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莉莉,陈景成,杨声澉,宾丽慧,古彪,陈思名,覃天鑫
(1 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玉林分院,广西玉林 537000;
2 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玉林 537000)
窄缘施夜蛾是马铃薯的新发害虫,主要为害块茎导致产品品质严重下降。为有效控制该虫为害,通过多年研究,基本摸清了其发生规律、为害成因,结合高产栽培制定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节本防治技术体系。
窄缘施夜蛾(Schrankiacostaestrigalis)为夜蛾科施夜蛾属害虫,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及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日本有为害蚕豆的报道(Yoshimatsu,1995),是中国大陆新纪录种,也是近年来发现的马铃薯新害虫。2015 年3 月在我国广西玉林首次发现窄缘施夜蛾为害马铃薯(陈景成 等,2019a),2019 年6 月上旬发现其为害甘薯(陈景成 等,2019b)。从2017 年开始,窄缘施夜蛾每年在玉林地区马铃薯上发生为害,部分种植基地发生严重,块茎虫害率一般为20%~30%,为害较重的可达到50%~80%(陈景成 等,2019a,2021),导致薯块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商品率大幅下降,造成部分种植大户损失惨重。经在广西钦州、桂林、贵港、梧州、来宾及广东惠州、江门、阳江等马铃薯种植区调查,亦发现该虫发生为害,局部田块的虫害率达60%以上;
南方其他马铃薯种植区是否有该害虫发生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为降低窄缘施夜蛾为害率,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和品质,笔者基于前期田间调研及对该害虫的多年研究,总结了窄缘施夜蛾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制定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对该害虫的规范化、标准化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窄缘施夜蛾主要在茂密的植株下部或土壤空隙中活动。成虫在地面上的活动能力不强,可在空中短距离飞行;
卵多散产于土块中,单粒或数粒成排或成堆;
幼虫取食马铃薯匍匐茎和块茎,以为害块茎为主,被啃食的块茎上形成多个洞孔,严重的呈蜂窝状,但该虫不会深入到块茎的内部钻食,因此形成的洞孔较浅,一般深5~10 mm,受害块茎很少腐烂;
老熟幼虫在胶合泥土中结茧化蛹,悬挂于地膜背面,或附着在土壤空隙、块茎、植株基部(图1)。受害田块对马铃薯产量一般影响不大,但严重影响块茎品质,商品率大大下降。
图1 窄缘施夜蛾不同虫态与田间为害症状
华南地区冬种马铃薯一般在10 月中旬至11 月中旬播种,翌年2 月中旬至3 月下旬采收。马铃薯生长期,窄缘施夜蛾通常发生3 代,可世代重叠。在马铃薯出苗后20~30 d(天)便可发现茎基部(土壤中茎与根部交界的部分)受害;
马铃薯匍匐茎形成后也相继被为害。块茎受害一般在膨大期发生,受害初期一般为12 月下旬至翌年1 月上旬,1 月下旬以后逐渐进入为害盛期,2 月下旬后发生最为严重,通常马铃薯采收越迟受害越重。
调查结果表明,窄缘施夜蛾的虫源来自马铃薯种植田周边潮湿地块上生长的鸭跖草等草丛。该虫平时在潮湿草丛中栖息,可全年活动,周年繁殖;
在马铃薯种植后不久,成虫相继从杂草中迁移到马铃薯田中产卵繁殖,马铃薯采收后又转移到草丛中,不随马铃薯块茎的迁移远距离传播。
窄缘施夜蛾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环境,黑色地膜覆盖的马铃薯田块虫害偏重,是因为地膜覆盖形成的高湿、黑暗环境适合其生长繁殖;
特别是整地质量较差、土壤粉碎程度差、土块之间空隙大的田块发生严重,另外粘性较强的土壤不易被粉碎,加之保水保肥能力强,田间湿度大,因此特别适合该害虫为害。采用稻草覆盖、露地栽培等方式种植的马铃薯田块发生较轻;
遇暖冬或春季回暖偏早、雨水偏多时,窄缘施夜蛾则发生偏早、为害偏重。
由于窄缘施夜蛾幼虫在地下为害,加上地膜覆盖阻隔,药液难以渗透到植株下部,使得喷施化学农药的效果差;
马铃薯块茎受害常在种植50~60 d(天)后发生,而播种时采取毒土法的药效仅为30 d(天)左右,因此毒土法防治作用有限。笔者近3 年的多次试验结果表明,各种农药(包括毒土法、喷淋法)防治效果均不明显。如2022 年10 月至2023 年3 月在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上坡村地膜覆盖种植的马铃薯田块,选用0.5%噻虫胺、0.4%氯虫苯甲酰胺、2%联苯 · 噻虫胺、3%噻虫嗪、10%二嗪磷、5%辛硫磷等颗粒剂,在播种时采用毒土法撒施,最终防治效果基本在10%~30%之间;
在成虫盛发期选用25%噻虫嗪悬浮剂、5%阿维菌素微乳剂、40%辛硫磷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连续喷淋2 次〔每次间隔14 d(天)〕,但最后基本无防治效果。根据窄缘施夜蛾发生为害特点,从2018 年起笔者连续多年在玉林、贵港、北海、钦州等地区冬种马铃薯种植基地开展沙壤土或壤土种植、精细整地和覆膜压土严密栽培、稻草覆盖栽培、节水湿润灌溉等农业防治为主的试验示范,示范面积累计3 000 hm2以上,均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陈景成 等,2022;
王甄 等,2022)。通过上述各种农业防治措施,可破坏窄缘施夜蛾地下适生环境,最大限度防止地下空隙形成或降低土壤空隙程度,或降低田间湿度,达到不用农药或少用农药就能有效控制窄缘施夜蛾为害的目的,且增产、节本效果明显。
根据窄缘施夜蛾发生规律和防治试验示范结果,并结合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制订了一套系统性、推广性强的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的防控技术措施。防控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和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将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防控技术适用于窄缘施夜蛾发生地区,特别是华南地区。
3.1 农业防治
3.1.1 地块选择 选择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不宜选择排水能力差的低洼地、涝湿地、杂草丛生等适宜窄缘施夜蛾周年繁殖的地块。尽量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透气性好的沙壤土、轻沙壤土、轻壤土或壤土,避免在难以精耕细作的黏质土田块种植。水源丰富的地方,最好选择缓坡岗地(旱地)等窄缘施夜蛾较少发生为害的地块。不宜连作,亦不宜与番茄、茄子、辣椒、甘薯等茄科和块根类作物轮作。
3.1.2 品种选择 种植脱毒种薯,种薯质量应符合GB 18133—2012《马铃薯种薯》的规定,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目前,抗窄缘施夜蛾的马铃薯品种还较少,多年试验表明南方冬种区主栽品种费乌瑞它、青薯9 号、合作88、桂农薯1 号、希森6 号、珍妮、大西洋等均不抗窄缘施夜蛾,引进的荷兰806、黑金刚、玫瑰红、红美、华薯4 号、沃土5 号、v7 等品种虫害率也较高。
3.1.3 整地和起畦(垄) 播种前精细整地,旋耕平整,细碎土块。如果是黏质土壤,应在采收上茬作物后翻耕晾晒7 d(天)以上;
对排水不便的种植基地,在其周边疏通沟渠,清除淤泥,降低水位,晒土3~5 d(天),减少土壤粘性,然后精细整地,用旋耕机翻耙2~3 次,做到深耕细耙,耙碎耙平,达到“细、匀、松”的要求,确保起畦(垄)后土壤空隙较小。施基肥后起畦(垄),做到沟底平直、畦(垄)面平整、土块细碎。通过精耕细作可以减少地下空隙的形成,破坏窄缘施夜蛾地下适生环境,减少其为害。
3.1.4 合理施肥 宜选用硫酸钾型马铃薯专用复合肥和有机肥。采用覆盖方式种植时,整地后一次性均匀施入全生育期的肥料,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 以上、硫酸钾型马铃薯专用复合肥(N-P-K为15-15-15)100~150 kg、 硫酸钾20~25 kg、尿素10 kg 左右,然后起畦(垄)。也可以先全层施用有机肥后再起畦(垄),待马铃薯种植后在垄中间开沟条施化肥,注意化肥不要直接接触种薯。采用露地种植时,一般施基肥量占总施肥量的50%~70%,追肥量占总施肥量30%~50%。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空隙,不仅能减轻窄缘施夜蛾为害,而且有利于马铃薯生长。
3.1.5 适时早播 华南冬作马铃薯地区宜在10 月中旬至11 月中旬播种,采用“品”字形,早熟品种每667 m2种植约5 000 株,晚熟品种每667 m2种植约4 000 株;
播种深度8 cm 以上,同一基地尽量在15 d(天)内完成播种,以减少早收获田块的虫源迁移到迟收获的田块,从而缩短发生为害时间。
3.1.6 种植及覆盖方式 采用垄作或平作种植。因地制宜选用滴灌(地膜 + 滴灌)、稻草覆盖或黑色地膜覆盖等种植方式。优先采用滴灌或稻草覆盖种植。如田块为黏质土壤,更宜采用滴灌或稻草覆盖的种植方式。采用稻草覆盖,摆种后均匀覆盖稻草,稻草厚度5~7 cm,用培土机或者人工在稻草上均匀覆盖3 cm 厚的细碎泥土。采用地膜覆盖,尽量选择沙壤土或壤土等土质疏松或水源丰富、灌溉方便的旱地种植。采用地膜覆盖,应选择质量好的黑色地膜,幅宽大于垄面或畦面20~30 cm,铺膜时将膜拉紧、铺平、盖严,使薄膜紧贴土壤表面(畦面及边缘),然后用培土机培土或人工回土,在地膜上均匀覆盖厚度5~7 cm 细碎泥土,地膜边缘用细泥土压实(陈景成 等,2021);
如果种植时因赶季节时间紧,造成整地质量不符合要求,则盖膜压土的质量一定要过关,即盖上的泥土要细碎均匀,确保在地膜上压土严密,尽量避免形成空隙;
如在出苗后发现地膜上压土不均匀,可在齐苗后再均匀培上细土,将畦(垄)面薄膜全部盖住。
3.1.7 合理水分管理 种植后灌跑马水促进种薯发芽,同时通过水分渗透使泥土沉降,进一步减少土壤的空隙程度;
灌水深度5 cm 左右,防止浸泡种薯,保持土壤湿润;
出苗后漫灌润土,全程控制好田间湿度,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采用滴灌方式时,前期和中期宜滴透,后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采收前20 d(天)减少浇水。整个生长期防止田间积水或过度潮湿,大雨后及时排干田水,总体上掌握“前期水分充足,中期水分较足,后期适当湿润”的原则;
采收前15~20 d(天)一般不浇水,保持土壤半湿润状态即可。
3.1.8 采收 马铃薯成熟后及早采收,缩短采收时间,应在春季回暖降雨期之前采收完毕。华南地区宜在2 月中下旬采收。
3.2 物理防治 田间每1.0~1.5 hm2安装1 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窄缘施夜蛾成虫,杀虫灯灯管高度距地面1.8 m 左右。另外,基地旁边的沟渠、潮湿丢荒地也应安装并适当增加杀虫灯数量。
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严格按照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执行。
3.3.1 化学除草 ① 清除种植基地周边的杂草。在马铃薯种植前15 d(天)左右,每667 m2可用灭生性除草剂20%草胺磷乳油200~300 mL,或36%草铵 · 草甘膦可溶液剂300~400 mL,或32%滴酸 · 草甘膦可溶液剂300~400 mL 兑水30~40 kg 喷雾,清除田埂特别是附近沟边、潮湿丢荒地上的杂草,减少栖息在草丛中的窄缘施夜蛾虫源。② 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窄缘施夜蛾适生环境。播种后在杂草出土前每667 m2用90%乙草胺乳油90 mL 兑水45 kg 及时均匀喷施地表,或待马铃薯出苗后、杂草3~5 叶期时每667 m2用23.2%砜嘧磺隆 · 嗪草酮 · 精喹禾灵可分散油悬浮剂70~80 g 兑水30~40 kg 均匀喷施杂草茎叶。
3.3.2 化学除虫 ① 毒土法。如果田块为黏质土壤,且整地质量较差或播种时土壤湿度较大,可在播种前结合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每667 m2用5%辛硫磷颗粒剂3~4 kg,或10%二嗪磷颗粒剂1.0~1.5 kg 拌肥或拌土向播种沟内均匀撒施,然后盖土。② 喷淋法。露地种植或稻草覆盖或地膜上不盖土且整地质量较差、土块较大的黏质土壤田块,在马铃薯块茎膨大初期开始喷药,可用40%辛硫磷乳油800 倍液,或10%甲维 · 虱螨脲悬浮剂1 000 倍液,或2.4%甲维 · 苏云菌悬浮剂1 000 倍液,喷药时先均匀喷洒植株茎叶,然后将喷头压低喷淋植株基部,让药液充分浸湿植株基部的泥土,连喷2~3 次,施药间隔期为10 d(天),上述农药宜交替使用。
猜你喜欢 空隙夜蛾田块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年8期)2022-10-21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土壤学报(2019年6期)2020-01-15空隙满族文学(2019年5期)2019-10-08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山西建筑(2019年5期)2019-04-12北京楼市新政封堵防炒作空隙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4期)2017-06-21基于空隙率的透水性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4年8期)2014-03-01空隙世界科学(2014年2期)2014-02-28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