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探索

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探索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26 17:19:01

陈长洁,孙晓霞,许福军,王新厚,郁崇文

(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加快形成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及时的高等教育云服务体系[1-3],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5]。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6]。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技术线上整合教育资源,打破地域壁垒,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能有效探索推进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7-8],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纺织行业多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9-10],纺纱是纺织生产加工中的重要环节[11]。我校(东华大学)“纺纱学”课程一直坚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线下教学+慕课+微信群讨论”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2020年以来,积极搭建多校协同的网络教研平台,实施线上教学,成为纺纱课程教学的新举措。2022年2月,教育部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我校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位列其中。

纺纱课程群主要依托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纺纱学”(东华大学)、“纺纱工程”(江南大学)、“纺纱原理”(天津工业大学),同时吸纳了“纺纱系统与设备”、“新型纺纱”、“现代纺纱技术”、“花式纱”、“纱线设计”和“纺纱学实验及工程训练”等多门课程,涵盖了传统和新型纺纱原理、技术与实践,形成了完整的纺纱课程群教学体系。

1.构建纺纱虚拟教研体系,创新教研形态

在实体教研室以及定期召开的全国纺纱教学研讨会的基础上,突破时空限制,构建由多所高校组成的虚拟教研室,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虚拟教研室管理平台,高效便捷地开展线上线下跨高校、跨地区的教研活动和示范教学活动,形成具有“新教研模式、新教学方法、新示范形式”的“三新”虚拟纺纱课程群教研体系。

2.突破空间和地域限制,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纺纱虚拟教研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充分利用虚拟教研室突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优势[12],深度融合各高校的优势学科,不断完善纺纱课程群建设,重点提高和完善中西部高校的纺纱课程建设水平,带动全国纺织院校纺纱课程的教学水平。通过名师示范,引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整合全国纺织院校的纺纱课程教学资源,推动纺纱教学的深入交流和资源共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全国纺织行业的发展需求。

3.完善纺纱课程群教学资源库,共享优质资源

充分利用各高校优质资源,协同配合,结合新工科和课程思政,开展课程资源建设[13-14]。紧跟“一带一路”倡议[15-16],注重英语纺纱课程资源的建设;构建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多样性、引领性的多功能纺纱课程群优质教学资源库;注重引入社会资源,加强与知名纺纱企业和校外专家的合作,形成动态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库。

1.发挥高水平教研团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开展教师培训

以我校“国家教学名师”郁崇文教授为核心,吸纳纺纱专业资深教师,建立高水平教研团队,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来自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分别结合所在院校的特点,介绍纺纱课程群的建设情况和经验,与虚拟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分享从教经验与体会,传授教学方法。在线上和线下的教研会议中,多次邀请知名企业董事长结合自身经历和本企业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介绍职业发展与专业能力培养的关系。纺纱企业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参与教学方案的制定与研讨,校企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较快融入企业、为纺织行业作出贡献的专业人才。

2.以实践为根,加强教学研讨促进教学创新

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旨在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为依托,线上线下相融合,以实践为根,促进教学创新。“新澳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依托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平台开展。纺纱虚拟教研室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纱线作品的设计、制作,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联合高校和企业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调整,让学生的作品更贴近企业需求,着力培养满足纺织行业专业需求的毕业生。大赛评委以虚拟教研室的教师为主,与企业生产和产品研发人员一起完成参赛作品的评审。纱线作品设计既是各高校纺纱课程群教学成果的展示,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的体现。经过多年纱线设计大赛的历练,参赛学生的纺纱创新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逐年提高。本届纱线设计大赛作为虚拟教研室成立后的第一次活动,在参赛作品和参赛院校数量方面均超过了往届。

3.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1)打造“四个融合”的纺纱课程思政建设。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就纺纱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分享,从历史融合、人物融合、时事融合和原理融合四个维度进行课程思政的创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历史融合中,将纺织专业知识与中国纺织技术发展历程相融合,引导学生思考内在原因,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在人物融合中,引入实业家张謇的生平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实干兴国的态度;在时事融合中,结合与纺织专业内容相关的时事,如北京冬奥会运动服设计案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在原理融合中,将纱线合股加捻原理与团队建设进行类比,引导学生明白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2)整合搭建全流程纺纱虚拟仿真平台。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青岛大学和嘉兴学院从并条与条混虚拟仿真、翼锭粗纱机机构与工艺分析虚拟仿真、转杯色纺纱工艺设计与打样虚拟仿真、纺纱工艺设计与纱线质量评定虚拟仿真等多方面构建全流程纺纱虚拟仿真平台,便于各高校的教学应用。

(3)更新纺纱课程群习题库。依托虚拟教研室,共收集整理了10余所高校的纺纱相关习题,并进行分类整合。依据新工科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学生培养的新要求,删除了部分着重于知识点记忆的题型,增加了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

(4)建设纺纱学知识图谱。通过线上开展知识图谱建设会议,虚拟教研室共梳理形成了事实性知识点15个、程序性知识点46个、概念性知识点52个,进一步整合线下教学资源和线上网络资源,并链接到对应知识点,构建了完整的纺纱学习体系。纺纱学知识图谱的建设将各高校网上教学视频、课件资料以及仿真实验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资源互动的通道,形成统一的网络开放资源,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4.建设内固外松的组织架构

组建专家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打造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核心团队,形成内部稳定坚固的组织管理体系。同时,不断吸纳新鲜血液加入纺纱教研团队。分阶段设定教研主题,邀请国内外与主题相关的专家学者加入,参与教研工作,提供宝贵意见。非常驻成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虚拟教研室交流的时间,形成内固外松的组织架构。为了加强虚拟教研室的活力,努力吸收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参与到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中。

我校纺纱教研室积极与全国纺织类院校联络,进一步扩建多校协同的教研团队,依托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平台进行教学创新和资源共建共享。截至2023年1月,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成员高校经过长期的吸纳重组,已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共38所不同类型高校,覆盖面广,为教研成果的传播和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成员高校名单见表1。

表1 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成员高校

1.前期基础扎实,线上线下,创新虚拟教研形式

全国高校纺纱教学研讨会至今已有10余年,全国各高校的纺纱课程教师积极参与,在纺纱课程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已有切实、密切的合作与交流,有力促进了纺纱课程的教学发展。纺纱课程群中有3门国家首批一流课程和多门省级一流课程,充分说明了前期各校合作与协同建设的重要性。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成立后,可进一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创新,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打造教研新形式。

2.名师引领,强化示范,提升全国教学水平

纺织类的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多所历史悠久的纺织院校积极加入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研室拥有多名教学名师,师资力量雄厚。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将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名师示范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切实提升中西部地区纺纱课程群教学质量,并以点带面,辐射全国,进一步提升全国纺纱课程群教学水平。

3.多方协同,分工合作,打造优质资源库

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将统筹、合理安排各校分工,发挥高校各自的优势,资源共享。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教材、课件、思政、案例等教学资源库建设中,集中优势资源。紧跟行业发展与需求,实时更新教学资源库内容,实现实用性、先进性、多样性、引领性的多功能纺纱课程群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动态构建。

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的纺纱教研体系,通过虚拟教研模式的创新、名师示范的引领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公平教育。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将探索形成全国多所高校参与的虚拟教研室建设与管理新理念,拓展教研室发展新模式,实现纺纱教学资源在教研室内部的共享,并进一步辐射到其他非合作院校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相关学科专业。由此培育更多的纺纱类一流课程,大大提升纺纱课程群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纺纱教研室纱线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基础医学教育(2023年12期)2024-01-13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基础医学教育(2022年4期)2022-04-27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基础医学教育(2022年1期)2022-02-15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针织与纱线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展望(2020年3期)2020-02-01纺纱设备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山东纺织经济(2019年5期)2019-02-19纱线与针织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展望(2016年6期)2016-05-04纱线与针织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展望(2016年1期)2016-05-04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纺织导报(2015年6期)2015-12-31发热纤维/棉/黏胶多组分喷气纺纱线的开发化纤与纺织技术(2015年1期)2015-12-26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