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建新
【摘 要】劳动教育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将美术教学延伸到课堂内外,从情境到现实、从体验到表现,有助于建构联系社会、融合生活的美术教学新样态。劳动作为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在美术作品中多有体现。要引导学生用绘画等美术形式表现劳动场景,感知劳动生活的丰富和美好,体验劳动生活,培养劳动意识。
【关键词】融合育人 教育情境 劳动意识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
强调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使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美术教学要注意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学科实践和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汗水与智慧。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并回归生活。劳动作为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在美术作品中多有体现。表现生活中有趣的劳动场景是儿童绘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生活,用绘画等美术表现形式表现生活中熟悉的劳动场景,既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又能使其感知劳动生活的丰富和美好。“厨房”这一课恰恰为学生的美术表现提供了熟悉而又生动的劳动生活场景,也为学生走近自己亲切而又陌生的劳动生活细节提供了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劳动与美术直接与间接的必然联系
“美术”一词的解释:“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其本身就是和“技艺”密不可分的,美术的发展史始终伴随着人类劳动的身影,体现了各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
(一)劳动缔造美
由于人们对人类早期的历史和艺术方面的资料所知甚少,因而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一直众说纷纭。历史上有很多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还有一种是综合各类的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劳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各方面都成了原始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大量原始社会的艺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留下了人类社会劳动的场景,为艺术起源于劳动留下了很多可视的证据。
自古以来,美术与劳动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原始美术留给人们的印迹中,我们可以知道美术与劳动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必然联系。美术源于生活,源于人们劳动的结晶,体现着人类的生活美。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在创造和改造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出了基本的美学思想。
(二)劳动创造美
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同时也创造了美术,美术作为一种人类技能是人在劳动中发现了美的存在,并主动用于装饰生活、美化生活,进而不断完善创造美的方式、方法。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开发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创造了维持生存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绘画、雕塑和音乐、舞蹈等。人类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依靠劳动来维持生存,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人类在发展的进程中所创造出的一切,包含劳动工具本身,从广义上讲就属于美术作品,因为它包含着人类艺术的灵感和智慧。可以说,一切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三)劳动塑造美
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勤于创新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歌颂劳动、歌颂劳动者题材的作品数不胜数。作品中的劳动者大都朴实自然,凸显的是劳动者的一种内在光辉。例如罗中立创作的《父亲》,阳光下,父亲满脸的皱纹,淡淡的笑意,让人感受到一种“天下父亲”的共鸣。“父亲”勤劳、朴实,用粗糙的大手辛勤劳作,任劳任怨,撑起一个个家庭。这一幅幅作品,从原始美术到现代美术,劳动与美术的关系可见一斑。
二、以厨房为切入点,唤醒学生劳动意识的美术教学实践
通过“厨房”这一课的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并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发现生活中美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基本的美术形式语言去表现生活,为自己的创想、表现奠定基础。
(一)在课堂的内外时空中,寻求劳动与美术的契合点
1.观察比较新老厨房
面对厨房,学生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每天都会与厨房有接触,并从中获取凝聚着父母长辈爱心的美食;
陌生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认真观察过厨房,体味厨房劳动的烦琐。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布置课前任务。事先在家长的带领下完成一次简单的烹饪活动,体会在厨房劳动的整个过程;
观察自己家的厨房,也可以到农村去看看不同的厨房,发现老厨房的地方特色;
有条件的学生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的“上海知青纪念馆”,体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虎灶”,感受老一辈人小时候的厨房面貌。
2.创厨房劳动情境
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感受源于对生活的体验,是他们心灵的反映。教学伊始,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的美食入手,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在教学中,教师从第一个学生说做“红烧肉”时的神情就可以看出,他已经快速进入情境之中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对厨房最感兴趣的点入手,创设了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使教学内容紧紧地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他们参与美术活动创作,表现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课堂结尾时,从厨房引申出“家的味道”,学生体会味道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家庭的关爱,如从学生说妈妈烧饭会被油溅到时那种略带颤音的感觉,教师都能体会作为学生在心中流动着的是对父母的浓浓爱意。
(二)在示范的维度把握中,寻找劳动与表现的平衡点
在设计“厨房”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基调定位在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线描写生为主。
1.示范教学有立有破
对厨房的示范不可能面面俱到,并且那样的示范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选择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厨房的一个典型用具—煤油炉。选择它的理由有三:一是煤油炉是学生不太熟悉的老厨具,能吸引学生探求的目光,感受老一辈人的生活艰苦;
二是它结构适中,便于学生理解虚实、疏密等美的要素;
三是它造型简洁,便于学生快速完成第一次作业。
教师的第一次示范强调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表现物体,注意了线的轻重、快慢、虚实、疏密,学生的第一次绘画也基本上是在这一框架内完成的。教师的二次示范只提示了厨房整个空间塑造的结构线,点到为止,让学生初步体会空间感。
厨房用具的选择和第二次作业中对厨房空间塑造的再现都是对前面示范的一种突破,从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创作角度等多方面给予学生更大的表现空间。
2.技能学习有张有弛
在美术教学中,对虚实、疏密等形式美感的教学比较偏理性,而一味地理性会与学生的兴趣点背道而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入音乐中的节奏、韵律,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的形式语言。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在同伴的歌声中、在厨房“交响乐”中寻觅美术与音乐的交集,将抽象的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劳动渗透潜移默化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不断给予学生新的内容,让学生有新的发现,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到既能激发劳动感悟,又不压抑美术学习,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小学美术教学应重视学科性质,更应关注学生发展,并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三)在情境的角度选择中,寻绎劳动与创意的新视点
“当美术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某一事物时,学生能够用与生活中人们看问题不一样的视角,这个视角就是一种思维意象。”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厨房,用独特形式来表现。
在“厨房”一课的欣赏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对厨房的熟悉程度,采用现场语言描述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厨房情境,将厨房产生的声音、色彩、味道等融入其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学生对厨房印象的意象性构成。如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述:“看看我们自己家的厨房里,瓶瓶罐罐、锅碗瓢盆,是不是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显得如此有节奏感。听,水流的哗哗声、洗菜的沙沙声、切菜的咚咚声。锅里的油已经热了,妈妈的鱼要下锅了,‘刺啦一声,又传来铲子与锅的砰砰声,是不是有一种厨房交响乐的感觉。渐渐地,锅里的鱼要煎好了,厨房里弥漫着鱼的鲜香味。同学们,吸一口气,你们闻到了吗?”在情境创设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快速描绘出对厨房的感觉,不仅突破了前面示范写生的桎梏,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路。当学生有了比较深刻的知觉体验后,随即展开的表现性方法的视觉获得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学生作品中色彩、水墨、线条的意韵,画面中流淌触动的肌理,都会潜移默化地激活其艺术的视觉思维。
美术教学中的劳动意识培养应该隐含在技法教学、作品欣赏里,应该蕴藏于工具使用、整理中,应该体现在情境创设、文化感悟中。在“厨房”一课的教学中,对于生活表现的感悟和解读有一定的设计,为突破学生美术表现程式化提供了新视域;
为学生走出概念化的羁绊,为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创作提供时间及指导上的多重保障;
为程式化图形的突破提供层次清晰、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原创性视觉思维本身,对学生的终身美术学习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