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高考试题聚焦“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分析与思考

高考试题聚焦“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1-06 17:19:02

张宁 陈颖颖 杨彩萍 王梅

一、高考聚焦“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试题设计

基于连续两年“5+3”高考新模式后的高三教学经验和最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研究,发现“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江蘇省乃至全国多个省份高考命题和考查的重点。2018年该考点在各省区考查重视度较低,表现为全国各地公布的9份高考试题,其中仅4份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考查。但接下来四年各地考查重视度明显升高,尤其是2020年,全国各地公布的10份高考题中有9份考查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江苏省高考对这一考点尤为重视,除2019年外,其余四年高考均考查了这一知识点(表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核心内容包含三大规律性表现,分别是“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对最近五年高考试题分析后发现(表2),2020年和2021年多数地区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查,连续两年“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带谱”成为考查“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热点。2022年考及“地理环境差异性”的6省区中有5省是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角度展开的,其中包含江苏省。因此,从考点轮换的经验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很可能再次成为包括江苏省在内各地区的2023年高考热点,各地高考备考有必要提前做好准备。

从表2中2020年和2021年的相关考试题可见,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查“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高考试题,其材料情境多涉及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的特殊分布,而设问又多指向森林带特殊分布的原因,如2021年全国乙卷第11题、天津卷第7题、2020年全国Ⅰ卷第11题和江苏卷第13~14题等题目。表2中2021年辽宁卷第13题、河北卷第12~13题、2020年全国Ⅰ卷第10~11题、全国Ⅲ卷第11题、山东卷第13~15题等题目的难度系数值多为0.4,表明于学生而言,“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特殊分布的原因”类问题难度较大。这些题目通常是复习“地理环境差异性”“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经典题,适合深挖与拓展。因此,本文认为“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特殊分布原因”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难点所在。为充分备战高考,加深理解认识,方便与各地生师生交流探讨,本文将对“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特殊分布原因”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

二、聚焦“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特殊分布原因”探索分析

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的特殊分布有多种情形,为便于分析探讨,本文设定了一个森林带在垂直带谱中正常分布的理想参照模式(图1)。森林带的发育和分布从基带开始,向上依次发育不同水热条件下的森林带,直到达到当地水热条件满足森林带发育的最上限理论高度。最为常见的特殊分布表现为三类:下部没有发育森林带、森林带向上未达到理论上限高度、森林带在水平方向仅分布在局部坡向。

对我国不同地区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后,发现“下部没有发育森林带”的原因常见以下四种:第一是气候干旱缺水,在我国西北地区最为典型。西北地区的山脉基带发育荒漠带,向上发育草原带,之后才出现森林带。山脉分布区的干旱气候无法满足森林带发育的水分条件。第二是逆温导致谷底冬季严寒而无法发育森林带。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海拔高且有积雪冰川分布的山谷地区,如新疆伊犁河谷。林木在冬季逆温层所在的山腰一定高度带内生长良好,而在谷底生长受限。第三是焚风效应导致山麓地带气候干热,森林带无法延伸至谷底,这种情况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的干热河谷多见。第四是地势低洼且冻土发育,使排水不畅,地表过湿。这一原因导致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河谷盆地发育了湿地,森林只能生长在山坡上。

经过对国内外相关材料整合分析,发现“森林带向上未达到理论上限高度”的原因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风力大、土层薄、坡度陡、海拔低。山顶风力大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一些山脉林线附近幼树无法成活,限制了森林的分布高度,使林线附近树木畸形发育出“矮曲”形态。土层薄使得菲律宾保和岛拥有了“巧克力山”的别样景观。该岛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充足的降水,将石灰岩小山包上的土壤冲走,高大的热带乔木无法生长,和缓的山丘上只能长满草被,旱季草被枯萎呈现出巧克力色。坡度陡峻的地形,导致水土难以存留,给森林向当地水热条件能够满足生长的林线高度蔓延造成障碍。这在我国四川阿坝山区、黔贵喀斯特峰丛洼地地区、以及“顶平、坡陡、麓缓”的南方湿润丹霞地貌区极为典型。此外,地处我国热带、亚热带的一些山脉,如海南五指山、广西大瑶山、江西黄冈山、安徽清凉山等,由于山脉海拔低,尽管水热条件充足,森林也永远无法达到理论高度。

“森林带在水平方向仅分布在局部坡向”这类情况在景观上的突出表现是山脉的一坡生长森林植被,而另一坡生长草灌丛。这种现象被称为山脉“阴阳脸”,我国西北、北方和南方地区都存在此种现象。我国西北地区的天山、阴山、祁连山以及我国北方的燕山地区,“阴阳脸”表现为“阴坡林,阳坡草”。这些地区气候干旱,只有在温度较低的阴坡,因蒸发弱才可能具备树木生长的水分条件。我国南方地区的四川二郎山,西坡生长湿润的常绿阔叶林,东坡只生长干旱草被,连灌丛都很少见。当地出现“迎风坡林,背风坡草”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西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而东坡处在背风坡,降水极少。综上所述,不同地区的“阴阳脸”现象本质上都是水分差异引起的,水分条件优越的一坡才可能发育森林带。

除以上三类情况外,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的特殊分布,还有其他表现。例如,森林带的上限边缘分布不规则,表现为斑块、分散、不整齐的“过渡型”林线。美国落基山脉东坡,针叶林组成的林线不规整,呈斑块状镶嵌在山坡。这是由于积雪分布不均匀,影响了适合森林生长的土壤温度。洼地积雪覆盖时间过长、土温低,而地形隆起的地方积雪融化较早、土温较适宜,因此,树木只能斑块状分布在地形隆起的地方。不只是积雪,树冠的繁茂程度及形态也会影响土壤温度。如果树冠严重削减光照,会使根部土温低,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不利,进而使森林分布的海拔上界受限。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的特殊分布还可以表现为森林带分布位置发生变动。主要原因是森林带生长环境受到外界干扰。自然干扰主要来自风、火、冰、雪、病虫害、火山活动等自然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直接机械损伤;
人为干扰常由开垦、放牧、采伐、开矿等人类活动引起。此外,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山地林线出现了升高的现象,如我国长白山、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的火山群。

三、总结与思考

1.总结

综上所述,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的特殊分布有多种类型:下部没有发育森林带、森林带向上未达到理论上限高度、森林带在水平方向仅分布在局部坡向、山地林线形态不规整以及山地林线位置变动等。每种特殊分布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为行文方便,下文将以上情形分别简述为“下部未发育”“上限未达”“坡向差异”“其他”。

“下部未发育”的主要原因:基带气候干旱少雨、地形逆温导致基带冬季严寒、焚风效应导致基带地区干旱炎热、冻土存在导致低洼地土壤过湿。“上限未达”主要由山顶风力大而影响树木生长、山体坡度陡导致水分和土壤不足,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层薄至无法支撑高大乔木生长,以及山体自身高度低于当地气候林线高度等原因造成。“坡向差异”情况在我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我国南方呈现“迎风坡林、背风坡草”,而我国北方和西北则呈现“阴坡林、阳坡草”,但以上“阴阳脸”现象本质都是受水分影响。“其他”情形的特殊分布可能因积雪覆盖或树冠遮挡光照而使土壤温度低引起林线不规整,也可能因气候变暖、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等干扰发生位置变动,本文将以上结论以“树木”形态的思维导图来呈现,“树干”展示所研究的问题,“树枝”展示森林带特殊分布的常见类型,“树叶”展示相关原因(图2)。

2.思考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各地高考的重要考点[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近几年高考考查“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热点方向,“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特殊分布原因”作为“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知识内容的一个切入点,在各地高考中往往会成为难点。从高考备考和交流探讨的目的出发,本文归纳了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特殊分布的类型与原因。尽管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特殊分布的类型多样,但进一步分析可将引起森林带特殊分布的因素概括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类。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地形(包括坡度、海拔)、水源、土壤(包括温度、肥力、土层厚度)、自然灾害;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垦殖、放牧、采伐、开矿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以上因素不仅影响着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的特殊分布,同样也会导致草原带、草甸带、积雪冰川带等其他自然带出现特殊分布,也是山地垂直带谱形成的影响因素[2]。理解这一规律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融会贯通和迁移应用。

山地森林植被的特殊分布主要受气候、地形、水文、土壤、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人类活动亦是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统观高中地理全部知识内容,可发现地理是一门关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人类活动”的学科。这些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处处都能体现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亦能解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通过聚焦高考一个考点,便关联了高中地理的全部核心内涵。因此,对“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特殊分布原因”进行研究,有利于启发高中学生抓住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构建起基于地理本质联系的知识框架体系。

研究学习“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带特殊分布原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3-4]。地理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本文虽仅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一个小切入点,但却揭示了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出发,学习和应用本文所探讨的问题现象,有利于锻炼学生运用综合思维解释新情境中的地理现象,形成对不同区域的正确认知,并在人地协调观念的指导下,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俊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J].地理教育,2018(10):32-36.

[2] 孫建,程根伟.山地垂直带谱研究评述[J].生态环境学报,2014,23(9):1544-1550.

[3] 李平卫,卓金燕,陈展图,等.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设计——基于徐霞客游历足迹[J].地理教育,2022(8):26-29.

[4] 丁夏男.综合思维视域下解题思考路径分析及教学建议——以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为例[J].地理教育,2021(10):32-37.

猜你喜欢 分异山地考查 山地草甸青海草业(2022年2期)2022-07-23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1年3期)2021-06-09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1年3期)2021-05-14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19年5期)2019-08-27山地之旅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山地之美——雨补鲁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重庆市臭氧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7年9期)2017-03-16平泉县下营坊杂岩体分异演化及其成岩成矿河北地质(2016年4期)2016-03-20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