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新时代云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新时代云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25 12:19:02

和凤英,李云霞,王 晔,杨和平,吴艳萍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云南 昆明 650500)

我国新时代的显著特征是高质量发展,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以及创新体系建立为特征的高质量社会发展,必然对作为一种类型的职业教育提出新的发展诉求。在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将打破注重“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而强调在新发展理念下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方式。新时代背景下,知识作为重要生产力,其产生与聚集直接依赖于教育的功能与发展,教育的关键性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是传播知识、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时任总理李克强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如何有效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加强技术型人才培养,强化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新时代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推进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探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是高职院校顺应时代要求,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命题。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尚存结构不够合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亟需结合实际不断探索问题解决的有效路径。

1.1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早在1989年,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双师型”的概念。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了“双师型”这一政策概念,此后一直把“双师型”教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2019年2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教改方案”)中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并明确提出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的占比要求”;
随后,为落实教改方案,同年4月教育部与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强调了“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并进一步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四有”标准;
同年9月,教育部等4部门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推动职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到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国70余年,从明确职业教育定位职责,到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
从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从助力“人人成才”,到服务“人人出彩”,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2022年8月20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指出:进入新时代,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伴随着职业教育对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从初期的技工学校培养,到企业深度参与合作育人,“双师型”教师队伍从数量到质量已经实现了较大的跨越。

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对照标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又要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承担过岗位实践,能够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
高级的“双师型”教师还需具有丰富的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在实习实训教学、设备改造、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等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或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标准的出台从根本上解决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无标准、程序不规范、工作难开展的问题,对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助推了职业教育类型办学的特色,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云南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立足迭代升级的产业体系,坚持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发展,云南省“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构建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健全完善,多渠道解决职教师资增量提质。云南省作为国家对外的西南门户,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互联互通枢纽、信息物流中心、经济交流和文化教育中心。立足“3815”的战略发展目标,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云南职业教育正处于向“职教强省”迈进的历史关键期,高质量发展必将成为新的主基调、主旋律,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将成为地方战略发展的推动力。云南职业教育从快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推动云南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职教强省”,服务支撑云南“三个定位”“三张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师资水平,离不开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支撑。

2022年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12—2021年全国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规模由111万人增至129万人,其中高职学校57万人。17%的规模增幅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年龄结构、“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占比、学历结构等方面均达到相应标准。为更好地对云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摸底,课题组首先收集整理了有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年相关政策文件;
其次,基于教育部颁布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本文选取了云南省20所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展开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在昆高职院校、地方高职院校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1 教师数量及“双师型”教师达标率

在20所调研的云南省高职院校中,教职工数达到1 000人以上的仅有1所,700人以上有3所,500人以上有9所,大部分院校分布在昆明市所属行政区域。排名靠后的有3所院校,教职工数分别为168人、118人、96人,分别为1所地州所属公办高职院校和2所民办院校,州市职业院校教职工数明显偏少。从专任教师数来看,人数在900以上的有2所,500人以上的有5所,其余13所在500人以下,教师数量不足是云南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双师型”教师数量来看,专业课教师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占比最高有3所分别为100%、84.23%、69.66%,有9所“双师”占比超过50%;
有6所在50%~10%;
有2所不足10%;
8所学校未达到国家要求。

2.2 教师结构分布情况

教师学历结构方面,在调研的20所云南高职院校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率为0.74%,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率为30.7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平均不足35%,说明需要进一步提升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率。其中,有10名以上博士学位教师的学校仅有3所,10所学校博士研究生人数为0,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高层次学历比率不高,分布不均衡问题仍较凸显。

教师职称结构方面,具备高校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率上,有5所学校超过90%、12所学校超过60%。高级职称人数较多的有3所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分别为39.22%、32.93%、28.65%,有7所占比不足10%,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高级职称比率偏低。受制于现行的教师编制和岗位管理等方面因素,民办高职院校总体高级职称比率更低。

2.3 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5年累计完成6个月企业实践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率,有4所学校占比超过50%,16所学校少于50%(其中6所院校为0%)。各高职院校在落实《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职业学校教师每5年至少到企业一线实践6个月”要求时,因受生师比不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任务重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锻炼情况不容乐观。

2.4 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现有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仍然以学校为主体,缺乏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培训内容中理论教学占比多,实践技能教学占比少,有些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脱钩;
同时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还处在发展和建设期,还未充分发挥其作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校企双方诉求不同,行业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无法满足教师实践的需求,抑制了“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实践能力的整体提升。

3.1 “双师型”教师达标比率不高,实践能力弱

根据2019年教改方案中关于“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的要求,20所调研高职院校中有9所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率满足该要求,占调研院校不足一半。教师企业实践锻炼(5年累计完成6个月企业实践)达到一半的仅有4所,有6所学校数据为0。总体而言,“双师型”教师比率达标率还较低,实践能力薄弱是当前“双师型”教师的难题,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职业教育中依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专业理论教师不能较好地指导实训教学,导致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较弱;
二是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高职院校承担了扩招的重任,现有的师资满足不了常规的教学需求,导致教师教学工作繁重,难以完成“双师”能力提升培训和实践锻炼;
三是“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单一,且多以证书认定为主,降低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
四是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形成产教融合、具有开放性、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教师队伍尚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无法满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资需求。

3.2 “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结构不优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一方面,师资主要以公开招聘为主,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问题凸显。近年来除招聘应届毕业生外,具有工作经历的往届生数量有所增加,但仍未达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尽管高职院校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经验丰富人才如企业的行业领军人才、优秀技能人员的引进,但受限于诸多因素,该项工作举步维艰。这成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不优”局面的原因之一,也进一步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其“不优”主要体现为:一是在所调研的高职院校中,从师资队伍结构而言,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比率大约占29.16%,与其他省份高职院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仅有2所学校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率超过30%,高级职称比例还有待提升;
三是省级及以上的高层次人才较少,“双师型”教师队伍中领军人物匮乏;
四是校企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尚未健全,具有一线企业经验的兼职教师数量不足。

3.3 “双师型”教师的系统培养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2023年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 《云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因云南省“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基础薄弱,对标“双师型”教师标准的能力结构还需重构。一是针对由学校走向学校的教师和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以及其他不同类别及不同层次的教师,高职院校还未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分类分级培养培训体系或培养机制;
二是职业教育特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求,均说明了校企合作办学之路的必然性,但高职院校还未搭建起“多元参与,双向流动”的培养培训平台,教师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践锻炼结合不紧密,导致“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专业课教师匮乏,实践性教学未落到实处;
三是教师培养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足,以“双师型”教师岗位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的系统培养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3.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2019年9月教育部等4部门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对分层分类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构建,“双师型”培养培训格局打造,以及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建,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激励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省内对于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及激励机制尚不健全,还未完全建立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双向流动相互兼职的运行机制,“固定岗+流动岗”相结合的教师资源配置尚未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专业群带头人培养机制、人才培训体系、绩效考核分配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4.1 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依照国家和云南省“双师型”培训培养基地的相关遴选和建设标准,各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共建以校企共建的教师发展中心为主体,以其他多方为支撑的多元化“双师型”教师成长平台,包括“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等,以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推进企业实践成果与教学成果之间的转化;
同时,基于“双师型”培训基地的构建,并依托业已建立的行业、企业合作关系,认真落实“职业学校教师每5年至少到企业一线实践6个月”的要求,深化产教研融合,以提高专业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

4.2 拓宽“双师型”教师来源,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才源头、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高质量推进。人才源头方面,高职院校应认真研究和落实国家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招聘的政策,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来源渠道。人才引进方面,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依托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细化高层次人才引进要求,建立开放式的人才集聚机制,引进在行业有影响、学术有成就的领军人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应开放融合、精准对接,通过大师(名师)工作室建设和依托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推进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

4.3 构建阶梯式的培养培训体系,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高职院校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标准,重构“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并围绕“综合育人、教育教学、技术技能、教研科研、社会实践和服务”5个维度,建立阶梯式的以双师教师岗位能力提升为重点的系统培养培训体系。具体包括,按照初、中、副高、正高十二级岗位,建立分级的培养和培训标准,岗位能力标准的依据为各级岗位聘任标准,分模块实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名匠培养培训项目;
实施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行动,开展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
定期组织选派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或先进院校研修访学;
实施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计划等。

4.4 建立“双师型”导向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应从多角度考量“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的构建。一是应以“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为基础,制定突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考核体系,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二是建立和完善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分配制度,并在绩效分配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在评优评先方面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塑造以“双师型”教师为荣的氛围;
三是加大对“双师型”教师参与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竞赛及重大教学教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和激励作用。

4.5 协同建立东西协作、校企深度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共建机制

聚焦云南省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云南省八大产业),对接东部优质合作学校和企业,实现东西协同校企深度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共建机制,推进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等项目的建设,搭建多地、多元化协同的“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提供师资保障。

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各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云南省经济发展状况,搭建多元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平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构建有助于“双师型”教师岗位能力提升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双师型”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共建机制,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2020年9期)2020-11-20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2020年6期)2020-08-31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林秀娟 茶业“双师”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0-02-1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