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13篇(2023年)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13篇(2023年)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6-29 15:19:02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摘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建设是文化发展的自身矛盾在社会实践当中的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13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13篇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

摘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建设是文化发展的自身矛盾在社会实践当中的展开与协调。为此我们从三个维度入手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一是物之维度,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二是人之维度,即实现外在规范与内在自觉联动互促;三是心之维度,即做到外疏内修,以安顿心灵。三者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关键词:和谐社会 文化建设 三重维度

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谐文化的涵义?又应该如何把握其实际作用呢?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集思维方式、思想理念、社会风气、言行规范为一体的,其包括兼容统一、多元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普世价值等多个方面,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追求的认识,是现代中国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以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和谐文化提出的现实依据是什么呢?就是当前中国文化的现实状况。从学理层面而论,和谐文化是文化自身矛盾的现实抉择。从国内而言,主要表现为中国文化内部的矛盾冲突,特别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关系,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而现代文化又在激荡与影响中国,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从国外而言,主要表现为中西文化外在的矛盾冲突,特别是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关系,中国文化本身的民族性需要维持与弘扬,而外来文化的某些先进性又值得借鉴与利用,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冲突。正是基于国内与国外两个层面文化冲突的展开,和谐文化的提出显得现实而必要。然而要加深对和谐文化这一新型理念的理解,又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作用与依据的粗浅认识,而要从更深层面上加以把握,即从三重维度上加以阐发、分析和明确。

一、物之维度: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在物之维度上,和谐文化表现为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持或稳定在一种舒适、谐和的状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即天人关系的回应,其实这是在解决“知天”的问题,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文化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必然要在物之维度上体现出来。

社会和谐,乃至文化和谐,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今社会,人类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刍议康晓磊用自然,才能维护和发展业已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既不能过分渲染自然的神秘和强大,也不能过于张扬,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而要善待自然,视大自然为朋友,以求得与其和谐共处和健康发展。总之,要用和谐的文化环境,来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人之维度:外在规范与内在自觉联动互促

在人之维度上,和谐文化主要体现为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或稳定在一种适匀、和谐的状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文化对人与人关系即人际关系的回应,其实是在处理“知人”的问题,为的是实现人际和谐。和谐文化倡导人与人的和谐,必然要在人之维度上体现出来。在现代社会中,人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人。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系需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当中得到维持与调节。唯有恰当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诸般关系,这样的社会生活才可谓是美好的。

然而,在现代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人们由于诸种原因的诱导与影响,人们都已经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般亲密无间、不分彼此,而是这般遍生隔阂、荆棘密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疏远、正在淡化,人们不再是那样团结一致,而是都在为着各自利益而奋斗。人与人之间彼此难以达成谅解,矛盾与冲突充盈着现代社会,这样的社会氛围是可怕的、危险的。如此这般,我们生活着的社会还算是进步吗?

三、心之维度:外疏内修,安顿心灵

在心之维度上,和谐文化主要体现为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维持或稳定在一种谐和、适当的状态。之所以强调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因为和谐文化对人与自身的关系应该有明确的阐述,也就是解决“知己”的问题,用意是实现身心和谐。和谐文化强调人与自身的和谐,必然要在心之维度上体现出来。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个人生存和发展中最为紧要的现实问题。面对生活的世界,只有两种事物是人类迄今为止无法认知的,即苍穹宇宙与人类自身。

人对自身的无知,正显得人与自身关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人与自然和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都离不开人与自身的关系。伴随时代发展越来越快的步伐,人们越来越感到难以适应,众多的社会成员处在亚健康状况。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境遇中,社会中的个人经常夜以继日地为家庭、为工作操劳,经常感受到自己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个人正被焦虑与不安等心理问题所困扰。

个人总在努力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社会中的个人总是察觉自己是那般力不从心。社会之中、人们之间的不同想法和不同观点,总是迷惑和困扰着我们,使我们产生盲从与无奈的情绪,显得人与自身关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睦团结,以至人自身的谐和,都需要和谐文化的持续发力,从而使各方面的力量汇集成强大的合力。以上我们已经深刻明确了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同时我们要看到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时候,亦要注重国家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力的提升。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文化也才能更加和谐。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区 和谐社会 居民 社区建设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社会管理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应实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协调好所辖区域内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以及社区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本文把“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基本理论,针对新形势下的和谐社区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表述,和谐社会就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从横向看,涉及到宏观、中观和微观。在我国,无论农村的微观社会还是城市的微观社会,都是由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组成的,它们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工作基础和组织基础,它们是我们建设社会说来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胡锦涛的重要讲话,说明中央领导对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关心和重视的,点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指明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

和谐社区的定义是:一个健康的、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群众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

社区建设往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内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社区建设作为国家社会建设的重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内把社区发展作为其行政当局的六大政策之一。他把社区作为美国政治运作模式,旨在通过发展社区来消除种族、宗教、性别以及政治上的分歧。2005年初,新加坡政府推出总金额达十亿元的社区关怀基金,主要资助社区援助计划。

我国虽然对社区概念的提出比较晚,可成果显著。武汉市常青街常二社区举办了居民自己的节日“邻居节”,增进了居民间的了解,融洽了感情,加强了团结,形成了有难大家帮,邻里共享大家庭的局面。武汉市万松街办事处调动社区成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创造了万松平安街工作模式。

一、和谐社区的创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社区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民的参与为动力,为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为准则,为社区居民的社区发展中得到实惠,在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围绕大局,着眼发展的原则。和谐社区建设要有利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区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基层社会的创造活力,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学校、部队、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和共享,努力营造出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公平,相互兼顾的原则。只有公平,社会才能和谐,这说明差距、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超过了警戒线就可能使社会走向失衡。但是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适当有些差距,这是社会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表现。所以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差距,正确看待公平,学会互助互爱,学会同舟共济。

二、建立和谐的社区需要有和谐的举措,要建立和谐的社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治民主,居民自治。居民自治是指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依法解决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处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居民自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政权一直致力的政治目标。构建和谐社区是居民自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居民自治的推进又要以和谐社区为基础,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居民委员会组织健全,能主动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及时受理居民的意见和要求,以《居民公约》和《社区自治章程》为依据,建立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和社区事务通报制度,坚持在居民事务公开栏上进行告示。   (二)文化交流,促进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居住条件的改善,扎实坚固的水泥楼房也给邻里之间带来了心灵距离的疏远,使“社会人”变成了“个体人”。社会的和谐首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集合体,就起到了促进人与人和谐的关键作用。文化活动就是促进人们交流的最好载体,健康向上,休闲娱乐的活动不光让居民在工作之余得到了放松,也使居民通过参与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而且通过文化活动,也可以更好地向居民传导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理念,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人心,避免了开会总结传达精神的呆板僵化,也有利于社区以后工作的开展。

(三)治安良好,社区稳定。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治安不稳定,严密的防盗门致使许多邻里缺少交流了解。治安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好坏,要创建和谐的社会,良好的治安状况必不可少。社区是犯罪多发地之一,社区治安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也关系到能否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只有让居民安心地居住,居民才能去快乐地工作。社区有警务室,治保组织健全,社区内无未成年违法犯罪,有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建立健全了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机制。

(四)生态和谐,安家乐业。现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现在看重的不再是一味的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寻求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随着房地产的逐步发展,人们对居住的关注已经从社区的规划、建筑和配套等物质层面转向社区文化塑造等精神层面上来。社区除了要有优美的环境,舒适的配套设施外,它还应该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充满亲和力的和谐社区。人们渴望的是能亲近自然,放松自我的生态社区,能够有完善的社区公共设施,有公共的活动、健身、休闲、交往的空间,提供一个交朋会友的良好场所,供业主之间交流、沟通。

(五)志愿服务,构建和谐。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融合,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发挥志愿服务的动力作用,可以大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建立。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有社区服务设施,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制定有社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

(六)党的领导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同时这也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一种责任。同时,要实现社区的和谐,也要看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的如何,因为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处在社会变革的第一线。加强社区党建、夯实执政基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形成意义重大。社区党的领导班子健全,建立健全了党对社区工作的协调委员会,有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好,能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为居民群众作表率。

和谐社区的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为依据,认真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地。

参考文献:

[1]谢颖。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J].理论月刊。2007年04期。

[2]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J].社会。2007年02期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区 和谐社会 居民 社区建设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社会管理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应实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协调好所辖区域内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以及社区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本文把“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基本理论,针对新形势下的和谐社区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表述,和谐社会就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从横向看,涉及到宏观、中观和微观。在我国,无论农村的微观社会还是城市的微观社会,都是由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组成的,它们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工作基础和组织基础,它们是我们建设社会说来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胡锦涛的重要讲话,说明中央领导对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关心和重视的,点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指明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

和谐社区的定义是:一个健康的、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群众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

社区建设往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内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社区建设作为国家社会建设的重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内把社区发展作为其行政当局的六大政策之一。他把社区作为美国政治运作模式,旨在通过发展社区来消除种族、宗教、性别以及政治上的分歧。2005年初,新加坡政府推出总金额达十亿元的社区关怀基金,主要资助社区援助计划。

我国虽然对社区概念的提出比较晚,可成果显著。武汉市常青街常二社区举办了居民自己的节日“邻居节”,增进了居民间的了解,融洽了感情,加强了团结,形成了有难大家帮,邻里共享大家庭的局面。武汉市万松街办事处调动社区成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创造了万松平安街工作模式。

一、和谐社区的创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社区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民的参与为动力,为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为准则,为社区居民的社区发展中得到实惠,在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围绕大局,着眼发展的原则。和谐社区建设要有利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区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基层社会的创造活力,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学校、部队、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和共享,努力营造出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公平,相互兼顾的原则。只有公平,社会才能和谐,这说明差距、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超过了警戒线就可能使社会走向失衡。但是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适当有些差距,这是社会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表现。所以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差距,正确看待公平,学会互助互爱,学会同舟共济。

二、建立和谐的社区需要有和谐的举措,要建立和谐的社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治民主,居民自治。居民自治是指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依法解决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处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居民自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政权一直致力的政治目标。构建和谐社区是居民自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居民自治的推进又要以和谐社区为基础,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居民委员会组织健全,能主动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及时受理居民的意见和要求,以《居民公约》和《社区自治章程》为依据,建立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和社区事务通报制度,坚持在居民事务公开栏上进行告示。   (二)文化交流,促进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居住条件的改善,扎实坚固的水泥楼房也给邻里之间带来了心灵距离的疏远,使“社会人”变成了“个体人”。社会的和谐首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集合体,就起到了促进人与人和谐的关键作用。文化活动就是促进人们交流的最好载体,健康向上,休闲娱乐的活动不光让居民在工作之余得到了放松,也使居民通过参与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而且通过文化活动,也可以更好地向居民传导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理念,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人心,避免了开会总结传达精神的呆板僵化,也有利于社区以后工作的开展。

(三)治安良好,社区稳定。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治安不稳定,严密的防盗门致使许多邻里缺少交流了解。治安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好坏,要创建和谐的社会,良好的治安状况必不可少。社区是犯罪多发地之一,社区治安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也关系到能否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只有让居民安心地居住,居民才能去快乐地工作。社区有警务室,治保组织健全,社区内无未成年违法犯罪,有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建立健全了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机制。

(四)生态和谐,安家乐业。现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现在看重的不再是一味的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寻求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随着房地产的逐步发展,人们对居住的关注已经从社区的规划、建筑和配套等物质层面转向社区文化塑造等精神层面上来。社区除了要有优美的环境,舒适的配套设施外,它还应该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充满亲和力的和谐社区。人们渴望的是能亲近自然,放松自我的生态社区,能够有完善的社区公共设施,有公共的活动、健身、休闲、交往的空间,提供一个交朋会友的良好场所,供业主之间交流、沟通。

(五)志愿服务,构建和谐。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融合,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发挥志愿服务的动力作用,可以大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建立。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有社区服务设施,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制定有社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

(六)党的领导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同时这也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一种责任。同时,要实现社区的和谐,也要看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的如何,因为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处在社会变革的第一线。加强社区党建、夯实执政基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形成意义重大。社区党的领导班子健全,建立健全了党对社区工作的协调委员会,有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好,能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为居民群众作表率。

和谐社区的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为依据,认真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地。

参考文献:

[1]谢颖。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J].理论月刊。2007年04期。

[2]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J].社会。2007年02期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4

【摘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方式,包括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维方式,有序民主、平等法治的思维方式,系统统筹、动态渐进的思维方式,理解包容、竞合共赢的思维方式,务实创新、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动力量,以积极的心态、务实的作风去考量前进中的种种障碍,去探索和应对纷繁的矛盾和复杂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关键词】和谐思维方式和谐社会构建

所谓和谐思维,是指从和谐的视域出发,以和谐为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突出和谐性、平衡性、协调性、有序性、互补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并以追求事物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思维方式或思维模式。和谐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此,汤因比曾给予高度评价:“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技术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进这一重大战略的实现,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方式,并将其切实付诸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和谐思维在实践中的运用,需要着重树立以下几方面思维方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求是为民的思维方式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人际关系和谐的主体又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和衷共济、平等友爱、融洽相处、齐心协力、充满活力,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才会有真正的社会和谐。

在抗击冰雪灾害的互助行动中,在汶川地震的捐款救助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华儿女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大灾面前有大爱”,市场化下的价值观念并没有摧毁民众抗击灾难的勇气和信心,也没有泯灭扶危济困、帮助弱小的社会良知;而党和政府迅速果断的应急处置行动更体现着以人为本、求是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不仅在突发的灾难面前,而且在当前的社会建设中,我们看到收入分配制度的规范,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立,种种社会变革的模式设计都渗透着以人为本、和谐共荣的理念,因而逐步赢得了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事实表明,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人本为民、求是为民的思维方式。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保障人的合法权利,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亲民、利民、贵民、富民、安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

二、树立有序民主、平等法治的思维方式

和谐思维是一种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以对立统一为原则的思维方式,既重视对立面的斗争,又重视对立面的统一。它不等于形而上学的无矛盾思维,相反还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的思想。和谐思维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追求矛盾的解决,从而超越了“非此即彼” 的二分法思维模式。这里所讲的和谐不是纯粹的同一,而是包含斗争的同一,包含差别的一致;它源于差别而又融于统一,源于多元而又回归为一元。所以,和谐思维并不意味着抛弃矛盾,放弃斗争,而是通过斗争达到同一,斗争是手段,和谐是目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中首要一点便是民主法治,其核心就是既要正视社会矛盾,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既在观点碰撞中产生社会发展的推进力,又要努力在合理合法的范畴内解决矛盾,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社会和谐。因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专制压抑下的鸦雀无声和无规范秩序的众声喧哗都不是和谐,只有在民主的前提下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这样的社会才是充满创造力、生动而有序的和谐社会。

民主既是和谐的形式,也是和谐的内容;既是实现和谐的过程,也是和谐的结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在政治体制层面上体现和谐民主,而信息公开、网络问政、媒体监督等等则是在操作层面上建立发扬民主的渠道,疏通民意表达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公民意识的逐步培养、参政议政能力的不断提升将会真正实现有序民主,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和谐。

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公民培养和树立民主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以开放的胸襟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愿民智,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参与;而另一方面,也需要党和政府在行政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运用有序民主的思维方式,加强民众引导并搞好相应的制度设计,辅之以有效的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和谐社会,是在多元主体的自主发展中实现共同发展的社会。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地位和权利平等成为人们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在当今时代,解决人们相互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还必须依赖于平等的社会契约和规则,这需要将法律手段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三、树立系统统筹、动态渐进的思维方式

和谐思维以事物的共生、共存、共荣为目的,而共生、共存、共荣是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关系等客观事物存在的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要素的性质、功能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方式不仅影响各要素本身功能的发挥、价值的实现,而且影响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性质。和谐思维追求矛盾各方运动过程中结构的最优化,运动结果各方面价值的最大化,防止各要素功能的内耗,避免零和效应,其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侧重点、逻辑起点都着眼于全局。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可能是区域和谐的简单相加,也不可能是部门和谐的盲目堆叠,在构建的过程中,甚至需要区域、部门、乃至个人利益的妥协和退让。因此,执政者和民众都必须树立系统、统筹和动态渐进的思维方式,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具备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当前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政府面临的重重障碍和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树立系统、统筹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树立系统思维方式必须要认识到,社会结构是由各个子系统、各个部分构成的,和谐社会是对整个社会系统即社会结构的总体而言的,只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为此,要树立统筹思维方式。其一,要统筹发展。既要注重总体发展,又要照顾局部发展;既要确保全局,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长远。要推进各个领域、各个区域和各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其二,要统筹各方利益。要在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前提下,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找准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之间的结合点,使各方面群众的利益都能得到一定的、合理的满足。

同时,也要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辩证法的根本原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都是在和谐和不和谐、协调和不协调的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因此,“和谐”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变化过程,是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动态地实现的。旧的不和谐解决了,新的不和谐又会出现,事物由此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实现和谐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树立动态渐进的思维方式,才能够使我们对于前进中、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不恐慌、不回避、不冒进,在认真查找症结和探索规律的不断尝试中,研讨和寻找和谐发展所必须的最扎实有效方法和谋划长远的策略。

四、树立理解包容、竞合共赢的思维方式

和谐与不和谐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如果没有了矛盾和差异,也就没有了和谐与不和谐问题,和谐是将众多具有差别性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它是以承认事物的多样性、矛盾性、摩擦和冲突为前提的,它内在地包含多样性、差异性。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形成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等社会新阶层;出现了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矛盾等。针对这一复杂的社会现实,必须用一种宽容的胸襟、尊重的态度、和谐的思维来看待和处理。

和谐思维是一种共生式思维范式,注重矛盾的统一性,主张积极引导不和谐因素向和谐因素转化,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在竞争中求和协,促进对立面的结合,不断发掘协调矛盾两极的新的力量源泉,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对立面双赢的最大收益。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竞合共赢思维。不论是区域经济、企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长,都要走竞争与合作融合共同发展的路子,努力实现各利益集团的共生、共存、互利和共赢。

五、树立务实创新、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规律。要积极利用和谐思维提供的有效思维工具,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人们的和谐思想转化为和谐的行为方式,使社会达到最佳的和谐状态。要继续解放思想,树立敢想敢干、敢闯新路、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富有创造性地应对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锐意进取的改革先锋去进行必要的探索和尝试,激发和保持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迄今为止人类的现代化则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的依赖、掠夺与占有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使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近些年一些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盲目上项目,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采,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不但导致民众健康水平下降,还引发了医疗费用上升、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甚至导致斗殴上访等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不但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规划、选择性开发,最终实现循环经济和生态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动力量,以积极的心态、务实的作风去考量前进中的种种障碍,去探索和应对纷繁的矛盾和复杂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5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健全危机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建立多边合作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关键词:危机管理 和谐社会 政府

1、树立危机意识,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知道,今天的危机已呈现常态化,今天的社会时刻都有危机发生的可能。因此,作为危机处理的主要指挥者和组织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危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危机不仅仅在资本主义社会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屡见不鲜,难以避免。”

2、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就社会现实情况看,应对各种公共危机已不再是政府偶尔为之的任务,而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常态职能。这就要建立常设性的专门危机管理部门,统一指挥重大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工作。然而,我国有些地方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却缺乏专门、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当公共危机出现后,主要依赖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临时机构来进行危机管理。这些临时机构,一方面缺乏对危机的预测、预警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危机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培训和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必然影响危机处理的效果。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地方各级政府内部,成立一个专门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公共危机事件。

3、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

根据危机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危机大致要经过危机的爆发、持续、消失三个阶段。政府完整的公共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防范预警、危机持续中的应对处理和危机结束时的善后总结三个过程。为此我国政府加强危机管理就必须在危机预防、预警、处理及善后等各个环节上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着力构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危机预防预警机制。从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来说,危机预防比危机处理更重要。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加强危机管理,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就是要加强危机预防,以减少和避免危机发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一是,各级政府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自我诊断,对发生在辖区内的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查找自身工作的薄弱环节,从源头上扼制危机的发生和扩大;二是,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捕捉、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对事态的发展和应对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建立危机应对处理机制。危机不可能绝对避免,一旦爆发危机,从政府角度来讲必须运用所有的资源开展危机救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快速、有效遏制危机的发展和升级,迅速解决危机,以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其一,实行强制性干预,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要对付危机,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就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在危机状态下,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快速处置危机的需要,政府有必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多方面非常态管理措施,使各级政府在危机状态下能依法行政,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化解危机;

其二,建立危机管理的监控系统,密切关注危机的发展变化,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

其三,探寻危机产生的根源。危机产生后,对社会和公众心理影响巨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危机产生根源的不确定或不明确,从而引起恐慌。探寻危机根源一方面可以暂时安抚公众心理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

其四,确保信息公开。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应该及时、公开、真实地披露,降低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稳定公众的信心。

4、建立多边合作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在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里,危机带来的影响是广泛的,威胁的是全社会的利益。虽然政府因其责任和能力,应成为危机应对的主导力量,但认为应对危机只是政府的事情是不明智的。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协作,单靠政府要管理好公共危机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面对公共危机必须建立一个多边的合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一要积极发展社会基层自治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危机时刻,第一时间的救援是灾区群众的自救互救,而且政府救治措施也要通过基层组织得以落实。

就我国目前而言,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在城市要加强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建设,在农村要加强村民委员会的建设;二要积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和公共管理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很多方面与政府部门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大有可为。当前,尽快建立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机制,大力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三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我国近几年在现实的触动下才开始对危机管理有所引入,自身的研究十分匮乏和薄弱,这就需要各级部门,加强和广大高校、研究部门、咨询公司的合作,推动有关危机管理的研究。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6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

摘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建设是文化发展的自身矛盾在社会实践当中的展开与协调。为此我们从三个维度入手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一是物之维度,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二是人之维度,即实现外在规范与内在自觉联动互促;三是心之维度,即做到外疏内修,以安顿心灵。三者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关键词:和谐社会 文化建设 三重维度

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谐文化的涵义?又应该如何把握其实际作用呢?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集思维方式、思想理念、社会风气、言行规范为一体的,其包括兼容统一、多元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普世价值等多个方面,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追求的认识,是现代中国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以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和谐文化提出的现实依据是什么呢?就是当前中国文化的现实状况。从学理层面而论,和谐文化是文化自身矛盾的现实抉择。从国内而言,主要表现为中国文化内部的矛盾冲突,特别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关系,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而现代文化又在激荡与影响中国,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从国外而言,主要表现为中西文化外在的矛盾冲突,特别是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关系,中国文化本身的民族性需要维持与弘扬,而外来文化的某些先进性又值得借鉴与利用,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冲突。正是基于国内与国外两个层面文化冲突的展开,和谐文化的提出显得现实而必要。然而要加深对和谐文化这一新型理念的理解,又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作用与依据的粗浅认识,而要从更深层面上加以把握,即从三重维度上加以阐发、分析和明确。

一、物之维度: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在物之维度上,和谐文化表现为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持或稳定在一种舒适、谐和的状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即天人关系的回应,其实这是在解决“知天”的问题,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文化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必然要在物之维度上体现出来。

社会和谐,乃至文化和谐,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今社会,人类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刍议康晓磊用自然,才能维护和发展业已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既不能过分渲染自然的神秘和强大,也不能过于张扬,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而要善待自然,视大自然为朋友,以求得与其和谐共处和健康发展。总之,要用和谐的文化环境,来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人之维度:外在规范与内在自觉联动互促

在人之维度上,和谐文化主要体现为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或稳定在一种适匀、和谐的状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文化对人与人关系即人际关系的回应,其实是在处理“知人”的问题,为的是实现人际和谐。和谐文化倡导人与人的和谐,必然要在人之维度上体现出来。在现代社会中,人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人。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系需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当中得到维持与调节。唯有恰当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诸般关系,这样的社会生活才可谓是美好的。

然而,在现代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人们由于诸种原因的诱导与影响,人们都已经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般亲密无间、不分彼此,而是这般遍生隔阂、荆棘密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疏远、正在淡化,人们不再是那样团结一致,而是都在为着各自利益而奋斗。人与人之间彼此难以达成谅解,矛盾与冲突充盈着现代社会,这样的社会氛围是可怕的、危险的。如此这般,我们生活着的社会还算是进步吗?

三、心之维度:外疏内修,安顿心灵

在心之维度上,和谐文化主要体现为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维持或稳定在一种谐和、适当的状态。之所以强调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因为和谐文化对人与自身的关系应该有明确的阐述,也就是解决“知己”的问题,用意是实现身心和谐。和谐文化强调人与自身的和谐,必然要在心之维度上体现出来。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个人生存和发展中最为紧要的现实问题。面对生活的世界,只有两种事物是人类迄今为止无法认知的,即苍穹宇宙与人类自身。

人对自身的无知,正显得人与自身关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人与自然和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都离不开人与自身的关系。伴随时代发展越来越快的步伐,人们越来越感到难以适应,众多的社会成员处在亚健康状况。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境遇中,社会中的个人经常夜以继日地为家庭、为工作操劳,经常感受到自己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个人正被焦虑与不安等心理问题所困扰。

个人总在努力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社会中的个人总是察觉自己是那般力不从心。社会之中、人们之间的不同想法和不同观点,总是迷惑和困扰着我们,使我们产生盲从与无奈的情绪,显得人与自身关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睦团结,以至人自身的谐和,都需要和谐文化的持续发力,从而使各方面的力量汇集成强大的合力。以上我们已经深刻明确了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同时我们要看到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时候,亦要注重国家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力的提升。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文化也才能更加和谐。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7

摘 要:德育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力求塑造完善的人格,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社会规范,为国家的建设服务。我国德育经历了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虽然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更好的进行德育的方法,并且落实到教学中去。不论对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完全人格,双主体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3-0000-0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德育是建设社会文明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格的主导力量。

一、德育的功能和发展

1.德育的本质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中国古代一直十分重视德育工作,认为德育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不是一个特定阶段的活动,而是要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德育的根本功能有两个:一是塑造完全人格,二是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社会秩序,为社会发展服务。德育的开展亦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理论指导,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凸显人之为人的类属性,塑造完善人格,释放出无穷的人格魅力。

2.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

德育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是一种道德价值观念。中国的道德教育经历了由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商周时代是以官为本。“民本”观念首先由春秋末期的孔子提出,后来孟子又对其做了进一步的补充。“民为邦本,本固而邦宁”“仁者,莫大于爱民”是“民本”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但是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中的民并不是指老百姓,而是指臣民,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听从统治阶级安排的臣民。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谓的民在人格建构上,崇尚儒家的“仁”“礼”和“中庸”,这样都压抑了个体的创造品质。以民本为核心的德育造成了人精神上的缺失,违背了其最终意愿。人本的含义是针对全体人而言,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人永远是主体,永远是关键,更多的在于去体现整个人类的价值。人本德育的理念下,学生不是工具,他是目的,所有的活动都是以他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作为目的。

二、重视德育

1.以“人本”思想引导德育的开展

“人本”德育即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对象,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更好的发展。“人本”要求德育应以学生的更好发展为目标,以致力于开发学生潜能为己任,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根本任务,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马克思主义人格学原理告诉我们健全的人格力量是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的和谐统一。他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对人的依附为特征的“依附人格阶段”,第二是以对物的依附为特征的“独立人格阶段”,第三是摆脱一切依附关系的“自由人格”阶段。目前我国人格发展正处在由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的转变过程之中。在这一时期,德育的正确方法是全面发展人的力量,减少对物的依附,向“自由人格”的目标而努力。这一转变的实现,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人性化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全人格的需求,采用符合人性的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的特质充分显露,情感得以释放,精神获得充实。

2.“双主题互动式”的德育方式

教育是双向的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二者的主客体关系是相对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德育过程中,双主体都应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成为积极的行为主体,积极地参与德育活动,做符合德育工作的行为。教育者应当充分意识到为人师的重要性。身为人师,其本身承担着“传道、授业和解惑”的重大责任。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在时时处处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教育者的一个任务就是把它们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使理论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分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能动性,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消化、吸收和运用。德育过程实际是德育过程与学生修身过程的统一。这个复杂的“统一”,除了必须包含“德育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统一外”,还包含以下三个复杂的“统一”,即“德育过程与学生带着原有‘意识框架’参加的特殊接受过程的统一”“德育过程与学生自我意识分化和同一过程的统一”“德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统一”。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主体时,德育完全人格塑造的目标要求此刻的受教育者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吸收符合道德观念、人格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意识,而摒弃头脑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3.深化德育改革

学生的道德工作是有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具体实践共同构成的。人们应该正确认识并且重视德育工作,从多方面入手建构适应德育本质的教学体系,把德育做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第一,从小学到大学,建设德育课程与具体知识课程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我国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贫穷落后地区的学校没有开展德育的相关课程,导致当地德育工作的滞后,对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负面影响。德育工作在任何条件下都应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其次培养创造性智慧和能力。德育的“双主体互动式”并不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否认,而是一种肯定。传统德育工作普遍重视学生的接受与掌握能力,而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造成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灵感得不到激发,能力得不到训练,其潜能不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合理的途径得以开发。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比单纯的获得知识要重要的多,这是人类社会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不断进步的根源所在。再次充分重视德育实践,不把德育教育仅仅局限在意识的范畴之内,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在现实中学习理论、实践理论,让理论活起来。

三、德育的意义

国际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不断奋斗的进取精神以及处事不慌、遇事不乱、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已迫在眉睫。德育对完全人格的塑造,对人的意志、情感、能力和智慧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德育工作的开展是顺应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更好的融入到国际社会的关键步骤。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主体能力差,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采取囫囵吞枣的态度,很少能够把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加工和运用,我国学生的创造力和别国相差甚远。人本理念要求改变以往德育“人的缺位”的弊端,实现学生的更加自由与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问为什么,在问题中掌握知识,在知识中锻炼能力。德育立足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让更多的人得以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将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的作用。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8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健全危机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建立多边合作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关键词:危机管理 和谐社会 政府

1、树立危机意识,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知道,今天的危机已呈现常态化,今天的社会时刻都有危机发生的可能。因此,作为危机处理的主要指挥者和组织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危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危机不仅仅在资本主义社会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屡见不鲜,难以避免。”

2、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就社会现实情况看,应对各种公共危机已不再是政府偶尔为之的任务,而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常态职能。这就要建立常设性的专门危机管理部门,统一指挥重大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工作。然而,我国有些地方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却缺乏专门、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当公共危机出现后,主要依赖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临时机构来进行危机管理。这些临时机构,一方面缺乏对危机的预测、预警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危机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培训和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必然影响危机处理的效果。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地方各级政府内部,成立一个专门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公共危机事件。

3、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

根据危机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危机大致要经过危机的爆发、持续、消失三个阶段。政府完整的公共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防范预警、危机持续中的应对处理和危机结束时的善后总结三个过程。为此我国政府加强危机管理就必须在危机预防、预警、处理及善后等各个环节上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着力构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危机预防预警机制。从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来说,危机预防比危机处理更重要。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加强危机管理,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就是要加强危机预防,以减少和避免危机发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一是,各级政府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自我诊断,对发生在辖区内的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查找自身工作的薄弱环节,从源头上扼制危机的发生和扩大;二是,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捕捉、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对事态的发展和应对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建立危机应对处理机制。危机不可能绝对避免,一旦爆发危机,从政府角度来讲必须运用所有的资源开展危机救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快速、有效遏制危机的发展和升级,迅速解决危机,以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其一,实行强制性干预,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要对付危机,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就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在危机状态下,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快速处置危机的需要,政府有必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多方面非常态管理措施,使各级政府在危机状态下能依法行政,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化解危机;

其二,建立危机管理的监控系统,密切关注危机的发展变化,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

其三,探寻危机产生的根源。危机产生后,对社会和公众心理影响巨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危机产生根源的不确定或不明确,从而引起恐慌。探寻危机根源一方面可以暂时安抚公众心理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

其四,确保信息公开。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应该及时、公开、真实地披露,降低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稳定公众的信心。

4、建立多边合作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在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里,危机带来的影响是广泛的,威胁的是全社会的利益。虽然政府因其责任和能力,应成为危机应对的主导力量,但认为应对危机只是政府的事情是不明智的。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协作,单靠政府要管理好公共危机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面对公共危机必须建立一个多边的合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一要积极发展社会基层自治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危机时刻,第一时间的救援是灾区群众的自救互救,而且政府救治措施也要通过基层组织得以落实。

就我国目前而言,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在城市要加强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建设,在农村要加强村民委员会的建设;二要积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和公共管理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很多方面与政府部门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大有可为。当前,尽快建立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机制,大力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三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我国近几年在现实的触动下才开始对危机管理有所引入,自身的研究十分匮乏和薄弱,这就需要各级部门,加强和广大高校、研究部门、咨询公司的合作,推动有关危机管理的研究。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责任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我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本文从各级机关及领导干部、企业、公民三个方面对构建社会的共同责任进行了论述,倡导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大家和睦相处在美好的社会环境中过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需要进行很长期的艰苦努力。高度的社会和谐不会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创建。

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自觉调整自己观念与行动,共同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是各级领导机关,各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各级领导应该走在最前列。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公仆意识,有了公仆意识,才能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为了群众。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遵照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倡导的8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办事要出于公心,想事要心系百姓,断事要讲求原则;处事不随风转向,陈事要直言不讳;险事要挺身而出,成事要不贪钱财,败事要敢于承担责任。做到台上讲的与实际做的完全一致,嘴里说的与心里想的一致,表里如一。以良好的工作作风,高尚的人格魅力在群众面前树立起一座丰碑,为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做好了,大家就会跟着学,也才有号召力。领导干部的模范行为是无声的号角。

二方面是每个企业。企业与公民一样都是社会的细胞,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更要追求“义”。企业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企业在为社会提供经济价值的同时,需要向社会显示其承担的责任;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时候,要通过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做为一个企业,要时刻牢记,要给予国家什么,给予环境什么,给员工什么,而最终企业会得到什么。目前推动的“企业公民”建设的目的就是寻求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契合点,达到互惠双赢。“企业公民”的要素构成,有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两大类。社会责任主要指法律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应具有强制性,如为政府提供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执行政府的宏观政策,维护职工的权利,遵守市场竞争秩序等等;道德责任主要是指支持社会公益活动,福利事业,社区建设等,其特点是自觉自愿。每个企业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积极加入到“企业公民”建设事业中去。要强化个体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一致性的认识,做为企业,在管理上要突出和谐主题,坚持用和谐文化引领和谐企业建设,使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广大干部职工重要价值取向,从而凝聚力量,推动发展。

安微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矿难事故频频发生,产品质量粗制滥遇、污水废气偷排暗放等等。看似管理的缺失,其实暴露的是企业价值的危机。

三方面是每个公民。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和谐的肌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每个人来说,不仅要与自然之间的融和、与社会群体的“和合”、与单个行为之间的和睦,而且与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自我和谐却不在意,甚至做得很糟糕。有的对社会现象不见阳光,只看阴影,对任何事物横挑鼻子竖挑眼,牢骚满腹,自己把自己搞得心不平气不顺。还有工作、事业与生活,单位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协调,甚至顾此失彼。如果每个人心理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冲突与不满,心理或生理会失衡,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不但影响伤害的是本人,还会影响伤害到家庭和周围的人,如果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造成危害会更大。

自我和谐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实现自我和谐,是一个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成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过程。只有不为私欲遮望眼,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吾日三省其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透惑,管理得住小节,才能不断提高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在和谐自我的基础上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每个人都应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关爱成为一处习惯,让和谐融入到每个细节中。如果全社会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果人人参与,不懈努力,社会各方面形成一种和衰共济,构建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0

摘 要:德育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力求塑造完善的人格,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社会规范,为国家的建设服务。我国德育经历了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虽然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更好的进行德育的方法,并且落实到教学中去。不论对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完全人格,双主体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3-0000-0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德育是建设社会文明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格的主导力量。

一、德育的功能和发展

1.德育的本质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中国古代一直十分重视德育工作,认为德育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不是一个特定阶段的活动,而是要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德育的根本功能有两个:一是塑造完全人格,二是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社会秩序,为社会发展服务。德育的开展亦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理论指导,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凸显人之为人的类属性,塑造完善人格,释放出无穷的人格魅力。

2.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

德育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是一种道德价值观念。中国的道德教育经历了由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商周时代是以官为本。“民本”观念首先由春秋末期的孔子提出,后来孟子又对其做了进一步的补充。“民为邦本,本固而邦宁”“仁者,莫大于爱民”是“民本”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但是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中的民并不是指老百姓,而是指臣民,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听从统治阶级安排的臣民。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谓的民在人格建构上,崇尚儒家的“仁”“礼”和“中庸”,这样都压抑了个体的创造品质。以民本为核心的德育造成了人精神上的缺失,违背了其最终意愿。人本的含义是针对全体人而言,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人永远是主体,永远是关键,更多的在于去体现整个人类的价值。人本德育的理念下,学生不是工具,他是目的,所有的活动都是以他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作为目的。

二、重视德育

1.以“人本”思想引导德育的开展

“人本”德育即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对象,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更好的发展。“人本”要求德育应以学生的更好发展为目标,以致力于开发学生潜能为己任,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根本任务,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马克思主义人格学原理告诉我们健全的人格力量是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的和谐统一。他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对人的依附为特征的“依附人格阶段”,第二是以对物的依附为特征的“独立人格阶段”,第三是摆脱一切依附关系的“自由人格”阶段。目前我国人格发展正处在由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的转变过程之中。在这一时期,德育的正确方法是全面发展人的力量,减少对物的依附,向“自由人格”的目标而努力。这一转变的实现,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人性化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全人格的需求,采用符合人性的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的特质充分显露,情感得以释放,精神获得充实。

2.“双主题互动式”的德育方式

教育是双向的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二者的主客体关系是相对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德育过程中,双主体都应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成为积极的行为主体,积极地参与德育活动,做符合德育工作的行为。教育者应当充分意识到为人师的重要性。身为人师,其本身承担着“传道、授业和解惑”的重大责任。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在时时处处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教育者的一个任务就是把它们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使理论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分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能动性,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消化、吸收和运用。德育过程实际是德育过程与学生修身过程的统一。这个复杂的“统一”,除了必须包含“德育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统一外”,还包含以下三个复杂的“统一”,即“德育过程与学生带着原有‘意识框架’参加的特殊接受过程的统一”“德育过程与学生自我意识分化和同一过程的统一”“ www..c n 德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统一”。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主体时,德育完全人格塑造的目标要求此刻的受教育者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吸收符合道德观念、人格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意识,而摒弃头脑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3.深化德育改革

学生的道德工作是有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具体实践共同构成的。人们应该正确认识并且重视德育工作,从多方面入手建构适应德育本质的教学体系,把德育做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第一,从小学到大学,建设德育课程与具体知识课程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我国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贫穷落后地区的学校没有开展德育的相关课程,导致当地德育工作的滞后,对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负面影响。德育工作在任何条件下都应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其次培养创造性智慧和能力。德育的“双主体互动式”并不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否认,而是一种肯定。传统德育工作普遍重视学生的接受与掌握能力,而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造成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灵感得不到激发,能力得不到训练,其潜能不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合理的途径得以开发。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比单纯的获得知识要重要的多,这是人类社会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不断进步的根源所在。再次充分重视德育实践,不把德育教育仅仅局限在意识的范畴之内,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在现实中学习理论、实践理论,让理论活起来。

三、德育的意义

国际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不断奋斗的进取精神以及处事不慌、遇事不乱、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已迫在眉睫。德育对完全人格的塑造,对人的意志、情感、能力和智慧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德育工作的开展是顺应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更好的融入到国际社会的关键步骤。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主体能力差,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采取囫囵吞枣的态度,很少能够把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加工和运用,我国学生的创造力和别国相差甚远。人本理念要求改变以往德育“人的缺位”的弊端,实现学生的更加自由与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问为什么,在问题中掌握知识,在知识中锻炼能力。德育立足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让更多的人得以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将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的作用。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1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责任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我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本文从各级机关及领导干部、企业、公民三个方面对构建社会的共同责任进行了论述,倡导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大家和睦相处在美好的社会环境中过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需要进行很长期的艰苦努力。高度的社会和谐不会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创建。

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自觉调整自己观念与行动,共同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是各级领导机关,各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各级领导应该走在最前列。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公仆意识,有了公仆意识,才能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为了群众。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遵照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倡导的8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办事要出于公心,想事要心系百姓,断事要讲求原则;处事不随风转向,陈事要直言不讳;险事要挺身而出,成事要不贪钱财,败事要敢于承担责任。做到台上讲的与实际做的完全一致,嘴里说的与心里想的一致,表里如一。以良好的工作作风,高尚的人格魅力在群众面前树立起一座丰碑,为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做好了,大家就会跟着学,也才有号召力。领导干部的模范行为是无声的号角。

二方面是每个企业。企业与公民一样都是社会的细胞,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更要追求“义”。企业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企业在为社会提供经济价值的同时,需要向社会显示其承担的责任;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时候,要通过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做为一个企业,要时刻牢记,要给予国家什么,给予环境什么,给员工什么,而最终企业会得到什么。目前推动的“企业公民”建设的目的就是寻求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契合点,达到互惠双赢。“企业公民”的要素构成,有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两大类。社会责任主要指法律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应具有强制性,如为政府提供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执行政府的宏观政策,维护职工的权利,遵守市场竞争秩序等等;道德责任主要是指支持社会公益活动,福利事业,社区建设等,其特点是自觉自愿。每个企业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积极加入到“企业公民”建设事业中去。要强化个体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一致性的认识,做为企业,在管理上要突出和谐主题,坚持用和谐文化引领和谐企业建设,使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广大干部职工重要价值取向,从而凝聚力量,推动发展。

安微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矿难事故频频发生,产品质量粗制滥遇、污水废气偷排暗放等等。看似管理的缺失,其实暴露的是企业价值的危机。

三方面是每个公民。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和谐的肌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每个人来说,不仅要与自然之间的融和、与社会群体的“和合”、与单个行为之间的和睦,而且与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自我和谐却不在意,甚至做得很糟糕。有的对社会现象不见阳光,只看阴影,对任何事物横挑鼻子竖挑眼,牢骚满腹,自己把自己搞得心不平气不顺。还有工作、事业与生活,单位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协调,甚至顾此失彼。如果每个人心理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冲突与不满,心理或生理会失衡,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不但影响伤害的是本人,还会影响伤害到家庭和周围的人,如果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造成危害会更大。

自我和谐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实现自我和谐,是一个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成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过程。只有不为私欲遮望眼,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吾日三省其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透惑,管理得住小节,才能不断提高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在和谐自我的基础上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每个人都应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关爱成为一处习惯,让和谐融入到每个细节中。如果全社会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果人人参与,不懈努力,社会各方面形成一种和衰共济,构建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2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的对策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总要求、基本途径、社会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途径;自身建设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

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国民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离开这个环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在现阶段,公平正义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买卖双方的利益和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因此,公平正义就是要承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尊重差别,通过适当的政策把差别转化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道德的要求。

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4、充满活力是社会成员激发出来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种“活力”需要激发。尊重创造,就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让不同社会阶层都把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生产要素优势融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

5、安定有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

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社会不稳定现象要比社会不和谐现象更为严重,为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时仅仅用调和的方法不能奏效。要求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扩大公民自治,让公民依法管理自已的事务,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延伸。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目的在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1、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2、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承认差别,而不是否认差别,更不能人为地消灭差别,差别既可产生动力,也能导致冲突。实现防止冲突、推动发展的目标,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3、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应当尊重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实现不同经济成分的均衡发展。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四、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中地位重要。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历来重视改善民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现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所谓“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党政机关服务质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取决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比如教育、文化、卫生、就业、住房、尤其是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只有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永葆先进性,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3

[摘 要] “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既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又有其独特的实践外延。领会其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不仅会使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领导更有力、政绩更突出、基础更稳固、人民更爱戴,而且也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效的参考,推动全党全民早日成就伟业。

[关键词] 全体人民 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其中,“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提法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正如中共中央党校叶笃初教授所说:“‘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意思虽早有体现,但这一表述也属最新总结。”① 它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为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体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的信心,体现了利为民所谋的诚心。

一、“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深刻理论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任务彰显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最高价值理念,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表明党中央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这也是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的“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运用与发展,是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高度概括和精彩发挥。“共建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充分证明了全体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因而“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②。

“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短短十二个字充分表现出了党中央要将构建和谐社会当成全民事业来完成的迫切心情。其中“全体”和“共同”两个词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任务,全体人民都要把它自觉地扛在自己的肩头,因为这不但是自己的事业,亦是为自己造福;两个“共同”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全体人民齐动手,而且还要有合作精神,要携同作战。只有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才能最终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又会以公平的方式分配给全体人民,正所谓“‘力’取之于民,‘利’用之于民”。

“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建设的不仅有物质世界,而且还有人的精神世界。除此之外,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疑也是建设的内容之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物质和精神的极大丰富将无从谈起,我们也就无从共同享有全体人民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所以,全体人民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共同建设”是一个改造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共同享有”是一个检验的过程、分配的过程;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既是建设的对象,又是分享的成果,贯穿于建设与享有的过程始终,是全体人民不断运用并不懈追求的。正确认识“全体人民需要共同建设的”和“全体人民能够共同享有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共同管理共同监督”是“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独特实践外延

虽然在《决定》中表述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但笔者认为“共同管理共同监督”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理解“共建共享”这一表述时的外延。

全体人民在共同进行社会建设的同时,要对建设环节及成果进行必要的管理。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各成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仅要埋头苦干、爱岗敬业,而且有权力和义务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必要的管理,以便有效地配置资源,防止成果流失及不合理分配。这种管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成对阶段性建设成果的经营,即通过最优化管理将阶段性成果适当积累,以利于为长期目标的实现奠定雄厚基础,保证共同享有成果的最大化。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全体人民在具备建设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管理能力,解决建设中可能遇到的矛盾,竭力将建设成本降到最低,使整个建设进程顺利进行。“共同管理”之意寓于“共建共享”之中,“共建共享”也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管理”。但要注意这种管理的合理性及有序性,反对无理、无利、无节的管理。

“全民共建共享”的外延不仅有“共同管理”,而且还有“共同监督”。共建共享的主体全体人民包括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不可避免地拥有不同的思想觉悟、道德状况和工作能力,这种差异在共同建设社会的过程中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其中积极有益的方面要给以鼓励,消极有害的方面则要通过有效的监督系统发现、处理,防止不良后果的产生和蔓延。同时,这种监督不是个别的,而是全体人民共同的监督,是一张巨大而坚固的网。监督系统的启动,可防止各种能源的浪费,保障建设过程和谐有序。不仅如此,在全民共享建设成果之时,同样需要监督。要使建设成果在共同享有时得到公平的分配和合理的使用,就需要在共同监督之下来完成,这种对他人、他物的监督同时也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由此推动全民共建共享的真正实现。

“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体现一种主动性,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使全体人民置身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中;“共同管理共同监督”则体现出一种约束性,具有很大的规范力,帮助全体人民有效实践,捍卫劳动成果,使社会发展高速而可持续。“全民共建共享”的内涵与外延相得益彰,最终形成打造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决定因素

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同时,从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来看,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的领导作用是决定性的。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共同建设,更没有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所以,我们党要完成这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就要在各个方面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使党在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党内和谐,只有党内和谐了,党才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党的活力和团结的统一。因此要做到:第一,使全党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一致。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第二,党员时时处处按章办事。要认真学习贯彻党内各项章程,自觉遵守并维护,这是实现党内和谐的根本保证。第三,完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真正促进党内和谐。要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健全全委会、会工作规则,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办法,推动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第四,在党员干部之间营造和睦的人际关系。要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得失,尊重领导,尊重下属,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促进党内工作和谐有序地开展。

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以榜样的力量感召群众。“共产党员既要成为带领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贴心人,与此同时,共产党员又将在为人民服务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之中得到教育、提高,接受群众最直接的监督,从而更好营造党和群众鱼水相依的联系,这必将大大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更加辉煌,惠及十多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将会变为现实。”③

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要求党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本领,加强先进性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新的重大考验。要想经受住这一考验,并取得实效性进展,就必须做到:第一,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要大力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明确能力提高的目标要求,形成正确的导向,改进领导方式,拓宽能力提高的实践途径,使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第二,强化党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全体人民为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踏实做好。第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民共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基层。要紧紧依靠广大基层干部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力。第四,及时进行理论研究。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很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因素,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为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第五,纯洁党的队伍,将反腐倡廉进行到底。全党要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维护党内和谐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从思想根源抓起,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塑廉政党风,建和谐干群。○

注 释:

①汤耀国:《六中全会前瞻》,《望》2006年第40期。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光明日报》2006年10月19日。

③汤耀国、苗俊杰:《解读六中全会精神》,《望》2006年第41期。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