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著名教育家英语演讲稿

著名教育家英语演讲稿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3-03-21 20:50:0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著名教育家英语演讲稿,供大家参考。

著名教育家英语演讲稿

第一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对于小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培养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事情了。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更觉得肩上责任(请你支持Www.HaOWORd.)的重大,今天在孩子的心田播种下什么,将意味着孩子未来可以收获什么。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这班孩子,什么都需要从头教起。上课前的准备、上课的坐姿,怎么举手,怎么回答问题,怎么倾听,怎么握笔,怎么认字、写字??排队的要求,吃饭的要求,做清洁的要求??孩子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的指引和帮助,细细想来,这一切真的是一个庞大而细致无比的工程啊!疲惫之余,望着孩子们那天真可爱的一张张笑脸,想到家长朋友们那样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心里又觉得每一点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每一天的忙碌日子都是幸福的??

最近开始教写字了,写字对6岁左右的孩子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握笔姿势,坐的姿势,每个字在田字格怎么摆放,每个笔画怎么写才漂亮??太多的细节需要一点点地规范。目前我们首先需要重视的是握笔姿势,总有个别孩子很别扭地握笔,因为学前拿过笔画画什么的,错误的姿势纠正起来很困难,我教给孩子握笔的儿歌,每一次写字先规范姿势,不求写多,但求姿势正确,一旦错过最初的纠正期,以后要再纠正就很困难了,因为班上孩子有那么多,这也需要家长在家里帮助纠正,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握笔姿势。

其次是写好几个基本笔画,虽然教材是一边写字,一边学笔画,但我认为没有写好基本笔画,孩子是不可能写好字的。所以,我先教孩子写好五个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因为孩子的模范力是很强的,老师的板书就是孩子学习的最好典范。我也教给了孩子笔画的儿歌,特别是撇和捺,学生要写好难度很大。“撇有尖,捺有脚”,经过几次的反复练习,孩子们也由“棒棒笔”渐渐地写得有一点笔锋了,这个时候我再用激励的方式,把写得好的作品在班上后墙及班级网站上展示,既表扬了写得好的同学,也激励着其他孩子不断努力。

第三是教会孩子观察,汉字的结构是很美的,田字格可以帮助孩子把笔画放在正确的位置,每次写字前,我都会带着孩子书空,掌握笔画的顺序,同时让学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在书上描一描,最后才开始在本子上写。学生写的时候,老师还需要在旁边观察,及时纠正错误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同时也不断表扬写得好的同学,使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另外,我也让孩子尽量不用橡皮,除了本子可以美观,更重要的是养成想好了再写的好习惯,为学生将来写好钢笔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信经过长期的训练,孩子们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上写字,体会到汉字的美,接受到传统书法的熏陶。同时也让孩子从小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良好习惯,能体会到“一笔一画学写字,一生一世学做人”的真谛。

第二篇:著名教育家朱熹

著名教育家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朱熹的著作:朱熹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我最认可朱熹的教育名言是: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三篇:著名教育家约翰

小学英语学习与故事的课堂内外

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学校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的兴趣是他们学习基本技能与基本科目的出发点。喜欢故事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通过对色彩鲜亮、生动有趣的插图产生兴趣,通过倾听父母讲故事并参与到故事中获得快乐,获得与阅读有关的情感满足,这就是儿童阅读的最初目的,儿童的母语阅读如此,其外语阅读也不例外。《典范英语》以“故事”为核心,每个故事都配有大量精美彩色插图,插图不乏幽默生动,自然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而故事内容本身更是引人入胜,贴近儿童生活,融文化、知识、道理于故事中,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陈如丽,“浅谈故事教学法”,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 年第 7 期;

3. 高敏,“讲故事 学英语”——“big book”的使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 年第 8 期;

4. 毛凌燕、毛辉,《故事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4 年第 2 期;

5.andrew wright(原著) story telling with children,陈锡麟(导读)《讲故事 教英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6.余素珍,《小学英语的故事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1期;

7.章志光 《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admin)

第四篇:著名英语演讲稿

the four freedoms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in the future days, which we seek to make secure, we look forward to a world founded upon four essential human freedoms.

the first is 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 --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the second is freedom of every person to worship god in his own way --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the third is freedom from want, which, translated into world terms, means economic understandings which will secure to every nation a healthy peacetime life for its inhabitants --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the fourth is freedom from fear, which, translated into world terms, means a world-wide reduction of armaments to such a point and in such a thorough fashion that no nation will be in a position to commit an act of physical aggression against any neighbor -- anywhere in the world.

that is no vision of a distant millennium. it is a definite basis for a kind of world attainable in our own time and generation. that kind of world is the very antithesis of the so-called “new order” of tyranny which the dictators seek to create with the crash of a bomb.

to that new order we oppose the greater conception -- the moral order. a good society is able to face schemes of world domination and foreign revolutions alike without fea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our american history we have been engaged in change, in a perpetual, peaceful revolution, a revolution which goes on steadily, quietly, adjusting itself to changing conditions without the concentration camp or the quicklime in the ditch. the world order which we seek is the cooperation of free countries, working together in a friendly, civilized society.

this nation has placed its destiny in the hands and heads and hearts of its millions of free men and women, and its faith in freedom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d. freedom means the supremacy of human rights everywhere. our support goes to those who struggle to gain those rights and keep them. our strength is our unity of purpose.

to that high concept there can be no end save victory.

第五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论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叶圣陶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等文章。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40年代,但至今读来倍感亲切,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对当今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仍不乏启示意义。

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他以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 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 什么是"成自然"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 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免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 他进而指出,"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

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两种坏习惯不能养成 叶圣陶认为,习惯不嫌其多,但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除此之外,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何谓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呢?叶圣陶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的养成来说明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的害处。他说,"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但这些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功夫,自己得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就成为终身受用的习惯。可是如果在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习惯,牢牢地在身上生了根。这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 这种习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一旦养成,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

那什么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予以了说明。他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象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妨害他人的习惯是恶劣品质形成的重要根源 叶圣陶先生认为某些人的不良品质的形成,一个重要的病根在养成了妨害他人的习惯。他说,如果一个人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附: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988),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长兼总编辑,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他大力提倡白话文,是我国语文教材改革的先行者,主持编写了新中国第一套通用教材--全国中学、师范学校语文课本。叶圣陶一生著作繁多。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