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发展社区教育经验与困惑,供大家参考。
发展社区教育的经验与困惑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社区教育显得越来越必要。随着《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出台,其重要性将得到全社会的重视。近年来,社区教育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培训队伍和培训方式。然而,社区工作格局的不断变化,各种矛盾问题的出现,使社区教育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社区教育工作者因而产生了各种困惑和思考。
关键词:社区,教育经验,难题困惑,设想建议
一、 社区教育基本情况
xxx人口约xx万,拥有xx个街道、xx个社区。建立了x个省级街道教育中心,xx个居民(村民)学校(50%被评为省级居民学校)。近几年,我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我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城区”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重心向下、服务百姓,社区为主、重点突出”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社区教育。
二、社区教育特色经验
(一)政府重视,机构健全。我区政府关注民生,十分重视社区教育在社区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将社区教育列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列入文明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出台了《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构建了五级管理组织如下图:
已形成统筹协调、逐层管理的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各级管理组织建全了社区教育例会制度,设立各类管理台账,定期研究、检查、解决社区教育工作问题。做到了年初有布置、年中有督促、年末有检查,目标任务明确、组织层层落实、定期表彰考核,分步有序推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配合、街乡实施、单位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较为完善的社区教育工作机制。
(二)培训有序,突出品牌。社区教育培训紧紧围绕“全民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城区”的目标,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做到年度有安排,社区有计划。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寓教于乐,采取讲座、竞赛、演讲、征文、老少同乐、现身说法、沙龙、学习角等多种形式,开创了晨练课堂、实践课堂、空中课堂、群言堂、大讲堂等有别于学校传统教育的赋有特色的学习形式。通过“读书月”、“全面终身学习周”、“敬老月”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思学、好学、乐学的良好风气,培育了一批学习型组织,涌现出了一大批社区教育志愿者。于此同时,在深入社区了解居民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培养社区培训品牌项目,努力打造精品,提升培训质量。作为社区教育重点工作之一,20个项目进行申报,8个项目成为“塑亮点、建精品、创特色”的品牌项目,享有专项资金扶持。
(三)多方协作,资源共享。我区通过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口头商定与书面协议相结合,多方动员与评估考核相结合等形式,促进社区与驻地学校、企业、单位协同合作。有效拓展区域内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体育场馆等各类文化设施的教育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丰富了辖区居民的文化、娱乐、健康生活。与此同时,我区以社区教育学院为主体,依托市开放大学,强化课程建设,丰富学习内涵,推进数字化学习。组织编写了10多本贴近生活的社区教育系列读本,建立“终身学习网”数字化学习基地。
三、社区教育难题困惑
当前,随着社区原有工作格局的变化,许多矛盾、问题的出现,使社区教育干部产生了各种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教育培训的进一步推进。
(一)社区教育投入发展不均衡。江苏社区培训每人每年4元的经费标准,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培训支出。部分社区居委会经费来源渠道狭窄,主要是创建经费、租赁收入和驻辖区单位的赞助。有限的经费除去人员工资后,用于支付电话费、水费、电费、办公用品后所剩无几。特别是单位实行财务中心统一报帐后,来源于驻辖区单位企业的赞助明显减少。对于开展各种社区培训、公益活动,可以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社区居委会在所管理人员、所经手事项增多的情况下,政府职能部门却没有把“费随事转,利随权转”的要求落实到社区,居委会往往干了事得不到钱,给了钱却干不了自己的事。社区教育培训经费有时甚至会出现被挪用、占用的现象。造成部分社区教育场所简陋、设备不全、经费缺少等问题,出现各街道社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
(二)管理师资队伍不均衡。
目前参与社区管理和培训人员主要有:街道管理人员(多数兼职)培训学院下派教师(来自中小学)兼职教师(学校、企业、机构)志愿者。其中多数人缺乏社区教育专业培训,并且存在不稳定性。尤其是社区工作人员收入太低(1500-2500元/月)同时居委会职责多样化,工作内容和任务的明显增加使社区居委会干部感到无所适从。这必然造成社区教育人员主观积极性不高,专业管理水平不够,缺少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等问题。
(三)社区培训内容项目不均衡
当前社区培训内容主要根据城市创建标准和上级部门安排,培训方式主要是组班上课、报告讲座等。而且在实际工作中,社区群众文化教育活动等往往能简则简,能省则省。社区干部与居民交往多为就事论事,全面了解少,静态把握多,动态跟踪少。使得社区教育不接地气。事实上每个居民都有个体需求,多数居民喜爱参加体验式学习。正因为管理、培训的原动力来自上级的要求而不是居民的愿望,因此居民对培训的满意度不高,很多人缺乏认同感。
四、社区教育思考建议
(一)构建多元运营机制,实现社区教育创新。
首先政府部门通过简政放权,把相应的公共权力授予社区,减少或取消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和考核。对于本应属于职能部门的事,坚决制止转嫁行为,需由居委会配合、协助完成的工作,应提供必要的权利和经费。完善相关制度,制定各类学习型组织标准和社区教育评估细则;二要创新社区教育服务机制,让更专业化的学校、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公益性或有偿培训活动。让各类社会培训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利用,使教育培训活动更有效开展;第三要鼓励居民组建自治组织、学习型组织。激发社区居民公益心,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管理、监督。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整体合力,构建社区发展的良性机制。
(二)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专业化培训,不断更新社区教育者理念增强其服务本领,建立系统化延续性的培训考核机制;二是完善用人制度,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由“行政化”选人向“社会化”选人转变,改变当前基层管理人员年龄、文化、性别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三)精准运作提高社区教育质量。
要把社区教育经费确实花费到培训活动上,使居民真正受益,就需要我们精准运作社区培训工作。首先要深入社区,调查不同居民情况,建立各类人群档案,做到社区教育对象的精准定位;第二社区教育目标和内容要精准,通过主动访问了解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并将此作为开设课程和培训的依据,例如培训职业技能、陶冶道德情操、繁荣文化生活、教育流动(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社区教育还要紧密结合区域特色,提倡“一社区(村庄)一品牌”。这样居民群众对培训必然感兴趣有认同感。其次,教育培训方式要精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内容采用参观座谈、文体活动、实践操作、在线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学习者获得学习成就感、快乐感才会爱学乐学!此外,拥有精准的社区教育保障,才能为基层的社区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社区教育精准考评,才能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和惩戒约束机制。
五、结束语
正如第七届国际社区教育大会“社区教育宣言”指出:“良好的社区教育能够加强社区建设,通过社区教育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今后我们将切实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精神,坚持走社区教育创新之路。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促进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共享;坚持学习型城区建设与文明城区建设相结合,促进居民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完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在提高创建学习型组织质量上下力气,在打造社区教育精品上做文章,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策略; 积极推进数字化学习,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把教育服务延伸到城乡社区和家庭;做好典型示范推广,努力提高社区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促进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现代化发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