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富春第一幼儿园 骆云霞
家园共育不仅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而且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幼儿的发展加强联系、相互沟通,即家长需要了解幼儿园的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而与幼儿园达成共识,从而使家园共育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但是纵观目前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时的家园合作状态,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下周我们即将开启“甜蜜蜜”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开始之前请您配合做好以下工作:①和孩子共同收集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糖果,如棒棒糖、跳跳糖……
当一个新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启时,教师最常用的通知形式是结合主题活动中的一封家长信以短信、微信、校讯通或张贴在家园栏的家长信等形式,告知家长开启主题活动时需要配合做的一些事情——这种温馨家长信看似内容详尽,实则没诚意。
亲爱的家长朋友:因明天的教学活动“水果的秘密”需要观察比较各种水果内外的不同特点,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水果,明天带来幼儿园……
在主题行进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以教学活动的需要、环境创设的需要等以任务形式发送各种亲子作业短信,可以说这一形式贯穿整个主题的行进过程。这种形式看似教师做到了尽职尽责,却让家长准备得手忙脚乱。
目前我园所开展的主题活动家园合作模式为:教师单项布置,家长单独完成,特别是小班幼儿各方面能力都相对薄弱,收集、制作的过程更多是由家长包办代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是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在主题活动推进过程中,家长要为幼儿提供能够让他们感知、操作和体验的材料,所以家园合作不可避免。
小班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行动和动作进行,学习方式多是模仿学习。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努力让“家园深度共育”成为幼儿主题学习的助推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配合与支持上。笔者思考从“以园带家巧搭学习支架”“家园同行共建学习路径”“家园共行重塑学习结构”三条实施策略来开展“家园深度共育”,最终助推幼儿深度学习(见图1)。
图1.“家园深度共育”实施网络图
我们以小班主题学习活动为例,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家长认可幼儿园的主题学习模式,激发家长家园合作的内驱力,使家园合作既有温度又有深度,进而促使幼儿在主题学习中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家长的可协助内容以及主题活动行进中的需要,通过记录式、问题式及填空式支架,为幼儿和家长提供多种支持,让亲子积极地建构主题知识、经验和能力,从而丰盈幼儿的主题学习经验。
1.记录式支架:在记录中了解主题脉络
记录式支架是指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亲子调查表,并在表中明确指出亲子合作时家长和孩子需要做的事情,或罗列开展亲子活动的多种形式——以小班幼儿能操作的形式进行记录,并让记录表保留在整个主题活动过程中,供所有幼儿翻阅和交流(见表1、表2)。
表1.一起寻找“甜蜜蜜”
表2.甜点制作表
“甜蜜蜜”家长信中所提到需要收集的物品有:①和孩子共同收集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糖果,如棒棒糖、跳跳糖……
我们以照片的形式让幼儿依据提示去购物点寻找相应的糖果。“你找到了吗?”“我来认一认。”最后家长和孩子达成一致买回2~3种糖果。
从前期的想做什么到购买材料再到最后制作,有了记录式支架表——甜品制作表,亲子之间便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教师根据主题活动中所需要的资源和材料设计记录式支架表,这种以表格为载体的记录式支架表,让家长有了陪伴孩子走进超市、小店寻找糖果的机会,进而在寻找的过程中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当然,教师亲自梳理记录表也是对整个主题活动熟悉的过程——将主题开展中需要收集的糖果及材料一次性地呈现在记录表中,避免了主题行进中发布命令式的家园合作任务。
2.问题式支架:在寻找中激发主题兴趣
问题式支架是指当教师发现幼儿在主题活动和/或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兴趣点时,可以设计一些指向明确的探究性问题,让家长带着问题支持幼儿探究学习。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们在草地上收集喇叭花籽。一群孩子突然对大树下的洞洞产生了浓厚兴趣,只见他们围坐在一起开启了话题讨论。
可可:“洞洞里面有只小蜗牛。”
哲哲:“小蜗牛在哪里啊?奇怪,我怎么没有看到呢?”
在连续几次的草坪游戏中,幼儿都会去看一看洞洞——他们一会儿讨论“洞洞里住着谁?”一会儿在洞外盖点草,一会儿说要叫保安叔叔来侦查。
基于幼儿的兴趣,教师预设了两个问题,让家长陪伴幼儿在家中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探究。问题导向如下:谁住在洞洞里呢?洞洞里面一定住着小动物吗?随着主题活动的持续深入,幼儿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和新的兴趣点,这时教师需要再次预设问题支架让家长陪伴幼儿再次寻找。
在亲子共同搜集信息之后,教师与幼儿开启了“谁住在洞洞里”的谈话活动,显然幼儿对于整个主题活动的探究兴趣更浓厚了。
3.填空式支架:合作中深入主题内容
填空式支架一般用于需要家园合作的作品主题学习。因小班幼儿无法独立完成某些内容,所以教师让幼儿在园完成一部分,剩余的一部分留着回家填空完成。一半支持一半留白的合作形式,弥补了园所无法深入开展某些活动的缺陷——既能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主题学习情况,又能让家长在和幼儿合作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园所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
共建亲子陪伴内容是吸引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尝试改变以往幼儿园任务式、命令式为主的家园合作方式,而采取合作式的形式与家长共建主题活动内容。
第一步:共商方案,了解需求
伴随着主题活动的行进,经常会有一些需要亲子参与的活动来助推主题走向高潮。家长们也会提出一些需求,我们组织家委会进行协商,倾听家长的想法,一起制定详细、周密的活动方案——这样既能了解家长的需求,又能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推进进度。
第二步:合作共建,有序实施
与家长共商完成主题活动方案后,我们按照方案组织家长和幼儿有序开展创建工作。以家长提出的“寻找秋天”活动为例,我们一起共建了工作小组分工表(见表3)。
表3.“寻找秋天”工作小组分工表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园共建式的秋游方案,让家长们主动承担起了组织活动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家长的积极性与以往我们所要求的陪同式秋游有极大的不同。
第三步:沟通反思,积累经验
家园尝试共建学习内容和路径是一个由幼儿、教师及家长全方位参与并不断反思与创新的动态过程。因此,从方式设计到实施,家园间还应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为下一次的共建积累经验。
在亲子陪伴形式上,我们要以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动态形式吸引家长参与其中。
1.走出去:让主题学习更立体
小班幼儿是在生活中通过体验、操作感知去习得一些知识。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幼儿走出园所大门,在广泛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获得体验,促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2.请进来:让主题学习更丰富
来自各行各业的幼儿家长是一份丰厚、宝贵的教育资源,它很好地补充了幼儿园教育在某些方面的资源空缺。在主题活动开启前,我们主动把课程安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通知在微信群里,并征集家长作为参与者来班级中“做客”,这种方式能够让家长在参与主题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身的教育价值,进而促使家园共育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通过三条实施策略来开展“家园深度共育”,不仅改变了家园合作之间的关系,还促使家长从走近主题活动到走进主题活动。
以往主题活动中的家园合作更多的是以教师单项布置、家长单独完成为主,说是亲子合作,但是收集、制作的过程多是由家长包办代替。当我们为幼儿与家长搭建学习支架之后,家长会主动去了解幼儿园当下的主题活动,而在与幼儿一起完成调查记录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走近主题活动,进而深度了解园所文化。
“立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等多方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动活动,一改以往幼儿园决定所有工作的“平面状态”,彼此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建幼儿主题学习路径、共行重塑学习结构,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的学习真正融入到生活和自然中,让学习变得更加立体生动。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主动与家长合作,使家长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指导幼儿进行主题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这种家长助教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能让家长从被动走向主动。
现代教育生态学研究认为,家庭是幼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奠定了孩子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因此,我们提倡在家园之间进行深度共育,即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学习与体验,家长与教师相互配合,以达到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