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初探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初探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1-04 17:38:01

袁梦阳,朱银峰,傅佳青

(1.宁波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021;
2.宁波工程学院学生处,浙江 宁波 315021)

计划行为理论涉及高校体育锻炼、网络道德、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余保玲[1]等人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校园内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以提高大学生有关体育锻炼的认知和行为等;
王本贤[2]等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为分析了大学生关于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创业教育的相关建议;
关诗扬[3]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大学生产生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增强对学生的管理以及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等方式来对大学生的学业拖延行为进行干预。综合以上文献研究,计划行为理论[4-7]涉及高校的领域包括体育锻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领,但该理论方法未能体现到垃圾分类这一与高校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精准地进行垃圾分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目前,高校校园内垃圾日平均产量多,分类难度大;
师生的垃圾分类知识欠缺,垃圾分类意识及相关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充分了解大学生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的掌握和垃圾分类意识的养成,得到影响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的基本因素,并针对以上因素探索构建垃圾分类教育工作体系,提高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保证分类工作能够科学精准进行,促进高校学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树立和绿色校园建设。

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分类的合理性及准确性直接影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的顺利实施。然而,大学生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组成群体,无法做到科学精准分类,会造成可利用资源的流失、土地的水源以及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行为的参与态度愈正向时,个人的垃圾分类行为意向愈强;
对于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观规范愈正向时,个人的垃圾分类行为意向也会愈强;
对于垃圾分类的参与态度与主观规范愈正向且知觉行为控制愈强时,个人的垃圾分类行为意向也愈强。

(一)参与态度

态度是指大学生对垃圾分类行为所持有正面或负面的感觉,亦指大学生对垃圾分类这一特定行为的评价经过概念化之后所形成的态度。因此,大学生作为垃圾分类的主体,其参与态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道德认知、内心情感以及危害后果等。通过影响大学生垃圾分类的参与态度影响其进行分类的动力,从而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产生影响。道德认知是指大学生自身对垃圾分类行为的道德关系,以及对如何处理垃圾分类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认知,包括垃圾分类行为能够使其满足感得到提升;
不进行垃圾分类会使别人对其认同感降低等。大学生通过提高自身对垃圾分类的道德认知,并将道德认知转化为内在动力,进而促进其垃圾分类行动。内心情感是指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包括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能使其感到骄傲和自豪;
不进行垃圾分类会使其感到十分愧疚和自责等。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内心情感能够决定其是否进行垃圾分类,通过调节大学生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内心情感,使其在实际行动上更加注重分类。危害后果是指大学生不进行垃圾分类行为发生后所导致的事实性的客观损害以及主观的社会危害,包括不进行分类会导致环境污染;
不进行分类会造成生活质量一定下降等。大学生在对危害后果进行分析后,能够增强自身的分类意识,同时能够转化为分类行为。

目前,部分大学生垃圾分类工作参与态度消极,分类工作开展效果不佳。在进行分类过程中,道德认知不清晰,未能将垃圾分类工作看作被全社会认可的行为,未能将垃圾分类标准视为严格检验的行为;
内心情感不深刻,垃圾分类现象未能渗透其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分类行为无法起到积极作用;
危害后果认知不清晰,未能认知到不进行分类对生存环境造成的损害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垃圾分类作为校园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难度大与大学生参与态度息息相关。而大学生垃圾参与分类态度消极,不仅是道德认知不清晰,也是内心情感不深刻,同时是对危害后果认知不清晰。

(二)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指大学生对于是否进行垃圾分类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亦指在预测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行为时,对个人的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团体或个人对其是否进行分类行为影响作用的大小。大学生参加垃圾分类的主观规范主要受个人意识和从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影响垃圾分类的主观规范来影响分类动力,进而影响分类行为。个人意识是指从意识的个人角度对垃圾分类行为的认知,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大学生的生活条件、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社会氛围以及个人实践等。大学生的个人意识随着自身生活、学习、实践过程的变化而改变,在各种因素的错综影响下,形成了各有特点的个人意识。在垃圾分类过程中,个人意识包括在日常生活中认为进行分类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室友或者教师不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很难进行垃圾分类等。大学生可以通过树立正确分类的个人意识,或通过分类的群体意识影响个人意识,将垃圾分类的个人意识转化为分类动力,从而促进垃圾分类行为。从众行为是指在全社会进行分类的影响下,大学生改变自身的态度,放弃自身原先不分类的想法,产生与多数人一致的分类行为。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对垃圾分类行为的了解程度、所处环境因素、个人的心理特征等。大学生的从众行为主要受身边同学和室友的影响,包括在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很大程度受室友的影响;
周围同学进行垃圾分类,自己也进行分类;
当周围同学愿意进行垃圾分类时,自己会顺从这些压力等。大学生在了解垃圾分类现象后,通过对实际存在及可能出现的社会压力,做出符合社会的垃圾分类行为,甚至有可能抛弃原来自身不分类的想法。

目前,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主观规范性差,分类实施效果差。在进行垃圾分类过程中,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个人意识,未能将垃圾分类行为视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且未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
从众行为影响性大,大学生受周围室友和同学,产生从众心理,无法坚持原有进行分类的做法。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垃圾分类工作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效果不佳。

(三)知觉行为控制

知觉行为控制是指大学生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认为自身掌握资源和机会能够完成垃圾分类的经验越多,预期的阻碍越少,知觉行为控制越强,包括内在知觉行为控制和外在知觉行为控制两种。内在知觉行为控制受自身认同感、内心满足感和自身忙碌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自身认同感是指大学生本身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同时能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
内心满足感是指垃圾分类的需求得到实现时的感受,当其进行垃圾分类时,内心的需求得以满足;
自身的忙碌程度是指接受过多的任务使大学生感受到忙碌的程度,当工作任务较多时,其忙碌程度较大。内在行为控制主要包括进行垃圾分类在现代社会是非常必要的;
进行垃圾分类会使其内心满足感提升;
如果这段时间过于忙碌,会选择暂时不分类等。外在知觉行为控制受分类频繁程度、科学指导体系、分类难易程度等因素影响。分类频繁程度是指大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分类次数的多少,分类频繁程度对外在行为控制直接产生影响;
科学指导体系是指在分类过程中用于指导分类的标准,指导体系越科学,外在行为控制越强;
分类难易程度是指分类的难度水平,分类的难度越小,外在行为控制越强。外在行为控制包括因为垃圾分类过于繁琐而选择不分类、过于频繁的垃圾分类可能造成对分类的反感、如果没有科学的分类体系指导选择不分类、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反馈对垃圾分类产生影响、因为垃圾分类过于简单选择不分或者分错等。通过增强大学生的内在知觉行为控制和外在知觉行为控制,提升垃圾分类行为动力,进而促进垃圾分类行为。

目前,大学生的知觉行为控制能力较差,除受自身对垃圾分类行为认同感较低、进行分类后内心满足感较弱和自身忙碌程度较高等内在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外,也受分类频繁程度较高引起对分类行为的反感心理、指导体系不够科学准确造成分类目的性差、分类过于繁琐导致分类难度大、进行分类得不到相应反馈等外在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高校作为垃圾分类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作为垃圾分类群体之一,知觉行为控制能力较差,直接造成垃圾分类动力不足,从而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

计划行为理论能够帮助大学生理解自身如何改变的行为模式,从而有利于开展大学生垃圾分类教育。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垃圾分类教育作出以下假设:一是开展大学生垃圾分类教育能够强化垃圾分类意向,继而向垃圾分类行为转化;
二是垃圾分类是可以学习的。由计划行为理论可知,大学生垃圾分类教育应以参与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能力三要素为抓手,和强化垃圾分类意向将其转化为垃圾分类行为。

(一)转变参与态度:明确分类利弊,提升认知水平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参与态度越积极,垃圾分类的意向越高,包括提升道德认知水平、加深内心情感以及充分认知危害后果。首先,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可开展相关课程进行分类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等,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其次,可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条件,真正参与并体会分类工作,增强大学生垃圾分类的内心情感;
最后,可通过多渠道新媒体平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分类的益处以及不进行分类的危害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转变参与分类的态度,明确分类的利弊,以提升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

(二)重构主观规范:完善分类奖惩机制,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可知,主观规范中的个人意识和从众行为均会影响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动力。因此,完善分类奖惩机制与增强社会责任感能够促进大学生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第一,通过深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调研,结合德育考评、素质学分等学生管理体系,制定有关垃圾分类的奖惩机制,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提升分类机制的实际效果;
第二,在大学生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可采取讲座、演讲等形式的活动,使垃圾分类潜移默化深入学生的生活中,帮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分类意识;
第三,树立垃圾分类典型、选拔垃圾分类标兵、宣讲优秀分类事迹等形式,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广大学生;
第四,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应当敢于担当,作出表率,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三)化感知行为控制:增强自身认同感,科学指导分类工作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可知,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感知行为控制能够与积极的参与态度、参与规范共同提升参与动力。因此,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垃圾分类习惯,将垃圾分类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带动身边人增强对垃圾分类行为的认同感;
可通过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完善垃圾分类奖励机制,提升大学生的内心满足感;
同时,建立科学的分类指导体系,通过调研走访,在校园内设置统一规范的集中投放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
做好分类标识宣传工作,在相应投放点设置垃圾分类指导志愿者,有效降低分类的难度。大学生通过对垃圾分类认同感、内心满足感以及自身忙碌程度等资源的阻碍越少,对外在的分类频繁程度、科学指导体系以及分类难易程度等资源阻碍越少,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越强。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对大学生都起着重要的影响。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大学生的参与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三变项共同决定其垃圾分类行为控制。因此,大学生应当明确分类利弊,提升认知水平,以转变参与态度;
完善分类奖惩机制,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以重构主观规范;
增强自身认同感,科学指导分类工作,以强化感知行为控制。当大学生对垃圾分类行为持正面态度、主观规范,从而支持从事分类行为;
对垃圾分类的知觉行为控制增强,从而提高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行为。

图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研究

垃圾分类作为“十四五”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绿色生活的建设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科学、合理、精准的垃圾分类机制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开展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研究,分别从道德认知、内心情感、危害后果等参与态度;
个人意识、从众行为等参与规范;
自身认同感、内心满足感、自身忙碌程度等内在感知行为控制和分类频繁程度、科学指导体系、分类难易程度等外在感知行为控制等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高校学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树立与绿色校园建设。

猜你喜欢 态度内心垃圾 垃圾去哪了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2期)2021-09-05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青年歌声(2020年2期)2020-02-27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态度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倒垃圾小太阳画报(2018年10期)2018-05-14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倒垃圾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36期)2017-03-03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