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录《教育使命与责任》(全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职业道德包涵的范围很广,就教师职业道德而言,包括内在品质修养和外在行为修养两方面。内在品质修养,如公正、爱生、以身作则、献身教育事业、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等;外部行为修养,如待人处事的态度与涵养,包括稳重、沉着、外表端庄、语言规范、衣着整洁大方等。在我看来,无论哪种职业,有一种共通的基本职业道德,即责任心;教师职业又有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即教师的使命。所以,今天我只谈责任与使命两个方面。先谈责任。
责任心是师德的基础。只有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教育重任,才会在各方面对自己做出更高要求,比如注意外表与言行、处处以身作则、热爱学生、愿意献身、勤奋好学、追求上进。强烈的责任心,使教师对待工作更用心。具有强烈责任心的教师才能坚持冒着酷暑严寒每天早起监督学生跑步,才能细心关注学生的成长与烦恼,才能耐心地处理数不清的班级琐事,才能花费三四个小时来备仅仅40分钟的课,才愿意花时间认真地批改堆成山的作业??我们学校有些教师就具有这样强烈的责任心,他们也是我尊重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再看使命
教师这个职业,有很多的光环。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自古以来教师就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教师,平凡而伟大。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秋寒暑,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灯火长明,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奉献几多血与汗,不求青史留英名,这就是教师的真实写照。人们尊敬教师,爱戴教师,正是因为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伟大的使命,一个合格的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不负自己的使命,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点点滴滴,虽不伟大,但却无愧于心,因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为学生付出了真心,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不辱为人师的使命!
演讲人:高凌霄
2014年4月11日
第二篇:教师责任与使命
教师责任与使命
曾经有人说过: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迷人,那就是师魂;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
自从做了老师之后,我的心里就多了两个沉甸甸的词语,责任感,使命感。
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使命?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
当做好的工作。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
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由此可知,责任就是一种规定、一种义务。每一个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肩负着责任。“使命”的意思是“派人做事的命令或决定;或指重大的
任务或责任”,可见,“使命”的内涵比责任更丰富、层次更高。一说到“使命” 我便马上
会联想到国家利益、民族大义、社会责任、前程与未来等等。
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与使命是什么呢?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在
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爱”与“责任”,二
者其实是分不开的,“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
任也办不好教育。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在做好传道授业解惑这三点上“要以德为
先”,把责任感时刻紧记心中,才能做到“敬业奉献”。
俗话说得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是无形的力量,爱是师德的核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教
师,爱只是一个最浅层次的要求,而德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没有公德,社会就会沦落,
没有师德,教育就会没落——师德是爱,更是一种责任!如果没有责任,没有责任意识,就
不会明确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那就办不好教育,育不好学生。
教师的爱不等于迁就,严爱结合宽容不等于一味迁就,缺失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
在教育手段的实施中一定要“严”。我们应当学会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中取信于学生,俗话说
得好:“严是爱,纵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要让学生对老师真心爱戴,老师对学生首先要
严慈相济,严而不厉,爱而不纵。严要以爱为基础,从爱的角度去严格要求,他们会乐意接
受,让他们感受到批评原来也是甜的。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
力创条件,使他们去改正以获得成功的喜悦,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
有恒。当学生犯错的时候, 我要求他们自己想明白这是错的,既然做错了事就应该去主动的
承担责任。 例如当同学之间因为小事闹矛盾时,他们会主动向对方道歉;当他们迟到时,
他们会自己站5分钟,当他们因说话扣分时,他们会主动打扫卫生,当他们做错题时,会主
动拿起改错本把题错的原因,改正的过程写上等等,这些都是他们在无形之中养成的好的习
惯。
教师责任大于天,使命重于山,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成就一个人才,一个工作马虎、缺乏
爱心与责任心的老师也会毁掉一个孩子的前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师的社会责任感的强
弱、爱心的多少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老师的一言
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
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
总而言之,教师这份职业,说大了,是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说小了,是为了对得住自己的良心,是为了每一位孩子的成才愿望,为
了每一位家长的期待目光。
愿我们的教师生涯永远:勇担责任,不辱使命!
第三篇: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的读后感
———责任篇的感想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我终于把《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的责任篇读完了,虽然只是浏览一遍,不过没有白读,还是了解了一些管理责任方面的知识。受益的同时更多的是看到了作者背后的功力,此书充分的表达了作者的智慧、知识、艺术、和经验,有很强的理论知识。
读完本书可以确信一下两件事实:一是书中所囊括的全部内容都来源于管理实践,而且有效性已经得到了时间的证明和肯定,是管理实践中最核心的管理;二是书中的所有内容都经过管理专业学员的测试,并被认为既具有深远意义又易于领会把握。
———彼得.德鲁克我觉得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主要就是利用了人的洞察力、理性思维、知识与技能来武装管理者,让他们每一个明天都能比今天做得更好。
西门子把他的看法概括为这样的警句:“没有有效的高层管理团队的银行,只不过是一堆应予拍卖的办公室家具而已。”没错,就像卖物品一样,要有一个好的销售员,才可以把东西卖出去,要不然这些也只是摆设而已。
1973年出版了这本《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的书之后,从书名中,我们便可以看出德鲁克教授以以贯之思想:管理是一种使命、责任和实务。他在《责任篇》中讨论高层管理及其任务、结构及战略。德鲁克先生是在这本书中率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所倡导的管理理念、管理哲学和管理工具。并且也建立了一门学科,一门管理学科,一门“经世济民”的学科。
很快一股管理热潮席卷了全球,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件事。这个事件意味着“管理”正成为现代组织机构不可或缺的“功能”,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而伴随我们左右。德鲁克的管理责任观点对中国市场化改革有着重要积极地意义。他论述了多元化社会中公民责任是确保公民个性自由的有效保障,责任管理是代替专制的惟一选择和保护我们免受专制的惟一途径。
一、管理的责任
德鲁克从管理角度理解的责任有自己独到之处。第一,责任是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即“作一个管理人员就意味着需要分担企业成就的责任,一个没有被期望承担这种责任的人,就不是一个管理人员。第二,承担责任需要起码的职权限度,任何人要求职权就要承担责任,而任何人承担责任也就是要求职权。因此,责任与职权是让管理者承担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管理者如何正确行使他的职权呢?德鲁克主张应该在职权基础上建立一定的权威,通过工作过程中获得的权威来进行管理,而不是靠“权力”进行管理。所以他建议“为了建立可达成的组织,你必须用责任取代权力”。同时,权威是管理者在进行工作时才具有权威,离开工作环境就不存在权威的问题。第三,责任是管理者的目标与整个团体目标一致的保证。责任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对自己他人关系的一种规范。如果只对别人提出要求而不对自己提出要求,那是没有用的,而且也是不负责的。如果员工不能肯定自己对公司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团队和所在单位的事务承担起责任来。要使员工承担起责任和有所成就感,就必须使追求工作目标的人员与他们的上级共同为每一项工作制度目标。
二、管理责任的基础
明确了管理者的责任之后,还需要理解如何对管理者责任进行有效管理—这才是管理理论所关注的。对此,德鲁克专门研究了管理责任的基础问题,即对企业进行责任管理所需要的条件。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德鲁克列举了管理责任的五大基础:
1、设定责任目标。主要包括,决定管理责任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决定实现责任目标的过程和阶段应该是什么,决定要实现责任目标所需要完成的工作。
2、管理团队。为了有效管理团队的责任问题,德鲁克分析了活动、决策和相关的需求。德鲁克对工作进行了分类,他把工作分为易于管理的活动和难于管理的活动,并进一步对各种活动的管理任务进行分类。他还阐述了如何把单位与任务进行有组织的结构安排,这些都给管理者有效管理团队明确了任务。
3、激励和交流。为了使管理责任能够具体落实到每一位管理者身上,还需要通过薪酬激励、工作安排和提升等“人力资源杠杆”来进行责任激励。
4、有效的责任考评。德鲁克在强调自我管理同时,还强调制度化考评对于管理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考评是管理者工作中的基本要素。通过考评,为管理者建立责任评判标准,规定最低的责任要求,为责任问题提供一个赏罚的依据。
5、开发和培养人才。责任是管理者人才的基本要素,因此,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责任管理,这是有些责任管理的一个条件。而且,人才开发培养不仅仅是对下属,还要包括开发管理者本人。德鲁克写到,只有管理者才被人们要求帮助其他人获得远见和能力,使这些人的表现能达到高水平。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要负担起实现企业使命的责任,除了对内实施有效的责任管理之外,对外同样要承担管理的责任——这就是当今极为盛行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它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通用电气公司:“通过技术与革新改善生活的质量。”沃尔玛公司:“我们存在的目的是为顾客提供价值。”衡量我们一切行动的价值标准是我们在这方面所取得的。并把它当做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它们只是一种工具,每个组织都是用以执行某种社会功能的社会机构。对于组织而言,光是求生存还不够,这点与生物体有很大的不同。组织的目标,应该是对个人和社会作某种贡献。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所以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和问题。
事实上,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社会之中,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当的定义:创造顾客。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而只是一种工具:每一个组织都是用以执行某种社会功能的社会机构,对于组织而言,光是求生存是不够的,这点与生物体有很大的不同。企业为了承担它对社会的责任,提供商品和劳务,就必须对社会有所影响。一方面,为所在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和税收来源,另一方面又生产出废物、废水、废气,污染环境。在当今这个多机构的社会中,企业必须日益关心它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关心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环境等。
四、基于责任的组织
一个组织光是求生存并不够,它与生物体有很多的不同,它的目标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因此,对其功能的考验,都是来自外部。在众多的管理任务中,他认为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组织既是管理的目标和对象,又是管理的手段和工具,即每一个组织都是用以执行某种社会功能的社会机构。围绕组织的管理目标,组织必须使这些目标相互平衡、结合、互相竞争,需要平衡目前的需要和未来的需要,它必须把各项目标变成具体的战略并把资源集中在一起。
早在1954年《管理的实践》中,德鲁克就提出了组织结构适应经营战略的观点。到了70年代,德鲁克进一步强调了组织在整个管理目标达成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构建组织的结构体系首先应该考虑这个组织结构所必须达到的要求,同时明确这个结构所要承担的任务和压力,只有这样才谈得上应该如何获得绩效。错误的结构则会严重地损害商业运作,甚至会毁掉一个公司。针对组织的管理目标提出,组织结构要达到保障管理目标的作用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原则:(1)必须是为实现企业的绩效设置。(2)组织结构应该尽可能减少中间管理层次,形成尽可能短的指挥链。(3)组织形式要有利于培训和考察未来的高层管理人员。
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通过读德鲁克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这本书,认识到:“管理是一种实践,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管理中要付有管理的责任,管理的责任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而实施的管理活动。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特定组织的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使企业提高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沟通、决策、培训、管理开发等等,从管理者的定义开始——到管理活动——然后到分权——最后到管理者和预算,回忆起来总会有种想再翻一翻的冲动,此书是管理大师经过很多年积累的结晶,理论知识很强,如果想用得很好是需要从其它相关书籍吸收营养的,它增加了我对管理知识的兴趣,我要吸收更多的管理知识,来结合与检验我学到的虽然有一定年龄但仍然充满智慧的书《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
衷心的感谢公司的用心良苦,感谢德鲁克先生!最后我用作者的话来勉励自已“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
第四篇: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是肖川教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总是有一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的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作者在凝练、舒展的言说中表达了细密之思的风格,不禁让人在
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触摸到教育的时代主题。读肖川的教育随笔,你会感叹道:有一种美,叫教育! 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教育使一个生而软弱无助的个体逐渐成长为自立,自强,自尊,自重,自信,自助的个体,因此,教育为任何社会中健
全的个体所必须。
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则构成生命教育的目标。
学校的教育应该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教育的真正内涵,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构机建的统一。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激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和个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教育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得向前发
展的动力。
生命教育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为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第二个层次应当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第三个层次是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应当涵盖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
一个真正的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深刻的,不只关注其今天,更要关注其明天,不只关注其智力,更
关注其情感;不只关注其基石,更关注其创造。
教学是学校教育服务于学生成长的主要的途径和最中心的工作。教育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全。教师必须创造丰富的课堂,带给学生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教学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以问题引导教学的进程,通过问题
的解决而进行学习。
我想应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主动地、快乐地生活。让他们在我们教育中,受到的关注,得到是关怀,哪怕是我们班中的任何一名暂困生,都应当成为我们教师心中关注着的所有。所有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言弃。让他们平等地、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也没有功利,更没有压抑。
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思考当下。
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还应该让学生理智的生活。正如肖教授所言,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我想通过我们教育,要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在
现实与幻想的冲突中,思考生活,思想学习。
“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应该成为所有教学的自觉追求。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这是我在读肖川教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这书中,认为他对生命教育解读时最精彩的话语之一。
在新教材的教育的理念中,学校领导反复强调要提高课堂效益。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可以提高课堂效益呢?其中的一个方面那就是生命的课堂。在课堂上把“感悟亲情”、“善待生命”作为最重要的话题和学生讨论,努力让学生学会感动,让学生学出意义,让学生有思想,让学生学得快乐。把生命教育融入到教育之中。作为一名有追求的教师,我们该如何用生命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来看待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再思考:教育不仅仅是人与人之
间的对话,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真情的互动,灵魂的对话,当然也是对人生的诠释。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的学生不再是盲从,也不再是遵从,他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存。
作为学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感的心灵世界。我们有责任,也有使命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成为“作业训练”、“成绩提高”等应试东西的代名词。这正如肖教授在书中表明的“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肖教授指出:生命教育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为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第二个层次应当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第三个层次是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应当涵盖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
读了肖教授对生命教育的三重解读,我思忖着,如何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在校园中激昂起生命的欢歌呢?
首先我想应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主动地、快乐地生活。让他们在我们教育中,受到关注,得到关怀,哪怕是我们班中的任何一名暂困生,都应当成为我们教师心中关注的对象。所有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言弃。让他们平等地、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也没有功利,更没有压抑,但要有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思考教育现状。
其次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还应该教会学生理智的生活控制。正如肖教授所言,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我想通过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在现实与幻想的冲突中,思考生活和学习。
再次,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更应该让学生创造性地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富有灵气。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体验场所,让孩子们不断地去改变、去尝试、去思考。要让他们有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感想,力争上游,积极进取,作为教师要努力地去创造新的环境,创设新的机遇,从而提升自身的生命教育质量。
通过学习,我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内心世界迸射出了无穷热情。我期待着,通过对生命教育的实践,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可爱,我自己也越来越受学生的喜爱;让我的教育变得更富魅力,让学生变得更具活力。
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教育能使一个生而软弱无助的个体逐渐成长的自立、自强、自尊、自重、自信、自助的个体,因此,教育为任何社会中健全的个体所必须。每个人都需要接受完整的教育。
“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激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和个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我觉得还有思维的碰撞、信息的交流。教育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对象都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有根可溯,才会蓬勃发展,有个灿烂的明天。
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只关注其今天,更要关注其明天;不只关注其智力,更要关注其情感;不只关注其基石,更要关注其创造。学生的幸福才是教育的目的。
让孩子们在我们的教育中受到的是关注,得到的是关怀,哪怕是我们班的任何一名暂困生。所有的学生,老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放弃。让每一个孩子平等、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没有压抑,没有被鄙视的目光,没有被嘲笑的话语。看到他们的进步,表扬他们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相信他们明天一定会进步,就算明天不能后天一定能。其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好只是评价学生的某一个方便,我们更可以让他们热爱生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
“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在磨练中成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快乐生活,快乐学习。
第五篇:《与幼儿教师对话》读书笔记
近阶段一直在读丽莲·凯兹博士的《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一书,不愧是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毕竟从事儿童教育、教师成长研究多年,对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丰富、深刻、独到的认识。
书中分上下二篇,上篇为“幼儿与幼儿教育”,下篇为“幼儿教育议题”共十六章。无论在探讨儿童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还是教师角色、教师与儿童关系、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时,凯兹博士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她对这些问题的省思、检视与理性的把握。譬如儿童自尊的培养是教师和家长都关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来培养自尊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养成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关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于培养幼儿适宜、积极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无法从直接教导或劝告儿童觉得自己很好中获得”,教师应该“帮助儿童处理所面临的负面反馈、挫折及失败”,只有在适量的、明确且充分的正面反馈中才有助于增强儿童的自尊。这些观点既反映着凯兹博士所秉持的客观、审慎的态度,批判与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对问题的辨证的把握,也体现了她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彰显她独特的学术品格和精神。使人领略到一种作为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种在幼教领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奋态度,滋养与凸现着研究的内在价值与魅力。
读了凯兹博士的书,在感受到她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时候,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一点学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个真正优秀的幼儿教师.,才能担负起幼教的重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