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壮美广西”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思路与实施路径

“壮美广西”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思路与实施路径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17 13:00:03

覃淑音,蓝 刚

(1.广西桂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南宁 530023,2.广西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南宁 530023)

1.1 治水历史悠久

广西自古就利用天然河道连通解决水运、分洪、灌溉、供水、生态问题,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公元前214年修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灵渠,不仅连通了湘江与漓江,更在于其连接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改变了中国自然水系的格局,发挥了更多区域间经济、政治、文化融合方面的作用。唐宋以来,广西修建了桂柳运河。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了大藤峡水利枢纽、百色水利枢纽、岩滩水电站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蓄、引、提、调工程相结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已在建各类灌区近5万座,其中驮英水库及灌区、百色水库灌区等大型灌区15 座,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597 万亩,基本覆盖全区各市县;
建设西江干流治理工程等江河堤防5 646.6 km,海堤1 209.5 km,结合西江龙滩水库、郁江百色、老口水库等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主要江河防洪体系初步建立;
以西江、郁江、柳江等“两横八纵”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引调水工程为通道,供水管渠为脉络,控制性调蓄工程为节点的广西水网“纲、目、结”格局初步形成。

1.2 水资源总量丰富

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 901.1亿m3,居全国第三;
人均水资源量3774 m3,约为全国人均的1.9倍;
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80 万m3/km2,约为全国平均2.7倍。全区集水面积50 km2及以上的河流有1350 条,总河长52 386 km,河网密度0.22 km/km2,约为全国平均的1.4倍。

1.3 水利区位条件突出

广西水系密布,区内河流分属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桂南沿海诸河和红河流域四大流域,其中珠江主流西江横贯全区,是连接滇桂黔、通往粤港澳地区的“黄金水道”,在我区境内流域面积为20.24万km2,占广西国土面积的85.4%,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44.5%。广西地处珠江流域西江中上游,是珠江流域的主要产水区,河川径流丰枯影响着珠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防洪和供水安全。

1.4 水风景优美

在桂林市漓江风光带漫步,去南宁市那考河湿地公园赏花,到会仙湿地公园欣赏晨雾,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生态美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基于广西山形水系脉络和生态空间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推动治水与治山、治林、治草、治岸、治湿、治海高效结合,强化山地丘陵区水源涵养保护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
强化河谷平原区节水减污,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强化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提升河湖水域岸线区水动力条件和水生态功能;
维护河口湿地区河口生物多样性,新增全州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灌阳灌江国家湿地公园等多个跟水利有关的网红打卡地,治水与造景相得益彰。

1.5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广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不均衡,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存在区域性、季节性缺水现象。特别是桂中、桂西北、左江“三大旱片”多处于流域分水岭地带。沿海地区以独流入海河流为主,源短流急,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差,存在较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北海市等地已成为地下水超采重点区域。仅靠节水和进一步开发当地水资源,已不能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1.6 水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广西地处南方丰水地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水经济具有资源禀赋良好的先天优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后,河湖面貌不断改观,水生态水质不断向好,为水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目前,广西水力资源蕴藏量约1751万kW,其中可开发约1418万kW。由于广西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新时期,广西应根据其水资源禀赋特征,立足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定位,加大水资源利用相关科技投入,推动全国水上运动中心、绿色生态养殖、绿色水电、饮用水产业、水旅产业、涉水工业等业务,助力我区水经济发展高强度、高效率、高水平推进。

2.1 思路框架

围绕国家水网建设要求和总体布局,立足广西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配置,结合广西水网建设基础和特点,以西江、郁江、柳江等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广西自治区级水网与国家骨干水网、市县区域水网以及相邻省份水网的相互衔接,推动三大水网功能之间、水网与水电、内河航运等协同融合,推动实体水网与数字水网协同融合,形成以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平陆运河、湘桂运河等骨干输配水工程为通道,以区域河湖连通和供水渠管为脉络,以大藤峡水利枢纽等控制性调蓄工程为节点,综合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修复等功能,强化水网智慧化建设,构建“两横八纵、六河连通,引补相济,调蓄结合”的广西水网主骨架,逐步形成广西水网“一张网”,实现水资源统筹调配、互济互通,洪水排泄通畅,水生态环境改善。

2.2 目标任务

到2035 年,基本建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广西水网体系。全区1~5 级江河堤防达标率提高至90%以上,新增防洪库容30 亿m3以上;
骨干水网水流调配率提高至65%,新增供水能力80 亿m3以上,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提高至85%以上。治水体系基本完善,区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和抗旱应急能力明显增强;
水生态保护治理格局持续优化;
水网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各层级水网高效协同融合,现代水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3.1 强化支撑,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1)加强水网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平陆运河等人工输配水及水运骨干通道,实现自然水系有效贯通,统筹航运用水、城乡供水、灌溉补水以及水环境改善等需求,充分发挥水网工程综合效益,更好服务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南盘江调水、湘桂运河,推进西江、郁江、柳江、桂江等具有水运功能的骨干天然河道多通道协同建设,加快完善广西水网“两横八纵,六河连通”主骨架,探索积累水网融合发展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2)加强水网支撑工业振兴。按照全区工业园区布局、用水量增长趋势和当地水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蓄引提调,实施新建重点水源、区域引调水、产城一体化联网供水、工业园区独立供水工程等供水保障工程,提升工业园区供水保障能力,基本实现全区工业园区稳定可靠水源全覆盖。围绕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打造产业二次转移目的地,满足当地发展石化化工、化纤纺织服装、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光伏组件等重点产业链条用水需求。

3.2 高质高效,统筹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供水

(1)加强水网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立足粮食安全生产和耕地保护需求,推进新建大型灌区建设、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改善灌溉条件;
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亩均产量,实现全区耕地有效灌溉率、亩均粮食产量赶超全国水平;
重点满足桂中盆地、南流江三角洲、浔郁江平原、桂北、右江河谷、桂西南等6大农业主产区和柑橘、香蕉、荔枝、芒果等多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六主多区”农业发展空间用水需求,助推广西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强区。

(2)加强城乡供水安全。实施长塘水库等新建水源建设,加强水源联网联调、互联互备,完善城市水源布局和供水网络,形成多源保障的供水保障体系。以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为方向,推进城镇供水向农村延伸,实施一批新(改、扩)建规模化供水工程,提升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提高干旱或特殊时期城乡供水抗风险能力。

3.3 绿色发展,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绿色水网建设。立足广西山形水系脉络和生态空间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衔接“三区三线”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成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强化山地丘陵区水源涵养保护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
强化河谷平原区节水减污,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推动珠江—西江千里绿色生态走廊等生态廊道建设,提升河湖水域岸线区水动力条件和水生态功能;
实现我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位于全国领先水平,进一步擦亮“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3.4 因地制宜,促进特殊区域协调发展

强化区域水网互补。立足左右江革命老区、桂西北大石山区等沿边、少数民族聚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差,桂中桂东沿江区水源单一、过境水丰富、洪涝灾害威胁大,桂林生态走廊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区域特性,按照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适度超前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以桂西北供水保障工程、桂林水资源配置提升工程等水资源配置及引调水工程为骨干,以区域内水库、大中型灌区为节点,以城乡供水管网及河湖沟渠为纽带,加快建设多源相济、丰枯调配、循环通畅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4.1 完善防洪排涝网

(1)强化城市防洪安全保障。以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重要独流入海河流等流域为单元,以城市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统筹洪涝水蓄泄关系,实施洋溪水利枢纽、勒马水库等一批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实施那板水库、凤亭河水库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动平陆运河分洪工程等骨干排洪通道建设,全面提升江河蓄洪行洪能力,及时有效消除风险隐患,提高应对洪涝灾害能力。

(2)强化重点工业园区及重要基础设施防洪安全保障。依托防城河、钦江等主要支流及独流入海河流治理,保障沿河分布的重点工业园区达到20年及以上防洪标准;
对于交通、电力、工矿企业等重要基础设施,其防洪安全保障应按照当地防洪规划要求做好建基面设计以及路基、桥涵、隧洞等防洪水位设计。

(3)强化农村及重要农田防洪安全保障。以流域为单元,逐流域规划、逐流域治理、逐流域验收、逐流域建档立卡,统筹推进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实现“治理一条、见效一条”,推动沿河乡镇达到10 年一遇防洪标准,农村以及重要农田达到5 年一遇防洪标准;
继续实施重点山洪沟治理,加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及时有效消除山洪灾害等突出风险隐患。

4.2 完善城乡供水网

(1)加强区域引调互济。围绕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等重点特殊区域特点及用水需求,在包括平陆运河经济带在内的北部湾城市群区域,建设平陆运河、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推进那垌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开发第二水源互为备用,实现北部湾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常备结合;
在珠江—西江经济带等桂中桂东沿江区,实施岑溪市水资源配置工程、沙埔河水库等水源工程,扩大沿江取水设施供水能力;
在左右江革命老区、桂西北大石山区等沿边、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实施桂西北供水保障工程,提升沿边地区供水能力,推进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
在桂林生态走廊区,推进桂林水资源配置提升工程前期工作,推动研究古桂柳运河、湘桂运河连通珠江、长江流域,保障重点特殊区域供水安全。

(2)加强城市供水保障。围绕城市水安全供水保障需求,实施长塘水库工程,谋划推动伶俐水库、屏山水库、蕉林水库等水源工程,续建新建扩建一批小型水库及区域内引提水工程,形成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城区,全面实现双水源或多水源供水、常用和应急相结合且具备调蓄能力的供水保障体系,构件更高保障水平的城市安全供水格局。

(3)加强园区供水保障。围绕沿边、临港等区域重点产业园区用水需求,实施平陆运河经济带供水工程、黎塘工业园区清水河提水工程、南宁市宾阳供水工程等产城一体化联网供水工程、工业园区独立供水保障工程,全面保障自治区B类及以上产业园石化化工、化纤纺织服装、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光伏组件等产业供水需求。

(4)加强农村供水保障。以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分类更新改造和提标升级一批供水工程及管网;
在有条件地区,推进城镇供水向农村延伸,挖掘城镇水厂供水潜力,推进水厂联通并网,扩大规模化供水范围,推进农村供水与城镇供水同标准、同保障、同服务;
实施一批新(改、扩)建规模化供水工程、小型供水工程、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更新改造工程;
强化水源和供水水质检测监测,健全完善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4.3 完善农业灌溉网

(1)推进新建大型灌区建设。根据农业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分布特点和灌溉需求,按照现代化灌区“用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建设要求,新建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龙云灌区、下六甲灌区、邕北灌区、平陆灌区等一批现代化灌区,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夯实广西粮食安全基础。

(2)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按照实施深度节水控水的要求,推进五化灌区、洪潮江水库灌区、右江灌区、合浦水库灌区、青狮潭灌区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持续开展长歧、总江水闸等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适时实施大任水库、鲤鱼湾、周家、新湾等一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善灌排骨干工程体系,创新并推广高效节水新技术新机制,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粮食生产保障能力。

4.4 优化水生态修复网

(1)加强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治理。以“流域—河流廊道—河段”为单元,统筹水流连续性、空间完整性和水体功能多样性保护要求,分流域、分河段、分类型实施漓江河湖生态修复,开展北部湾重点独流入海河流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和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等前期工作。开展流域面积1000 km2以上的81 条河流水域岸线空间清理整治。分区分类确定河湖生态流量目标,严格生态流量监管;
强化跨市县河流水资源统一调度,实施流域用水总量控制和主要断面下泄流量水量控制。推进水电站清理整治和绿色小水电站建设。

(2)加强城市水生态修复治理。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按照“水量保障、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的目标,围绕“划、立、治”重点任务,实施“一源一策”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继续建设崇左市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贺州市水环境治理与城市综合发展项目。对南宁、桂林、梧州、北海等其他重点城市和县区,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和生态修复工程,对城区内河湖采取截污纳管、清淤疏浚、河道生态整治及生态补水等措施,维护健康水生态和宜居水环境。

(3)加强农村水生态修复治理。以桂林市兴安县、阳朔县、全州县,贺州市八步区,北海市合浦县,贵港市覃塘区等全国试点县以及柳州市三江县、崇左市扶绥县、玉林市北流市、桂林市龙胜县、河池市宜州区等自治区试点县为代表,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堤岸生态化改造、生态修复及滨水绿道等建设和保洁管护等综合措施,推进水美乡村建设。以桂西北石漠化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坡耕地、淤地坝、侵蚀崩岗治理等工程,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提升治理效益。以流域或片区为单元,统筹配置沟道治理、生物过滤带、水源涵养、封育保护、生态修复等措施,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

4.5 建设水利智慧网

推进数字孪生建设。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广西水利“一张图”;
推进漓江、郁江邕江段等数字孪生试点建设,通过智慧化模拟,支撑水网全要素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分析,提高水网防洪、供水、生态等综合调度管理水平,完善水网调度指挥体系。建立健全水网监测感知体系,推进广西水文基础设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完善水网监测体系;
形成“监测一张网、数据一个库、设施一张图、管理一平台”的智慧水利网。

4.6 创新水网体制机制

(1)推进水网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掘水网工程的外溢效益,探索推动“水利工程+”模式,对具有城乡供水、水力发电、文化旅游等经营功能的水利工程,探索通过合理确定水价、电价和开发经营权等方式取得投资回报;
对缺乏经营功能的防洪治理、水生态修复、灌溉等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水利工程,通过整合、优化等方式,将工程与土地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文化旅游、生态净水渔业、灌区“旱改水”等进行多形态、多业态组合,实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共赢开发。

(2)创新水网建设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自治区级水利发展投资平台主力军作用,鼓励市县相应组建或确定市县级水网承接主体和平台公司,积极探索投建运营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健全水网良性运行机制,提高水网运行效率和效益;
研究建立水网运行调度管理等制度体系,提高制度化管理水平。加快水权水市场改革与水网供水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水利投融资改革相适应的水价形成机制。完善水网工程运行管护常态化机制,积极推进管养分离,促进管理专业化、标准化。深化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集中管理模式,促进工程良性运行。

水是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新发展阶段,从地理区位、自然本底条件、水网骨干构架等方面总结了“壮美广西”现代水网的建设基础,多角度剖析了广西水网建设的优势与特色,详细阐述了“壮美广西”现代水网先导区的建设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突破方向,提出防洪排涝网、城乡供水网、农业灌溉网、水生态修复网和智慧水利网“五网”共建的实施路径,推动五网合一、一网多能,全面提升防洪安全保障水平、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水网智能化水平,各层级水网高效协同融合,形成示范效应突显、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猜你喜欢 水网供水广西 水利部:到2035 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现代经济信息(2023年19期)2023-09-04水网藻生长及铀对其生长影响的模型构建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22年1期)2022-04-23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四川水力发电(2020年1期)2020-03-06●山西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配套建设今日农业(2018年7期)2018-01-15广西广西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山西水利(2017年1期)2017-03-07广西尼的呀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6年3期)2016-07-10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2期)2016-01-22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中国水利(2015年10期)2015-02-28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