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报告,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我县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修复、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生态兴则文明兴。自2021年启动“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以来,XX县委、县人民政府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领产业发展,紧扣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大体系,高位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考核“国考”“省考”连续多年一直保持“基本稳定”。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资源与产业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一)生态文明制度日趋完善。县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发挥明显,党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大、政协监督职能充分发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实施意见》《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发力。“五长治县”工作全面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生态文明体系健全实施,生态环保机构改革持续推进。
(三)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深入实施,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区域声环境、交通声环境)平均值均达标;
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自2018年初投入运行以来,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
国控2个、省控1个断面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考核“国考”“省考”一直保持基本稳定。
(四)绿色发展成效不断凸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强化“三线一单”空间管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扎实推进,新材料与绿色能源、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旅游文化、阳光康养等重点产业项目快速发展。
(五)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全面落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特色小镇等建设成效明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持续开展,河(湖)长制工作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二、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两山”创建方面,以光为魂以水为脉蹚出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近年来,XX县紧紧围绕“阳光、绿色、生态”发展思路,着力打好阳光、生态、致富牌,实现了产业走向“阳光”,秃岭变银山;
经济走向“生态”,荒山变金山;
百姓走向“幸福”,金山变靠山,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
1.打好能源牌,产业走向“阳光”,秃岭变银山
依托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围绕“阳光”这个产业,采取“荒山变银山、空顶变金顶、空间变现金”三个模式,在XXX率先探索走出了一条光伏扶贫、增能减排之路。引进企业在荒山荒坡建成集中式光伏电站4个,总装机容量达175兆瓦,累计发电18.44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5.6亿元,缴税9669万元,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
每个电站每年支付村民林地使用费10万元以上。借助光伏扶贫政策在乡村两级公房屋顶建成分布式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08座,借力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政策科学合理利用6个集中安置点各种空间建分布式光伏电站11个,每年为电站所在村集体创收10万元以上,帮扶2762户人口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稳定脱贫,既富村又富民。探索“林光互补”产业发展新模式,在立竜村尝试发展“板下经济”,推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党员带头干,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维的乡政府号召广大职工干部志愿帮助立竜村种植桑苗,协调光伏公司提供抽水设备,截至目前全县已栽植桑苗120亩。
2.打好绿色牌,经济走向“生态”,荒山变金山
XX属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年平均日照2836小时,年均降水量833.9毫米,年蒸发量2794.4毫米,为降雨量的3.4倍,干旱指数达3.3,城市面山、金沙江干热河谷裸石荒坡植被覆盖率仅达39.5%和31.2%。为克服金沙江干热河谷恶劣气候地理环境的困难,中共XX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绿美XX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制定出台了《XX县科学绿化实施方案》,实施“1+N”绿美XX行动,书记亲自带头,处级领导分片包保,部门合力攻坚。深入践行“项目工作法”,实施“城市面山植树造林工程”,践行“一线工作法”,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头到一线开展义务植树,践行“典型引路法”,成功打造城市面山公园“绿化美化”5621亩,在全县率先形成带动示范。城市面山植被覆盖率提高到46.8%,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覆盖率提高到39.3%,我们建成了全国最大的XX松母树林基地,亚洲最大的4万亩连片芒果基地,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9年的72.23%,增长至75.37%。
XX县在秉承“绿美+”理念的同时,坚持全县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抓住一切机会全面开展全民植绿、爱绿、护绿教育。在中小学校种植育才树,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每一棵树木伴随青少年成长成才;
在县乡医院种植健康树,坚持“医患共种,亲朋同育”,让每一名患者和家属寄托健康长寿美好祝福;
在河滨主题公园种植科普树,坚持“应栽尽栽,应普尽普”,让每一位群众熟知当地特色树种知识。2021年以来,开启“互联网+义务植树”新模式,筹集义务植树捐款68.39万元,共种“育才林”“同心林”“鸿商林”“银志林”“幸福林”240亩。成功创建“XX省美丽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统筹1520万元项目资金,通过以奖代补,鼓励村民参与“四美”乡村建设,10个行政村获国家森林乡村荣誉称号,“植绿、爱绿、护绿、增绿、兴绿、享绿”意识深入人心。
3.打好致富牌,百姓走向“幸福”,金山变靠山
坚持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推广“4321莲池D建扶贫双推进”模式,加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中,组建产业党支部45个,培养产业扶贫带头人404名,带动7664户脱贫户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采取10种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厚植党执政的经济基础,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收入最高的云龙村达39万元。XX县以打造“阳光生态花果园”为契机,先后引进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XX,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模式。在探索发展集中连片农业种植产业化用工过程中,为更好地吸引留住人才,XX县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服务站(幸福里社区)应运而生。针对企业“用工难、留工难”等诸多问题,XX县大胆尝试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发展新理念,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实地深入调研踏勘,最终在莲池乡建设“幸福里”社区。社区建设面积2000多平方米,能容纳400名产业工人居住。社区里一应俱全的吃、住等配套设施,切实为务工者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农村劳动力的务工环境,真正让务工人员“请得来、留得住”,幸福感升级。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持续推进,社区的工人队伍也不断壮大,由原来的30余人增加至现在的370余人。
4.打好攻坚战,中水走向“循环”,黑水变清水
2022年2-4月,XX河麦拉国控断面水质为劣Ⅴ类,付出巨大的治理代价,教训十分惨痛。脱劣攻坚中,XX县从慌乱到有序,从不会到会,用一年时间扭转不利局面,实现全年水质达Ⅲ类标准。领导带头抓问题,一遍一遍走访全长3.2公里的XX河城区段,多次带领干部查找污染源。在多方努力下,科学制定了《XX河麦拉断面水质恶化整改工作方案》《XX河水污染应急治理方案》《XX河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四套班子包保督办,合力攻坚。细致排查污染源,对污水厂入口4条管线、76个排水口分段逐一取样分析,对排查出的47个污染点逐一编号,厘清问题清单;
对县内工业、餐饮、洗涤行业、汽车修理、建筑、屠宰等企业开展污水排放情况入户调查,精准掌握污水排放情况。对逃避监管偷排污水的1家企业关停立案查处、3家重点排污企业停业整顿、5人因破坏污水管网被行政拘留、取缔34个地表水取水口、填封64口城区地下井。中水回用,变废为宝为林果“解渴”,委托省级专业权威机构,对每天处理的6000余方中水进行水质检测,同时,会同农业种植企业将中水送到“荷兰欧陆农科”进行进一步检测。经中外多方论证,中水中不含重金属,且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水质完全符合有机农业灌溉用水要求。结合XX县53.6万亩林果产业基础和城市景观用水需求,引水进城上山,中水回用于城市绿化、景观补水和有机果蔬灌溉,实现中水全部有效利用,节约用水成本,让中水资源更多惠及群众。
XX县整合碎片化、分散化的生态资源,化青为银,点绿成金,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蹚出一条的高质量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情况
XX县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底线,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系统性、长期性,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凝聚合力。一是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30多个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二是印发了《XX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X〔2023〕X号),将创建指标任务分解到县水务局、县林草局等责任部门。于2023年3月委托XX新世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规划编制和申报资料编制工作,现已完成了规划编制资料收集,正在开展资料梳理、规划编制等系列工作,预计今年6月中旬可编制完成上报省生态环境厅审查。
三、下步工作
XX县将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以创建国家“两山”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谱写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XX新篇章。
(一)凝心聚力,努力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根据《XXX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4年)》(X〔2022〕X号),结合《XX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申报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X〔2023〕X号),今年,我们进一步强化领导,在认真总结2021年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化总结提炼、强化宣传引导,努力构建人人参与创建、人人共享创建成果的大格局,积极努力争取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赶比超,力争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功。我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已于2023年3月24日印发实施。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开展工作,于今年2月完成了现场调研,4月完成了创建资料收集(2017年-2022年)工作,目前正在开展《XX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和创建申报资料编制。根据《XXX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4年)》(X〔2022〕X号),结合《XX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申报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X〔2023〕X号)和《XX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遴选工作的通知》(X〔2023〕X号)要求,现正加快推进《XX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力争6月底前通过XX省生态环境厅的审查和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8月底前将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资料上报到省生态环境厅,力争2023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三)以创促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依托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城市新形象,建设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
(四)减污降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文化为引领,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涵养生态文化建设、引导低碳生活、促成全民参与,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主要以加强农村“两污”治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出发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加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