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乡村振兴视域下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探析

乡村振兴视域下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探析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26 09:00:03

钟 岩 李 波

[内容提要] 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智慧结晶,乡村振兴要靠文化振兴来铸魂。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和传统农耕文化自身传承发展的需要,都决定传统农耕文化必须不断传承创新。乡村振兴视域下传承创新传统农耕文化是切实可行且具有深厚现实基础的,其不仅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高度契合,更与现代文化的价值共享与实践层面具有可融合性。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主要从激活传统农耕文化内涵、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丰富传统农耕文化形式、夯实人才队伍来推动。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主要代表,其不仅是乡村保存乡土本色的基础,更是广大民众安身立命的重要精神支撑。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1]。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下重新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进行全面审视,保护、传承、创新传统农耕文化,可以充分挖掘农耕文化丰富内涵、聚集丰富农耕文化资源,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实现传统农耕文化在乡村的“归位”,使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化发展更加契合,助力乡村振兴。

中华传统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对当今乡村发展依旧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以乡村自身创造的文化为基础来推动。同时,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乡村有效治理的需要以及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需求都要求传统农耕文化必须不断传承与创新。

(一)传承创新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

乡村发展必须满足人们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需求。物质满足,精神富足,乡村才会实现更好的发展。首先,乡村发展要盘活乡村既有资源,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则是乡村最丰富且具有特色的资源。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使乡村地区日益成为一个现代与传统相杂糅的社会空间,却依旧有大部分传统农耕文化资源被留存下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2]。这一意见的推动,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农耕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保护作用,但是却依旧存有一些碎片化的问题,如农耕文化资源开发过度商业化,忽视了农耕文化自身特色,亦或是没有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无法与乡村社会整体发展相适应。故此,乡村发展亟待盘活和转化既有传统农耕文化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以满足人们物质需求,进而助推乡村振兴。其次,乡村发展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文化自信的缺乏致使乡村社会中的“人”遭遇普遍性的现代化危机。对于留守乡村的人而言,农耕文化总是潜移默化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却难以应对诸多现代化因素的冲击。当现代化的浪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裹挟乡村社会时,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找寻一种新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内在秩序,以此来实现安稳度日的目标。对于进城者而言,内化于心的传统农耕文化则成为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阻碍。初入城市,由于缺失城市交往技能和现代劳动技能,进城者初期往往会产生浓厚的文化自卑,且为了更好地适应都市文化,往往会对传统农耕文化加以摒弃。所以,无论是乡村的留守者亦或是外出者都无法有效调适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这致使两者冲突不断,文化自信严重缺失。这些都迫切需要以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为基础,发挥其在乡村文化自信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祛除人们精神生活上的贫瘠,提升人们的乡村文化自信。

(二)传承创新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有效治理的需要

对稳定乡村秩序的追求,是乡村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也是国家基层治理永恒的目标。而乡村的有效治理离不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乡村治理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以文化人,用文化安抚人心,借此来维稳乡村秩序。在传统农耕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乡村社会的经济水平无法承担官僚统治的成本,故此,在传统社会形成了“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的治理传统。传统乡村社会主要是通过乡绅进行治理,即乡绅依靠内嵌于农耕文化中的自治与德治文化,通过自治满足乡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依靠对儒家文化的宣扬和乡规民约对民众进行德治。而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构建的“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就是重拾传统农耕文化中的自治、德治文化,并通过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强化和规范性文化的重新构建,来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环境,维持乡村秩序。同时,重建乡村居民的道德规范也需要传承创新传统农耕文化。随着市场经济全面渗入乡村社会,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在乡村盛行,尊老敬老的孝道传统逐渐衰落,守望相助与同甘共苦的邻里关系开始淡化,这使得乡村治理的道德根基发生严重动摇,乡村居民的精神大厦逐渐被摧毁。而传统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伦理情谊、包容礼让等道德因素对乡村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这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并根据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能与现代文化融会贯通,更好地为乡村治理服务,充盈人们的精神大厦,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三)传承创新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自身传承发展的需要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需要以乡村社会空间与乡村既有文化资源为基础,以乡村地区的人为载体来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创新。传统农耕文化就是在传承与创新中得以生成,丧失传承就会消亡。如希尔斯所指出的,“几乎任何实质性的内容都能成为传统”。农耕传统是一套在乡村地区正在使用且已经完备的文化模式。所有文化都是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三个维度。其中传统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其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法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道德风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处世法则一直都是涵育于乡村社会之中的精神品格,并逐渐内化为人们的集体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传承与发展需求。但是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村风貌日新月异,传统农耕文化这种强烈的传承与发展需求难以与现代化气息浓厚的乡村氛围相调适,要想满足这个需求,就必须使传统农耕文化继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功能。因此,这就迫切需要传承、创新传统农耕文化,使传统农耕文化的三重维度更加与现代乡村社会相协调,以此来实现传统农耕文化的延续。

传承创新传统农耕文化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糅和其与现代文化的差别,使其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不仅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高度契合,而且其与现代文化也在价值共享、实践层面具有可融合性。所以,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切实可行的。

(一)农耕文化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切合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2]“乡风文明”这一总要求为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政策指引,是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动力。首先是对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乡村振兴战略站在乡村的立场上,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为指引,强调要加大对农耕文化遗产、景观遗迹、风俗民俗的保护与开发力度,筑牢乡村传统农耕文化根基,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这恰好是乡村振兴战略和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创新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其次是乡村公共文化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新中国自建立以来就特别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从2002年我国提出以城市的社区、农村的乡镇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再到十九大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村落与社区一直都是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积极推动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承接政府所提供的文化惠民资源,推动以“三农”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这既是政府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得以传承创新的重要支撑。最后是乡村所积极开展的移风易俗行动。人是农耕文化传承创新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移风易俗就是要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改变人的整体精神风貌。培育优良的家风、民风、乡风,挖掘乡村传统道德资源,都需要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二)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存有价值共享基础

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从人性的视角来看是具备价值共享基础的。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的价值。当前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之所以出现无法调适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们价值需求的多样性。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价值共享就是通过功能互补,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价值需求。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主要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方面体现对人的价值。首先是在人与自然方面的价值共享。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会很大程度上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但是往往会忽略人的存在感,而传统农耕文化中对人的重视可以改善现代技术中人的边缘化问题。其次是在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共享。正如费孝通所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3]80“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3]81故此,现代文化中对人际关系的理性,为农民提供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规则,中和了熟人社会侧重血缘、人情的不足。最后是人与自我之间的价值共享。青年一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现代节奏越来越快,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盛行。个人主义的盛行使得人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之中普遍缺乏个体关照,难以消解人们在工作中的压力,而传统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礼让和谐”“同甘共苦”的伦理准则和以“耕”养家糊口,以“读”修身养性的耕读文化,致力于个人能力与品行的双向协调发展,有利于化解自我矛盾,实现身心和谐。

(三)农耕文化资源转换实践机制具有可行性

传统农耕文化资源为日渐趋同的现代生活增添了新色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并进一步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地相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技术互学、价值延伸等多种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模式。首先是技术互学。当前各种农业器具大多是根据传统农业器具的构成原理、应用原理进行改良、制作,并借助现代技术进一步优化农业器具的功能,这极大提升了农具的工作效率。此外,在传统民间工艺生产中引入现代化工艺流程,实现各种民间工艺品的量化生产,有利于在扩大产能的同时优化产品品质。其次是价值延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4]。因此,依托网络直播、文创开发、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来实现传统农耕文化的价值拓展是大势所趋,更是如今传统农耕文化转化的重要方式。如江西省南丰县的蜜橘,其迄今已经拥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当地政府抓住机遇,利用橘都文化,在1000多亩种植基地的基础上,依照“园林—山水旅游观光组合模式”,兴建了林、草、果、畜、牧、禽、池、沼气相结合的罗里蜜橘生态园,通过让游客在特定时节参与南丰蜜橘的采摘,体验农事,并且由县长牵引带动当地农户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带货直播,把传统农业与外部市场连接起来,极大地开拓了农产品价值,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乡村社会的整体变迁,农民如何在现代化的洪流中追求“美好生活”依旧是主要问题。其归根到底,就是探讨深受传统农耕文化浸染的“传统人”如何向“现代人”转变,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仅需要主动地接受新事物,更需要对传统的文化进行传承创新。所以,传承创新传统农耕文化迫在眉睫,具体实践举措可以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活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内涵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必须立足现代生活,着眼于解决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精神困境,进而丰富其基本内涵与形式。首先,推动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调适,坚持以现代生活为导向。本杰明·史华慈认为,“传统”与“现代”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既矛盾又融合地客观存在着。传统是一个不断演进、变化的存在,是人们以自己的日常生活需求为导向所做出的自由选择,其目的是致力于美好生活的实现。在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的今天,传统农耕文化必须致力于满足人们的需要,并积极地融入于现代生活中去消弥现代化冲击给人们所带来的精神创伤等负面影响。其次,充分发掘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农耕文化要素,并借用现代技术加以改造。现代生活中的传统农耕文化常常隐匿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或传统习俗之中,再或者以一门技艺的形式被现代技术所取代。当代乡村生活中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利用大多是以各种技艺形式为主,通过借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对其内涵与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优化其表现形式,提升其品质,这是目前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方式。最后,在现代乡村生活中锻造新的传统农耕文化,以新文化的模式对传统农耕文化形态进行强化。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以“传统”与“现代”为遵循而相互转换、循环往复到今日,新农耕文化一旦形成固定的文化模式与风格就会成为传统,费孝通先生说,“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3]17新农耕文化需要有意地传达“传统”的精神,保留过去的技艺与形式,让新的农耕文化成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过渡,以新的形式延续、创新传统农耕文化。

(二)加强传统农耕文化教育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要想实现传承创新离不开教育。习近平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5]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2020年9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彰显了党中央对农耕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一定意义上,人们所接收到的传统农耕文化知识实际上就是经过创新性发展过的,开展农耕文化教育所借助的物质载体也是创造性转化来的。因此,从很大程度上而言,开展农耕文化教育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首先,要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自2018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首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秋分开展庆祝丰收的活动,既是传统农耕文化融入节庆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农耕文化认同感。各地方政府要根据各地特有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各种节庆活动,充分利用丰收节的平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推动丰收节的内涵纵深发展。其次,各地方政府要加大开发、投资力度,颁布相应的保护政策,开发当地特有农耕文化资源,“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最后,地方政府可以联合当地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农耕文化研学基地遴选、农耕文化主题教育等活动,如开展民俗文化现场教学、乡村实地考察,让青少年可以切身感受当地特有民俗、风俗,追寻历史、感受农事,依据当地特色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使其更好地贯彻落实农耕文化教育战略,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教育。

(三)丰富传统农耕文化表现形式

传统村落、农耕遗址、农耕器具等物化形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易感知的传统农耕文化存在。因此,以物质生产为主的现代产业成为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方式。首先是资源的开发与重组。借助现代技术与管理手段,对乡村社会的传统村落、特色农产品、传统民间工艺等资源进行开发与产业重组,并以此为依托发展特色农耕旅游业、农产品加工、工艺产品生产、田园景观业等相关产业,促使传统农耕文化资源转为现代工业生产要素中的一部分,充分发挥传统农耕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这既丰富了传统农耕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又为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次,融入现代理念,优化产品形象。根据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结合现代包装设计理念优化产品形象与外观设计。通过打造农耕文化相关周边产品,扩展消费者选择空间,更好地传播农耕文化,提升传统农耕文化内涵,实现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最后,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经济。依托现代品牌营销策略,萃取农耕文化相关产品的核心价值理念,培养专业的品牌运营团队,借助“报、网、端、微、屏”这些多元化平台与游客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宣传与营销,打开传统农耕文化相关产品的知名度。同时,推进文化创意,积极开发农耕文化系列组合产品,借此形成集聚效应,进而带动一系列附带产品生产,打造品牌经济,在现代产业中进一步丰富传统农耕文化表现形式。

(四)夯实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主体队伍

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是人,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特定传承人和乡村空间多元主体的参与。首先是加大对传统农耕文化相关专业项目和专业团队的扶持力度。近年来,随着各种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强,其他尚未满足申请非遗标准的文化项目也开始渐渐被地方政府所重视。当前农耕文化的保护必须实现从申请各等级非遗项目到培育特色传统农耕文化和满足村民多样化需求的转向,在人、财、物等方面对地方小型农耕文化项目和传统手工技艺进行帮扶。其次是继续加强对传统农耕文化专业人才和相关手工艺者的培训与帮扶力度。在加强对传统农耕文化非遗继承人培训与帮扶力度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对各种公共文化知识分子的引导与培训,通过开办培训班、与学校签订委培协定和延续传统师徒制等方式开展技能培训。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吸引农耕文化人才留在乡村、建设乡村。最后是引导、吸收多元主体参与传统农耕文化建设。在以农户为主体、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前提下,广泛吸引企业、文化团队、社会社工机构等多方力量入驻乡村,参与乡村农耕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形成合理的文化利益共享机制,保障外部参与主体能在农耕文化产业开发与建设中获取可观收益,促进农耕文化资源转化,推动传统农耕文化多样性建设,进而不断提高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创新水平。

猜你喜欢 农耕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农耕初体验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1年9期)2021-11-27农耕旧事十二韵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饭后“老传统”该改了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1期)2020-04-20老传统当传承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推荐内容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