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背景下家校有效沟通问题与解决策略,供大家参考。
“双减”背景下家校有效沟通问题与解决策略
摘要:教育的问题根本是育人问题,育人是大方向,是主旨。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又红又专的四有新人,是国家,是社会对于我们家长和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在培育人的主体方面,学校是主战场,家庭是主阵地。多点发力,共育齐管,不仅仅是学校老师们的责任,作为学生的第一责任人的家长更要尽心出力,想方设法,与学校的教育形成互相配合的合力,支持和协助学校教育,才能使“1+1”达到大于二的效果。国家“双减”措施的推进与落实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减轻学生的过重作业负担,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减轻家长在教育上投入的过重经济负担,本质上还是利国利民的。因为之前的教育的内卷现象特别严重,而过于偏重孩子各方面能力培养的课外教育培训,也成为家庭经济不太好的家长的沉重负担。在录取和择优方面,那些投入更多资源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好的学校的青睐,能获得更广泛的选择。其实对于家庭条件一般孩子不是太出色的孩子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减轻学生和家庭的双重负担,有些家长可能不是很乐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始终在作祟,不能摆正心态。“双减”的目标指向性其实是使教育回归本位,是回归素质教育的真正动力。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真正做好家庭和学校之间有效流畅的沟通,不仅要在方式上有创新,更要在策略上重视起来,有的放矢,讲求科学性,方能形成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沟通 ;问题 ;策略
最好的教育不是学校肚子唱独角戏,而是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拧成一股绳,其中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无须赘述,家庭作为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则责无旁贷。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在我国,家校合作共育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之后家校合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但总的来说我国家校共育属于较低层次,尤其是迫切需要具体政策方针的指导。2021年“双减”政策的推出,家庭教育相关法律的落地,家校合作进入到新的时期。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学校也要在减量的同时,殚精竭虑地提高教学质量,避免教育质量的滑坡。家长对于减负也有一定的存疑,总是不放心自家孩子,生怕输在起跑线,输在后面的一系列的学业竞争中。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而不是只聚焦于分数,斤斤计较于一时的名次等等。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是有差异的,与其与其他孩子竞争各方面的成绩,不如静下心来思考自家孩子兴趣是什么,怎样激发他们的能力,发觉闪光点,开发他们的潜力,可能他不是学习语数外的料子,可能他在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有特长,那就可以从小就专注于发现跟培养他们的专长,而不必对文化课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达到期望的基本要求即可。家长过多的焦虑感有时会暴露得很表面化,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么是无动于衷,认为学生的教育问题该一股脑儿全推给学校,自己则听之任之。要么是急功近利,孩子一有成绩下降或不如别人就怒不可遏,不打则骂。方向感的迷失,责任感的缺失,导致我们的家庭教育出现一些令人揪心的问题。在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上会出现一些障碍,误解,不支持不配合,影响整体的教育效果。以前所说的“五日在校教育,一日回家归零”这样的案例不是没有,说明的问题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更是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上出现问题的外在表现。下面我们就“双减”政策落实背景下家校出现的问题一一陈述,思考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
一、定位不清,目标不明。
学校是育人的主要场所,学生在学校受到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严格的各种制度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无论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纪律性,学习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部分家长对于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没有明确的目的,百般宠爱,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听之任之,或当“甩手掌柜”,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对孩子的品德、习惯、学习都没有明确的要求。甚至是家长自身的一些行为习惯品德本身就有问题,而自己却没有重视,一以贯之,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一棵好苗子长成了歪瓜裂枣,到头来还怪罪于学校。须知,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是学生的第一启蒙老师,你的言行不经意间都会造成影响。所以,要求孩子思想、品德等方面必须做到的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己身不正,焉能正人?同理,学校的老师更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教师自身要求比家长更高。教师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应该拎清教学的目标,想方设法在学校在课堂提高教学的质量,向四十分钟要效益。学校不论是制定计划还是开展活动,都应该充分考虑家庭的因素,对孩子学习还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品德教育等方面都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形成合作,思路要清晰,目标要明确,教育的内容要协同。如果不能找准方位,精准定位,那么家校合作的教育将会是一句空话,无从谈起。
二、家长溺爱过分,教师处事欠灵活。
学生之间多多少少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有一些小纠纷小矛盾,家长处于护子的心态,对处理事情的教师多有怨言,对涉事的学生多有责难,言行过激甚至失实,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多取得家长的理解,化解矛盾,避免事情升级。相信经过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解做工作,一定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促使刺儿头家长的态度转变的。如果教师不注意灵活处理,偏向一方,可能就会挑起战火,事与愿违。
三、不够科学化,缺乏专业知识,不懂家教方法。
学校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都经过了专门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的专业培训,懂理论,会方法,具有特定的优势。而家长却缺少这方面的方法和技巧。虽然现在的家长文化水平比以前的家长大大提高,对孩子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希望自己孩子成才的心情非常迫切,由于自家是独生子女,又缺少教育孩子的经验,要么自己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过高,孩子根本不可能达到,以至于孩子失去自信心。要么对待孩子粗暴对待,打骂上前,拳脚相加,使子女家长之间关系剑拔弩张。逆反心理强的孩子越打越不爱读书,对抗,自卑,走极端,那都是可怕的后果。因此,班务工作时,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与家长的联系要勤一些,对家长的教育指导要及时跟进。只要家长的教育方法得当,家校协同的教育作用就会最大化,取得较好的效果。
上述陈述的是家校沟通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占很大一部分。其实问题还不止这些,比如老师不了解家长导致不能圆滑处理学生的事情;家长对学校的收费等工作有误解,不能正确对待;教师的告状式家访导致学生与家长与老师关系僵硬甚至对立。好的交流与互动,融洽师生、父母与孩子、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使教育事半功倍。我们不妨可以采取面对面交流、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增进沟通合作,提升沟通交流的水平,架设好交流的平台。这也是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解决策略一:面对找碴家长,巧妙应对。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理智和真诚地理解并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孩子之间的矛盾,鸡毛蒜皮点儿大的小事,有些家长可能吹毛求疵,死抓不放,非要向对方提出不可能的要求,甚至为难老师。班主任要讲事就事,陈述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辨清事情的是非曲直,委婉的提出解决的方案,稳定家长的情绪,冷静处理。并请家长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可以侧面回应,争取理解,又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到不偏不倚。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班主任可以说明没有过分,纵容和姑息才是对学生最大的伤害。
(一)统一目标,齐抓共管。
个别家长会提出不是太合理的要求,源自于对老师的真正想法不了解。对此,我们可以搞清楚家长的真正目的,找到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切入点,寻求统一。例如有家长找到班主任,说自家孩子成绩不太理想,不同意他参加社团活动,怕影响成绩。对此有疑虑。但是别的孩子都参加了,如果不让他参加,他肯定会很难受。再说,参加社团活动本身就是开发智力锻炼能力的。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报名让他参加了科技社团,结果参加活动后,他变得活泼了,学习页认真很多了,作业也有不小的进步了。班主任把情况跟家长一说之后,家长也很高兴。通过加不加入社团这件事,班主任经过精心的考虑,彰显了对学生的关心,与家长的目标一致,比家长想的还周全,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创设情景,实地开导。
对大多数家长而言,当着老师的面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可能难于启齿。可能背后会跟老师私下里提出。比如,调整座位,正常我们班主任的做法是一周或固定的时间调换一次,避免某部分同学长期固定在那儿影响视力或引来家长的废话。一般都是统筹考虑和平等调剂的。一家长找到班主任,说孩子位置不好,视力差,影响学习要求老师帮调一下位置。老师首先对坐在前排位置的学生作了说明,并对其中个子稍微高点的一个女生做了解释,告诉家长一般是以个子高矮和视力为准来安排座位的。而该家长孩子个子高,视力也正常,坐在前排的位置会影响别人,自己也会很别扭。这些话说的在情在理,家长面对众多学生,无话可说。之所以说服会取得成功,在于现场的情景和事实呈现,让家长不再执着。
(三)设身处地,搭建台阶。
有时,家长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出自于一时冲动,要他们立刻收回,回心转意,可能不太能做到。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要设身处地,搭建一个台阶,给他们留有面子,是他们脱身。
有个家长对学校的代办费不明白,找到班主任,说学校乱收费。班主任老师没有正面和他硬钢,而是把学校各项费用的明细列出一个清单,一一给他说明,并把上级行政部门下发的收费公示文件及订单拿给他看。家长见了也不再说什么了。老师此时就趁热打铁说:“今年收费较以往确实有点多,再加上社会上有乱收费现象,你感到怀疑确实是情有可原,不过我们学校都是按照规定来的合理的,如果你手头紧,我可以帮你先垫上。家长此时生气的表情已经没有了,反而感动地说:“怎么好意思叫老师交呢,明天我就让孩子把费用带给你。”
解决策略二:开好家长会,密切家校联系。
家长会的初衷是汇报学生的一段时间内的表现成绩,点出孩子的进步及闪光点,指导孩子下阶段努力目标,希望家长做好的配合工作。但家长会要避免进入误区盲区,了无新意,家长一听就够一听就腻一听就烦一听就怕。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内容不要太盲目,语数英老师各自为战。语文老师要家长督促每天读书背书半小时,数学老师要每天做二十分钟口算计算题,英语老师要关注英语习作,小练笔达二百多字,最后班主任插上一嘴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面面俱到,又不够深入,措施不具体,无从下手令家长厌烦。
(二)目标太单一,导致没说几句,家长就知道说什么。校长是第一把手,贯彻宣传学校的政策方针,班主任第二家长,事无巨细谈学生各方面,科任老师汇报成绩排名次。家长纯粹来接受聆听受训导的。
(三)内容老调,一听就腻。次次家长会都是报分数报成绩,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总是垫底的学生的家长更是没面子。总是大谈希望家长配合抓好子女成绩,尽力提升。更何况在双减政策落实下,还死抓住分数不放,挫伤学生情感,让他们失去信心,家长每次来开会都是一种煎熬。
(四)开会气氛太严肃,令人生惧。校领导莅临会场,高高在上,班科任老师大谈排名名次,平均分,仍以应试教育的一套对家长发号施令,仿佛学生学的不好就是家长的责任。考试不好的学生的家长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压力极大。
好的家长会不会是这样僵化不近人情,不受家长待见的“公堂”。我们不妨从家长的角度思考一下,开会不是来听训斥也不是来听长篇大论的,来的目的一是来了解,二是来学习,三是来交流。要达到受欢迎的程度,大可在家长会的形式、内容等入手,让家长会妙趣横生,关系融洽。
1.设置话题,轻松入会。
预设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孩子在哪种情况下感到幸福?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失败?你们在孩子失败时怎么鼓励他的?……家长们会放开来谈,畅所欲言,没有拘谨感。
2.领“奖”式家长会,家长倍感骄傲。
对一段时间内孩子们各方面的成长进步给予奖励,比如“美德少年,劳动能手,卫生之星,学科学好少年,学习标兵”这些可以大肆表彰,既激励了孩子,又使家长觉得自己家孩子棒棒哒,脸上有光。与之前开到会就批评大相径庭,会议效果自然也大不一样。
3.亲情式家长会,倍感真诚。
孩子与家长共同参加,陪坐,营造氛围,提供茶水水果瓜子等,让孩子为家长倒茶请坐,老师入场个别交流,多说孩子的优点,比如比以前写字好看,作业及时交了,抢帮忙打扫卫生。缺点方面可以委婉地旁敲侧击,提出一些希望,做的不错了要是能怎么怎么样就更好了。让孩子和家长易于接受。
4.网络家长会,家长感到自由。
钉钉、腾讯会议视频等网络平台搭建了好的开会方式。没有了对面的那种紧张,在平台上就某些话题敞开心扉谈,不受约束。学校情况班级情况老师的情况自己孩子学习及其他情况,教师都可以制作成网页挂在网站上,家长只要轻点屏幕就可浏览。个别情况还可和老师私下通过交流软件进行交流。家长可自行到网上看别的孩子的成绩及表现,与自家孩子进行比较。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间交流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
解决策略三:坚持好的家访方式,多找孩子闪光点。
家访是班主任还有科任老师一项常规的重要工作。家访不仅仅是向家长汇报学生各方面情况,而且是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家长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情况,对学生展开全面分析,全方位认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教育有的放矢,不放空炮。
因为在学校里有时我们教师只能看到冰山一角,不会全面了解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只有亲自家访,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把握第一手资料。要避免把家访变成告状,变成上奏奏折。而忘了家访是为了解决问题,帮助孩子的初衷。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往往很抵触家访。而一些所谓问题学生其实他的问题根源还是出自于他的家庭,不是出于孩子自身。
一个贫困户的孩子可能因为你的帮助和慷慨而改掉自己懒惰的习惯;一个单亲缺少了母爱的家庭的孩子可能因为你的临时妈妈的角色而心灵得到抚慰;一个充满了暴力阴霾的家庭的孩子可能因为你的及时介入而脱离阴影,得到安全感。
总之,家访要心平气和,要及时普降甘霖,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孩子想,替家人想。争取理解,争取支持,坚持原则,又要圆滑灵活处理。
解决策略四:建好家长学校,亲自参与学校事务,传授好的教育方法。
家长学校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海安地区零几年就创建了家长学校的网络平台,这个平台的出现既有学校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实时介绍,有活动,有政策指南,有招生,有教育指南,更是学校与家长之间互相了解和熟悉的渠道。从这个平台上,家长学到更多教育常识,家庭教育的策略和解疑释惑,家长通过它提升了教育子女的水平,学会了与子女沟通的技巧。而线下的家长委员会,也是与家长学校对应的一个常设机构。学校、老师、校长、主任等共同参与,特别是让家长亲自参与,更是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学生的在校情况,自主管理情况,伙食营养膳食搭配,服装校服添置,各项活动参与,亲身体验孩子在学校里在老师的引导下茁壮成长的每一点每一滴。
学校不定期还有各方面专家或聘请的社会人士来校开展的讲座,有教育的,有法制的,有安全的,有心理辅导的,有写作指导的……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接受到一定的教育,从而在回归家庭之后对孩子的教育更上层楼,效果增倍。
家长与老师之间私下里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状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与纠正,确保学生在正确而健康的路上快乐成长。对学生,老师和家长都要做到严慈相济,不可偏颇。该严格的就严格,不打马虎眼;该夸奖的夸奖,多赞进步之处和闪光点。老师在家长学校教给家长的那些教育方法策略等家长可及时拿来用,活学活用的教育手段比谈空话要有用的多。
当然,我们的家校交流沟通本着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为发展目标,看成长看进步是我们一以贯之的追求所在,学习很重要,成绩不是唯一。多元评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才是真教育。激发兴趣,开发潜力,培养能力,立德树人。减负背景下,家校共努力,当好引路人,当好平等中的首席,做好学生的后勤队长,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会不负众望,成为国之良才,家之重任。家校交流沟通只要灵活多样,只有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才能共同托起孩子们璀璨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家校合作:理论、经验与行动》,吴重涵、王梅雾、张俊,江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版;
【2】《班主任有效沟通艺术与技巧》,李进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年11月版;
【3】《家校之间有个娃》,蓝玫,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年5月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