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鹰 李月 唐菱
摘要:介绍了在成都市商业建筑发展过程中,对于商业模式演变的探索。浅析了随着时代发展,商业建筑受地域、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代形成的不同商业空间特征。探索在商业空间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从而发掘未来商业空间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商业空间; 城市发展; 在地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84.13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成都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都,最多曾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国都。不像北京、南京、西安、咸阳、洛阳,不会因为频繁的改朝换代或政治历史的原因遭受毁灭性打击,被完全拆了重建或换个地方重建。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一般只有商业型城市的发展能够有延续性,成都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城市。据记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军阀混战时期,一旦枪声停了,成都市民马上就会开门营业,该吃饭的吃饭,该喝茶的喝茶,非常热爱生活。本文浅析成都商业空间随时代发展演变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这些特征也印证了成都市井生活气息浓厚、商业发达的城市特性。
1商业空间缘起
1.1市肆(东周时期)
成都商业空间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秦兼并蜀设蜀郡,建大城为军事中心,修少城为经济中心,形成若干市场。此时成都出现了同类商品集中售卖的场所——市肆,如青羊肆等(图1)。从两汉至三国蜀汉,成都新设车官城、锦官城、军官城,人口因工业而聚集,商业日趋繁荣,形成商贸集散的中心——南市(图2)。
1.2下店上宅 前店后坊(唐宋时期)
唐代以成都为中心的“剑南西川道”是全国最富庶的区域,扬一益二之说盛行。随着道教及佛教的发展,出现了周期性的庙市,以某商品为主要交易物的大型商品集会开始兴盛,与游乐活动结合形成新的模式——期会。宋代打破里坊制[1],宵禁取消,城内商业兴盛,出现北市、东市、西市、南市、新南市,城外主要以青羊宫、大慈寺、武侯祠草堂寺为三大中心的商业分布。同時期,成都兴起了前店后坊、下店上宅的新商业模式,街巷商业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场所(图3)
1.2.1下店上宅
这时期人们将所售商品敞开陈列,顾客站在店门口就可以挑选商品。以经商为目的民居布局形式出现了,住、商两种功能开始混合在同一栋建筑。合院临街的下房甚至部分厢房改成商铺。也有双挑两层小楼,形成下店上居的格局。可商可居,方便灵活,临街的小楼、挑出楼层、伸出挑台均成为商家经营揽客的重点部位(图4)。
1.2.2前店后坊
成都自古有着历史悠久的手工制作的轻工业优势,现今存在的诸多非遗文化就是当时作坊林立、手工业发达的见证。前店后坊式民居的格局也是顺应当时经营需求的产物,这种商业形式一般是店铺面宽较大,店中主要展示手工制作的产品,铺面与后院连通,店面的格局则依然是传统合院布局,后院作为加工、生产区。另一种制作简易农具、简单的生活用品等作坊,前院可作为产品的展示空间同时又是生产、加工“车间”,后部作为居住部分。这类作坊往往不需要复杂的工具和宽敞的空间,直接在街边操作,更加吸引人群的聚集、商品的宣传(图5)。
1.3街巷布局檐廊外摆(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成都市各类商品的专门市场日益增多,销售范围扩大。1924年,四川省督办杨森下令把东大街拓为马路,从东大街到劝业场,修建成一条南北向的马路,这条路就是最初的春熙路。这时期主要商业街区还有羊市街、东大街、东御街、皮坊街、盐市口总府街等二十多条,街道名称可以窥见当时商业分布的基本格局(图6)。
1.3.1街巷布局
这一时期的街巷商业给成都带来了繁荣的景象,形成了规模化的商业街区,商业街区空间大多由一条较长的街道、两侧连续的民居所构成。空间连续性强,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因这样商业街自发性的多弯曲,多尺度变化,多形成节点,街道宽度也不断的出现不同程度的收放,这种空间形态更适宜成都“逛”起来的消费习惯。这种变化丰富的线性空间,对商业氛围起到积极的作用。人们可以在悠闲的环境中,以放松的心态下进行交往和贸易。贸易功能作为这一时期成都街道的核心,是保持街区活力和凝聚力的纽带。街道两边两层建筑檐口高度多在5~6 m之间,一层的建筑多在3~4 m,宽高比1∶2左右(图7、图8)。
1.3.2檐廊外摆
檐廊[2]空间作为成都人最爱的活动空间,在湿热气候中提供檐下阴影 ,在冬季的不同时段又能提供日照,深受成都人喜爱。开放的廊空间还能使风顺利穿过檐廊进入室内,适应成都多雨的气候特性,为行人提供半户外休息区又让路人拥有躲雨的地方。檐廊空间在商业街巷的形成,为商业空间的延伸;
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形态。①保护商品:商品陈列光线好,提供可以自由的挑选的场所。结合在地餐饮特征,甚至会将美食供人自由品尝。这时廊空间便会对商品起到保护的作用,免于太阳光的直射,或是雨水的侵袭;
②促进买卖:廊空间结合外摆让商品介于商店内部和街道之间,人不需要进入店铺内部,就会被开敞陈列的商品吸引,拉近了购物者与商品之间的距离。同时作为半开敞的空间,舒适的环境和氛围能够增加购物者停留的欲望;
③规范商业行为:如此热闹的场景,不需人专门管理,传统廊空间开间、门窗等尺寸近似,各商铺单元得到了尺寸上的统一。
2多样向统一的转变
2.1百货商店岛式布局(1950—1980年)
建国初期,百货商店的模式引入成都,百货大楼和人民商场两个大型的国营商场出现。春熙路-盐市口成为了彼时成都最具标志性的消费场所,直到20世纪80年代,春盐商圈都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消费中心。据《成都市志·商业志》记载截至1988年,成都百货大楼当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亿元大关,人民商场的总销售额达到了23 840万元,居全国省会城市重点百货商场的前10名。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模式的影响,商业经验模式均采用统一经营,分柜台售卖的形式。售卖空间主要使用岛式布局[3],加以棋盘式的动线。也有纵向布置商铺,以口琴式为动线。此类方式可以有效的将经营面积达到最大化,也可以将空间规整化,方便业主进行统一管理(图9、图10)。
2.2购物中心店中店模式(1990—2010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开放,传统的百货商店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春熙路口的太平洋百货是第一个打破这种“稳固”的。太平洋百货 1993年落户春熙路,开启了成都商场开架式自选的购物体验。伴随着大规模地产开发春熙路-盐市口商圈涌入百盛(2007年)、摩尔百货、新世纪百货(2006年)、伊藤洋华堂(1997年)、王府井(1999年)、仁和春天(1998年)等多个购物中心;
三环内外规划建设沙湾犀浦:金牛凯德(2006年)、钢管厂锦华路:锦华万达(2007年)、红牌楼:港汇广场、猛追湾建设路:SM广场(2006年)、光华金沙:仁和春天(2009年)、天府新城:凯丹广场(2010年)等六大主力商圈,形成了一核多中心的商圈骨架。
这时期的商业空间是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为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模式。这种商业集合体可以形象的表示为:购物中心将百货商场中“店中柜”转变为“店中店”的模式。这时期商业建筑的经营与建设开始拆分为裁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开发商不负责商品的运营,只需合理的搭配品牌进行招商,主要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营利。如果说百货商店模式更关注的是“商”,那么购物中心式的商业就更注重“场”。这种“场”以节点空间串联流线,以展示空间丰富界面,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商业功能,满足商业流线的引导设置。
3电商时代下商业新模式——体验式商业空间(2010年至今)
现代电商[4]的迅猛发展使得商品交易变得快速而高效,在这种高聚焦、低成本的消费冲击下,以商品为目的的购物活动日益减少,为了增加消费者的黏粘性,商业空间开始转向复合体验的营造[5]。体验式消费是人们在物质被满足的基础之上,为得到自己某种情绪心理需求的更高层次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寻求“体验”,个性化的体验针对目标客群增值体验服务,从而促进消费。所以体验性商业空间的核心围绕着 “以人为本”,聚焦人的体验特征,在各维度力争营造出身心愉悦的空间环境。
这期间成都城市商业空间发展为“核心一次级一近郊”三级商圈格局。核心商圈还是传统的春盐商圈,次级商圈是由三环内与南延线组成的“树形”区域,近郊商圈则由三环外的区域组成。在体验式商业空间的探索中,成都也展现出与在地文化相关联的丰富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成都太古里。
成都太古里位于成都古刹大慈寺片区,从唐宋时期的周期性庙市到近代人声鼎沸春熙路,成都的商业中心延续了城市千年的城市格局,秉持“以现代诠释传统,传统与现代共享未来”的理念。成都太古里将巴蜀地区的文化特色,通过保留古老街巷格局,修缮历史建筑,再结合川西民居形态,融入2~3层的独栋建筑。保留川西风格的青瓦白墙,抽稀化竹编夹泥墙,提取文化元素转化为格栅配以大面积的现代玻璃幕墙,用杂糅的手法重新演绎历史。
在成都太古里体验式商业街区中将街道分为“街、里、巷”三个等级,回归了传统川西商业空间下的街巷布局,这种针对成都在地性的个性化商业模式,增加了消费者的黏粘性,进而从精神性、功能性、人性化等方面提升了商业空间的体验感。“街”空间在保持传统沿街界面连续性的同时,通过柱廊、檐口、景观等形态的变化,在均质的线性空间中增加趣味性,形成商业动态的曲折变化,营造丰富的公共空间。“街”空间的宽度在 12 m左右,两侧店铺双层高度为10 m,街道高宽比近似 1,与传统川西商业空间尺度趋于一致。“里”空间与“街”常常直接相连,是比“街”低一级的次要道路系统。商业外摆作为人行通路与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主体迎合消费者,营造休闲自在的氛围。这种空间模糊了外部公共空间[6]与内部空间,使之相互交融、渗透。室内活动向外部街道蔓延,还原了传统川西商業空间中成都人最爱的檐廊外摆空间。
“巷”空间起到穿行的作用,尺度较小基本在 5 m左右,作为连通垂直交通空间或后勤空间的通道。
4结束语
回顾成都商业空间的演变,从东周市肆的出现到唐宋下店上宅、前店后坊的商业街巷雏形,从明清商业街区的繁荣到现代商业模式的引入,随着城市格局的扩张、大众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商业空间的需求开始由“商品”向“人本”的关注过渡。在这种设计倾向下,成都商业空间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传统商业空间特征。这些传统商业空间正是千年来以“人”为中心,由气候、心理、文化所影响而演变形成的。相信,凝聚了时间和人文属性的在地特征表达将成为未来商业空间探索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成都市志 商业志[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4]王鑫鑫,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成都太古里:商业地产“在地化”思路分析[J].中国房地产, 2022(29):57-62.
[6]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熊鹰(1978—),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成都在地建筑的传承与更新;
李月(1988—),女,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成都在地建筑的传承与更新;
唐菱(1990—),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成都在地建筑的传承与更新。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