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旋律与演奏技巧的双重构建

旋律与演奏技巧的双重构建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17 14:00:02

王迎馨 阮洋

[摘 要] 文章主要从旋律和演奏技巧两个方面对作曲家杜鸣心的钢琴作品进行分析,旨在归纳和总结其创作的个性特征,进而探讨作曲家的创作对于我国钢琴音乐发展历程的贡献及深远意义。

[关键词] 杜鸣心;
旋律;
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 J6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3-0007-03

在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音乐家们一直为创作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而不懈努力,无论是第一首键盘作品《花八板与湘江浪》(赵元任,1913)还是近年的新作《山水文庙》(邹向平,2022)——中国风格、中国气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变化。作曲家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创作与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深度融合,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杜鸣心就是这个创作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一、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杜鸣心,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94年荣获法国“轩尼诗创意成就奖”,1995年名列《剑桥名人》,中国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28年8月19日生于湖北潜江县,11岁入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音乐。1954年考入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师从莫斯科大剧院院长米·依·楚拉基。留学期间便写下成熟度极高的《钢琴三重奏》《练习曲》《小提奏独奏》《弦乐四重奏》;
大型管弦乐《牛郎织女》《节日序曲》;
独唱歌曲《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等多种题材、多种风格的作品,获得楚拉基的好评。1958年以优异成绩回国,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杜鸣心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开始涉猎音乐创作,六十余载的音乐生涯,杜鸣心的创作题材各异、风格鲜明、异彩纷呈。主要代表作有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均与吴祖强等人合作并入选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第一,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交响诗《洛神》、交响音画《祖国的南海》、交响乐《青年》《长城》等,以上作品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交响乐团均曾演奏,并由BMG国际唱片公司录制成CD发行于全世界。除此之外,杜鸣心作为音乐教育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作曲家,如郑秋枫、王立平、石夫、徐沛东、瞿小松等都是他的高足,许多海外华人音乐家也纷纷慕名前来求学于杜先生。

钢琴曲的创作在其艺术生涯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钢琴作品迄今为止,共写有《练习曲》(1955)、《变奏曲》(1956),舞剧《鱼美人》选曲六首(1959年)、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三首(1975年),还有《托卡塔》(1999年),《新世纪少年钢琴组曲》(2000年)等,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1986),以上作品均收录于《杜鸣心钢琴作品选集》(2005年出版)。此外,杜鸣心还作有《钢琴三重奏》(留学)、第二钢琴协奏曲(1991)以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献给鼓浪屿》(2003),《布达拉宫之梦》为钢琴与弦乐队而作(2012),《北京颂》为钢琴与乐队而作(2017)以及第四钢琴协奏曲《觉醒》(2020)。其中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不仅入选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而且在1994年第八届全国交响乐作品比赛上荣获一等奖。《托卡塔》在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曲比赛中获铜奖。

杜鸣心教授的音乐,以优美的旋律见长,被称为“旋律大师”。他的音乐作品功力雄厚,其丰富绮丽的和声、大道至简的曲式结构、精巧绝妙的配器手法等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作品中一些脍炙人口的段落广为流传,影响了整整兩代中国听众。杜老曾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团合作,并多次出任国际、国内音乐比赛的评委,是我国具有国际性影响的作曲家。

二、旋律特征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我国的民间音乐中旋律的表现形态最为丰富多彩。钢琴这一器乐表现形式,旋律的感知和共鸣是最能深入人心的关键,在音乐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在音乐创作中旋律的民族化是体现作品民族风格最迅速、最明显的表现手段。

将旋律委以重任,是杜鸣心音乐中最突出的特点。他的旋律构思始终流露出声乐化的特点,这与杜鸣心一贯强调要“使音乐为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这一朴素、可贵的美学观念有密切关系。他认为“旋律是将音乐的节拍、音色、节奏、力度等诸因素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没有旋律,音乐变得无法理解,创作还有什么意义?”①在杜鸣心的钢琴作品中,对旋律的处理有两种情况。

(一)引用和吸取民间音调和歌曲旋律

1. 吸取民间音调

吸取民间音调不是具体指哪一首民歌,而是将某一地区的民间音调特点进行提炼,将这种特色音调融入创作当中,使其创作出的旋律洋溢着民族特色。

在《快乐的女战士》一曲中,作者吸收了彝族的民间音调,创作了乐曲主旋律,生动活泼的女战士形象跃然纸上(13—20小节);
又如《鱼美人》选曲中的《喜庆舞》,作者吸取了民间流行的“拜天地”音调,使旋律充满了乡土气息,朴实无华(1—6小节)。

2. 引用歌曲旋律

在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这三首作品中,作者吸取了海南岛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引用了当地的《五指山歌》《海南岛渔歌》,并选用了同名影片中的《娘子军连歌》(黄准作曲)等,这一系列特定的主题旋律,在体现人物性格和时代特点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神韵。

钢琴曲《军民一家亲》来源于那首传唱了几十年的老歌《万泉河水清又清》,而这首熟悉的歌曲则是杜鸣心在吸收了海南岛渔歌的基础上创作的。“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清丽婉转的旋律,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有身临其境之感。在钢琴曲中,作者再次将其完整的展现,这脍炙人口的旋律优美动听,清新隽永,表现了子弟兵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感人情景。作者在中音部、低音部以及高音部利用重复根音的和弦式,充分发挥钢琴的音域,反复将其完整的展现,并变换各种织体,如半解和弦、琶音等,强烈的震撼人们的听觉,意味深长。

又如《奋勇前进》从第70小节开始引用了《娘子军连歌》,等等。这样的处理不仅容易引起人民的共鸣,而且也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革命战士乐观勇敢的英雄形象。由于引用的歌曲旋律是大家熟悉的,很容易产生寓意联想的效果。

(二)创作民族风格的旋律

以其协奏曲《春之采》为例,以四个骨干音G、C、A、D贯穿整部作品,第一乐章的引子开门见山,骨干音隐藏在连续进行的五音列之中不断攀升,引出主题,无论是主部与副部,动人的旋律都是建构在这骨干音的结构体系之中。第三乐章的“托卡塔”式技巧更是将其更深层次的展开,并且达到全曲的高潮。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采用的这四音列结构,可以说是全曲最具“原生性”的乐思模式,是全曲之“数”的种子,这颗种子显然来自民族音乐的土壤,本身就具有民族风格的特色,时代气息与民族风格兼备。作曲家石夫在他的文章《论钢琴协奏曲〈春之采〉的艺术手法》一文中评价道:“《春之采》是一部以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法相融汇的作品,结构严谨,手法丰富,意蕴深刻,风格鲜明,是作曲家体现中国音乐风格、表现民族气韵的钢琴协奏曲,它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钢琴技巧,以交响性套曲原则为基础强调统一的构思和递比段变化的逻辑思维,音乐在发展线索中,把戏剧性和抒情性的感情顺序处理得恰当而巧妙。是一部耐人鉴赏的作品。”[1]具体分析如下:

如第一乐章,“热烈的快板”。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热情富有个性,以GCAD四个基音(同四音结构以G为基音有关),通过不断扩大的音程跳进,由四度、五度、六度直到高八度的G音层层推进,基音在旋律发展中的持续和切分节奏的连续运用,突出了旋律自身的力度和动力感,充满内在的动力与奋进(6—7小节)。

同样的主题,在第二乐句得到更强劲的发挥,最高音达到距基音G十一度的C音,动力感更强(10—11小节)。

此后这一主题在钢琴声部和乐队声部相继重复出现六次,奠定了全曲的基本情绪特征和风格特征。

经过一段自由的过渡,音乐进行到呈示部的副部,饱含深情的倾诉着的主题,其旋律仍然来自“种子”型四音结构。这一主题先由弦乐声部奏出(59—60小节);
另一种性格,节奏型有所改变,先在木管声部,后在钢琴声部展开(79—81小节)。这两种乐思类型在副部构成完整的统一性表现诗一般的音乐意境,在88—95小节的钢琴声部中得到最完整的展现。

第二、三乐章的旋律依然取自“种子音调”,只是在旋法上将它分开处理,并巧妙的进行变化,第三乐章的《托卡塔》是全曲钢琴艺术表现力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乐章,“种子”乐思通过这种特殊的钢琴技巧形成跌宕起伏,推涌不竭的气势。

三、演奏技巧

作为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杜鸣心一生都与钢琴为伴。深谙钢琴演奏的他写起钢琴作品更是信手拈来,对钢琴技巧的发挥也是“有的放矢”。如1955年的《练习曲》,旨在于锻炼右手的快速跑动。乐曲的开头有一个悠长的引子,单音奏出,像是期待,像是感召,从心头油然升起。接着华丽快捷的音流自上而下,一方面是手指灵活的训练,同时又在“无穷动”的奔驰中,体现出欢快、热情和高昂的气概。尾声与引子遥相呼应,最后在快板中结束。

这首出色的《练习曲》,是杜鸣心的第一首钢琴作品,写于留学时期,一经完成,并在作曲系学生作品音乐会上演奏。它将一定的训练目的与音乐美的情趣紧密结合,视听性与技术性兼备,是一首难得的优秀的中国味道的《练习曲》。1956年杜鸣心回国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期间灌录了唱片,作为独立作品公开发表的中国练习曲,目的是突出训练具有民族性的钢琴技术。此外在创作中,作曲家还特别注意其他演奏技巧的训练,如《快乐的女战士》中,连续的震音弹奏能够有效地训练手腕的支撑能力,而随后出现的刮奏则是钢琴演奏中一项重要的技术训练。还有《喜庆舞》《女妖舞》《军民一家亲》《快乐的女战士》等曲中颤音、倚音、琶音等装饰音的综合运用,既有效地训练了演奏技巧,又使旋律更加婉转动听。

在他的协奏曲中,杜鸣心更是充分发挥钢琴技巧,在华彩乐段中集中表现主要乐思,将钢琴技巧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春之采》第一乐章的华彩乐段,就是一个具有严密构思的技巧性乐段。作曲家从主题单音模进开始,逐渐变为三度双音反向模进、进而采用三和弦的平行上行,最后发展到双手的反向八度進行,最后用八度齐奏结束,这种长篇幅的、大力度的八度进行对于演奏者而言是一项极大的考验。第二乐章中那些五声性的琶音段落,柔美如歌的触键方式,展现了作曲家独特的审美情趣,而在演奏技巧上强调了旋律的重要性。第三乐章是作者专门的技术篇章,以“托卡塔”的技巧贯穿整个乐章,彰显出对声音颗粒性的极致追求——清晰、均匀、迅速。

结   语

作为主要侧重于创作器乐作品的作曲家,杜鸣心在创作手法上积极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他的作品,民族性与独创性兼备,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历史进程中写下了光辉的一笔。早年从事钢琴演奏的杜鸣心先生,在走上专业的作曲家道路之后,特别注意作品的钢琴化,例如对织体的写作、钢琴语言的表达、钢琴技术的训练与提高、旋律的流畅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尤其是他的旋律才能在中国作曲家群体中非常突出。旋律是作品能否吸引人的第一要素,“要创作好的器乐曲,必须在音乐主题和旋律的写作上下功夫。”[2]杜鸣心钢琴作品的旋律非常流畅动听,民族风味浓郁,深受国内外听众的好评。他塑造的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如活泼勇敢的《快乐的女战士》、无忧无虑的《水草舞》、喜气洋洋的《婚礼场面舞》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曲家特别注意挖掘器乐音乐的艺术规律,并充分发挥器乐艺术表现的特长,善于创作动人的旋律直抵人心,这也是他作品成功的原因之一。

超越自己是杜先生创作的信条,他的音乐处处流露着对美好、真诚、善良、光明的执着追求和他对人生的乐观主义精神。作为专业的作曲家,杜鸣心很重视从人民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如脍炙人口的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这不仅反映了杜鸣心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而且也反映了他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音乐民族风格的创作初衷。为此,杜鸣心曾学习了传统戏曲(如昆曲、梆子)、说唱音乐(如苏州评弹、京韵大鼓等)以及多次深入生活收集民歌、广泛学习各种民间音乐。杜鸣心将音乐创作看作是自己对生活经历在精神反映上的实践。在钢琴曲的创作上,他深深扎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音乐的旋律构思、和声色彩、曲式发展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来。他将民族音乐语言运用得非常地道、自然,在作品中时而传递质朴的遐思,时而透出轻灵的向往,在听众欣赏其音乐的同时激发无限的想象力,犹如身临其境。他的钢琴音乐即是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高度提炼,又是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又一次升华,每一次真切而激情的依归都撞击着心灵的最深处,让听众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领略到清新的禅意。其作品表现出的民族性和独创性在带给人们无限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为弘扬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为我国优秀钢琴作品宝库的积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石夫.论钢琴协奏曲《春之采》的艺术手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02):18.

[2] 黄虎威.重视器乐曲的旋律——器乐创作小议[J].人民音乐,1979(05):31-33.

(责任编辑:庄   唯)

猜你喜欢 演奏技巧旋律 春天的旋律广西农学报(2023年2期)2023-07-13唐代口哨旋律拟解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吟诵的旋律性初探黄河之声(2020年5期)2020-05-21于海:飘扬在国旗上的旋律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北方文学·下旬(2016年7期)2016-11-10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河南派唢呐演奏中气息运用技巧探讨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浅析肖邦《革命练习曲》的演奏技法与情感特色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