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地方性与现代性: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特征与文脉传承

地方性与现代性: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特征与文脉传承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14 10:38:01

王 敏 宋 祥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2.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绿生态智能分实验中心,上海 200092;
3.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499)

人居环境“地方性”侧重立足本土特质的空间表达,“现代性”倾向立足功能主义的空间表达,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基于“地方性”与“现代性”辩证统一的视角,评析1984–2023年国内有关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特征与文脉传承研究进展。基于筛选获得的498篇有效文献,首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识别出研究热点方向,包括景观空间形态认知、演变认知、价值认知、机制认知以及景观文脉传承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共6个方面。在进一步分析文献内容的基础上,分别评述各个热点方向的研究内容进展,并针对研究局限提出5点研究展望,分别是构建景观空间形态认知框架、扩展景观空间演变研究内容、探索景观空间多元价值评价体系、重视景观空间机制“过程”研究,以及搭接文脉传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间的桥梁。以期能为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特征与文脉传承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为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景观特征;
地方性;
文脉传承;
研究评述;
江南水网乡村

“江南水网地区”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河、湖密布成网的平原地区。该地区地势低洼、河湖密集、田林广阔,丰富的蓝绿空间资源造就了优越的人居环境本底,自古至今均是环境优美、经济富饶的生态宜居之地。“乡村”在本文中是指相对于城市化区域而言的乡村性区域[1],不仅仅专指乡村聚居地,也包括承载乡村聚居生活、生产、生态需求的区域。江南水网地区乡村蕴含着丰饶的景观资源,历经千百年自然选择和聚居营建演化形成的“河、湖、林、田、圩、居”各种类型的景观空间,是人类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

江南水网乡村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性特征显著的景观空间,直至当代,仍为该地区的乡村人居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保障该地区乡村的生态宜居,其历史沉积的景观空间与当代人居的需求实现了较好的契合,由此引人深思“地方性”与“现代性”这对看似矛盾对立的概念。人居环境“地方性”与“现代性”的争论源于20世纪40年代芒福德主张的“地区形式”建筑与柯布西耶主张的“国际形式”建筑优劣之争,前者着眼于“设计是在地形、气候、生活方式等基础上的自由但谦逊的表达”,后者重视“设计与时代功能性的结合,反对传统形式的表达”[2],由此可以理解,人居环境“地方性”是指立足本土特质的空间表达,“现代性”是指立足功能主义的空间表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步,“地域趋同”现象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对于实用功能的追求导致地方性环境的破坏与文化的丧失,“地方性”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越发成为重要的议题。尽管人们常把“地方性”看作是传统的,把“现代性”看作是先进的,但如果从地方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性”是随着时空的变化从传统中变革而来,即脱胎于“地方性”,二者的关系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从全面发展的高度看,应实现有机统一。正如吴良镛先生提出“乡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方化”的思想[2],以时代范式探讨地方建筑之路,“地方性”与“现代性”融合,是进行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前提,既要挖掘地方特质,也要与时俱进适应当代人居活动需求。因此,认知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的地方性特征,并结合时代需求探讨景观空间文脉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中国传统乡村地方性景观在形态、空间、环境、场所,和活动等方面均对现代聚居环境产生影响和启示;
另一方面,从“地方性和现代性”的视角审视乡村景观空间特征,有助于揭示空间格局和空间内涵所传达出的有效的和可被人们接受的地域性传承。

目前,国内有关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在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代表的多学科共同介入下,学者们基于不同研究视角逐步构建起较成熟的研究体系,一改早期研究局限于描述地域景观特色或空谈发展策略的状况。在研究内容上,基于历史、遗产、生态、规划、设计等各个细分领域的研究越来越趋向精细化与深入化;
在研究方法上,由偏重主观分析推理的定性研究,转向偏重客观评价模拟的定量研究。但是,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仍存在薄弱环节,同时,乡村景观建设在城市化的影响下也呈现出“地方性”不足而“现代性”有余的局面。反思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的研究现状发现:多维目标下的研究成果难以协调,面向“地方性”与面向“现代性”的研究衔接不畅;
对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地方性特征的挖掘深度仍不足;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在现代性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也存在欠缺。鉴于此,本文基于“地方性”与“现代性”辩证统一的视角,系统梳理国内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具体内容,归纳当前研究的局限,展望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能为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的“地方特征”与“现代传承”研究提供借鉴,为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1.1 研究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和文献分析法,梳理分析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的相关研究成果。首先,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与可视化方法,概览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初步判断有关“地方性”与“现代性”研究的关注点。CiteSpace是一款依托多元、分时、动态引文分析可视化技术和寻径网络算法等绘制知识图谱的便捷应用软件,被广泛运用于科研文献数据的计量与分析,其特点是能将共现网络、共被引等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直观地帮助学者迅速了解特定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和发展历程。但CiteSpace计量分析存在一定片面性,难以充分、深入反映具体的研究内容。因此,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结合文献分析法,具体梳理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地方性”与“现代性”研究内容上的特色与差异。

1.2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为样本数据来源,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江南(或)太湖流域(或)长三角(或)苏南(或)浙北(或)杭嘉湖(或)苏嘉湖(或)苏锡常(或)上海(或)苏州(或)嘉兴(或)无锡(或)常州(或)湖州”并含“乡村(或)水乡(或)村落(或)村镇(或)农业(或)圩田”并含“景观”为主题检测词,检索时间段设为198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共40年,检测条件为“精准”,检索范围设置为“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学科领域选择“建筑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资源科学+地理+旅游+自然地理学与测绘学”,于2024年1月30日检索得到1 616篇文献。通过阅读文献标题,剔除“卷首语、新闻报道、统计年鉴、书评、案例鉴赏”等非学术研究条目,以及剔除以“建筑、植物、城市、公园、风景区、度假区、农业观光园、文旅产品、旅游市场”等为研究对象,而非以“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最终筛选获得有效文献498篇。

基于CiteSpace软件计量分析与可视化,概览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将CNKI筛选获得的有效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导入CiteSpace软件,基于“关键词”进行量化分析与可视化处理。

2.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图谱呈现出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反映研究关注的热点以及相互关联情况。由关键词共现结果(图1)可知,关键词节点数量为390个,共有1 447组关键词存在共现性,即表示连线两端的关键词曾现于同篇文献。出现频次较高即热度较高的关键词有:乡村景观、风景园林、传统村落、乡村振兴、景观设计、文化景观、乡村旅游、公共空间、地域文化。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有:乡村景观、传统村落、风景园林、人居环境、文化景观,说明这些关键词处于中心节点位置,在研究领域内有较大的影响力。

图1 关键词共现图谱Fig.1 Keywords co-occurrence map

2.2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图谱是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将频次增长速度快的关键词——即突现词突显出来,可以显示突现词的初现年份(Year)、强突现年份(Begin-End)和突现强度(Strength),有助于了解某时期的研究热点动态与演化趋势,从而对未来研究热点趋向进行预判。由关键词突现结果(图2)可见,大多数关键词的突现时间能够持续5年以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关键词是水乡古镇;
近5年来,受关注较强的关键词有传统村落、乡村振兴、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公共空间、乡村旅游与可持续,这些关键词可能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

图2 关键词突现图谱Fig.2 Keywords emergencet map

2.3 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是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将联系紧密的关键词归纳为一类,选取中心度最高的词作为该类的主题,并将各个主题类型按时序排列,从而反映各个主题的研究历程。由关键词时间线结果(图3)可以看出: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研究兴起于1995年以前,最早受到关注的关键词是水乡古镇、景观(属聚类#1);
进入21世纪,乡村景观(属聚类#0)、文化景观(属聚类#8)同时受到大量关注;
2005–2015年是研究的兴盛时期,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属聚类#1)、乡村旅游(属聚类#2)、传统村落(属聚类#3)、公共空间、城市化(属聚类#4)等关键词一时间均成为研究热点;
其中,2010年前后风景园林学科的广泛介入扩宽了研究内容,使圩田、景观格局、图式语言、地域景观(属聚类#5)等关键词进入研究视野;
2015年以后,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乡村振兴、可持续(属聚类#3)、规划设计、优化策略(属聚类#1)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加。通过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反映出研究历程的总体规律是:该领域研究兴起于1995年以前对水乡古镇的关注,2000年以后研究热度明显提升;
2005–2015年是研究兴盛期,该时期关键词数量大、内容丰富;
2015年后研究热度稍下降,主要围绕乡村振兴话题展开探索。

图3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Fig.3 Keywords timeline map

CiteSpace计量分析直观地展现了40年来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的研究动向,进一步细化分析发现,很多关键词所表达的研究内容同质性较高,不同聚类之间尽管表征主题词不同,但也具有一定关联性,例如:#2传统村落、#6乡土文化、#7继承、#8江南古镇与#9景观基因5个聚类均趋向于“地方性”研究,力图挖掘文化景观特征,保护古村镇遗产;
#1景观设计、#3乡村振兴与#4产业融合升级三个聚类均趋向于“现代性”研究,实质上都是探讨乡村产业融合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相应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0乡村景观与#5风景园林两个聚类包含的研究热点广泛,兼有“地方性”与“现代性”研究趋向。因此可见,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的研究热点可以归并为“地方性研究”“现代性研究”两类,或者二者兼有(表1)。

表1 地方性与现代性研究内容识别Tab.1 Identification of research content on locality and modernity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科学研究“由表及里”“由认知到应用”的逻辑规律,识别出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地方性与现代性的研究内容可划分为6个方面。其中,围绕“地方性”的研究属于认知层面的研究,具体包括:(1)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研究,例如景观要素、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2)景观空间演变认知研究,例如大地景观变迁、聚落景观演变历程研究;
(3)景观空间价值认知研究,例如景观遗产价值、旅游资源价值、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4)景观空间机制认知研究,例如景观形成与驱动、生态—社会互动过程、景观形态—价值关联研究等等。围绕“现代性”的研究属于应用层面的研究,一般是在“地方性”研究基础上的再延伸,具体包括:(1)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的理论研究,例如传承理论体系构建、乡村建设模式探讨;
(2)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的实践探索,例如规划设计案例研究等。

3.1 地方特征研究

3.1.1 景观空间形态认知

景观空间形态认知是对江南水网乡村开启最早、持续最久的研究内容之一,该方面研究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明显的年代特征。初期研究以景观要素调查和景观空间组合的描述为主,以建筑学科为主导,研究对象以聚落景观为核心。20世纪90年代初,彭一刚[3]先生的著作《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即涉及到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的构成与秩序认知。同时期,阮仪三[4]先生领衔的建筑遗产保护团队聚焦江南水乡古镇环境研究,并在1995年出版著作《中国江南水乡》,系统介绍了江南水乡古镇的水网、街巷、商市、人家等景观。2000年以后,建筑学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关注景观原型[5]、景观意匠[6]、元素特色与内涵[7]、景观结构与肌理[8]等内容。

2010年前后风景园林学科介入研究,使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研究尺度得到扩展,研究对象由“聚落”景观空间推向“乡村全域”景观空间。所谓“全域”包括自然景观空间、农业景观空间与聚落景观空间三大部分[9],例如江南水网乡村独具特色的圩田景观[10]、水网景观[11]、堤塘景观[12]等都在这一时期进入到研究视野。在风景园林学视角下,王云才[13]提出“地方性的风景园林观”,归纳出4个解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核心环节,并对比分析了包括江南水乡在内的地域文化景观构成,这一观点显示出风景园林视角下的景观空间形态认知注重“地方的生态性”,即注重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视角关注人居与环境的关系,这对该方向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基于生态视角研究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形态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的特色。

2015年以后,随着学科交叉带来新理论、新技术的引入,有学者基于文化基因、景观基因、空间句法等理论或基于多源数据与GIS空间分析等技术,重新观察江南水网乡村景观要素与组合方式[14]。近五年来,使用量化方法重新认知景观空间形态亦成为热点方向。

3.1.2 景观空间演变认知

演变是历史领域的经典研究话题,通过景观空间演变历程的认知能够完整反映其地方性特征变化过程以及因果关系。早期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演变研究在建筑历史与理论、历史地理学两个学科方向有所涉及:前者在中微观尺度上关注聚落景观空间变迁,如村落布局、村落生产景观和村落生活景观的历史演变[15],但受限于史料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并不丰富;
后者在宏观尺度上关注区域大地景观变迁,如水网格局、农业景观体系的历史演变,该领域学者以王建革为代表,对历史时期江南水网乡村的塘浦圩田景观[16]、溇港圩田景观[17]、河网湖荡景观[18]的形成、变革和影响因素均有深入研究。

近年来,基于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的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演变研究才逐步形成体系,该学科背景下的研究同时重视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下的景观空间演变。王向荣、林菁、郭巍及其指导的系列学位论文以行政区或地貌单元为单位对太湖流域各地的传统地域景观展开了拉网式的研究:在分析地域景观演变史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演变的原因,并分层次剖析地域景观的发展特征[19]。例如,郭巍[20]梳理杭州湾海塘修建的历史变迁,总结传统海塘营建体系,并剖析海塘对传统江南滨海乡村人居环境的支撑作用。

历史图像资料的获取一直是景观空间演变研究的难点,随着卫星影像数据库的开放下载,为研究当代社会发展影响下的景观空间演变提供了有力资料。基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的卫星影像,能够直观展示景观格局的变化与差异,并让用数理方法分析景观空间变化特征成为可能,对研究城市化、工业化对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演变的影响大有裨益[21]。

3.1.3 景观空间价值认知

景观空间价值因时代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对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价值的研究热度因社会经济发展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热点经历了“文化遗产价值—旅游资源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几轮转换。20世纪80、90年代,江南水网乡村在经历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迭代过程中,最先受到关注的景观空间价值是文化遗产价值。为了保护水乡村镇景观特色、避免城乡同质化发展,阮仪三先生领衔的建筑遗产学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宣传介绍江南名镇、挖掘古村镇特色、探索遗产价值体系、制定古村镇保护规划,促进了全社会对江南水网乡村景观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视[22-23]。20世纪90年代末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村镇旅游成为新世纪的时代需求,这一时期,旅游相关学者迅速参与到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价值研究,发掘古村镇旅游资源[24]、评价景观旅游价值[25],为江南水网乡村旅游开发铺垫基础。21世纪初前10年,江南水乡古镇申遗这一标志性事件掀起了江南水乡景观遗产价值与旅游价值之间矛盾的讨论热潮,此后,有关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价值的研究更加深入,注重多元价值的平衡[26],探讨综合价值的评价方法[27]。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景观空间的生态价值一时间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这也恰恰是风景园林学科长期持续关注的话题。为了更有效地认知与评价景观空间的生态价值,“生态系统服务”这一理论体系被引入风景园林学科的相关研究。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现场实测等多源数据,能够明确计算各类景观空间所能提供的各项生态服务价值[28]。刘滨谊、张琳[29-30]长期致力于地方性景观空间价值评价研究,从人类感知——即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角度评价江南水乡古镇景观空间的气候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价值;
汪洁琼[31]构建GIS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提出应以高效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为基础,指导江南水网空间形态建设;
丁金华[32]指导的系列学位论文,均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进行江南水乡景观空间规划。

3.1.4 景观空间机制认知

“机制”在科学哲学中是解释系统内部内在联系原因和相互作用关系的工具[33],可以用来揭示系统内部因子间的因果关系。“机制”研究内容范围宽泛,凡涉及因子间作用关系都存在机制。而立足“地方性与现代性”视角的景观空间机制研究,应着眼于地方特征与时代需求的契合。因此,本文“景观空间机制”可以理解为:揭示景观空间通过何种指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指定价值的因果机制[34]。可见,景观空间机制研究同时涵盖“因”“果”“过程”三方面研究内容。尽管在建筑、地理、旅游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到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机制的研究,但很多研究的内容并不完善,早期研究大多只关注“因”,重在分析影响因素、驱动力等[35];
近些年部分研究借助多源数据与量化分析,仅关注“因”与“果”的数学相关性,而对因果之间的作用过程并不深究[36]。

近年来,风景园林学科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空间机制研究逐步探索出较完善的体系,以“格局—过程—功能—价值”理论框架为基本范式,既关注格局与功能/价值的因果联系,也关注物质流、能量流的作用过程。王敏[37]基于“压力—冲击动态(PPD)模型”,研究传统江南水网空间如何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的桥梁搭建水网物质空间与人类社区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厘清社会—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如何培育、优化和提升江南水网空间韧性;
汪洁琼认为高效的生态服务是空间形态构建的核心[38],并以江南圩田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生态系统服务效能的高低与空间形态的影响关系,就是探索江南水网乡村“水—绿—人”协调机制的过程[39]。

与“机制”类似的概念还有“机理”“原理”等,都旨在挖掘自然生态系统或社会—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以实现符合规律的传承应用。回顾前文所述的“形态(因)”“价值(果)”“演变(过程)”都与景观空间机制密切关联,可以说“机制”是在上述地方特征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同时,“机制”也是后续探索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的重要基础,在地方特征研究与现代传承研究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3.2 现代传承研究

3.2.1 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的理论研究

在地方特征认知的基础上,景观空间文脉传承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传承既符合地方性规律,又满足时代需求的景观空间特征?为解决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的上述问题,社会学、地理学、城乡规划等多学科相关理论在研究中得以应用,如:借助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基因理论探讨太湖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40];
借助地理学视角下的景观基因理论构建江南水乡古镇的景观基因信息链和基因模型,为古镇更新提供依据[41]等。段进院士在城乡规划学科背景下,立足江南地区本土特色提出“空间基因”理论,认为:空间基因是独特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是空间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长期互动契合与演化的产物,承载着地方性特有的信息[42]。并进一步提出空间文脉传承的“空间基因”路径:通过基因“变异”与“选择”,生成地方性空间基因组合模式,从而决定空间的某些性状;
然后,通过基因“编码”“复制”“表达”,实现空间文脉的传承[42]。目前,空间基因理论已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规划等项目中得以应用[43]。

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的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研究充分显示出学科的“生态特色”。2009年,王云才[44]基于对江南水网乡村优秀景观空间的关注,首次提出以“景观图式语言”来表达景观空间地方性并解决其传承的问题,并逐步构建起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框架。景观图式语言以“图式”为单元将景观空间单元语汇化,以“拼接和嵌套”为逻辑将景观空间机理语法化,能够表达景观空间逻辑关系,所谓“逻辑关系”,既是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也可以作为人为创造空间的逻辑,是地方性景观空间传承的重要途径[45]。2016年,同济大学举办的首届“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论坛”提出“生态智慧”概念,将“人类在深刻感悟其与自然互惠共生关系基础上成功进行生态实践的能力”定义为生态智慧[46]。这一概念旨在启发景观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揭示出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的内容:即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念、知识与实践经验[47]。该概念一经提出,就迅速应用到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研究,包括:水乡生态智慧的挖掘[48]、生态智慧引导下的水乡景观传承[49]等。

3.2.2 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的实践探索

江南水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在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艺术设计等领域都有涉及,相关实践数量丰富且视角多样,但往往更重视产业、宜居、治理、旅游等时代需求而忽略了文脉传承。立足“地方性与现代性”视角的江南水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在传承“生态的地方性”与“文化的地方性”两方面表现出较突出的研究热度。

从“景观生态规划”实践来看,风景园林学者处于主导地位,常见规划逻辑是:在进行生态风险、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社会—生态耦合等评价的基础上,叠加考虑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空间分区与人居功能等多元需求,探索乡村景观空间适应性规划方案。以丁金华团队为代表,在苏州三白荡片区规划中,通过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依据不同空间风险等级,分别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改善水生态循环和提升多情境功能三方面提出适应性方案[50];
在苏州张鸭荡片区规划中,在评估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供需分异模式,从构建水域空间生态格局、水域空间功能分区方面,提出适应性方案[51]。

从“文化景观更新”实践来看,建筑、艺术设计学者的贡献较突出,常常基于地域文化传承、传统风貌保护、田园风光打造等目标,调查、梳理景观资源并提取地方性景观空间要素,再结合宜居、宜业的时代需求,将典型景观要素植入乡村景观更新设计当中。如:在苏州陆巷古村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中,基于水乡文化要素提出点状空间文化功能激活、线状空间文化界面修复、面状空间文化景观再生的改造策略[52];
在湖州杨墩村景观更新项目中,挖掘水乡地域特色资源,围绕“水街、水岸、水系、历史—人文双环”4类典型空间要素进行乡村风貌提升设计,并提出符合其长远发展的产业更新策略,实现合理的产业经营与适宜的人居环境的双赢[53]。

3.3 研究机构分析

针对江南水网乡村的研究离不开地处江南地区的教育科研院所的贡献,如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均贡献了突出的力量。以同济大学为例,其围绕江南水网乡村的研究呈现出系统化、全面性和深入的特点,具有先锋性与多元化特征,继承了“同济学派”的现代性基因,同时也根植于江南水网地区的地方性基因,致力于服务地方社会。相关学者在江南水网乡村地方性景观空间价值评价[29,54]、地方性景观空间机理表达[45]、基于生态—智能方法的地方性景观空间机制研究[37-38]等方面均有所建树。除此之外,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在硕、博论文选题上也注重融合地方性与现代性(表2),为服务地方社会培养卓越人才。

表2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有关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的硕博学位论文选题例举(2009-2020级)Tab.2 Examples of master’s and doctoral theses related to landscape spaces in rural area of water network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the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t Tongji University(Grade 2009-2020)

4.1 结论

4.1.1 研究进展小结

江南水网乡村是环境优美、经济富饶的生态宜居之地,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乡村景观发展仍面临着“走向地方性”还是“走向现代性”的矛盾。本文基于“地方性”与“现代性”辩证统一的视角,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识别出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地方性与现代性研究热点,基于文献内容解读,对“景观空间形态认知、演变认知、价值认知、机制认知以及景观文脉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6方面研究展开具体评述。

(1)从研究热点与趋势来看,40年来,学界对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的关注是一贯的,研究对象最初聚焦在水乡古镇,随后发展到村镇聚落,最后扩展到乡村全域。在这个过程中,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对研究领域的扩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内容上,对景观空间形态、空间价值以及景观文脉传承的理论与实践关注热度始终较高,对景观空间演变的研究数量较少且局限在历史领域,对景观空间机制的研究近些年成为热点方向。研究深度上,从最初以调查—描述—归纳为主,发展到一般性、规律性的逻辑推演或基于案例的循证研究。

(2)从研究视角与方法来看,立足“地方性与现代性”的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研究主要基于“生态”与“文化”两个视角。“生态”视角下的研究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主导,研究目标主要面向宏观尺度的景观规划实践,研究方法偏重基于多源数据的定量模拟分析。“文化”视角下的研究聚集了包括建筑、艺术设计、旅游在内的多学科力量,研究目标既面向宏观尺度的风貌规划、旅游规划实践,也面向微观尺度的场地设计实践,研究方法常用调查分析、逻辑推演为主的定性方法(图4)。

图4 主要研究内容时间线分析Fig.4 Main research content timeline analysis

4.1.2 研究局限

在“地方性与现代性”视角下,针对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的研究是十分有益且必要的。尽管学者们已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从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形态、景观空间演变、景观空间价值、景观空间机制以及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研究5个方面归纳当前研究局限。

(1)景观空间形态研究方面:对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研究是其他研究的基础,也是受关注较多的研究内容,但同时也显示出一定的问题:各个学科方向的研究成果由于研究目标、深度、表达方式的差异存在割裂现象,难以在共通的框架下整合运用。

(2)景观空间演变研究方面:景观空间演变研究是探讨地方性特征的知识基础,也是研究空间机制的有力支撑,但在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的各类研究中,演变研究并非“显学”,关注度较低,且现有研究的尺度较局限,大多限于流域、市域等宏观尺度。

(3)景观空间价值评价研究方面:景观空间价值评价是指导空间高效利用的直观指标,现有研究针对江南水网乡村景观遗产、旅游、生态等价值分别基于各自不同目标,构建出多类型的评价体系。但是,景观空间所承载的功能与价值是丰富多元的,单一目标下的价值评价难以指导综合性的景观规划设计,在研究中往往因视角局限而造成厚此薄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研究所构建的景观价值评价体系常常强调区域“普适性”,未考虑到地方性景观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价值供需特征。

(4)景观空间机制研究方面:景观空间机制研究是承接文脉传承的重要环节,包括“因”“果”“过程”三方面研究内容,现有研究往往只重“因”“果”,不重“过程”,而“过程”恰恰能够反映机制形成的完整逻辑。

(5)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研究方面:学者与设计师们对于“传承地方性”这一目标的追求是共通的,但是相关规划设计实践往往对地方特征认知不足,并且在形成规划设计方案的过程中,经常难以判断空间营造是否符合地方性空间逻辑,仅将所提取的典型空间特征简单叠加进入方案。可见,面向“地方性与现代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间存在隔阂。

4.2 展望

针对上述研究局限,提出5点展望,以期能够为后续研究内容的完善提供参考,促进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研究与实践均实现“地方性与现代性”的融合。

(1)构建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形态认知框架。针对江南水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构建地方性景观空间形态认知框架,能够促进单方面研究成果为多方视角下的研究提供参考,避免研究中的重复低效工作,同时也为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提供通用的基础资料库。

(2)扩展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演变研究内容。研究提出,演变研究应是多学科共同推进的方向,要跳出“不在历史领域,不做演变研究”的思维局限,多角度、多尺度丰富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演变研究的议题。从“如何充分挖掘史料,丰富演变研究的尺度?”“如何将同样关注“过程”的演变研究与机制研究关联起来?”“如何从演变中提取可以传承的‘智慧’?”等方面扩展研究议题。

(3)探索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多元价值评价体系。景观规划设计是致力于协调多方面价值的实践类型,对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多元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为综合价值指引下的地方性景观实践提供参考,亟需更深入探讨。同时,在何种空间尺度上构建价值评价体系能够适用江南水网乡村的“地方性”特征也值得更多思考

(4)重视景观空间机制“过程”研究。提出江南水网乡村景观空间机制研究要同时关注“因”“果”“过程”,补足“过程”研究的短板,并重视“动态过程模型”在分析景观空间机制时的重要作用,探索、发现动态过程模型在机制研究中的运用。

(5)搭接文脉传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间的桥梁。研究认为,建立有效的地方性空间逻辑表达方式是搭接文脉传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间的关键桥梁。尽管已有学者在该领域有所建树[45],但相关成果大多只体现在二维平面上,对规划尺度的实践行之有效,尚难以运用到各类型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当中。因此,针对实践需求,建立并完善江南水网乡村地方性空间逻辑认知与表达体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研究方向。

注:文中图表均由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水网文脉现代性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水利部:到2035 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现代经济信息(2023年19期)2023-09-04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古今农业(2022年1期)2022-05-05水网藻生长及铀对其生长影响的模型构建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22年1期)2022-04-23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6期)2020-12-11设计的文脉 第1季现代装饰(2020年10期)2020-10-28浅空间的现代性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中国博物馆(2018年4期)2018-02-16●山西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配套建设今日农业(2018年7期)2018-01-15

推荐内容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