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存在的问题(5篇)

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存在的问题(5篇)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1-10 16:19:01

篇一: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存在的问题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最根本的要求。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

  类事故的发生,为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是个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安全生产存在主要问题

  当前安全生产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是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不能从构建***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生产的现

  象依然存在,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然比较淡薄,对安全生产工作态度消极或被动应付,或把安全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有的地方和重点工程单位不

  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招商引资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没有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有

  的甚至以挂牌保护为由,回避安全监管监察。一些干部群众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监管体系不到位。一是安全生产监管权威性不足。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

  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安全生产实行综合监督管理,但由于综合监管的具

  体职责范围法律法规并未加以明确,质量与技术监督、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甚至一些负责

  安全生产专项监管的部门,实际上也

  管起应属于综合监管范围的某些工作。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并未真正理顺,安全生产工作中各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互不通气甚至相互拆台

  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设置呈逐级衰减状况。在安全生产监管最为直接、任务最

  重的地(市)级县(市、区)级安全监管力量最为薄弱,有些县(市、区)的安监机构甚至连应付日常的运

  行都十分困难。三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几乎陷入“无所不为,无所不包”的困

  境,所承受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及压力大大超过其拥有职权应承受的、权责不对称的问题相当突

  出。

  (三)安全投入不到位。从政府层面看,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的制约,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对于涉

  及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公共场所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事故预防所需的投入,甚至连安全生产日常工

  作经费都未纳入财政预算给予应有的保证。根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用于安全生产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足1%,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3%。从企业层面上看,大多数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安全生产

  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条件差,安全设施不到位,存在大量事故隐患;不少企业建设项目没有严

  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造成许多历史遗留的隐患难以整改。从当前经济层面上看,一些生产经营

  单位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特别是在当前缺煤少电、煤价上涨的情况下,有的煤矿以调煤保电为借口,不顾安全条件大干快上,超能力生产现象普遍,很容易导致

  事故的发生。

  (四)主体责任不到位。一是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三资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差,技术装备落后、陈旧,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下,缺乏起码的安全设

  施,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必要的操作规程,生产作业条件极为恶劣,各类事故多发。二

  是相当部分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没有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如没有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

  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没有依法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制定必要的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制定必要的应急救援预案,没有组织开展必要的安全生产检查活

  动,没有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三是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企业

  安全生产设施、事故隐患整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等所需的经费没有保证。四是企业没有

  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少非公有制小企业特别是煤矿、非煤矿山及建筑

  施工企业及其他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招用的大量农民工,总体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必要的安全生

  产培训就直接上岗,在恶劣危险的作业环境下冒险、蛮干、违章作业的现象十分普遍,成为各类事

  故的直接引发者和受害者。

  (五)安全基础不到位。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保障能力

  较差。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些基础性、结构性、体制性、机

  制性矛盾比较突出、比较集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容易出现时紧时松、时冷时

  热,安全生产形势也容易出现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安全生产密切相

  关的各类企业从业人员、交通工具、乡村道路不断增加,渔业生产、水上作业人员和机动车辆驾驶

  员不断增多,社会生产消费活动增加,人流物流量增大,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许

  多新问题和新挑

  战。

  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对策

  构建***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

  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解决好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是保持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也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一项重

  要内容。

  (一)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党和政府执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必须履

  行的重要职责。如果一个地区、一个行业,重物大事故不断,今天这里死人,明天那里爆炸,老百

  姓没有基本的安全感,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就会受到质疑,执政形象就会受到影响。各级政府、各部

  门领导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纳入各级

  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

  全生产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党委工作部署、落实、检查的内容,切实

  落实各个层面上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政府层面上。主要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标准和安全准入条件,对安全生产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规划布局、结构调整,强化宏观调

  控,督促地方和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二是各有关部门层面上。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督促和指导生产经营单位不断

  强化安全基矗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违反安全法律行

  为实施行政处罚。三是生产经营单位层面上。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必要的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扎实做好安

  全基础工作。四是社会层面上。全社会应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形成***监

  督、群众监督机制。重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这四个层面

  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体系,必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总体推进。

  (二)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的关

  键。一是要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合理界定、划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与专

  项监管机构的工作定位、工作层次及职能范围,确立统一、高效、权威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体系,逐步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定位于行使安全生产国家监察、监督的职能,对于目前承担的危险化学

  品、矿山安全等专项监管职能及部分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则应淡化带行业主管部门性

  质的直接监管的色彩,并参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的模式,走国家监察的路子,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安

  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作用。二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构逐步从现在国

  家、盛市(地)、县(市、区)、乡镇五级设置,或在四级设置的基础上,在乡镇设立安全生产监管站

  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也可以对现有乡镇的安办实行双

  重领导,由县(市、区)级安监机构进行业务领导,在对其现有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对乡镇安办

  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的有

  限授权,强化乡镇安办在安全生产监管上的力度。对村(居)则应充分发挥村

  (居)委会的自治作用,成立相应的安全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则应按《安全生产

  法》的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设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是充实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力量,并配齐其日常工作运行所必需的设备、交通工具等,保证必需的工作经费,同时逐步改善优化人员

  结构,增加法律、化工、建筑、机械、矿山方面的人员,并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的政治、业务、技术素质。四是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并管理好安

  全生产中介服务市常五是建立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职责特点是依法

  行政、依法监察,这就要求其管理体系必须是一个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鉴于现行的管理体系,可逐步推进省以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垂直管理体制,在人事调配上由省局统一任免,以保

  证集中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

  (三)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适应向公共财政转型的需

  要。各级政府要逐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社会公共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治投入,配套必要的安全防

  范、救助设施;对历史遗留的重大隐患要加快整改,弥补安全欠账。加大对煤矿、危险化学品、交

  通等高危行业的安全投入。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加大安全投入。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要加大资金

  投入,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抓好隐患整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应

  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监测和防

  范设施,提高综合

  防范能力。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即安全设施和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绝不能以节省投资为借口削减安全必要设施。三是

  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风险低押金政策,做到

  应提尽提,应缴尽缴,专款专用。对不按规定提娶使用安全费用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四是要

  在高危企业积极推行雇主责任险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险,强化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减轻企业事故赔

  付成本,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四)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企业,但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实行政府的日常强

  制管理,通过监察督促等方式,确保企业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一是要加强安

  全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手段,只有通过现场执法,才能消灭事故隐患,才能有效地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职

  能的部门要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职责,全面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执法权威,严厉打击各类

  违法行为,做到以强化执法推动专项整治,以强化执法推进行政许可,以强化执法加强安全管理,以强化执法促进隐患整改,以强化执法增强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强日常监管。要强化安全

  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凡检查中发现责任制形同虚设

  或落实环节有缺失的,要采取经济处罚的办法促其整改。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主体,要切实

  落实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三是突出执法重点。对事故多发地区和企

  业、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要实施重点监管监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事

  故分析,把握安全生产工作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防范重点灾害,整改薄弱环节。四是加大处

  罚力度。对发生重伤和死亡事故的、不按要求整改事故隐患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具备相

  关的安全生产资质的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五是严格事故查处,强化责任追究。要坚决按照“四不

  放过”的原则,对所有事故都要及时认真组织调查,对有关责任人员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要从

  严查处,强化社会警示作用。

  (五)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是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安全生产既要依靠必要的物质基础,更要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和

  安全文化。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宣传安全生

  产科学道理,灌输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倡导安全生产科学态度,强化全社会、全民族的安全意识,把安全生产建立在广大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二是建立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重特大生产

  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在适当增加投入的基础上,组建起“指挥得力、反映灵敏、功能

  健全、运转协调”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各级政府应对并处置突发性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紧急情

  况的能力。三是要发挥企业主体责任的作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企业自主负责上,使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的自觉行动,真正把非公有制及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要着力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及中小企业安全素质和发展能力,把非公有制经济及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逐渐纳入制

  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监督的作用,把安全生产作为行业自律

  的一个重点内容;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提高群众的安全

  意识,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安全生产

  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四是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要搞好对企业经营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

  作业人员以及新员工的安全培训,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企业法人和个体业主,要分期分批

  依法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

  (六)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在县以上人民政府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是《安全生产法》明确规

  定的。但从一些市、县的安监机构建设情况看,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必须切实加以改变。一是要完

  善机构。各级党委、政府要从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需要出发,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

  建设,切实改变一些地方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同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也要健

  全安全监管机构,配备必要的专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安全生产监管任务较重的县(市、区),要尽

  快把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立起来。要加强基层安全监管网络建设,设立隶属于县安全监管部门的派

  出机构,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监察队伍,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监管员;村(居)也要设立兼职安全生产监

  管员。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均应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二是要加强建设。各级安

  监部门要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任期目标责任制、试用期制等竞

  争激励机制,优化岗位和人员结构、盘活人才资源、尽快建立精简统一、科学高产的内部管理机

  制。三是要抓好培训。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使

  他们做到秉公执法、勤政廉政,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要针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新形势、新变

  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安监人员掌握现代经济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四是要强化职

  能。要从单纯的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构向行政执法转变,依法强

  化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执法主体地

  位,把行政执法作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基本职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监察执

  法等方面上来。五是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作风,对违反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做到一查到底,绳之以法,决不姑息迁就。六是强化制

  约。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大过错追究、责任约束、违纪查处力度,对无视法律,搞人

  情关系,放纵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以维***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篇二: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存在的问题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困惑和对策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安全发展”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观念正在形成共识,人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这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进一步强化,其重要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矛盾和差异也凸现了出来,特别是县级以下安全监管工作面临诸多困惑,使基层安全监管“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安全生产监管外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领导认识有待深化。从表面上来看,现在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都普遍重视了,大会小会都强调安全生产。但事实上,有的“领导重视”只是出于对责任追究的担心和预防,害怕辖区内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会追究自己的领导责任,话讲到了,要求也提了,如果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自己似乎就无责可追了,并非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并非出于执政的责任感和危机感。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真正重视的话,不但要在会上说,还要在会后做,如开展调查研究,听取部门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督促检查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等等,平时这些工作除了分管的负责同志外,党政主要领导和其他负责同志很少去做,所以,这种重视是肤浅的,缺乏认识上的基础和支撑。

  2、受制于经济发展环境的制约。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竞相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的地方为了引进外资和项目,不惜在安全生产监管上让步和大开绿灯,“三同时”可以不做,消防设施建设可以不搞审核和验收,甚至对“三合一”、“四合一”、“多合一”现象也不去纠正。有些被招来的项目,被监管部门查处后,动不动就找领导告状,以投资环境不好为由抵制监管和查处,领导为了“安商”,有时暗示监管部门“网开一面”。

  3、安全生产投入不到位。许多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把安全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即使有了规划,在实施上也存在着“欠账”和“滞后”的问题,没有像重视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那样重视安全设施建设。财政困难的地方更是如此。农村安全设施在大部分地区几乎是空白。有些企业也存在着只重视生产设施建设,不重视安全设施建设的问题,安全设施建设不能满足企业防范事故的需要,甚至有的不搞规划,不使用标准产品,不请有资质的单位施工,不搞竣工验收,不注重平时的维护,有的安全设施形同虚设。职业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能按要求配备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4、安全生产立法滞后,现行法律法规缺乏强制性。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法律法规应该是极具严肃性和强制性的,但是,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制性不够,缺乏力度;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使有些法律法规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部门法规多,综合性法律少;有的法规对监管部门限制多,对政府、企业规范少;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没有形成,监管“盲区”较多,等等。正因为如此,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安全费用提取、高危行业风险抵押金等法律规定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5、综合监管与部门监管的关系不理顺。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除直接监管的对象外,对其它行业和企业应是综合监管,而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三大误区”,一是党政领导总认为安全生产就是安监局的事情,出了问题我就找你安监局负责,这种来自领导层面的不问职责划分、不分青红皂白,导致了其它监管部门的依附性和监管惰性;二是许多专业监管部门总认为安监局是“老大”,我配合你开展监管,缺乏本职意识和主动性;三是在有些行业的监管上,互相扯皮,综合监管部门与专业监管部门职责不清,甚至出现“多头监管”的现象。

  6、安全监管机构建设难以适应监管需要。一方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编制少、人员少,且应急救援、执法监察等配套机构不健全,有的是“有庙无僧”,开展工作相当困难。另一方面,专业监管部门没有专业机构和人员,机构虚拟化,人员兼职化,监管力量得不到保证,日常监管得不到落实。尤其突出的是,乡镇大部分没有监管机构和专业人员,正常监管出现了断层;企业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安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且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不能适应安全管理需要。县级监管部门不得不“一杆子插到底”。这种“综合监管弱、专业监管虚、基层监管空”的现状委实令人担忧。

  7、安全文化氛围不浓。现在就连美食、美容之类的内容,电视、报纸、电台等媒体都可以开辟专题或专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相比之下,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要小得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什么内容比安全这种人命关天的话题还值得宣传呢?可能是因为安全监管部门是“清水衙门”,掏不出资金,拉不动赞助的缘由吧。安全文化建设的薄弱,使许多人连正常的安全管理知识、自防自救常识也无法了解,导致了“安盲”的出现,有的人正因为对安全常识的无知而失去生命。

  8、安全生产条件在企业设置和管理中源头控制不力。比如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建设应当纳入项目管理程序,作为项目审核和备案的前置条件,但有些部门却在项目没有经过“三同时”审核的情况下即予备案和核发有关证照。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单位,供电部门可以照常供电,工商部门可以照样进行工商执照年检,等等。这就意味着一个并不安全的企业和项目,有关部门照样可以承认它、支持它,让其合法化,换言之,就等于交警部门为一个违章行驶的车辆放行一样,这无疑会给正常监管带来难度。二、优化安全生产监管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1、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实际工作的领导。认识是根本,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必须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中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对人民群众负责与对个人负责、履行职责与推卸职责、担心出事故与预防出事故的关系,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基础之上,变被动的“要我抓”为主动的“我要抓”。切实承担起“一岗双责”的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脚踏实地地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全力支持安监部门的工作,使安全监管政令畅通、畅行无阻。

  2、党委、政府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是相统一的,并非是矛盾的。如果一个地方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发生,很难想象其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是如何的优越,很难想象其经济如何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抓安全生产是直接为企业服务的,是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就象是医生为病人看病是为了患者的健康一样,其作用是积极的、正面的,绝对不是干扰和阻碍经济发展,更不是找企业的麻烦。相反,明智的领导者,应该主动带领安监部门的同志到企业找隐患、出良方,帮助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管理,而不是排斥安全生产监管。

  3、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安全生产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作为“民生工程”来去实施。在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将安全设施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使用。要加大农村安全设施建设力度,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搞好供电线路的隔离保护,结合“新农合”建设,加强农村急救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落实“三同时”建设,按照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证正常的安全投入和安全设施维护;要保障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和更换。同时,要加大隐患治理的投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4、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设。各级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立法前的调查研究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有针对性的出台急需的法律法规,有效解决强制性和操作性不强,综合性和配套性不强,覆盖面不高,衔接不顺等问题,尤其对政府、企业、专业监管部门的责任和责任追究,应当更为严肃。

  5、要认真理顺综合监管和部门监管的关系。要进一步明确综合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方式、手段,提高综合监管部门的地位和权威,赋予综合监管部门对其它监管部门的督查权、问责权、追究权。要全面、清晰地界定综合监管部门与其它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并让其法制化,避免“踢皮球”现象。

  6、切实强化安监机构建设。对综合监管部门要解决必要的人员编制问题,实现“有人办事”。要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的效能和水平。专业监管部门要设立安监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安全监管工作。要下功夫落实乡镇一级安监机构建设,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职权”。安监队伍建设要向企业、社区、行政村、学校延伸,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其它基层单位应明确专门管理人员,切实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要提高安监人员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可参照纪检监察、计生等部门,对安监人员给予必要的岗位补贴。要加强对安监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真正成为业务“高手”。

  7、把安全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紧紧围绕“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抓紧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制作专题,不间断的进行宣传;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组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工作,尤其企业和单位,要把安全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使更多的人“想安全、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

  8、通过行政权力制约,加强源头把关。项目管理部门对未经过“三同时”审核的项目不予备案审批;工商登记机关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企业不予注册登记,对存在隐患的单位不予执照年检,或注销其执照;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项目,土地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不予核发有关证照;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不予资源供应等等。通过权力制约,将企业逼进“安全轨道”。要建立部门信息沟通制度,有关部门及时从监管部门获取监管信息,并作为行政许可的重要依据。

篇三: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是什么

  当前安全生产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二)监管体系不到位。一是安全生产监管权威性不足。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安全生产实行综合监督管理,但由于综合监管的具体职责范围法律法规并未加以明确,质量与技术监督、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甚至一些负责安全生产专项监管的部门,实际上也管起应属于综合监管范围的某些工作。

  (三)安全投入不到位。从政府层面看,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的制约,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对于涉及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公共场所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事故预防所需的投入,甚至连安全生产日常工作经费都未纳入财政预算给予应有的保证。

  (四)主体责任不到位。

  (五)安全基础不到位。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保障能力较差。

  (一)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党和政府执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如果一个地区、一个行业,重物大事故不断,今天这里死人,明天那里爆炸,老百姓没有基本的安全感,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就会受到质疑,执政形象就会受到影响。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党委工作部署、落实、检查的内容,切实落实各个层面上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政府层面上。主要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准入条件,对安全生产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规划布局、结构调整,强化宏观调控,督促地方和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二是各有关部门层面上。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督促和指导生产经营单位不断强化安全基矗各级

  (二)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的关键。一是要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合理界定、划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与专项监管机构的工作定位、工作层次及职能范围,确立统一、高效、权威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体系,逐步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定位于行使安全生产国家监察、监督的职能,对于目前承担的危险化学品、矿山安全等专项监管职能及部分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则应淡化带行业主管部门性质的直接监管的色彩,并参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的模式,走国家监察的路子,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作用。二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构逐步从现在国家、盛市(地)、县(市、区)、乡镇五级设置,或在四级设置的基础上,在乡镇设立安全生产监管站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也可以对现有乡镇的安办实行双重领导,由县(市、区)级安监机构进行业务领导,在对其现有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对乡镇安办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的有限授权,强化乡镇安办在安全生产监管上的力度。对村(居)则应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的自治作用,成立相应的安全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则应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设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是充实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力量,并配齐其日常工作运行所必需的设备、交通工具等,保证必需的工作经费,同时逐步改善优化人员结构,增加法律、化工、建筑、机械、矿山方面的人员,并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的政治、业务、技术素质。四是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并管理好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市常五是建立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职责特点是依法行政、依法监察,这就要求其管理体系必须是一个集中、统一

  和垂直的管理体系。鉴于现行的管理体系,可逐步推进省以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垂直管理体制,在人事调配上由省局统一任免,以保证集中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

  (三)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加大安全投入。三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风险低押金政策,做到应提尽提,应缴尽缴,专款专用。对不按规定提娶使用安全费用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四是要在高危企业积极推行雇主责任险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险,强化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减轻企业事故赔付成本,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四)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企业,但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实行政府的日常强制管理,通过监察督促等方式,确保企业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一是要加强安全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手段,只有通过现场执法,才能消灭事故隐患,才能有效地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

  (五)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一是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二是建立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六)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在县以上人民政府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是《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的。猜你喜欢

  浅谈重要档案异地备份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重要档案异地备份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全文如下:

  [摘要]近年来突发性社会事件和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档案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档案的异地备份是解决档案安全保管的有效策略。本文对档案异地备份保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面对当今突发性事件和自然灾害对档案的破坏及其损害的不可逆转性,档案异地备份保存已经成为当前解决档案长期安全保管问题的重要手段。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的大地震对档案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部分受灾的北川档案因来不及抢救,在高温高湿的恶劣环境下放置时间过长,出现了一昼夜疯长20~30毫米蘑菇的极端现象。2009年3月3日德国科隆城市档案馆倒塌,而且根据相关报道,该馆馆藏档案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数字化备份,这就意味着档案馆倒塌导致了相当数量的原始档案彻底损毁。

  我国省、市级档案馆之间相互备份工作主要从2009年开始,截止目前,许多省级、市级档案馆签订了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协议,互建了档案异地备份基地,有的省、市已按批次移交了部分重要档案数据。例如备份结对的省、市有:海南省与江西省、湖北省与青海省、山西省与河南省、云南省与贵州省、黑龙江省与河北省、四川省与甘肃省、重庆市与上海市、天津市与广州市、成都市与沈阳市、深圳市与青岛市、宁波市与长春市、杭州市与大连市等等。这些省、市的结对备份是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实施重要档案异地备份的要求,是充分利用双方的档案保管条件,确保档案数据完整安全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备份工作的实践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正确认识、完善和解决。

  一、档案异地备份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与机制问题

  (二)宏观性指导规范及理论研究的匮乏

  目前,我国对于重要档案的划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可能会导致国家的一些珍贵档案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另外,国家也没有对档案的异地备份建设提出统一的规范化建议或标准,因此各地也只是按照要求,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自愿结对,互为对方建立档案备份库。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对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只是笼统提及,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三)档案备份及后期管理耗费人力、财力

  档案数据备份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重要档案的数字化工作,而数字化工作要求高,费时费人,一些档案部门不愿意做。另外,档案备份后的管理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国家拨给档案部门的经费有限,能够应付本部门的日常开支已属不错,想从有限的经费里拿出资金进行档案的异地备份,这对档案部门而言很难承担。

  二、档案异地备份工作中采取的方法及措施

  (一)提高异地备份的意识

  (二)确定需异地备份的重要档案的范围

  确定需备份的重要档案的范围十分重要,范围过小,会使一些重要档案漏于备份,范围过大,会耗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需异地备份的重要档案的范围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各地档案馆实施异地备份的档案应包括三类:首先,是本馆拥有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而且能够突出本馆特色的馆藏档案;其次,是档案馆永久保管档案中被确定为一级保管级别的档案,这一类可能跟第一类有所交叉;最后,是除去一级永久保管档案之外的二、三级永久保管档案。如果个别档案馆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技术基础的话,还可以考虑对本馆所保存的其他重要的档案进行异地备份。

  (三)正确选择异地备份的介质、技术和地点

  档案异地备份的介质选择非常重要,介质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本馆档案数据信息的特点、介质的数据存储容量、本馆对数据保存的安全性要求、数据的传输速率、备份介质的可管

  理性以及自身费用状况等方面。磁盘是目前档案机构广泛采用的备份载体;缩微胶片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满足确保档案信息长久保存的需求,但缩微胶片成本较高,查看起来不方便,可用来备份对安全性要求高但现阶段利用率不高的重要档案。各个档案机构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具体选择最合适的备份介质。

  重要馆藏档案进行异地备份的技术应该有多种实现方式,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酌情选择不同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其淘汰速度是很快的,如果只采用一种技术进行档案数据备份,那么一旦所采用的技术因时代进步而被淘汰,则备份数据就会变成一堆毫无利用价值的废物。因此,我们在进行档案数据备份时,要尽可能的多选择几种技术手段进行备份,这样即使其中一种技术被淘汰了,备份信息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识读出来,从而减少了档案信息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相对贬值的风险。

  (四)选择好异地备份的形式

  (五)明确异地备份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的费用及责任

  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仅体现了一个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基础工作水平,而且也反映出基层税收业务工作质量的高低。工作中,由于诸多原因,影响了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档案价值的有效发挥。档案管理在税收征收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新时期基层税务机关档案管理的现状,与税收工作日常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尚不符合档案管理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税务档案作用的发挥,也给税收执法带来潜在风险为更好地发挥税务档案的作用,本文针对新时期基层税务部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新时期基层税务档案科学化管理的对策,以适应基层税务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对税务档案的需求。

  一、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新时期税务征收管理业务质量影响基层税务档案的利用和保存价值

  税务档案的主体是税务资料,税务资料失真和归集整理的不完整、不规范,极易降低税务档案的利用价值。从日常税务工作实践来看,主要表现为:1、违反税务程序形成的税务档案;2、税务取证资料不充分形成的税务档案;3、税务稽查处理、处罚所引用的法律、法规依据不充分的资料形成的税务档案;4、有的税务业务人员缺乏税务档案知识或操作上的随意性。

  (二)税务征收管理发展水平与税务档案工作规范的不同步,影响税务档案的质量

  在实际操作工作中,由于税务征收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税务档案法规的滞后性,出现了实际操作与档案规范之间不相

  协调的现象。比如对某一个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时,该项目涉及到纳税户等许多个单位,税务机关对每一个实施税务稽查的单位都需下发税务稽查通知书,并按实施税务稽查单位的户数出具税务稽查建议书。按现行税务立卷归档规定,就要按被税务稽查单位的纳税户个数分别进行立卷归档。可以看出,这样立卷不仅不能全面、清晰地反映该税务稽查项目的全貌,而且不利于税务人员今后查阅、利用档案;另一方面,档案人员要面对大量税务稽查资料的重复收集、整理、归档,大大增加了税务成本和工作量。

  (三)档案人员素质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影响税务档案质量

  档案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税务档案的质量。从目前情况看,基层税务机关由于编制等问题,除极少数配备有专职的档案人员并通过了正规的档案管理培训外,大多数只是经过简单培训后边干边学,且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客观上谈不上对档案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不断更新,只能起到对档案的保管作用。另外,由于经费所困,在档案设备的购置上较为简陋,不能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新要求,也对税务档案的保管带来一定难度。

  (四)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以纸质为主的传统税务档案的挑战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形成和“xx税”工程的建设步伐的加快,税务机关行政公文的草拟、税务业务文书的拟稿、税务计划的编排、税务稽查方案的拟定以及文件的收发等都运用OA进行处理,跟随着税务档案资料储存介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且阅档方式也随之改变,这将对目前税务档案的质量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提高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质量的途径

  (一)提高全体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人员的档案质量管理意识,是保证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质量的前提

  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质量。只有正确处理好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关系,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一是领导要重视,领导不仅要关注新时期基层税收

  征收管理档案业务工作,也要关注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把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与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业务放在同等位置,一并检查、考核,使每个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干部形成“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项目终结只是完成了一半任务,高质量的立卷归档后才算圆满完成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项目”的意识。二要强化责任,按照“主审负责制”的要求,在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业务操作过程中也要实行主审人员档案负责制,参审人员要参与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从而达到“谁主审谁负责,审结卷成”的目标。因为主审人员掌握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项目的整体进展情况,负责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通知书的下发和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处理等系列资料的收集工作,有利于全面及时地对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项目资料进行整理、装订、归档;同时参审人员应密切配合,按照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严格复核、把关,做到人人参与,从而增强档案质量管理的全员意识,提高全面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质量。

  (二)加强档案管理的事中控制与管理,提高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质量的管理水平

  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的管理水平是随着一定时期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内容和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方式的变化而逐步完善和提高的。为了能够适应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的重心也应由事后控制与管理向事中控制与管理转变,在现场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过程中,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人员应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档案质量的问题。每一个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人员从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项目下达通知之日起,都要树立档案意识,只有加强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质量的事前控制与管理,在现场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过程中不断发展、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才能适应新阶段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重视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资料的日常收集和整理工作

  档案工作是一项积累性工作,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是由一份份材料汇集而成,今天的资料就是明天的档案,但并不是所有的文件材料都是档案,它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规律经过归集整理而成,这就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平时不仅要做到对档案资料的勤收集、善积累和多整理,而且还要经常性地深入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一线,与项目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人员交换意见,了解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进展情况,从而使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资料的收集更加完整。

  (四)强化措施,不断提高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

  一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要根据自身工作实际,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办法,通过培训促进档案人员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先进的档案技术。二是经常性的开展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档案管理经验交流,邀请档案专家进行业务指导,开展档案理论研讨,用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我们的档案工作。三是强化对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规范化工作的检查,完善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质量责任追究制。要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质量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四是加大档案现代化管理力度,从软硬件上使档案管理上水平,以不断适应档案工作的需要。

  (五)加大编研力度,促进档案利用

  档案管理人员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要不断加大档案编研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特别是要注重对重大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项目成果或在社会上有影响有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项目档案的编研和利用,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为新时期基层税收征收管理档案工作服务,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

  绿色物流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一、绿色物流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这也是当前制约绿色物流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二、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尽管绿色物流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一)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二)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除少数企业以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

  (三)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更重要的是,企业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足,缺少市场开拓的主动权。

  四、发展绿色物流的法制环境尚未完善。在多头管理、分段管理的体制下,现行政策法规数量虽多,但相互之间有矛盾且难以协调一致。发展绿色物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物流企业的设立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手续繁琐等,限制了绿色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绿色物流的发展建议:

  一、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狭义的物流成本包括,产品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的人、财、物力之总和。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

  二、加强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管理从微观上讲,就是运用管理的基本职能,借助现代物流理念和现代物流技术,计划、组织、控制物流的基本业务活动,对物流系统各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优化,解决物流系统中供需之间存在的各方面矛盾,为物流系统和各类客户提供满足要求的物流服务。

  三、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配送车辆推广使用

  加快新能源货运车辆使用。加大政策引导和政府协调力度,制定新能源货车运营奖补办法,积极引导城市货运配送、商贸流通企业和快消品、农副产品、商超配送等领域,推广使用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清洁能源货运车辆。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货车商业运营,探索融资租赁等新型运营模式。

  2020年11月7日

  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确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商贸流通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物流配送等相关物流产业发展迅速。

  但总体上看,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

  物流业总体规模不大,传统物流所占比重较高;

  物流管理方式与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缺乏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企业和服务品牌等等。我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我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是河南省的东大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市应该起到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重要作用。陇海铁路、京九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105国道都在我市交汇,形成铁路、公路双十字交通枢纽。便利的区位交通条件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我国产业自东向西的梯度转移、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郑州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既获得了难得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我区只有抢抓机遇,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把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强劲的经济实力,才能把我区的经济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一)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培育物流企业发展。按照省政府统一布局,商丘综合物流园区是依托光彩大市场、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在陇海铁路以北、商亳高速公路以西、京九铁路和310国道交汇地

  带,规划建设以农产品、农资、工业品为主的豫东综合物流园区。积极引导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向园区集聚,使园区成为区域性物流企业聚集地,产生规模效益。

  (二)构筑功能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按照服务市场,分类搞活的原则,围绕农产品流通业、商贸流通业、制造业,分别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粮食棉花物流配送体系、商贸批发物流配送体系、连锁零售物流配送体系、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体系,以及特种商品物流配送体系。各物流配送体系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化物流服务网络。

  (三)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公共平台,提高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平台应根据实际需要,具备对配送、货代、仓储、运输、结算、客户、报关、数据交换、合同、采购、调度等相关物流流程信息管理功能。信息平台建设要具有开放性、模块化及适应性、及时性等特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四)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范发展一批具有现代商业特征的百货商场、大型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销售终端市场,形成功能完善、规模适中、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按照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加强企业管理,改造物流流程,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和设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五)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大胆引进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组成多层次、专业化的物流人才队伍;

  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和各类专业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现代物流教育。

  (六)建立物流行业协会。引导物流企业加强企业合作,建立物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收集发布、数据统计分析、企业间沟通和联系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物流行业自律管理,促进物流企业的协调发展,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同时有利于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

篇四: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存在的问题

  

  word专业整理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是安监部门的重要职能,贯穿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之中,对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监管水平,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全社会安全保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加强安全生产的三项行动之一。市安全监管局十分重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在各级安监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安全生产执法机构逐步建立,执法队伍素质稳步提高,行政许可全面展开,专项整治不断深入,计划执法有序推进,事故查处不断规范,对促进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行政执法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我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水平与执法能力仍然不能适应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需要,亟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执法强度不高。一是执法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需要。全市今年安监系统计划执法的生产经营单位2764个,市局今年直接检查的企业仅69个,全市还有大量重点企业和存在隐患的企业未纳入执法检查范围,特别是渣土车、物流运输车辆企业和危险物品经营小门店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的微小型企业尤为突出,几乎是空白状态。二是执法监察的覆盖率不高,全市工商注册现有生产经营单位37894户,今年1—11月,全市实际检查只有10937户,监管监察的覆盖率28.9%,其中直管三大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4969户,实际检查4478户,覆盖率只有90.1%,未达到全覆盖的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word专业整理

  目标。三是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次数不多,处罚力度不大。1-11月,全市各级安监部门对违法生产经营单位的行政处罚1975次,实施经济处罚216次、罚款额度343.26万元(包括事故处罚万元)、实际到位218.8万元,市局全年实施行政处罚8次。四是部分领域如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达2000余家,涉及30余个行业,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达20余万人,职业危害职业危害申报率不足60%。

  2.执法水平不高。一是执法检查质量不高,督促整改效果不佳。由于部分执法人员嫌执法程序严密、检查内容具体,到生产现场去的少,检查流于形式,为检查而检查;部分安监人员即使去了现场查也查不出隐患,查出了隐患却改不了,有的隐患常查常在,屡查不改。二是行政处罚办案质量不高,惩戒效果欠佳。从市政府法制办对我局开展的行政执法质量进行抽查和案卷评审看,在立案、调查、取证、陈述、听证、送达等程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区县局在行政处罚过程中,有的没有严格执行送达程序,有的案件没有按照规定时限结案,有的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主观随意性过大、不能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在具体的行政处罚幅度选择的过程中,一律按法律规定的下限或者上限处罚,没有做到按违法情节轻重区别对待,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有的失之于宽,而有的又失之于严;抽查乡镇(街道)执法案卷显示,有的执法行为无论是主体还是程序上,还不同程度上存在违法执法的现象,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行政许可受理程序不完整、送达程序执行不严格、换证程序未制定,受理资料不完备。有些格式文书未能与政务中心的规定相衔

  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word专业整理

  接。四是事故查处简单粗糙,警示教育效果不佳。有的事故调查程序执行不恰当,事故原因不清楚,调查取证不细致、事故分析不严谨,适用法律不准确,处理建议不严肃,责任追究不落实,整改措施不到位。调查报告要素不全,责任查处避重就轻,事故教训轻浮浅薄。五是政执法文书的使用不规范,有的地方不重视执法文书的使用,不按照规范格式填写,随意改动,对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没有如实记录,个别案卷使用其他部门的文书,有的地方自创格式,有的使用信函白纸等等。

  3、行政作为不积极。一是有的凭借法律之间的冲突、法律规定的模糊空间和法律依据以及技术标准的不配套、不完善、不细化,对行政执法事项和群众投诉举报事项能拖就拖、能推就推。二是行政执法有逐利化心理,对经济罚款处罚比较积极,对警告、责任改正等行为能力处罚和吊扣资格证书等资格罚实施较少。三是行政处罚执行和事故责任追究难以到位,全市各区县安监局历年来积累了大量行政处罚不到位而又不按时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四是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形同虚设。2008年以来,全市每年发生约30起左右的生产安全事故,除市局组织调查的事故外,各区县(市)安委会(安委办)没有因发生事故对负有监管责任的乡镇(街道)政府或部门提起过行政问责。

  4.执法中违法现象一定程度存在,一是执法主体不合法,有的区县(市)局对安监局法定职责的内涵和外延缺乏正确的理解,与相关部门发生冲突,执法主体出现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二是事故信息报送不准确、及时、完整,有的区县(市)和部门出于事故考核指标的压力,对事故信息报送有畏难心理和瞒报、谎报和漏报

  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word专业整理

  的的趋势。1—11月,市局接到群众关于事故信息举报7件,较去年大幅增加。三是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有的超越法律处罚上、下限规定处罚,有的行政许可不到现场核查,个别乡镇安监人员替企业弄虚作假等。

  二、原因分析

  1.

  执法依据不配套

  一是法律冲突制约了行政执法。《安全生产法》第81条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38条对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处罚规定不一致;《条例》第3条和《刑法修正案》和两高司法解释关于重大伤亡事故的规定不一致;《条例》实施后,事故查处和事故责任追究就出现了安全监管局(及其他监管部门)和调查组多个职能交叉重叠的主体和程序。调查组形成并经政府批复的“事故调查报告”能不能作为作为处罚决定执行和安全监管局行政处罚的依据,各界对此持有疑虑。同时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其他部门在责任追究执行中,变相撤销或追加行政处罚的现象时有发生,安监部门领导集体的“集体讨论”程序与经政府批复的“事故调查报告”是否具有同等功效与权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为基层事故调查与行政处罚带来了一定程序的难度,挫伤了安监执法人员的执法积极性。

  二是法律修改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部门履行职能。《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都列入了国家立法修改计划,但由于周期过长,到目前仍没有完成修改审议程序。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各部门职能调整加快,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防护职能转移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后,用

  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word专业整理

  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还缺乏许可程序、许可内容、许可条件的规定,致使行政许可无法进行,对安监部门加强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管带来一定程度的障碍。

  三是存在大量的立法空白点,为安全监管带来难度。如《安全生产法》已实施多年,在执法过程中遇到争议问题至今没有权威的解释,为正确贯彻执行法律带来难度。《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四个环节分别作出了规定和相关罚则,但对私自储存烟花爆竹及生产企业向零售者出售烟花爆竹却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仍需依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相应处罚,但处罚仅对行为人,而对私储物品和生产单位却没有罚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了使用的环节,但没有明确使用许可的主体、程序、条件等具体规定,致使危险化学品使用监管无法可依,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大量无主管部门的行业,同时国家加大新农村建设,农用车、船和农民自建房越来越多,而农村道路交通和农民建房却无人管,无法管,成为新的重大隐患。

  四是安全标准不完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部分安全生产标准老化、内容过时。如机械、有色金属加工系统等行业技术与生产工艺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而相关的粉尘防爆标准一直在沿用。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的体制,国务院有关部门各自制定自己的安全生产标准,种类庞杂,很多专业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之间存在内容重复交叉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经济组织形式以及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安

  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word专业整理

  全生产工作新问题不断涌现,急需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进行规范。同时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的采用,及时制定和修改新标准尤为必要。

  2.

  执法环境不优

  一是地方党委政府在处理经济发展和安全发展二者关系时难以平衡。在一部分领导同志头脑中“重发展、轻安全”思想明显存在,有的地方大刀阔斧招商引资、上项目,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担心安全检查多了、要求严了,影响软环境,人为限制各种安全执法检查,为安全执法检查设置障碍,对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新改扩建项目,不按程序办事,造成很多项目开工之日就是事故隐患产生之时。有的地方领导行政“干涉力”过大,“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为违法违规者说情,有的给安监部门领导加压,有的甚至直接干预对违法企业的查处、处罚,一个电话就能推翻行政处罚决定,行政执法不得不陷入放松监管的“怪圈”。致使执法人员在履行安全检查、调查处理、行政处罚等职责时很难到位,成为安监部门躲不过绕不开的最大障碍。

  二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生产经营单位人员的的文化基础知识、思想素质、法律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还参差不齐,不懂法和过分强调自己权利的状况同时存在,懂法的人在面对法律问题时,又不愿意严守法律的制约,现在社会上出现"钻法律空子职业人员,个别行政相对人受利益驱使,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淡薄,令执法工作辛苦劳累艰难,有的甚至暴力抗法,行政执法的环境日趋复杂。

  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word专业整理

  三是普通群众法律意识不强。有的群众缺乏权利意识,不重视也不关心维护自己的权利,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借助法律加以保护,只能无可奈何。有的群众缺乏义务观念,没有认识到自觉遵纪守法,支持和配合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对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心理上有抵触情绪,对行政机关执法活动不配合,甚至阻挠。同时由于地方部门利益、长官意志、关系因素、风俗人情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社会稳定与严肃执法等分寸难以把握等现实状况,行政执法缺乏一个良性的社会围。

  3.

  执法力量不强

  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专业性强、责任重、要求高、工作强度大,随着职业危害等监管职能转入安监部门,各级安监机构的监管范围越来越大。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一是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到目前,全市各级专兼职安监人员仅有771人,市局安监在编48人,而真正现场执法的只有20人。区县(市)局现场执法人员平均8.7人,有的只有4人,如高新区。而作为一线执法检查的乡镇安监人员,其编制的性质、数量、经费和工作内容远未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由于执法队伍人员不足,许多安监部门忙于机关事务而无暇到现场执法检查。

  二是执法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安监部门成立较晚,人员成份复杂,只有少部分人员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专业人员,大多数人员从其他部门调配而来,且年龄结构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虽然经过了培训,取得了安全执法证,但部分执法人员并没有系统

  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word专业整理

  地掌握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对行政执法的程序、规定了解不透,对有些违法行为的定性把握不准,有些执法人员面对庞大的执法事项感到茫然畏惧,对行政执法软件系统的使用更是束手无策,执法效率低下。

  三是执法条件不足。技术装备落后,执法车辆短缺、必要的检测手段和防护器具缺失,工作中还仅凭经验,借助听、看、闻、摸等手段,执法效能低下。部分区县安监部门和大多数乡镇(街道)安监站行政经费不足,执法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个别区县局靠罚没收入补充办公之用。有的县级安监部门安监执法人员政治待遇不高,有时甚至遭到粗暴对待,导致执法心态失衡,致使对执法工作的不敬业、不认真、不负责,难作为的不作为,易作为的滥作为。个别执法人员对待行政相对人态度冷漠,以不文明、不诚信的方式(变相的哄、吓、诈、骗)收集证据,想方设法的阻碍当事人行使申辩、复议、诉讼等救济权利,影响执法形象。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修改配套的地方实施性规章。加快《长沙市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规章的修订工作,将《长沙市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和《长沙市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办法》一并列入《长沙市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解决法律法规规定不具体、不明确、含糊笼统和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二是修改市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各项制度的修订,根据近几年新颁布的一系列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安监总局令和湖南省有关行政程序、行政服务规定以及市政府法制办有关要求,对市局关于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制度进行修订。三是建议省局尽快制定和出

  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word专业整理

  台《湖南省烟花爆竹管理条例》,减少或消除行政执法依据中的盲区和“空白点”。同时建议国家总局要加大立法调研,结合基层执法实践需要,解决安全监管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等问题。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创造一个良好法制环境。四是着手安全技术标准的清理,加快收集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解决安全监管中标准混乱的难题。

  2、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

  一是加大对各级领导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对区县和乡镇主要领导的安全教育培训,使他们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树立安全也是政绩的观念,在经济发展遇到安全问题矛盾时,不再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不再人为地干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并在安监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和经费落实上给以大力支持。二是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技术规程,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然后通过严格行政,公正、执法,切实把各项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全民安全意识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了解、理解、贯彻、配合、维护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良好环境。

  3、加强安全生产执法能力建设。一是充实一线执法队伍,各级安监部门在研究工作时,人员调配应向一线执法队伍倾斜,达到国家安监总局规定的县级安监部门执法人员数量不少于在编人员70%、市级60%的的标准,把既要懂业务又能熟练运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人员充实到执法队伍。乡镇要按照《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要求,确保机构、人员和经费到位。二是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度,创新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方式,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word专业整理

  使执法人员在实际执法行为中获得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果的经验教训,快速持续提高执法水平。三是提高安全执法的装备水平。根据经济发展和安全监管的实际,配备必要的行政执法用车、检测设备设施、防护装备和执法办案经费。四是切实加强执法监督。改变目前安监系统内部执法监督流于形式的被动局面,各区县(市)安监部门要成立相应的法制机构,健全内部执法监督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主体、严格执法程序、规范使用行政执法文书,通过内部协调沟通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劣质执法和违法行政的几率,减少外部监督的纠错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媒体曝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发生

  。五是善待执法人员。行政执法具有快节奏、高难度、高责任和高风险的特点,仅靠督促惩戒远远不够,还应当让执法人员在工作事业上有成就感,思想感情上有使命、精神世界上有充实感和归宿感,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执法的快乐。

  4、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一是全面开展计划执法和委托执法,按照安全生产社会创新管理的要求,市、现两级安监部门要把直接检查的企业数量和领域进一步扩大,把一些重点企业和存在隐患的企业未纳入执法检查范围。区县(市)安监部门要依法对所有乡镇(街道)进行委托执法,执法检查实现全覆盖。二是把执法过程和内容的重点突出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上来,严厉打击和制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和隐患治理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以强化执法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强化执法加强安全监管,以强化执法促进隐患整改,以强化执法增强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实现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防

  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word专业整理

  范转变。三是加大事故查处和事故责任追究,特别是严厉查处瞒报、谎报、迟报和漏报事故的行为。四是加大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工作力度。

  5、优化安全生产执法环境。一是争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与支持,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保驾护航。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是建立安全生产秩序、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手段。各级安监部门要理直气壮地向四大家领导汇报,特别是向党委、人大、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安监部门依法监管,依法行政,把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纳入人大监督的范围。二是争取司法机关支持,努力营造有利于行政执法的法治环境。将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适时送到法院、检察院等机关,使之全面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大力支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特别是当事人不能自觉履行处罚决定义务的案件,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同时积极与监察以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必要时获得配合与支持。三是争取新闻媒体和全体公民的支持,营造有利于行政执法的社会氛围。选择社会影响恶劣的事故案例和成功的执法案件在媒体广为宣传,增强社会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切肤之痛,从而支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创新投诉举报机制,完善来电、来访、信函、网上诉求等渠道,开辟网络链接以及与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互动等。同时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参与意识和举报奖励安全隐患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守法环境,形成强有力社会威慑力和社会监督力。

  学习资料

  整理分享

篇五: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存在的问题

  

  中

  文

  摘

  要

  通过了解目前县区安全监管的现状,以及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对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一些问题及对策。指出落实国家、省、市安监局的各项方针政策,县区安监局责无旁贷,必须搞好四个结合,以安全监管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以各职能部门为动力,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为重点,全面推进“三项行动”,强化“三项建设”,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基层;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对策

  外

  文

  摘

  要

  Title

  Primarysafetycontrol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

  AbstractByunderstandingthecurrentstatusofthecountysafetysupervision,andlearning"SafetyAct"andotherlawsandregulations,combinedwithpractical,someofthesafetycontrol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Pointedoutthattheimplementationofnational,provincialandmunicipalsafetysupervisionbureauoftheprinciplesandpolicies,thecountyinningsduty,mustdoagoodjobfourcombinationsofsecuritymonitoringcenter,thetownship-based,functionaldepartmentsasthedrivingforcecompaniesresponsibilityfortheimplementationofthemainfocus,andcomprehensivelypromotethe"threeactions"tostrengthenthe"three-building",therearesomeproblemsfor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Grass-roots;Safetysupervis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1引言

  县、区级安全监管部门是整个安全生产监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安监工作的前沿。其职能和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能否落实到位。安全生产监管方式,是安全生产监管的形式、内容和效果的统一,它关系安全生产监管的能力和效力,关系安全生产形势能否持续稳定好转。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选择与确定,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法定职权、监管范围与监管对象的总体水平。但目前基层安监局、乡镇政府、生产经营单位在监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促使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是地方政府和安监部门重要的任务。

  2安全监管,基层安监局存在的问题

  2.1监管能力有待加强

  基层安监局基本都是近五、六年间成立的,组成人员大多从基层其它撤并部门和乡镇抽调而来,具有相关监管专业知识的人员甚少,且从事安全监管工作的时间短,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这些安全监管人员不能正确理解领会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以及总局的工作部署,直接影响着监管工作成效,甚至有可能造成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

  2.2工作量大,力不从心

  由于安监局组建时间不长,在行政执法机关中属于“年轻”的队伍,除了履行综合监督职能外,还要负责工矿商贸企业的行业监管,所监管的企业少则数百,多则上千。单靠只有个位数的执法人员,要行使监督检查这样细致的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

  2.3缺乏专业人才,治标难治本

  为企业查找出一些事故隐患,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企业事故发生的机率。但安监局所监管的企业种类繁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还有其他各类生产企业,就危险化学品生产来说,各种产品的特性、生产工艺各不相同,专业性极强。安监局自身不可能配备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大多现场发现的隐患都是一些皮毛的内容。

  2.4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够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法制越健全,部门之间的协作越重要。因为法律授予各职能部门不同的管理权限,安监局行使某些监察职能时必然要涉及其他部门,有些方面的业务工作也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但目前是许多相关部门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是安监局的职责,抱有隔岸观火作壁上观的思想。

  3安全监管,乡镇政府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国家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各乡镇都成立了安委会并配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但在实际工作中乡镇主管安全的同志工作难度相当大,主要表现在:

  3.1乡镇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现在的乡镇人民政府只有安全责任,出了事故往往首先处理乡镇有关责任人。乡镇安全管理人员负有监管职责,却没有安全生产执法权,安全监管工作不能到位。

  3.2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配备明显不足

  县级以上皆已设立安全监管机构,人员配备基本到位,各企事业单位也按有关法律、法规配备了相应的安监人员,而乡镇一级由于种种原因,安全监管人员配备相对不足,目前各乡镇除分管领导外,大多只有一至二个专(兼)职安全员,而大量的安全监管工作仅靠一两个安全员是难以完成的,兼职安全员,那更难做好安全监管工作,这是当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

  3.3领导职务混乱,分工不明确

  有的乡镇分管安全的领导兼职过多,难以集中精力抓安全生产工作,从而导致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治,极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3.4信息不灵,监管工作无从下手

  由于乡镇安全监管人员调换频繁,临时性中心工作过多,导致多数分管领导不了解本职工作的性质,更不了解目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被动应付。

  基于上述情况,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多数不愿分管安全工作,主要是工作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又担心没有检查出引发事故的隐患而被追究责任,只有得过且过,听天由命。

  -2-

  4安全监管,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如果每个企业都把自己的责任履行到位,实现其本质安全,那么事故就没有发生的可能了。但目前无论是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还是企业自身管理上都存在一定问题。

  4.1安全意识不强

  主要负责人不能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安全生产条件来严格执行,个别生产经营单位连安全管理机构都没有设立,更不要说相应的建章立制、安全投入和培训教育了。

  4.2企业领导只重视生产效益,把生产与安全对立起来

  把效益放在第一位,把安全摆在第二位,认为只要效益上去了,出点事故也无所谓,有经济效益就有一切。思想认识上有严重的偏差。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生产组织上的主观臆断性,不能正确处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关系,导致了一系列事故的发生和效益的下降,甚至导致企业停产或关闭。

  4.3工作理念误差,导致违章违纪

  由于背离了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本质安全的安全工作理念。造成一部分职工,目无章纪,冒险蛮干。有的人为多拿奖金而违章违纪,对待“三违”现象麻木不仁。

  上述问题基本上是共性问题,如何解决?已有专家和有识之士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很多好的方法和建议。针对乡镇政府的有:1、给予一定的执法权;2、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站、所等。针对安监部门的有:1、建立适应安全监管需要的人才选拔激励机制;2、应鼓励安全监管人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积极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3、强化安全监管执法队伍执法能力,严格履行职责等。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方法措施就更多了,在此不一一叙述。

  5安全生产法律与政策的不一致

  《安全生产法》第53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而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规定中央企业的子(分)公司-3-

  由市级以上部门监管。《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而政策要求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依法关闭,而依法关闭又无法可依。《安全生产法》第9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而政策要求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大包大揽,事事牵头,如监管学校安全,实行交通安全四长负责制,牵头负责危化品运输安全等等。

  6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单一解决某个问题,犹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就目前的机构形式而言,安全监管工作安监局仍是主力军,基层安监局要充分发挥安监领头羊作用,带动乡镇政府、生产经营单位由被动变主动,把安全生产工作搞上去。要想彻底改善整体安全生产状况,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监管办法,因此,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考虑解决对策:

  6.1基层安监局必须搞好四个结合

  6.1.1安全监管,必须与专家队伍紧密结合

  基层安监局在加强自身业务提高的同时,必须和专家队伍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对重大危险源、人口密集场所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部位要严密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安监局和相关责任部门要盯死防好,督促企业认真整改,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生产必安全。

  6.1.2安全监管,必须与乡镇政府紧密结合

  乡镇人民政府是国家最基层一级人民政府,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广大群众,只有努力提高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生产现状,整体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将乡镇划为几个安全生产管理区,每个管理区的安全监管工作由安监局委派三至五名安监人员负责,结合几个乡镇政府的安全管理人员,不但对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管,同时对学校、乡村、人口密集场所、道路交通、农村建房、用电安全等的宣传教育、管理也要加强。和乡镇政府紧密结合的好处:一是减轻了安监部门的工作压力,上级的各项工作计划能得到及时安排部署,不会导致棚架;二是乡镇政府主管安全的同志工作有抓手,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三是可以改变监管人员相对不足的局-4-

  面,由过去的单兵作战形成团体作战,加大了监管力度。

  6.1.3安全监管,必须与生产经营单位紧密结合

  由于生产经营单位大多集中在县乡,一般工业发达县区,各类企业少则几百家,多则上千家。由于企业数量大、种类多,单凭安监部门进行监管,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安监局必须转变思想,改革监管方式,和生产经营单位紧密结合。分批分期(三至五年)将生产经营单位逐步规范,实施网络管理。⑴、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安全意识;⑵、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⑶、严格实行“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一种事前保障措施,它的实施有效地消除了各种生产设备和建设项目可能造成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对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新工程项目正常投入使用,防止事故发生都有积极作用。)⑷、对从业人员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提高操作技能;⑸、将企业的各类人才挖掘出来,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并以事故案例教育群众,让生产经营单位切实感受到安全生产的好处和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对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严格执法,该整改的责令其限期整改,该关停的提请政府给予关停。和生产经营单位紧密结合的好处:①、通过网络,及时把各项法律法规传达到企业当中去;②、及时掌握企业动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实处;③、有效把握重大危险源,督促企业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应急救援;④、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资料库,可以增强基层安监局的技术力量;⑤、发挥每个安全员的作用,使其成为基层安监局安全监管的得力助手。

  6.1.4安全监管,必须和相关职能部门紧密结合

  由于安监部门成立时间短,各相关部门对安监系统不太了解。安监系统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充分发挥安监职能的同时,发挥安委办职能,积极联系各职能部门,增进了解,相互配合。依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使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6.2建立适应安全监管需要的人才选拔激励机制

  要改变基层安全监管队伍专业人才奇缺,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低的现状,一方面必须有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激励机制。可以选拔一批年轻的、文化素质较高的、有责任感的监管人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培训方式,参加各种形式的安全专业培训和到大专院校再学习深造,对学有所成的人才给予适应的激励,就当前而言,应鼓励安全-5-

  监管人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积极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目前注册安全工程师偏重于中介服务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监人员参不参加,有无这种资质对从事安全监管工作并无硬性定,又缺乏激励机制,造成了企业一边学习热、考试热安监部门一边冷的局面。安监系统专业人才与企业管理人才不能同步扩容和提高,安监系统面临人才危机。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增加编制,招录优秀的大专院校安全专业毕业生充实到监管一线。要树立安监部门的权威,就必须下大力气抓队伍专业素质建设,努力建立安监部门的“人才库”,逐步实现“专家监管”。有了人才,监管中才敢说话,说内行话,才能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监管好中介服务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承担起政府赋予的安全监管职责。

  6.3强化安全监管执法队伍执法能力,严格履行职责

  目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不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安全生产执法队伍执法能力差,执法力度不到位,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不到位,起不了警示作用。要改变现状,首先要狠抓执法监管队伍素质建设,着力提高执法队伍执法能力,严格责任追究,要通过学习、培训,强化监管执法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知识水平,使之懂政策、法律,知规程、规范,熟悉相关行业安全技术知识,才能提高执法的自信心和准确性;其次,要加强监管执法队伍的作风建设,完善各项制度,鼓励大家勤学习、多思考、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到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6.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安全的浓厚氛围

  基层安监部门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将安全生产宣传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布局和“十一五”规划中去,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重大举措,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方法途径,积极倡导和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使社会公众自觉遵纪守法,杜绝“三违”现象。一是要利用新闻媒体,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广泛宣传“安全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使全社会形成共识,即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抓好“安全生产”这一世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二是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文化下基层,安全文化“五进”(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大力宣传依法治安,严格执法,大力宣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推动安全生产“五-6-

  要素”(安全技术、安全文化、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法规)落实到位,使全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加强工会组织、新闻媒体、社团组织以及社区基层组织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建立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机制,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好经验、好典型,揭露安全生产领域的各种非法、违法行为,及时曝光重特大事故;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制度,鼓励广大群众举报重大安全隐患和事故,并进行核实,定期公布调查处理结果,维护职工群众安全生产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安全的良好格局。

  6.5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各项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机制

  安全监管系统要想消除权力运行中的失职、腐败等违法行为,仅靠狠抓思想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源头上治理。首先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制度创新,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其次必须加快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同时强化责任制的落实,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上消除产生违法行为的“土壤”。建议将安全监管系统的行政许可权、行政执法权、执法监督权分开,交由不同的部门分别行使,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许可、执法、监督责任体系,切实防止安全监管工作中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杜绝发生不作为、乱作为和不廉洁现象。

  -7-

  结

  论

  通过了解目前县区安全监管的现状,以及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对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一些问题及对策。指出落实国家、省、市安监局的各项方针政策,县区安监局责无旁贷,必须搞好四个结合,以安全监管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以各职能部门为动力,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为重点,全面推进“三项行动”,强化“三项建设”。

  就目前的机构形式而言,安全监管工作安监局仍是主力军,基层安监局要充分发挥安监领头羊作用,带动乡镇政府、生产经营单位由被动变主动,把安全生产工作搞上去。要想彻底改善整体安全生产状况,必须做好基层安监局必须搞好四个结合,建立适应安全监管需要的人才选拔激励机制,强化安全监管执法队伍执法能力,严格履行职责,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安全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各项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才能改善当前基层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金峰老师,在我写本论文的时候给我提供很多帮助,还有其他一些老师和学生,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参

  考

  文

  献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