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城,叶 飞
(铜陵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线上教学是运用互联网、多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互动的教育方式,是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开展线上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所趋。近年来,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全国高校按照教育部相关工作要求,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发展到现在,已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效,但在教学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关于高校线上学习的研究已有不少,例如对线上学习的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线上学习质量提升对策研究、线上教学质量管理研究[1]等等。文章以“高等数学”线上课程为例,开展线上学习现状调研,提出改进线上学习效果的相应措施,以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以T学院部分工科学院623名学生作为此次线上学习状况的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涉及机械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四个学院大一的学生,男女性别比例7:3左右。
2022年5 月,通过问卷星APP向部分学院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工科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随机发放线上调查问卷633份,回收有效问卷623份。
通过查阅文献并咨询相关专家拟定《高等数学大学生线上学习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在线学习的一般情况(包括线上学习时长、平台使用情况、学习兴趣等)、学生对教师线上教学满意度(包括教师平台操作、教学方法、课堂师生互动等)、线上学习存在的问题(包括平台和网络是否满足使用、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是否与线上教学相适应等)等四个部分[2]。问卷选项采用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形式,问卷拟定完毕后开展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完善,随后通过问卷星APP 线上发放,调查活动结束后由调查员从问卷星后台获得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通过答题时间和逻辑检查等关键因素进行问卷质量控制,筛选出有效问卷。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后得知,学生在进行“高等数学”课程线上学习时,所使用的软件种类达到了十几种,其中“学习通”“腾讯会议”“钉钉”等主流线上学习平台仍是大多数选择对象(如图1所示),线上学习平台在数目上基本满足学习需求。
图1 “高等数学”线上学习平台
在对线上学习优势认同度的调查中,91.33%的学生认可线上学习平台的回放功能,85.74%的学生认同线上学习平台无时间与地点限制的优势,87.21%的学生认同通过线上平台学习无前后排之分、视听效果平等的优势,这说明各类线上学习平台不仅解决了学生无法现场学习的问题,其所提供的录播、回放等功能也在学习时间和地点安排等方面便利了师生。学生对线上学习平台的服务基本持肯定态度。
而在回答“线上平台教学您认为的缺点”这一问题时,选择线上学习平台存在网络卡顿的学生在整体参与调查人员中所占比重为16%。因此得知,线上学习平台的整体技术支持还有待提升,部分功能开发还不够全面,对于大规模线上学习的支撑力度还有所欠缺。
线上学习压力增大。一是在线学习时间较长。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你每天线上学习的时长?”这一问题时,选择4~6 小时的人员所占比重为69%,选择6 小时以上的人员所占比重为19.78%。较长时间的线上学习对于学生的视力、颈椎等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是线上学习形式复杂。不同授课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可能选择不同的学习平台,学生们须及时了解所有课程线上学习进展情况,加上部分学生可能会额外选择补充学习平台,长时间处于这样学习状态会使学生身感疲惫;
三是学业任务相对繁重。线上学习时教师和学生交流存在一定障碍,教师多数通过加大作业数量的方式来弥补这一不足,导致线上与线下学习相比,学业任务相对繁重。
学习效果有待提升。调查结果显示,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比,在学习效果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一是学生在开展线上学习时,纸质学习资料缺乏对学习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是线上课堂互动性存在弊端,师生之间无法开展有效的互动交流。在对“如果您是教师,为保证网络教学效果,您会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题目进行回答时,选择“增加班级讨论时间”的人员在整体参与调查人员中所占比重为72.41%,这从侧面反映出,线上课堂在互动交流方面存在不足。三是线上学习在课堂教学形式方面缺乏多样性,通常理论讲授居多,与线下课堂相比缺乏灵活性,学生极易出现走神倦怠等情况。部分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特别是在对录播课进行自学时,对于缺乏学习内驱力的学生而言是个极大的考验。四是学习氛围有所欠缺,造成学习效果相对较差,调查结果显示,在开展线上学习时,35%的同学认为缺乏安静的学习环境。
在线上教学开展初期,大多教师并未采用过线上教学方式,教学观念未及时转变,线上教学经验相对缺失。一是对线上平台的使用比较生疏,导致相应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线上教学观念未及时转变,部分教师对于线上教学缺乏足够重视,备课相对仓促,甚至直接套用他人的教学视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是教学模式没有及时优化和改进,缺乏必要的课堂互动,线上教学的优势并未得到有效利用。
调查结果显示,16%的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线上学习效果持“非常满意”态度;
51%的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线上学习效果持“满意”态度;
23%的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线上学习效果持“有点满意”态度;
还有9%和1%的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线上学习效果分别持“不太满意”和“完全不满意”态度(如图2所示)。总体来说,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线上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对“高等数学”开展线上学习持保守态度。线上学习产生的有关问题需要学校管理者、授课教师以及学生们引起重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图2 “高等数学”线上学习满意度
高等教育活动发展到今天,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重要互补形式,应充分认识线上教学优势,克服弊端,推动各类线上教学平台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从加强教学平台建设、教师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线上教学质量监管等角度来探讨提升线上学习效果相应策略。
线上学习平台建设对于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也是教学管理可以有序开展的前提条件。一是在对线上教学平台进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课程特点,如“高等数学”课程尽可能选择带有屏幕书写功能的线上教学平台。二是平台需对教学资源的开发高度重视,确保课程的优质教学资源能够在平台中顺利使用[3]。三是优化校企间的沟通渠道,对于用户所提出的需求及时做出响应,并提供必要的优化措施。四是需加强硬件建设,提升技术支持力度,减少用户使用高峰期时网络卡顿等现象发生[4]。
3.2.1 注重引导预习,做好教学准备 一是制定详细的预习计划。在开展“高等数学”课程线上教学之前,教师应当规划出明确的预习内容,将导学案上传至教学平台,要求学生按照导学案及时开展课前预习,同时可布置少量难度适中的预习题。另外为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可以上传数学史中数学家的励志故事或者某个定理的背景知识图卡,再如一些贴近生活的数学模型案例。二是做好课前课堂管理。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初步了解,从而在课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授课,对重点难点疑点等部分内容应进行重点讲解。另外,在开展数学线上教学时,教师应当提前进入课堂,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如监督学生签到、要求学生开启摄像头等,让学生对线上教学足够重视。
3.2.2 优化教学形式,重视课堂互动 一是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高等数学”课程线上教学,新授课内容一般宜采用直播课的形式开展,而对于部分习题的讲解或者重点难点问题的解惑也可以采用录播形式,方便学生反复观看,彻底弄懂。二是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时声音必须清晰洪亮,尽可能避免因网络等问题给学生的听课效果造成影响。其次合理使用电子板书,借此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合理化的板书,对于“高等数学”中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演示非常重要。三是激发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加大线上课堂的交流力度。在开展数学线上教学时,可引用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数学史知识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线上课堂参与度;
充分利用平台互动功能[5],例如,在学习通平台可以开展课堂在线抢答或者分组互动交流。四是合理设置课后作业的难度与形式。教师应当结合所授课程章节的难易程度合理设置课后作业,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适时评估学习效果。
3.2.3 注重课后辅导,及时反馈作业 一是引导学生开展课后复习。课堂授课结束后,教师需引导学生借助平台资源和相关课程资料及时开展课后复习。二是认真批改课后作业,通过恰当方式将作业批改情况反馈给学生。将错误原因、解答方法等内容进行明确标注。对于共性难点问题及时给学生解惑。三是加大课后辅导力度。适时开展直播答疑课[6],对于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要进行重点辅导,难点知识进行耐心细致讲解,让这些学生能够及时领会。
3.3.1 重视课前预习,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及时开展预习。在进行“高等数学”线上学习之前,学生可借助纸质教材或视频资源对课程内容及时开展预习,预习要有深入性的思考,比如对重点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做好预习笔记,对于难点疑点知识要标注清楚。此外预习时需适当练习加以辅助,检验预习效果。二是充分做好上课准备。学生应认真开展课前准备工作,让自己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准备工作主要涉及下列三项内容,一是知识准备,针对预习的新课内容再次回顾,便于在课堂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是物品准备,主要是课上学习物品和学习资料的准备;
三是环境准备,课前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平静的学习心态[7]。
3.3.2 重视线上学习,深度参与教学 一是在线上学习认真投入。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需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过程中需要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记录,为课后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二是在开展线上学习时,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积极回答,提升数学线上学习的参与度。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抢答、主题讨论、群聊等方式和老师进行互动,深度参与“高等数学”课程活动中,有疑惑的问题及时请教加以解决。此外,学生还应当认真对待课堂练习,并及时传送老师,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3.3 重视课后复习,加强课后反思 一是在课后及时开展复习。对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难度较高,内容繁多,需要通过课后复习来对知识进行巩固,才能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可通过梳理和总结课堂笔记,必要时利用回看视频等方式来开展复习。二是充分重视课后作业。在线上学习后,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提交老师进行批改,此外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做一些拓展性练习、针对性练习,以此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三是开展课后反思。线上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应进行学习反思,如重点难点知识回顾、新旧知识的融合贯通等,从而系统性学习“高等数学”课程。
3.4.1 完善保障运行机制 线上教学体系中,“人”是最关键的组成要素,在线上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线上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行,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针对“人”开展管理和干预,对教师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对教师的发展机制进行完善,进而让教学活动的高效运行得到应有的保障。线上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主要包含下列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是竞争机制。利用竞争获得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让线上教学相关人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学校在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时,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实现竞争的目的。二是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主要作用是对教育质量管理的主动性进行调动,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提升。将线上教学质量目标与师生员工的激励制度进行有机的结合。让教学质量保障与多重奖励有机串联,让全体师生能够主动的对线上教学质量进行提升。三是创新机制。创新是开展线上教学变革最主要方法。线上教学创新机制不只是涉及教学内容、方法等环节,还包含学习方法等内容。创新机制必须要实现全员性参与,这是确保创新机制顺利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四是约束机制。约束机制为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学校职能部门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制定约束准则,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同时要对约束准则进行监督落实,进而确保线上教学工作可以顺利开展[1]。
3.4.2 建立质量监控评价机制 线上教学质量监控相关的要素主要包含人、物、方法、考核、教学环境和教学管理等。其中人主要包含教师、学生等,物指的是教学设备、教材等,方法主要涉及教学、学习等环节,考核指的是学生评教、课程考试等。针对这些要素,需要切实遵循严格预防、重点监控的基本原则[8]。现阶段高校需要重点对评价体系的适用性问题进行解决,要针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重构或优化,建议可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一是对评价指标的多样性进行提升,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指标,针对教师开展分类化管理,将线上教学相关的内容都统一划归到评价当中。二是对于评价体系的客观性进行确保,避免人际关系对评价工作产生负面干扰。杜绝主观因素的影响,降低对通过率的评价,注重实质行为的评估。三是加大过程评价的力度,管理者针对线上教学相关人员开展科学化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对考核评价的合理性进行提升。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课程评价时,必须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主,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突出表现,应给予支持与肯定,让评价激励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针对负面行为应当及时采取疏导措施。
构建多元教学服务体系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教育”正不断冲击和重构着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变革高等院校教育模式,仍是现实中必须面对的难题。高校应当积极探索,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从“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着手,进行有效的改革,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多主体参与的线上教学模式[9]。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学习效果教学质量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22年4期)2022-05-13“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1年4期)2021-09-03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0期)2021-04-13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莲心宝宝有话说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19年8期)2019-09-09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