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浅析公民参与微博问政问题及对策(范文推荐)

浅析公民参与微博问政问题及对策(范文推荐)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3-03-21 21:00:0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公民参与微博问政问题及对策(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浅析公民参与微博问政问题及对策(范文推荐)

浅析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问题及对策

“公民参与是一种国家政治参与的形式,是公民通过一定的参与渠道,参与或影响政府公共政策或公共事务的行动过程,公民资格是公民参与的基础。”[1]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民参与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七八十年代,公民大多是通过报纸或广播了解政府部门的消息,公民想参与只能通过书信方式或座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参与的主体大多是知识分子。90 年代互联网传入中国后,兴起了论坛、贴吧等,由于它的快速互动性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因此许多人在论坛交流,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但当时互联网受众范围比较小,另外人们公民参与的意识不是很高,所以互联网的公民参与只是一个雏形,并没有发展的很迅速。20 世纪以来,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标志,随之一种新兴的公民参与形式应运而生,那就是微博问政,它是微博中的用于政民沟通的途径,由于学者对微博问政的研究时间还处在最初阶段,因此对微博问政概念界定较少。“微博问政为政府和公务员开辟了征集民意、问计于民的新通道、有助于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2]微博的许多优势特性拓展了公民参与渠道,微博问政成为一种新型、快捷的政民沟通方式和公民参与形式。

一、我国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现状

(一)微博问政的概念及其涵义

网络问政是指不按传统的亲临现场方式,而是通过网络工具微博,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参政、处理政务等活动。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国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的新宠,作为便捷的、快速的传播民意的平台,微博问政盛极一时,展示着强大的力量。什么是微博?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微博凭借其快速的传播渠道,以及极强的互动性和及时的反馈能力,是两会期间问政于民、传播新闻事件、宣传政策法规的阵地;作为一种传达民众呼声的发声器,是利益群体影响公共议程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官民沟通的新的形式,对于缓解官民冲突,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便利。

)政务微博的普及情况

微博问政在我国发展比较迅速。2018年1月23日,在由人民日报、微博、新浪网联合主办的“初心·使命·新征程——2018政务V影响力峰会”上发布了《2017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底,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3569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34827个,公务人员微博38742个。政务微博的规模继续稳定增长,并朝矩阵化、专业化、垂直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政务微博规模数量依旧保持稳中有升的势头。过去的2017年,政务微博在传播和服务上均表现优秀。根据微博公布的数据,政务微博在2017年总发博数8092万,较2016年增长了8%,,政务微博总粉丝量达到24.6亿,较2016年增长了12%,新增粉丝中30岁以下的用户占到了82%。政务微博总阅读量3303亿、总互动数54.5亿。[3]目前,政务微博逐步形成全面覆盖、各级联动的新局面。政务微博的人格化探索,也让公众得到更亲民更高效的服务。

)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热情高涨

政治参与途径的增加,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热情高涨,“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占97.5%。”[4]从数据观察出,微博网民数量逐年增长,因此为微博问政提供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热情高涨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在微博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拐卖儿童’行动,这个行动是呼吁全国网友拍摄街头行乞2儿童录像,以帮助那些因走失或其它原因与家庭分别的孩子们,让他们与家人尽快团聚。于建嵘教授还开通了名为“随手拍照解救拐卖儿童”的微博,第一条微博一经发出,得到网友们纷纷呼应,几百张乞讨儿童照片经网友上传,同时也得到了公安与民政部门的积极相应。许多人大代表也关注了此事,提出要在两会中提出议案提案。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群众的参与对于拓宽线索来源、打击震慑犯罪、解救未成年人及提供社会救助具有积极意义。”[5]在新华网、中国政府网联合专访的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中,有网友提出了乞讨儿童的问题,“时任总理的温家宝回答说:我在网上注意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最近我已经责成民政部会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要立即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对流浪儿童的救助……”。[6]近些年中央对流浪儿童和拐卖儿童的事件更加关注,并付诸行动严厉打击拐卖行为,成立了“打拐”办公室,使许多家庭得到团圆。所以可以证明微博问政的力量是很大的,体现了“微博不微”的特点,全民参与微博问政成为了一种新风尚。

)微博问政效果

“庞大的微博用户群体,为实现微博问政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基础,而且通过两年的实践,微博问政在国内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7]微博问政逐渐变成了政民沟通的平台。政府和官员可以根据网民发布的微博了解民情,可以有助于政务的管理,使其对政策的决定更加科学与民主。例如近些年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热点的民生问题,许多都是由人大代表通过微博的观察或向公民“问政”而形成的。微博问政的实行效果好,特别是在近几年的两会之中,一个有代表性例子是 2010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何水法在自己的微博中向网友征集建议,向网友征集对提案的建议微博发布之后,仅 9 个小时,何水法的微博回复数量达到千条,均是网民们的建议,而且何水法后发微博表示这些建议得到了各媒体的关注,并尽快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在两会结束后出现了许多现象,就是一些委员和政务微博处在了“休眠期”,微博内容很久不更新,也没有与公民的互动交流。微在开发后,政务微博与微博问政发展迅速,数量高但质量不高,许多网民是慕官员和代表的名而来,也有许多网友是围观的目的。因此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要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注意,并加以实施修改措施会使微博问政运行地更加快捷高效。通过对一些政务微博的观察发现,由于一些原因,公民参与微博微博问政运行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完全显示出微博问政的作用。

二、我国公民参与微博问政产生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我国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现状很乐观,参与热情是存在的,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六点。

(一)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约束力较低

由于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微博问政是在网络中进行的,“公众在利用网络参政议政的过程中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现象存在,在不经意之间淡化和消解微博博主的责任意识,从而造成公民参政的无序甚至失控。”[8]出现了许多公民参与无序的情况,随之对社会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事件。小小的微博会掀起“大风暴”,微博的快速传播性质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将事态严重化,变成了发布谣言,制造恐慌的土壤。约束力低会发生这样的舆论风波,甚者会影响社会稳定。

(二)信息碎片化影响公民准确表达民意

因为微博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性,所以大多发出的是关于个人的生活或者新闻的进展的事情,无论是发布信息还是评论皆限于一定字符以内,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因此会制约公民准确表达民意。“文字的意义多样性本身就容易造成误解,而微博的‘微’更容易理解上的偏差,弱化了公民与政府的有效沟通。”[9]随后在传播的过程中一传再传偏离了主要的思想,影响了微博问政的效果。此外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阐述时,微博的功能就显得捉襟见肘。许多政务信息包含内容较多,需要传播者多次发布并结合才能形成。而民众根据个人需要有选择地接收或转发某些信息,这种碎片化的传播可能影响民众对其内容的理解,造成歧义。

(三)虚假信息影响公民参与微博问政客观性

现在是信息爆炸式的时代,信息的快速更新的时代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那就是谣言、虚假信息。而在微博问政中,也不乏这种现象的出现,由于求证信息真实性的难度较大,所以一些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认证,误导了参与的公民,因此虚假信息影响了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客观性。典型案例是“7.23 甬温线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虚假消息及传言影响了网民参与的情绪。“在 2011 年 7 月 23 日,在甬温线上两列动车发生追尾脱轨坠落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因有许多人被脱轨车体所掩埋,所以要采取搜救措施。可在 24 日上午,一条将车体掩埋,停止搜救的虚假图片及微博在网上流传,并传言铁道部下令捣毁车体,旨在掩盖事发真相和真是死亡人数。这条虚假信息在网络流传后,许多网民信以为真,情绪激动,在微博留言对铁道部的工作进行了质疑。”[10]这反映了由于虚假消息影响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案例,公民被虚假消息所蒙蔽,信以为真,甚至加入传谣“队伍”,为铁路部门工作开展造成一定影响。

(四)参与微博问政群体结构不均衡

由于微博问政需要借助网络进行,因此参与微博问政群体的结构是不均衡的,影响结构不均衡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年龄差异、职业差异、学历差异等。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 年6月,我国网民已达到 5.91亿人,农村人口占比为 27.9%,规模达到1.65亿。”

[11]城乡与地区之间的差异使微博问政的群体被划分,参与的公民大多来自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东、中、西部的参与人数也不均衡。国家是农业大国,更想表达想法的是一些偏远山区或者农村居住的人们,但由于网络通讯的不发达,使他们无法与外界沟通,更不用说通过微博问政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数字鸿沟”,阻碍着需要表达意愿的人们。

(五)公民参与微博问政中缺乏理性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权利,因此在虚拟的网络中使公民们可以更加畅所欲言,一些缺乏理性的公民在微博问政的过程中用语不当,甚至发布一些过激的言论,容易导致负面的影响,发泄不满情绪的人们通过微博达到了目的,可其他网民看到了微博的信息由于判断力不强会信以为真,同时容易被不理性的情绪所带动。舆论的“威力”是比较强的,信息网络化后,一些虚假消息在网络蔓延,许多不知情的网友纷纷转发讨论,三人成虎,导致舆论误导民众,使人们相信后对其心理及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微博问政互动交流程度低

通过近几年发布的政务微博发展报告可知,政务微博近些年开通的数量是很多。但许多是“三分钟热度”,没过多久就成了“鸡肋”,不及时更新、没有与问政公民的互动,政务微博的负责人对公民参与的反馈度较低,成了一个空壳,成为一种形式,渐渐变成了一个走过场的过程,微博问政也就失去了其效果。同时也反映了一些官员的责任度低,没有实实在在的为公民服务的态度。公务人员就是为群众服务的,当公民提出问题就要耐心解答、真切回复。

三、我国公民参与微博问政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微博问政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从法律依据来看,微博问政作为新生事物,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法律的不完善是导致公民微博问政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法律不健全会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如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会使一些虚假信息等流传,误导公民参与微博问政出现偏差。其次公民在对于热点案例讨论时容易对司法机关正常秩序产生影响,例如药家鑫案,“许多网民认为“不杀药家鑫不足以平民愤”,强烈的舆论给法院的审判带来压力。”[12]另外当信息曝光时言语的失当会出现对他人侵权行为。只依靠政府一方去监管不会得到很大效果,有了法律法规的约束相当于多了一道屏障,可以使政府对其监管微博问政有了一定的保障。

(二)政府对虚假信息监管力度不够

虚假信息容易流出、错误舆论引导人们做出错误实践,归根结底是因为政府对虚假信息的监管力度不够大,虚假信息、错误舆论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旦扩散出去会散布面越来越大,尤其是微博平台,其传播快的优势在这里却成了劣势。政府对其监管力度不够大,一些虚假消息发布出去政府方面会辟谣,可能是由于方式较传统,许多事情辟谣的时间较长,等到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了才出来辟谣,虽然遏制住但还是造成了影响。应把事件控制在早期,在源头截住,防止其肆意蔓延。

(三)微博问政制度建设滞后

从机制方面来看,微博问政的制度建设不健全。首先,“由于没有常规的制度,

有一部分政府机构并没有把微博问政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对待,直接表现就是信息发布不及时、无规律。”[13]其次,最后是当有突发的事件产生时,一部分政府或官员似乎因未形成发布微博的习惯,忽略了微博问政这一途径,没有及时发布事态的进展,依旧通过传统的媒体等一些方法去发布消息,有些则在最后发布微博来向民众告知事件的最终结果,说明还是问政的制度建设的不健全,缺乏对微博问政的管理,主要是在政府方面。最后,“政府内缺乏微博发言人,对于公民问政的内容,不单单是政府负责人回复、解答,而需要还需要问政工作人员熟悉网络传播的特点,掌握网络语言及网民心理,及时代表政府发布权威信息,做到用事实说话。”[14]微博发言人大多是通过培训后兼任的,但由于工作调动等原因又需要新的微博发言人,还需要培训,因此又需花费时间对发言人进行培训。

(四)政府与公民沟通互动性不强

政府与民众应该关系是既密切的又相辅相成的,公民需要政府来维护社会稳定,而政府需要公民的支持。因此公民可以向政府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随着微博的兴起,微博问政出现,许多公务人员和政府机关的从众心理致使纷纷开通微博,等到新鲜劲头过去之后,就把自己开通的微博丢在一旁。可公民并非这样认为,他们觉得既然开了微博就可以去互动、去交流,陷入了一个“矛盾”的境地。因此出现了许多置之不理、形同虚设的政务微博。

(五)参与微博问政公民自身素质不一

网络普及了,但公民的自身素质还是不一的,上网的人群不一定素质就很高,也不一定素质高的人会在问政过程中体现出来,因为这些人遇到不满的事情会将问政的平台当作他们发泄的对象,不够理智,语言不文明、偏激,影响了问政的效果。例如在 2014年2月一位主持人发布一条微博,因为自己的女友在输液时被医院护士多次扎针而发表想杀掉护士的言论,这也许是他愤怒之下的一种不满情绪,可他是公众人物,这种不满情绪控制不好容易导致影响社会治安事件的发生。

四、我国公民参与微博问政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健全微博问政的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微博问政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这是首要问题,有了法律的保证可以更好地去运行微博问政,达到它的效果。法律健全了,微博问政就得到了保证,据资料可知,“至今为止我国颁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规范。”[15]但这些对网络的安全管制效果不是很大,虚假消息等流传量依然很大,因此要从网络这个源头开始,把微博问政纳入到法律范围,加快将微博问政立法的脚步,是其有一层“保护网”,同时对虚假负面消息加以进一步的打击与防范。

(二)加强微博问政的制度建设

首先,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更需要微博问政的群体是更基层的人们,而不只是每天坐办公室的白领、公务员等职业,这道“数字鸿沟”阻碍着人们与外界的沟通。“2013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16]互联网普及工作将进一步向农村地区推进,未来农村人群使用互联网数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现今是网络社会,网络是获得信息比较快捷的途径之一,政府应该有这个责任去加强一些偏远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政府应该健全微博问政的机制。可以将微博问政作为常态化的机制,成为政府及公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所谓‘常态化’主要是指政府官网问政平台的公开化经常化,保持全天候的畅通无阻,另外要建立一些专门的机构并培训专业人员,甚至由主政者亲自面对面与网友交流,释疑解惑。”[17]

(三)强化微博问政过程中的信息监督

虚假信息的流传是因为法律的不健全和信息来源监督的缺失。在出现舆情危机时,可以积极运用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以先进手段与方法来妥善应对,如“数据加密技术、存取控制技术、安全性检测技术、有效性检测技术协议、还原技术防火墙技术等。”[18]运用这些技术可以从源头上防止有虚假信息的流传,增强问政效果。

(四)善用微活动增加微博影响

政府在官方微博大多时间是发布一些便民信息或者是一些政府的动态,政民互动的微博少之又少,并且许多官微开通后的粉丝数并不是很多,因为大多人关注的还是娱乐性较强的微博,在思想观念中并没有把微博与政府、公民参与、问政等联系到一起,政务微博的普及程度并不高,新开通的官微没有得到粉丝的追捧,寥寥无几的官微得到了民众的认可,例如“成都发布”“平安北京”等,它们日常也发布过便民信息和一些提示,但它们为什么会有很高的人气呢?因为它们的微博问政环境“接地气”,给了公民一个“接地气”的平台,它们对政府的举措和政策解释直白,能让民众看得更加明白,这些地方开通的官微很真切,更有亲和力,所以它们会受到民众的欢迎,公民参与的程度就越高。可以多开展不同形式的“微活动”、“微访谈”。“微访谈”是一个由政务微博助手发起的政务微博负责人与及时网民互动的一种活动,网友向负责人问关于话题的问题,负责人会选取大部分网友问题进行及时回答,而且回复时的态度很认真,内容详实。因此,政务微博不应同政府网站一样,只是一个单向性的发布平台,网民们更想看到的是能够相互交流、有魅力和有真切声音的政务微博。另外在许多省市的广播电台中类似“公仆走进直播间”、“政风行风”“纠风工作志愿者明察暗访”的节目,可以把此节目结合到微博问政中,由线上转到线下,在官微中进行定期民主评议,公民通过参与微投票对此时期政府及官员政风行风进行评判、提出意见,使“微活动”在微博问政中能够更大程度地应用。

(五)增强政府的应对能力

针对一些政务微博形同虚设,政府官微方面回复公民问政不准确、不认真的情况,政府应首先提高对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应对能力,使官员对微博问政这个渠道熟练应用,并且对公民问政的问题做到迅速、准确、高效地回复,将微博问政作为自己从事政务的一部分,形成一种习惯。其次,对使用政务微博的政府及官员应具备一种素质,就是更加要加强一种服务意识。所以“可以利用微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速报实情,慎报原因,再报进展,积极对虚假信息进行辟谣,建立舆情检测机制,提高政府的应急能力与执政水平。”[19]

(六)将微博问政纳入官员的绩效考核中

现如今对官员的绩效考核大多在财政方面,追求的是GDP的增长度,追求的是经济效益,但忽视了公民的需求,公民更需要什么基本排在绩效考核的末尾中。微博问政是一座方便政民沟通的桥梁,所以官员能否及时回复是影响公民参与问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把官员、政府部门的微博问政运行情况纳入官员的绩效考核之中,考核官员是否能够与公民在微博问政中有互动,有问答、问政过程是否顺利、是否能够使公民得到满意、在问政过程中的语言是否得体、发布信息的真实性等。“应当建立微博问政的问责制度,用问责制约束政府行为,使微博问政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及政府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当地、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考核标准,通过奖惩制度来督促各级政府在网络问政中发挥实效。”[20]

(七)提升公民微博问政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公民参与微博问政效果的责任不仅在于政府的教化,更在于公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虽然微博问政的参与平台很便捷,但一些公民在问政时对自己的标准逐渐放低,又加上这方面法律不健全对公民参与微博问政没有相应的保障,导致了一些公民参与无序的问题产生,因此公民应该对自己的自律意识增强并用到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微博问政方面,在微博问政发展的近几年,经常会出现信息不真实发生的“小风波”,引起社会舆论的“大浪潮”。因此网民的基本素质是必须要提高的,主要是分辨信息的真伪性和不传播虚假信息。

总而言之,虽然现今微博问政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但在这个完善的过程中可以使微博问政形成成为一个公民参与中常态化的一种途径,让公民在参与过程中行使自己的权利,如遇到相关问题,公民可以参与微博问政来向政府提问求助,政府也可以建立一个高效的机制,随后能够更快的回复公民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缩短问政的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微博问政能够进行下去。希望微博问政能够推行的更广,也希望有更多与微博问政相类似的公民参与途径出现,这样公民参与的实效得到了利用,公民参与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全民参与微博问政是不可能的,只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与政府共同努力,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共同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