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有学校要我谈谈读书之乐。我很高兴,但也很惶惑。高兴的是,请我去谈读书,至少在他们看来我是一个读书人;
惶惑的是,读书于我而言不过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如果这个也要谈,岂不是吃饭睡觉都有得一谈呢?不过,我还是很能够理解学校的意思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偏巧现在的学生却不怎么愿意读书。所谓“外来和尚好念经”,借了我的嘴巴说一说读书的好处,庶几他们就会爱上读书也未可知。
人们做事大概都是缘于欲望的,要让人觉得读书好,就首先要让人有读书的欲望。所以,古人劝人读书也是从欲望本身入手的。据说宋真宗赵恒写过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后来大家习惯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出典就在这里。到了南宋,又有一个叫翁森的人写了《四时读书乐》,也说四时皆宜读书,描绘了四个不同季节读书的快乐,比如“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总之,读书,可以让人身心愉悦。
古人讲读书的诗大概有两类,一类是说读书的好处的,一类是说读书要勤奋的。这些诗句大多脍炙人口,在营造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方面作用不小。
当然,也有从反面威胁的,比如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亦有正面赞扬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苏东坡说自己朋友董传的,说他虽然过着贫寒的生活,但是却因为读书而气度不凡。总之,人们总是从功利性上去劝人读书的。
某天一早,和学生一起看了张秋子在《一席》平台的演讲“活着图个啥”。她在讲阅读对于生命的意义,而得到的结论是“活着图个啥?文学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文学也无法回答什么才是有意义的生活,甚至它会把问题越描越黑,带给我们更多的困惑……”我其实很佩服现在一些年轻的学者,他们的视野和见识常常会让我们这些在古典和传统中自以为是的老人感到某种压迫和不安,但又在内心深处不得不认同他们,比如“如果你认同精神的意义感和物质的意义感都是外来的植入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开玩笑地说,它最终带给人的状态是一样的,就是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所以,张秋子引用赫拉克利特的话说,“上升的路与下降的路是一回事”。
她的话让我很认真地去思考我自己的阅读,最近读了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口吃的沟口的自白常常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有些早已淡忘的事情和感觉就这样被唤醒了。说来也奇怪,我从小都是在
被关注甚至宠溺中长大的,也承受过很多人在那个年纪不曾感受过的待遇。我记得高中时接受过著名报纸的采访,某著名出版社还为了我一篇文章中的提议而专程来学校听取我的意见;
高三毕业那年,我还被邀请到很多学校去演说,谈人生、谈理想。照理来说,我的人生和沟口的人生似乎毫无相似之处,但是不知为什么,在这样的煊赫的背后,我内心却有一个像沟口一样自卑、阴郁而敏感的自己,只是被我对社会需求和期待的热烈响应遮蔽了。三岛的小说让我回忆起了那些似乎已经完全被遗忘的过去。
我想说的是,阅读,有时候并不是为了某种确切而具体的目的,它只是一个略显幽暗的通道,通向被我们遗失的自己人生的后花园,让一个更完整的曾经的自己显现出来。因为未来的自己建立在今天对自己的觉悟的基础上,而今天的觉悟又都是今天的我关于昨天的记忆的集合。——这样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文风都变成三岛由纪夫式的了。
当然,阅读的目的也并不只是这些。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人不免会有种种困惑。面对困惑,我常常寻求与书本之间的对话。在我看来,阅读有时候就是一种对话,我早已过了匍匐在作者面前诚惶诚恐的阶段,阅读之于我更像是和一位未曾谋面的友人的对谈。甚至我还会引入其他著作,将其变成三人谈。有一段时间,我沉浸在关于“平庸之恶”的思考中,读了一些汉娜·阿伦特的著作。不过说老实话,在我看来,在一个群体之中,人们更多的恐怕不是“平庸
之恶”,而是“刻奇(Kitsch)”的狂欢。所以,必须让汉娜·阿伦特去面对米兰·昆德拉,看看经历过真正深入骨髓的专制体制的人是如何理解命令与服从的。在真正的专制文化里,放弃思考只不过是一切的前提和开始,因为思考的缺席,一切都会很容易地转化为人性之恶的放纵与狂欢。在很多个静谧的阅读时刻,我总会和米兰·昆德拉一起去面对汉娜·阿伦特,一起质询和交流,有时候是会心一笑,有时候则觉得对方大谬其不然。当然,他们也用各自的经验与睿智指点我去理解这个现实世界。有时候,这样的谈话也会因为环境和阶段的不同,而使心态有所变化,一时会有一时的感悟。
更多的时候,阅读重构了我的世界——我固然相信世界的客观性,但是,我也相信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我们的眼光重构了的世界中。事实上,我们在这个我们以为的世界中决断、选择和行动,却影响着那个客观的外在于我们的世界。阅读让我用不同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于是也就有了不同的发现;
因为眼光不同,所以会心处也常常难与人说了。和朋友们一起出行,心有所感,有时就会将感受敷衍成文。朋友们常常会问:你写的东西我怎么没看见?事实上,朋友看到的东西,我却未必能看到,道理是一样的——相同的世界,在不同的眼光里是各不相同的。说到这个,就想起了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想起苏东坡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东坡的诗句固然是神来之笔,但是,就对世界温柔以待这点来说,应该
还是要说到川端康成的。这就是眼光不同造成的。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但是早就过了不惑之年的我,内心却充满了越来越多的疑惑,对世界,对人类,也对身边的鸟儿。每天早晨,总会有一只或者两只乌鸫飞到我们家的窗前来。有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别的好看,就常常对着鸟儿发呆。我会想:鸟儿是怎么睡觉的呢?天天在充满泥灰的世界里飞来飞去,它们的羽毛是怎样保持清洁的呢?有时候想想自己的思想浪费在这些问题上是不是有些无聊,但是谁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去想那些自以为有用的事情呢?我想,这或许也是阅读给我带来的影响,那就是让我保持了在内心胡思乱想的权利。
阅读带给我的东西太多,似乎很难列举。当然,并不是说我没有功利性的阅读。说老实话,为稻粱谋的书我实在读得也不少……正好是世界读书日到来的日子,所以不妨就来说说读书。
多读书,少说话,这个世界或许会美好很多。
(郑朝晖,上海市建平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沟口三岛阿伦特 沟口雄三的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基体论述评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阿伦特与马克思的政治思想比较——关于劳动、暴力与自由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年1期)2020-11-26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0年2期)2020-07-09沟口党员生活·下(2020年12期)2020-01-11《金阁寺》中“斩猫”与“纵火”的内在关联探寻文学教育(2019年19期)2019-11-26技术与现代世界*——阿伦特的技术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09-26汉娜·阿伦特和三个男人世界文化(2016年3期)2016-03-15莫言:三岛由纪夫猜想意林·作文素材(2016年2期)2016-01-29《阿伦特手册》:走进阿伦特的思想出版参考(2015年3期)2016-01-19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墓地和遗址大众考古(2015年9期)2015-06-26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