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悦读,,乐诵,,爱写

悦读,,乐诵,,爱写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12 13:57:01

李文杰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增量编排了多篇古诗文,依然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积淀的需要。在小学高段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拓展阅读,在大量阅读体验中让学生享受古诗词的无穷魅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为使古诗词拓展教学有情有趣有效,笔者以“悦读”“乐诵”“爱写”为教学三部曲,有机结合,层层推进,助力学生爱上阅读。

关键词:小学段  古诗词教学  诵读  习作

为使古诗词拓展教学有情有趣有效,笔者采取“悦读”“乐诵”“爱写”教学三部曲,有机结合,层层推进,助力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积累,提高运用表达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悦读——含英咀华,感受文辞之妙

由于时空的隔阂和古今语言的差异,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比较难以产生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难以真正亲近古诗词,体会其文辞之精美、情意之浓烈、哲思之深邃。要变阅读为“悦读”,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诗文拓展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不宜驳杂、随意、碎片化,而应当紧密结合语文教材,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感悟。

(一)由诗及诗,补充融合

教学教材中的古诗词时,可以拓展与所学古诗相关或类似的古诗词,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或感受诗情,即“以诗解诗”。这既能使学生对课内诗词的体悟更深刻,又可使其理解积累更多诗词。如教学五下《从军行》一诗,学生很难想象“孤城遥望玉门关”的苍凉,便可相机补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等有关古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边塞荒凉。而愈是黄沙冷月,春风不度,愈显出守关将士视死如归,热血大义。再如,五下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均是描写古代乡村儿童生活,可补充拓展类似古诗词:那些农家孩子的笑声隔着千百年岁月依然可闻,他们或垂钓——“怕得鱼惊不应人”;
或放风筝——“忙趁东风放纸鸢”;
或捕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或放牧——“一牛吃过柳阴西”……学生读起来也充满了童真童趣。

(二)由文及诗,古今观照

古诗词数千年吟唱不绝,尽管写诗的人早已不在,但诗中的风景依旧,诗中的情感智慧、文化内涵长存。风霜雪雨,悲欢离合,赤子心,少年志,家国情,诗词里都已写尽。因此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都可以找到很多与之对照、辉映的诗句。如教学六下《匆匆》一课,学生为时光易逝一去不返而久久慨叹,则可借机呈现一组古代诗人惜时名篇。从孔子站在滔滔大河边发出的感叹“逝者如斯夫”到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作出的悲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陶渊明“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自省到苏轼“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洒脱,无不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面对无可挽回的时光流逝,该抱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在这样深刻的思考里,这些诗句和朱自清的文字共同闪烁出夺目的光辉。再如五下《梅花魂》一课,可补充有关梅花的诗词,展现梅花“东风第一枝”的玉洁冰清、铮铮铁骨;
《月是故乡明》可补充拓展与月有关的思乡诗词,让温柔的月光成为融入学生血脉的民族基因。

(三)由诗及人,思考探究

学生到了高年级,古诗词的学习可由浅显单一的“读”逐渐系统化,体现一定的探究意义,让读与思更加深入。这时,可以就一首诗研究一个人,然后再就这个人,研究他的一组诗,让诗品与文品相映生辉。笔者引导学生就苏轼、李白、陆游、杜甫、李清照均进行了主题阅读和探究。以苏轼为例,在学习六年级上册选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之后,我们以“走近苏轼”为主题开展了学习。①搜集资料,了解苏轼在各个领域内的惊人成就,了解他所处的社会背景。②阅读《漫话东坡》《康震评说苏东坡》等书籍,了解苏轼的生平。③以“不能辜负美食”为次主题,共读苏轼如《初到黄州》《惠州一绝》《以山芋作玉糁羹》等美食诗一组;
以“不能错过风景”为次主题,读《溪阴堂》《饮湖上初晴后雨》《书临皋亭》等写景诗一组;
以“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为次主题,共读《纵笔三首》(其一)、《记承天寺夜游》《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表现苏轼豁达襟怀的诗文一组;
以“明月心,千古情”为次主题,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情深义重的诗文一组……这样,每次共读一组诗,把诗与情怀、与人生、与命运紧密相连,“苏轼”就不再是教材里单薄平面的人物简介,而是以极其鲜活饱满的形象印在学生心底。学生爱慕他才气纵横,欣赏他潇洒坦荡,钦佩他百折不悔,怜惜他一片柔肠,爱其诗而爱其人,爱其人而更爱其诗,对人更亲切,对诗更熟悉。读古诗词,就是和古诗词背后的那个生命晤谈。这样的阅读是颇具一定深度的,更是真正的“悦读”。

(四)链接生活,切身体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古诗词只有融入鲜活的现实生活才能焕发生机,也只有将古诗词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与古诗词的精神世界融会贯通,养成学以致用的能力,培植出厚重典雅的人文情怀,从而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如何链接生活?笔者作了如下尝试:一是与家乡风情链接。安徽砀山是有名的中国梨都,砀山酥梨赫赫有名,梨花更是学生心中最美的花。笔者以“穿越千年的梨花”为主题,每年梨花开时,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梨花诗词,带着他们在梨花深处吟诵、歌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不自觉就成为眼中心里最美的风景,“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更能唤起梨乡孩子的自豪。古诗词与梨花相映生辉,诗因花更美,花因诗更娇。二是与四季流转链接。春耕夏长,秋收冬藏,诗人们立于二十四节气之中,用饱蘸激情的笔墨描绘自然的律动,让诗意与美感尽情交融。笔者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家乡之美”为主题,将拓展积累诗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领学生探访身边风俗人情,探寻四季更迭奥秘,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如惊蛰节气诵读韦应物《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发现有哪些小昆虫被雷声唤醒,“惊而走出”。采访家中的老人,或者到田野里走一走,看看人们开始忙碌哪些农活。再如寒露节气诵读元稹《寒露九月节》,和学生一起观察鸿雁是否开始北归,画一画姿态不一的菊花,说一说吃蟹的学问。三是即时与班级故事以及时事热点链接。在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中失利,全班一起朗读“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拿到了机器人比赛一等奖,赞扬他“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全班齐诵“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以此抒发万丈豪情和满腔自豪。古诗词的种子在现实生活的土壤里蓬勃生长,自然更具生命活力,学生也自然能够具备连接古典与现实的生活经验,从古诗词里汲取生命智慧,获得精神滋养。

二、乐诵——亦吟亦唱,享受音韵之美

古诗词拓展教学中,如果机械、强硬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势必耗费学生大量时间,增加学习负担,甚至可能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由于古诗词具有精妙的语言、铿锵的声韵,更适宜通过吟诵、吟唱,把诗词的情绪传达出来。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其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熟能成诵,水到渠成。

(一)吟唱结合,诵出诗词韵味

吟诵是一种传统诵读方式,能够把诗文的含义以及吟诵者的精神深切地传达出来。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吟诵技巧,看有关视频,听专家吟诵,引导学生对“平长仄短入声促”形成初步的认识,并练习吟诵。也可以古韵新翻,将歌唱和诵读结合起来,欣赏《经典咏流传》等优秀节目中经典诗词的演唱内容,让学生在唱中学、唱中记,达到“乐诵”的目的。拓展学习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时,笔者带着学生欣赏了三段视频,分别是央视纪录片《苏东坡》中的朗诵片段、七十岁的台湾歌手谭咏麟在《经典咏流传》中的改编演唱以及黄绮珊对这首词的歌唱演绎。学生边听边感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阕《定风波》,每个人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定风波》,或从容,或潇洒,或豪情万丈……这样,学生心中激情荡漾,将对于古诗词的感悟表达得酣畅淋漓。

(二)一天四诵,保证诵读时间

晨诵:每天早读时用10分钟时间集体诵读诗文,在书声琅琅里开启新的一天。课前诵:每节课的课前两分钟,班长带领学生齐诵,展示诵读成果,提高诵读兴趣,活跃课前气氛。午诵:每天中午到校后,播放诵读视频,学生跟读、跟吟、跟唱。晚诵:每天晚上回家,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诗文诵读内容。这样,巧用灵活时间,不增加负担,确保背诵效果。

(三)融入游戏,增加诵读乐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爱动,有时不免觉得诵读是枯燥的事。这就要求老师开动脑筋,以游戏和活动激趣,促学促诵。可以把很多儿童喜爱的传统游戏融入诵读活动之中。例如,可以用“击鼓传花”来确定诵读的人员和篇目,“踢毽子”时用背诵古诗词取代数数,“跳房子”时每背诵一句诗则前进一个格子,“跳橡皮筋”时将所使用的儿歌改为古诗词……学生边游戏边记诵,兴致盎然。

(四)多种活动,激发诵读热情

每周一次“诗词朗诵会”:学生自己制作PPT,配乐,作朗诵展示,可单人,也可多人。每月一次“诗词大赛”:每组各派一名学生参赛,分抢答、必答、飞花令、诗词接龙等内容,每期评出“诗词小达人”,激发竞争意识,提高诵读兴趣。制作“诗词推荐卡”“诗配画”“小诗集”,择优在“诗画墙”展示。带学生编排经典诵读节目,将朗诵、音乐、舞蹈、书法甚至武术结合起来,让古诗词呈现不一样的魅力。

三、爱写——撷萃留香,追寻表达之魅

积累是吸收,表达是倾吐。在拓展阅读古诗词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这些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叙事、写景、写人等训练,多角度改写、扩写、续写、补白等,将今古相融,让心意相通,让学生习得方法,爱上表达,乐于动笔,“不吐不快”。

(一)借助范例,在模仿中提升习作能力

古诗词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可以触摸的、有生命力的语文天地,很多古诗词又是学生习作中的经典引文。因此,在强化诵读的同时,还要注重挖掘诗词中的习作素材,让学生在仿写中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例如:诵读袁枚《苔》、元稹《菊花》、骆宾王《在狱咏蝉》等古诗,可以在学生理解何为“咏物言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蜡烛”“芭蕉”“野草”等为主题,写咏物言志类作文或诗歌;
诵读杜甫《春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张籍《秋思》等古诗,指导学生体会借景言情、情景交融的妙处,深切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尝试写一段话体现“情景交融”;
诵读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白朴《天净沙·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等描写春天的诗词,引导学生用同样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歌赞家乡的春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掌握更多的习作技巧和习作方法,也会将更多的“积累”化为“表达”。

(二)合理想象,在改写中提升习作能力

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诵读的基础上对古诗词进行改写和再创作,写成小短文或现代诗,这样既理解了诗词,也提高了习作水平。具体任务是以古诗词为题材,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和写作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叙事、描景、写人等片段训练和多角度的补白、改写、扩写、续写。如针对《清平乐·村居》,指导学生想象环境、对话、情节,改编成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亲相爱的故事;
针对《过故人庄》,引导学生想象挚友相见、把酒言欢的情景;
针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则引导学生想象和伙伴们微醺的场面,以及“误入藕花深处”的情趣。古诗词中不乏这样可想象、可深思、可延伸、可拓展的内容,非常适宜进行习作训练。

(三)精心策划,在活动中提升习作能力

班级里所开展的各种诵读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同时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学生可在每一次活动中,自选角度,自主命题,自选表达方式,发挥特长进行写作。以“诗词朗诵会”为例,可以写活动过程、活动计划、活动中的发现、活动中的场面、活动感受,等等。有了“源头活水”,学生习作自然得心应手。

综上,在小学高段古诗词拓展教学中,“悦读”“乐诵”“爱写”如三级阶梯,当教师引领学生拾级而上,就能发现古诗词学习之路上处处皆是曼妙风景。“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些浸润和积淀都将成为学生精神成长中沉默而伟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诵读古诗词教学习作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年9期)2016-11-23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俪人·教师版(2016年14期)2016-11-22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8期)2016-10-20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习作展示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14年4期)2014-07-05

推荐内容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