缺 乏活 力 ,老师 主 导 的教 学 他们 缺乏 参 与机会 也 容易 失 去学 习兴 趣 。

 (三 )思 想政 治教 育教 师对 时代 性把 握 存在 欠缺 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 的教师有的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专业导师 ,但这 种情况大多是思政专业学生专业课 的老师 ,对于非思政专业学生所学习的思想政治课程来说 ,任课 老 师往往是非专业出身 ,因为从学校 以及教师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学就是单纯理论教学 ,只需要将马克 思列宁主义以及其中国化理论传递给学生 ,并且对党的政策纲领进行宣讲即可 ,缺乏对党的思想精神 深刻把握 ,更缺乏对时代背景下党 的思想政治理论深刻剖析与把握 ,听课学生也认为思想政治只是理 论层 面 的 内容 ,没有 时代 价值 ,因此学 习 过程 中也 都不 认真 。

 四、思 想政 治教 育基 本方 法 与创 新 (一)立足 十九 大更 新 思想政 治教 育 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从产生来看 ,本身就与时代紧密相关 ,十九大精 神正是对当今时代问题思考所得 出的结论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应 当立足十九大精神及 时更新 ,将时代性内容丰富到教学中,同时结合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提 出新 的课题 ,使思想政 治教育 内容与十九大内容融合 ,与现实融合 。此外 ,思想政治教育在立足新时代发展背景 时,将全球 化时代发展新时代融人到思想政治教育 中,引导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树立全球化思维意识 、在社会生 活 中遵守法律规则意识 、爱 国意识等。

 (二 )丰 富思 想政 治教 育 多样化 形 式 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承来看 ,在形式上更注重理论学习 ,而当今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在 接触各方面资讯和学习方式上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多样化特点显 著 ,因此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丰富学习形式。

 1.互 联 网 +思想 政治 教育 网络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改变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已经非常深入 ,而新时代“互联网 +”明确成 为各行业 、领域发展模式 ,这也是将互联网应用模式化 。但是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却没有充分利用 互联网,还是以传统讲课方式向学生传递有关思想政治理论。笔者认为应当利用“互联网 +”新模式 , · 1 1 6 ·

 形成“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 ,还要利用新时代大学生热衷的 微博 、微信等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账号 ,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学生 日常学习中。

 2.思想 政治 教育 走进 教材 与课 堂 十九大召开后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将新的思想精神编入教材 中,同时在 内容上也要有 所改变 ,不能以报告文件罗列的方式形成枯燥无味的教材,要将十九大思想精神与教育相关 内容进行 科学分析,尤其是要与新时代大学生可能面临的思想认识 问题 、社会热点 问题等进行关联性分析,这 也有利于指引大学生用新思想看待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教材创新也有利于教师在思想 政治教育课堂上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实效性。

 (三)思想政 治教 育教 师要 加 强对 时代 性把 握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明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的 目标 ,这样才能更多考虑到大学生思想 方面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也只有从这一角度 出发 ,把握时代脉搏 ,才能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与 内涵 传递给学生 ,为大学生迈入新时代社会实践提供思想支撑,这也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发挥出 实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来说 ,立足十九大把握 时代性 ,并不仅仅是将 十九大报告 以及有关文 件 、精神传递给学生 ,要深刻剖析 ,向学生做 以阐释 ,尤其是要注重将十九大精神与当前 以及未来大学 生步入社会所接触实践结合,为思想政治工作找到落脚点。

 结 语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关乎社会未来建设生力 军,更关乎 国家 发展 ,因此培养有知识、有能力 、有政治素养 的人才是我们神圣使命 ,我们要秉承十九大精神要义,在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与时俱进 ,聚焦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同时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进行改进 ,增 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力 ,而高校也要为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为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研 究和教育提供支持。

 参 考文献 :

 1 -13曹志芳 .台上越用心 台下越“走心”—— 宁夏 总 队增 强思 想政治教 育 时代 性和 感 召力的新 闻观 察[N].人 民武 警 报 ,2017—11—07.

 E27隋金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性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 ,2017,(o8).

 [3-1查森,陈曼祥 ,伍建明.增强公安边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研究[J].武警...

篇六: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

代背景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研究-大学语文论文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研究

  胡世海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南峰中学,甘肃兰州 730304)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在当前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提升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中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新时代;学生德育教育;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7-0133-01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升级,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环境当中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个影响当中很大的程度上是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有些社会的不良风气也影响到了学生思想的变化,所以说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当前中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分析

 当前学校和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这里可以看到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转型过程中,对于物质利益的高度重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利己主义的精神和唯利是图的这种竞争方式往往影响到了

 中学生的价值观念,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校只有不断地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以及强化整个德育教育的效果,才能够让这些学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当前中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重要的环境组成的,这三个大的环境对于中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家庭、学校、社会都需要给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的环境。在这三个大的环境当中,学校环境又是一个中坚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当中我们应该让中学生快乐的成长。

 二、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是从自我意识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于世界上的一些价值观念的判断以及对于一些是非观念的判断往往来自于学校的课堂教育,而课堂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于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那种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其次,德育教育还能够让学生从自我的小世界中走出来,接触外界更大的社会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健康的成长起来。对于学生和学校而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他们能够形成一种宽大的胸怀,这种宽大胸怀的形成往往需要的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也就是对于学生进行世界观的教育,这个教育从一定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以及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从自身开始找原因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对于中学生而言,今后能否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取得一定的成就,最重要的一个意识的形成阶段就是学生

 的中学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完美的规划,这个规划做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今后学习和生活目标的实现程度。所以,学校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需要让这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正确的人生观能够在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无形地指导他们的工作和学习,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来。最后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对于一个人而言需要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于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这也是能够形成健康的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所在。中学生作为正在学习和成长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中要培养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估量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三、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

 首先需要教师和从事教育管理的人员认识到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下转第 156 页)

篇七: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

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学论文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光姝瑜(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方式、环境和教育对象都发生了转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方式方法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提高其对人们的吸引力和认同感。同时要加强学科建设,为前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人才支持,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其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这对我们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对社会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传统和外来文化,新旧价值观不断发生猛烈的碰撞和融合。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也会对政治、文化方面带来影响,使教育环境由原来比较单一转变为比较复杂。

 1 社会阶层的改变

 过去我们的经济形式单一,导致我们的社会阶层也比较简单,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只是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和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容易开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人们不在享有“铁饭碗”,农民不光种地务农,并且,大量的外企进驻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社会上也出现了许

 多新兴职业,比如自由职业人等。多了许多的社会阶层,如何对这部分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对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挑战。

 2 个体主体意识的增强

 经济生活的满足,催生了人们实现自我的需要,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就不能采用强硬的灌输和规劝式,而应该向对话式转变,逐渐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开始注重人文关怀,真正地从人本身出发,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二)信息时代的到来

 中国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网民的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这是网络使用的主力人群。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与途径,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网络为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提供了传播的途径,也容易被境内外不法分子利用,对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挑战,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所以,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有意义和必要的。

 二坚持以人为本,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三贴近”

 胡锦涛曾说过:“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需求为主,更多体现了其工具性价值,忽略了人本身主体性不断增强的事实。张耀灿教授认为:“建国后思想政治教育未能自觉及时实现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是其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只有正确把握人的思想认

 识特点和行为活动规律,才能使人们的思想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方向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必须充分重视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满足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不断提高人的各项素质,努力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实现途径,只有做到“三贴近”才能准确把握当前的新形势和人们思想的新动态,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亲和力和说服力,才能让人们接受和认同。

 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特别是在当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信息时代到来的大环境下,更要抓住时代的特点,做到方式方法与时代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一)加强网络资源利用,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对人们的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的形成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确实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但同时我们应看到网络也为其提供了大的平台,如果我们利用得好,完全可以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的思想阵地。

 我们几年前就一直提倡建立红色网站,但是这些网站的点击量并不大,关注度也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网站的内容不如那些人们喜闻乐见的网站吸引人。因此,如何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为一体的,同时具有中国气派和时代精神的网站,在内容上能留住人们的眼球,在人群中的影响能不断扩大,在人们的心底能筑起坚固的“防火墙”,这是新时期的一个艰巨的

 课题。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正面作用,我们必须“四管齐下”:“一是加强网络立法和以法治网的力度;二是实行技术控制和分级过滤管理等措施;三是开发升级有害信息过滤防范软件;四是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在教育资源的软件开发上下工夫。”

 (二)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的发展变化非常快,人们普遍心理压力都特别大。“日本在物质贫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及战后初期,精神病患者很少,以后随着经济繁荣的实现,精神病反而急剧增强了。”由此可见,经济愈是发达,社会愈是进步,与之伴随的常常就是人的精神压力愈大,为了舒缓压力和心理焦虑,所以就有了所谓的“芙蓉姐姐”等“娱乐狂欢”现象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人的精神压力和焦虑能不能起到作用,能不能产生像赵本山小品那样的吸引力,就是摆在我们思政工作者眼前的问题。

 要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疏导,这样我们的工作才具有认同感和吸引力,这样能更好地提高人们的适应能力,正确面对社会竞争和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重视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新闻媒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之一,我们只有将现代社会的新知识和高科技手段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新闻媒体具有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是群众接触社会事件和党中央政府政策的第一窗口,所以,要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住这个第一窗口。以《光明日报》、

 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新闻媒体不仅要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并且要注重报道方式。比如,对某群体事件的报道,不要只是单纯地罗列事实,而要分析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天灾人祸的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该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样可以使群众确切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和发展过程,预测发展状况,真正做到舆论正确引导,保证社会和谐有序。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从 1984 年以来,我们的学科建设从一级学科到二级学科,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点、博士点的增加,可以看出,这三十年间取得了巨大成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科学来研究,才能为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一)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指导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要对学科进行科学的界定和规律的探索,比如,概念、范畴、研究对象、载体以及本质规律等。除此之外,还要对经验进行总结,不光要对历史进行总结,还要对党的新经验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给人的印象不是只停留在阶级性和政治性上,才能凸显出其科学性的一面,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指导。

 (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建设和领导,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到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可见党中央对意识形态问题是十分重视的。党在抓意识形态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领导。但是,从基层的情况来看,一些学校党委的领导对这个学科不够重视,工作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另

 外,还存在师资的投入不够、教学机构被弱化等诸多问题。所以,要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党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领导,这样,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要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而不是成为中心任务,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出现严重的“左”的错误。

 (三)加强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的建设,人才建设得怎么样,决定着我们这个学科将来的发展前途。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首先要制定专业的培养计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和基层实践能力。其次要加大师资投入,加大培养力度和资金保障,使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对学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要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其在人们心中社会工具性的特点,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方式方法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提高其对人们的吸引力和人们的认同感,同时要加强学科的建设,增强学科的科学性,为我们的前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人才支持。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其作用,而不是言之无物的空架子。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12-08.

  [2]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 思想教育研究,2010(7).

 [3]蔡克勇.网络与校园文化建设[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4(2).

 [4]池田大作,奥锐里欧·贝恰.二十一世纪的警钟[M].卞立强,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5]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