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恒微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心理学视域下情境式阅读教学研究

心理学视域下情境式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专题范文 时间:2024-06-27 10:38:02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采用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体验感受的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效率。采用情境式阅读的方法能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提升思维能力,在想象中揣摩人物心理,在交流中提升审美认知,结合生活体会人物情感,在读写结合中品味文化气息。

关键词:心理学视域;
情境式阅读;
高中语文

2020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他们的个人见解,鼓励其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由此可见,要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基于心理学设计教学环节。情境式阅读指的是根据文本的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吸纳后产生想要表达的冲动,进而调动独特的阅读心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构筑情境式阅读课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

一、设置问题情境,发展思辨能力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利用这一点,创设问题情境,用层层深入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其交流辩论,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具严密性、深刻性、批判性,帮助学生摆脱套路化阅读,使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祝福》一课时,教师可采用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首先,可以将问题聚焦在主人公祥林嫂的身上,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祥林嫂是否有反抗精神,是否真的反抗过。有的学生认为祥林嫂撞墙的举动就是其反抗的表现,但是也有学生认为祥林嫂这么做是为了守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抗,反而是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学生可以自由陈述意见,辩论一番,看看能否说服对方。此后,教师将讲授重点放在其他和祥林嫂有关的人物身上,如让学生分析一下四叔和四婶对祥林嫂的态度,他们是否关心祥林嫂,为何不在关键时刻给予祥林嫂帮助?“我”对祥林嫂的态度怎样?为何当祥林嫂问“我”是否有灵魂的时候,“我”迟疑了?最后,再让学生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作品的写作背景上,说说当时的时代特征,封建思想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教师设置问题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可以从感性思考出发,让学生说说整体的阅读感受。然后,围绕作品中的细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挖掘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作者的创作思路。最后,结合人生、社会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辨。这样合理设置问题情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再造想象情境,揣摩人物心理

想象情境指的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脑海中还原作品的特定情境,和作品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揣摩其心理。通过构筑一个虚拟的场景,唤醒学生的阅读心理,促使学生获得真切的阅读感受。

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琵琶行(并序)》时,考虑到这是一首叙事诗,文中展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演奏技巧,同时也展现了其不幸遭遇。为了加深学生的体会,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想象情境,让学生揣摩琵琶女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说说作者为何会与琵琶女产生情感共鸣。为了让学生进入情境,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琵琶曲,展现古代生活画面,这让学生进入跨媒介阅读的状态,快速在脑海中构建登船听曲的画面,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此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辅助阅读资料,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作者,体会其在无辜遭贬后痛苦、悲愤的感受,这时候遇到了琵琶女,就能体会到对方被埋没的痛苦。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展开交流互动,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琵琶行》,这样能将想象空间真实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揣摩人物心理。

有很多方法都能创设想象情境。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文本的场景,可以让学生的想象有一定的凭借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跨媒介阅读的状态,从影视剧片段中获得启迪,激发想象。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想象空间变得更真实。

三、构筑交流情境,提升审美认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构筑交流互动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探讨。如围绕写得精妙的词语进行讨论,说说好在哪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讨论一下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是如何调整详略设计的,让文章的整体结构变得更协调,这也能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互动交流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审美赏析活动。首先,展示一些月下荷塘的图片,让学生对照课文,找出有哪些词句能形容画面之美,并说说如果自己表述同样的画面,会用到哪些词语,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好在哪里。如有的学生认为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的方式,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展现出静态美,而“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展现出动态美。其次,学生可以学习一下其他名家对于这篇文章的评价,如诗人张白山提出此文“写景很美,满贮着诗意的缘故”,学生可以探讨一下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诗意。最后,学生可以结合图片和自己旅游的经历,自主创作,描写美景,并进行互评。

审美理解和创造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能融入美的情境中,产生想要观察美、了解美、赏析美、表达美的情感,则能提升其美学素养。教师要构筑一个平等、互动的交流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各自表达对美的不同理解,在讨论中提升对美的认知。

四、联系生活情境,理解人物情感

有的时候,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刻,是因为其与作品主人公无法产生共鸣,不能准确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让真实生活和文本内容建立关联,这样学生就能将阅读感知和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好地解读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雷雨》时,由于学生和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年代有较远的距离,很难体会文中主人公的真实情感。如有的学生提出:“当鲁侍萍发现周朴园就是自己曾经的爱人时,为何不与其相认呢?那样他们不是可以再续前缘了吗?”这时教师可以采用联系生活的方式,帮助学生具体分析作品。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在生活中的爱情悲剧,包括回顾在网络上读到的故事,说说两个人不能在一起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发现除了不再相爱以外,还有很多原因会造成两个人的分离,比如金钱、地位、空间阻隔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阅读背景资料,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让学生说说“周朴园和鲁侍萍分别属于什么阶层的人?周朴园有哪些行为伤害到了鲁侍萍?周朴园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能更清楚地理清两人的感情线,认识到周朴园的伪善,明白其抛弃鲁侍萍的选择是基于身份地位做出的选择。

在生活情境中,学生认识到创作文学作品的关键在于要走进生活,丰富写作素材库,要用笔描绘生活,创造生活。所以,在阅读的时候要理解作者,接近作者的生活,体验其创作情感。这样才能全面进入情境,提升阅读能力。

五、构建读写情境,品味文化气息

叶圣陶提出:“不要把阅读和指导作文看成是两回事。”结合心理学研究可以发现,学生在读到精彩的作品后,会激发自身的创作欲望,想要写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构筑读写情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思路,写一篇具有文化气息的评论文,抒发阅读感受。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诗,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读写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在古诗词中有那么多怀古诗?作者仅仅是为了怀古吗?从中能否感受到文人凭吊古人、反思今天的情感?”在此基礎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读写结合的活动中,感受作者为何要怀古,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并写出评论文章。此外,学生还可以想象自己是古人,进入具有古典气息的文化情境中,说说如果自己来到赤壁,看到了滔滔的江水,内心会生出怎样的感慨,结合时代发展的洪流,会写出怎样的诗篇。学生可以交流一下自己创作的作品,这样就构建了思古、怀古情境,让阅读课堂变得更有文化气息。

除了品味作品的文化气息、撰写评论文章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和作者融为一体,体会其对文化的理解,展开仿写、续写、补写等一系列活动。这样能给学生构筑多元思考的创作情境,整理思路,展开个性化创作。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心理,设置各种阅读探究情境,在情境的感染下陶冶性情,在交流表达中展现个性,在创新读写的活动中展现自我。这样能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融入作品之中,提升其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李介玉.浅谈初中语文情境式阅读[J].新课程,2017(29).

作者简介:林芳(1982— ),女,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高中语文论“读写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索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年1期)2022-03-09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华夏教师(2021年28期)2021-05-23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华夏教师(2021年28期)2021-05-23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推荐内容

恒微文秘网 https://www.sc-bjx.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恒微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恒微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13507号-1

Top