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宋元时期出太湖的东南水流与淀山湖的扩张

宋元时期出太湖的东南水流与淀山湖的扩张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10-10 10:57:02

敬淼春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淀山湖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与江苏省昆山市交界,今总面积62—63平方千米,是太湖东部水流通道的锁钥所在,具有重要的水利与生态功能。唐宋以降,太湖排水系统发生由吴淞江水系向黄浦江水系的根本转换(1)关于吴淞江水系与黄浦江水系变化的研究,参见李敏、段绍伯: 《吴淞江的变迁和改道》,《学术月刊》1996年第7期;傅林祥: 《吴淞江下游演变新解》,《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满志敏: 《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满志敏: 《黄浦江水系: 形成和原因——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一》,《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143页;王颋: 《元代的吴淞江治理及干流“改道”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4辑;张修桂: 《青龙江演变的历史过程》,《历史地理》第2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5—342页;王建革: 《“汇”与吴淞江河道及其周边塘浦(九至十六世纪)》,《历史地理》第22辑,第352—357页;满志敏主编: 《上海地区城市、聚落和水网空间结构演变》,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3页;满志敏: 《上海水乡河流主道的嬗变——从吴淞江到黄浦江》,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编: 《江河归海——多维事业下的上海城市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5—212页;傅林祥、丁佳荣: 《宋元时期吴淞江水系变迁与任仁发治水——以赵浦闸、乌泥泾闸的置废为中心》,《历史地理研究》2019年第2期。,而这种转变不可忽视淀山湖东南扩张形成的水流倾注黄浦之势。淀山湖由此成为观察太湖东部平原水环境变化的关键区域,在历史自然地理范畴内复原淀山湖的扩张过程,对理解太湖整体蓄泄格局转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目前学界对淀山湖变迁的研究集中在历史地理、农田水利史和环境考古等领域,利用14C测定以及现代沉积学等技术方法,对淀山湖的洼地汇水成湖机制进行了讨论。(2)杨嘉祐: 《淀山湖的变迁与元李升〈淀山送别图〉》,上海博物馆馆刊编辑委员会编: 《上海博物馆馆刊1》,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闵秋宝: 《淀山湖太湖形成的古生物证据》,《地理研究》1987年第4期;孙顺才、黄漪平主编: 《太湖》,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70页;孙顺才、伍贻范: 《太湖形成演变与现代沉积作用》,《中国科学: 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地学(B辑)》1987年第12期;邹逸麟、张修桂主编: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78页;张修桂: 《太湖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1辑;满志敏: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26页。满志敏则认为淀山湖等太湖东部湖群扩展还受两宋时期海平面显著上升的影响。上述研究对理解淀山湖的变迁大势十分重要,但未将淀山湖的地理变迁过程与太湖东部水文环境演变尤其是吴淞江淤积引起的水文环境变化作更深入的关联性研究。是以笔者基于以往水利史研究,致力于对宋元时期出太湖的东南水流的动态过程进行复原,并总结淀山湖变迁的阶段性特征与驱动因素。

(一) 淀山湖的成湖时机

自汉至东晋,杭州湾北岸形态比较稳定,沿海一带沙嘴连成早期岸线(3)陈吉余: 《海塘: 中国海岸变迁和海塘工程》,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张修桂: 《金山卫及其附近一带海岸线的变迁》,《历史地理》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50页。,太湖三江之一的古东江由今澄湖、白蚬江深槽向南,由淀泖循东南港浦出海。唐代修筑捍海堰塘,东江因下游出海港浦捺断而堙废,宋代已无记录。(4)王文楚: 《试探吴淞江与黄浦江的历史变迁》,《史地丛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东江淤塞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太湖的东南泄水并造成淀泖区域河流变迁,水流积聚于震泽—澄湖—淀山湖这一沉降中心带,积水低洼地逐渐形成淀泖湖群。《绍熙云间志》载:“薛淀湖,在县西北七十二里,有山居其中,湖之西曰小湖,南接三泖,其东大盈浦,其北赵屯浦,盖湖所以受三泖及西南诸港之水,自二浦以泻于松江也。旧图所不载,止有小湖,在西北六十里,周回三里。”(5)《绍熙云间志》卷中《水》,《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页。宋以后的文献常以薛淀湖指称淀山湖,二者实则有异。南宋前期已有统一的淀山湖水域,《云间志》反映的应是北宋时期的湖泊形态,薛淀湖与西北方向小湖水面尚未连成一片,仅是后期淀山湖的局部水域。可见淀山湖的形成是薛淀湖渐次扩展的过程,继小湖水面后,位于小湖西北的瑁湖、邢湖、新湖、谷湖、瓢湖、马腾湖等湖泊也相继纳入。万历《青浦县志》载:“瑁湖、邢湖、新湖、谷湖、瓢湖、马腾湖,已上诸湖皆在淀湖左右,今茫然一壑,不可考识。”(6)万历《青浦县志》卷一《山川》,明万历刊本,第17b页。这正是淀山湖扩展后的情形,湖群成片是北宋以降太湖东部地区水位抬高的结果,而促使水位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二: 汛期引起的水淹和吴淞江淤积造成的分流。

早期淀泖湖泊的湖盆尚未缩小,汛期之时,水流溢出扩大湖区水面,诸小湖很容易连成一片。满志敏认为北宋以降太湖流域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海平面上升,尤以1050—1109年60年间平均气温偏高。(7)满志敏主编: 《上海地区城市、聚落和水网空间结构演变》,第15页。这一时期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降水集中,江南发生水灾成为常态。熙宁三年(1070),郏亶在《上水利书》中已提及汛期壅水导致湖泊扩张端倪,元符年间“积雨滋久,十县山源并溢。太湖当苏湖常秀之间,陂堰浦港悉皆弥漫,四郡之民,惴惴然有为鱼之患。凝望广野,千里一白”(8)〔宋〕 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 《吴郡志》卷一九《水利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282页。。太湖东部五县壅水范围甚至超过当时的太湖,水流积蓄于洼地;又因出水通道淤塞而成内涝之势,濒湖低地相继沦为湖区。但汛期一过水位骤然下降,联片水面复归分散,形成“瀼、荡、淹”(9)〔宋〕 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 《吴郡志》卷一九《水利上》,第265—266页。沼泽湿地地貌,水域积扩依赖季节性涝水。“淀山湖”之名首次见载于郏亶之子郏侨的《水利书》中,“况五县积水中,所谓湖瀼陂淹,若湖则有淀山湖、练湖、阳城湖、巴湖、昆湖、承湖、尚湖、石湖、沙湖”(10)〔宋〕 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 《吴郡志》卷一九《水利上》,第285页。。可以判断湖体扩展应不早于崇宁二年(1103)郏亶身殁之前,否则像淀山湖这样重要的湖泊,郏亶不会缺载。可知,海平面上升、气候暖湿等因素只是加速了积水成湖的实现,若吴淞江并未淤积且尚能发挥强大的排水功能,汛期壅水也难以促成分散湖荡群的联合。

自庆历年间吴江长堤构筑后,出太湖的清水遭到横截,潮水与减弱的清水形成顶托,太湖平原河流排泄遇阻,不断在平原洼地泛滥,水流很容易回灌并集积于洼地。因此,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三江排水格局仅剩吴淞江一路,太湖地区水面扩大使低田受淹成湖,以及吴淞江中游的曲流发育与淤积。(11)满志敏主编: 《上海地区城市、聚落和水网空间结构演变》,第6页。吴淞江流速因此变缓,河床比降越来越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遂引起泥沙沉积。(12)郑肇经: 《太湖水利技术史》,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政和年间,吴淞江出现“积水与潮相为往来”的局面,“泄之涓涓,来之浩浩”(13)〔宋〕 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 《吴郡志》卷一九《水利下》,第286页。反映的正是清水弱、潮水强的水流形势。尤其在海潮大涨的汛期,原来排水入海的江道变成海水内浸的通道。“海潮直至苏州之东一二十里之地,反与江湖民田之水相接,故水不能湍流。”(14)〔宋〕 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 《吴郡志》卷一九《水利上》,第271页。20世纪80年代,吴淞江沿岸部分高地仍可见受海水倒灌形成的盐渍土。(15)昆山县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江苏省昆山县土壤志》(内部资料),1985年,第19页。吴淞江口潮流作用显著,潮汐涨落引起水体在一日之内数次吞吐,泥沙随之在吴淞江河床内来回运移,河道淤高的同时宽度也在不断缩减,泄水能力因之下降。日本学者斯波义信曾谈道,由于吴淞江这种浚泄功能减弱,导致下游三角洲周边沿岸地区微高地自然生成,在海潮作用下阻滞了三角洲中部溢水外流。(16)[日] 斯波义信著,方键、何忠礼译: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页。若遇雨季,诸多河道和湖泊来水循中路吴淞江出海时更易加剧溢水外流,东泄不畅的江水或在中游江道发育出曲流江段,或向东南、东北两翼分流以减轻吴淞江的泄水压力。郏侨言:“盖江水溢入南北沟浦,而不能径趋于海故也。”(17)〔宋〕 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 《吴郡志》卷一九《水利上》,第285页。昆山一带北通长江的河流比降因潮水上涌而相应改变。位于吴淞江东北翼的常熟、昆山本有三十六浦,然至政和年间,除常熟的浒浦、白茆以及福山三浦水势通快不须开浚,昆山十二浦、常熟二十一浦与大海相通,潮起沙入,潮落沙沉,皆淤塞严重。政和六年(1116),户曹赵霖在吴淞江中游东北翼的开浦陷入困境后开始人为调控江道与塘浦之间的水流,“今开浦置闸,潮上则闭,潮退即启,外水无自以入,里水日得以出”(18)〔清〕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苏州备录上》“历代水利”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22页。。作为太湖流域东北翼出水通道的娄江排水功能逐渐弱化,吴淞江向东南淀泖区域分流的形势愈加明显,淀泖低地因素与吴淞江分流以及汛期造成的壅水积蓄,多重因素最终促成淀山湖第一次扩张。

淀山湖扩展形成之后,其东是冈身高地,西边有太湖来水,南部又有嘉湖来水,两方向的来水以及冈身对淀山湖形成夹围之势。据20世纪60年代苏南湖泊调查,淀山湖大小河港有一百一十余条(1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苏南湖泊综合调查报告》上册,第9页。,历史时期的出水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东北方向是塘浦河网水口,水流循东北由吴淞江入海,东南方向是东江旧迹水口,水流循东南由沿海诸港浦入海。

出太湖的东南清水汇聚淀山湖后,水流通过高大圩岸,流势增强,涨溢后北入吴淞江,“论其古迹,周围二百里,此湖之水,自大盈、赵屯二浦以泄吴淞江”(20)〔元〕 任仁发: 《水利集》卷三,明钞本。。春末夏初时上游太湖水位增高,湖水能保持对江潮的优势。这一时期湖流与江潮呈顶托斗水之势,潮水势强,形成的涨、落潮流速和潮量愈大,潮退之时,潮水动力携带的巨大径流量也有利于湖水下泄。湖水以清压潮顺势北排,既冲涤了吴淞江中游的淤积,还能实现对昆山、嘉定一带高田的灌溉。随着吴淞江上中游河口湖荡扩大围垦、中游积水迂缓难泄的形势下,浑潮沿塘浦上溯,淤积蔓延甚快,在南宋时期围垦扩张的形势下塘浦水口逐渐淤塞不通,文人卫泾曾感慨:“淀山一湖,广袤四十里,泽被三郡,沿湖民田百年无水旱之患。盖湖之势高而水清,江之势下而水浊。湖水不壅,则江中海湖浊泥得湖水冲动,不能停积,凡通潮浦溆无壅塞之患,江湖之水相通,乃为农人之利也。”(21)〔宋〕 卫泾: 《卫文节公〈与提举郑霖论水利书〉》,〔明〕 姚文灏编辑,汪家伦校注: 《浙西水利书校注》,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50页。可知东北水口能维持淀山湖水流北排吴淞江,皆因淀山湖的地势高于吴淞江,且淀山湖的清水明显强于吴淞江的浑潮。

截至北宋中后期,华亭一带的海塘还维持着私家散塘与沙堤并存的局面,东南出海口尚未全部堵塞,水流自东南水口下泄至三泖,由沿海港浦泄水。《宋史·河渠志》载:“秀州境内有四湖: 一曰柘湖,二曰淀山湖,三曰当湖,四曰陈湖。东南则柘湖,自金山浦、小官浦入于海。西南则淀山湖,自芦沥浦入于海。”(22)《宋史》卷九七《河渠七》,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413页。至南宋前期,因统一规格海塘的修砌以及塘外淤滩的阻挡,芦沥浦等出海口逐渐淤废,东南下泄的淀泖水流改入当湖,文献所载只言到瀚海塘止却不说穿塘东出,因这一时期海塘已非散塘,阻水更加明显。“西北抵山泾,南自泖桥出,东南至广陈,又东至当湖,又东至瀚海塘而止。”(23)《绍熙云间志》卷中《水》,《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31页。这说明东流港浦出海格局至少存在于北宋崇宁至南宋绍熙年间。之所以生变,应是华亭、盐官沿海一带的海潮冲刷逐渐向海潮漫溢转变,加固海塘被提上日程,进而造成散塘与沙堤之间港浦堙塞。三泖下游出海口因海塘修筑、沙洲发育变化可能性较大,三泖与上游淀山湖之间应是漫流状态,因少水流冲刷尚未发育出深阔的河港。

(二) 淀山湖的范围考证

淀山湖范围的复原基于岸线考证,由于缺乏直接佐证文献,其湖滨沉积新老不一的土壤母质成为显现湖形轮廓建造过程的有力证据。据20世纪80年代青浦、昆山两地土壤调查结果,淀山湖北部、西部、南部湖滨,即昆山境内北兰港逆时针方向至青浦境内的三湾一带土壤母质较老,从湖底存在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代的古遗址来剖析,这大体是战国之后缓慢沉降的岸线。(24)青浦县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青浦土壤》(内部资料),1983年,第17—18页;昆山县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江苏省昆山县土壤志》(内部资料),1985年,第18页。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这一段湖岸线与今岸线大体一致。大部分环湖高爽之地海拔2—2.5米,金泽港至三湾一带东南湖滨更在3.81米以上(25)《青浦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 《青浦水利志》“青浦县高程分布图”,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田面高于汛期水位。因排水条件良好,这一带具备在水乡修筑公路的路基优势。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的沪青平公路即沿湖而筑,也能侧证这一段岸线形成早。

淀山湖东部湖滨,自北兰港顺时针方向至三湾一带成陆较晚,属较新的土壤母质(26)青浦县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青浦土壤》,第18页。,海拔在2米以下,地势低洼,排水条件不好,荡田成片。截至绍兴十八年(1148)朱家角一带尚在水中,文人莫俦所撰《淀山禅寺建塔记碑》道:“华亭之西北,有巨浸曰淀山湖,湖中有小山。予尝与客泛舟其下顾。”(27)潘明权、柴志光编: 《上海佛教碑刻资料(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4页。莫俦泛舟的即是淀山湖东部水域,亦即本文需要考证的淀山湖范围。该湖域的岸线可分为南岸线、北岸线与东岸线三段。

南岸线根据沪青平公路路基选址确定。环淀山湖的土壤沉积与成陆时间差异塑造了不同的水文地形条件,并最终影响了该区域主干路网布局。整体上看,省道锦商公路、金商公路,国道沪青平公路,以及沪渝高速公路皆沿水文地质条件更适宜的淀山湖西岸、南岸而行,成陆较晚的东岸因容易沉降塌陷,至今缺失主干路网。朱家角镇境内的沪青平公路沿淀浦河经张古埭抵淀山湖,公路线与土壤母质沉积分界线大致吻合: 公路沿线及以南区域的土壤母质较老,成陆在宋代以前,故路基强度足够稳定而不易塌陷。综合来看,南岸线应在东起东丁家浜、经张古埭、西至三湾的沪青平公路一线。

北岸线根据“澳”“山门溜”考证。因淀山湖湖流北冲,东北部水域作为“古来吞吐湖水之地”(28)〔明〕 郑若曾: 《江南经略》卷一下《薛淀湖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3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9页。,时人称“澳”,南宋中期以后淤成“东西约五六里,南北约七八里”(29)〔宋〕 罗点: 《乞开淀湖围田状》,〔明〕 张国维编著,蔡一平点校: 《吴中水利全书》卷一三《奏状》,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541页。的山门溜。“溜”意指迅疾的北冲水流,“山门”之名形象概括出淤狭的水域形态,湖水长期北排亦造成淀山湖湖盆由南向北倾斜。(3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编: 《苏南湖泊综合调查报告》下册(内部资料),1961年,第7页。据淳熙年间罗点调查,山门溜以斜路港作为联通大小石浦泄放湖流的河港:

山门溜之中又有斜路港,上达湖口,当斜路之半,又西过为小石浦,上达山门溜,下入大石浦,凡斜路港、大小石浦,分为三道,杀泄湖水,并从上而下通彻吴松江。(31)〔宋〕 罗点: 《乞开淀湖围田状》,〔明〕 张国维编著,蔡一平点校: 《吴中水利全书》卷一三《奏状》,第542页。

随着围垦规模扩大,水域面积曾近五千余亩(32)卫泾言:“可彼时开掘山门溜五千余亩。”参见〔宋〕 卫泾: 《卫文节公〈与提举郑霖论水利书〉》,〔明〕 姚文灏编辑,汪家伦校注: 《浙西水利书校注》,第50页。的山门溜萎缩成河塘,只在名称上仍留有痕迹,丧失泄水用途的斜路港亦被筑塞。《淳祐玉峰志》载:“淀山湖在县东南八十里,自北碛礇塘入千墩浦入于吴松江。”(33)《淳祐玉峰志》卷上《水》,《江苏历代方志全书·苏州府部》第82册,凤凰出版社2016年版,第114页。正德《松江府志》对二者仅有方位记载:“斜路今与昆山碛礇邻。”(34)正德《松江府志》卷二《水上》,《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455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63页。今淀山湖北岸仍有碛礇村,或为北宋湖域遗迹残留,斜路之名演变为“谢麓”,音同字异或是雅化所致。民国时期五万分之一比例地图上能见谢麓在碛礇以东,符合方志记载。据推测,北岸线应在碛礇至谢麓镇一线。距今近千年,精确性虽存疑,大致范围仍可推定。

东岸线根据赵屯浦、大盈浦与淀山湖相通之处考证。淀山屹立湖中,山上有“普光王寺,亦有三姑祠灵甚,湖旁三数十里田者与往来之舟皆祷焉”(35)《绍熙云间志》卷中《水》,《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30页。。南宋嘉定元年(1208),卫泾与友人自道褐浦向南登淀山时尚需乘舟。《游淀山留题》云:“嘉定改元,中秋月夜,卫清叔拉龚立道、朱景渊观潮道褐,夜已半,乘兴泛舟二十里,淀山湖风露浩然,明登山寺,挹晨光景气清绝。”(36)〔宋〕 卫泾: 《后乐集》卷一九《游淀山留题》,《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0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52页。这一时期湖水通过赵屯、大盈二大浦入江,《绍熙云间志》载:“湖之西曰小湖,南接三泖,其东大盈浦,其北赵屯浦,盖湖所以受三泖及西南诸港之水,自二浦以泻于松江也。”(37)《绍熙云间志》卷中《水》,《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34页。对二浦泄放淀山湖水入吴淞江的格局地方志长期有所记载,但南宋志书与后世的有细微书写差别,绍熙志只言二浦泄水于吴淞江,未涉及二浦与淀山湖的位置。正德《松江府志》则对湖浦位置变化有所察觉,谓“赵屯浦在淀山湖北,旧直受湖水泻于松江,其阔至五十丈,通江五大浦之一也”(38)正德《松江府志》卷二《水上》,《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江苏省第455号,第64页。。“旧”应是指淀山湖范围更加宽阔的时期,“直受”则说明赵屯浦曾与淀山湖直接相通。

南宋末期,随着潮沙堆积、豪户势家广占水面,淀山以东水之尾闾淤积严重,赵屯浦、大盈浦的浦口与湖口脱离,田间形成斜沥口、?冄港口、小曹港、大沥口、小沥口等多个泄水口“引湖水下大曹港、大盈浦入青龙、蟠龙等江出海而去”(39)〔元〕 任仁发: 《水利集》卷三。。到元中期,淀山湖岸线已近现代形态,任仁发看到湖流“复自大漕江出大盈、赵屯等浦入吴松江达海去处”(40)任仁发言:“此湖复自大漕江出大盈、赵屯等浦入吴松江达海去处,中有塔寺,昔居湖心,此湖淤淀,其寺已在湖岸之上,今则湖岸又复开拓于六七里之外矣。”今淀山在朱家角镇以西,距湖约三千米,说明任仁发看到淀山以西的岸线已与今岸线比较接近。参见〔元〕 任仁发: 《水利集》卷四。。“复自”一词颇具深意,湖淤造成岸线收缩,二浦直受淀山湖的情形已不复存在,新形成的大漕港作为二浦延伸,支撑着泄放淀山湖水流的旧格局。推测斜沥以东的大漕港与二浦相通之处很有可能便是早期淀山湖与二浦相通之处。至明中期,大曹港附近水网已十分细化,大盈浦与南曹港(即大曹港)相通,赵屯浦“自北曹港分支北流,愈北愈隘,浦口束以石梁,仅通舟楫而已,其接曹港处,又名新河”(41)正德《松江府志》卷二《水上》,《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江苏省第455号,第64页。。赵屯浦与北曹港通过新河相通,新河在《青浦水系图》(42)青浦县水利局编: 《青浦县水利志》(内部资料),1986年,第90—91页。上名为“新塘港”,结合地图资料以及传世文献,新塘港东接赵屯浦处的伍家湾应为浦“直受”湖水之处。

综上所述,东部湖域岸线应西起北兰港,东至谢麓镇,南经伍家湾至东丁家浜,再沿沪青平公路至三湾(图1)。完成对淀山湖的复原后,运用QGIS计算可得图1中东部湖域面积达36.368平方千米,今淀山湖面积约63平方千米,说明北宋时期扩展的湖区面积在100平方千米左右。今湖范围只有湖域最大时的63%,淤塞近四成,这与元人对淀山湖淤塞过半的认知也比较接近。

图1 淀山湖范围复原示意图片说明: 底图源于《江苏省五万分之一地形图》,中华文明之时空基础架构WMTS服务(http://gis.sinica.edu.tw/ccts/wmts);新塘港、斜沥位置参考1986年青浦县水利局编《青浦县水利志》(内部资料)“青浦水系图”;沪青平公路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https://www.webmap.cn/main.do?method=index);DEM高程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空间数据云“SRTMDEM 90M分辨率原始高程数据”(http://www.gscloud.cn/)。

南宋时期淀山湖东北部的淤积是探讨水流东南发展的关键。溢流体系所涉主干河网是吴淞江,吴淞江中下游不断淤高,根源还是在于运河对出太湖水流的调控。河床日渐淤高的吴淞江向东南分流增加了淀山湖的清水,浑浊的江潮沿塘浦上溯,在淀山湖东北水口一带形成清潮相冲的局面,潮沙在湖口外淤积,湖沙在湖口内沉积,结果吴淞江两岸湖荡群包括整个淀泖低地区域河港淤塞,而逐渐浅水化的小水体有利于围垦。(43)谢湜认为,12世纪中叶江南低地开发的焦点发生转移,从塘浦圩田转向坝田和围田;参见谢湜: 《高乡与低乡: 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108页。吴淞江中游东南一带积水低田频频沦为湖泊,湖泊的浅水域又常被围垦成田,湖与田的转变白热化,严重危害东南水利大局。政和六年八月鸿胪卿王仲薿奏曰:“两浙积水之地多是民田,止因兴筑围岸,苟简灭裂,岁时风水冲荡弥漫,遂成陂湖。”(44)〔清〕 徐松辑: 《宋会要辑稿》卷一一一七〇《食货七》“政和六年八月十六日”条,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923页。靖康元年(1126)又有臣僚奏言:“东南地濒江海,旧有陂湖蓄水,以备旱岁。近年以来,尽废为田,涝则水为之增益,旱则无灌溉之利,而湖之为田亦旱矣。民既承佃,无复可脱,租税悉归御前,而漕司暗亏常赋多至数百万斛,而民之失业者众矣,乞尽罢东南废湖为田者,复以为湖。”(45)〔清〕 徐松辑: 《宋会要辑稿》卷一二一八〇《食货七》“靖康元年三月一日”条,第4925页。建炎南渡后,因占水围垦符合皇族官僚群体、地方豪族、寺院等多方势力的利益诉求,淀山湖在“宋南渡以后渐至堙废”(46)〔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四《南直六》“松江府”,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03页。。整体上看,淀山湖的围垦集中在图1中东部湖域区域,并呈向西南扩张趋势,东南湖面因壅水泛滥而扩张。

南宋前期,宗室福王赵汝愚在淀山湖广占水面为田,仅为其管庄的曹氏一族就占有九十三围湖田,面积达数万亩(47)〔明〕 长谷真逸辑: 《农田余话》卷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39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26页。,遑论其余势力的围垦规模。在围垦急剧扩张形势下,排水港浦淤积,湖荡积水难泄,绍兴二十八年(1158),距赵霖“开三浦之后,迄今又四十年,诸浦堙塞,又非昔日之比,遂致湖灢盈溢,浦港淀淤,而积水散漫,民田之中,十年之间,涝岁八九”(48)〔清〕 徐松辑: 《宋会要辑稿》卷一一一八〇《食货七》“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二日”条,第4931—4932页。。淀山湖北部号称“潴泄九乡之水”的出水口被官府口中的顽民“围裹成田,计二万余亩,以此北乡之田遇水无虞通泄,遇旱亦无由取水灌溉”(49)〔清〕 徐松辑: 《宋会要辑稿》卷一一一九〇《食货六一》“淳熙十一年十一月三日”条,第5938页。。潮沙更易淤淀于出水口区域,湖流北排受阻,水流已有向东南发展的趋势。民间圩户可能看得更为透彻。淳熙年间,官至提举浙西常平使的罗点在淀山湖北部考察之时,曾听老农言:“围岸初筑时,湖水平白涨起丈余,尽壅入西南华亭县界。”(50)〔宋〕 罗点: 《乞开淀湖围田状》,〔明〕 张国维编著,蔡一平点校: 《吴中水利全书》卷一三《奏状》,第541—542页。其壅水北排吴淞江受阻,水流只能向东南下泄华亭县一带。

淳熙十三年(1186),朝廷特令罗点会同吴县主簿刘允济、昆山县尉疏浚筑圩达五千余亩的山门溜,其主要目的是“还淀山湖,以泄吴松江,二水禁民侵筑,毋使逼塞大流,民田赖之”(51)《宋史》卷四四〇《刘颖》,第12229页。。然因权势大族掣肘与州县官府处置失措,至绍熙初,淤积成旧,疏浚成果仅维持数年。这种情势下,局部水利修葺也相当困难,立足于太湖以东全局的治水营田更是无从谈起。(52)吴滔: 《“插花地”的命运: 以章练塘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10年第3期。

山门溜复淤后,只能在曾为水之尾闾的围田区域临时新开数条河港以泄水。“淀山湖中有山,南宋时在水中心,东有出水港曰斜历口,曰?冄港口,曰小曹港口,曰大历口,曰小历口,各阔十余丈,深五七尺,通潮水往来。”(53)万历《青浦县志》卷六《水利下》,明万历刊本,第4a页。这类田间河港阔度仅十余丈,泄水能力较之前深阔塘浦大为弱化。隆兴以后水利形势继续恶化,迭出的地方豪宗势力买通官府,获取升科凭证,大肆侵占江、河、湖、荡等水域,围田广布。“以臣耳目所接,三十年间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54)〔宋〕 卫泾: 《上东南水利状》,〔明〕 张国维编著,蔡一平点校: 《吴中水利全书》卷一三《奏状》,第545页。这一时期淀山湖湖面缩小过程即河道淤狭过程,大小曹港、斜沥口相继淤狭,湖流无由发泄,亦致沿湖圩田“无所灌溉,水无所通泄,旁湖被江民田无虑,数千顷反为不耕之地”(55)〔宋〕 卫泾: 《卫文节公〈与提举郑霖论水利书〉》,〔明〕 姚文灏编辑,汪家伦校注: 《浙西水利书校注》,第50页。。东北流势渐颓,旱时近湖区域民田虽不虑灌溉,远湖区域不得灌溉者却达数千顷之多。至开禧二年(1206),北部吴淞江持续淤高,分流淀山湖的水量大增。兼因出水口淤积浅化与湖盆较浅(56)据20世纪80年代调查,淀山湖平均水深2.5米,最大深度4.36米,仍是一个浅水湖泊;参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湖泊室编著: 《江苏湖泊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88页。,积而难蓄的湖流形成壅水,泛滥于新围垦民田之间,壅水一时间竟成为官方视野里的东南水利之害。

宋时淀山湖东北水域湖面变田基本是以大围方式实现,沿湖北部高筑的围岸大坝相当于湖岸,阻挡湖水北流的同时对水位有明显抬升,因此湖区停留水量估计不会减少。“东取大石浦,西取道褐浦,并缘淀山湖北筑成大岸,延跨数里,遏截湖水,不使北流。”(57)〔宋〕 罗点: 《乞开淀湖围田状》,〔明〕 张国维编著,蔡一平点校: 《吴中水利全书》卷一三《奏状》,第542页。环淀山湖筑堤造塍更有利于束水(58)围垦水域已扩张至淀山湖以西白蚬江水域。“淀湖周回几二百里,茫然一壑,不知孰为马腾湖,孰为谷湖也,此湖古来钟水之地,近者如白蚬湖,皆成围田,湖之四旁亦有筑堤为田者,岁有水潦则潴水者,益狭矣。”参见《绍熙云间志》卷中《水》,《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34页。,但沿湖围田相对脆弱,汛期时常有破堤事件发生。面对持续增加的进水量,湖岸不可能无限堆高,水流遂向东南湖面集中导致东南湖岸侵蚀加剧,使得全湖含沙量变化总趋势南部大于北部。(59)据20世纪80年代调查,南部含沙量平均为0.04千克/立方米,北部平均不到0.02千克/立方米;参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湖泊室编著: 《江苏湖泊志》,第189页。在壅水东南泛滥下,因淀山湖湖盆南浅北深,蓄水能力有限,东南沿湖水口被逐渐刷深冲阔,此即卫泾所言:“水源既壅,而江流填淤,则疏泄甚艰,水即易溢。”(60)〔宋〕 卫泾: 《上东南水利状》,〔明〕 张国维编著,蔡一平点校: 《吴中水利全书》卷一三《奏状》,第545页。同时,壅水之下出水港口的疏浚变得甚为艰难,部分湖流逐渐向东南水面转移。

淀山湖壅水向东南泛滥时,湖面、河道、围田环境与早期有变,东北部湖面不断缩小且围田相对脆弱,东南沿湖逐渐形成深河阔港。据《绍熙云间志》载:“按县图: 又以近山泾泖益圆,曰圆泖;近泖桥泖益阔,曰大泖;自泖而上,萦绕百余里,曰长泖。”(61)《绍熙云间志》卷中《水》,《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31页。山泾即是众多河港之一,淀山湖水流由此更为稳定地进入三泖区域,促成淀泖水流一体化。

淀山湖的东南扩张具体为淀泖区域壅水的泛溢,即上游进水量增加与淀泖出水口堵塞,造成水流“聚而不散”,是吴淞江淤积分流与东南海塘修筑引起的水文系统变化。南宋以降,太湖出水继续沿着两个方向下泄: 出吴江长桥的水流进入吴淞江,出运河长堤的东南水流经湖荡群后由急水港下泄淀山湖。两方向的清水都对吴淞江起冲激潮淤的作用,后人谓:“吴淞江承太湖之流而泄之海,湖水尝驶与海潮势敌,故江流常通,水势稍微,即浑潮深入,积土淤江。故昔之治水者,必先治吴淞江。”(62)〔清〕 顾炎武撰,黄坤、顾宏义点校: 《天下郡国利病书·苏州备录下》,《顾炎武全集》第12册,第535页。太湖东部这种清潮环境使江南治水者们逐渐形成“治水利必先治吴淞江”的认知。太湖清水对浑潮的强势一直持续到南宋时期,元人任仁发道:“亡宋年间虽有海潮带沙入江,为有上源太湖之水流注湍急,随时冲散,不致停积。”(63)〔元〕 任仁发: 《水利集》卷八。但受海岸线东扩、浑潮漫灌、运堤截水以及上游太湖水量减少等诸多因素影响,元代吴淞江中下游持续淤高,逐渐发育的东北浏河与东南黄浦两翼泄水格局类似太湖三江,虽有助于排泄东部积水,但会消减吴淞江的常年流量。(64)历史上导致吴淞江重大清流减弱事件共三次: 第一次是吴江长堤、吴江长桥修筑对太湖清流的阻塞,第二次是淀山湖一带的开发,第三次是水归黄浦江。参见王建革: 《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5页。吴淞江水流挟沙力因之减弱,河道潮沙淤积,河床被堆高后受抬升的江水反高于外。

因淀山湖地势极低,时人谓“浙西之地低于天下,而苏州又低于浙西,淀山湖尤低于苏州,此低之最低者也”(65)〔元〕 任仁发: 《水利集》卷二。。吴淞江所分水流亦多聚于淀山湖,汛期时壅水常决破沿湖脆弱的圩田,“去夏一水,淀山湖、太湖四畔良田至今不可耕种。今年可耕者,皆是以人力与天时争胜负,农家日夜踏车,车水出田,子女生趼,田外河水高于田内数尺”(66)〔元〕 潘应武: 《言决放湖水》,〔明〕 张国维编著,蔡一平点校: 《吴中水利全书》卷二二《议》,第1028页。。壅水难排成为官方的治理难题。早期吴淞江尚未淤高,淀泖区域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水流亦自南向北。“华亭地势,东南益高,西北益卑,大抵自三泖、五浦下注松江以入海。”(67)《绍熙云间志》卷中《水》,《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35页。淀泖积水主要由大盈浦、赵屯浦以及顾会浦等向北汇注吴淞江,后期诸浦与北部淤高的吴淞江之间存在不利的河势关系,清不敌潮,潮沙易自浦口灌入,康定元年(1040)顾会浦已“岁浦无流”(68)〔宋〕 章岘: 《重开顾会浦记》,《绍熙云间志》卷下《记》,《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55页。。官方多次组织疏浚工程以期实现水路交通与泄水排涝,“自庆历辛巳(1041)、绍兴乙丑(1145)、乾道乙酉(1165),一再开通,未几,辄淤滞”(69)《绍熙云间志》卷中《水》,《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33页。。12世纪末以后,顾会浦由北宋前期阔30余丈的通江大浦变成仅剩排水功能的小沟。(70)张修桂: 《青龙江演变的历史过程》,《历史地理》第22辑,第335—342页。吴松江中游因潮沙淤积形成多个河沙汇,青龙江(吴淞江中游一个弯曲河段)基本淤废,这一区域沿江塘浦失去了疏浚的意义,却也造成淀山湖东北方向泄水的困境。

据统计,至元二十四年(1287)、二十七年(1290)、二十九年(1292),淀山湖频发水灾,朝廷财粮亏失,百姓流离失所,严重影响区域内经济社会稳定。沿湖饱受水患的百姓因此十分支持官方决放湖水,“今日蒙政相公敷奏决放湖水入海,百姓父老闻风鼓舞,已有更生之望”(71)正德《姑苏志》卷一二《水利下》,《江苏历代方志全书·苏州府部》第7册,第97页。。但自南宋以降淀山湖东向的大小曹港、斜沥等出水口为权势占据成田,潮沙堆叠有数十里之广、三五尺之厚,淤积已不可逆,大盈浦、赵屯浦等浦距湖较远,又淤狭不通,寻求新的决放水路成为官方的治水重点。经潘应武实地考察,受潮水影响更小的道合浦(即道褐浦)、石浦、千墩浦、小历口等泄水口进入官方视野。(72)〔元〕 潘应武: 《言决放湖水》,〔明〕 张国维编著,蔡一平点校: 《吴中水利全书》卷二二《议》,第1028页。失去北排通道的淀泖积水开始寻求东排,任仁发道:“未免顺其地形却往东南诸河港支流,注入新泾、上海二浦,从河沙汇之东,达江入海。”(73)元人朱文祥也有类似观点:“莫如循袭古迹,将东西横泖展开深阔,如古有大盈浦深广之势,使湖水径泄快便。”参见〔元〕 任仁发: 《水利集》卷八。至顺年间,湖水由大曹港、横泖、柘泽塘、蒲汇塘(74)蒲汇塘即今淀浦河,在20世纪经三次疏浚拓宽,今已成为西起淀山湖,东至黄浦江,能通航150吨级船只的淀浦河;参见沈龙泉、朱同福主编: 《赵巷镇志》,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新泾进入上海浦。(75)〔元〕 麻合马特: 《集议拯治吴淞江堙塞》,〔明〕 张国维编著,蔡一平点校: 《吴中水利全书》卷一五《公移》,第662页。这一水路正合今日淀浦河的走向,元代中后期一路淀泖水流自此下泄上海浦。淀泖水流通过大盈、赵屯、顾会诸浦北排受阻,淀山湖仍可通过昆山境内的道合浦、石浦、千墩浦等塘浦决放湖水入吴淞江,地方官府治理亦长期维系于此,直至元大德三年(1299)州县官为平水匪之患维护地方治安在上游吴江运河“傍太湖长桩下埧等七十余处出水口子,或钉木植为栅,或以石筑狭为河身为桥”(76)〔元〕 任仁发: 《水利集》卷四。。石塘运堤一众桥窦水洞被束窄,尽管太湖泄水量并未减少,但“自来此水甚险”的东南水流流速遂“不流不活不疾不驶,不能随即涤去淤塞”(77)〔元〕 任仁发: 《水利集》卷三。。上游运堤造成水速变缓,导致水流挟沙力由强变弱,曾任江浙都水庸田使的左答纳失里就直接将淀山湖淤塞归咎于此,言:“盖为闭塞吴江平望沿太湖河道口子,无太湖急流下淀山湖,而淀山湖东向与潮相接,先为东南积淤,潮泥渐为富豪围占,变其湖为田地。由是二浦与湖相去渐远,而注泄亦迟,不能冲涤浑潮,此即淤塞之因也。”(78)〔明〕 王圻: 《续文献通考》卷一〇《田赋考》,现代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页。浑潮中来沙量大于清水的挟沙力,泥沙迅速沉积在淀山湖北部濒湖浦口区域,富豪乘机在这一区域积淤成田,淀山湖围垦又进入一个扩张期。

据《吴执中言顺导水势略》载:“致使二百余里湖面大半为田,大盈等浦接泄江海,最为快便,去处皆已堙为平陆。”(79)前文已计算出淀山湖面积最大时在100平方千米左右,面积萎缩近40%,古人大半为田的判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参见〔元〕 吴执中: 《吴执中言顺导水势略》,〔明〕 张国维编著,蔡一平点校: 《吴中水利全书》卷一五《公移》,第665页。对比宋元两阶段的围垦,南宋前期主要是南渡后人地矛盾驱使,元中期则受清弱潮强的水环境影响更深。围垦导致湖面萎缩,若以淀山为参照,任仁发称“今则湖岸又复开拓于六七里之外矣”(80)〔元〕 任仁发: 《水利集》卷四。。今淀山在朱家角镇以西,距湖约三千米,说明任仁发看到的岸线已与今岸线较接近,可见今湖范围在元中期已大体定型。这一次淤积与围垦的扩大造成沿湖出水口严重堵塞,大德三年六月,据任仁发考察:“吴松江边沙涨去处,西自道合浦,东至河沙汇,东西长六十余里,两岸俱各积涨沙涂,将与岸平,其中虽有江洪水流,止阔三二十步,水深不过三二尺。”(81)〔元〕 任仁发: 《水利集》卷八。水流北排受到大圩岸的明显阻挡,更严重的是,长期为官方决放湖水所依赖的道合浦、石浦、千墩浦等塘浦淤塞如平地,当地耆老道:“十年前潮水往来,近年湮塞浅狭不通。”(82)〔元〕 任仁发: 《水利集》卷三。潮水不能入湖也就意味着清水不能上江,北部塘浦出水格局趋于崩溃。此后至治、泰定年间,官方虽屡浚吴淞江与淀山湖,然工程规模不大。淀山湖淤塞益甚,水口难复,壅水泛滥的范围日益扩大。“初,淀山在平陆,去湖犹五六里,今且十余里。而淀湖之浸初犹数十里,今亦不过一二十里。”(83)〔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四《南直六》“松江府”,第1205页。吴淞江淤高,使太湖泄水逐渐形成东南、东北两翼格局,吴淞江分流,促成淀山湖清水量增加。元中期吴江运堤束窄造成水流迟缓,湖水不敌浑潮,最终造成淀山湖北部塘浦水口淤塞。

图2 元代中后期淀泖水网示意资料来源: 底图源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编制《太湖流域图》(上海中华印刷厂1984年印刷);府县治所、海岸线参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元明时期》“江浙行省北部”(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北流吴淞江受阻,淀泖水流仍可沿南宋时期的路径下泄,这部分积水自闸港、新场东流,由沿海沙堤间的港浦出海(图2)。“自圌山、福山而下有二百八十里余沙冈身以限沧溟,冈身之间有港浦一百五十余处。”(84)〔明〕 王圻: 《续文献通考》卷一〇《田赋考》,第128—129页。淀泖水流一时难成积聚之势。然至泰定年间,海岸坍涨不定,华亭、盐官经常发生海溢、陷地与沙涨,朝廷大修石塘于险工段,散塘连片造成塘间港浦沟港迅速淤积。《元史·河渠志》载:“杭州路言: ‘与都水庸田司议,欲于北地筑塘四十余里,而工费浩大,莫若先修咸塘增其高阔,填塞沟港,且浚深近北备塘濠堑,用桩密钉,庶可护御。’”(85)《元史》卷六五《河渠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639页。仅在泰定四年(1327),都水少监张仲仁就在沿海筑石塘三十余里。(86)乾隆《海宁州志》卷五《海塘》,清乾隆修道光本,第11a页。港浦被连续的海塘填塞,淀泖下游出水口大部被堵,自闸港、新场东排入海的淀泖正流亦不复如前。黄浦在这一时期尚未深阔,入海通道不畅,上游地势极低的淀山湖区域成了苏、湖、秀三州来水总汇之地,湖面因之扩大。(87)元代东南海塘修筑造成淀山湖扩张的观点主要见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湖泊室编著: 《江苏湖泊志》,第6页。淀山湖壅水的整体水势向东南发展,逐渐形成密布交织的湖荡水网。

淀山湖壅水通过烂路港直接分流三泖一带,三泖与淀山湖之间“古称泽国,干河支港,不下千百”(88)《明神宗实录》卷九六“万历八年二月辛卯”条,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1933页。,出湖水流通过白溪港下泄进入青浦的元荡、金泽塘,这两塘荡又与嘉善的火柴荡、大葑漾、东清漾、南陈荡、西陈荡、东陈荡、张家路港、泽塘港相通,嘉湖之水与淀山湖出水汇集于元荡、合瓢湖、金银荡,“诸水东入连湖荡”(89)〔明〕 张内蕴、周大韶: 《三吴水考》卷四《青浦县水道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335册,第196页。。再由王田港、泖田港、金田港、章练塘、曹坟港进入三泖。(90)〔明〕 张内蕴、周大韶: 《三吴水考》卷四《青浦县水道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335册,第196页。这部分湖荡具有较大蓄水面积,陆续沟通淀山湖与三泖之间的水系。

因沿泖区域地形高差相差较大,一遇雨季汛期,高水位持续不退,极易造成内涝。明人创作《型世言》小说时采信的水文资料值得关注,其中对水流呈聚而不散状态的淀泖扩张有记述:

嘉湖苏松四府,其地极低,为众水所聚,幸有太湖绵延五百里,杭州宣歙各处溪涧都归其中,以次散注在淀山湖,又分入三泖入海,今为港浦壅闭,聚而不散,水不入海,所以溃决,所至受害。(91)〔明〕 陆人龙撰,申孟校点: 《型世言》第三九回《蚌珠巧乞护身符·妖蛟竟死诛邪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束而不泄的淀泖水流在积蓄中甚至能回仰倒灌太湖并造成太湖水位抬升,进而导致太湖出水不畅。“今则淀山之围田愈广,太湖之流势愈迟,每五六月之间水涌之时,吴江石塘东之水每低于塘西之水数寸,可以为验。”(92)〔元〕 吴执中: 《吴执中言顺导水势略》,〔明〕 张国维编著,蔡一平点校: 《吴中水利全书》卷一五《公移》,第665页。种种记述说明,沿湖塘浦与沿海港浦两大区域的水口淤塞后,整个淀泖区域连成一片,范围甚广。今三泖区域内存在大面积泖荡田亦能佐证淀泖水流的大范围扩张。

宋元时期,三泖区域流水作用盛行,既受太湖上游泄水的冲积,又受潮水倒灌的回流沉积。水动力条件和水体中泥沙组成不一会造成地形自然分异,区域内以湖河交互沉积母质和潮汐回流沉积母质为主,这两类土壤母质又会塑造低洼泖田与低洼荡田这类农田地貌。(93)一类为海拔2.2—3.2米或2.2—2.6米的低洼泖田,以潮汐回流沉积母质为主;另一类为腹部洼地与碟缘高田过渡地带的低洼荡田,海拔2.8—3.5米,内部呈微波起伏,构成众多碟形小洼地,以河湖交互沉积母质为主。参见青浦县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青浦土壤》,第21页;《青浦县水利志》编纂领导小组: 《青浦县水利志》(内部资料),1986年,第19页。20世纪70年代,上海市松江县新五公社在改造万亩低洼泖荡田地时,调查出青浦、松江以及金山的沈巷、古松、天马、兴塔、新五等乡镇受潮汐回流沉积物覆盖,分布大批泖荡田。(94)所谓“圆泖”,在今青浦区沈巷公社向南一带,那时的“大泖”在今松江区古松、天马公社一带,那时的“长泖”在今金山区兴塔公社向北一带,也包括松江区新五公社的万亩泖荡田。参见上海市松江县《泖荡田上绘新图》编写组编: 《泖荡田上绘新图——新五公社改造万亩低洼地的斗争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页。土壤母质的沉积与变化显现了地形轮廓与农田地貌的建造过程,足能侧证这些泖荡田区域即淀山湖东南扩张时壅水的泛滥区域。

宋元时期淀山湖的两次扩张关系到太湖东部水文格局与蓄泄格局的演变。太湖三江之一的东江淤塞后,东南方向水流积聚不泄,造成淀泖湖泊群出现,北宋中期以降海平面上升、吴淞江淤积,出现东南分流及汛期集中性降水,水流回灌集积淀泖低地,分散的湖泊群由此扩展成湖,这是淀山湖第一次扩张。这一时期出淀山湖的水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沿着东北塘浦排入吴淞江,一是自东南港浦出海。南宋时期,吴淞江持续淤狭渐高,太湖泄水格局向东南、东北两翼发展,淀山湖进水量因之大增。但清水与浑潮相冲的水环境利于围垦,淀山湖复又萎缩。沿湖圩岸脆弱,东南沿湖逐渐形成深阔河道以泄水。好在东北水口淤积与沿湖围岸高筑的形势下壅水并未大规模泛滥,这可能与湖体短暂加深有关。

元代淀山湖的东南扩张是吴淞江淤积与东南海塘构筑引起的水文系统变化,东北塘浦淤塞与东南海塘构建阻断了淀泖出水口,内部积蓄的大量水流形成停滞性汇水区。后期快速流泄孔道黄浦江还未形成,水流积蓄不泄,又造成淀山湖的第二次扩张。这一时期的官方治理集中于决放淀山湖壅水与开浚东南沿海港浦。在淀山湖东南扩张时期,出湖水流呈两个方向,中线冲刷上海浦与东南冲刷黄浦江上游河道,这为明初黄浦江取代吴淞江成为太湖流域泄水主干道奠定了基础,黄浦江快速泄水通道形成导致淀泖积水与扩张形势消失,现代淀山湖范围大体确定。根据淀山湖扩张的形成机制,不难发现东南扩张维持的两个时间节点,起点是泰定四年(1327)东南海塘修筑造成淀泖水流束而不泄,终点是明代永乐二年(1404)夏原吉凿范家浜,这使黄浦江取代吴淞江成为淀泖水系的入海主孔道。综上,淀山湖第一次扩张是突然性壅水与吴淞江向东南方向分流造成的湖荡群扩展,第二次扩张由于淤积引起壅水东南泛溢,实质是反映了宋代以降吴淞江水系向黄浦江水系的变化趋势。

猜你喜欢 淀山湖东南太湖 太湖思变2017玩具世界(2017年4期)2017-07-21太湖揽春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太湖中亚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芦苇在淀山湖是站不稳的〔外一首〕中国诗歌(2016年6期)2016-11-25《东南早报》伴我成长快乐语文(2016年29期)2016-02-28淀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20期)2015-10-21太湖一角金融经济(2015年16期)2015-08-21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火花(2015年8期)2015-02-27昆山市淀山湖镇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分析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11期)2014-04-21淀山湖夏秋季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特征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6期)2014-02-27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