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镇江“救生会”:世界最早的水上救生慈善组织

镇江“救生会”:世界最早的水上救生慈善组织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10 11:19:01

文/潘春华

镇江地处长江南岸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重要的漕运咽喉,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抗灾救生慈善组织的诞生地。

根据可查考的文字记载,早在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镇江西津渡便创设了官渡兼水上安全救助慈善机构——“救生会”。此后,代代相承,绵延不绝,鼎盛时期曾发展到南京、武汉等地。如今,坐落于镇江西津渡古救生会遗址,被国家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列为“中国救捞教育基地”的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内,仍陈列着一艘用3∶1比例复制的古救生红船及沿传下来的铜锣、船桨、斗笠等救生旧物。

隋唐以前,镇江段长江江面宽40多里,到唐代时仍有20多里宽。唐宋时期,镇江已是江淮粮道,漕运重镇,被称之为“江南第一渡”的西津渡,舟楫如蚁,樯桅林立,每年过往的漕船商舫不计其数。然而,由于镇江段是长江中下游水势最为险恶的地方,礁石众多,恶浪滔天,如遇狂风暴雨等灾害天气,常会船翻人亡。加之,西津渡常有艄工水手“视人性命轻若蝼蚁”,又“民间以小船渡载,每遇风涛,必有覆溺之患”。古人云:“京口古渡,为天下最险”,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就留下了“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的诗句。唐天宝十年(722),就有一次数十艘渡船沉没的记录。南宋绍兴六年(1136)一艘渡船离岸不久即遇上风涛,连艄公在内的46名渡客无一生还。明万历十年(1582)突然间的一阵狂风,竟摧毀了千余艘漕船和民船。

出于西津渡特殊的交通位置及军事地位,并加强江上安全管理和救助以及利济行旅需要,南宋乾道年间,镇江郡守蔡滉在西津渡创设慈善性质的水上抗灾安全救生机构——“救生会”,这也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水上抗灾救生慈善组织。据元《至顺镇江志》载:“宋乾道中,郡守蔡滉置巨艘五,以御风涛之患。(先是船舫小而多虞,乾道守臣蔡滉置巨艘五,仍采昔人遗制,各植旗一,以‘利、涉、大、川、吉’为识,其受有数,其发有序。又别浮轻舫以送邮传,故鲜有风涛之患。)”另据《丹徒县志摭余》卷九载:“救生会在京口昭关,创自宋乾道间”。至此,西津渡的渡船收有数,发有序,皆能抗御风溺之灾。

元代,西津渡监渡官吏中,时有滥用职权,以盘诘、路引为借口,“多方勒诈,倍取渡钱,稍若无得,不许登舟”。许多过江渡客只得取道私渡,每遇风浪便发生覆溺。延祐至泰定年间,镇江路总管段廷珪下令在西津渡新增救生渡船15艘,又在各渡船上添设1名艄工、9名水手,要求各救生船竖立旗号,标明艄工姓名。艄工、水手粮米皆由官支,不许私自向渡客索取渡资。同时,规定路、县级正职官员每10日一轮,亲临渡口巡检,禁止私渡。

明正统年间(1436—1449),江南巡抚侍郎周忱在镇江建造了大型救生船2艘,并招募水手30余人,驾船济渡救生。他还亲率民工修建西津渡石堤30余丈,使渡船直抵江岸,方便旅客登船。“又筑石堤于瓜洲南岸,俾运行者不苦淖泞”。

镇江“三山”名胜中的金山原系江中小岛,江水湍急,是古代水上事故的频发之地。明嘉靖年间,金山寺僧和邑中士绅在金山脚下设慈善救生红船数艘,“专拯覆溺者,名曰慈航”。救生船身扁长,周身皆着红色,船内置5对船桨及大铜锣一面,船头悬挂有虎头牌、虎头旗,表示奉皇上圣旨救人,性命关天,十万火急之意。红船起锚出渡救生时,船工“当当当”敲起大铜锣,江面上船只远远听到锣声都要主动避行让道,不得阻挡。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申时行在《赠金山太虚上人》诗中写道:“插貂辞凤辇,披衲向龙宫。梵刹烟波上,禅栖水月中。翻经依佛日,演法振宗风。心逐云鸿远,身将野鹤同。行游穷胜览,入定悟真空。拯溺慈航设,扶危觉路通。藏留金地重,恩拜紫衣崇。何用寻庐岳,兹山得远公。”根据镇江一带文人的习惯称法,“慈航”就是指慈善救生船,“拯溺”就指水上救生活动。此后,红船救生方式一直沿传至清末民初。

明嘉庆状元李春芳,祖籍镇江句容,隆庆年间成为内阁首辅。其曾孙李长科,崇祯年间侨居镇江,在金山寺的下院超岸寺兴建了避风馆,让过往旅客憩息待渡,寺僧众筹募捐款,建造了10艘救生红船,专门拯救落水人员,并请“超岸寺僧长镜”负责水上救生事宜。他们按所救者是活人还是尸体,分别给予奖赏,利济甚众。明末设置的避风馆,僧民结合,其抗灾救生慈善活动长达50年之久。

清初著名文学家、康熙四大家之一的姜宸英,专门写了《京口义渡赡产碑记》一文记载了金山僧众参与水上救生的事迹。据姜宸英文中统计,自从金山寺抗灾救生红船设立之后,每年救活落水人员以四五十计,不十年而得活者四五百人矣。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经常路过镇江,目击金山救生事业的发展,将其写入了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第九回描写唐僧幼时,受水匪迫害,被流放长江之中,漂至镇江金山寺,为金山长老法明和尚所救,取了个乳名叫江流儿,并抚养成人。

古代,镇江长江之中的焦山、金山与沿江的北固山同称为“京口三山”。据《京口山水志》载: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真宗皇帝赵桓“以京江多覆溺之患,是山在江中,近海门,祷祈有应,诏封山神以公爵,仍制文告之,刻石庙中。”清初,焦山设救生总局,配有抗灾救生红船,主要弥补金山、西津渡、北固山一带救生力量的不足,当风大浪急,金山救生船来不及施救,遇险船舶顺水下漂到焦山一带江面时,焦山救生船立即出动施救。焦山的抗灾救生活动一直是僧民结合,到了清代晚期,由于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参与,由僧民结合、民办官助逐渐变成了官办抗灾救生组织。

清康熙年间,镇江诞生了历时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慈善性质的民间水上抗灾救生组织——“京口救生会”。康熙四十二年(1703),镇江士绅蒋元鼎等15人,力“劝邑中输钱,以救涉江覆舟者”,“共捐白金若干”,造救生红船数艘,招募熟悉渡航的水手舵工,在西津渡观音阁成立京口救生会。会议规定,除对各救生红船捞获落水者给予奖赏外,还对被救人员中无家可归者在救生会中留养;
对有家者则根据路程远近贴给路资,帮助其返乡;
溺水而亡者,由救生会打捞沉尸,葬于城西牌湾义冢之内。京口救生会诸多义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5年后,救生会购得西津渡昭关晏公庙旧址,建屋3间作为会址。会中祀晏公像,后又建楼祀文昌神。凡参加创建京口救生会的善士亡故后,立牌位于楼西祀之。

乾隆初年,京口义士蒋豫继承族人之志,召集乐善好施者全力振兴京口救生会。商定,凡救生人员于江中救活一人给赏钱1200文,捞获浮尸一口给奖赏暨棺材抬埋费1150文。蒋豫与后人苦心经营京口救生会连续七代,计140多年,成为中国救生行善之典范。乾隆六年(1741),蒋豫之子蒋宗海继承先志,接办京口救生会。乾隆十七年(1752),蒋宗海高中进士,授内阁中书舍人职,他不慕荣利,任职不久便辞官还乡兴办京口救生会等诸多慈善事业,每遇经费不敷,便在丹徒、扬州一带募捐,独立维持京口救生会达54年之久,与镇江王文治等被誉为“京口四君子”。

京口救生会为民间抗灾慈善机构,初创之时不领官费,自行捐办,会中各项开支例不报销。康熙、乾隆、道光年间,救生会每遇经费不足,官民皆相捐助。康熙五十三年(1714),镇江人李英捐赠登云寺田产60亩。康熙五十八年(1719),镇江府王秉韬捐银300两给救生会存典生息。康熙五十九年(1720),常镇道查淳将育婴堂田地238亩拨给救生会,并规定如支销不敷,俱由负责救生会值月董事捐助。道光四年(1824),扬州盐院协助救生会经费每年白银1000两,淮商公贴修船费白银600两。

京口救生会的种种善举,对官府影响颇大。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皇帝南巡,召见镇江知府冯庭棠,面谕:“镇江江口救生船只最关紧要,今为数不多,速应添设。”冯庭棠知府“乃选京口渔舟六十余只,日用其六,更番应调。”“每船日给工食一钱。”“活一人予一金,死者三分之一。”丹徒县令冯咏则把水上救生作为头等大事,经常在大风天气,亲自乘坐救助红船巡江,并亲自写下了《京口救生会叙》。

清代文学家陈荣杰为京口救生会的抗灾善举所感动,作《扬子江救生船歌》一首,赠润州(镇江)城西江馆救生诸友。歌词中的每一句都以唐诗中的诗句串录而成,伴随着救生会历代善士的名字,在长江流域和镇江大地上传唱了几百年。

歌词曰:“八月秋高风怒号,长江滚滚飞银涛。回头瞪目时一看,我心悬旆正摇摇。天迷迷,地密密,掀天蹴地股为栗。山叠叠海漫漫,驱山倒海置眼前。江豚初起浪如屋,千峰将颓树欲秃。震地江声似鼓鼙,掩耳不敢凝双目。湿云黯黯天四周,网象悲泣天吴愁。塔势如涌出,沙岸成浮妪。大江横万里,巨浪吼千牛。中有一船欲渡不得渡,浮沈灭没当中流。偃复起,风未已。忽见船头忽船尾,颠覆直在俄顷耳。眉睫之间判生死,九阍无路叫不闻,不道残生竟如此。忽然宝筏从天来,破浪乘风一何驶!操舟捩柁下急湍,健如生猱速如鬼。向前且道不须哀,我能救尔眼前水火之奇灾。直从蛟室鼍宫里,濡首援君出浪堆。水犀之军何足道,存亡生死属吾侪。全君躯命解君厄,与尔同歌《归去来》。结束行装渡江去,那怕风浪如山摧。巳出颠危登衽席,惊魂未定还疑猜。劝君更进一 杯酒,世间何处无波。吁嗟乎!公无渡河,河水激啮而潆洄。鲸鱼张鬣海水沸,惟见长江去不回。不有小船能荡桨,此身何计免喧虺。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更生须拜仁人赐,功德真不可思议。谁能赤手挽银河?宰相经纶菩萨慧。吾闻圣人造舟以为梁,己饥己溺何皇皇。安得如公数十辈,坐令万物无凋丧。莫笑生涯寄一叶,从此长年歌利涉。顷间天子侧席而求贤,看尔明时作舟楫。”

清代镇江籍状元李承霖,晚年回乡经办京口救生会事务,在其《劫余仅存》文集中专门有一篇《上沈制军论京口救生会书》,对清代镇江救生慈善事业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乾隆年间,京江画派的杰出代表张崟,曾应京口救生会之请,欣然挥毫,画了一幅《救生会馆图》,并在图上题款曰:救生红船,真苦海之慈航,功难尽述也。

清朝末年,长江镇江段又出现了一个影响颇大的水上抗灾义救慈善组织,那就是延续近80年、兼顾义务渡运和水上救生的瓜(瓜州)镇(镇江)义渡总局。同治十年(1871),在镇江经商的浙江余姚籍魏昌寿等人,募捐创设义渡,先建造大号渡船10艘,以4艘船泊镇江南岸,以4艘船泊七濠口北岸,又以两艘船泊瓜洲,以5艘船往来于扬州的瓜洲大口与镇江的西津渡之间,以5艘船往来七濠口与镇江之间,每船配备熟悉渡航的水手舵工。戒舟子不得取渡者钱,“其渡船水手舟夫及局用工食均由局支给”,每日黎明开渡,上灯止渡。循环对渡,装载行人,不取分文。渡船漆成红色,免费渡客,取名为“义渡红船”。管理义渡船只的机构叫“瓜镇义渡总局”,地址设在镇江西津渡的义渡码头街,另于瓜洲大口、七濠口各设分局管理其事。义渡船兼使抗灾救生,其作用与救生红船相等。“对渡江面遇有危急之船,顺道救护”,“除救生局例赏外,仍由本局按救活人数每人另赏钱壹千文。”如有捞获衣物等件,眼同司事点交原主,无主则点数存局招领。

为颂扬其利济行旅、崇善尚义之义举,同治年间的两淮盐运使方濬颐曾写了《京口义渡记》;
清代镇江籍诗人、文史学家谢庭兰写了《京江义渡记》《待渡亭记》;
清代《京口三山志》作者,在焦山办理红船救生40年的陈任旸专门写了《瓜镇义渡局记》,对瓜镇义渡局的善举作了详细叙述。在闻名遐迩的镇江焦山碑林,至今还保存有反映古水上救生活动的四块石刻,其中就有三块记载了瓜镇义渡局的慈善义举,他们分别是《京口创设义渡碑记》《瓜镇义渡总局章程八条》《镇江府瓜镇义渡禁约告示牌》。清代镇江籍楹联大家赵曾望曾为京口救生会题写一联悬于厅堂:“路出寒云外,江流宿露中”。此联集唐人诗句,因京口救生会建于云台山北麓观音洞旁,居高临下,大江尽收眼底,既可观察来往行船安危,又可饱览烟涛如画的景色,因此切情切景,意境美妙。

此后,盛兴于清代的镇江三大水上抗灾救生组织——京口救生会、焦山救生总局、瓜镇义渡总局,历经清代各朝及民国,始终活跃在大江南北,扶危济困,利渡抗灾,拯救遇难渡民。1923年,镇江与扬州士绅再次联手,成立了轮渡局,并购置了一艘“普济号”轮船从事渡江业务,大大减少了水上事故隐患。新中国成立初期,镇江市人民政府对水上抗灾救生工作十分重视,先将京口救生会、焦山救生总局、瓜镇义渡总局合署办公,合并成立了京口救生会、焦山救生总局、瓜镇义渡总局联合总管理处。1950年6月29日,又召开慈善团体负责人会议,共同协商,于7月1日正式发文,将全市所有慈善团体合并成4个,其中3个水上救生组织合并成立了镇江私立义救所,隶属于镇江市社会福利委员会,开启了水上抗灾救生慈善事业新的一页。至此,诞生于宋代,绵延近千年的世界最早水上抗灾救生组织——镇江“救生会”,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走完了它的最后历程。◎

猜你喜欢 焦山京口津渡 长亭印象金山(2023年3期)2023-05-30陆游撰并楷书《焦山题名》摩崖石刻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1期)2021-03-08西津渡古街忆旧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京口驿的回忆金山(2020年8期)2020-09-06西津渡元夜观灯记金山(2018年12期)2018-03-01津渡兄安徽文学(2017年3期)2017-03-27木 偶文苑(2016年32期)2016-11-26谁是来船?谁是归棹?金山(2014年8期)2014-05-08">“孤游”离京口,“疲老还旧邦”——鲍照与京口浅探
镇江高专学报(2011年1期)2011-08-15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