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有效性反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四重维度

有效性反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四重维度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26 15:19:01

杨远志,陈宝色

(1.黎明职业大学 组织部,福建 泉州 362000;2.黎明职业大学 党政办公室,福建 泉州 362000)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高校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年)、《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2020年)等重要文件。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这一系列文件,分别从不同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既从实践上总结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也从理论上升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要求,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认为,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从根本上讲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教育部分别于2018、2019年确立两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8个试点区、15个试点高校、92个试点院(系)获得立项支持,福建、安徽、河南等10余个省份也开展了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各地各校进行了系列探索,涌现了许多特色经验做法,但也存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缺乏主动反思、主动问效的问题。在国家、省级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从政策要求和实践探索双向契合的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性分析,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反思制度效用、研究现实问题、提升工作实效的必要过程和理论视角,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进提升和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

制度是事物规律、思想方法和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点、衔接点,是客观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宏观政策的主要制度目标,必须站在制度有效性角度,反思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科学性、适应性和生命力。

(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科学性

加强系统性制度建设,是有效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前提和保证。首先,可开展制度科学性论证审查。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科学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制度是否能做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3]。学校应站在制度体系整体效能的角度,进行“合规律性”审查,科学处理好制度建设中整体与局部、一般与个性、当前与长远等系列辩证关系,形成整体联动、内外衔接、上下配套、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其次,可推行制度能级管理。根据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制定主体、制度目标、功能定位和重要性等级设定不同制度能级。高能级制度要突出全局性统筹、吸收规律性认识,确立总体原则导向,丰富制度内涵,尽可能保证较长制度时效和确保制度体系的稳定性、前瞻性;低能级制度要落实政策性要求、解决实质性问题,保持灵活可用,细化工作流程,尽可能确保制度落实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实行低能级制度服从高能级制度的基本原则,让制度在动态优化过程中实现有效串联,优化推动有效的制度协同、制度互补、制度赋能,降低制度建设不科学、不合理、不到位产生的成本。

(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适应性

《商君书·壹言》有言:“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制度不在多,而在精。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很大程度上需要精准、务实、管用为标准,以创新优化制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作为准绳,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适应性建设。首先,应持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适应时代要求。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战略构想、时代要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把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把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价值导向、思想观念、精神风尚、行为规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全面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次,应持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适应高校办学管理实际。从制度上固化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念,落实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形成大思政、大宣传和“大思政课”格局,服务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局。此外,应持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适应高校师生成长成才特征。持续健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支撑,把深邃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以规范的制度推动思想政治工作。

(三)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生命力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提高制度执行力是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更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4]。首先,应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程序性规范,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尽可能在制度建设中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原则和行动指引、流程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制度的目标导向和执行效果。其次,应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执行主体的能力建设。增强各类主体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思维和制度意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制定制度、理解制度、用好制度的综合能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执行的合力。其三,应细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落实的责任体系。强化制度的约束性和强制力,完善包括岗位责任制、工作报告制、跟踪问效制、监督巡查制、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在内的责任落实机制,瞄准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目标、制度执行与实际效果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阻滞、递减和异化问题,做实思想政治工作微观运行、直达人心的效果。

教育构成要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育资源的有序配置和有效整合,必然影响教育的效果。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强调坚持党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提出各方协同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高校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并实现有效协同,必须重点推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三个场域中资源要素的有序配置、有机整合、有效协同。

(一)推进课内课外的协同融通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优化教育教学设计,形成课内课外协同融通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持续面对的课题。必须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环境“六个创优”,全面挖掘各类课程在教学实践、工作实践、科技实践、生活实践中蕴含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劳模精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学方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打造教师用心、学生认同、入脑入心的精品课程。必须推进各类课程之间的思想政治协同,剖析不同课程育人元素的内在逻辑、外在形式、传授机制等问题,制定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标准,改变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碎片化的现状,以全课程协同提高育人效果的综合效应[5]。必须促进课内课外双向循环,有效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优秀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课堂实践等环节,精心设计、着力打造具备特色文化内涵的思政课堂、实践课堂和“行走课堂”。此外,还应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队伍建设等其他思政工作体系与学科教学体系的有效协同,拓展校园内外各个具体场域的育人职能和综合实效。

(二)推进线上线下的协同联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大论断。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环境、形式、载体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发生了极大变化,互联网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也为教育创新提供改革契机和技术支撑。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在互联网战场的主动性和影响力,做到“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要落实“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的要求[6],正视青年学生关注获取信息的渠道、参与社会舆论的方式和特点,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覆盖到青年学生常看、常在的地方,有机发挥线上线下各种教育手段、活动载体的综合育人效用。要适应多屏化、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智能化趋势特征,持续推进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建设,提高高校思政战线的宣传教育能力、话题设置能力、舆论引导能力、风险研判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形成在学生中有影响力的思政工作队伍、新闻宣传队伍、评论员队伍、网络意见领袖,打造能用、会用、善用现代传媒开展思政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推进线上线下的渠道、资源、载体、主体和各个媒体之间的优势融合,建设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高质量内容供应体系,提高多种形式的信息采编、制作、分发、传播和综合处理能力,将单一单向的校园资讯平台改造升级成为校园媒体融合大平台, 推动线下宣传文化阵地和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的一体化管理、一键式发布和一站式共享,构建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传播矩阵[7]。

(三)推进校内校外的协同互通

现代教育语境下的教育主体、师资结构、学生特征更加多元,校内校外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要求更加迫切。必须丰富推动校内校外育人工作实现机制协同、平台协同、组织协同、文化协同和综合要素协同。应以学校为主体,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的协同育人机制或平台,丰富校内外各方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渠道和载体,创新多层次多渠道师资协同培养机制,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育人共同体”、“一站式”育人平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环节。应有效整合汇聚调动各方面的育人资源,主动对接各类社会组织,整合学校的学科特色、优势专业、师生力量和校外的各类纪念场馆、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等,深入挖掘社会上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行业企业资源,形成本地化特色育人资源谱系。在充分激活学校内部力量的同时,有效调动各级各类专家学者、教学名师、领军人才、文化名家、工匠大师、劳模英模和各种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创新政行企校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协同育人联席会议等制度,切实拓展各种主体参与人才培养的广度、深度。

经济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含了实践观、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8]。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供给,是不断寻找并动态优化育人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双向契合”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通过供给端、需求端、改革端的融合创新,实现同向发力,促进质量提升。

(一)强化供给端的亲和力

亲和力是一种能引起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产生相同思想、相同情感的力量[9]。学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供给主体,供给端的亲和力改造是提升思政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重,努力促成优越环境、优秀教师、优质课堂、优雅文化、优选活动和优良校风的综合供应,发挥学校全要素在育人工作中的价值引领、规范激励、环境熏陶、示范引导和实践锻炼的育人功能,提高思政工作供给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应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综合素质能力建设,完善教师队伍引进、培养、评价制度,创新教师育人工作量化、学生导师团等全员育人机制,系统构建教师系统化培训体系,丰富提升教师的知识素养、专业技能、师德风貌、人格魅力、人生阅历和发展成就,激发教师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教师言传身教的育人意识、育人本领和育人水平。应创新打造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载体。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感染力、针对性,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打造最美校园、书香校园、工匠校园、双创校园、阳光校园、多彩校园等系列校园活动品牌;围绕校史校情、校园风光、新生入学、学生毕业等开发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让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形式、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和行为表达“接地气”,让学生愿意积极广泛地参与其中。

(二)实化需求端的获得感

获得感是学生从思想政治工作中参与并获得的持续的正向的主观感受,包括学生的期望、体验、满足和认同等[10]。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走心、暖心、贴心、入心,应直面学生成长环境、发展需求、学习成长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等方面的变局特征和深层逻辑,准确把握大学生所具有青年“拔节孕穗期”的共性思想特征和群体发展特点,坚持全员覆盖、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丰富开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的群体教育,加强“点对点”的个性化教育和“一对一”引导。应定期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判,创新工作渠道和方式方法,推动学校领导和各类育人力量深入、接触、了解、服务学生,契合不同学习阶段学生所思、所想、所求,以学生听得见、听得到、听得懂、听得服、愿意听、喜欢听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应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学校全方位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逆向反思,经常性审视存在的问题及归因。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纾困解难的法宝,坚持解决青年学生群体关心关注的共性问题、群体问题、一般问题和解决青年学生个体的思想问题、现实问题、个性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鲜活素材、善于开展自我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感、参与感、认同感。

(三)优化改革端的针对性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以改革释放效能、激发活力,持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要坚持树立改革创新思维,持续推动以理念创新引领制度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要聚焦堵点、难点、焦点、热点、痛点,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把解决矛盾问题、呼应成长需求、契合时代要求和政策落到实处作为有效改革的评判标准。要坚持“人在哪儿,工作就延伸到哪儿、创新到哪儿”,提高面向工作对象优化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一些高校围绕思政工作针对性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例如:推进教师育人工作量化改革,以合理的刚性约束和利益驱动解决教师重视科研、轻教学、忽视育人工作问题[11];推进学生导师团育人改革,解决师生课后课余互动少、联系少问题[12];开展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校园媒体融合综合改革,提升网络育人实效。这些有益探索,聚焦解决“两张皮”问题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其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实践与认识是循环往复、螺旋式曲折上升的辩证过程。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实践环节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多元多层、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应当特别注意关注目标达成、效能优化和效果改善三个方面。

(一)基于目标达成的有效评价

从政策目标与政治导向上看,思想政治工作关系“为谁培养人”根本性问题,应有效评价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情况,从政治上全面审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和实践过程,把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监督具体化延伸到学校、院系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升学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站位、思想认知和时代担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导向贯彻到思政工作的理念和实践中。从教育目标与育人导向上看,思想政治工作关系“怎样培养人”根本性问题,应有效评价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情况,全面审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系列重大部署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执行情况,全面审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目标、层次、定位与国家、社会、时代需要的契合情况,把“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要求融入到思政工作的理念和实践中。从成长目标与发展导向上看,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人”根本问题,应有效评价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情况,全面审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举措和实效,聚焦学生的成长力、发展力、竞争力,引导学生确立发展定位、发展预期和发展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终身提高的意识,促进个体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就业。

(二)基于效能优化的有效评价

以精细化管理优化质量评价,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项目管理、清单管理、实效管理等精细化评价改革,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推动学校各级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抓好常规工作、抓实基础工作、抓优重点工作、抓亮特色工作,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总体质量。以流程化改造优化过程评价,全面梳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重点、标准和具体方式,将不同育人主体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考核评价,以流程化、清单化的方式推动资源配置优化、合力有效形成和供给有效提升,形成育人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大合唱”格局。以数智化创新优化评价效率,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对学生思想、学业、生活和价值追求、情感诉求、情绪变化、生涯规划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有效跟踪和有效分析的能力,为动态优化教育方法提供支撑,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向高效率、便捷化、智慧化发展,健全网络文化育人评价,引导和扶持师生创作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

(三)基于效果改善的有效评价

分层分类推行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价,推动学校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刚性,落实上级关于思政工作系列制度文件的数量指标、绩效指标、质量指标要求。健全内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监控与诊断改进工作,理清二级学院、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等主体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具体路径、制度要求,开展跟踪问效、督导问责,探索可视化、可量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价改革,推动学校各层面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索、塑造精品、打造品牌和总结提升、宣传推广工作,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创新项目、示范项目、精品项目和特色品牌,形成系列工作成果。此外,还应健全外部评价,拓展上级行政部门、社会、第三方机构和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渠道、方式、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反思的四个重要维度中,有效制度是构建体系、保障落实的关键前提,有效协同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实践要求,有效供给是融合创新、质量提升的核心要义,有效评价是守正固本、优化导向的基本抓手,四个维度及其有效性反思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渐进式改进和螺旋式提升中,均具有持续而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