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版学习心得(13篇)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版学习心得(13篇)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3-03-03 07:25: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版学习心得(13篇),供大家参考。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版学习心得(13篇)

篇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今天上午有幸参加了北师大《美术新课标美育新征程一一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新课标解读与回应学术研讨会》线上学习。新课标是教学的航标、是教学的指南针,第一时间熟悉掌握新课标要求是每位教师的责任。现将这次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1、美术学科是艺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育和发展学生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艺术为大众服务,艺术审美担负起新的使命: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2、教学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核心素养为导向;理解艺术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特点和学习经验开展课程。

3、面临的三重挑战:从聚焦“教”转向聚焦“学”、从“个人学习”转向“协同学习”、从“教案“转向“学案。”不仅需要我们在美术教学转变自己的身份,更多的在课程中关注学生对生活、社会的贡献和运用美术的方式进行创新,从而达成目标。

4、课程标准标题以及课程标准内容的变化,跨学科教育的趋势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自己进一步详细了解和学习。

艺术点亮生活、美育丰盈人生。新美育时代已经开启,培训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长久的,我将把学到的知识和感受,融入到今后的工作中,用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投入教学中去,在反思中所获,在反思中成功,积极发挥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引领作用,让美术教学获得新的生机。

篇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通过本次对于新课标的学习,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在新课标的指导与引领下,当代的特殊性,综合性,实践性体现了“美”不单是美育,更是在德智体劳中有所体现的,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核心素养为导向,理解艺术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个性特点和学习的经验进行教育教学,让我们在新课程标准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篇三: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通过此次线上美术课程研讨交流,让我认识到艺术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更多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新课标强调发展创意思维,跨学科学习,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艺术与自然、社会、生活、科技之间的关联,富有创意的去解决问题,也是新课标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奖仔细研读新版课程标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不断充实自己,提升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

篇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艺术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

“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不同学科?各个学科需要在分析自身学科特点和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美术学科方面,综合考察美术特点、社会特点和教育之关系,专家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定、创意实践和文化明白的五个核心素养。它们将成为学生美术的核心概念,引领其进展和变革。

图像作为人类的传播与交流工具之一,在历史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现今更随着网络与多媒体的进展,从头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表达思想、情感和用意方面发挥着愈来愈大的功能,以致有人将咱们所处的时期称为“读图”时期。现代人,包括成长中的青年儿童,只有具有了,图像识读素养,才能从浩繁的图像中,甄别和取得有利的信息,丰硕自己的精神世界,知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以往观看和欣赏美术作品,一样需要到美术馆和博物馆,但此刻的观看环境已经极大地拓展,在街头、餐馆、宾馆处处都能看到美术作品。驻足观看以后,能够看到什么,能取得什么知识、精神和情感上的收益,不仅取决于观看的态度,也需要对图像的形式特点、艺术内涵有所了解,包括它们的样式、风格、材料,和进展脉络,这需要丰硕的相关背景知识。在这方面,若是从少儿时期便有所积存,图像识读将会极大地提升其审美素养。

教师可通过有效的视频、图象、现场写生绘画、情景创设、司、舞演出、游戏、运用丰硕的语言等多种教学手腕,突出以视觉形象为本的学科特点,用自己独特的课堂设计、独特的教学风格引领学生穿越历史、漫游古镇、走近大师、深切家乡、体味生活……引导学生们在宽松和谐、文化浓厚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以自主、合作、探讨等学习方式去发觉美、感知美、鉴赏美、表现美。课堂中有的学生用丰硕多彩的绘画形式,富有创意、个性的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表达思想情感:有的用睿智、幽默的语言描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评判。本次课堂教学展评充分展现出视觉审美、创意实践的新常态美术课堂,既继承了传统中有效的教学手腕,又有了新的有效教学方式、方式:充分反映出当前美术教师对回归学科本位,对美术学和核心素养的明白得有了冲破性的熟悉。教学是物化的媒介,无声的语言。多接触经典的优秀美术作品,了解大师灵敏而特有的观看视角,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强调学生多了解的基础上,像大师一样画,在动手画的进程中体会名作深沉的试探、感受大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能量,提升观看品质和造型艺术修养。咱们能做到的,确实是给学生一个平台,组织适当,给学生参与的机遇。参加这次的美术核心素养培训,我深刻地意识到美术课堂上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的重要性,从五大核心素养去培育学生的绘画、动手操作能力,大大提升了小孩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分析明白的作品的各类能力,让学生在全面进展方面多了更多把握技术和技法的能力。

篇五: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本次课程改革有一个最大的亮点是没有美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而是将音乐与美术学科综合为艺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有以下几个重点值得我们再认识美术学科:

一、核心素养的变化

之前我们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现在综合为艺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去掉了图像识读,将其包含在美术表现里面。美术表现改为艺术表现,更宽的包含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审美判断改为了审美感知,更加突出了本次课改更注重感受和体验的特点。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保留未变。

二、综合性特征突显

“综合”是这次艺术课程改革的精彩亮点。艺术课以人文主题式学习方式为主,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多种艺术综合共生互生。通过听觉+视觉+知觉,促进通感能力。体验+情感+思维提高艺术修养,完善人格。

三、弘扬经典传统文化

通过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抵制低俗的,不健康的文化残害。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

四、条理性更强

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美术课定义为造型,美术,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造型活动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丰富学生感受。3-7年级以美术学科为主,融入其他姊妹学科,奠定美术学科的双基,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从感性逐渐到理性达到更高的思维。

五、四大学习领域脉络更清

四大学习领域没有改变,更加清晰的分别确定了各阶段目标,与教学大纲笼统地确定确定教学目标相比,内容更充实,脉络更清晰,横向理解四个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纵向理解阶段目标的分层递进特征新课标的颁布,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要从一个美术教师的角色努力向着合作型教师,创新型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艺术教师。

篇六: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我们工作室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组织了这场研讨会的学习。这可以说是一顿饕餮大餐了。想要深入领会精神,需要化大力气去学习与实践了。现谈一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1、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面向孩子的未来

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促进人的发展。我们通过教育传承文化,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资源,把优秀的、符合时代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给下一代,同时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美术新课程标准与学科中心的转变。它要求在美术学科中,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再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究性地学习、综合地学习。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训练学生绘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真正的以学定教。关注学生身边的美术现象。

3、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标对于我们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关注素养,不只是关注知识点。知识点目标是阶段性目标,是小步子、小阶段,我们的目标要变大。素养目标不是靠上一节课、也不是靠听就能听出来的,要强化学科实践,自己去尝试去感受的过程。还有要推进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做大单元的教学。以增强知识的连接、整合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教学中,根据《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和指向,真正体现美术教育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做“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即要落实因人导学等方面。

这次新美术课标学习交流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让我们带着新的理念,新的思考,迈出新的征程!

篇七: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今天有幸参与了尹教授和陶教授分别以《从美术课程到艺术课程》、《美术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为主题的云端培训,整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多多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不仅要拥有“河段思维”,还应该拥有“全流域思维”。两者之间要互通互融,相辅相成。课程标准的发展历史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只有清晰的了解美术课标的前世今生,才能为今后的美术教学指引方向!

篇八: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相较于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首先在课程性质方面,保留了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新增了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其中旧版课标中的视觉性、愉悦性特点被涵括于新课标的审美性和情感性特点之中。情感对学习而言十分重要。学习是基于情感、动机、认知的动力性交互作用的影响而产生的。教师应当高度地协调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达成感的作用机制。从中不难发现,新课标的课程性质相较于旧版课标,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对于我们的艺术课程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也有了变化。课程内容更加多元化,要求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强化育人导向。重视艺术体验和突出课程综合。新课标的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都开始聚焦于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运用多学科知识融合,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新课标下,教师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大概念,设置真实任务问题情景,形成单元化教学,驱动学生的长期的深度的思考和研究。

篇九: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傅抱石说:“时代变化了,思想也变了,笔墨就应该反映新的时代,歌颂新的时代精神和生活。”美术教育亦是如此。

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指导思想下,4月2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发布会,对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了宣传和讲读。其中的美术部分也有很大的变化。

本次美术课程内容目标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5年级)、第三学段(6-7年级)、第四学段(8-9年级)。

美术课程的四个目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相辅相成。第一:审美感知是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及其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这就要求师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从低年级对美的感知,到高年级的感受中外美术作品的魅力,再到可以评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作品,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最终到第四学段再回到中国古代经典美术作品和近现代民族追求独立解放各种不同革命的美术作品。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比如一年级《长呀长》这一课需要学生能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历程,表现对生命的热爱。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从一粒种子破土而出,成长为丰硕的庄稼,需要阳光雨露,需要农民伯伯的细心呵护,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美丽,课后可以延伸到学生自己成长的经历。六年级的《留给母校的纪念》《我的成长记录》这两课是一个系列,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更要学会爱生活,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能够激发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前程的展望。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我们都是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对生活的感受力。从浅尝辄止到生活深度,不同面的感知,能做一个温暖且坚定的人。

第二:艺术表现是在艺术活动中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展现艺术美感的实践能力。小学低年级让学生知道美术除了用笔画,还可以用剪刀剪、贴、添加,都能组成一幅漂亮的作品,比如二年级的《添画》就是这样的课例。到高年级会接触纸板画、国画、剪纸、书法、篆刻、建筑、雕塑等等,在这些不同的绘画方式中学生掌握了不同美术表现方法,也增强了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创意实践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在美术学科中我理解为这属于“设计应用”延伸课程的目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从低年级的平面、立体或动态的表达所感所想,再到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的体现。比如二年级的《头饰设计》《我的收藏卡》《纸盒变家具》媒才简单,方法简单,以剪、插、贴为主。重点让学生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体验用简单的材料也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到了六年级的《彩球的设计》《城市雕塑》《装饰柱》等就会涉及稍微专业性的知识,比如彩球的组合原理、正多边形的插接纸板制作,三棱锥、三棱柱的切割制作方法,立柱造型装饰的构成形式等等。这类课程都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文化理解是对特定文化情景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和阐释能力。这一目标的完成需要积极组织开展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与学习迁移的能力。

通过这四个目标的相互促进,最终让学生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并且坚定文化自信。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借助以下几点帮助我们实现四个目标:

一、教师要重视知识内在的关联,加强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营造开放的学习情景,善于利用多种媒材,有机结合继承与创新。

二、注重激励机制的长效性。很多教师总是在开学伊始激情满满,制订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往往都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这样学生心理上就不会再重视美术教师的激励措施。所以美术教学的激励机制,重点在于操作简单,贵在坚持。

三、在教学评价环节中,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多样性的成长评价。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美术学习的全过程和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作业评价更加重要。因为作业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业评价应该注重等级制和评语相合的方式呈现,比如简单的一句“在你作业中,能看见你的态度非常认真,很不错”,“从你的画面色彩中,能感受到清新和温暖”……话虽短,却会让学生有一种被老师重视的感觉,会提高他课堂的效率以及作业的认真完成度,最终会形成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

四、当你要给别人一杯水的时候,你自己要有两杯水。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不断成长,定期对美术教师开展分阶段、分批次、分专题的面向全体美术教师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做出正确并且具有美感的示范,因为美术学科首先是一门视觉学科,能用一幅画说明问题的时候,过多的语言讲解就会显得多余和枯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的作用,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教师,我会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将课改的精神贯穿到我的教学之中。

篇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今年的4月21号,教育部印发了202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标准将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实施,同时也将影射未来十年的教育升学考试。在今年的新课标中,艺术课占总课时比例9%-11%,与旧课标的占比保持一致,但它的地位和丰富性却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2011年制定印发,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重视青少年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关注艺术与其他学科、生活、社会、科技等的关联性,加强跨学科教学,重视青少年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主要变化包括:

一、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内容结构。课程结构将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更多艺术课程内容。

三、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新课标整体规划不同阶段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

四、增强指导性。新课标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围绕核心素养和开展项目式、问题式、主题式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五、加强学段衔接。新课标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美术教育设置了不同的课程目标,强调教学应符合青少年接受能力的设计思路,体现了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间接性。

那么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面对新课标教学的核心素养、跨学科融合、任务驱动、大概念引领、学业质量标准这些特征,我们应当提升我们的美术素养、跨学科素养、美术知识技能等等,不断学习,摸索出经验,逐渐去适应新课标下美术教学的要求。

篇十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美术课程遭遇了百年未遇之大变化,本次课程改革有一个最大的亮点是没有美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而是将音乐与美术学科综合为艺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有以下几个重点值得我们再认识美术学科。

一、核心素养的变化

学校美育课程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美术表现改为艺术表现,更宽的包含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审美判断改为了审美感知,更加突出了本次课改更注重感受和体验的特点。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保留未变。“综合”是这次艺术课程改革的精彩亮点。艺术课以人文主题式学习方式为主,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多种艺术综合共生互生。通过听觉+视觉+知觉,促进通感能力。体验+情感+思维提高艺术修养,完善人格。

二、弘扬经典传统文化

通过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抵制低俗的,不健康的文化残害。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

三、条理性更强

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美术课定义为造型。美术,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造型活动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丰富学生感受。3-7年级以美术学科为主,融入其他姊妹学科,奠定美术学科的双基,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从感性逐渐到理性达到更高的思维。

四、四大学习领域脉络更清

四大学习领域没有改变,更加清晰的分别确定了各阶段目标,与教学大纲笼统地确定确定教学目标相比,内容更充实,脉络更清晰。横向理解四个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纵向理解阶段目标的分层递进特征。

新课标的颁布,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要从一个美术教师的角色努力向着合作型教师,创新型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艺术教师。

篇十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新的教学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会中提到2022年将成为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元年,以美育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们对艺术的体验,培育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为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培育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美术审美意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美无处不在,美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美明明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我们却无法感受到美的存在呢?其原因就在于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缺少美,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小学美术课程通过让学生从美中感受、欣赏、创造、再体现美,培养美术审美意识。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审美意识,无形中形成审美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想象,提高学习兴趣

在生活中,让学生多看多做多想多听,逐步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程度。美术是一门视觉冲击力强的学科,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于小学生现阶段注意力易分散、缺乏耐心等情况,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画面的视觉冲击,提高学生的兴趣,感受美术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形象思维,在头脑里组成新得人物形象,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进行无尽的遐想,这也是内化的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学会分析、研究、综合、概括等能力的形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想象是艺术创造的来源,也是培养审美观重要的心理功能。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用鼓励性的话语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审美的信心。

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培养孩子审美能力,需要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教学中内容丰富、灵活性不可缺少。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处于模仿阶段,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师要知行合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使学生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明确目标,分辨真善美,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在教师现场示范绘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理论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热爱,感受教师上课的激情,润物细无声。教学中讲解大师作品,分析大师的审美鉴赏,从优秀的作品中熏陶审美观。每个学生的想法、想象能力各不相同,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善于思考,养成健康、积极、正确的审美观,增强是非判断能力。

四、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情感投入

教师教学理念受传统理念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有局限性。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全面发展。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展示优秀作品,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交流自己对审美的意见和看法,锻炼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对美丑有正确的认识。学生完成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各自的作品,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分享作品的设计理念、灵感来源。教师通过对作品进行评论、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用多媒体,让学生见识更多作品,增强审美能力,适当的配上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官能。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要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和谐氛围中学生更能发挥想象去感受,提高创造作品的能力。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培养审美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在传授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唤醒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身心愉悦的表达。美术课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方式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练习中不断强化审美意识。教师的课堂要轻松,让审美成为习惯。

篇十三: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5月4日上午,恰巧青年节,非常有幸与各位美术界大咖们齐聚网络,参加《美育新课标美育新征程》—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标准解读与回应学术研讨会活动,活动中聆听了满满的3个小时,让我受益匪浅。各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课标进行了整体的解读,高瞻远瞩,让我们对新课标的指导思想、目标及背景等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其中四川师范大学陶旭泉教授更是针对新课标用表格的形式,清晰地给我们一线的老师们提出新的要求。从新课标的主要特征核心素养为灵魂、学科融合、任务驱动学习、大概念学习以及学业质量标准等内容,到对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情怀和创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我们觉得任重而道远,今后不仅需要全面发展的教师,更希望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那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更是指出今后培养的重点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感悟,而非是结果的导向。通过这次培训,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以新课标为指导,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紧跟美育的脚步,开启美育的新征程!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