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市教育局局长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2024年)

市教育局局长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2024年)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9-14 12:00: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教育局局长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2023年),供大家参考。

市教育局局长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2023年)

市教育局局长在2022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20D精神之际,我们召开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动员全市教育系统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要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刚才,**区、**中、*中、**中心分别做了典型发言,**三小也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大家要认真借鉴和学习。**同志又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接下来基础教育信息化有关工作作了部署,希望与会同志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下面,我讲4点意见,与大家一起交流研讨。 

一、推进教育信息化要深化两点基本认识 

***总书记曾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指出,要“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可以说,“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首先是人的信息化,是人的信息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教育在其中必然扮演启蒙者的角色。因此,我们也可以顺着这个逻辑推出,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在其中起着普及信息化技术、推动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并在教育信息化的技术、理念更新中自然而然的实现国家信息化的技术、理念更新。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小抓起、从娃娃入手,把提高信息化素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融入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就是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二)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首次提出“深度融合”概念。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其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或方法的改进,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推进教育信息化要深刻把握当前现状和背景 

经过这十年的发展,我市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止目前,全市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达**%,出口带宽均达百兆以上,多媒体教室占比例增加到**%,教师空间占比达**%,学生空间占比**%;
通过“引进国家资源、整合系统资源、购买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大**智慧校园教学云平台建设和应用培训力度,市区**所高中新高考走班排课100%使用,仅2022年,举办全口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及网络安全大型培训**次,参加直播培训教师达**万人次;
建立了借助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组织并研发区域线上教学直播平台,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保障了教育的连续性,从整体上看,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变革作用日益凸显,师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明显提高。线上中考、线上中小学教师招聘、学生“两法”线上答题、校外人员入校登记系统等有效助力教育信息化行政与教学管理。 

在欣喜于过去工作成效、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尚有差距。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不平衡,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学校基本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较弱。二是信息化教学应用基本普及但融合不够。经过系统的培训,广大教师基本能够常态化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但是应用能力还不够高,基本上处于浅层次应用阶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组织模式,仍然是灌输多、交互少,展示多、探究少,应用效益尚未充分发挥。部分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创新,在一些方面能够深入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但尚停留在一个个独立的点上,缺少面上系统有效的组织和实施。三是统筹推进机制基本建立但需要进一步健全深化。信息化建设需要统筹谋划、系统布局,但目前有的地区和学校仍然没有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没能建立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归口统筹负责、行政职能处室归口统筹落实的管理体制,没能形成领导到位、机构明确、责任到人、统筹有力的工作体系。 

在推进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我们还应掌握以下政策背景。一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将“加快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列入十大战略任务,强调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二是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十四五”国家信息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四是202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升级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五是《***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并将其列为六项重点工程一。包括加快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教育信息化管理。 

三、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可进行几点探索 

在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理解教育信息化建设内涵和意义的同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夯实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持续改善,“三通两平台”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但是普遍还需要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特别是乡村学校还面临一些困境,例如经费不足、网络信号不稳定、网络带宽不够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妥善利用各类资源和条件,进一步强化教育新基建,优化和升级基础设施、硬件设备、网络条件、智能工具等。要为“三个课堂”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做到网络畅通、视频清晰、语音流畅、设备布局合理,支持师生有效互动,使乡村薄弱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要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校园,在5G、WIFI6等超高速多网融合的支持下,实现媒体、技术、平台、资源、数据、人和物的智能互联。 

(二)强化优质数字资源的创新应用。今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课堂教学云平台正式上线,也组织了多次培训,其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集纳资源3.4万条,不仅扩大了优质数字资源的共享,也为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在疫情中开展“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要不断优化校内外数字资源供给渠道,充分利用国家和区域提供的数字教育资源,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将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字资源依托区域平台分享到更多区域。 

(三)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技能。师生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是实现教育信息化转型的关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把师生素养提升作为重要目标和任务。2022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数字素养。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应用信息技术,从短视频浏览、网页内容复制、拍照搜题等被动型应用,转向学会编程、进行作品创作等主动性使用。另一方面要开展教师培训,使教师正确使用各种信息化设备,自主制作微课,能够利用网络追踪领域知识和学科知识,获取教学资源,具备多领域促学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四)全面营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设最终落脚点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就要提供什么。要营造能够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教与学方式的教学环境。要打造基于教育全过程,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 

(五)创新信息化评价技术与手段。《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信息科技新课标也提出要加强情景真实、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内容全面、反馈具有指导性的过程性评价,并完善以学业水平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学校可以基于各类数据挖掘以及分析技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差异、行为特征、性格特点等进行有效的诊断和分析反馈。 

(六)建构线上线下融合的协同教研网络。为了弥补学校优质师资不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帮助教师备课,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可以建构线上线下融合的协同教研网络,形成以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教育研究者、教师研修管理者等为核心成员的研究共同体,将教研理论与实践,学科素养与信息素养,跨校、跨区域协同教研与本地本校教研相融合。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教师能够打破时空界限,进行教研研讨、资源分享、晒课评课、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尤其是偏远学校,要主动搭建支持在线教研的技术环境,形成协同教研制度,借助微信、在线会议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完善四个机制 

(一)完善统筹管理机制。各县(市)区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主体,要科学统筹规划,制定支持政策,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学校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主体,要准确把握需求导向,科学制定规划,因地因校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系统内部整合,明确职能管理部门,进一步理顺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
学校要指定分管负责同志和具体责任人。 

(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各地各学校要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从公用经费中列支运营维护保障经费的机制。积极探索有效方式,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基础较好的县(市)、学校要把经费支出重点向应用能力建设方面倾斜,其他地区、学校要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应用、维护等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 

(三)完善队伍建设机制。制定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考评激励政策,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鼓励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和学校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教育信息化高水平开展。加强信息中心、电教馆等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加强对中小学网络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县(市)区政府要把这项工作进一步纳入教育督导工作范畴,不断加大督查指导力度。研究修订教育信息化考核评价办法,不仅要评价显性的建设成果,更要评价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
不仅要评价其在育人环境和手段层面对教育现代化的贡献,更要评价其在育人目标和模式上对教育现代化的贡献,努力形成应用驱动的鲜明导向。 

同志们,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地各校以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以加快教育新基建,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为主线,着力提升教育信息网络基础环境,着力加强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和应用,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全面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