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池州傩戏:文化特质、功能与传承创新

池州傩戏:文化特质、功能与传承创新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22 17:38:01

汤付强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湘潭 41110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明》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作,是他任职池州刺史时留下来的千古传唱。而池州的杏花村能够闻名古今,这首《清明》功不可没。池州地属江南一带,风景优美,历代名人墨客都曾对池州赞不绝口,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宝藏,因而池州一直被称赞为“千载诗人地”。同时,池州还有个神秘且丰富的文化宝藏——池州傩戏。池州傩戏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更是将巫、道、释、儒的宗教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同时,它历史悠久,是民间传统艺术的精华,吸收了民间绘画、雕刻、民俗等方面的优点,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池州傩戏千百年来保持着恒久的生命力,这与每一代人的传承和努力是分不开的。但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池州傩戏的传承现状堪忧,其背后原因主要有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傩文化认同感不强、学校传承不力等,导致这一文化瑰宝逐渐被遗忘。因此通过探究池州傩戏的文化特质及其社会价值研究,探寻池州傩戏与现代社会融合的路径,才能更好地将这份传统民俗文化焕发现代化的生机,同时为其他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池州傩戏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古时人们对图腾和宗教有着神秘而虔诚的信仰,这是傩产生的最初因素。傩是一种驱除疫方之鬼、消灭邪气、导致正气,以保人平安的一种仪式,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产生,甲骨文中已有“索室驱疫”的象形字[1]。“傩戏”概念的产生正如薛若邻先生在《傩戏·中国戏曲之活化石——全国首届傩戏研讨会论文集》中提到的:“远古的宗教包含强烈的巫术色彩。巫很早以前就产生了,其职能是驱鬼逐疫,通过歌舞表现出来,随着其不断积累、完善和发展,在与戏曲接近和吸收的过程中,形成了傩戏。”[2]池州傩戏属于傩戏四大种类的乡人傩,是民间为了祭祀祖先、驱邪纳福而以宗族为表演单位的一种祭祀文化活动。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始性的傩舞、傩仪、傩戏表演,有一套完整的傩仪、傩舞和正戏表演程序,是一项具有很强的体育和文化元素的活动。池州傩戏的表演元素涉及范围十分广阔,其蕴含的民间民俗、考古、美术、音乐、宗教等各种文化元素都值得深入研究。池州傩戏曾在市辖区、东至、石台、青阳等地区广为流传,现今池州傩戏的主要活动范围为棠溪、梅街等乡镇地区,以及一些村落自发活动形成的祭祀圈,史载“无傩不成村”,这便是池州傩戏与中国其他地方的傩戏存在的不同之处,其以宗族为单位代代相传,绵延至今。

《杏花村志》是最早有关池州傩戏的文献记录,由清代池州人编纂。该书详细地描述了纪念萧统的祭祀活动,如“是日诸家扮会迎神者,所扮为关壮缪,为城隍,为七圣二郎,为玄坛。其扮也则各骑乘,奉面具,或于东门之桥,或于南门之狮子口,盛妆饰仪从”[3]。萧统即昭明太子,是梁武帝萧衍之子,他的代表著作《昭明文选》更是被文学界美誉为“修辞之家举为轨则”的经典。萧统贤明仁德,体恤百姓,受到封地人民的爱戴。在萧统去世之后,池州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为人厚道的太子,便将他的衣冠请回到池州的秀山埋葬,并在秀山上建造了“昭明祠”,以供奉萧统。765年,池州的百姓又在新县西址处新建了“昭明祠”。“文孝昭明圣帝”更是本地老百姓对萧统的美称。当地每家每户都供奉“案菩萨”,即萧统的神像。每年的正月初六是最为热闹的时候,池州百姓为了驱邪纳福而抬着萧统的神位四处游行,村民组织编排案戏“以酬昭明”。据此可以得出推论,为了祭祀萧统而自发的民间活动是池州傩戏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从昭明太子去世以后,这种祭祀活动在池州地区便十分盛行,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更为热烈,其中宋人杂记就被引用到《杏花村志》中作为考证。

(二)池州傩戏的发展兴衰

池州傩戏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波折不断,历经坎坷。根据《七修贵池姚氏宗谱》中有关池州傩戏的文字记载以及负责傩戏研究的专家研究发现,池州傩戏大概经历了三度兴盛、三度衰亡的过程。第一次兴盛于明代中期嘉靖时期,在明末清初时凋零。第二次在清朝康乾盛世得到发展和传播,在太平军战役期间遭到破坏。第三次兴盛于清朝晚期,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倡导发扬古老剧种,傩戏又一次发扬光大。王兆乾先生首次在《谈傩戏》中对池州傩戏进行研究并刊发,但并未得到重视。1980 年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帮助以及民间艺术家的努力下,才使这一门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再次重生。

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实行全面改革开放政策,傩戏从封建迷信活动逐渐变成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得到复苏的机会,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相继开展并实施了对这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通过政府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扬,池州傩戏慢慢走出池州,走出安徽,走出中国,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它的神秘风采。21世纪后,池州傩戏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不同学者从池州傩戏的文化与价值、服饰面具等亚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与其他戏种进行比较等研究角度进行探究。如王义彬以实地调查材料为依据,从艺术、特质及历史变迁等方面切入,揭示池州傩戏的文化意义[4]。汪胜水等从傩戏、傩文化的基本含义切入,阐述池州傩戏面具的美学特征及内涵[5]。吕光群提出将池州傩戏搬上舞台以更好地传承池州傩戏的建议[6]。2005年,梅街农民傩表演队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荣获“中外傩艺展演金奖”。2007年,池州市傩艺团经韩国邀请参加第十届晋州面具舞盛会“东亚西亚面具舞庆典2007”。这是韩国主办方首次以政府名义向中国傩艺演出团发出的邀请,也是“池州傩戏”被批准加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首次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池州傩戏得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肯定和称赞,池州被授予“中国傩文化之乡”。

民俗文化不仅是证明一个地区在历史上存在过的痕迹,也是一个民族稳步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遗产中有如同基因般蕴含着几千年文明的成果积累,池州傩戏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将巫、道、释、儒的宗教精神融会贯通,更将绘画、雕刻、民俗等内容为其所用,因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研究价值,是民间民俗文化的瑰宝。其内含的古文化特质值得学界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发掘其对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从而促进池州傩戏在当代的传承。

(一)池州傩戏沿袭了古傩文化驱邪纳福的功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对抗过程中常处于下风,自然界的神秘现象使远古人类总是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而自然崇拜也促使人类产生了最初的艺术活动,其“最大的影响是为人类美感奠定了想象、移情、将自然力人化等心理基础”[7]。因而远古人类凭借自己的想象创造了“神”,使客观自然的神秘现象在人类的自我心理安慰的作用下有了具体的“人化”形象,并对“神”产生了崇拜。同时,远古人类在面对无法抵抗的自然灾害时,为了求得自身安全和种族繁衍便创造出傩祭,其具体表现为一种具有原始封建色彩、以鬼神崇拜为核心的祭祀活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文明的进步,傩祭的神秘性逐渐消退,进而转化为一种新的活动方式便是傩戏。在傩文化中几乎所有的元素都是围绕祭祀而展开的,傩戏和傩舞等活动形式便是人们心灵上的追求与需要的外在表现。可以说,池州傩戏依然保留着远古时期祭祀、巫术文化等重要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始性的傩舞、傩仪、傩戏表演,有一套完整的傩仪、傩舞和正戏表演程序,是民间为了祭祀祖先、驱邪纳福而以宗族为表演单位的一种祭祀文化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每年正月,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将会举行一年中的“大事”——傩戏演出。那些请神、送神的傩仪式十分隆重,几乎是全民参与。一列列身着彩衣、举着傩伞的乡傩队伍行进在田埂上,开道锣、“傩神会”牌、“肃静”牌、“回避”牌在前,村民手执刀、枪、戟、锤、矛等古代兵器模型紧跟着,后面彩旗队、锣鼓队、细乐队,引导簇拥着漆金雕龙的“龙亭”。“龙亭”里供奉着这场乡村民俗文化盛会最重要的器物——五色斑斓、造型各异的傩神面具。这种迎神活动在当地几乎是人人参与,表达了人们驱邪纳福、辞旧迎新的美好心愿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二)池州傩戏保留了宗族文化特质

“山旋而秀,水丽而清,地僻而阻”,皖南地区多山地丘陵,交通不便,较为封闭的自然环境是池州宗族制度得以形成的原因之一。而池州傩戏得以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宗族制度下的“小团体”社会十分强调用仪式活动来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感。池州的宗族文化是一种伴随着乡村部落发展而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文化。宗族是绝大多数村民同姓同宗,以宗庙祠堂为核心进行活动的组织。在明清时期,池州傩戏主要是在祠堂里进行表演,以达到祭祀祖先、驱邪纳福的功用。正如王秋贵在《傩戏三型辨》里提到的:“他们的傩戏演示,主要是属于敬奉祖先神灵,娱悦祖先神灵,祭祀祖先神灵的活动。”[8]此外,池州傩戏是以同一宗族为载体进行代代传承的,不同的姓氏、不同的宗族在池州傩戏中的唱词和情节表演上也会存在着差异。各宗族的演出面具、器具的放置、维修都由同宗族的村长进行管理,表演的程序严格按照祖传的规矩进行,是“祖传的一切制度、礼仪,以及傩戏演出规范都不容篡改”[9]。这种强调必须严格遵照祖制的做法,不仅反映出池州傩戏具有祖先崇拜的宗族文化色彩,也表明了池州傩戏正是依靠同宗同族代代“照葫芦画瓢”的口耳相传才能延续至今。同时,传统的池州傩戏的表演内容大多渗透着“忠孝、贞洁”的封建伦理思想,是规范族人、教化族人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宗族在进行傩戏演出时偏好选择《孟姜女》《刘文龙》等剧,用其蕴含的“节孝”主旨起到对族人宣传教化、维护宗族团结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族内的妇女进行道德教育的作用,这与徽州地区宗族过于重视妇女树立“贞节牌坊”的行为更是遥相呼应。

(三)池州傩戏内含的佛道文化色彩

受民间信仰的影响,池州傩戏经历了历史上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并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这一点从现今保留的池州傩戏面具便可见一斑。池州傩戏的面具造型有原始的野兽、道教中的人物如三官等、佛教中的神仙如观世音菩萨等,无不透露出各种文化元素的影子,突出表现了池州傩戏具有地域文化融合的特征。首先,被誉为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坐落在池州市青阳县内,供奉着大愿地藏王菩萨。九华山常年有佛教信徒前来参拜,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而主要盛行于九华山北麓山区的池州傩戏“近朱者赤”,吸收了九华山佛教文化、民间世俗文化等文化元素,不仅在池州傩戏面具上有着明显的慈眉善目的“佛”的形态,也在傩戏剧本中有着浓厚的佛教色彩,如《摇钱记》中“闹花灯”:“叫徒弟!新年新岁大家唱个《闹花灯》。佛光普照佛光灯,普照天下善良民;上方下方遇一照,世间好事难离身。南无阿,阿弥陀佛萨摩啊!阿弥陀佛萨摩啊!”[10]这个剧本的唱词充分地表现出池州傩戏深受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影响。其次,池州傩戏还蕴含着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道教是在原始巫术文化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中国的本土宗教,在宋代以前,九华山曾是道教的法场,因而为周边发展的池州傩戏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如在传统剧目《请阳神簿》中请神片段:“伏以,神通浩浩,圣德昭昭。凡有祷祈,必蒙感应。有劳今年今月今日今时,传奏功曹,值符使者,转奏天地三界、十方万灵,满空真宰,天下胡公,正乙总管,殿前打参十大元帅,行祠文孝昭明圣帝,二郎七圣贤神。再运真香,一心拜请……”[11]这段唱词表明只有请神后傩仪演出才能正式开始,且请的神仙都是属于道家文化的神仙。这不仅展现了道家神仙在傩戏中的地位,更可以看出道家文化对池州傩戏的影响之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动态性和生命力的文化,对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停留在过去,就失去了它作为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了解和发掘池州傩戏所蕴含的古文化特质的最终目的是让其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从传统文化精华中汲取古为今用的社会价值,从而更好地将这份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一)池州傩戏的健身功能

池州傩戏沿袭了古傩文化驱邪纳福的功用,至今存有远古时期祭祀文化、巫术文化等重要的文化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始性的傩舞、傩仪、傩戏表演,蕴含着远古时期的巫术、舞蹈和武术三元素,而且三者之间历来关系密切。《尚书·伊训》云:“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疏曰:“巫以歌舞事神,故歌舞为巫觋之风俗也。”[12]由此可见,舞蹈和武术一直是巫术重要的表演方式。被称为“戏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戏是由远古巫术文化演化而来,其中带有傩舞和武打的情节,增加了傩戏的娱乐观赏性。人们为了驱邪逐疫、祈福纳福进行跳傩仪式,这种文化上的信仰使池州傩戏一直传承下来,傩仪里存在的舞蹈和武术元素也因此流传至今。在傩舞《打赤鸟》《舞伞》《舞滚灯》等中可以看出民族体育中的赛马、角抵、打鬼戏、踩高跷等体育运动,跳傩驱逐表演里存在大量的蹲、踢、抓、打、扑、追、击、舞、砍、蹦、跳、旋、摔等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在当今社会的视角下便是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在唐宋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盛行舞蹈艺术,傩戏才慢慢从神圣的祭祀性活动中衍生出它的娱乐性。明清时期,傩戏吸收了戏曲和杂技等元素,进一步走向大众化,其娱乐性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展现出运动健身的价值。虽然池州傩戏表演者最初并不是为了健身而进行表演的,但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却达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据《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13]。这表明人们已经发现通过运动锻炼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参加池州傩戏演出的表演者表示长期的排演确实对他们身体的疾病(如关节炎、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这与他们经常需要做出跑、跳、蹲、舞、旋等一系列表演动作是密不可分的。在科学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人已不信鬼神之说,池州傩戏中的巫术、祭祀等文化也无用武之地,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研究池州傩戏中的舞蹈和武打元素,为当下热门的健身行业服务,发挥其内含的健身价值。

(二)池州傩戏的美学功能

池州傩戏是民间传统艺术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诞生的池州傩戏必然是一种具有美学属性的审美创造活动,如池州傩戏面具、傩伞、傩戏服装等艺术品都具有美学价值。首先,池州傩戏面具不仅仅是在傩戏表演中为“神”的形象代言的工具,更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民间艺术品。傩戏面具并不是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的“一张脸”,而是由面具制作者通过对雕刻技法的掌握,对所扮演人物的面孔、气质、形象进行镂空设计。这不仅要求面具制作者的雕刻手法十分细腻,还要求在对面具造型和色彩进行设计时融入傩戏的艺术规律,才能使面具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如此精心制作的傩戏面具不仅能够生动地表现出所扮演人物的神态,更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观众通过面具来感受傩戏背后所沉淀的中华文化的历史厚重感,感受其融入的儒释道等各种宗教文化精华的美,在这一观赏的过程中便产生了审美活动。其次,池州傩戏中的服装也具有很强的崇尚自然的传统文化审美价值。如在颜色上,红色是池州傩戏中最常用的颜色。同时红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好运、吉祥的颜色,常常被用来驱逐邪祟。在纹样上,池州傩戏服装的纹样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各种吉祥的纹样如团花纹、寿字纹等常常被绣在傩戏道具或服装上,表达了古时候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平安长乐的思想内涵。这些隐藏在池州傩戏服饰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对当下的戏剧、服装、建筑等方面的审美都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的,艺术需要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14]。因此,要善于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能够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激活其强大的审美生命力,如此才能在被西方审美逐渐侵略蚕食的现代社会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审美,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池州傩戏的文化功能

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社会怎样变革,中华文化的根和魂都需要每一代人的接力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5]。中华文化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池州傩文化是池州傩研究的重点内容,各学者从傩面具文化、傩舞文化、傩服装文化等层面进行研究。这种文化现象表明了池州傩戏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而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也是促使其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

与已经文字化(典籍)、实体化(建筑、器物)的文化样式不同,非物质文化是活态的,是由人的生命活动所承载的[16]。池州傩戏是历代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发展、演变而来的具有特殊价值之物,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首先,池州傩戏发源于古老的驱邪祭祀活动,与神灵、图腾、自然以及生殖等崇拜信仰结合起来,傩仪、傩戏、傩舞虽经历政治和历史的打击濒临灭绝,但仍顽强地存活至今,且大多保留了原始文化的韵味,有利于学者更好地对远古文化进行研究。其次,池州傩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通过对其深究可以挖掘出变文、杂剧、南戏等各个时代的文化经典。再次,池州傩戏也是整个傩文化中至今保留比较完好的乡人傩,其剧本、曲调、服装、道具等都相对完好,是研究我国民俗文化的良好标本。最后,池州傩戏还包含丰富的宗教思想文化,其中儒家思想文化对傩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池州傩戏是以宗族为表演单位的一种祭祀文化活动,在古代宗族社会里主要强调的是儒家孝道思想,从池州傩戏中祭祀祖灵的行为到傩戏剧本《魁星点斗》《刘文龙》等都体现出儒家思想对池州傩戏的影响。儒家思想在池州傩戏中得到推广,从现代学术研究的角度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研究价值,能更好地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历史的长河中辉煌灿烂过。如何让它活在当下,并面向未来,是值得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从最初的驱鬼除疫、祭祀祖先的活动已演变为今天的传统文化活动,需要年轻一代去认识、学习、传承祖先留下来的文化宝藏。面对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采取相关措施使其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延续。通过对池州傩戏的调查和相关文献的研究得出,保护濒临失传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切实有效地为民间艺术寻找更好的生存空间,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传承。二是要将传统的民间艺术与当代文明联系起来,赋予其更多的现代意义,以开拓创新它的发展前景。

(一)提高民众的傩文化认同感,加强傩文化传承自觉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是把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集中起来,以文化遗产的名义让它们永远传承下去,代代乐享。而要使“代代乐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永久传承不仅需要国家政府投入资金、人力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更需要发动人民的主体力量。人民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和传承的主体,因此要将池州傩戏更好地传承下去,最重要的是提高人民的傩文化认同感,加强其傩文化传承的自觉性。

首先,提高傩文化认同感,不仅在于加强当地群众对池州傩戏的关注力度,更重要的是要使池州傩文化的内质和精髓深入人心。池州傩戏是根植于本土活动的戏剧,但许多池州本地市民几乎没有接触过池州傩戏,很多市民甚至都不认识“傩”这个字。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作繁忙、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休闲娱乐的方式大大增加,以祭祀、传统娱乐为主要形式的池州傩戏,受其固有文化特点的局限,对当代大众的吸引力不强[17]。因此,应加强对傩戏的宣传,推出傩戏题材的纪录片,在地方台推出特色节目,鼓励当地媒体平台对池州傩戏进行传播。此外,还可以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地开展傩文化展览、学术讲座等活动,使本地市民认识到自己是池州傩戏摇篮的后代和继承者,理应重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自己的家乡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珍贵的文化宝藏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其次,自2005年池州傩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池州市政府开始重视池州傩戏,并开展非遗“名师带徒”工程。国家级非遗项目池州傩戏国家级传承人姚家伟表示,“名师带徒”并不意味着在数量上就不缺表演传承人了。学徒拜师以后,需要在三年内完成所有的学习工作。在每年的年中和年末,会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领导小组对学徒的学习工作进行考核。待所有的学习工作完成之后,政府会组织专家对“名师带徒”这一工程进行成果展示和检查,并给予教学评价。合格通过的学徒被授予“名师带徒”工程合格证,并且政府会以项目为单位,按学徒的人数进行现金奖励,有三千元至一万元不等,并鼓励当地加以配套奖励。由此看来,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傩戏表演者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傩戏的表演学习上。但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心浮气躁,难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和钻研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因此,若想更有力地传承池州傩戏,则需加强池州傩戏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养成不怕苦不怕累并甘于奉献的精神。

最后,文化的传承是离不开教育的。然而,在校园的文化传承中几乎看不到池州傩戏的身影。在池州当地的中小学课堂上没有开设过任何关于池州傩戏的本土化课程,池州傩戏在当地学校的文化教育传播中常年处于缺席的状态。根据调查发现,在2023年之前池州傩戏进入校园的傩文化活动次数寥寥无几,平均一年一次。此外,池州学院虽被设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但并未采取具体的措施(如成立相关的院系、开设傩文化课程、培养相关的人才等)加大对池州傩戏的传承力度。教育传习基地通常处于关门状态,除非有特殊活动才会开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邻市的安庆,作为“桐城派”的故里以及黄梅戏发展成熟的地方,不仅开设本土化的课程,还特设学校黄梅戏艺术学院培养相关的人才。因此,要从根本上保证池州傩戏能够代代相传,必须提高社会大众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关注,而学校教育就是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就在校园里、课堂上。因此,政府应将池州傩戏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中,出版高质量的池州傩戏通识教科书,鼓励学校进行池州傩文化的校本开发,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开设有关池州傩戏的本土化特色课程,推进池州傩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的建设,从而潜移默化地促进新生代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政府加强资金政策保障,建立傩文化创新特色产业

池州傩戏属于民俗戏剧表演活动,这一特性决定了需要定时定量地开展演出活动以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群众的认知度。而开展民俗表演活动的前提条件是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培训与发展民俗表演活动也需要经费支持。第一,尽管池州市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但并不都是按时发放。而且池州傩戏有28个傩戏会,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活动经费严重不足。例如2016年池州市政府拨款给缟溪曹傩戏会2 000元,并给传承人曹其根个人奖励6 000元,但是在正月举办的傩戏活动至少需要8 000元,同时傩戏的表演场所也需要修缮,装修费至少需要7 000 元。由此可见,政府的资金补助是远远不够的。第二,经费不足导致大部分傩戏的演出主要是靠当地村民自己筹款,例如2016年缟溪曹傩戏会筹得资金11 490元,但举办傩戏活动花费6 636元,加上祠堂外部的修缮费5 000元,筹集的资金所剩无几,祠堂内部无法进行装修。并且随着傩戏的名声增大以及政府的资助,不少经济落后的村民在自筹经费演出上产生消极心理,认为不应该由村民自筹经费进行演出,而应该由政府大力操办。尽管有村民自筹演出经费以及外来观看者的募捐,但仍然无法支撑池州傩戏活动的举办和服装道具的更新,这也导致池州傩戏的艺术观赏性不断下降,质量不断退步。因此,在制度和政策上,政府要进行帮扶和支持,且需加大扶持力度,解决经费问题,健全相关的传承发展机制,保证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18]。同时,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根据举办池州傩戏活动的实际开销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补贴,这样既不造成资金的浪费,又能支撑池州傩戏活动的顺利开展。

此外,池州傩戏可以借助池州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势,以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文化创意产业为突破点,加强旅游业衍生品和文化创意产业衍生品的开发,建立以村为基本单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池州傩文化特色产业,以所得收入来维持池州傩戏传承与创新活动中所需的日常开销。首先,可以打造专业的设计团队,以池州傩文化创意为核心设计文化衍生产品,注意产品的整体格调,避免出现同质化的产品,即不仅要开发形式多样的纪念产品,如傩画、傩竹雕、傩玩具、傩面具等产品,还要开发满足游客审美的文创产品,通过旅游区内的宣传将蕴含傩文化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传播出去。其次,不仅要注意池州傩文化产品的创新性,也要加强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如以池州傩面具为灵感,将其与背包结合并设计一款面具背包的文创产品,该产品集观赏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将传统与现代进行碰撞,必然会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最后,还可以与时尚品牌进行合作,设计出具有池州傩特色的联名款商品,既能满足消费者时尚的要求,又有傩文化的内涵底蕴渗透其中。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更有利于池州傩戏文化传承的创新和推广。

(三)打造区域傩文化形象,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傩文化渗透

传统的民间艺术本身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的,不可能单凭其本身的魅力就可以长盛不衰,停滞不前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因此,非物质文化艺术的传承不仅需要继承其文化的核心内涵,更需要借助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以建筑、公共设施等形式打上文化的烙印,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城市景观中,使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觉地负担起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

因此,要建立完整的视觉系统并进行必要的系统化推广。傩戏表演不像商品那样可以通过使用来激发受众的使用体验和好感,傩戏更多的是通过观众直观地感受和参与,让观众得到视觉的盛宴和心灵的震撼。池州傩戏被列入非遗后,提升了大众对池州傩戏的关注度,政府也在离市区较偏远的地区修建了一个小型的傩文化湿地公园。在公园的显眼位置放置了以傩面具为主的雕塑物,但这并不能对传承池州傩戏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以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佛文化的传承推广为例,将佛教元素融入路灯、体育馆等城市建筑物,并将其设计成莲花的形状,不仅在视觉上给予游客以惊叹的效果,在思想上也悄无声息地将佛教文化传递出去,使人一看便想起佛教圣地九华山。同理,池州傩戏可以从传统的艺术形象出发,抓住其本身的形象特征,设计与池州傩戏特点相吻合的城市视觉符号,在城市的墙体、雕塑、路灯等环境中融入池州傩戏的文化印记,使池州傩文化在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人。池州是一个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光A级旅游景区就有28家,这对傩戏文化的传播是十分有利的。政府可以在境内的火车站、高铁站、旅游景点等地,加入有关池州傩戏的介绍,开展演出活动并加大宣传,还可以借鉴杏花村文化园的方式建设傩文化村落,开展傩文化生态基地建设等,以加深本地群众及游客对傩文化的认识,进而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傩文化渗透。

池州傩戏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它吸收和融合了儒、释、道、巫的宗教意识和民俗、雕刻、绘画等艺术,是民间艺术的精华。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和当下潮流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和冲突。作为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化模式,傩戏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状况岌岌可危,这就需要人们挖掘其中蕴含的对当代社会有价值的文化因子,并将其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更好地促进池州傩戏的传承与发展。在强调加强保护传统文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也是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纽带[ 19 ]。

猜你喜欢 傩戏池州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中国民族美术(2021年4期)2021-07-14软陶傩戏面具少儿美术(2020年3期)2020-12-06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池州武傩文化研究武术研究(2019年11期)2019-04-20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团池州抗战述评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5期)2018-01-23《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文化遗产(2017年1期)2017-02-13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2期)2016-12-01晚唐池州诗人张乔三考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12-01La vie belle grâceàla technologie法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4-16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