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毅,邹立瑜,刘 蓉,曹羽钦,陈 晨,欧阳彦,忻卓君,周 颉,丁 锐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上海 200025)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日益凸显,对健康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尤其是老年病的增多、流行病的突发,在技术和道德方面对医学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弘扬和发展更具教育意义与时代价值。以新型冠状病毒为例,其在短期内造成国内外大量人群感染,成为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在此期间,我国各地医护人员前赴后继、舍身奉献,展现出了医者崇高的职业素养,给医学生树立了医者仁心、生命至上的榜样作用[2]。“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具有新内涵和新思想的“中国精神”[3],体现了医者无私奉献的高尚职业道德。在校期间是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认知和良好职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为背景,在2022年上海高校实施3~6个月闭环管理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分析上海高校医学生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和认知现状及疫情对其认知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关于医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部分医学院校的全日制在读医学生574名。纳入标准:自愿参与调查的全日制在读医学生。排除标准:由于条件限制无法使用电子设备接受调查问卷及不愿意参与调研者。
1.2方法 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检索查阅大量关于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认知度测量的相关资料,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编制含有27个条目的《医学生心理状况和职业精神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3部分:第1部分是人口学资料信息,共6个条目,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最高学历、就读医学院校及专业;第2部分为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认知度调查,共12个条目;第3部分为医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其中《医师宣言》所倡导的3项基本原则分别是“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社会公平”,但在具体调研过程中发现能够完全选择正确的医学生非常少。因此,在设计问卷时借鉴了郑红朝[4]《关于医师职业精神现状的调查问卷》,除了设置3个正确答案之外,还设置了干扰选项“生命至上”。同时,采用职业素养迷你评估测试(P-MEX)分析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的认同度。根据参与志愿者工作或抗疫一线工作经历将医学生分为参与组(362名)和未参与组(212名),进一步分析相关工作经历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重要性认同度的影响。经预调查,该问卷具有可行性,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969。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74份,收到有效问卷574份,有效率为100%。
2.1一般资料调查情况 574名医学生中,女生占61.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62.0%。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调查情况(n=574)
2.2不同学历医学生对《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宣言》的认知情况 不同学历医学生对《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宣言》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在对《医师宣言》的认知调查中发现,87.3%(501/574)的医学生选择了“生命至上”,位居所有选项第1位,而选择“患者自主”的医学生最少,占59.8%(343/574)。
表2 医学生对《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宣言》的认知情况 [n(%)]
2.3疫情对医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精神的影响 疫情对大部分医学生而言,在职业规划、职业精神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正性影响。46.2%的医学生认为疫情的发生并没有影响个人职业规划,37.3%的医学生在经历疫情之后更坚定了学医的决心,准备为医学事业献身;37.6%的医学生认为疫情对个人职业精神影响很大,加深了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直观感受,并将付诸实践;46.5%医学生意识到医学职业精神对医学教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见表3、4。
表3 疫情对医学生自身职业规划的影响
表4 疫情对医学生自身医学职业精神的影响
2.4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认同度分析 医学生认为医学职业精神最重要的前3项是“尊重患者”“在困难时保持镇定”和“解决自己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分别占87.1%、87.3%和86.2%;而排名末3项则是“代表患者发声”“对待患者,随叫随到”和“为满足患者,接受对自己不便的要求”,分别占58.9%、47.9%和41.5%。见表5。
表5 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认同度分析[n(%)]
2.52组医学职业精神内涵重要性的认同度比较 参与组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重要性的认同度显著高于未参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参与组认为“积极倾听患者意见”“尊重患者”“确保对患者的持续关注”“辨别并满足患者要求”等选项“重要”的比例高于未参与组。见表6。
表6 2组医学职业精神内涵认同度比较
3.1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亟须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医学生对《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宣言》的熟悉度不够,对《医师宣言》所倡导的3项基本原则极为不熟,与郑红朝[4]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医学以“仁”为本,且无国界之分,从希波克拉底的医学誓词,到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都很好地阐释了医学职业精神的境界。而《中国医师宣言》和美欧等国家的《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是培育和弘扬当代医学职业精神的2个重要文献[5]。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了解医学职业精神的内容和结构,并最终外化于行,使其表现为个体的行为规范和稳定的道德品质,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自我责任与担当[6]。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医学生对《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宣言》的认知情况有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生经历过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临床见习、实习,并且参与了相当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到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人文素质等教育更多,较本科生而言,有更多机会了解和理解2个宣言的内容。在对《医师宣言》的认知调查中发现,87.3%的医学生选择了“生命至上”,而选择“患者自主”的医学生最少,其原因可能是医学生受我国人文精神教育等影响,且不熟悉宣言内容,因此认为应突出“生命至上”的理念与思想。
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存在影响 医学职业精神是在医学学习和实践中创立、发展并为社会认可、推崇的职业信念、价值取向及职业准则的总和。本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医学生在经历疫情之后更加坚定了为医学事业献身的想法,84.15%的医学生认为疫情对自身的职业精神有正面影响。这与我国长期以来重视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密不可分。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学长“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激发了医学生对职业精神的强烈认同,强化了医学生的职业精神。
3.3医学生利他主义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引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医学生职业精神内涵认同方面,排名最后的依次为“代表患者发声”“对待患者,随叫随到”和“为满足患者,接受对自己不便的要求”,均与患者相关。相对而言,医学生更加注重自身成长和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利他”精神就显得相对缺乏,与杜书伟等[7]研究观点相符。新时代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精神都提出了更高要求[8]。在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面对变幻莫测的病毒,不退缩、不畏惧,毅然奔赴抗疫前线,为人民群众搭起防护的高墙,以血肉之躯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这正是利他精神的表现,会对医学生利他精神的养成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3.4志愿实践活动有助于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 医学职业本身具有社会服务的公益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历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医学生,更能够设身处地以他人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理解并推知他人的情绪、情感反应,更具同理心,并能尽力帮助他人。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医学生认识到医疗工作的职责是帮助他人、挽救生命,医务人员更需要具有同理心,能从患者角度去考虑问题,并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情感,进而改善自身的医疗行为[9]。
3.5建议与对策
3.5.1进一步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目前医疗环境更加复杂,医疗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更加精湛的医疗技术,还需要具备更高层次的职业道德,肩负更加重大的责任。而医学生作为医务人员的后备军和有生力量,对其职业精神的培养将直接影响未来医疗队伍的职业精神状态[2]。我国高等院校奉行“德育首位论”,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如司马光所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张婧等[2]研究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应将“生命至上”的职业原则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突出哲学思维教育、加强伟大抗疫精神教育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路径。王雪[10]研究认为,医学生正是进行职业精神教育的黄金时期,医学院校要切实贯彻全人教育的理念,重视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并探索实践“把住入学第一关,上好入学第一课”、开展富有医学特色的课外活动等,将医学职业精神多方位、多途径地融入医学生的日常活动中。目前,医学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而加强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也正是目前医学教育中越发重要的一环。
3.5.2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兼具医学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级医学人才 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加强,应转变教育观念,落实到医学生的实际课程中。孙威等[11]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的医学职业精神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内容较陈旧,较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应丰富医学生的人文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添部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哲学、社会、历史、文学、心理学及自然辩证法等行为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教育内容,以及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医学法学、卫生经济学等领域的课程[12-13]。通过这些人文课程,医学生能够多途径了解医学人文思想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树立起尊重人、关爱人、关爱生命的观念,更加透彻地理解医学的使命和最终目标,从而实现人文信仰培育的目标,即通过医学生学习有关课程,建立和强化人文信念。
3.5.3理论与实践并行,医学职业精神培育应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实践出真知,除了理论课程的学习,实践才是践行内心想法的根本途径。医学生参与志愿者等实践活动更能提高医学生的共情能力,而共情能力越高,越易出现利他行为。因此,实践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必需环节。杜鹏[12]研究认为,医学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医学生职业精神,让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根植于医学生的思想中,使其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自觉践行。医学院校可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讲座、参观各级医院的医疗环境、组织暑期山区支教等课外活动,帮助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进行感知并逐步内化。在奉献和利他的过程中,医学生将逐渐领悟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所在。除了医疗相关的实践活动,鲁钦正等[14]还提出利用“第二课堂”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如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班级建设等契机,举办诗朗诵、情景剧、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医学生自发探寻抗疫人物事迹,寓教于乐,引领医学生感悟抗疫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医学教育工作者而言,在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过程中,“情”的培养,“意”的锻造,“行”的实践,是不可或缺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从这3个方面出发,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和把关。
综上所述,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目前仍存在不足,且利他主义精神相对缺乏,但大部分医学生能认识到医学职业精神在自身成长、发展与职业实践中的重要性。医学院校应深刻剖析目前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根据医学职业精神的独特内涵,完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让医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学习与积累中明确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激发其内心的使命感、责任感[15],以培养具有较好职业精神的高级医学人才。本研究仅以上海高校医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所得结果并不能代表国内总体情况,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还需扩大研究群体以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宣言医学生医师 中国医师节青春期健康(2022年18期)2022-09-28韩医师的中医缘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青春宣言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Father"s Day考试与评价·高二版(2020年6期)2020-09-10柔软宣言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26期)2019-08-28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医师为什么不满意?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TA宣言女友(2015年9期)2015-05-30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14期)2014-05-16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