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读出文本的深意

读出文本的深意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1-02 09:00:03

摘 要: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是基本的学习要求。而一些“特殊”的文本、特别的语段,要细细地读,读出文本的深意。

选取核心语段,读出文本蕴含的深层情感;
链接相关素材,读出文本细节传递的深刻意味;
结合时代背景,读出文本意境隐藏的深厚内涵。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朗读;
语言积累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是基本的学习要求。而一些“特殊”的文本、特别的语段,要细细地读,读出文本的深意。

一、 选取核心语段,读出文本蕴含的深层情感

所谓“言为心声”,说的是语言描写通常蕴含着文本核心人物的深层情感,需要教师特别关注。我在朗读教学中通常会选择文本中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精神特点的核心语段,鼓励学生尝试用各种方式读,读出文本蕴含的深层情感。例如,教学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我选取了这个语段: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这段话形象地体现了当克拉丽丝知道船上卖牡蛎的就是于勒后,长期以来所有的美梦破灭,旧怨新恨瞬间爆发,内心的绝望、不甘和羞愤,让她既暴怒又害怕败家子重新来祸害他们的复杂心理。这是朗读训练的一个必读语段。该如何读?需要读出怎样的效果?是表情夸张、声嘶力竭?还是焦躁不安、怒吼叫嚣?我试过后均不满意,无论我用怎么“暴怒”的语气试读,总是给人浮于表面、夸张虚空的感觉,与克拉丽丝的内心世界相去甚远。于是,我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自己在这种情境下会怎么说这段话。思来想去,我豁然开朗——在特定情境下独属于个人的下意识表达习惯,更能凸显人物情感。之前我们朗读时都用普通话,这当然可行,但在一定的场景下,普通话会削减主人公表达内心世界的语言核心。我想,在那个时刻,克拉丽丝绝不会用官方语言。于是,我决定用无锡方言读这一段。方言就是我们的下意识表达,更能读出我们对人物的真实理解,也能读出人物的深层情感。课上,当我本能地用最擅长的无锡方言,酣畅淋漓地读出克拉丽丝当时那种绝望、不甘、羞愤、积怒爆发又有所隐忍,不想让别人知道委屈的心理感受时,学生、听课教师共同为我的朗读鼓掌。有评委认为这样读不仅独具特色,还让克拉丽丝这一小市民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二、 链接相关素材,读出文本细节传递的深刻意味

教材的很多经典篇目,作者会将真知灼见依托一些细节来传递。我尝试链接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素材,指引学生揣摩文本细节传递的深刻意味。例如,指导学生读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开篇六句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有教师注意到排比修辞,会引导学生读出排比句的简洁犀利和气势磅礴。这样的教学设计契合文本的形式特点,但没有读出孟子想传达的本质与深意。链接与这六句话相关的素材,研读文本六个人物的行为细节后,我把这六句的朗读基调定为悲壮慷慨。我的教学思路引导探究如下。

排比往往讲究排列顺序。引导学生朗读前,我针对六个句子的顺序去查了与六个人物相关的资料,链接了如下素材:

舜(公元前2128—前2025)

傅说(公元前1250—前1192)在位

胶鬲(公元前?—前1046)

管夷吾(公元前723—前645)

孙叔敖(公元前630—前593)

百里奚(约公元前726—前621)

从上述素材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文中开篇六句话是按六个人的所在时期顺序排列的。这是读出这六句话深度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我与学生展开如下对话:

师 舜为什么排第一?

生 他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在这六人中当然位列第一。

师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准帝王,彼时他在哪里?在干什么?

生 他在历山耕田。

师 如果是你,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 我会对前途失去希望,消极度日,萎靡不振,得过且过;
长吁短叹,感慨生不逢时,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师 你们觉得这样的想法是对还是错?

(学生带着兴趣陷入思考。)

师 因为,他的名字叫——

生 舜……(恍然大悟)哦,如果舜也是我这样的想法,那他肯定不可能有所作为,更不可能被尧看重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

师 说得好!那我们再来体会舜在历山耕田时的心态。

生 泰然处之,同时励精图治,准备一有机会就大展宏图。

师 这样的人,他的意志绝对是——

生 坚强的。

师 他的志向必定是——

生 远大的。

师 他的才学必须是——

生 广博的。

师 他的情怀肯定是——

生 热爱家国与人民的。

师 正因如此,他才能等来尧的关注与委以重任,才能在帝王位时以天下为己任!

对话到此处,我让学生自己体会该如何读出舜当时的境遇。学生为舜的坎坷境遇感慨,又为舜的精神而感动,读出了文本的“本质意义”,读出了慷慨悲壮之情。

接下来的五句,我同样引导学生在链接人物相关素材的基础上解读,读出孟子通过人物行为细节传递的深意。尤其是品读管夷吾被关在监狱时的内心感受,推敲百里奚像一件货物被区区五张羊皮赎回秦国时的心理活动,学生叩问内心:换作我,还有何面目面对我认识的人?但是,就是这样的处境,管夷吾、百里奚,却越挫越勇,越活越精彩。这六个人物的事迹为何在历史长河中持续散发千古不灭的光辉?凭的是什么?因为他们历经千难万险的磨砺后成就了丰功伟业,凭的是他们坚毅的心。至此,学生已能领悟用悲壮慷慨的基调来朗读这段文本的意义。

之后,我又让学生深入分析这六个人的细节信息,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很快,有学生注意到:这六个人物贯穿了约1500年!由此,学生再次回到文本,想象一代亚圣创作本篇的场景:孟子在深夜翻阅史料,在1500年的历史长河中,突然注意到了这六颗熠熠生辉的“明星”。带着对这六位“明星”的崇敬,孟子内心澎湃不已,字斟句酌后奋笔疾书,为后人留下了“明星”的传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就是自己追逐的榜样啊!读懂了这些细节,也就读懂了历史,更是读懂了作者的内心。

三、 结合时代背景,读出文本意境隐藏的深厚内涵

读文本,必须要结合时代背景,才能理解文本创设的独特意境,并挖掘出其中隐藏的深厚内涵。朗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识其境,悟其境,读出文本意境隐藏的深厚内涵。

七年级上册的《天上的街市》一诗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对于这首诗的意境,一般会被解读为探索人生真谛、追求美好未来。朗读时,教师多会引导学生以轻快向往的语气读。我想探寻更有深度的教法,便查阅了一些资料,研读了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1921年和1922年,郭沫若三次回国。此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当时“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现实,他感到极大的悲愤,“污浊的上海市头,干净的存在,只有那青春的天海!”他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陡然归于破灭,他一度由兴奋激动陷入了苦闷彷徨。“啊,闪烁不定的星辰啊!你们有的是鲜红的血痕,有的是净朗的泪晶——在你们那可怜的幽光中,含蓄了多少深沉的苦闷!”就在这个时期,作者写下《天上的街市》。

结合这样的时代背景解读这首诗,我发问:它怎么可能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怎么可能只是追求美好理想的意境?

我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揣摩,引导学生在深度理解中读出时代背景下作者的真实情绪:北洋军阀混战,诗人站在刚刚结束一场战乱后硝烟弥漫的街头,眼前是一片断壁残垣,一批批流离失所、神情绝望的饥民蹒跚而过……此时,诗人的心,碎了;
诗人的眼,模糊了。泪眼迷蒙中,天暗了,街灯亮了;
天上,明星现了。街灯似明星,明星似街灯,分不清天上人间。

这样的意境,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厚内涵?

我范读“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和学生齐读“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学生不由发出“我亲爱的祖国,原本也这么美丽,甚至比天上还美!我所在的家园,原本也如此繁华,甚至比天上还要富庶!然而,这一切都被毁了”的感慨。学生想象美好的天上场景,再想象被摧残的祖国的场景,对比感受作者情绪。

我指引学生读“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学生放飞想象,脱口而出:“那是什么?天河?为什么今夜如此浅浅?哦,是了,王母娘娘早已成全了牛郎织女,把天河变成了一条小溪,好让牛郎织女团圆。她也知道,祥和才是天上仙境的主旋律。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但我饱受摧残的祖国,为什么容颜憔悴、哀鸿遍野?”

有学生主动要读“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她说自己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流星划过,灿烂辉煌,钻石般晶莹,花儿般美丽,那一定是牛郎织女在天街闲游时提的灯笼。学生纷纷感慨:祝福你们,牛郎织女,趁着这良辰美景,去过你们幸福自由的生活吧,千万不要再来人间,因为人间已是炼狱!虽然此时我心哀伤、迷茫,但请相信,我们也会过上你们这样的生活,甚至更好——也许这个愿望还很遥远,远得像天上的星;
也许这次等待会很长,长到我无缘看见,但我永远不会离开她——我深爱着的,满目疮痍的祖国!

如此,随着对社会背景的了解和解读,学生终于领会了身处那个时代的作者多年累积的悲怆情感,感知到了此诗的真实意境及其隐藏的深厚内涵——苦闷彷徨中揭示的对现实不满的独有悲怆。

随着音乐,结合时代背景再读。读完,教室里静悄悄的,片刻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几个学生竟然在擦眼泪。我相信,他们此时真正理解了这首诗,我也是。我告诉学生,“读诗,不是读文字,而是要去读诗人的心,要去读文字所包含的诗人那一刻的情感”。

理解知识所表达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沉浸于知识的背景,经历并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从发生学的视角去解码知识。[1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沉浸于“特殊”文本的背景,解码其背后的深意。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育的教学变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51.

(王晓军,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副校长。)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朗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年12期)2017-01-03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9期)2016-11-26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10期)2016-11-16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推荐内容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