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2023年浅谈小学科学有效探究【完整版】

2023年浅谈小学科学有效探究【完整版】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3-02-25 18:00:0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浅谈小学科学有效探究【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2年浅谈小学科学有效探究【完整版】

动手 动脑 动嘴 动笔

——浅谈小学科学有效探究

【摘要】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注重科学课上的“动手、动脑、动嘴、动笔”,让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关键词】探究 动手 动脑 动嘴 动笔

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注重科学课上的“动手、动脑、动嘴、动笔”,让孩子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1、善于实验,乐于实验,让学生动手亲历探究全程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感知体验,内化形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进来,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我们要注重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增长能力。

大多数学生喜欢上科学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科学课上可以做许多有趣的实验,有许多有意思的探究活动,这对于我们的科学教学显然是十分有利的。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些实验由于器材的缺乏没法做,只能让学生看看书上的实验介绍,想象会出现的实验现象,或是老师告知实验结果,学生根本没有机会亲身经历。有些学生分组实验改成了教师演示实验,大多学生只能远远地观看,得到一些模糊的印象,效果远没有亲自动手来得好。有些探究性实验由于缺乏实验方法的指导,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实验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好。有些实验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草草收场。还有一些实验学生虽然人人参与,但学生根本不明白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做这个实验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种种现象表明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因为做实验很有趣、很好玩上,如此一来,学生玩得高兴但收获却很少。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要求分清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准备齐实验需要的器材,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条件。

我们要加强科学课探究实验的教学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在探究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操作才能让实验更准确等,有些难度较大的实验还需要学生或老师示范操作。如《斜面的作用》一课中,研究斜面有什么作用的实验时,制定好研究计划后出示温馨提示:“在斜面上测量时,测力计尽量与斜面平行。拉动时要匀速、缓慢。在拉动过程中读数。”接着请一名学生演示沿斜面提升物体并读出用力的大小。然后请同学们进行评价,在讨论中掌握操作的方法。

我们还要让学生了解做科学实验是很有趣,但也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不能马虎,我们的实验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观察、实验活动时,还要注意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通过一系列自主合作探究获得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2、善于思考,乐于思考,让学生动脑关注实验前后

探究强调动手,但更强调动脑。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观察中的思考,对探究结果的分析,资料的搜集整理,同学间交流中相互质疑和评价,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最终得出结论,并向其他人展示或表述等。这一切都是要动脑才能完成的。在科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关注动手前的动脑,动手时的动脑,动手后的动脑。

注重“动手”前的“动脑”。“磨刀不误砍柴功”,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围绕学生提出的想要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逐步制定实验研究计划。“想好了再做”会使学生的实验目的更明确,观察更到位,实验更有效。如《我们的小缆车》一课,安装小缆车前先让学生考虑:细绳拴在哪里合适?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才合适?怎样不让小车掉下桌子去?让学生想好了再动手往往事半功倍。

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动脑”。实验过程是既动手又动脑的过程,在实验进行中要边观察边思考实验出现的情况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只有关注实验过程中的思考,才能使学生有所发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求实的精神,让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如《昼夜交替现象》一课,提示学生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小红星处昼夜会不会变化?观察到了什么,才能说明“地球”上确实发生了昼夜交替现象?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思考、发现。

关注实验后的“动脑”。观察、实验活动结束后,要对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如《斜面的作用》一课中,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提示学生在实验后分析获得的数据说明了什么?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让学生在动脑中得出实验结论,收获发现。

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各种能力。

3、善于表达,乐于交流,让学生动嘴汇报点滴收获

科学课上要指导学生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新课标中表达与交流方面的具体内容标准指出: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科学课上的实验观察活动往往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制订实验计划,进行观察活动,记录观察现象是学生观察实验活动的一部分,这些都需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这些交流活动往往费时低效:小组内交流时,不少小组中,有几位同学不停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同学则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有。集体交流时学生发言往往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常是一连好几个人重复相同的观点;同学发言时,根本不听人家讲了什么,急切地盯着老师希望能让自己发言;甚至有的同学发出“我,我,我……”的声音,打断别人的发言。不少学生发言时,往往不组织语言,经常性没有条理,也不完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表达、交流进行指导。

科学课堂上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别人,认真地倾听别人发表见解,不插话,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在听懂别人的意思的基础上,认真地吸取别人的见解,调整自己的观点,并能交流自己的观点,如果自己的发言和他人相似就不用汇报了,如果对其他同学的见解有不同的意见或有补充的,要能汇报清楚并能说明理由;还要逐步学会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简单点评。

4、善于记录,乐于记录,让学生动笔分析成功遗憾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许多有关科学记录方面的内容:“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记录)。”“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记录)。”由此可见,科学记录始终伴随着孩子们整个科学探究过程。科学记录既是小学生科学课学习的内容,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现在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记录的内容往往局限在科学探究环节,记录大多是以表单形式出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是为了汇报而记录的,探究活动结束,汇报完毕,记录表单也就往往被丢弃了。还有许多值得记录的内容,如学习中产生的问题,相关资料的收集,课外活动的内容等往往都没有很好地记录下来。我们记录的信息往往是零散的,没有系统性。记录的内容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整理利用,记录没有成为学生们资料的积累,记录的价值也就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对于记录结果,我们往往缺乏对它们的评价。只重视记录信息的利用,没有对信息的价值,对内容的获得、表现形式等进行相应的评价,这样就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记录水平。因此,我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科学记录本”。

“科学记录本”记录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探究活动的各类观察实验记录;每课的重要知识点、科学概念与结论等;课前预习所产生疑惑,探究活动后提出新的问题,课外活动的记录;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与信息等。

科学记录本的记录过程中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记录的方法,由扶到放,让学生逐步学会记录的方法。组织学生对科学记录本开展交流评价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也要阶段性对科学记录本进行评价,促使学生记录水平的提高,督促记录持续进行。

“动手、动脑、动嘴、动笔”,科学课上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小草.“想好了再做”―关注科学课动手前的动脑[M].小草教学资源网

[2]李玉兰.科学课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J].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小学

[3]吴建伟.提高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J].科学课,2012(9)

[4]孔祥娟.科学记录本,让学生准备了吗?[M].阿城教师研修网

[5]郭建民.让学生在科学课中“动”起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6)

[6]曹炳达.科学记录的深思考[M] .中国教师站

[7]邬玲清.让学生动起来,让科学课堂活起来[J].科学课,2013(4)

[8]胡志林.走进科学课[J].2005(8)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