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听想融合”:学生音乐欣赏的有效路径

“听想融合”:学生音乐欣赏的有效路径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1-06 17:57:01

丁芳

摘   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的音乐欣赏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关联多种感官体验的教学。聆听是音乐欣赏的基础,冥想是音乐欣赏的核心,融合是音乐欣赏的关键。基于“听想融合”的音乐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解读,还能促进学生音乐欣赏后的演绎抒怀,因此,教师应从听觉开始,充分注重“联觉”,引导学生在层次渐进的欣赏活动中深入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内涵。

关键词:小学音乐   听想融合   音乐欣赏   有效路径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学不仅要具有艺术性,还要具有科学性。具有艺术性的音乐教学,要求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要注重聆听,通过聆听获得对音乐的感受、体验;
具有科学性的音乐教学,要求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要注重冥想,通过冥想获得对音乐的认知。将学生的聆听与冥想结合起来,建构一种“听想融合”的音乐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听想融合”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深入聆听为主,适当地结合触觉、感觉、视觉等感官进行体验,促使学生在深层次、融合化、立体性的音乐欣赏中丰富情感体验,发挥创造想象。这样能引领学生在沉浸式的“听想融合”中培育“联觉”转换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

一、聆听:音乐欣赏的基础

音乐是一门以聆听为基础的学科。可以说,没有聆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欣赏。聆听不是机械地用耳朵听,而是与音乐作品相遇、融合的过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聆听,不是将学生机械、简单甚至盲目地“抛”入音乐的海洋,而是要唤醒、激活学生的音乐欣赏经验,调动学生的音乐想象,让学生的音乐欣赏成为一种具身认知行为。这样一种基于学生具身认知的聆听,才是一种深入、深刻的聆听。

引导学生的音乐聆听,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引导学生关注“听的内容”,即“听到了什么”;
二是引导学生关注“听的形式”,即“怎样聆听”。“听”的内容不仅包括音乐作品的人文主题内容,还包括音乐作品的音乐形式要素,如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调性、调式等。“听”的形式可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比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整体聆听音乐作品,然后引导学生分段聆听,展开局部性、细节性的聆听,等等。在聆听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沉浸其中,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在灵魂,获得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反思、批判音乐作品,做一个理性的、有判断力的聆听者。

好的音乐作品是百听不厌的,每一次聆听都会产生独特的心得。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划船歌》时,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整体聆听,让学生想象画面。其次,引导学生分段聆听。通过分段聆听,学生能认识到歌曲两个部分的旋律是不同的,第一部分旋律优美,显得悠闲自在,宛如在平静的海面上;
第二部分旋律音区移高,表现的是船工奋力划桨、驶向远方的情景。最后,在聆听该乐曲第二部分时,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身体律动,如“划船”“摇桨”等动作,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把握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等。在体验性聆听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效把握音乐作品的节奏、速度、调式等。

在引导学生聆听和欣赏一些节奏比较鲜明的乐曲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规律的动作,如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跺脚、拍手、拍腿、拍桌子等等,引领学生在鲜活灵动的体验中深入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例如,在带领学生聆听《动物狂欢节》管弦乐组曲时,其中一组《母鸡与公鸡》非常生动形象,学生很感兴趣。于是,笔者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母鸡与公鸡的差异,随后引导学生巧妙利用“弹舌”“拍手”等方式,区分公鸡与母鸡的出场,先是“母鸡组”,再是“公鸡组”,最后是“母鸡组”和“公鸡组”随着音乐的节奏融合在一起。这种生动有趣的体验,能让学生深刻体验到该音乐作品的活泼生动、热闹丰富,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加深了体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聆听不是简单地“听”,而是将聆听与身体律动、画旋律线等相关的活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听得深入、听得具体、听得到位。同时,在音乐聆听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音乐作品丰富的语言、巧妙的结构、多变的节奏等,让学生由“听”到“想”,获得新鲜的聆听体验,学会捕捉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在丰富多元的倾听中逐渐积累聆听经验。

二、冥想:音乐欣赏的核心

音乐不仅是聆听的艺术,更是想象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冥想、联想。通过想象,学生能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音乐想象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有了无限的可能。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时,往往会用一些具体的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用一些图解化、公式化、脸谱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所谓的音乐理解。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会折断学生音乐想象的翅膀,禁锢学生的音乐想象,影响学生的音乐欣赏。

真正的音乐欣赏,要求教师要赋予学生音乐想象的充分可能,要拓展学生音乐欣赏的可能性时空,让学生敢于欣赏、善于欣赏、乐于欣赏。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潜质,发掘学生音乐欣赏的潜能。音乐想象,通常是将音乐作品的聆听与画面、生活事件、个人感受、体验等结合起来。如此,音乐欣赏既能让学生把握音乐形式要素,还能引导学生揣摩音乐表达的内容以及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此外,由于不同的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欣赏与感悟往往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音乐欣赏的个体性差异,鼓励学生交流音乐欣赏心得,拓宽学生音乐审美与欣赏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的《小狗圆舞曲》时,学生通过整体性的聆听,能捕捉到該音乐作品欢快、活泼的节奏与旋律,进而能自然地联想到生活中小狗欢快玩耍的画面,而乐曲中安静、优美的旋律,也能让学生想象出小狗安睡的画面。而第三段重新恢复到热烈、欢快的旋律,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在互动交流中,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能形成深刻的感悟。

再以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花之圆舞曲》为例,该音乐作品选自舞剧《胡桃夹子》的第二幕,学生在课前已经通过绘本故事了解了相关的内容,但对聆听欣赏还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性的倾听中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情绪,感受音乐作品中欢乐的情感。在聆听之后,有的学生说:“乐曲一开始是用圆号演奏的,演奏出来的感觉特别欢快,很奇妙,像是在热烈欢迎玛丽,我感受到了玛丽很受糖果仙子的欢迎,同时她第一次来到这么奇幻的地方,肯定有些好奇。”有的学生说:“主题B中先用较为柔和的提琴演奏,紧接着长笛又马上演奏起来了,感觉乐器之间在互相对话,我感觉玛丽在派对上应该玩得特别开心,看到了很多新鲜的事情。”学生在深入聆听后,能深刻体验到音乐所营造出来的丰富意境,充分感受到随着音乐心灵飞扬起舞的感觉,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想象是音乐欣赏的翅膀。教师要放飞学生音乐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乘着音乐想象的翅膀,向远方自由飞翔、翱翔。音乐想象拓展、延伸了音乐欣赏的边界,让音乐欣赏不断走向丰富、博大、深邃。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留白,赋予学生充分的想象时空和权利,给学生创造一个音乐欣赏想象的自由天空,深化学生的音乐欣赏。

三、融合:音乐欣赏的关键

音乐欣赏不是单一感官的感知,而是多种感官的融合。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音乐的聆听与想象结合起来,进行“听想融合”。“听想融合”是学生音乐欣赏的一种应然状态,强调多种感知、思维、想象的融合,是学生音乐欣赏的关键。“听想融合”能助推学生的音乐欣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通过融合性的音乐欣赏,学生能真正感悟音乐,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其音乐欣赏会更有效、更灵动、更生动、更丰富。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的音乐感知与思维、想象等融合起来,给学生打造一个立体性的音乐欣赏时空,从而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发掘学生音乐欣赏的潜能。以欣赏谭盾《地图——听音寻路(片段)》协奏曲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设计人物与大提琴、乐队的对话,促使学生在倾听、欣赏与演奏中感受乐曲中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真切地感受谭盾音乐作品的特点,体会到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怀念与热爱,感受他寻根、寻路的赤子之心。这不仅能让学生在聆听与冥想的融合中提升艺术欣赏能力,还能切实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小星星变奏曲》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美,还要引导学生展现美、创造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聆听音乐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片段,从而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的变化。其中,在引导学生欣赏第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音乐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引入梵高的代表作品《星空》,引导学生借鉴美术中的线条、图形等来表达音乐聆听的感受、体验,从而创设一种优美恬静的情境。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感受到一种静谧之美。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尝试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借助音频编辑软件观察声波图像,从而丰富学生的视觉思维,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线条、不同的颜色来表现音乐作品,捕捉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产生的通感体验。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变奏手法”在模拟键盘弹奏属于自己的变奏曲。在融合性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将动手、动脑、动耳等结合起来,为学生的音乐欣赏创建一个自由、和谐、愉悦的音乐学习时空。

学生的音乐欣赏是一种整体性的欣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鼓励学生的冥想、想象,将聆听与想象结合,引导学生展开个性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促使学生全方位、多维度地融合感受、体验、想象、表达与创造,形成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主动把握音乐作品,表现音乐作品,学生的音乐欣赏才能成为学生本质力量的显现。

綜上所述,音乐欣赏要回归音乐的本真。基于“听想融合”的音乐教学,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音乐欣赏过程成为体验音乐美好、感受音乐魅力的过程。只有将“听想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音乐感知、理解、表现与创造。在“听想结合”的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解读,还要促进学生音乐欣赏后的演绎抒怀,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力、判断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立美力”、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赵智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欣赏课堂中的应用:以《顽皮的小闹钟》为例[J].华人时刊(校长),2023(10):80-81.

[2]林丽.“联觉”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有效应用的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23(27):120-122.

[3]叶琼红.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17):165-167.◆(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音乐欣赏小学音乐 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研究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分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10期)2016-11-04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8期)2016-10-20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企业导报(2016年8期)2016-05-31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