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提升(三)——人地协调观综合练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提升(三)——人地协调观综合练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1-08 13:38:02

李兴防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

(一)典题示例

(2022年重庆市选考,18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北部某村地下水丰富且埋藏较浅,土壤中水分过多,影响农业生产。在古代,当地百姓独创出“合瓦地”。人们在“合瓦地”上种植品质上乘的早熟特色产品——济渎红蒜。

红蒜一般在10月初播种,次年5月中下旬收获。近几十年来,由于“合瓦地”年久失修、暗渠逐渐干涸,红蒜品质下降,部分蒜农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图1示意“合瓦地”建造过程与结构。

图1

(1)“合瓦地”缓解了当地土壤水分过多和干旱对红蒜生长产生的威胁。请说明其原因。

(2)指出红蒜越冬时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并从“合瓦地”改善土壤温度角度分析红蒜早熟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当地部分蒜农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的行为?请表明态度并说出两点理由。

【思维流程】

【答案】(1)降低地下水水位,利于排水,避免红蒜受涝烂根;干旱时积蓄于水渠中的地下水蒸发可增加土壤水分,满足红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2)寒潮或冻害。

原因:天气寒冷时段,水渠中汇集的地下水水温高于土壤温度;热量向上传递,提高土壤温度;为红蒜生长提供热量,促进红蒜早熟。

(3)赞同:“合瓦地”年久失修,水渠逐渐干涸,“合瓦地”调节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作用逐渐消失;修复成本高;红蒜品质下降,经济效益减少;可保障粮食安全。

或不赞同:红蒜是特色农产品,经济效益高;该地地下水埋藏浅,易渍涝;易导致盐碱化,不利于种植粮食;“合瓦地”反映了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应加以保护;会使特色农产品红蒜消失。

(二)技巧点拨

1.“人对地”内涵

人类能动地适应环境、改造自然、开发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规避自然灾害,面对不合理利用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及对环境进行保护等一系列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人对地的影响分析方法

(1)人对地如何施加影响是合理的:一是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地球的原始面貌,影响方式是多样的,如开垦农田、筑坝引水、修建聚落、铺设道路等;二是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是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人对地干预的主要方式:一是人类通过对空间的占有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二是人类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

(三)对点训练

(2023·赤峰模拟)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高度集中,生态环境脆弱,2/3乡村人口外出打工。近年来,该地加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即通过工程机械措施,人工削斩山脚边坡,取土填沟、沟口筑坝,辅以排洪渠和边坡护理,将沟谷低产分散的耕地扩增为面积较大的良田。治沟造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此完成1~3题。

1.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大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地表径流,提高地下水位

B.完善基础设施,减少人口外流

C.改造水热条件,实行高产稳产

D.解决耕地不足,增加农民收入

2.治沟造地后为防止新造耕地大面积丧失,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

( )

A.合理设计排洪渠道,应对洪涝灾害

B.加固边坡护理工程,防范地质灾害

C.沟口筑坝坝上造林,减少风力侵蚀

D.取土填沟修筑道路,改善生产条件

3.制约当前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

A.土地承载力有限

B.乡村空心化严重

C.植被覆盖率较低

D.灾害性天气多发

【答案】1.D 2.A 3.B

【解析】第1题,由材料“将沟谷低产分散的耕地扩增为面积较大的良田。治沟造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可知,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大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耕地不足,增加农民收入,D项正确;该地区加大治沟造地工程不是为了提高地下水位,A项错误;加大治沟造地对于减少人口外流影响不大,B项错误;治沟造地对于水热条件影响不大,C项错误。第2题,由材料“降水高度集中,生态环境脆弱”可知,治沟造地后为防止新造耕地大面积丧失,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合理设计排洪渠道,应对洪涝灾害;该地区地质灾害较少;该地区主要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改善生产条件对于防止新造耕地大面积丧失作用较小。第3题,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虽有工程机械措施,但整治范围广也需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由材料“2/3乡村人口外出打工”可知,制约当前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是乡村空心化严重;土地承载力、植被覆盖率、灾害天气不是制约当前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典题示例

(2022年福建省选考,1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某区域(图2),森林、村寨、鱼塘和梯田等构成了动人的美景,其中鱼塘兼具为梯田储水的功能。该区域甲地的传统村寨食物自给自足;海拔越高,水稻和鱼的产量越低;鱼可弥补粮食不足。甲地森林茂密,保护较好;乙地植被矮小稀疏。2019年发生极端干旱事件时,甲地的干旱程度低于乙地,然而地表温度上升幅度大于乙地。图3示意该极端干旱事件对地表环境要素的影响。

图2

图3

(1)甲地的村寨中,海拔最低的村寨鱼塘总面积最小,请合理解释此现象。

(2)与甲地相比,分析2019年乙地地表温度上升幅度较小的原因。

(3)从甲地植被覆盖率的角度提出措施,并选择图3中任一与之关联的要素,说明该措施对缓解旱情的作用。

【思维流程】

【答案】(1)甲地海拔最低的村寨汇水面积最大,且可以从高处梯田、鱼塘和森林获得补给水源,无需更多鱼塘为梯田储水;海拔最低的村寨水稻产量最高,粮食相对充足,无需更多的鱼塘产鱼。

(2)乙地地处背风坡谷地,盛行下沉气流,高温温干燥(干热河谷),植被稀疏且耐热耐旱;极端干旱事件时降水减少,植被所受影响较小,植被覆盖率下降较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幅较小,地表吸收热量增幅较小。

(3)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不乱砍滥伐)。“地表水体面积”: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增加,补给河湖水量增加,地表水体面积增加。

“土壤水分”: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利于地表水下渗,土壤水分增加。

“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率提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蒸腾作用增强),地表温度下降,土壤蒸发减弱,土壤水分增加(或地表蒸发减弱,地表水体面积增加)。

(二)技巧点拨

1.“地对人”内涵

自然条件差异、自然资源及自然灾害等限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地对人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方式。

2.地对人影响分析的三大角度

(1)整体(或一般场合)角度: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非决定性条件。例如,煤铁资源丰富是发展钢铁工业的前提和重要外部条件,没有煤铁资源这个前提,不可能有相应的钢铁工业。但如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和我国宝山等地虽缺乏煤铁资源,但都发展了发达的钢铁工业,原因是大型船舶的出现,大幅度降低了运费,降低了煤铁资源的地域限制,解决了发展钢铁工业所要求必备的原料与燃料条件,从而发展了发达的钢铁工业。这些素材生动地说明煤铁资源的缺乏并未成为制约这些地方发展发达钢铁工业的“决定性”条件。

(2)局部(或特殊场合)角度:在特殊场合,地理环境会对人类活动起决定性作用。如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水源就会成为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建设水电站,水能的蕴藏量以及坝体选址条件就成了决定性因素。

(3)发展的角度: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减弱,间接影响加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趋向复杂化。

(三)对点训练

(2023·遂宁模拟)每年5月份,昌邑北部渤海沿岸的70万亩(1亩≈666.67 m2)盐田便迎来春盐收获季,当地在盐田布局风力发电设备,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图4为昌邑盐场位置图。完成1,2题。

图4

1.昌邑市春盐收获时间集中在每年5月份的主要原因是该月

( )

A.气温最高

B.蒸发旺盛

C.光照最强

D.风力较强

2.在盐田布局风力发电设备有利于

( )

A.提高盐田晾晒效率

B.降低晒盐的能源消耗

C.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D.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根据昌邑市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5月份不是气温最高的月份;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每年春季该地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春末尤为明显,适合晒盐,因此该地春盐收获时间集中在每年5月份;该地光照最强的季节是夏季;该地盛行冬季风和夏季风,5月不是风力强的季节。第2题,在盐田布局风力发电设备并不能提高盐田的晾晒效率;晒盐活动主要靠自然蒸发,并不需要消耗电能;风电设备的布设与运营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小,因此并不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昌邑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受海风的影响较强,在盐田布局风力发电设备有利于开发当地的风能资源,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典题示例

(2022年山东省等级考,17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图5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国内河道纵横交错。

图5

(1)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分析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

(3)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思维流程】

【答案】(1)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可利用的土地块小而分散。

(2)通过堤坝围垦,增加土地面积,扩大种植规模:沿江(河)堤坝便于防洪、灌溉,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种植条件;沿海堤坝防止海潮入侵,保护农田安全。

(3)顺应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发展桑基鱼塘,因地制宜;增强了农业生产对旱涝等灾害的承受能力,提高了物产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满足人口发展需求。

(二)技巧点拨

1.“人地和谐”内涵

人类运用工具和技术能动地改造、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同时自觉地运用科学技术作为杠杆,将人口总量和消费总量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形成和维持人地和谐的统一关系。

2.理解“人地和谐”的两个维度

(1)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媒介作用:一是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正面与负面作用;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变化。

(2)“人地和谐”基本思想:一是体现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的思想;二是体现确定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必须同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大体上相吻合的思想;三是体现利用地理环境既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的思想。

3.四大人地协调观

(1)科学的人口观:能够意识到人口剧增对环境产生的巨大压力,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具备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念,知道并能承担个人应担负的责任。

(2)科学的资源观:能够理解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的地域和时间内,资源几乎都是有限的,对非可再生资源能节约和综合利用,对可再生资源具有保护意识,能够承担阻止乱采滥用自然资源的责任。

(3)科学的环境观:能够辩证地分析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方式、强度及后果,维护生态平衡,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4)可持续发展观:能够理解并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结合现实中的各种地理问题,分析人地关系协调与失调的内在原因,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与措施,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

(三)对点训练

(2023·珠海模拟)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在该模式中将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通过科学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养鱼不换水而种菜不施肥的环保生产方式,图6为鱼菜共生系统的模式图。读图回答1~3题。

图6

1.图中甲乙丙丁环节依次为

( )

①清洁的营养液

②吸收养分

③脱肥后的营养液

④养殖排放的废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2.该模式的生产过程中绝对不能使用抗生素,是因为

( )

A.会导致鱼类死亡

B.会影响蔬菜生长

C.会破坏水体pH值

D.会影响硝化细菌的分解作用

3.由于该模式全程不使用农药,蔬菜生产如遭受蚜虫病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

A.人工挑选抗病虫害植株

B.引入人工培育的瓢虫

C.与处方农业相结合

D.对水体进行消毒

【答案】1.B 2.D 3.B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