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华 李俊海
DOI:
10.16750/j.adge.2024.06.008
摘要:认为金融硕士生的培养模式存在“校内培养滞后实践发展”“专硕培养学硕化”等问题。指出了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的四个痛点问题:培养方案与招聘现状不契合、课程体系与行业发展不匹配、考核要求与培养目标不一致、实践培养与实践需求不对等。基于此,提出转变教学思路、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拓展教学环境的思路和策略,并以中央民族大学金融硕士生教育教学改革为现实案例,总结出强化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的经验,即深化“嵌入式”培养思路,构建适应金融发展趋势的“多维培养”“交叉前沿”课程体系,推广“模块化”教学与“共同体”教学模式,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与“贯通培养”的培育机制。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金融硕士;
实践培养
一、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浪潮中,伴随着金融在配置社会资源、分散风险、转移风险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1],打造一支高层次金融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标志着金融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根据2014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修订并发布的《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教指委培养方案”),金融硕士生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可见,“高层次应用型”是金融硕士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注重实践是金融硕士生培养的突出特征[2]。为何要强化实践培养?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也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基本行动方式,将学习应用拓展于实践,更能体现学习的深刻和丰富涵义,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3]。对于金融硕士生而言,扎实丰富的实践训练和实践培养有利于将专业知识高效地应用于复杂金融问题的解决,这既是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也是未来国家金融人才所应具备的突出特质。
随着金融结构不断调整和数字经济体量增大,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倾向也越来越高[1],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他们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多元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4]。然而,现实中的金融硕士生培养质量与既定目标之间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实践培养方面,与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校内培养滞后实践发展”“专硕培养学硕化”等问题日益突出[5]。照搬学术型硕士生培养模式不仅加重了金融硕士生的理论学习负担,而且还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违背了金融硕士生的培养初衷。
如何强化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笔者剖析了现阶段金融硕士生培养体系和培养环节,梳理当前实践培养中的痛点问题,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并以中央民族大学金融硕士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案例来说明方案的现实效果,以期为高等院校强化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中的痛点问题
1.培养方案与招聘现状不契合
用人单位的招聘动机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注重“名校身份”和“学历标签”,二是注重“圈层关系”和“实践经验”。相比于前者,后者更符合当前金融行业熟人文化盛行和招来即能用的招聘现状。通过招收实习生来选拔人才,不仅有利于用人单位熟悉和了解未来的应聘者,而且还有利于缩小培养成本和招聘成本。源于此,当前“实习留用”“提前面试”等招聘模式非常流行,丰富亮眼的实习经历对毕业生招聘就业异常重要。正因如此,提早准备并丰富实习实践经历,是研究生提高就业竞争优势、迎合当前招聘现状的不二选择。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设计的培养方案和社会招聘现状并不契合。其原因在于,大部分高校一直秉持着“先理论后实践”的培养思路,将金融硕士生培养分为两个阶段,以两年制培养为例,第一年为校内理论学习阶段,第二年为校外实习实践阶段。这种分阶段的培养方案并不适合专硕生,尤其在当前新型招聘模式盛行的背景下,倘若第一年的时间完全用于理论学习,那么研究生在秋招时可能会因为实践经历不足而丧失求职机会。因此,施行固有培养方案,研究生只能进行被动调整,前置实习实践计划,以牺牲理论学习时间来换取实习实践机会[6]。其结果是只有少部分个人能力较强的研究生,能够在校内与校外穿梭切换之间勉强兼顾学业与实践,其余大部分研究生都表现得捉襟见肘、顾此失彼[2]。培养方案的现实效果并不理想。
2.课程体系与行业发展不匹配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及金融功能的不断升级,?金融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备较强金融科技素养、数据处理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金融硕士毕业生更受青睐。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课程体系已不能较好地匹配行业发展需求。①课程内容较少涉猎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这可能导致金融硕士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对伦理问题的敏感度不高,容易忽视道德风险,并影响其责任心和专业素质的养成。②课程过于侧重传统金融知识,未能充分涉及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领域,这可能使得金融硕士毕业生在面对复杂繁琐的金融实践问题时手足无措,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兴技术应用和创新带来的传统金融行业变革[2]。③行业对于数字化、数据科学、风险管理等领域的需求逐渐增加,但高校的课程未能及时调整并提供足够的讲解与培训,可能使得金融硕士毕业生在新兴金融行业中丧失就业竞争力[7]。④金融行业的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对于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宏观经济走势的理解和分析将成为金融硕士毕业生的必备素养,但是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过于侧重本土市场,未能及时提供足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发展空间。
3.考核要求与培养目标不一致
设置金融硕士学位的初衷是要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其中“高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硕士所需具备能力的全面性。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就必须在考核要求上有所改变,应敢于突破传统的培养思维和单一的考核形式。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对金融硕士生的考核要求和培养目标之间并不一致。①过于注重传统考试形式,大部分高校过度依赖传统的笔试、论文等考核形式[8],过于注重研究生理论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对研究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因此无法全面评估研究生的综合素养[7]。②缺乏实践考核,金融硕士生教育不仅要在培养环节上体现出实践性,更要在考核环节上体现出实践性,这与现实中金融业务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但是目前大多数考核环节并没有体现出足够多的实践元素,同时也未将真实工作场景融入研究生的考核过程之中。③未充分考虑团队协作与创新,当前金融行业越来越注重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然而大多数金融硕士生考核环节主要集中在个体表现上,并未充分考虑研究生在合作意识和分工协作等方面的团队表现。
4.实践培养与实践需求不对等
为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金融行业,高校出台了一系列培养制度,比如“双导师制”“实践学分制”等。然而,由于各高校间实践教学资源参差不齐,实践培养基本依赖于研究生的自主实习[5],这使得实践培养效果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可以说目前大多数高校提供的实践培养和研究生的实践需求之间并不对等。①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金融硕士生教学过度依赖传统的学科背景和教学经验,未能及时引入足够多的具有实际从业经验的行业专家[9]。已建立“双导师制”的高校,其校外导师提供的实践培养和就业指导也非常有限,常常流于形式、缺乏效率[5],这导致研究生无法掌握最新的实际案例和行业趋势。②实习机会有限,大部分金融硕士生培养高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在实际操作和实践机会的提供上显得不足,研究生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职场环境。③校企合作浮于表面,大部分金融硕士生培养高校对社会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缺乏与金融机构、金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研究生无法与实际业务问题直接对接,无法通过实际项目训练获得真实的业务体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应用技能培养不足,金融包括投资银行、风险管理、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涉及数据分析、财务分析、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金融建模等多项实际应用技能,而一刀切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研究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可能会影响研究生在特定领域的竞争力。
三、解决痛点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1.转变教学思路
培养方案与招聘现状不契合,本质在于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之间的割裂,没有充分利用研究生在校内学习阶段对其展开有效的实践训练和培养,研究生迫于招聘大环境对实习实践的要求,无奈之下只能“主动求变”,前置实习计划。因此,真正高效的实践培养不应是分阶段的,也不应拘泥于场地,应将更多实践培养环节合理地嵌入现有培养体系之中,拓展各类实践培养方式和实践训练渠道,促进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的融合发展。比如,开设实践课程,对接用人单位教学资源,以授课形式组织研究生展开专业实训,教授软件实操等实践技能[10];
创设实践基地,对接用人单位教学资源,以授课形式选派研究生至实习基地展开实习,提前熟悉金融业务,积累实践操作经验。
2.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与行业发展不匹配,其本质在于教学内容滞后。现阶段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传统金融领域具有进一步细分倾向,同时在技术变革的驱动下,产生了很多新业态和新模式。在此背景下,高校要及时捕捉金融行业发生的巨大变化,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优化教学内容[11]。一方面,要重组课程、细化教学。根据金融行业发展变化趋势,对课程体系进行分类重组,践行“分类培养”的教学理念,实现对研究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培养[8]。另一方面,要更新课程内容、精准教学。根据近年来金融领域产生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入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金融等前沿课程,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12],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
考核要求与培养目标不一致,其本质在于教学方法的落后。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并最终影响到考核标准和考核尺度。针对当前考核环节存在的形式单一、缺乏实践、轻视团队合作等问题,要从教学源头入手创新教学方法。一方面,要注重“模块化”教学[10]。根据课程特点将其有机地拆分成不同的学习模块和学习阶段,规定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培养目标,通过融合数据分析、软件操作、产品设计、路演汇报等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多维培养和考核的目标。另一方面,要注重“共同体”教学[13]。根据课程兴趣领域将其拆分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以“问题导向+深度参与+实践演练”为思路开展梯度式渐进性学习,有效激发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实现立体化培养和考核的目标[12]。
4.拓展教学环境
实践培养与实践需求不对等,其本质在于教学环境的闭塞。虽然高校在理论教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却存在劣势,场地条件和环境等因素都限制了其实践培养效果,研究生无法身临其境,难以积累实践经验[12]。要突破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的瓶颈,必须充分吸纳社会实践教学资源,以校内教师的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构建自己的校外实践资源网络[14],并建立合作关系,确立联合培养制度。一方面,注重促成“多方参与”。除企业外,还可以吸纳各类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和其他虚拟教学资源,寻求更广泛、更多元的联合培养机制[15]。另一方面,注重促成“贯通培养”,依托用人单位,建立一条由校内授课到校外实习再到应聘就业的贯通培养新路,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的无缝对接[16]。
四、强化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的现实案例
1.案例选择
中央民族大学多年来依托于“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平台,在努力提高学术型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新路,目前已有金融、税务和国际商务三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在经济学院招生。其中,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于2018年获批,2019年开始正式招生,目前设有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投资理财、公司金融、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等4个培养方向。虽然学校并不是传统财经专业强校,设立金融专业学位硕士点的时间也并不长,但正因缺乏名校光环,金融硕士生的培养面临发展瓶颈,反而激发了学院不断革新、突破的动力,使得学院为提高金融硕士生培养质量所做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更有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选择中央民族大学金融硕士生培养作为现实案例,通过对其近年来在实践培养方面所做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展开深入分析和讨论,以验证和评估改革思路及策略的可行性与现实效果。
2.案例分析:改革实践与考核评价
(1)深化“嵌入式”培养思路、专业实训入课程。教学思路转变是强化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的基础前提。学院不断深化“嵌入式”培养思路,尝试将专业实训嵌入课程,以提升实践培养质量[10]。2019年,学院在招收第一批金融硕士生之初,就敏锐地捕捉到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强劲发展势头,意识到量化投资在未来的竞争优势,同时考虑到自身实践培养经验不足,于是采取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培养的方式,通过与高顿财经合作,由其指派具有量化投资实践经验的业内专家入校授课,课程采用学分制培养模式,?综合评定研究生的学习成绩。与此同时,学院还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北京期货商会合作开设“期货人才培育项目”,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展开专业实践培训,拟定课程内容和培养要求,聘任期货行业知名专家参与授课。目前该项目已连续开展6年,参与项目的研究生累计870人次。如图1所示,“期货人才培育项目”课程内容充实明确、实践师资实力强劲、培训形式丰富多样,能够较好地满足研究生实践培养的需求,切实提高了培养效果。
(2)构建“多维培养”“交叉前沿”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是强化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的重要途径。学院一直秉持着多维度培养的教学理念,瞄准行业发展前沿,尝试构建“多维培养”“交叉前沿”的课程体系。学院从2019年招生之初就公布了金融硕士生培养方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投资理财、公司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并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匹配了相应的教学团队,此时专业选修课仅有11门。到2022年,随着专业选修课不断扩增至18门,课程内容也相应地进行了优化调整。学院不仅考虑了交叉学科的综合培养特性,还考虑了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将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挖掘、绿色金融实务、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金融普惠等交叉前沿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实现了对研究生知识素养、技术素养、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多维培养。课程体系详见图2。
(3)推广“模块化”教学与“共同体”教学。教学方法创新是强化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的核心动力。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察,不断尝试推广“模块化”教学与“共同体”教学。以投资学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方法为例(如表1所示),首先根据投资学课程内容,将其分为债券估值、股票估值、无风险证券构造、风险证券组合、CAPM模型和波动率曲线6个授课模块,针对每个授课模块分设理论授课、软件操作和汇报展示3个环节,分别考察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实践技能和口头表达,软件操作作为作业任务在课后完成,教师在汇报展示后给予答疑解惑和课程总结,最后研究生根据每个模块的指导意见,修改各模块软件实操作业,组合并完善后形成投资学课程期末作业。课程成绩由各模块理论学习、实操表现、汇报表达和期末作业加权得到,以实现多维度考核目标。
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不仅取决于教师讲授,也依赖于师生之间的教学资源共建、生生之间基于学习兴趣差异组成的各类协同小组的协同学习,后者是“共同体”教学的优势所在。以量化投资课程的“共同体”教学方法为例(如表2所示),量化投资课程分为导论、金融数据分析、常用量化投资策略及实现、量化交易策略及实战(优矿平台)和路演汇报5个授课模块,前4个模块的教学过程与投资学课程类似,软件实操环节仅由个人完成。第5个模块则需要团队配合,在课程中段,要求研究生根据投资策略和兴趣方向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小组,通过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最终共同完成期末作业,即量化投资策略分析报告,并在课程末段展开路演汇报,教师根据策略设计、操作呈现和路演表现打分。课程成绩由前期个人实操表现和后期团队汇报成果综合给出,实现立体化考核目标。
(4)建立“多方参与”合作机制与“贯通培养”的培育机制。教学环境拓展是强化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的关键策略。学院一直注重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尝试吸纳校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进课堂。目前,学院为金融硕士生共配备了来自业界各行业的60位校外导师、10个金融实习实践基地。合作方不仅囊括了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而且还有期货业和证券业的两个行业协会参与协调组织,通过成功开办多项实践活动,有效拓展了教学环境。具体而言,合作企业基于企业真实项目提供实训案例,为研究生设计企业实训、行业研究等实践课程环节。同时,学院依托教师和企业研究项目,开展数据运用方法培训,提升研究生数据处理和问题分析能力。五年来,校企双方一直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系列活动,形成了“贯通培养”的培育机制。金融企业在参与实践教学和实践培养的同时获得了招聘人才的“先机”,通过提供实习实践的方式选拔优秀人才,同时也有效拓展了研究生的就业渠道,实现了对研究生从入校学习到服务社会的金融人才输出转化。
(5)全过程考核与分层量化评价。为有效评估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的现实效果,学院建立了全过程考核与分层量化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学院通过平时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综合评定研究生成绩,并针对课程痛点,从职业规划、分层知识和金融实践三个方面实现育人全过程考核。平时考核主要考察研究生对基础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重点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期中考核主要考查研究生的口头表达、团队协作和软件操作等实操能力,重点培养研究生的技能素养;
期末考核主要从基础原理、分析理解和应用拓展层面综合考查学习成效,重点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全过程考核与分层量化评价体系,研究生成绩有据可依,能够实现对全周期学习效果的追踪,实现对研究生金融风险观、金融伦理观和职业使命感塑造。同时,学院可以根据实际考核结果和研究生的反馈,展开教学分析和经验总结,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
3.案例总结:效果评估与优化空间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学院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收效斐然。近五年来,研究生所写论文、参与竞赛及科研项目多围绕课程案例、作业讨论题目展开,金融案例分析和学科竞赛选题多集中在金融风险防范、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扶贫等主题,最终产出了多篇优秀毕业论文,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金融案例分析大赛等奖项成果。在招生就业方面,金融硕士生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各年度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就业流向覆盖国家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央国企、金融行业头部机构总公司和分公司等用人单位,学院的招生就业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此外,学院金融硕士中心于每个学期末对研究生开展匿名调查,听取在校生对课程安排、教学效果等专业建设工作的意见。匿名评教结果反映出研究生对案例式教学、共同体教学、模块化教学、实践引导兴趣等方法、内容的创新非常欢迎,能够切实满足研究生的实践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 吴晓求. 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1):
48-51.
[2] 陈怡琴.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路径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6):
24-28.
[3] 余文森, 龙安邦. 实践: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行动属性[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3(2):
58-65.
[4] 王家华, 王瑞. 校政企研联合培养金融硕士模式创新与策略研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1):
80-85.
[5] 李术才, 蒋红光, 朱太锐, 等. 综合性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困惑、困境与出路[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5):
63-72.
[6] 朱玉成, 周海涛. 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透视:
内涵、问题与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3):
54-57.
[7] 潘慧峰, 丁志杰, 余俊洋. 国外知名金融专业硕士项目的特色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9):
55-58.
[8] 李伟, 闫广芬.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探析与实践转向——基于分类观的视角[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5):
51-57.
[9] 张杰, 江世银, 吴雪华. 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模式与运行机制——基于南京S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案例分析[J]. 大学教育科学, 2018(6):
81-85.
[10] 吴恺, 杨茜.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和对策建议——以南京大学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4):
60-65.
[11] 彭建刚, 周鸿卫, 周行健.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2):
26-28.
[12] 林健武, 周毅, 田雅芳. 以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3):
28-34.
[13] 时长江, 刘彦朝. 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浙江工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研究, 2013(6):
150-155.
[14] 钱爱民, 邵妍, 祝继高.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工作机制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 2021(1):
58-60.
[15] 孙健, 王继国. 论行业协会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1):
35-39.
[16] 黄晓勇, 张菀洺.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研究——以金融专业硕士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6):
11-15.
(责任编辑 周玉清)
作者简介:郭利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 100081;
李俊海,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