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湖北汽车产业协同升级发展下的技能人才需求探究

湖北汽车产业协同升级发展下的技能人才需求探究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18 11:19:02

唐 琼,程 露,金碧辉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汉 430065)

汽车产业是湖北第一大支柱产业,在不断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布局下,湖北提出构建“51020”现代产业体系集群部署: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描绘未来发展图谱,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组成配套“梯队”,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发力新兴产业。其中,汽车制造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位列其中[1]。汽车产业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十四五”期间,湖北将继续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部汽车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战略,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转型升级的新趋势[2]。汽车产业不断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变化和挑战。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汽车相关产业链技能类人才的重要摇篮,根据产业发展趋势,适时动态调整行业相关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湖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在2021年11月联合发文指出,高等学校专业布局必须与服务国家战略和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结合起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发挥专业特色。因此,湖北省高职院校必须深入研究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结合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动态调整规划与“51020”湖北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建设和发展。

目前,相关文献有研究探讨职业技能类汽车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3],也有研究新形势下汽车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模式[4],但专门针对地区汽车产业链协同升级发展的人才需求的研究不多。本文立足于湖北汽车产业链的升级,探索汽车产业对技能类人才的新需求,为后续相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人才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汽车产业作为湖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有战略地位,辐射区域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和变革。近年来,汽车产业的改革和转型升级也在持续开展和推进,湖北加速跃升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湖北以构建新格局、发展新生态的总基调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5]。根据湖北汽车产业格局的变化和发展,湖北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

(一)湖北汽车产业规模大

汽车产业作为湖北重要经济支柱产业,2022年全省汽车产量190.6万辆,汽车产业总体营业收入高达6 922.9亿元。武汉作为“中国车谷”,已成为全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城市之一,同时,依托“中国车谷”的“武襄十随”汽车集群产业规模的产值超过6 500亿,位居全国第一梯队[6]。

湖北汽车产业规模大,汽车企业数量多。根据2022年统计数据,湖北全省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 578家。湖北拥有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上汽通用等传统整车企业,拥有东风岚图、小鹏汽车、吉利路特斯等新能源汽车企业,还拥有多家汽车零配件企业。目前,湖北省已建成十堰、襄阳、武汉、随州四大汽车生产基地,形成十堰、襄阳、随州、孝感至武汉的汉江沿线和宜昌、荆州、武汉、黄石至黄冈的长江沿线两条汽车产业带。武汉作为两条汽车产业聚集带的交点,汽车产业已成为武汉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湖北省汽车产业分布和区域发展布局如表1所示。

表1 湖北汽车产业区域发展布局

(二)湖北汽车产业链完整

湖北汽车工业覆盖了纯电、混动、燃油“三纵”整车的研发和生产。从汽车产品类型来看,湖北汽车产业涉及“重、中、轻、微、专、特、改”等系列和多种车型的配套零部件产品。湖北汽车产业链几乎涵盖了汽车产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各个环节,形成了汽车工业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条。

随着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与变革,湖北发展成为全国汽车产业链条最完整、体系集群效应最明显的中部省份。湖北形成以武汉“中国车谷”为核心的武汉城市圈,带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两翼共同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7]。近期,“武襄十随”汽车集群在工信部开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第三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武襄十随”汽车集群产值位居全国集群第二,是湖北省产业贡献最高、就业人口最多、带动作用最强的第一大产业集群。

随着汽车产业向新能源产业的转型和变革,湖北依托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形成了东风岚图、吉利路特斯、小鹏汽车、中航锂电领头,武汉爱机新能源、艾菲中国研发中心等汽车产业链同步发展的新格局。新能源研发、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发展,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延链、强链、补链、稳链的同时,助力武汉汽车产业链走向高端。

(三)湖北汽车产业核心优势突出

湖北汽车产业致力于加速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高地。湖北作为拥有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具有多方面的核心优势。

1.规模优势。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湖北优势产业,据统计,其可辐射带动上下游150多个行业,2021年全国产值达到4.8万亿元;
同时,湖北基础坚实、实力雄厚,拥有东风岚图、上汽通用、吉利路特斯、小鹏汽车和三江航天等21家重点企业深耕布局湖北,中航锂电、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巨头也纷纷落户扎根,“下一代汽车”产业生态圈正在湖北省加速形成。

2.人才技术优势。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关键人才储备和产业发展基础,拥有82所高校和16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和技能技术人才层出不穷。湖北作为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借助“中国光谷”优势,推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和车联网等汽车数字化快速发展。

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汽车产业不再拘泥于传统行业,其制造体系、产业形态、产业价值和产业形态都发生了变化。

(一)汽车绿色发展更普及化

随着能源和绿色低碳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汽车产业的价值链也更倾向于绿色低碳。近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生产和销售都呈现显著增长的发展势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8]。以湖北为例,湖北作为全国汽车工业重镇,同时作为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中的重要一极,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29.3万辆,同比增长98%。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未来新能源车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8]。随着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提升,汽车续航能力增强,以及新能源汽车配套功能的逐步完善化,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化会更高。

(二)汽车智能化发展更多样化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高速发展,汽车消费者在关心汽车性能和安全的同时,更关注汽车更高的舒适性和更愉悦的体验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智能配置成为了当下汽车消费者更青睐的焦点,因此,汽车智能化成为车企比拼的核心要素之一。汽车的智能化从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过渡到现在特定道路状态下的无人驾驶,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在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时代,人们对于AI智能的需求和期待值也越来越高,座舱恰恰是汽车消费者与人工智能互动的最主要场景。因此,现在汽车智能化座舱的设计,新功能和新技术的提升也更加多样化,例如车载多屏显示、人机交互、智能化车载系统以及多样化的VR体验和乘客区的娱乐体验等。

(三)汽车服务体系升级更精益化

随着智能交通和智慧交通的发展和变迁,汽车成为具有无限商业想象空间的移动终端。汽车移动出行与信息化、智能化有机结合,汽车移动出行服务成了高效、便捷的载体。现在各大平台和企业纷纷拓展移动出行服务,建立网约汽车、租赁汽车、共享汽车等为主体的智慧出行服务体系,为智慧出行提供更便利的方案。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渗透率,依托汽车与能源基础设施和管理平台的支持,可以提供更加便利的充电网点服务以及私有充电桩的共享服务。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汽车销售的传统商业模式也逐步过渡到互联网的多媒体平台和人流量聚集较多的核心商圈,汽车销售的服务体系发生了变化。其次,数字化平台的销售和一体化的售后服务系统,也成为汽车前后端市场的主流消费形式。

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湖北作为汽车产业发展大省,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汽车智能制造类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随着湖北汽车全产业链的布局,武汉经开区的东风云峰整车工厂和吉利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即将投产使用和运营。先进制造技术的加持,智能制造的智慧工厂和生产线的智能管理系统,凸显了汽车智能制造的规模和体系。汽车行业新生态的发展和扩张,汽车生产模式呈现网络化、智能化、全球化特征,汽车制造产业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几大招聘网站发布的职位统计显示,智能制造领域招聘职位同比增长53%,其中汽车制造位列热门行业前五位。

随着智慧工厂智能生产线的发展,未来越来越多领域需要实现人机协同工作,新型技能人才必须具备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技能。未来技能人才队伍将以通用性、专业性、融合性、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为主,尤其需要能够快速适应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高技能人才[9]。

(二)智能驾驶车联网岗位持续成为领域热点

武汉经开区是中部汽车产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拥有“智能网联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试点、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智能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三大国家创新使命,拥有全国一流的智能网联应用场景,集聚60多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汽车产业也将成为四个轮子上的计算机,汽车产品和汽车产品的开发和调试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汽车产品上的普遍应用,汽车产品的技术升级,对于汽车技能人才,既要掌握汽车基础技术,又要了解计算机技术;
既要懂汽车结构,也要懂汽车中相关的软件和数据代码。在智能化的新时代,技能人才需要从事新岗位、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义、能力和需求以及层次结构都在发生新变化。

(三)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领域技能人才紧缺

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普及化,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逐年递增,从近三年人才招聘需求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人才领域需求持续攀升。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新能源售后维修缺口和需求也剧增,根据工信部数据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预计达103万。

湖北拥有路特斯、东风岚图、上汽通用武汉公司的“奥特能”智能纯电平台、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同时拥有襄阳比亚迪产业园、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宁德时代在宜昌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这些企业的布局对于湖北省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持续旺盛,且更为迫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对现代汽车维修技术提出了新要求。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维护项目、维修内容、维修方式上发生了较大改变,传统的维修理念和维修方式已不再适应“双碳”目标下的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车辆技术的变化,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维修发展技术的创新升级,因此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高技能人才也成为行业的稀缺人才。

(四)汽车服务市场数字化岗位供不应求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普及和发展,汽车行业的消费用户对于线上寻求汽车相关服务越来越多,特别是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喜好,也正持续推动了汽车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从前端汽车制造企业到汽车销售和汽车后市场一系列服务的相关业务都在逐步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因此汽车上下游从生产、销售到售后都需要相当多的数字化相关的人才。从出行生态系统考虑,现在更多人倾向选择共享出行的方式,以及随着绿色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扩大发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和运输服务也逐渐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汽车共享出行的实时主体多元化发展:移动出行平台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共享服务、造车新势力定位智慧共享出行模式、车企与出行平台融合互补优势,以及政府引导打造共享出行服务集成平台。更多的模式需要更多的符合数字化转型的技能型人才。根据某大型招聘网站的汽车产业招聘需求,具备数字化销售和服务能力的销售和市场专员更受青睐。

(一)紧跟产业链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力量。湖北共有高职院校64所,其中开设汽车相关专业的有36所。汽车相关产业的专业群的建设和优化,都应深入研究高校所辐射区域的汽车产业链的特色,基于产业特色和需求规划专业群的发展。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群的专业组群逻辑和重点发展方向,要明显突出专业建设的地域特色性,强化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耦合适配性。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例,汽车学院依托武汉“车谷”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发展,依托全国汽车技术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发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专业群,并动态地调整了专业结构,停招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增设了汽车智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并与东风岚图、北汽新能源、东风悦享、华砺智行等企业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

(二)聚焦岗位职业能力变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主要包含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教学考核和评估[10]。院校应结合国家政策,深入了解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划,并走访相关企业专家、行业协会、兄弟院校、专兼职教师和校友,聚焦岗位职业能力变化,建立基于“政、行、企、校”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目标,推动汽车产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基于产业链与产业技术的发展,引入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构建“岗课赛证”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做到平台课程体系的技能与岗位通用技能协同,核心课程体系的岗位技能和核心岗位技能协同,拓展课程体系与特色岗位技能协同。课程实施需要借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达到育人目标,为适应岗位职业能力变化,提升育人质量,应不断深化教材教法改革,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依托专业课程数字化转型建设,构建多方位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数字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场景真实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最后,教学考核和评估是检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改革评价,考核中做到多方参与评价、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并注重学生的增值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机制。

(三)对接企业人才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改革

汽车产业作为湖北“51020”重点支撑产业,以及随着创新驱动下的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汽车产业技术同样需要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深化产教融合的落地和改革,教育部也提出了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建设产教融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11]。湖北地区高职院校联合参与打造“武汉—中国车谷”市域产教联合体,更好对接企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武汉—中国车谷”市域产教联合体,以武汉经济开发区为依托,由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院校以及政府部门,共同推动教育和产业双向融入、相互赋能,增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为建设契机,实现企校互利,培养“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毕业后直接到企业“上岗”,减少企业培养成本,解决产业刚需问题。企校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释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产教融合效应”。

猜你喜欢 智能网汽车产业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疯狂英语·新读写(2022年7期)2022-11-22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经济论坛(2020年6期)2020-04-13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工业经济论坛(2020年6期)2020-04-13驰援湖北海峡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湖北武汉卷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澳门月刊(2018年1期)2018-01-17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