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明
今年8月,成都大运会和女足世界杯正在火热进行;
而9月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西湖和钱塘之畔,杭州亚运会的主火炬塔即将点燃。
此刻回首,从1990年中国首次举办亚运会开始,走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历经2010年广州亚运会,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33年,是中国品牌在体育营销战场上的风云激荡历史。
时间回到1990年,中国首次举办亚运会,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
彼时,北京亚运会共需资金25亿元,然而,当时除了财政拨款,尚有6亿元的缺口。于是全国掀起了为亚运会捐款的热潮,超过1亿人次捐款、捐物,总共捐了2.7亿元。资金仍有缺口,怎么办?就在此时,健力宝和李宁站了出来,成为北京亚运会的两大品牌赞助商。
在1990年4月,健力宝以600万元人民币被定为第11届北京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运动饮料,加之提供实物以及赞助火炬接力活动,健力宝的总赞助金额达到了1600万元。而李宁则成为了中国代表团的运动装备供应商。
彼时,体育营销在国内还是一个罕有人知的名词,比起品牌的曝光,赞助更多的是一种民族品牌的责任。
然而,健力宝和李宁,却因为赞助亚运会一炮而红,健力宝风靡大江南北,李宁成为了国民运动体育服装。
尝到了体育营销甜头的中国品牌开始把目光投向更高的舞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服亮相,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外国运动服的历史。而此后的三届奥运会,李宁一直都是赞助商。
2010年广州亚运会也是中国体育营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广州亚运会之前,亚运会市场开发都是交由代理公司进行的。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和2006年卡塔尔多哈亚运会的市场开发都是由日本电通负责。
然而,日本电通对2010年亚运会预期的赞助收入只有1.2亿美元,这与广州亚组委的期待相距甚远。
时任广州亚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的方达儿回忆,当时亚组委下定决心,要将开发权拿到手。经过多次交涉,亚奥理事会最终在2008年初同意,将第16届亚运会的市场开发权全部让渡给广州,这在亚运会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方达儿说,拿到自主开发权后,他们又遭遇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世界级大企业决定放弃赞助广州亚运会。“那段日子的确很难熬,我有时接连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企业向我们伸出了援手。”
2008年,广汽集团与广州亚组委签订协议,正式成为广州亚运会首家高级合作伙伴,一举签下高达人民币6亿元的赞助金额。单单这一笔,就已经超越多哈亚运会的赞助总金额。此后,王老吉、TCL、网易等一批广东本土企业相继与广州亚组委签约。
广州亚运会共签约49家赞助商,通过市场化运作募集了30多亿元,是2006年多哈亚运会的5倍、2002年釜山亚运会的3.5倍。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更是中国品牌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这哪是运动员入场啊,这简直是冬季运动时装发布会!”在观看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时,不少网友都如此感叹。也许很少有人能够预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运动员入场环节,成了冬季运动服饰的“大型种草现场”。
冬奥会开幕的当晚,各大品牌商店的网店流量暴增,同款装备迅速售罄。第二天,人们又蜂拥到了线下商店,在广州的安踏、Lululemon、FILA等商店,冬奥会的同款乃至相似款在一天内就宣告售罄。
冬奥会上,品牌将自身形象与国家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小见大,在细微之处潜移默化地传递民族自信与奥运精神。
冬奥会的颁奖花束则是由官方赞助商恒源祥集团提供的。作为“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传承单位的恒源祥,通过组织中国上百名民间手工艺人和数十名残疾手工艺人,用手工编织而成的绒线花代替传统的鲜花,不仅蕴含着节俭、可持续的办奥理念,也诠释着“工匠精神”与“中国浪漫”,被人们称为“永不凋谢的冬奥之花”。
即将开幕的杭州亚运会,175家赞助企业赫然在列,其中包括11个官方合作伙伴、4个官方赞助商和16个官方独家供应商,以及超过100个官方非獨家赞助商。其中赞助层级为第一层级的品牌集聚了中外品牌的龙头企业,如通信巨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提供数据移动服务的阿里巴巴、支付宝以及保险、运动装备、银行、航空、体育科技公司等。
6月13日,伊利集团联合杭州亚组委在钱塘江畔举行“热爱 勇立潮头”主题发布会,正式宣布伊利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乳制品独家供应商。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指定乳制品,让伊利大体育战略迈出了坚定一步。在亚运会举办期间,伊利将提供全方位的营养支持,尽己所能助力亚运会成功举办,向世界传递中国名片。”
如今,伊利已携手奥运19年,累计为近40支奥运队伍、数万名奥运健儿提供不间断的营养支持,一路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崛起与蓬勃发展。
从北京亚运会到杭州亚运会,33年过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而本土品牌的赞助行为,也从一开始的民族品牌勇担重任,逐渐转变为更具市场化功能的营销行为。
事实上,中国品牌随着中国军团的突破一步步持续赢得消费者的心智,但产品的热销也并非只靠品牌推动,中国制造的“里子”也悄然而生。
北京冬奥会为中国制造提供了研发和品牌升级的绝佳平台,中国企业在新材料、新技术上不断探索。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