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气词;
“耶”;
立场表达;
情感立场;
和谐维护;
和谐加强
[摘 要] 语气词是情感态度表达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新兴句末语气词“耶”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库、语体分布、共现词和最小对立对等研究手段,发现“耶”是一个明显的积极情感标志词,用以传递交际主体轻松活泼、俏皮愉悦的情感立场,在负面语境中具有和谐维护取向的话语功能,在正面语境中具有和谐加强取向的话语功能。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语境分布特征、与叹词“耶”的共生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耶”的立场表达动因,为今后新兴语气词的分析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24)02-0089-07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除了传统语气词“的”“啊”“呢”“吧”“吗”等以外,新兴语气词也开始出现,比如张谊生(2021)讨论了当代汉语新兴助词“哒”“滴”的功用、特色与成因。除了“哒”“滴”以外,像“耶”“喔”“啵”等新兴语气词在社交媒体,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十分普遍。最近我们注意到“耶”的用法,它表达了言者的强烈情感,形式上表现为句末常用感叹号,如例(1)-(3)①。有时为了强调言者情感,句末还会出现感叹号连用的情况,如例(4)。
(1)怪兽哥,你也太帅了吧。这个方法好像不错耶!
(2)爱死咯~爱死咯~今晚的星星真美~很浪漫耶!
(3)“莎姐我今天吃的串串”,“这个我没见过耶!好像很好吃。”
(4)别以为我真傻。歌词改得真的很好耶!!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第1527页对“耶”的解释是“助词,用于书面语,表示疑问的语气,声调是阳平”。例如:
(5)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王安石《伤仲永》)
很显然,例(1)~(4)中的“耶”与例(5)和例(6)中的“耶”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功能上看,“耶”不是用来表达疑问,而是传递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且主观性更加凸显,表达言者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体现了言者的立场(stance)站位;
二是从声调上看,它也不是阳平,而更接近于阴平。
那么新兴句末语气词“耶”有何特点?交际主体为什么要选用“耶”而不是其它语气词?“耶”又有何种表达功能?该功能的形成动因是什么?我们检索文献发现,目前尚无专文讨论新兴语气词“耶”的相关问题。有鉴于此,我们以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耶”为考察对象,以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为主要语料来源,探讨交际互动中“耶”的话语功能和成因,以期为新兴语气词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2.“耶”的情感立场表达及其证据
语气词是交际主体借以表达自身立场站位的常用策略和手段,其意义表达相当丰富且细腻,正如崔希亮(2020)所言“语气词的意义并不单纯,一个语气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态度”。我们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发现,“耶”在交际互动中体现了说话人鲜明的立场站位。换言之,立场表达(stance-taking)是句末语气词“耶”的主要话语功能。立场是“对于信息命题内容的态度、感觉、判断或承诺的词汇或语法表达”(Biber & Finegan,1989),立场表达则是言语交际双方在特定的互动背景下,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的使用,来合作构建彼此对言谈中某一事物的看法、态度、情感倾向等(方梅、乐耀,2017:39)。句末语气词“耶”在交际互动中的立场表达功能主要表现为情感立场(affective stance)的传递。那么“耶”表达言者怎样的情感立场?又该如何验证呢?
2.1“耶”的情感立場表达
语言具有情感表达的功能逐渐为学界所普遍接受。吕叔湘(1990:311)曾提到“平时言语大多兼有知识和感情成分”,吕明臣(1998)甚至认为交际中任何语言表达都有情感因素,这与“情感是语言的‘心脏”(Ochs & Schieffelin,1989)这一观点不谋而合。崔希亮(2019)也指出句末语气词“嘛”体现了强烈的言者情绪。
由此可见,语言与情感表达之间联系紧密。情感通过特定的言语形式表达出来就形成了情感立场。从宏观层面看,情感立场可以粗分为正面情感立场、负面情感立场和中性情感立场,在具体语境的作用下,这些宏观层面的情感立场会再次被细化。句末语气词“耶”具有明显的正面情感表达与互动作用,且在不同语境下,呈现出交际主体满意、喜悦、兴奋、惊喜、意外等不同类型的情感立场。例如:
(7)[太好了]!你这话说得[正合我心意]耶!【满意】
(8)哎呀!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啦。我……听到阿明说喜欢我,真的[很高兴]耶!【喜悦】
(9)大家都很[兴奋],这场比赛我们[终于]打赢了耶!【兴奋】
(10)我看还是用写的比较清楚些。我觉得作者在笔名上下了点功夫,这个名字是这样一点一点演变过来的。接着,明生开始一步一步详细分解了。五月—— may ——明。……啊,[真的]耶,[真是]阿明妈妈的名字耶!【惊喜】
(11)“你确定你没来过吗?还有,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吓我?”苏菲答不出来。“对不起。”这回是乔安突然发现靠墙角的地板上有个东西。那是个小盒子,乔安把它捡了起来。“是明信片耶 !”她说。苏菲[吃了一惊]。【意外】
例(7)~(11)都体现了交际主体俏皮活泼的话语风格,在不同语境的作用下分别呈现出交际主体满意、喜悦、兴奋、惊喜、意外等情感立场。这一方面可以通过最小对立对(minimal pair)的办法得到验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与之共现的话语成分得到检验。具言之,例(7)~(11)去掉“耶”之后,句子的情感色彩明显变弱,且话语风格变得严肃。例(7)中“耶”与“太好了”“正合我心意”共现,突显了交际主体满意的情感立场。例(8)中“耶”与“很高兴”共现。例(9)中“耶”与“终于”共现,突显了取得预期成果时的兴奋情感立场,且第一个小句中出现了“兴奋”。例(10)中“耶”与“真的”“真是”共现,例(11)“耶”与“吃了一惊”共现。这些共现成分从不同方面突显了交际主体的不同情感立场。
我们进一步发现,情感立场的传递与解读对于维系人际和谐至关重要。正面情感立场的传递往往维护了交际对象的面子,从而维系了人际和谐;
负面情感立场的传递很多时候威胁了交际对象的面子,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失去和谐。Spencer-Oatey(2008)提出了人际和谐管理模式(rapport management theory),认为语言既可以建构、维护人际关系,也可以漠视、破坏人际关系,所以交际中存在四种普遍的和谐取向:和谐加强取向(rapport enhancement orientation)、和谐维护取向(rapport maintenance orientation)、和谐忽视取向(rapport neglect orientation),以及和谐挑战取向(rapport challenge orientation)。和谐关系最关注的部分是与人际关系最为紧密的情感质量。我们认为,“耶”的使用是一种和谐维护取向与和谐加强取向的言语交际。
具体来说,在负面语境中,“耶”柔化了话语力度,降低了面子威胁,从而维护了交际对方的面子,起到了和谐维护的作用,此时“耶”具有“负面情感削弱”的语用减量效果;
在正面语境中,“耶”锐化了话语力度,传递了交际主体试图拉近与交际对象社交距离的交际意图,起到了和谐加强的作用,此时“耶”具有“正面情感强化”的语用增量效果,可看作积极情感提升因子。我们可以通过删除句末“耶”的方法来证明上述观点。例如:
(12)A:永久,看来你真的不是很在行啊!
B:你真的很过分耶!
(13)A:少在那里大放厥词!
B:什么嘛,我是替你担心耶!
(14)A:阿明,庙会真的好好玩耶!
B:我没骗你吧,如果今天没来的话,你就要遗憾终身啰!
(15)A:只有自己才是真的,不需要理会那些没有意义的人。
B:你真的很贴心耶!很开心认识你。
例(12)和例(13)中的“耶”都出现在负面语境中。例(12)中交际主体A对B作出了负面评价,但B为了避免与A产生正面冲突,巧妙地在“你真的很过分”后添加了“耶”,使得该负面评价回应不那么生硬,也即削弱了交际主体B的负面情感,从而维护了A的交际面子,“耶”具有和谐维护的作用。例(13)与之类似,交际主体通过在句末添加语气词“耶”柔化了负面情感立场的传递,减少了对交际对象面子的威胁,同样具有和谐维护的作用。如果从移情(empathy)的角度看,这两例中的交际主体B都是站在听话人的角度,提高了对听话人的移情度,减少了摩擦冲突,维护了人际关系。如果将“耶”删除,“你真的很过分”“什么嘛,我是替你担心”话语表达明显变得生硬起来,容易与交际对方产生冲突。
例(14)和例(15)中的“耶”都出现在正面语境中。例(14)中交际主体A对庙会做出了正面评价,“耶”的使用强化了交际主体轻松愉悦的情感立场,加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例(15)与之类似,“耶”具有和谐加强的作用。同样,如果将“耶”删除,“庙会真的好好玩”“你真的很贴心”只是从言者视角进行客观评价,无法体现交际主体“和谐加强”的交际意图。以上我们通过最小对立对的方法,证明了“耶”的使用是一种和谐维护取向与和谐加强取向的言语交际,下文2.2部分将会给出进一步的证据。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和谐维护与和谐加强都是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原则(the principle of politeness)在起作用,所以如果从情感立场的指向对象来看,“耶”的使用都是用来表达对交际对方的特定情感,即对方指向,体现了语言表达中的交互主观性,充分考虑听者的感受,如上文中的例(12)、例(13)和例(15)的情感指向都是交际对方“你”。有时候,“耶”虽然表面用来表达对谈论对象的情感,但实则是和听话人的一种互动,此时“耶”的情感指向仍然是对方指向,如例(14)中“耶”的情感指向表面看虽是谈论对象“庙会”,但实则是和听话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互动。再如:
(16)A:今天是晴天耶!
B:一切顺利就好了。
(17)A:臭肠哪有卖啊?
B:我都没吃过耶!目测好像是在九龙塘石硖尾一带,我去探一下告诉你嘻嘻。
上述两例中“耶”的情感指向表面上看分别指向谈论对象“晴天”和说话人自身“我”,但实际上说话人选用“耶”时,都考虑了对方的感受,具有和谐加强的话语功能。
总之,通过上文的讨论可以发现,凡是句末使用“耶”的句子都比不用“耶”的句子生动活泼一些,凡是句末使用“耶”的句子都体现了交际主体正面情感立场的传递,具有鲜明的交互主观性。由此我们认为,句末语气词“耶”是一个明显的积极情感标志词,主要用来传递交际主体轻松活泼、俏皮愉悦的情感立场,且在负面语境中具有和谐维护,在正面语境中具有和谐加强的表达功用。那么“耶”的这种情感立场传递有什么证据呢?
2.2 情感立场表达的证据
“耶”积极情感立场表达的证据除了上文分析中提到的共现词、最小对立对以外,还可以借助语料库中的相关数据予以进一步说明,包括“耶”在正式语体中的分布数量和与褒义形容词共现的数量两个方面。
2.2.1“耶”极少出现在正式语体中
报刊中的语体表达相对正式,由此我们以BCC语料库的报刊子库为例,检索发现“耶”极少出现在报刊子库中。我们随机选取了其中的500例语料,发现只有9例用在句末,且这9例中有7例是古语“耶”的用法,表达疑问语气,与本文讨论的“耶”不是同一个“耶”。而另外两例虽然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但要么是出现在对话中,要么是引用他人的话,语言风格较为随便,不是典型的报刊体,如例(18)和(19)。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检索了媒体语言语料库(MLC)中CCTV-1的新闻联播栏目,并未发现“耶”的使用。由于报刊和新闻联播的语言都相对严肃正式,特别是央视一套的新聞联播,语体非常正式,所以“耶”轻松活泼的语体风格与之不相协调,自然也就很少使用。可以说,语体风格与情感立场表达是紧密相关的,语体风格是基调,奠定了情感立场表达的基础;
而情感立场表达是语体风格的具体呈现。
(18)有一篇报道长篇大论比较某知名人物的子女谁最漂亮,笔者问一位台湾记者:“这是新闻吗?”答:“可是有点击率啊!这个记者得奖金了耶 。”
(19)有网友扒出来这个桥段说,“你这叫道歉哦,笑死人了。对了,曲棍球你要不要研究一下怎么吃比较美味?看是要三杯、红烧、清蒸都可以,不然你一直装没这回事耶 。”
从反面验证,如果我们把“耶”强行用到正式场合中便会发现,“耶”与所在语境很不协调,如例(20)~(21),因为政府工作报告是严肃客观的,是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这与“耶”的语体风格相矛盾。结合上文“耶”很少出现在正式语体中的数据统计,通过正反验证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说明了“耶”轻松、俏皮、随便的情感立场表达。
(20)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耶)。(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1)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耶)。(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2.2 与“耶”共现的形容词大部分是褒义形容词
我们检索BCC语料库对话子库中与“耶”共现的形容词(即“adj. + 耶”)发现,共有344个形容词可以与之共现。我们标注了这344个形容词的感情色彩,标注原则是:积极性色彩明确的,即不需要结合语境判断的,记为褒义词,如“自信”“勤快”“好看”“棒”“漂亮”“开心”等等;
消极性色彩明确的,同样不需要结合语境判断的,记为贬义词,如“猥琐”“伤感”“无聊”“傻”“贵”“烦”等等;
对于那些感情色彩不明确,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的,记为中性词,如“害羞”“特别”“悠闲”“平淡”“粗”“甜”“深”等等。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344个形容词中,褒义形容词的数量明显多于贬义形容词,是贬义形容词的2倍之多,且褒义形容词的数量约占形容词总数的一半,贬义形容词的数量最少,中性形容詞的数量居中。杨才英、赵春利(2022)指出,“作为虚词,句末助词的语法意义并不像实词的语法意义那样是指称性、概念性的,而是关联性、功能性的”。上述数据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耶”的情感色彩是倾向于积极正向的,因为它与褒义形容词共现的频率最高,在语境吸收(absorption of context)的作用下,“耶”就自然倾向于表达正面情感立场。
3.“耶”的情感立场表达动因
语气词“耶”的情感立场表达一方面与它的语境分布特征相关,另一方面与叹词“耶”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下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3.1 语境分布特征
语气词的意义灵活多变,与语境的结合度高,容易受到语境的选择、过滤和制约(王新,2023),所以“耶”的语境分布特征是其实现立场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
Verschueren(1999:76)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包括心理世界(mental world)、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和社交世界(social world),它们也是语境的重要构成因素。心理世界是交际主体在交际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倾向、交际意图、信念愿望等认知和情感因素;
物理世界是时间和空间指示的语境,它一般先于话语而存在;
社交世界指交际主体在交际过程中所遵循的言语行为规范或准则。句末语气词“耶”对这三个世界的具体内涵既有选择也有排斥。
从心理世界的角度看,由于“耶”主要表达了交际主体俏皮、轻松和愉悦的心境,所以它对心理世界的选择也恰恰体现在这一点上。换言之,凡是交际主体不愿表达俏皮、轻松和愉悦的心境,“耶”都不能出现在句末。“耶”对心理世界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交际主体没有直接通过语言来描述其内心状态,而是通过“耶”的使用,也即对语境的顺应和标示作用,将听话人的注意引导至对自身情感和认知状态的关注,从而实现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交流效果。从关联理论来看,“耶”在话语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起了最大且最佳关联,这种关联就体现在“耶”对心理世界的选择上,从而使听话人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
从物理世界的角度看,“耶”一般用在现实情境中,而排斥诸如假设(如果)等非现实情境。此外,“耶”在网络语境中的出现频率非常高,比如微博、微信、贴吧、影视弹幕,抖音直播留言框等,真实的人际交往中也会使用,但对使用群体表现出选择性,多在青少年群体间使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正式语体中,比如新闻发布会、政府工作报告等,“耶”是绝对不会使用的,因为其俏皮、轻松的感情色彩与这些相对严肃的语体是格格不入的。
从社交世界的角度看,它包括交际双方的年龄、辈分、资格、地位等等,而这些因素都会对交际主体的立场表达产生作用(王新,2023)。王新(2020)在讨论“好的吧”时指出,它主要用于地位平等的人之间,或上对下的语境中。通过我们的考察,“耶”也有类似的语境分布特征,它主要用于青少年群体,且双方权势关系处于平等、亲近、随便的状态,很少用于下对上,或上对下,所以从正式度的角度看,“耶”的正式度较低。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印证了“话语形式的选择依赖于双方的人际关系,反过来也映照人际关系的上下远近”这一观点(李先银,2013)。
此外,我们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式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了“耶”在不同性别群体中的使用特点。我们共回收有效样本42份,其中参与调查的男性有13人,女性有29人。男性13人中仅有2人表示偶尔会使用“耶”,约占男性总人数的15.38%;
而女性29人中有13人表示在表达开心的时候会使用,约占女性总人数的44.83%。这组数据充分说明,女性使用“耶”的频率要高于男性。换言之,“耶”的使用主体倾向于女性。在这些调查对象中,使用者表示一般是在表达开心、兴奋、激动、惊喜、意外、撒娇等积极情感时才会选用“耶”。这也可以作为一个有力证据,表明“耶”是用来表达交际主体的积极情感立场的。
总之,语气词“耶”在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中的分布特征是影响其情感立场表达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耶”也为听话人或读者指明了理解的方向,有助于人际互动中的表情达意。
3.2 与叹词“耶”的共生关系
邵敬敏(2022)指出,叹词与语气词之间显然存在渊源关系,而且得到了较好的验证。我们认为句末语气词“耶”很有可能来源于叹词“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证据。首先,句末的“耶”与句子主体之间如果没有停顿,则是语气词,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耶”也可以脱离前面的句子主体,并出现明显的停顿;
再次,马清华(2011)指出,“叹词系统分属第一符号系统,诱发了一般语言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叹词是语言中最早出现的词类”的观点,并给予了证明。最后,从语法意义上看,不论是语气词还是叹词,两者都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开心愉悦的状态。例如:
(22)明天周末了,耶!
(23)明天周末了耶!
我们的问题是,叹词“耶”来源于哪里?我们检索CCL古代汉语语料库后发现,里边并没有出现表达积极情感立场的“耶”,而都是引言中提到的表疑问语气的“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现代汉语中的“耶”很可能借用于其他语言,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英语单词“Yeah”。它是一个叹词,是交际主体在受到外界积极信息的刺激下所作出的本能反应,并伴有手势、面部表情等副语言,“耶”的发音和“Yeah”是非常接近的,且从使用上看,“耶”也是交际主体受到积极刺激而作出的本能反应,这都表明“耶”很可能来源于“Yeah”。①
鉴于句末语气词“耶”和叹词“耶”之间的渊源关系,我们通过语料库检索,将“耶”由叹词逐渐演化为语气词的共时过程总结如下:
首先,当交际主体受到外界积极信息,即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刺激时便会作出“耶”的反应。正如Beeman(2014)指出的那样,互动交际需要交际双方及时对刺激做出反应,这是话语形式的选择过程,也是情感选择的过程。此时“耶”常出现在句首位置,是叹词。例如:
(24)耶, 三文鱼,日料,低度酒,我的最愛啊!
(25)耶, 中华经典诵读考试过了!
在一些高兴或激动的场合中,甚至可以听到人们连续使用“耶”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例如,当一支球队赢得比赛时,球员们可以高呼“耶!耶!耶!”,以此来表示他们的喜悦之情。在一些音乐会或演唱会上,观众也会频繁喊出“耶”,以此来表达对演出的喜欢和支持。这些情况都是“耶”受到外界积极信息的刺激而作出的反应。
其次,在高频使用下,“耶”的句法位置由句首游移至句末,且与句子主体之间存在明显停顿,此时仍是叹词。例如:
(26)能和爱的人在一起能接着爱能接着被爱~总之,都要幸福~耶 !
(27)或许,这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顺利入围,耶 !
最后,随着“耶”使用频率的进一步增加,以及出于急促表达的需要,“耶”与句子主体之间的停顿消失,从而进一步虚化为语气词,如例(28)和例(29)。沈家煊(1994)指出:“使用频率越高,就越容易虚化,虚化的结果又提高了使用频率”,“耶”的虚化过程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28)晚上无聊,微信摇点无聊的人士出来吃烧烤耶!!!
(29)哈哈你们等了一天的烤鸭终于吃到了耶!
总之,三个不同阶段的“耶”有一个共同点,即传递交际主体活泼俏皮、轻松愉悦的情感立场,这也是叹词“耶”与语气词“耶”之间渊源关系的一个有力证明。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耶”由叹词逐渐演化为语气词的共时过程也恰恰印证了语言的演变规律,即沿着从非主观性/较少主观性>主观性>交互主观性的轨迹发展(Traugott, 2010)。“耶”最开始是由于外界积极事物的刺激而作出的本能反应,此时的主观性体现的非常少;
当“耶”游移到句末,但和句子命题之间留有停顿时,“耶”是用来表达交际主体的积极情感,具有主观性;
当“耶”与句子命题之间的停顿消失时,“耶”的使用体现了对听话人的考虑,具有交互主观性。
4. 结语
回到引言中的问题:首先,新兴句末语气词“耶”有何特点?本文发现,从使用主体来看,女性交际者倾向于使用“耶”,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女性使用者的比例大约是44.83%;
从使用特征上看,“耶”的正式度较低,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处于平等、亲近、随便的状态,很少用于下对上,或上对下,即交际双方社会距离比较近;
从使用场合来看,“耶”一般用于非正式场合。上述结论启示我们在使用语气词时,要考虑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年龄、性别、身份、文化背景等因素,从而决定是否适宜使用。
其次,交际主体为什么要选用“耶”而不是其它语气词?因为与其它的句末语气词如“的”“啊”“呢”“吧”“吗”等不同,“耶”总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活泼的感觉,“耶”可以界定为积极情感标志词,这是其独特之处。
再次,“耶”又有何种表达功能?本研究指出,“耶”用以传递交际主体轻松活泼、喜悦兴奋、惊喜意外等情感立场,在负面语境和正面语境中分别具有和谐维护与和谐加强的表达功用。
最后,“耶”情感立场表达功能的形成动因是什么?本研究发现,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语境特征为“耶”情感立场表达功能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而与叹词“耶”的共生关系也促成了其积极情感立场表达。
总之,本研究基于立场表达的新视角讨论了“耶”的积极情感立场表达功能,并综合运用语料库、语体分布、共现词和最小对立对等手段予以证明,为今后语气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验证思路。但本研究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方说,语气词“耶”的来源问题能否提供更进一步的证据?此外,我们在讨论“耶”的情感立场表达问题时,指出情感与面子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但情感与面子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与制约并未详细展开讨论,这也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崔希亮 2019 汉语语气词“~嘛”的情态意义[J]. 语言教学与研究(4).
——— 2020 语气词与言者态度[J]. 语言教学与研究(3).
方 梅,乐 耀 2017 规约化与立场表达[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先银 2016 口语对话中的话语否定标记“嘁”考察[J]. 汉语学习(4).
吕明臣 1998 汉语的情感指向和感叹句[J]. 汉语学习(6).
吕叔湘 1990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清华 2011 论叹词形义关系的原始性[J].语言科学(5).
邵敬敏 2022 汉语疑问范畴研究的再思考[J].汉语学习(3).
沈家煊 1994 “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4).
王 新 2020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好的吧”的使用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 2023a 现代汉语反预期标记研究:判定、特征与分类[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3).
——— 2023b 国内立场研究概貌及相关思考[J].外语学刊(5).
杨才英,赵春利 2022 句末助詞“哟”的分布规律与语义关联图[J].当代语言学(1).
张谊生 2021 当代汉语新兴助词“哒”“滴”的功用、特色与成因[J]. 语文研究(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01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
Beeman, W. O. 2014 Emotion and instantaneous choice in interactional linguistic pragmatics: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69.
Biber, D. & E. Finegan 1989 Styles of stance in English: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marking of evidentiality and affect[J]. Text 9 (1).
Ochs, E. & B. Schieffelin 1989 Language has a heart[J]. Text 9(1).
Spencer-Oatey, H. 2008 Face, (im)politeness and rapport[A]. In H. Spencer-Oatey (ed.), Culturally Speaking: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Politeness Theory[C]. London:
Continuum:
11-47.
Traugott, C. E. 2010 Revisiting subjectification and intersubjectification[A]. In K. Davidse (ed.), Subjectification, Intersubjectific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C]. Berlin:
De Gruyter Mouton:29-70.
Verschueren, J.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London:
Edward Arnold.
A study on the affective stance-taking function of the
new modal particle ye (耶)
WANG Xi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xchang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Key words:
modal particles;
ye (耶);
stance-taking;
affective stance;
rapport maintenance;
rapport enhancement
Abstract:
Modal particles are one of the main means of expressing emotions and attitudes, and have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merging modal particle ye (耶)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Through research methods of corpus, genre distribution, co-occurrence words, and minimum opposition equivalence, it is found that ye is clearly a positive emotional marker used to convey the communicative subjects relaxed, lively, playful, and joyful affective stance. It has a discourse function of rapport maintenance in negative contexts and a discourse function of rapport enhancement in positive contexts. On this basis, we further analyzed the motivation for expressing the stance of ye from two aspect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xt and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terjective ye (耶),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analysis of emerging modal particles in the future.
【责任编辑 刘文辉】
[收稿日期] 2023-08-01
[作者简介] 王新,男,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语用、国际中文教育,wangxin0919@tjnu.edu.cn。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立场表达的汉语语气词多维研究”(22BYY141)
1 文中语料绝大多数都来源于BCC语料库,为节省篇幅,来源于该语料库的不再一一标注。少数语例来源于他处的,后附出处。
1 还有一种可能,由于在台湾国语中“耶”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所以“耶”也很可能来源于台湾国语。感谢审稿专家提示这一点。我们随机找了4位台湾朋友填写问卷,其中3位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耶”,这也可以作为一个证据,表明审稿专家的提示是非常正确的。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