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三化”建设为引擎助推学校健康发展 办人民满意教育,供大家参考。
以“三化”建设为引擎助推学校健康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修水二中党支部书记梁学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新修水二中党支部成立于2011年9月,现有党员46名。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近年来,学校党支部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部署,落实《九江市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化”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工作要求,提高学校党建工作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推进我校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化”(以下简称“三化”)建设,从四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学校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现有党员45名,其中男党员32人,女党员13名,退休党员2名,今年转正2名。
二、 主要做法
按照上级党委“三化”建设要求,学校大力夯实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一)标准化建设
1.组织设置标准化。学校党支部按照党组织设置标准,成立了支部委员会,并设置了三个党小组。成立了学校工会、团支部和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并按要求每年由学校工会组织召开一次教代会。
2.领导班子建设标准化。一是设置支部委员会。支委委员通过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按时换届,现有党支部委员5人,梁学华书记负责全校党建工作。副书记(查吉安暂时代理)分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群团等工作,梁学春委员负责纪检工作。邓五星委员负责组织建设,赖春龙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另配备党务干部1名。二是认真履行“双岗双责”。实行书记、校长“一肩挑”,学校行政领导班子设置有校长1人,副校长4人,工会主席1人,其中行政领导班子有3人进入党支部委员会。
3.经费保障标准化。我校把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安排,每年逐步提升,到2021年达到党建工作经费年人均300元以上、党建活动经费实报实销。2021年上半年开展党日主题活动及会议、党员表彰、慰问党员、扶贫等,累计花费了约4万元。
4.活动场所标准化。为加强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确保每个党组织活动有场所,党支部在学校行政楼二楼按照“六有”标准,设立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并配备必要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全体党员学习、会议需要。同时通过建设党建文化墙、宣传橱窗和宣传栏等,营造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实现“一块党组织牌子、一个党员活动室、一个党建引领校园文化阵地”的硬件保障。
(二)规范化建设(1)党员队伍规范化。发展党员,坚持标准、程序规范、保证质量,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与发展对象人数之比一般不低于3:1。单列教师党员发展计划,主动帮助引导青年教师骨干、学科带头人、向党组织靠拢,做好在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2021年高利平、王宝玉两位同志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2)教育管理规范。落实“先锋创绩”制度,组织党员公开承诺、认真践诺。党务干部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个学时。今年值建党100周年,支部制定党史学习方案,召开了五次党史学习会议,书记带头学,全体党员认真学。在全县党史比赛中、文艺汇演中等等,都取得了好成绩。(3)党员示范引领得到彰显。一是支委成员和行政班子带头履职担当,率先垂范,梁学华、赖春龙两位党员分别在县校长、主任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多位党员在县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均获一等奖。二是师德师风争表率,近三年,李文被评为九江市“师德标兵”,赖春龙、周小贵分别评为县“德艺双馨”育人楷模和提名奖。三是充分发挥党员示范班岗和优秀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65位班主任中,党员就有21位。梁学春、周彬林等6位同志评为县局优秀党员。(4)党内关怀。在“七一”前夕,学校支委成员下基层,到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家中进行慰问,送上祝福,让他们感受到党在、组织在,就有关怀和温暖。建立困难党员台账,经常联系帮扶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关心爱护年青党员,及时救助特殊困难党员,重要节日走访慰问党员。
2.组织活动规范化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遇有重要情况,要及时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一般每年开展1次,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
3.运行机制规范化。
(1)组织领导。落实好教体局党委《关于落实好“三化”建设的通知》要求,设立“三化”建设工作小组织,梁学华书记为组长,查吉安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支委成员为组员。
(2)议事决策。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好《修水二中党支部会议制度》和《修水二中党政联系会议制度》等议事决策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
(3)责任落实。发挥群团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作用,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党支部目标管理落实到位,党员对党支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有效落实。
(4)党务公开。定期党务公开,属于主动公开的信息,应当自该信息制作完成或者获取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4.服务师生规范化
(1)服务平台。结合教学教研、学校与社区合作、宿舍管理、学生社团、文明校园创建等工作,积极为党员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
(2)服务载体。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
做好师生服务工作。一是开展学校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党员名师带头给老师上示范课和优秀党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二是党员教师主动参加课后辅导后进生工作;三是党员教师给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与留守儿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四是党员积极参加“万师访万家”活动,建设家校沟通地桥梁。
5.工作任务规范化。
坚持“党建+”理念,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师德师风建设、依法治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6.党建责任规范化。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成员按照党支部支委委员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党建工作,党支部每年在本单位通报抓党建工作情况并接受评议。
(三)党建信息化
用好 “学习强国”、学校广播电台、支部微信群等现有信息化平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用好智慧校园系统对党员及支部工作进行评价, 用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并对接全省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建成一张覆盖全校党员的党建信息化网络。
四、以党建为引擎,促学校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县委县政府和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善求知、会做人”的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体教师团结一心而努力开展各项工作,学校年年评为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和办学绩效考核综合先进单位。支部在2021年被党委表彰为“优秀基层党组织”,有六人获局党委表彰。
(一)“三化”建设是契机,推动党建工作水平提升。党支部以“三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夯实基层党建工作,使学校党建工作场所设备更齐全、制度得到完善发展、活动开展进入了常态化,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三化”建设是抓手,促进教师精神面貌改变。通过学校党建工作的有力推进、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彰显,有力促进了教师精神面貌的改变。教师致力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得到了逐步提升,慵懒散的现象少了,爱岗敬业的多了;推托代借口的少了,热情主动服务的多了;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少了,下沉班级学生的多了。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县关工委、校党支部、政教处和团委的联动作用,在学生中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如每周进行国旗下讲话,每周上一节主题班会课,唱红歌、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书法比赛、红色主题征文等等。
(三)“三化”建设是引擎,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体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形成了严格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合格加特长的育人模式,苦于加巧干的教风学风,结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累累硕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党员示范岗”的引领作用,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教学,两手抓、两不误,全面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教学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
(四)“三化”建设为引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实现党建和学校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学校班子建设,建好一个班子;一手抓教师队伍建设,抓实党员队伍、抓稳教师队伍;搭好三个平台:搭建教学教研平台、搭建立德树人教育平台、搭建家校合作平台;用好四面镜子:统筹谋划的支部望远镜、监督检查的支委显微镜、培训提质的党课广角镜、对比自纠的党员美容镜。积极探索“一校一品”党建思路。
三、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我校三化建设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但在精细化实效化党建引领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存在的问题:1、因梁秋生校长工作调动,到现在还缺少副书记,组织建设标准化有待加强;2、党员教师课务普遍较多,党的理论知识集中学习较少;3、党员活动开展不及时;4、普通党员主动服务教师的意识不够强,谈心谈话较少。原因分析:一是支委成员容易满于现状,支部缺乏创新精神。二是组织开展的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党员教师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学以致用上做得不够好,导致少数党员教师重教育教学工作,轻政治理论学习。三是对党员深入了解和关心不够。
四、下一步工作与措施
今后工作中,我支部将在学习上下工夫,在做实做出成效上下工夫,在培养队伍上下工夫,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指示和三化建设要求,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坚守理想信念,努力进取,在政治上严格要求,在业务上不断求精,在思想上不断净化,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切实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组织和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教育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是动态的管理。成绩是过去的,而新的挑战和考验永远在明天。我们将以成绩为起点,认真正视和积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去迎接新的明天! 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