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传播语境下“讲好警察故事”的叙事策略——以公安英模宣传报道为例

传播语境下“讲好警察故事”的叙事策略——以公安英模宣传报道为例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16 11:57:02

莫 云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公安政治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2018 年8 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作出指示,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1]。2023年10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2]。

互联时代的技术赋权,使得媒介环境中的文化叙事与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微信、微博、短视频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终端的广泛应用解放了公众话语权,传统的舆论格局随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主导的社会化传播语境下,传统党媒话语主导权、议程设置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和影响。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大格局下,公安机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又要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现代化转型,构建更加贴近受众的话语体系,切实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对于政治传播来说,叙事能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叙事学是对叙事文本的一种系统性研究,着眼于文本的框架结构、叙事方式,叙事学的主流分析方法由茨维坦·托多罗夫提出,他认为叙事可以分解为命题、序列和文本三个要素[3]。命题是最基本的叙事单位,由角色与情节构成;
序列由构成一个完整独立故事的一系列命题组成,多个命题构成一个序列,而最终的故事则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
文本又可拆解为叙事视角、叙事落点和视听语言等元素。公安英模教育是公安政治传播主要内容之一,从上述三个维度来观察网络时代英模宣传的话语实践可以发现,近年来英模宣传报道的叙事与传播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样态。本文结合具体传播效果,尝试探讨社会化传播语境下公安英模宣传报道实践的叙事话语策略和传播技巧。

(一)传播语境下公安英模宣传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是叙事模式概念化,形象呈现张力不足。一直以来,公安英模文化宣传理念深受20 世纪50—60年代典型人物宣传话语的影响,往往采用“高、大、全”的叙事模式,英模形象呈现和意义建构被“神化”和“政治化”,突出表现无私奉献、克己奉公、无怨无悔的英模形象,个别宣传中还出现了因一心扑在工作上以致“父亲去世不回家,妻子住院不探望”的桥段。这些不近人情的人物表现最容易引起公众的反感和怀疑,如此一来,好端端的一个典型就被写垮了。英模不能只是爱岗敬业、自我牺牲之类抽象精神的符号象征,英模的形象呈现和意义建构价值要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宜,刻板化的形象呈现及不考虑时代语境的意义建构无法塑造富有感召力和亲和力的英模形象。

二是传播主体单一,受众接受度低。我国公安英模的认定,一般由基层公安政法机关推选,政治部门申报,由国务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4]。英模宣传延续“设定标准—发现典型—宣示典型—推广典型”四个阶段接力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传播模式为自上而下的线性传递,传播者与受众几乎没有交流,英模教育的影响力也因缺乏受众主体意识的积极投入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依赖于受众自身觉悟,这样很容易导致英模宣传“上热下冷”局面的形成。

三是传播效果长效影响乏力。目前,英雄精神教育和英模宣传过于依赖官方路径,且组织形式、动员程序、宣传话语体系等比较单一和程式化。例如:公安英模的宣传一般在召开全国公安系统英模表彰大会期间集中发力,宣传力度大;
宣传手段往往沿袭新闻报道,举办座谈会,组建英模事迹报告团到各地巡回报告等程式化模式;
宣传的内容大多庄重严肃,教育说理色彩浓重,公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并不占绝对优势。由于缺乏可持续性传播手段的长效影响维护,往往导致英模宣传轰轰烈烈开场,但热闹一阵就无声无息了,很难引起广大民警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共鸣和深度认同。

(二)传播语境下公安英模宣传报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宣传理念亟须更新。英模宣传是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动员方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英模宣传报道叙事话语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告知语态,体现出由政治说理主导和媒体合力的政治话语时代特点。伴随社会重大变迁和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移动化、社交化与智能化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时代的政治传播面对前所未有的格局变化:一种是语境的变化,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流行的政治传播“建制派”语境日渐转向更加直白、准确的内容,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入;
另一种是修辞的变化,基于互联网表达的互动性、开放性、社交化特点,受众更加重视自我表达的话语权和社群化的认同感,公众关注和接受的政治语言也更具有个人化和碎片化的特点[5]。此种变化对党的政治宣传理论和宣传模式、方式和技巧提出了新要求。党的政治宣传要创新适合新变化要求的宣传理论,从政治话语主导过渡到融合公众话语,构建基于互联网媒介话语表达的传播理念,以应对时代新要求新变化。

二是忽视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变化。英模集中体现了时代的正向价值追求,凝聚了特定时代的历史记忆,体现单一价值观的英模仅仅符合特定时代需求,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对文化价值的精神需求。传统的政治传播基本是一种单向度的传播,即“我说你听”,在舆论一律的社会环境中,“典型引路”的精神引导和指导工作的示范效应显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和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已经被主流意识形态所接纳和包容,各种思想观念之间的碰撞和争鸣成为思想领域的常态。多阶层、多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使得单一的价值观很难得到全社会的认同,旧有英模宣传教育模式在当前政治宣传中的效应渐渐降低。在此背景下,要塑造和宣传体现单一价值观的英模形象面临很大挑战。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内容叙述必须以人为中心,如果政治传播以固化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劝服”话语方式去解决复杂的文化需求和思想疑惑,其浓重“说教”意味会导致受众效仿英雄的内驱力不足,从而难以获取让人信服的成效。

三是媒介手法和叙事技巧不足。公安英模是人民警察形象的代表,其社会影响具有价值引领力和行为示范性,能不断加深社会公众对公安工作的正面认知。公安英模文化只有经过有效的文化传播,才能发挥“成风化人,凝聚人心”作用。在全警乃至全社会宣传学习公安英模精神,是扩大英模影响、继承和发扬公安队伍优良传统的重要环节。英模精神的教育宣传除了在公安机关组织内部进行,公安机关还应当加大与网络媒体的沟通合作,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密切警民关系,唤起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赖并产生价值认同。英模宣传报道也是信息传播,在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主导的社会化传播语境下,新时代英模宣传报道从传播策略到报道手段,从形象表达到叙事技巧均需与时俱进,回归新闻规律和受众接受规律,以助推公众关注热情、积极参与并形成价值共识。英模报道如果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信息载体功能,其报道必然不能吸引大众的兴趣,宣传效应必然会减弱。

新闻报道传播事实,影响决策依据;
宣传传播观念,影响行为。新时代弘扬英雄文化: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客观肯定和褒扬,积极发掘和选树时代英雄,为今天培育英模精神提供支撑;
另一方面,英模报道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更新宣传理念,顺应网络化时代大势。公安英模宣传要从精神理念、时代语境、警察职业、大众接受维度,通过精准确定英模文化宣传叙事话语命题设置、宏大叙事与微观讲故事相结合、尊重受众心理、丰富视听语言等提高宣传公安英模精神的舆论引导能力,凸显英模文化的激励功能,让英雄精神之火生生不息。

(一)话语命题精准书写英雄本色

1. 精神理念凸显职业荣誉感。警察代表着国家形象,是社会公正的符号象征。新闻与传播学学者尹鸿认为,公安题材作品塑造的警察形象应当具备三层符号意义:一是法治符号意义,二是正义符号意义,三是人格符号意义[4]。人民群众正是从这些形象中看到惩恶扬善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力量。当前,我们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征程需要正气充盈的力量支撑。警察是被社会赋予高度期待和关注度的职业,作为先进人格化身和行业标杆的公安英模,其形象构建和话语表达必须将其政治精英的身份还原出来,更多地提倡和光大警察尊严和职业荣誉感,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体现公安英模以忠诚铸魂、以人民为本、以血性发力、以奉献着色、以担当支撑的精神气象,确切传达出人民群众可以接受和共享的正向价值观,展现新时代警察形象和精神气质,展现文化自信。需要强调的是,公安英模宣传对警察身份认同与意义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导向作用,不同于涉警类网剧、影视剧的制作,不能以塑造“立体”人物和“复杂人性”为目的,刻意消减英雄的神圣感。

2. 内涵解读反映时代变化。公安英模精神的具体内涵在不同时期既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同时受到时代精神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呈现一定的历史性、阶段性特征[6]。2012 年,《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公安机关先进模范集体的决定》中对英模精神的表述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情系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职业操守,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进取精神。2017 年5 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模代表的讲话中将公安英模精神概括为: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并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出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新时代对公安英模的内涵解读要反映时代变化,紧跟时代要求,英模叙事的话语命题设置要突出“政治本色”和“职业奉献”,内涵要义需要更加凸显执法与服务意识,表达英模精神“忠诚”“担当”“勇敢”“为民服务”“规范执法”等核心精神。

3. 表达重心扣紧专业素养。公安工作性质使得人民警察牺牲最多、奉献最多,因而促成公安英雄典型最多、最直击人心,但是警察的牺牲精神是需要正面传播的,讲述公安英模事迹不能片面把重点聚焦在“伤残”“艰苦”“劳累”上。传播的价值取向要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才能更有效地获得公众支持。在当今科技发展的全球语境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代表了职业精神的发展方向。面对经济全球化、犯罪科技化、知识密集化的挑战,精业务、熟法律、懂科技、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公安工作中的稀缺人才。公安英模文化传播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开拓型”“智慧型”“创新型”英模宣传,以点带面提升人民警察的群体形象,为更多的基层公安民警树立榜样,引导公安民警在工作中创新进取,以更好适应时代需求。

(二)“宏大叙事”和“微观讲故事”相结合

讲好中国警察故事,树立更有感召力的新时代警察英模形象,需要讲求叙事命题的故事性和叙事策略的亲民化。费希尔的叙事范式提出一切传播皆故事,故事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做出判断的重要途径之一[7]。故事的意义何在?“就某一个具体的故事作品而言,就是一组不可替代的二元对立价值,即故事的核心价值。这一价值标准决定了故事最根本的意义和情感。精彩的故事在讲述时总是围绕着充满情感负荷的一至多个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展开的,比如,成功/失败,忠诚/背叛,爱/恨,生/死等,随着故事的发展,核心价值由负转正,或者由正转负。当故事在正负力量之间来回摇摆的时候,故事的意义就产生了,受众的情感会自然流淌。”[8]

故事承载着文化的价值观。故事的核心在于“人”,故事的张力往往来源于“冲突”“细节”和“场景”。这些年来,“讲故事”成为重大主题报道促进政治宣传和形象建构的重要方式,英模宣传表达需摒弃以往“高大全”式硬宣传色彩,以生活中的各类平凡场景作为叙事文本的构成要素,借助故事形式传播英雄文化,增强其感染力。

1.“崇高”与“平凡”相结合。公安英模是公安文化的人格化,对英雄的宣传要兼顾其生活环境、成长历程、个人情感和普通人心理。公安工作也是平凡的,在公安英模宣传教育时要捕捉朴实无华的平凡之美,给人以亲切感。英雄文化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内容下沉的叙事策略展示英雄崇高的道德形象,用接地气的话语讲述英雄故事,使受众产生共情,从而建立起生活与价值领域的认同。

2.“仰视”与“平视”相结合。“仰视”与“平视”是两种叙事空间视角,“仰视”视角便于表现叙述内容的庄严、高大,对叙述对象具有正向评价功能,“平视”视角便于表现叙事内容的真切、自然,对叙述对象具有客观见证功能。“仰视”与“平视”相结合是媒体表达人物的手法更新,二者互补书写典型人物,易于使英雄形象更为鲜活丰满,富有感染力。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刑侦专家崔道植为例,这个英雄人物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极具神秘感和传奇色彩,容易让受众出于猎奇心理片面关注其情节、细节。“中国警方在线”对传奇英雄的讲述方法是:一方面,紧紧抓住“信仰”这个核心,突出主题,针对英雄的价值引领和宣传报道的宗旨加以提示强化,这是它的点睛之笔;
另一方面,通过儿子对父亲从不理解到“渐渐成为你”,倾情讲述崔道植以特殊的人格意志感染、带动自己的家庭,把个体视角的微叙事与家国层面的宏大叙事相结合,把家庭教育、家风家训教化融入英雄精神的讲述中,让英雄文化宣传回归现实生活。

3.“突发”与“日常”相结合。公安英模宣传如果一味以“轰轰烈烈的事迹”向受众灌输道德标准,其宏大的叙事由于目标过于高远,反而可能引起受众的对抗式解读。近年来,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社会治理”更侧重于多元主体,强调协商、互助,加强沟通以共同面对社会问题以及社会治理中心的下移[9],公安战线涌现出众多“马天民”式的英模代表,如任长霞、邱娥国、范党育、郝世玲等。他们平凡普通又亲切感人,是群众生活的“保护神”,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事迹,更多的是生活的琐碎纠纷。虽然时代前进了,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公安机关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的情怀和职责始终如一。保一方平安是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除了需要侦破案件和应对恶性事件的能力,也需要发现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而后者对于群众而言更有普遍意义。媒体不能片面聚焦公安机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职能而忽视其管理与服务职能。“马天民”式的英模代表更能体现人民警察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4]。“马天民”式扎根基层、服务社区的英模深受群众的爱戴,其深入人心的共同之处在于“把咱老百姓放在心上”,自然会受到“咱老百姓”的欢迎[10],这类英模事迹的传播更宜“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有利于强化公众的认同感。

(三)“告知输出”和“共情共建”相结合

G.伯格纳的培养理论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倾向通常不是以道理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或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于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们的社会观、现实观,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起人们关于社会价值的共同印象[11]。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以用户的心理感受、态度、情感卷入等作用于观念或价值观层面作为考评传播效果的体验叙事可深度影响受众,使其达成认知共识,形成价值认同感,进一步向受众传递文化价值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对人产生长期影响的价值、观念传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需要建立“共情”意识,同时作用于受众的理性和感情,才能产生理想的传播效果。

1. 情感体验增强传播代入感。在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主导的社会化传播语境下,受众自主议程已经成为媒体不能忽视的环节。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更注重信息带给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情绪需求,注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在场意识及由此产生的传播主客体之间情感交流和人际互动[12]。只有当英模叙事与观众建立起深层次的联结,真正地融入每个人的生活点滴,才能真正将英模文化发扬光大。单纯以诉诸情感的方式获取政治价值认同并不必然符合理想状态的政治传播效果,但从宣传规律的角度而言,“以情代理”确会在特定的语境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宣传树立公安英模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见贤思齐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共情共建”形成信息增量。传播学的观点认为,作者、作品、读者之间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三者只有形成交互作用与良性循环的关系之后,才能将传播效果最大化。由传播者和受众双方所构建的对话空间不仅负载着信息发布者的思考和表达,也包含着接受者的选择与参与,受众的认知和感受都可作为叙事的一部分被拼贴到文本中去。双方因有共同的语义空间而构建了在场所有人分享和探讨话题的语境。当代文化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众文化的狂欢,全民共享,全民参与。在社交平台上,很多人表示,就是来看评论或参与讨论的。评论区里有信息、有想法、有观点、有质疑,这已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亚文化,它既是对原内容的补充,又是对原内容的解构与再生产。受众可以即时参与到内容的重构过程中,参与者会形成很强的身份认同感[13]。基于“共情”“共享”的体验式信息交流有助于体现网络化技术条件下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情感化叙事,也有益于保持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传播生命力,其根本是从传统单向输出语境中的告知转向构建一个有“共情”、可分享、有信息增量的“共建”传播语境[5],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内容说服力,提高受众对话题的心理情感贴近性。

3. 增强用户黏度,维护长效影响。“分享是最好的传播。”的确,英模文化宣传的价值理念内容以主流意识形态作用于现代社会,而宣传报道形式手段宜潜移默化地深入日常生活。线上线下交流分享传播内容,从空间上扩大用户的交流范围,满足了人们参与社会互动的社交心理需求,从时间上引发受众注意力的不断跟进,达到重复传播的目的,给英模注入了公众集体认同的元素。例如,2021 年7 月,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被公安部授予集体一等功,这个单位正是知名网络作家、CCTV2016 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之一——秦明所在单位。秦明开通了个人微博,利用微博普及法医学知识,并连载了自己在法医工作中遇到的故事,以网友对警察职业、法医行业的关注、争议、互动为线索,与网友展开对话与交流。他的博客、小说获得网友的高赞,拥有众多忠实的拥护者,成为网友心中有公信力、有号召力的专家“大V”,更是“粉丝”眼里亲切、呆萌的段子手“老秦”。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明已经成为一个警察明星,成为智慧型警察类型的象征符号,吸引人们了解法医职业乃至整个公安群体。

(四)丰富视听语言

1. 组合报道。互联网时代,媒介形式越来越丰富,受众接受信息的视觉选择更加多样化。公安英模文化的宣传媒介需要注重主流媒体和大众传播媒体共同发力,除了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外,综合运用两微一端、短视频等,在顶层设计、资源整合、矩阵规划等维度形成多媒介融合格局,努力打造功能互补、覆盖面全的融合媒体宣传阵地。“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自2004 年启动以来,先后评选出乌国庆、王百姓等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公安英模,在警营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热烈欢迎。每一届活动都采用多种媒体的融合宣传,由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和重点网站集中推介和广泛报道,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数据显示,前三届参与人数分别超过1 684 万、2 855 万、4 600 万,第五届评选活动专题网页流量超4 亿人次,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6 亿人次,网民评论留言30 万余条。评选活动内容设置利用互联网广阔的传播空间发起投票,扩大受众参与量,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广泛影响力。

2. 多层次叙事。在信息爆炸时代,公众获取信息渠道多元,优质的信息内容是传播主体信息生产首选。公安英模宣传叙事需要多侧面、多角度地进行讲述和整合宣传以营造出既有“惊涛拍岸,撼天动地”的气势,又有“习焉不察,润物无声”的涵化作用的传播效果,强调和固化受众心中对于英模形象的认知。2020 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公安中心工作,充分运用公安新媒体发好公安声音、讲好警察故事,大力弘扬公安正能量。全国公安新媒体先后组织推出“防控一线党旗飘扬”“抗击疫情公安在行动”“疫情当前警察不退”“我愿意为你守护”等多个主题联动报道活动,多维度、多形式展现公安机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行动,大力宣传广大公安民警、辅警在抗击疫情和维护稳定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湖北和武汉公安新媒体用心用情,生动讲述抗疫主战场的公安抗疫故事;
北京、广东、云南、新疆等地公安新媒体及时报道民辅警牺牲奉献事迹和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工作成效,使公安新媒体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回应群众关切、平复焦虑情绪的前沿阵地。这些举措的叠次推出在传播效果上生成环境认知—价值形成与维护—社会行为示范三个层面的逻辑顺序,形成波次推进、高潮迭起的宣传声势,使公安正能量充盈网络舆论场。

上述公安英模宣传丰富视听语言多媒介应用的实践探索,将公安机关公共书写的话语秩序嵌入社会传播环境,主流媒体和大众传播媒体共同发力,表现出公安队伍传播和警察形象建构的主动性,是公安英模适应全媒体舆论环境的有力尝试,可资借鉴。

(五)分众化传播适配目标受众需求

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分属于不同群体的受众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和理解上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公安英模宣传要注意区分受众特点,适配目标受众需求。

1. 对内宣传。对内宣传属于组织内传播,组织内传播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组织人”而非“社会人”的性质,它是一种以指示、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其作用在于培养成员对于组织的一体感和向心力,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职责、义务,使他们的行为建立在更加自觉自愿的基础上[11]。公安英模对内宣传:在内容上应与公安工作相匹配,要以当前公安民警的需求为导向,注重时代性、地域性、业务类型,激发广大民警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在宣传策略上,要注意展现出英模与广大干警相同或相近的话语体系和行为习惯,运用适应普通民警特点的宣传教育手段强化警察内部的身份认同。如对派出所民警的宣传,要凸显派出所工作特性,从民警熟悉的派出所工作入手,使民警感同身受,对照反思自己的职业态度和工作方法,通过公安英模先进事迹凝聚起全警力量。无论是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还是公安英模云讲堂、英模进校园,目的都是为了拉近普通民警与英模的距离,产生“有为者亦若是”的联想,效仿英模在日常警务工作中完成理想人格的建树及对公安工作的由衷热爱。另外,虽然大众传播媒介影响范围广,宣传渠道多样,但是对内宣传不能全部依赖大众传媒。对于公安基层工作来说,内部刊物、内网专栏、标语、警营文化墙、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英模事迹报告会等都是英模教育组织内传播的有效渠道。

2. 对外宣传。对外宣传属于组织外传播,其作用使公众了解组织的宗旨、理念,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以得到社会公众的认知和理解[11]。公安英模对外宣传:一方面,要研究社会公众的安全感要求及对警察工作现状的认识,以英模形象提升警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领社会对公安机关的认知;
另一方面,要注意使用多样化的宣传渠道,除传统的文字、音像媒介外,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改进信息传播方式,通过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观念渗透,变灌输教育为价值引导,使受众既有精神震撼,也有内心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涵化。例如,配合公安英模表彰大会,由公安部门联动社会媒体推出大型文艺晚会的表演形式,能够使公安基层工作中民警的动人事迹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在大众传媒中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也使社会公众直观感受到国家崇尚英雄、表彰英雄的决心和热烈氛围。同时,社会公众因休闲娱乐需求收看电视节目和基于偶像崇拜心理而产生对警察职业的认同又成为政治传播过程中对既有议题设置进一步推进的资源。

互联网媒介技术带来了阅读习惯和社会文化心理变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和受众接受规律,树立以传播意识为主的新宣传理念,打造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融合的全媒体传播阵地;
要特别注意把握时代精神,拓展性深耕英雄文化内涵,探索新时代“讲好中国警察故事”形象呈现和意义建构的叙事话语表达,使英模宣传在政治理念的宣扬上实现教育功能与传播效果的共赢,承担起价值引导和文化培育的社会职能。归根结底,新时代的英模文化宣传需要“硬输出”和“软传播”相结合,让英模教育更加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英模公安受众 弘扬英模精神 勇于担当作为江苏安全生产(2021年12期)2021-03-08“老公安”的敛财“利器”公民与法治(2020年17期)2020-10-27吴天祥亲给拾荒助学老人送大米和鲜花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5期)2019-11-14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6期)2017-06-21用心感动受众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公安报道要有度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公安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