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校园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工作的策略

校园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工作的策略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16 16:38:02

李丹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的载体,是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肥沃土壤,其独特的熏陶与导向作用能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感染力,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教师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能够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实现德育课程的校本化、生活化,使德育工作更具生动性和吸引力。在实际教学中,将校园文化有效融入初中德育工作并非简单的叠加与拼接,而需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遵循教育规律,确保趣味性与全面性原则得以落实,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道德情感;
注重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环境营造相结合,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

本文对校园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工作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提出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趣味性和全面性原则,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提出一些融入策略。精神层面,积极弘扬校风校训,组织主题类、艺术性及分享类活动,借助校训精神引领学生行动,陶冶情操,传承优秀传统美德。物质层面,致力于打造适宜的德育环境,包括美化校园空间以全面熏陶学生,完善教育设施以服务于德育工作,以及物化德育成果以彰显学校德育特色。

一、校园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工作的可行性

将校园文化资源与初中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不仅可行,而且对提升德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的载体,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严谨和谐的校风学风,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德育目标。其次,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将德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够使德育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最后,校园文化中的历史积淀、人文精神等元素能为德育工作提供深厚的文化土壤,使德育工作更具内涵和深度。

二、校园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德育并非单一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文化节、组织团队拓展训练、开设特色社团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自觉接受德育熏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道德规范,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增强德育效果。

(二)全面性原则

德育应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包括学术科研、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行为习惯,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三、校园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精神上:积极弘扬校风校训

1.校训精神引领行动,组织主题类活动。

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载体,凝练了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对初中生具有深刻的道德引领作用。深入解读校训精神,将其内化为学生的个人信念和行为准则,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如校训强调“诚朴勇毅”,学校可以围绕这四个字展开系列德育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朴实无华、勇敢坚韧、毅力坚定。

组织主题类活动是将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这类活动可根据校训精神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开展“诚信考试周”“志愿服务月”“勇于探索科学节”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并践行校训精神。同时,借助故事讲述、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道德观念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精心策划各类主题活动,确保每个活动都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实际操作方案。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校训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真正做到以校训精神引领日常行为,实现校园文化与德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2.校园风气陶冶情操,组织艺术活动。

校园风气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它涵盖了师生的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学习氛围等多个方面。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校园风气对于初中生而言具有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能够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推崇尊重他人、互助合作、追求卓越等价值观念的校园风气,能有力地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艺术性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极具感染力与创造力的一部分,它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递情感价值和道德内涵,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美、创造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具体到实践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如书画展览、音乐会、戏剧表演、舞蹈比赛、诗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艺术类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

在教学实践方面,首先,学校要确保艺术活动的主题与德育目标紧密结合,确保每项活动都能体现德育目标,如“爱我中华”主题绘画大赛,既能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又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其次,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深度参与活动的策划与执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教师要注重活动后的反思与总结,引导学生从艺术活动中提炼出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德育工作的强大载体,为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

3.传统美德传承实践,组织分享类活动。

能够传承传统美德的实践活动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积极践行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勤俭节约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这些美德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提升其道德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传统美德融入校园文化,有助于形成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德育特色。

为了有效开展传承传统美德的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分享类活动,如主题讲座、读书會、故事汇、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接触、体验和传播传统美德。例如,举办主题讲座与读书会,邀请专家或教师围绕传统美德的主题进行讲解,或者组织学生研读富含传统美德内涵的经典著作,进行心得分享;
分享美德故事,鼓励学生搜集整理关于传统美德的故事,通过口头讲述或制作PPT、微视频等方式,在班级、年级甚至全校展示和交流,让美德故事深入人心;
鼓励学生编排和表演有关传统美德的情景剧,让他们亲身体验并传递美德的力量,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引导学生参与传统节日庆典,如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了解其背后承载的传统美德,同时在活动中弘扬这些美德。

要确保分享类活动的实效性,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使其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助,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从而真正实现传统美德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实践,促进初中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物质上:积极打造德育环境

1.美化校园空间,全面熏陶。

美化校园空间能创造一个寓教于境、情景交融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接受并内化道德观念。美化校园空间不仅包括对学校硬件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艺术装饰,如建设主题广场、设置名人名言雕塑、布置特色走廊等,更要构建出一种体现核心价值观、富含德育元素的校园生态环境。例如,学校可以设立以“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等为主题的公共艺术装置或景观,让学生在欣赏和接触中无形地受到美德教育。同时,校园空间设计应注重功能性与教育性的结合,如创建具有互动性的文化墙、展示区,用于呈现学生作品、表彰先进典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成果,使校园每个角落都成为生动的德育课堂。具体开展时,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规划设计阶段:邀请专业团队与教师共同参与,确保设计方案既符合美学原则又能体现德育目标,让每一寸校园土地都能“说话”,传递正能量。

二是环境建设阶段:发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绘制壁画、制作手工艺品等方式,将劳动教育与美育、德育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是活动实施阶段:定期舉办各类与校园环境相结合的主题活动,如校园文化节、环保日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到德育内涵,深化对美的感知和对道德规范的理解。

四是日常维护阶段: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定期更新展示内容,使校园文化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作用。

美化校园空间是构建初中德育立体化体系的重要一环,只有将校园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来开发和利用,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生活化、情境化和全面化,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时代青少年。

2.完善教育设施,服务德育。

在德育工作中融入校园文化,学校需要构建具有德育功能的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使教育设施成为承载和传播德育内容的有效载体,从而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全面支持。

首先,在空间环境方面,学校应注重打造既满足教学需求又富含德育功能的空间环境。例如,建设多功能教室、心理咨询室、社团活动中心等,为学生创造参与实践、自我探索与团队合作的机会;
在图书馆设立德育专区,收藏各类美德故事、名人传记及思想品德类图书,引导学生阅读并从中汲取精神养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智能电子屏、校园广播系统等工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其次,在软件资源配备方面,学校可以将德育元素融入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中。例如,开发和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开设公民教育、道德与法治等相关课程,并结合校本特色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活动;
运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德育资源库建设,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德育案例、教学素材和互动教学工具,提升德育效果。

学校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教育设施的功能定位和布局,确保每个设施都能服务于德育工作。二是加大对现有设施的升级改造力度,增设专门用于德育工作的场所,引入先进的科技设备,以适应现代化德育的需求。三是汇集优质的德育教材、音像资料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使之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四是定期举办依托于教育设施的各项德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和感悟,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五是建立完善的德育效果评价机制,对教育设施在德育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估,不断调整优化设施配置和服务内容。

3.物化德育成果,彰显特色。

物化德育成果是指将学生在德育实践中所展现的良好品质、优秀事迹以及取得的进步,以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固化下来,使之成为具象化的教育资源。例如,在校园设置专门的文化长廊,展示历届优秀校友的事迹、师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照片及感悟、各类美德少年的表彰记录等,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直观感受到德育的力量和价值。

学校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历史传统、地域特点以及办学理念,提炼出独特的德育品牌和亮点,如发掘校史中的德育故事,设立校训墙、名人名言牌等,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榜样中汲取精神力量,形成鲜明的德育文化特色。具体而言,学校可设计建设德育成果展示区,如文化长廊、电子显示屏等,定期更新内容,确保其生动鲜活且富有吸引力;
制定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确保每名学生的德育进步都能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并将优秀的德育成果作为评选奖学金、荣誉称号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直观地展现德育成果,能让校园文化更紧密地融入初中德育工作,形成内外联动、相辅相成的德育生态,有效推动全体师生共同构建和谐美好、充满正能量的校园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校园文化巧妙地融入初中德育工作,能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活动参与中进行自我塑造、提高各方面的品质素养。多彩的主题活动、富含艺术性的文化活动以及美德分享交流活动,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其高尚品格与道德情操。构建适宜德育生长的环境,包括美化校园空间、提高教育设施品质和完善性,以及生动展示和物化德育成果,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这一系列实践策略能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生态环境,促进初中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注:本文系2023年度漳州市第九期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校园文化视域下初中德育模式创新性探究”(课题编号:Zdy23111)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校训传统美德德育工作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为立身之本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2024年1期)2024-05-27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重“义”之人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2024年2期)2024-05-27身边的传统美德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22年12期)2022-11-24校训展示墙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21年10期)2021-12-28校训展示墙初中生世界(2021年38期)2021-11-06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黄埔(2020年4期)2020-08-13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26《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期)2016-01-24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